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小学三年级)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10课时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PPT

472 ≈ 480
480÷8=60(箱)
答:这些牛奶大约能装60箱。
2.光明小学有156名男生参加漂流,每个皮划艇 可以坐8名男生,一共需要多少个皮划艇?
解决生活中的租船、住宿、装载等问题时, 如果计算后有余数,要把余数舍去,把商 加1作为最后的结果。
156÷8=19(个)……4(人) 19+1=20(个)
每箱装6个,一共有18个 纸箱,装得下吗?
?
分析与解答
128≈120 120÷6=20 128÷6>20 答:18个纸箱装不下。
回顾与反思
1
18≈20 20×6=120(个)
120<128 答:18个纸箱装不下。
2
128≈120 120÷6=20 128÷6>20 答:18个纸箱装不下。
估算的策略有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 问题的合理解决。
242≈240
240÷6=40(个) 40>39
答:准备39个盒子不够。
4.喜迎门超市准备在“五一”期间对肥皂进行捆 绑式促销,一共有242块肥皂,如果每6块装一盒, 准备39个盒子够吗?
240块肥皂需要40个盒 子,242块肥皂需要的 盒子数一定超过40,所 以准备39个盒子不够。
242≈240 240÷6=40(个)
180 182÷6 ≈ 30
420 422÷7 ≈ 60
398÷8 ≈ 50 400
463÷5 ≈ 90 450
638÷9 ≈ 70 630
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 或几百几十数进行估算。
2.工厂生产了473个节能灯泡,每6个装一盒,81 个盒子够装吗?
473≈480
可以利用除法
估算来解决。 480÷6=80(个) 80<81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
(略)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193≈87≈896≈253≈二、新授:1.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2、学生说,教师一边列式24÷3≈教师问:大约是什么意思?求它们的近似值用什么方法?再问: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学生分组讨论,再汇报。
教师板书。
3、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4、对比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5、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1、师出示口算卡片:1800÷32400÷6250÷5420÷62700÷9140÷7120÷65400÷6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小学三年级除法估算的两种方式

小学三年级除法估算的两种方式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第三分校常兴禄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里面有两道例题,是关于估算的。
这部分内容,讲起来十分困难。
通过阅读思考教学大纲和教学参考,我逐渐理解到估算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估算一个位置,一种是估算一个范围。
关于估算一个位置,255÷4≈估算255÷4,不能用竖式,用竖式太慢了,失去了估算的意义。
所以,我们找一个255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口算一个近似值。
255的周围,比它小的有250、240、230……比它大的有260、270、280……从230、240、250、260、270、280中选,哪个可以口算。
选出了240和280,然后再进一步优化,240更接近255,所以选240最合适。
我们算出255÷4≈60,所有整十数中,60是最接近255÷4的。
把255÷4估算成60,这叫估算一个位置。
关于估算一个范围,182÷8≈估算182÷8,不能用竖式,但是我们可以写一个“半截儿的竖式”,只写到十位,十位上商2,就不用再往下算了,我已经能看出结果是二十多,至于是21、22,还是28、29,我们就不管了,它就在20到30之间。
我们算出182÷8≈20多,规范的写法是20<182÷8<30,把182÷8估算到20与30之间,这叫估算一个范围。
平时我们习惯于估算一个位置,但是,对于某些问题,估算一个范围更为方便。
比如,课本练习六第6题,难倒了一大片同学。
一年级3个班捐书256册,二年级4个班捐书345册,三年级5个班捐书478册,哪个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如果用估算一个位置的方法,估算完之后,我们还需要判断精确值比估算值大还是比估算值小,对于学生来说,既复杂又有难度。
而用估算一个范围的方法就简便得多。
一年级256÷3≈商的十位是8,商是80多,规范的写法是80<256÷3<90二年级345÷4≈商的十位是880<345÷4<90三年级478÷5≈商的十位是990<345÷4<100所以,三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除法估算例

答:李老师打字打得更快。
求哪位老师打字打 得更快,就是求什 么?怎么求?
求他们各自每分钟打多少 个字,就可以比出来了。
求得的结果都是 100,为什么说 李老师快呢?
哪位老师打字打得更快?
1.
三、知识运用
256÷3<90
一年级:
270
345÷4<90
二年级:
360
478÷5>90
三年级:
450
“够装”的意 思,就是看看 能否全部装下。
“够装”是 什么意思?
