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教学的方法
专业的语言教学方法与策略

专业的语言教学方法与策略语言教学是一门复杂而关键的学科,它涉及到如何有效地传授和学习语言的技能与知识。
为了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成就,专业的语言教学方法与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专业语言教学方法和策略,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情况。
一、交际法交际法是以交际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应该在实际交际中学习和应用。
该方法通过真实的语言环境和情境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设真实的语境,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口语交流。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忽视了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知识的学习。
二、语法翻译法语法翻译法是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之一,重视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讲解语法规则和进行翻译练习,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语言。
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建立语言的结构框架和扩展词汇量,但它忽视了语言的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三、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情景和实际语境的语言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和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应用语言。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动机和交际能力。
然而,情景教学法有时过于依赖教师的演示和模仿,缺乏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四、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以任务为导向的语言教学方法,旨在通过真实的任务和问题来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提供学习任务,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指导能力有一定要求。
五、多元智能教学法多元智能教学法是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而设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
该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潜能发展,通过多种智能活动来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学习语言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多元智能。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自信心,但对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了解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语言教学是一个复杂且多元化的领域,需要教师掌握一系列理论和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语言教学理论和方法,包括结构语言教学、交际语言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和情境语言教学。
一、结构语言教学结构语言教学是一种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强调语法和词汇的教学。
教师通过讲解语法规则和词汇知识,以及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的基础知识。
这种方法注重语言形式和准确性,但可能忽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境运用。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结构语言教学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二、交际语言教学交际语言教学是一种注重语言交际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和交际。
教师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
交际语言教学着眼于语言的功能和运用,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并鼓励他们通过语言交流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给学生分配各种真实的任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任务设计要求学生使用真实语言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真实情境中的交际。
通过完成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任务型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帮助他们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提高。
四、情境语言教学情境语言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依据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创设各种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以语言为媒介,帮助学生获得更真实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教师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应用语言。
这样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境教学方法注重语言的应用和感知,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选择和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唱歌教学法:通过唱歌的方式,让幼儿在音乐中学习语言表达,培养幼儿的语感和音感。
3. 故事教学法:讲述适合幼儿听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4.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各种生活场景中运用所学语言,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5.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幼儿通过观看和听力训练学习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理解。
6. 互动教学法:通过幼儿之间的互动和与教师的互动,促进语言交流,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7. 写作教学法:通过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培养他们对语言的书面表达能力。
8. 模仿教学法:让幼儿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使用,可以全面提升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效果。
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

