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12分钟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目的: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食道静脉曲张、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 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内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内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
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
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内的深度为55~60 cm。
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内,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
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内,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
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
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内,有利于引流。
作肠内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的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
食道癌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食管穿孔。
可将胃管置于梗阻部位上端,待手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
3. 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和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内注入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
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
4. 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专业:姓名:用时:
项目
操作要求及标准
分值
得分
操作准备10分
1.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5
2.用物准备:PDA、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或凉开水、一次性胃肠减压包(治疗巾、手套、一次性胃管、液状石蜡、纱布、镊子、弯盘)20ml注射器、棉签、胶布、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手电筒、别针、消手液。
5
注意事项10分
1.观察引流的通畅、颜色、性质、量,并记录报告24h总量
5
2.留置期间每日口腔护理
5
3.如有胃管不通畅,遵医嘱少量、低压冲洗,防术后吻合口瘘和出血
5
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5
考官签名:日期:
5
操作要点70分
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医嘱及患者(PDA)
5
2.根据病人病情、年龄选择合适胃管,告知胃肠减压的目的、意义,取得患者合作
5
3.了解、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鼻腔情况等
5
4.安置病人于相应体位
5
5.六步洗手法洗手,颌下铺巾,放弯盘,清洁鼻腔
3
6.戴手套,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3
7.测量插管长度(病人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约45~55cm,必要时标记
5
8.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告之配合方法,将胃管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嘱病人下颌贴近胸骨柄并作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5
9.证实胃管在胃内:可选用以下一种方法①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注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管牢固(鼻翼、脸颊)、美观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 评分标准

未查对-2一项不符合要求-2卧位不符合要求-2一项不符合要求-1未戴手套-2未检查通畅-2测量长度不准确-3未润滑-2进管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不检查-5(口述)。
插胃管动作过重-5,未嘱咐病人作吞咽配合-3,插管一次不成功-10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科室: 姓名: 监考人 :标 准分值扣分标准(一) 评估与解释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评估患者鼻孔是否通畅。
2、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目的、过程、及操作中配合方法,取得患者配合。
1055未评估鼻腔情况-2解释不到位-2(二)准备1、环境准备:环境安全、清洁、舒适、温湿度适宜。
2、操作者准备: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2个内盛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治疗巾、小药杯(内放石蜡油棉球)、弯盘;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胶布、胃管标示及管道滑脱标示、镊子、止血钳、弯盘、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无菌手套,执行单。
10235一项不符合要求-1一项不符合要求-1缺一件-1一件不符合要求-0.5(三)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及执行单,根据病情、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查对床号、姓名、年龄,备胶布。
2、病人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颌下铺治疗巾,弯盘置于口角旁,清洁鼻孔。
3、戴手套。
4、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管长度(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下的长度),必要时用胶布作标记。
5、润滑胃管前端。
6、再次核对床号、姓名。
左手以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缓缓插入,到咽喉部时(约10—15厘米),嘱病人做吞咽758 5 25 220 未核对-2,7、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证实在胃内后,脱手套,胶布固定胃管。
胶布固定不符合要求-1缺一步-1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所需长度。
插管时出现恶心不适应应休息片刻,嘱病人做深呼吸,随后再插入。
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插管过程中如果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插。
胃肠减压操作规程ppt课件

• 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张宁,你看用物已为你 准备好了,现在我就给你进行操作了,在操作过程中你有 什么不舒适请你一定要及时告诉我)→测量胃管应插入的 长度→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手消→取棉签→清洁鼻腔→ 颌下垫治疗巾→检查并打开弯盘放于患者嘴角→准备润滑 剂→打开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放入弯盘→戴手套,检查胃 管是否通畅并夹闭胃管末端→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 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张宁,我现在 就要给你插管了,在插管过程中你要是恶心,可以张嘴哈 气或者深呼吸)→插至10~15cm(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 咽动作(插管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面色、呼吸)→插胃 管至所测量的长度→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三种方法:回 抽胃液、带听诊器放于胃部,同时向胃内注入空气,听到 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有温水的杯子内,如果无气 泡逸出证明在胃内)
二 实施要点
评估患者
•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 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操作要点
• 核对患者,准备用物。 • 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测量胃管放置长度,即