阅读与理解
(二)探究解法
二、探究新知
18≈20
20×8=160(个) 18×8<160<182
需要精确计算吗? 为什么?
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 要知道18个纸箱能不能 装下,所以可以用估一 估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怎样估算呢?
可以看看18个纸箱大 约能装多少个菠萝。
解决问题时,我们能不 能换个角度考虑呢?
3.
对啊,当除法不好解决时,能不能用乘法解决呢?
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
作业:第35页练习七,第7题。
四、布置作业
都有道理,方法一是求18个纸箱大约装的数量, 方法二是求大约需要多少个纸箱。虽然他们的想法不同,但他们都是用估算的方法,简单而快速地解决了问题。
182≈180
182÷8>20
18≈20
20×8=160 18×8<160<182
(二)探究解法
回顾与反思
二、探究新知
答:23个纸箱才能装下。
182÷8=
22
……
6
(个)
(个)
22+1=23(个)
就是求182里有几个 8,应该用笔算。
北京课改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课堂小结
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作和它 本身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几 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然 后口算出结果。
返回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返回
千米/时,帆船的速度是4千米/时。飞机、
汽车的速度分别大约是帆船速度的多少倍?
810÷4 ≈200
78÷4 ≈20
810近似看作800
78近似看作80
800÷4=200
80÷4=20
返回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飞机的速度是810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78
千米/时,帆船的速度是4千米/时。飞机、
汽车的速度分别大约是帆船速度的多少倍?
北京课改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3 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课前导入
口算下面各题。
810÷9=90 120÷3= 40
300÷6= 50 140÷2= 70
160÷4= 40 150÷5= 30
返回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探究新知
大象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梅花鹿 的质量大约是小狗的多少倍?
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本身接近的整 十、整百、整千、几百几十数,然后 口算出结果。
返回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课堂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81÷4≈ 20
559÷8≈ 70
32÷3≈ 10
905÷3≈ 300
273÷9≈30
三原县实验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2笔算除法第8课时除法估算2教案新人教版

第8课时除法估算(2)【教学内容】除法估算(教材30页例9和第31~32页4~7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除法估算,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
3.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并体会在运用除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根据具体情境合理地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1.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2.复习乘法估算11×18。
3.变换情境,选择合理的方法估算。
(1)每排摆11张椅子,摆了18排,最多能坐多少人?(2)每支圆珠笔11元,买18支大约要准备多少元?小结:在利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估大,有时需要估小。
【新课讲授】1.估算223÷4的商在哪两个数之间。
20与30、30与40、40与50、50与60、60与70、70与80引导学生利用口诀方便地估算出结果:可以把223看作200:223÷4≈50可以把223看作240:223÷4≈60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通过口诀估算出近似的结果,我们就很快地知道商在50和60之间。
2.教学教材第30页例9。
(1)出示30页例9情景图。
18个箱子够装吗?(2)阅读与理解,明确题意。
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够装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后交流。
(3)分析与解答。
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尝试,讨论交流、汇报。
(4)汇报方法。
可以把182看作180:180÷8≈20>18不够装。
可以把18看作20:20×8=160<182不够装。
(5)回顾与反思。
这样的分析有道理吗?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学生讨论与交流、汇报。
引导小结:把被除数看成整十数来估算,除了要能运用口诀进行口算外,还要注意选择比较接近的整十数,估算的结果更精确。
【课堂作业】1.估算下面各题。
人教2022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法估算【教案】

第3课时除法估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4,完成P14~16“练习三”第5、10~16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趣味比赛师:同学们喜欢比赛吗?接下来我们进行口算比赛。
【学情预设】第一组计算没有整除,无法直接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因此选择第一组的同学大多数没有完成。
【学情预设】选择第二组计算的同学能直接根据乘法口诀进行口算,能准确的说出答案。
师:看来啊,选做第1组题目的同学慢一些,选做第2组题目的同学要快一些。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2组题目,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预设1:第2组题目我们可以直接进行口算,而第1组不可以;预设2:第1组题目不能被整除,第2组题目能被整除。
师:在第2组题目中,我们都可以直接用到乘法口诀,想:除数乘几十等于被除数,马上就可以算出答案来,这样的题目方便我们进行口算。
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们碰到的一些数据是不方便进行口算的,可是呢,我们也不需要一个准确的得数,只需要一个大约的结果。
【设计意图】两组题目的对比,起到引入情景和复习的双重作用,引起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提出问题。
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生生互动,发现关键词“估计”“大约”,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生活◎教学笔记◎教学笔记【教学提示】也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询问是如何进行口算的。
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要想知道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2.分析与解答(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集体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将267看作300,300除以3等于100,也就是267除以3约等于100千米。
2.3 口算除法(三)——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第3课时 口算除法(三)— 用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
算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课件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和父母一起骑车旅行过吗?你们注意 过父母骑行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吗?
