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ppt课件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ppt课件
(三)胃肠手术前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为了防止患者在手术中,由 于麻醉影响而产生的呕吐、窒息,便于术中操作,增加手术安全性。
ppt课件
11
告知程序3
(四)机械性肠梗阻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可缓解或解除腹部胀痛及 呕吐等症状,减轻肠麻痹引起的腹胀。
(五)胃肠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的目的:为了减轻缝线张力和切口疼 痛,利于腹部伤口愈合,减轻胃肠道内的压力,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 复,防止腹胀。
ppt课件
5
适应症5
给药 在许多急腹症的非手术治疗或观察过程中,可通过胃肠减压 管向胃肠道灌注中药;同时在腹胀严重频繁呕吐时,胃肠减压可促进 胃肠排空,有利于内服药物的输注吸收。
ppt课件
6
【评估】
⒈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⒉患者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 息肉等。 ⒊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⒋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胃肠减压期间,病人应停止饮食和口服药物,若需从胃管内注入 药物,应夹管1~2h,以免注入药物被吸出。中药应浓煎,每次100ml 左右,防止量过多引起呕吐、误吸。
要随时保持胃管的通畅和持续有效的负压,经常挤压胃管,勿使管 腔堵塞,胃管不通畅时,可用少量生理盐水低压冲洗并及时回抽,避 免胃扩张增加吻合张力而并发吻合瘘。胃管脱出后应严密观察病情, 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
ppt课件
9
应用胃肠减压的告知程序
(一)首先由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或家属胃肠减压的目的是:利用吸引 的原理,帮助患者将积聚于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排出,从而降低胃肠 道内的压力及张力,有利于炎症局限,以促进患者胃肠蠕动功能尽快 恢复。
ppt课件
10
告知程序2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和预防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积聚引起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病人准备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确保病人在操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同意。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需要减压的原因。

2. 器材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胃管、吸引瓶、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剂、手套等。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 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的卫生。

(2)为病人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左侧卧位,有助于胃肠减压操作的进行。

(3)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胃管,并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润滑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擦拭病人口腔,确保口腔的清洁,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5)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不适感和反应,适当停止或调整插入速度。

(6)胃管进入胃后,将吸引瓶连接到胃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7)调整吸引瓶的负压,通常设定在-40 cmH2O左右,以便有效吸引胃部积聚的气体和液体。

(8)观察吸引瓶内的气体和液体,确认减压效果。

(9)操作完成后,逐步拔除胃管,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评分标准: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准确性:(1)插管是否顺利完成;(2)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成功插入胃内;(3)胃管固定是否牢固,不易脱落;(4)减压效果是否明显,即吸引瓶内是否有气体和液体聚集。

2. 病人耐受情况:(1)病人的不适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2)病人是否有呕吐、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3)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是否稳定。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在胃肠减压技术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质量的评估。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

.
1、左手持纱布托住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沿选定的一侧鼻孔缓缓插入 2、插入至咽喉部时(14—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随即快速将胃管插入 直至预定长度(50—75cm) 3、证明胃管是否在胃内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将听诊器放至胃部,用注射器快速注入10cm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体逸处 4、用胶布固定胃管于鼻翼及面颊部 十、减压: 1、接负压吸引瓶 2、妥善放置负压吸引瓶 3、整理床单位 4、嘱病人活动时注意防止胃管拔出、扭曲,禁饮禁食和停用口服药物
.

六、查对用物:均符合使用要求 七、核对、准备病人: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确认病人、了解病人合作情况。 2、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3、将治疗巾中铺于额下,弯盘置于方便取用处 4、观察鼻腔、选择通畅无疾患的一侧用棉签清洁 5、备胶布置于可取处 八、准备胃管: 1、取出胃管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插管长度并做标记(50—75cm) 2、将少许石蜡油倒入纱布上以润滑胃管前端(10—20cm) 九、插管并固定:人 十二、整理用物 十三、洗手、记录 十四、减压过程观察 1、密切观察各条管道是否通畅,每隔4—8小时冲洗胃管一次。 2、随时检查管道有无弯曲,打折、脱落,减压装置是否严密。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减压液的量,颜色、性质、气味、手术 病人是否排气。 4、每次灌药后,灌少量温开水冲管道。 5.一次性负压吸引瓶3—5天更换。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指导老师: 操作者:
.

