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粗铜化学分析方法》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粗铜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粗铜该标准涵盖了粗铜产品的外观、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等主要要素。
下
面将介绍一些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1.外观质量要求:标准对粗铜产品的外观质量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
表面是否光洁、是否有明显的氧化层、是否具有裂纹或破损等。
2.物理性能要求:标准要求粗铜产品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导电性能、导热性能等。
这些要求是根据粗铜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而
制定的。
3.化学成分要求:标准对粗铜产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主
要包括铜含量、杂质元素含量、氧含量等。
这些要求是为了保证粗铜产品
在规定的应用领域中达到预期的性能。
4.检验方法:标准对粗铜产品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包括外
观检验、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这些检验方法是为了确保粗铜
产品能够符合标准要求。
5.技术指标:标准对粗铜产品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明确规定。
包括粗铜
产品的尺寸、重量、包装要求等。
这些指标是为了保证粗铜产品在运输和
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方便。
行业标准-《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送审稿(编制说明)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编制说明(送审稿)广东省科学院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8月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编制说明(送审稿)1. 任务来源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8年第一批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项目计划表》文件精神,《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
其中,《《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砷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由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富民薪冶工贸有限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编制。
项目计划编号为2018-0531T-YS,完成时间为2020年。
2. 工作过程2.1 进度安排2018年7月26-27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了有色金属标准工作会议,来自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长沙矿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省工业分析检测中心、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北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胶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福建紫金矿业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研究院、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矿金属材料检测中心、富民薪冶工贸有限公司、浙江富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祥光集团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云锡股份有限公司、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防城港东途矿产检测有限公司、紫金铜业有限公司、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陵有色检测研究中心、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42个单位5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粗铜》行业标准修订说明

《粗铜》行业标准修订说明粗铜是指含有较高纯度铜的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电线、电缆、汽车零部件、管道和电子设备等行业。
由于粗铜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制定和修订相关的行业标准非常必要。
首先,粗铜的行业标准修订需要考虑到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铜材料生产和加工的技术不断更新,需要对原有标准进行修订,以适应新材料和新工艺的要求。
同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需要根据市场反馈,对现行标准进行调整。
通过对行业标准的修订,可以确保粗铜的质量和性能符合市场需求。
其次,粗铜的行业标准修订应注重质量和环境保护。
粗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标准修订应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确保粗铜的纯度、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相关标准。
同时,由于粗铜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新标准还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另外,粗铜的行业标准修订还应考虑到国内外标准的协调。
粗铜作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材料,需要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接。
通过与国际标准进行协调,可以减少贸易壁垒,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修订过程中,还应结合国内市场需求和国内产业发展现状,制定适合国内企业的标准。
此外,粗铜的行业标准修订还应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和防范风险。
粗铜作为金属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火灾、爆炸和职业病等安全和健康风险。
新标准应加强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要求和防范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最后,粗铜的行业标准修订还应注重信息公开和合作交流。
行业标准的修订应充分征求相关企业和专家的意见,建立健全的标准修订机制。
同时,应加强行业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和从业人员对标准的认知和遵守程度。
此外,通过与国内外相关行业协会和组织的合作交流,可以进一步提升粗铜行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总之,粗铜作为重要的金属材料,行业标准修订是推动行业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
通过注重技术进步、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国际协调、安全生产和信息公开,可以有效推动粗铜行业的健康发展。
粗铜和阴极铜标准