李叔叔也去旅行了,我们一 起去看看吧!
探索新知
探究点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
李叔叔骑车旅行,3天一共骑行267千米。估计 一下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多少千米。
比80千米呢?
肯定比90千米少。因为如果是90千米,3小时一共 骑行270千米,现在3小时一共骑行267千米,比 270千米少,所以每小时就比90千米少了。
90×3=270 270>267 所以每天骑行的路程比90千米少。
照样子,同桌交流:每天骑行的 路程比80千米多还是少?
探索新知
1. 亮亮读了5 页故事书, 共463 个字。这本故 事书平均每页大约有 多少个字?
分析与解答
每天骑行的路程=总路程÷天数
267÷3≈想一想该Fra bibliotek何计算呢?探索新知
267÷3≈ 90(千米)
267÷3≈ 100(千米) 267÷3≈ 90(千米)
300
270
你的思路是什么?
更接近 说一说。
答:李叔叔平均每天大约骑行90千米。
小组讨论:为什么把267估算成270, 如果估算成260呢?240呢?行不行?
课堂总结
除法估算的口算方法: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成
是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2、13、14、15题。
500
450 450
典典
100 个 90 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小学三年级)田林第一小学徐瑾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六册第29页,估算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知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2.会正确地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要求做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2.全面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意目标:1.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2.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对数学的喜爱。
3.了解祖国宝岛台湾的一些情况和知识,同时知道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具准备:黑板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
师:我们说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你们了解台湾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
你们看,这就是台湾的图片。
(媒体一一展示给学生观看)(教师点评:上课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后又让学生欣赏几幅多媒体展示的美丽的台湾风景,既给同学以美的享受,又引起了同学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台湾有多大吗?我们来看一道题目,如果你能用以前学得数学本领把下面的题目计算出的话就能知道了。
愿不愿意试一试?(教师点评:在让学生感受到台湾的美丽时,教师及时地出示一道以前学生学过的乘法估算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并告知同学只要解答出答案的话,就能知道台湾有多大,令学生解答起来积极主动,同时也复习了数学知识——乘法估算的解题方法,为第二部分新授的学习做好铺垫。
)出示题目: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岛内建有各类学校6031所,平均每6平方公里就有一所学校。
台湾省的面积大约为多少平方公里?师:这是一道什么类型的题目?在回答之前要注意什么?(大约两个字)(用红笔划出)大约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师:小朋友看得真仔细,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呢?对!用乘法估算。
出示课题:估算师:这道题就请大家来做一下。
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板书:6031×6≈36000(平方公里)6000×6=36000答:台湾省的总面积大约为36000平方公里。
师: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乘法的估算,谁能说说该怎样进行乘法的估算呢?(小组讨论)(教师点评:在同学们热烈解答的气氛下,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时学生跃跃欲试,既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同时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的概括又为后面除法的估算奠定了基础。
甚至有些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已经摸索到了除法估算的方法其实和乘法估算的方法大致一样。
学生通过解答,得出了台湾的面积到底有多大,令同学在学习本课知识点的同时,了解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小结:1)先估算被乘数接近哪个整千整百数。
2)再用估算出的数去乘以乘数。
3)在原式中写上“≈”符号和积。
二新授: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估算。
,猜一猜要学哪一方面的估算呢?猜对了!这节课我们就用已经掌握的加,减,乘法估算的本领自己来学习除法的估算。
出示课题:除法的估算师:上海有多少人口有没有同学知道?(1300万)那么台湾有多少人口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教师点评:这一部分在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为学生提供了另外一道有关台湾的除法估算题。
从让学生了解台湾面积后,再次让学生了解台湾的人口。
教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有关台湾的一个个见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既掌握了本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同时也了解了有关台湾这方面的见闻。