从鼻尖到耳垂到剑突或发髻到剑突的距离 (成人45—55cm,婴幼儿为14—18cm)。 • 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管适当深度并检查 胃管是否在胃内。 • 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 善固定于床旁。 • 贴好标识。
胃肠减压操 作规程
二十病区
一 目的
• 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 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胀
气。 • 术后引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
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 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 能的恢复。 • 通过对胃肠减压引流液的判断,可观察病 情变化和协助诊断。
→脱手套→妥善固定胃管→手消→检查胃肠减压器外包装 ,连接胃肠减压器(先连接别针,连接时反折胃管末端)→
胃肠减压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的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评估口腔黏膜、鼻腔及插管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有无食道静脉曲张。
3.评估胃管的位置、固定情况及负压吸引装置工作情况。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评估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二)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腔,测量插管长度(从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2.润滑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3.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
4.正确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写上日期和时间,负压吸力不可过强,以免堵塞管口和损伤胃黏膜。
5.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回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10-20m1生理盐水冲管。
6.固定管路,防止牵拉,并保证管路通畅,并贴上管道标识,注明时间。
7.记录24h引流量。
8.口服给药时,先将药片碾碎溶解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30min o9.遵医嘱给予口腔护理一天两次。
10.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11.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12.拔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患者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及家属防止胃管脱出的措施。
(四)注意事项1.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时,应先撤去枕头,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2.插管时患者出现恶心,应休息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插入,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组等情况,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入。
3.食管和胃部手术后,冲洗胃管有阻力时不可强行冲洗,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长期胃肠减压者,每月更换胃管1次,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医疗领域中,胃肠减压技术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程序。
它通过排除或减少胃肠道内的积气、液体或食物残渣,有效缓解胃肠道病变引起的胀气、腹胀、腹痛等症状,并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胃肠减压技术是通过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将其引入胃肠道,并连接到负压抽吸装置,以实现减压的目的。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急性胃扩张、胃肠道手术术后等情况。
它不仅能够帮助恢复消化道功能,减轻疾病的症状,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操作装置的组装、操作区域的准备、导管插入与定位、负压抽吸、观察与记录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的具体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操作后的观察与记录等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这种技术的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可以更加规范和安全地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之,胃肠减压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程序,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胃肠减压技术的概念、操作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操作指南,确保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这一技术提供了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本文主要按照以下的结构组织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规程:1. 引言1.1 概述: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情况。
1.2 文章结构:介绍本文的目录和各部分的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
1.3 目的:阐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明确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2. 正文2.1 胃肠减压技术简介:详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1、用物(1)无菌治疗盘内盛:治疗巾、弯盘、胃管、治疗碗、持物钳2把、纱布、小药杯、液状石蜡、20或50ml注射器1个、生理盐水、棉签、胶布、听诊器及安全别针。
(2)负压引流盒或胃肠减压器。
2、步骤(1)护士吸收、戴口罩,衣帽整洁,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2)确认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操作目的、过程及配合方法。
(3)按插胃管的方法,将胃管插入胃内。
(4)检查胃肠管是否插入胃内,其方法:①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行抽吸,抽出胃液。
②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5)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颊部。
(6)用注射器抽尽胃内容物,接上负压引流盒。
(7)用安全别针将负压引流盒导管固定于大单、枕旁或病人衣领处。
(8)检查负压引流盒引流无异常后,整理用物。
3、注意事项(1)维持良好的减压吸引作用:①要经常检查减压器的工作情况,避免导管曲折、堵塞、漏气。
②应用电动胃肠减压器时,负压不要超过 6.67kPa,否则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或胃管孔堵塞。
③为防止管腔被内容物堵塞或导管屈曲,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一次。
(2)病人持续施行减压时,注意口腔卫生的护理,每日给予雾化吸入以保护口咽部黏膜,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3)应及时倾倒吸出液,每次倾倒前注意观察吸出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详细记录。
对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应密切注意,如发现有鲜红血液,应暂停吸引,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在胃肠减压过程中,病人应禁食及停止口服药,如医嘱制定从胃管内注入药物时,须将胃管夹住,暂停减压1小时,以免药物被吸出。
(5)拔管时间由医生决定,但一般胃肠手术后2-3天,胃蠕动功能恢复正常,并出现肛门排气,无明显腹胀时,即可拔管。
如系双腔管先将气囊内空气抽尽,但双腔管仍留在肠内以备反复施术,直至腹胀无复发的可能时,方可将胃管拔出。
(6)胃管拔出后,擦净鼻腔分泌物及面颊部的胶布污迹,然后将用物带回,分别清洗擦净放回原处。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及评分标准(100分)目的: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