粗铜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粗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粗铜(YS/T 70—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粗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转炉及其他方法所生产的粗铜,供精炼用。
本标准的有关条款也适用于阳极铜。
2 引用标准GB 5120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3 产品分类粗铜按化学成分分为3个牌号:Cu99.30C、Cu99.00C、Cu97.50C。
4 技术要求4.1 化学成分4.1.1 粗铜的化学成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1.2 粗铜中金、银含量不作规定,但需按批进行分析,报出分析结果。
如有特殊情况,供需双方可协商解决。
4.2 表面质量4.2.1 粗铜锭的边缘及表面不得有易脱落的飞边、毛刺等。
4.2.2 表面和断面不得有炉渣和夹杂物。
4.2.3 浇铸面铜峰高度不大于100mm。
4.3 每个粗铜锭重量为500~800kg。
锭的长度不大于800mm,宽度不大于500mm。
如合同中注明时,也可供应其他规格的铜锭。
5 试验方法5.1 化学成分的仲裁分析方法按GB5120的规定进行。
5.2 表面质量用目视检查。
6 检验规则6.1 检查和验收6.1.1 粗铜应由供方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填写质量证明书。
6.1.2 需方对收到的产品及小样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如检验结果与所附的质量证明书不符时,应在收到小样之日起二个月内向供方提出,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如需仲裁,仲裁取样在需方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样品交由双方共同认可的单位分析,以仲裁分析结果为准。
6.2 组批粗铜应成批提交检验,每批由同一炉次且形状大致相同的产品组成。
6.3 检验项目每批粗铜锭应进行化学成分及表面质量的检验。
6.4 化学成分仲裁取样、制样6.4.1 仲裁取样6.4.1.1 每批粗铜随机抽取粗铜锭,小于30t时,取样锭数不少于3锭;大于30t 时,取样锭数不小于5锭。
行业标准-《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送审稿(编制说明)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编制说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编制说明(计划编号:工信厅科【2018】31号2018-0528T-YS )1 工作简况1.1方法概况1.1.1 项目的必要性铜冶炼烟尘中含有大量的铜、铅、锌、银、铟等有价金属,若不处理直接弃置或者处理不恰当,将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铜烟灰中还含有砷、镉等有害元素,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直接返回冶炼系统进行处理,会导致炉内反应条件恶化、杂质成分的恶性积累,严重影响生产,同时造成炉料中有害成分增多,有害杂质的积累会直接影响电铜或粗铜的质量。
目前国内铜冶炼企业烟尘的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
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其产生的环境危害要远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本身;同时,面对如今越来越紧缺的矿产资源,各铜冶炼企业纷纷把烟尘作为新的原料提取其中有价金属。
实现既增加经济效益,又保护环境的“双赢”局面。
随着环境压力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回收利用单位资质要求越来越严,没有资质的公司纷纷将其出售,铜冶炼烟尘的贸易越来越频繁。
准确检测出铜冶炼烟尘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对企业确定回收工艺、提高烟尘的综合利用率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及进行贸易的双方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冶炼企业化验室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对铜烟尘的分析都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只能参考各元素精矿的分析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检测,分析人员工作经验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不同时间、不同冶炼厂的铜烟尘,元素和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室采用各自的方法进行检测,数据争议有时在所难免。
研究制定出准确的检验方法,不但给冶炼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对资源再生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规范了实验室检验过程,满足市场的需求。
试验报告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干湿法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火试金重量法—干湿法试验报告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7年02月粗铜化学分析方法金量和银量的测定火试金干湿重量法一、试验方法1、方法提要试样用硫酸溶解,过滤除铜后得到的金银沉淀物经灰化、配料、熔融获得适量的铅扣。
将铅扣灰吹得金、银合粒,用硝酸分金,用重量法测定金量,合粒重量减金量和杂质量得到银量。
2、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二级水。
2.1 碳酸钠(工业纯),粉状。
2.2 氧化铅(工业纯),粉状(Au<0.05g/t;Ag<0.5g/t)。
2.3 硼砂(工业纯),粉状。
2.4 二氧化硅(工业纯),粉状。
2.5 淀粉(工业纯)。
2.6 氯化钠(工业纯),粉状。
2.7 纯金,99.99%。
2.8 纯银,99.99%。
2.9 硝酸(ρ=1.42g/ml)优级纯。
2.10 硝酸(1+7)。
2.11 硝酸(1+1)。
2.12盐酸(ρ=1.19 g/mL)。
2.13盐酸(1+1)。
2.14混合酸:盐酸+硝酸=3+1。
2.15 硫酸(ρ=1.84g/ml)优级纯2.16 冰乙酸(1+3)。
2.17 乙酸(1+3)。
2.18 氯化钠溶液(10g/L)。
2.19 铜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铜(w Cu≥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40 mL硝酸(2.11),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
移入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 mL含1 m g 铜。
2.20 铅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铅(w Pb≥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40 mL硝酸(2.11),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
移入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1 mL含1 m g 铅。
2.21 铋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5000g金属铋(w Bi≥99.99%)于250mL烧杯中,加入20 mL硝酸(2.11),低温加热至溶解完全,微沸驱除氮的氧化物,取下冷却。
行业标准《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

《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标准》送审稿编制说明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2019年6月14日《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送审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工信厅科[2017]40号所下达的标准制修定计划,《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计划编号2017-0186T-YS)标准列入2017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项目计划表第58号,由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带(河南)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修订,项目2019年完成。
