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赏析

合集下载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赏析、练习题及答案

一、诗文《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注释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三、译文春天的阴云,低垂在草色青青的原野上,时而可见在那幽静的地方,有一树红花正在开得鲜艳耀眼,天晚了,我把小船停泊在古庙下面,这时候只见淮河上面风雨交加,眼看着潮水渐渐升高。

四、作者简介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词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时迁至开封(今属河南)。

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

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

罢职闲居苏州。

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

与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合称“苏梅”。

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

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五、赏析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宋代古诗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

宋代古诗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

宋代古诗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导读:《淮中晚泊犊头》是宋代苏舜钦的诗。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宋代古诗淮中晚泊犊头阅读答案,我们来看看下文。

朝代:宋代作者:苏舜钦原文: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

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注释⑴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⑸满川:满河。

1、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0-1112、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2-53赏析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荣辱不惊,去留无意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荣辱不惊,去留无意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荣辱不惊,去留无意公元1044年秋冬之际,苏舜钦因为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遭到政敌构陷,被罢免官职,逐出京都。

他由水路南行,到达淮河犊头时,写下《淮中晚泊犊头》,表明自己被免官后的心志。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春阴垂野草青青”,春天的阴云笼罩着长满青草的原野。

诗人在冬季被免官,于次年春天由水路到达淮河犊头。

虽然淮河两岸野草青青,但天公不作美,阴云依旧笼罩着大地。

这种天气状况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在无罪被罢官之后,真实体会到了官场的险恶与黑暗,就像眼前的天气一样,一切都是灰蒙蒙的。

“时有幽花一树明”,岸边偶尔闪过一树繁花,眼睛为之豁然一亮。

由“时”字可知,此时诗人是在行驶中的船上观赏两岸的风景。

虽然阴云笼罩着大地,但盛开的鲜花依然用自己的色彩与浓重的灰色做抗争,这让诗人欣喜不已。

诗人的品格就像这不时在眼前闪过的“幽花”,即便力量微弱,也要保持自己的色彩。

“晚泊孤舟古祠下”,晚间把小船独自泊在古庙之旁。

天色渐晚,诗人不得不暂时中断旅程,在古庙旁停泊好船。

诗人被罢官之后,亲友们自然是避之唯恐不及。

在这里,诗人用“孤舟”写自己的孤独。

夜晚、古庙、一个人,心底会生出多少沧桑?多少感慨?而诗人把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

“满川风雨看潮生”,这时,狂风骤雨齐作,而诗人在船头独自观赏潮水渐渐上涨的景象。

雪上加霜的是,当诗人夜泊在古庙之下时,突然风雨大作,这让诗人的处境更加艰难。

但是诗人毫不介怀,而是以观赏者的身份来欣赏眼前的风雨。

此时的诗人,何尝不正处在人生的风雨路上?这一句看似写景,实则写心志,面对人生的风雨,诗人保持了“荣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

荣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得之不喜,失之不忧,面对突如其来的挫折变故处之泰然,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在这首诗中,诗人给我们指出了达到这一境界的路径,那就是:不忘初心……。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全诗出处作者翻译赏析“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出自宋代诗人苏舜钦的《淮中晚泊犊头》《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作品赏析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

日间船行水上,人在————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

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2————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诗是有声画: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的深度赏析

诗是有声画: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的深度赏析

诗是有声画: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的深度赏析苏舜钦(1008一1048),字子美,铜山(今四川中江县)人,宋代著名诗人。

有《苏学士集》十六卷传世。

苏舜钦七绝《淮中晚泊犊头》一诗历来脍炙人口,备受好评:《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见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此诗前二句写雨前景色,后二句写雨中景象。

阴云垂野,草色青翠,一树幽花,鲜明耀目。

布置巧妙,善状光景。

最后一句写春潮涌涨,将整个画面搞活了,满纸淋漓,气韵生动。

南宋刘克庄称赞此诗“极似韦苏州(指韦应物《滁州西涧》)”(《后村诗话前集》)。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也说此诗“妙处不减唐人”。

近代陈衍《宋诗精华录》则说,“满川”句视“春潮带雨晚来急”,“气势过之'。

诗是有声画。

当然绘画艺术所要表现的某些特征如色觉和光觉也会体现在诗中。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比较和谐的四种颜色,而王安石佚句“浓绿万枝红一点'则以强烈对比的两种颜色,同样成功地描画了灿烂的春天而为世人所爱赏。

但在有些诗中,写色觉并不像杜王诗那么明显,因而往往被读者所忽略。

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幽草,深树都是浓绿,而黄鹂则藏于深树,是难以用视觉见其形,而只有凭听觉闻其声,才知道它的存在的。