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1. 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语言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并非易事,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技能。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
2. 沉浸式学习沉浸式学习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语言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迫使他们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和思考。
例如,学生可以参加语言交流项目,与母语为目标语言的人进行互动。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并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3. 任务型学习任务型学习注重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使用目标语言。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有意义的任务,要求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合作。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视频和网络资源等工具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5. 写作指导写作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写作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写作模板、提供写作技巧和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6. 语法教学虽然语法教学在语言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却需要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语法推理和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来教授语法知识。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语法规则并且能够正确运用。
7. 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单词卡片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习过程更加有趣和互动。
8. 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对其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兴趣,为他们设计符合个体差异的学习计划。
语言教学的有效方法分享

语言教学的有效方法分享语言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领域,如何有效地教授语言成为了教师们不断探索和挑战的问题。
本文旨在分享一些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帮助教师们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一、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习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各种实际情境下的任务,如模拟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和交流。
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交际法交际法是一种强调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交际法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如角色扮演,讨论小组等,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运用语言。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强调语言在真实情景中运用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会创造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如模拟商店购物、旅游、餐厅点餐等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并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一种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来进行语言教学的方法。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具,如幻灯片、录音、视频等,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语言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多媒体教学法还可以提供大量的真实语言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言。
五、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的教学方法,注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在个性化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和需求,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等方式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的有效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个性化教学法等。
教育中的语言教学方法

教育中的语言教学方法语言教学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沟通技巧和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和需求,因此教育者需要采用多种语言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几种在教育中常用的语言教学方法,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一、交际法交际法是一种以交际为目标的语言教学方法,强调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各种真实的语境,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对话和交流。
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通过语言的实际运用来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
交际法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学生真实地参与到语言环境中,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真实对话来提升他们的语言学习效果。
然而,交际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创设逼真的语境,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学习内容的教授。
其次,对于一些内向或害羞的学生来说,主动参与交流可能会造成不适和困扰。
二、听说法听说法是一种侧重于听力和口语训练的语言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材料和口语表达训练,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种方法注重提供语言输入和模仿机会,通过反复练习来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说技能。