3.术后吸出胃肠气体和胃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注意事项:1.应用前应了解病人有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严重的食道静脉曲、食管梗阻、鼻腔出血,以防发生损伤。
2. 插管时应注意胃管插入的长度是否适宜,插入过长胃管在胃盘曲,过短不能接触胃液体,均会影响减压效果。
据临床观察,传统法插入深度为45~55 cm,术后胃肠减压效果不佳,部分患者有腹胀不适感。
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为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的深度为55~60 cm。
要使导管侧孔完全达到胃,起到良好的减压效果,插管深度必须在55 cm以上。
对以往插管回顾,插入胃管后,只能抽出少量胃液,有时仅抽出少量粘液而无胃液抽出,听诊胃中有气过水声,虽证明胃管在胃,但术后减压效果不佳,患者出现腹胀,胃蠕动恢复慢,使置管时间延长。
将胃肠减压管插入深度增加10~13 cm,达到55~68 cm,能使胃液引流量增多,患者腹胀明显减轻,其效果明显。
测量方法可由传统法从耳垂至鼻尖再至剑突的长度加上从鼻尖至发际的长度为55~68 cm,术中观察胃管顶端正好在胃窦部,侧孔全部在胃,有利于引流。
作肠减压时,若估计长度已达肠腔,但未抽出肠液时,可将减压管插至胃的长度再细心缓慢插入,动作轻柔,直至成功。
食道癌手术日晨常规置胃管时,通过梗阻部位困难时不能强行插入,以免食管穿孔。
可将胃管置于梗阻部位上端,待手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
3. 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和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注入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
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
4. 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免胃扩增加吻合力而并发吻合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评估】
(一)病人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二)病人的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活动性义齿等。
(三)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四)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五)患者有无凝血障碍。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 治疗盘内盛:一次性杯子(内盛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巾、一次性胃管、50ml注射器、消毒弯盘一套、纱布2块、别针、消毒润滑剂、棉签、胶布、
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薄膜手套、手电筒、手消液、软尺、污物缸、血管钳、胃肠解压导管标识。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昏迷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后仰。
【方法】
接到医嘱,转抄医嘱→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手腕带→解释(目的、方法)→评估(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检查鼻腔吹气,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黏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有无人工气道、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有无凝血障碍)→评估环境→手消→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测量胃管长度→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手消→清洁鼻腔→颌下垫治疗巾→弯盘置颌下→打开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润滑剂放入弯盘→戴手套→检查胃管并夹闭末端→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0—15cm (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为昏迷患者则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插胃至所测量的长度→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脱手套→固定胃管→贴胃管标识→收弯盘、治疗巾→连接胃肠减压器→固定胃肠减压器→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手消→交待注意事项(不要让胃管滑脱、扭曲、活动中注意保护、打喷嚏时用手保护)→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脱口罩→记录(日期、时间、引流液量、色性质)
【评价】
(一)与患者沟通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二)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三)胃管放置到位。
(四)胃肠减压有效
【注意事项】
1.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阻塞及极度衰弱患者应慎用。
2.患者安放胃肠减压后,应停止口服药物和饮食。
如必须口服药物时,需将药物
研碎,溶于水后注入导管,注药后夹闭导管1-2小时。
3.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
影响减压效果。
4.使用胃肠减压患者应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应密切观察病情、引
流物的量和性质,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做好记录。
5.胃肠减压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和清洁鼻腔。
【理论提问】
1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聚集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②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
③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2、为昏迷患者做胃肠减压时应注意什么?
答:为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约15cm左右),
左手托起其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
至所需长度。
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
3、插胃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时如何处理?
答: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4、测量胃管置入长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 (l)鼻尖到耳垂及剑突的距离。
(2)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成人45 -55cm ,儿童14-18cm)。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评分标准
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
值
扣分
原因
得
分
准备质量标准评估:1、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胃肠减压的目的
2、病人的鼻腔情况、是否有人工气道、
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有无
凝血障碍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5
5
3
3
20分物品:备齐物品,放置合理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2 2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60分1、核对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
2、测量胃管插入长度
3、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
4、清洁鼻腔
4、打开、检查、润滑胃管方法正确
5、插入胃管方法正确,插入长度准确
6、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7、妥善固定胃管
8、正确连接胃肠减压器,妥善固定
9、观察胃肠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手
消
11、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
12、处理用物,洗手
13、记录
5
5
3
3
4
8
5
3
5
5
3
5
3
3
终末质量标准20分1、与患者沟通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3、胃管放置到位
4、胃肠减压有效
5
5
5
5
总分100 10 0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