)出示题目:槟榔是台湾仅次于稻米的第二大农业作物,大多数台湾居民都喜欢吃,每天要吃掉6235万粒,平均每人每天吃3粒,请问台湾大约有多少万居民?师:这个问题你能回答吗?在回答之前要注意什么?算式该怎样列呢?(教师点评:让学生先进行尝试,从而引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出示:6235÷3 ≈师:除法到底该怎样估算呢?(小组讨论)谁能说一说?(同学反馈交流总结。
)6000÷3=2000答:台湾大约有居民2000万。
师:刚才通过我们同学的动脑已经知道了台湾大约有居民2000万。
你们知道吗?台湾省人口中百分之98以上是汉族,其次是高山族,老师这儿还有一道题目,请大家来做一做。
出示题目:台湾省人口中百分之98以上是汉族,其次是高山族共有360300人。
他们内部又分为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曹族,鲁凯族,排湾族和雅美族等9个族群。
估计一下,平均每个族群大约有多少人?(教师点评:这一题教师题目的设计注意到了题目的连贯性,当学生了解了台湾人口有多少后,教师有意识在课前查找有关台湾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尔后把它渗透其中。
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通过对题目的理解阅读也增长了台湾人口分布的知识。
)师:你能用刚才小朋友所说得除法估算的方法自己来试一试吗?学生板书:360300÷9≈40000(人)360000÷9=40000答:平均每个族群约有40000人。
师:把书打开,翻到第29页。
看看书上是怎样教我们除法估算的。
书上哪里教了我们除法的估算?为什么4000要用红颜色?(教师点评:在学生自我尝试,自我摸索的学习过程中,这一部分教师安排学生看书自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时教师再加以适当地引导点拨,有针对性进行提问,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体现了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手段目的)师:你能根据黑板上乘法估算的步骤完整地概括一下该怎样进行除法估算?(教师点评:学生在尝试中不断探究,由他们自己得出解题步骤,思考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小结:1)先估算被除数接近哪个整千整百数。
2)再用估算出的数去除以除数。
3)在原式中写上“≈”符号和商。
师:这个本领你们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书上:试一试 1009÷4≈练一练:2020年÷5≈ 977÷8≈2)卡片:303÷6≈ 4208÷7≈ 2512÷5≈ 493÷7≈三、趣味知识解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估算的知识,课前老师在教室的周围布置了许多关于除法估算的题目。
通过计算这些题目你能更多的了解台湾。
你们看,有关于台湾旅游的,地理的,气候的,交通的,你对哪一方面比较感兴趣就去看一看,算一算好吗?(教师点评:教师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资料,把它编成趣味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寓教育乐。
同时通过解答出每一题的答案后,就更加了解台湾。
另外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主选择题目来做说明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民主平等。
学生解答出题目后,感觉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出示题目:旅游:台湾四面环海,四季如春,景色如画,素有“美丽宝岛”之称,近年岛内掀起了旅游热。
1992年1-7月间共接待旅游者2835万人,平均每月大约有多少人去台湾参观旅游?阿里山是台湾第一大风景区,乘火车去一路上要穿过66个隧道和跨越100多座桥,其中最长的隧道长1821米,通过它要9分钟,火车平均每分钟大约行多少米?地理:选择题1.台湾是一个多山的海岛,中央山脉、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山脉、海岸山脉,像五条巨龙蜿蜒起伏,5条山脉总长895千米,平均每条山脉长约多少千米?( )A.175千米B.200千米C.180千米D.300千米2、台湾的平原有台南平原、屏东平原、宜兰平原,纵谷平原,总面积为7030平方千米,平均每个平原的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 )A.2000平方千米B.1750平方千米C.1400平方千米D.1420平方千米气候:判断题1、台湾省终年不冷不热,长夏无冬每年的4-11月是台湾的夏季,8个月的总温度只有164度,估计一下,台湾夏季的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 ()2、12-3月为台湾的冬季, 4个月的总温度为62度左右,台湾冬季的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 ( )交通:考考你台湾省公路的总长度近31456千米,分省,县,乡级管理,估计一下每级约管理多少千米公路?(教师点评:为了避免练习题型重复,教师有意识地在课前把这些练习题编成不同形式的题型,其间每一题再配以优美的台湾风景画,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增强了解题的积极性。
同时让学生既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也油然而然滋生出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四、总结。
师;今天课上你有一些什么收获?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我们祖国宝岛——台湾的知识。
台湾是我们祖国领土的一部分,只要是热爱祖国的同学都应该热爱台湾。
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一下台湾其他方面的知识,相信总有一天台湾一定会象香港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在小结本课知识点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生对台湾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告诉学生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它必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还可提醒学生课后也有兴趣的话可利用不同途径适当地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增长对台湾的了解与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