听说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提高他们的语音准确性和语言流利度。
然而,听说法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它可能忽视了语言的其他方面,如阅读和写作。
其次,对于一些注重理论学习和思维训练的学生来说,听说法可能会显得单调和缺乏挑战。
三、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语言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任务和项目,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和合作。
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任务和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
语言教学方法分享

语言教学方法分享语言教学是一个广阔而复杂的领域,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分享几种有效的语言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言。
一、交际法交际法是当前最为主流的语言教学方法之一。
它注重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在交际法中,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和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真实情境,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二、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强调将语言学习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通过给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运用语言。
例如,在学习外语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外国文化活动或观看外文电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一项具体的任务,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工具,学生需要通过合作、研究和分析来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
四、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电脑、互联网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环境。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通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学习语言,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这种方法使语言学习更加生动、直观,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个性化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注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进行教学。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并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六、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和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来学习和分享知识。
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提高了学习效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语言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教师在语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教师在语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语言教育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引领学生的指导者。
为了提高语言教育的质量,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师在语言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一、创设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例如,在教授英语口语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英语进行对话。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充分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语境意义。
二、注重听说训练语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听说是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听说训练。
可以通过组织讨论、演讲、听力练习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表达。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各种听力材料,如英语电影、英文歌曲等,让学生通过听力来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中的多媒体技术被广泛运用。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给学生呈现大量的视听资料,如电子课件、录音、视频等。
这些多媒体资料不仅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灵活运用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完成任务或讨论问题。
例如,在英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和补充,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五、及时反馈和指导在语言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及时反馈和指导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评价。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如何纠正语言错误,提供正确的表达方式。
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有助于学生纠正和改进自己的语言技能,提高学习效果。
结语教师在语言教育中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1 w语言教学的方法Post By : 2009/11/13 下午10:36:28(1)先从接受性语言(听、读)下手。
在语言学习上,表达性语言比接受性语言的学习困难得多。
所以语言教学老师或父母不要因为自闭儿不会说话,便放弃和他说话。
接受性语言学习的初期通常从配对学习开始,也就是声音与事物的结合。
这是最基础且简单的学习历程。
除非智能严重障碍,否则只要反复的练习,都能学会身边的东西之名称,动作之词汇,并作为沟通的基础。
表达性语言则牵涉正确构音(articulation),选择适当的语汇和语法结合成正确语句,并于适当情境表达。
应用表达性语言于互动的情境中,还牵涉对方语言的理解,困难度较高。
因此应从接受性语言之教学开始。
(1)仿真化(结构化)的语言教学法:I、问句之教学:前已述及,星星儿要学习理解与使用问句极其困难,需透过有系统的教学才能成功,底下说明常用问句的教学过程(引自Koegel, & Koegel, 1996, pp29-3 1)。