这里,诗人正是引导我们以听觉补视觉之所不及。

苏舜钦诗的头两句,也值得我们细细体会品赏。

在古汉语中,“明”主要是指光而非色,由于这树幽花是和阴沉的高天,青碧的平野映衬的,则此花可能是白的,也可能是具有较强光感的颜色如粉红的。

韦应物本写所见,同时也写所闻以补其不足。

苏诗亦写所见,不但注意到了色,而且也感受到了光,非细赏则不知也。

陈衍老诗人认为苏诗后二句气势超过韦诗后二句,他似乎忽略了两位诗人在诗中表现的不同心态。

韦应物此时信步徐行,怜幽草,听黄鹂,处在一种安静闲适的心境。

因而即使春潮春雨突然来袭,也会和那自横的野渡孤舟一样处之泰然。

《淮中晚泊犊头》 讲义

《淮中晚泊犊头》 讲义

《淮中晚泊犊头》讲义一、作者与背景《淮中晚泊犊头》是北宋诗人苏舜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书法家。

他主张改革,却遭到保守派的排挤和打击,后被罢官。

在这样的境遇下,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大约是诗人在旅途中的一次停泊,面对淮河边上的景色,心中有所感而作。

二、诗歌原文与译文原文: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笼罩着原野,青草茂盛生长。

不时能看到一株明艳的野花,从树丛中探出头来。

傍晚时分,将孤舟停泊在古祠之下,在满河的风雨中,观赏着潮水的涨起。

三、诗句赏析1、“春阴垂野草青青”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阴云低垂,野草青青的景象。

“春阴”营造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而“草青青”则展现了春天生命的蓬勃与顽强。

在这样的环境中,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外界生机的对比。

2、“时有幽花一树明”在一片阴翳之中,突然出现一树明艳的花朵,给整个画面带来了一抹亮色。

“幽花”之“幽”,强调了花的孤独和不为人知,而“明”字则突出了花的鲜艳和醒目。

这一树花仿佛是诗人在困境中发现的希望和美好。

3、“晚泊孤舟古祠下”“晚泊”点明了时间和诗人的行动,“孤舟”则凸显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之感。

“古祠下”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和神秘。

4、“满川风雨看潮生”在满河的风雨中,诗人静静地观赏着潮水的涨起。

这里的“风雨”不仅是自然现象,也象征着人生的波折和风雨。

而诗人面对风雨,不是恐惧和逃避,而是以一种坦然和欣赏的态度去观看潮起潮落,表现出了他豁达的胸襟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领悟。

四、诗歌意境与情感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是深沉而富有韵味的。

从阴云下的青青野草,到孤独绽放的幽花,再到古祠下的孤舟和满川的风雨潮生,画面层次丰富,情感也随之起伏。

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抒发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忧愁,但同时又展现出了在困境中寻找希望、以豁达心态面对挫折的积极情感。

淮中晚泊犊头的诗意

淮中晚泊犊头的诗意

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译文: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

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

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两句则是说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

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

《淮中晚泊犊头》原文及翻译赏析

《淮中晚泊犊头》原文及翻译赏析

《淮中晚泊犊头》原文及翻译赏析《淮中晚泊犊头》原文及翻译赏析1淮中晚泊犊头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翻译/译文春天的阴云低低地笼罩着绿草如茵的旷野,船行江上,一树树鲜花不时地从眼前掠过。

傍晚时分,将小船停靠在古老的祠堂附近,在满川风雨之中欣赏着潮起潮落。

注释淮:淮河。

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

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春阴:春天的阴云。

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古祠:古旧的祠堂。

满川:满河。

创作背景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秋冬之际,诗人被政敌所构陷,削职为民,逐出京都。

他由水路南行,于次年四月抵达苏州。

这首诗是其旅途中泊舟淮上的犊头镇时所作。

赏析/鉴赏本篇是一首咏景抒情诗,诗人借描写春日晚景,抒发其内心的孤寂情绪。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这两句侧重写白天行舟所见。

毕竟是春天来了,虽然阴云低垂,笼罩四野,但仍然可以看见两岸青青的芳草。

在昏暗的天色里,河岸上不时闪过的一树一树色泽幽暗的怒放的鲜花。

“一树明”与“幽花”是随距离而变化的结果,远则“幽暗”近则“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两句写傍晚泊舟所见。

在这里,诗人选择的泊舟地点既不是“星火”点点的渡口,也不是喧嚣的集镇,而是清冷凄楚的“古祠下”。

这和诗人此时的心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作品表现的需要,只有此时此地才能在“满川风雨”中“看潮生”。

在夜幕的覆盖下,风雨“满川”,河水喧涨,景象固然别有一番情致。

诗人用“满川风雨”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了一幅奔腾、喧嚣、浩荡的“夜雨图”,尤其是“看潮生”三个字更可谓是的点晴之笔。

形象,传神,令人读之仿佛置身于其中。

我们欣赏这首诗,着眼点应放在人与景物之间的动静变化上。

白天船行江上,相对于行进中的诗人来说,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

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教人不禁将诗的意境与诗人经历的宦海沉浮联系在一起,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
淮中晚泊犊头
淮中晚泊犊头
作者: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这首小题为“晚泊犊头”,内容却从日间行船写起,后两句才是停滞不前船过夜的情景。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

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

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

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

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

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

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

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

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

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