二、编制原则1、本标准依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2、结合国内铸造及加工铜及铜合金的生产和使用状况,做到检测取样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3、查阅相关标准和国内外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的标准和技术要求。
三、工作简况《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YS/T668-2008制定于2008年,随年限变迁,技术进步,标准的部分条款内容、引用的标准,以及标准的适用范围不适用现产品检测的需要,尤其伴随着《铜及铜合金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34505-2017的发布实施,拉伸试样的取样要求有了较大变化,试样类型也更加丰富,新的拉伸试验方法针对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原有的取样方法已不满足当前市场及客户越来越多的需求,建议该方法进行修订。
标准修订任务落实后,我们立即成立了《铜及铜合金理化检测取样方法》起草小组,并落实起草任务,确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拟定该标准的工作计划。
具体分工为: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总负责、市场和同行业信息收集、资料汇总及执笔;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铜陵金威铜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华鸿铜管有限公司、凯美龙精密铜带(河南)有限公司、浙江耐乐铜业有限公司、江西耐乐铜业有限公司、山西春雷铜材有限责任公司、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国家再生有色金属橡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补充市场信息和标准数据的验证。
行业标准-《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送审稿(编制说明)

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铅含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编制说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大冶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铜冶炼烟尘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编制说明(计划编号:工信厅科【2018】31号2018-0528T-YS )1 工作简况1.1方法概况1.1.1 项目的必要性铜冶炼烟尘中含有大量的铜、铅、锌、银、铟等有价金属,若不处理直接弃置或者处理不恰当,将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铜烟灰中还含有砷、镉等有害元素,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直接返回冶炼系统进行处理,会导致炉内反应条件恶化、杂质成分的恶性积累,严重影响生产,同时造成炉料中有害成分增多,有害杂质的积累会直接影响电铜或粗铜的质量。
目前国内铜冶炼企业烟尘的年产量在20万吨以上。
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其产生的环境危害要远大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本身;同时,面对如今越来越紧缺的矿产资源,各铜冶炼企业纷纷把烟尘作为新的原料提取其中有价金属。
实现既增加经济效益,又保护环境的“双赢”局面。
随着环境压力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对回收利用单位资质要求越来越严,没有资质的公司纷纷将其出售,铜冶炼烟尘的贸易越来越频繁。
准确检测出铜冶炼烟尘中主要元素的含量,对企业确定回收工艺、提高烟尘的综合利用率并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及进行贸易的双方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冶炼企业化验室和第三方检测机构中,对铜烟尘的分析都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只能参考各元素精矿的分析方法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检测,分析人员工作经验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由于不同时间、不同冶炼厂的铜烟尘,元素和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验室采用各自的方法进行检测,数据争议有时在所难免。
研究制定出准确的检验方法,不但给冶炼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对资源再生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规范了实验室检验过程,满足市场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行业标准
起草(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2006年6月的任务落实会上提出粗铜分析方法的重新修订,有色标准所确认了负责起草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参加起草(修订)单位: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江西铜业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协助起草单位: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川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标准修订(起草)时间:2007年底完成审定。
粗铜分析方法已制定实施十多年了,它在国内外粗铜贸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最具权威性。
但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企业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与新修订的粗铜技术技术条件标准相适应,此次修订新增了锌、镍的分析方法;增加ICP光谱分析砷、锑、铋、铅。
对原标准中与新标准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次修订工作本着积极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和分析技术,发挥仪器分析快速,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势。
二、编制原则及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以现时使用的粗铜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为依据进行本次粗铜的修订,本标准参照GB/T5120.1~5-1995标准修订。
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
1.测定范围:现时使用的标准测定范围不变;
2.测定方法:现时使用的标准测定方法不变;
3.分析元素的精密度:原分析方法全部重新验证其精密度,取消允许差.
4.新增分析方法:锌镍的原子吸收光谱法由江西铜业公司负责起草;砷、锑、铋、铅由大冶公司负责起草,测定范围:As 0.02~1.00%;Sb 0.02~0.60%; Bi 0.008~0.15%; Pb 0.05~0.60%;Zn
0.02~0.20%; Ni 0.01~0.30%.
三、标准水平评价
粗铜化学分析方法在起草和修订工作中,搜索了国内外的同类标准及有关资料,并积极与国际同类标准接轨。
我们认为此修订(起草)的粗铜化学分析方法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可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