问句:「这是什么?」教学过程:a、将星儿喜欢的东西(吸引注意)放在透明袋中。
b、教他说:「这是什么?」c、当自闭儿学说:「这是什么?」之后,将该东西拿出来给他,并告诉他:该东西的名字。
d、把透明袋拿开,将他喜欢的东西放在桌上,并加上一样他不一定喜欢的东西,然后指着他喜欢的东西,问他说:「这是什么?」e、接着带他说:「这是饼干。
」f、在他说:「这是饼干或饼干」之后,接着说:「对,这是饼干」。
问句:「这是谁的?」教学过程:a、寻找专属某人当东西,如爸爸的领带,妈妈的发夹,小明的玩具等等b、教自闭儿说:「这是谁的东西?」C、拿出一件东西,如爸爸的领带,自问:「这是谁的领带?」自答「爸爸的」。
d、教自闭儿说:「爸爸的」,立即响应:「对,爸爸的」C、反复练习此活动至该生正确反应为止。
f、重复上述过程,但将东西换成妈妈的发夹。
g、拿出小明的玩具自问:「这是谁的玩具?」,教导回答说:「这是我的玩具」,在此同时将玩具放在小明身上。
问句:「XX东西在哪里?」教学过程:a、拿一样自闭儿喜欢的东西(如苹果),展示给他看,然后将苹果放在盒子上。
b、教他说:「苹果在哪里?」C、等他说完:「苹果在哪里?」,立即说:「在盒子里」d、教他说:「在盒子上」,立即说:「对,在盒子上」e、反复练习此活动至该生正确反应为止。
f、重复上述过程,但改成「放在盒子里」,「放在盒子下面」,「放在盒子旁边」问句:「怎么了?」教学过程:a、做一个动作:「把纸撕破」「拿青蛙做跳跃动作」「旋转乌龟」「把手帕弄脏」等等。
b、老师说:「怎么了?」C、老师说:「纸破了」d、教自闭儿说:「纸破了」e、老师说:「对,纸破了」f、反复练习此活动至该生正确反应为止。
g、重复上述过程,但改成「拿青蛙做跳跃动作」、「旋转乌龟」、「把手帕弄脏」等等。
U、沟通意图之诱发缺乏主动性是自闭儿的重要特征,所以与人互动时,缺乏主动出击的行为(如主动交朋友或主动参与游戏);与人沟通时,缺乏自发性的语言,会说话的自闭儿大都是呈现被动性的沟通方式。
因此,激发自闭儿的沟通意图成为语言矫治的重要课题。
沟通意图之诱发可用情境法和故事法二种:(I)所谓情境法是创造自闭儿会产生好奇或生理需求的环境,引诱自闭儿的沟通意图。
下列20 项情境,可由教学者(老师或父母)演出或布置该情境,然后观察自闭儿的反应。
若自闭儿无语言表现,可由助教(兄姐或父母)依自闭儿之动作反应,指导他做语言表达。
*拿一台会发出声音与灯光的电动小汽车,按下开关,让车子在孩子面前跑动,并发出声音与灯光,此时,关掉开关,观察孩子反应。
*准备一台小铁琴,以木棍敲击出声音,并给孩子一根小木棍,观察孩子有何反应。
*准备一台玩具小钢琴,按下不同按键使其发出不同旋律,观察孩子反应。
*让孩子看见在用吸管在杯中吹水起泡,观察孩子的反应。
*让孩子看见吹汽球,并且故意把汽球吹破,,观察孩子的反应。
*妈妈出现并敲着铃鼓,然后妈妈躲起来,铃鼓也没有声音。
当妈妈再度出现,铃鼓也发出声音。
然后妈妈再躲起来,但持续敲着铃鼓,欢察孩子的反应。
*在孩子面前,把孩子喜欢的食物吃掉,观察孩子的反应。
*使闹钟发出声音,二十秒后,再将闹钟放入书包中,并拿起书包到孩子面前,观察孩子的反应。
*儿童正在玩积木,中途将积木拿走,观察孩子的反应。
*手中拿着会吹泡泡的音乐熊,当泡泡吹出时,用自己的手去抓,观察孩子的反应。
*将宠物拿给儿童,观察孩子的反应。
*把儿童喜欢的糖果放在其眼前,但是不将糖果盒盖打开,观察孩子的反应。
*将小朋友在教室的位置互调,不让他坐在固定的位子,观察孩子的反应。
*在小朋友面前玩水枪的游戏,并将水喷在儿童脸上,观察孩子的反应。
*给小朋友喜欢的麦当劳儿童餐,观察他的反应,再将玩具拿走,观察孩子的反应。
*拿电动遥控的玩具车表演给他看,观察他的反应,再将玩具车拿走,观察孩子的反应。
*嚼口香糖吹出大泡泡,吹到破了,观察孩子的反应。
*将积木堆高后,再将它推倒,观察孩子的反应。
*用纸黏土做动物或水果的造型,观察孩子的反应。
*在小朋友面前,拿点心给其它小朋友吃,观察孩子的反应。
(n )所谓反复阅读故事法(repeated storyboook reading)是由教学者选择或撰写适当的故事,最好附上插图,然后与高功能的自闭儿一起反复阅读该故故事。
自闭儿反复阅读故事时,教师或父母可运用若干鹰(scaffolding) 技巧(Bellon, Og letree, Harn, 2000) ,可以诱发自闭儿的语言的沟通意图及互动,并促进其语言发展。
*语句完成法(cloze procedures) :教学者暂时中断故事中的一句话,由自闭儿完成该句话。
*选择法(binary choices) :教学者插入选择性的句子让自闭儿回答故事范例:饥饿的巨人(Bellon, Ogletree, Harn, 2000,p55) 巨人说:「我要吃,如果不给我面包(语句完成法),我会打断你的」(语句完成法)。
所以这人赶紧跑去拿面包给巨人。
他们用跑的?还是飞的?(选择法)*封闭式问句法(wh questions) ,「为什么?在哪里?什么时候?是谁?什么事?怎么了?」:提出有特定答案的问句,由自闭儿回答。
*语句扩张法(expansions) :教学者替自闭儿扩张他的与语句再由自闭儿仿说。
范例:游泳去!(Bellon, Ogletree, Harn, 2000,p55) 星期日小明和爸爸开车去长春游泳池学习游泳,路上塞满好多车子。
突然有一部车子-- 。
教学者:哇!车子怎么了?(封闭式问句法)自闭儿:哇!喔!教学者:车子撞倒电线杆了。
(语句扩张法)自闭儿:车子撞倒电线杆了。
(3)自然环境教学法自然环境教学的涵义是:I、沟通性性语言教学:这是指自闭儿的语言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自闭儿学习功能性语言(生活用得上的语言)于社会环境(真实的人际互动)中。
语用是自闭儿语言发展最弱的部分。
会说话的自闭儿尽管学会了需多词汇和语句,但是在互动中常常会只使用少数的语言与人互动。
这就是教导自闭儿说话时,要优先考虑选择「教自闭儿学习功能性语言(生活用得上的语言)于社会环境(真实的人际互动)中」的原因。
不会说话的自闭儿使用行为语言沟通时常常只是表达其生理需要(要吃饭、喝水或尿尿)及愤怒、害怕的情绪。
这时候行为语言的表达常常会用偏差行为的方式演出。
此时,父母或老师可用「行为的功能性分析」的概念,去理解自闭儿偏差行为的功能性目的,然后依据功能性分析的结果,教导他表达其行为之目的。
上述若干例子即是说明和功能性分析与功能性沟通训练是消除不语症自闭儿行为问题的方法。
U、生态语言教学:自闭儿语言教学教材必须从生态环境中取材。
自闭儿生活周遭的人(爸爸、妈妈、老师、伯伯爷爷);事(早安、再见、尿尿、喝水、吃饭),物(厕所、桌子、椅子、香蕉、苹果)都是要优先学习的语汇。
每日生活可能使用的语句如「我要尿尿」「我要吃饭」「老师好」也是生态语言教学的一部份。
川、偶发性教学(随机教学):这是指自闭儿的语言教学法,应该在自然环境下做功能性的互动时,由儿童选择说话的主题,老师从旁引导。
(a)让自闭儿在自然环境中暴露于多重的例子(例如带自闭儿到水族馆,让他看到各种鱼),以诱发自闭儿说话的意愿,再进行教学。
(b)当儿童注意某种东西,并有意沟通时,立即进行教学(c) 对自闭儿的任何语言行为都予以增强,不要等进步甚多或说得非常完美才增强。
例如当自闭儿看到「花」时,对你说「挖」(注「挖」是「花」的省略音,即省略ㄏ这个音素,所以念成挖),你应立即予以增强说:「对,这是花」。
这叫做语言的塑造(shaping)(二)自闭儿语言变异之矫治:1、对无口语能力的自闭儿(1) 各种替代性沟通系统包括沟通簿、沟通皮夹、沟通板都可以满足自闭儿主要的沟通需求.。
对已学会很多词汇,却无法开口说话的自闭儿,则以电子语音沟通系统功能最好。
(2) 行为语言:绝大多数的自闭儿不论会不会说话,都不会运用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来与人沟通。
然而,肢体语言不仅可以用作主要的沟通工具,而且可以辅助口语语言的沟通功能。
因此教导自闭儿肢体语言是自闭儿语言发展计划的重要部分。
2、自闭儿的鹦鹉式语言,过去大都以行为治疗的方式消除之。
迩来,视鹦鹉式语言为儿童语言发展初期的正常现象。
因此目前倾向不直接消除之,而是借着直接促进语言发展而间接消除。
有关鹦鹉语言的处理,另辟一章说明。
3、代名词反转的原因是父母错误教导的结果,可透过再教导的方式予以纠正。
兹举例说明:错误教导的情境:当自闭儿看着桌上水壶并伸手示意要水喝时,妈妈会问自闭儿说:「你要喝水?」,自闭儿点点头。
此时妈妈已确定自闭儿要喝水,便倒水给他,结束互动。
在这种情境下,自闭儿学会口渴时说「你要喝水」。
正确的修正:当妈妈拿水给自闭儿喝时,应进一步教导自闭儿说:「我要喝水」。
如此反复练习之,自闭儿将会修正先前说:「你要喝水」。
4、隐喻式语言之处理隐喻式语言通常会有沟通的意图,因此应该透过功能性的评估(functional analysis or functional assessment) 以了解自闭儿的隐喻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教导正确的语言表达。
例如:前述一位自闭儿每次大便在裤子里,便会说:「啊贺!(台语发音)」,经查证宿舍管理员才得知:这位自闭儿大便在裤子里时,管理员都会厉声斥责:「阿贺!你又大便下去!」。
此自闭儿误以为大便时,要说:「阿贺!」。
(此例是属于延宕式的鹦鹉语言)矫正法:当这位自闭儿再度大便在裤子时,教他说:「哇!我大便在裤子了!」又如前述:有位自闭儿当他说:「几位」时,通常是表示:他要吃饭。
其原因是父母常常带他去餐厅吃饭,当服务生带位时,常常会问:「几位」。
(此例是属于延宕式的鹦鹉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