一、修剪指甲、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二、评估病人 1、核对、确认病人、作自我介绍 2、解释胃肠减压的目的,指导配合方法 3、评估病人病情,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有无鼻中隔偏曲、有 无鼻息肉 三、环境评估:整洁、安静、安全、舒适、符合治疗要求 四、护士准备:按六步洗手、戴口罩 五、用物准备: 1、一次性胃肠减压装置1套 2、一次性无菌胃管、石蜡油、无菌纱布、弯盘、棉签、治疗巾、50 毫升注射器、治疗碗(内盛温开水)、胶布、听诊器、压舌板、治疗 卡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图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图
(2)注入空气10ml,胃部听到l检查胃管
气过水声是否在胃内
(3)胃管末端置盛水杯中。/
无气泡出现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病人病情,意识状态,鼻腔情况、=
是否有人工气道,食管、胃肠梗阻仃
或术后情况A操作前评估
配合程度,解释目的,操作方法
备齐巾、液状石蜡
J棉签、胶布、弯盘、20ml注射器|纱布、12~14号胃管、听诊器、 镊子、手套、胃肠减压器
'(拆外袋,检查,调节负压)
再次核对床号、姓名,备胶布 向病人告知操作目的及配合要点 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操作过程中 如不能忍耐可用手示意, 不要说话和咳嗽
协助病人取适宜体位,平卧位、 半卧位或坐位
病人准备
如病人有恶心,稍停片刻再插;
如胃管盘曲在口腔内或误入气管, 应拔出重插
厂开包,治疗巾铺颌下,排列用物 检查胃管长度标记是否通畅
(成人为45~55cm,婴幼儿为
1p4~18cm)即从鼻尖到耳垂+耳
垂到剑突的距离,如胃管无插
插胃管— -胃管刻度时做好标记。液体石蜡 倒纱布上,弯盘置于口角旁,持 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端胃 管从鼻腔插至胃部(1.清醒者头 后仰,吞咽胃管,2.昏迷着插入
J咽喉处(14~16cm),托起头部
再插
(1)抽胃液,见有胃液]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胃肠减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缓解胃肠道内压力过高的情况,如胃肠道梗阻、胃肠道积气等。

正确的胃肠减压操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不适感,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起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前,首先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器械和药物。

常见的准备工作包括准备胃肠减压管、吸引瓶、生理盐水、消毒酒精棉球、手套等。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及体征等,以便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

2. 术前准备。

在术前,需要向患者充分解释操作的目的、过程及可能的不适感,取得患者的同意。

然后,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保持舒适的姿势,为操作做好准备。

3. 操作步骤。

(1)洗手。

在进行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手部消毒,穿戴好手套,以确保操作的无菌。

(2)准备器械。

将胃肠减压管连接好吸引瓶,并将吸引瓶放置在患者床边,以便后续的吸引。

(3)麻醉患者。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前,可以给患者口服麻醉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插入胃肠减压管。

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胃肠减压管,润滑好并逐渐插入患者的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然后将胃肠减压管推进到合适的位置。

(5)连接吸引瓶。

将胃肠减压管连接好吸引瓶,并打开吸引瓶的开关,开始吸引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

(6)观察患者反应。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呕吐、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处理。

4. 操作后护理。

在胃肠减压操作结束后,需要及时拔除胃肠减压管,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如口腔护理、体位调整等,以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5. 注意事项。

在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操作前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操作方案。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舒适度,及时停止操作并处理不适情况。

操作后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或向医生报告。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5
5、左手托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延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部(约14~15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迅速将胃管插入。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10
6、昏迷患者应现将其头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cm),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
7、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待病人休息片刻后重插。
8、确定是否在胃内。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体逸出。
8
9、证实胃管在胃内,脱手套,用胶布固定于一侧鼻翼及颊部。
5
10、将胃肠减压器排气后连接胃管末端。
5
11、妥善固定于床旁。
5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人员: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治疗盘内置压舌板、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2张,液体石蜡,无菌手套、弯盘、胶布、棉签、治疗巾、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治疗碗内盛温开水。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插管经验,选择合适的胃管。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5
操作流程
1、将用物携至患者处,核对,解释,告知患者∕家属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5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颌下铺治疗巾。
5
3、清洁鼻腔,准备胶布。戴手套取胃管。
5
4、测量插管长度(成人45~55cm,按患者的身高体型延长5~10cm;婴幼儿14~18cm,即从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标记胃管刻度,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医疗领域中,胃肠减压技术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操作程序。

它通过排除或减少胃肠道内的积气、液体或食物残渣,有效缓解胃肠道病变引起的胀气、腹胀、腹痛等症状,并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胃肠减压技术是通过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将其引入胃肠道,并连接到负压抽吸装置,以实现减压的目的。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如胃肠道功能紊乱、急性胃扩张、胃肠道手术术后等情况。

它不仅能够帮助恢复消化道功能,减轻疾病的症状,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效果。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准备工作、操作装置的组装、操作区域的准备、导管插入与定位、负压抽吸、观察与记录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规程,包括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的具体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以及操作后的观察与记录等内容。

通过深入了解和掌握这种技术的操作规程,医护人员可以更加规范和安全地进行胃肠减压操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总之,胃肠减压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程序,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胃肠减压技术的概念、操作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操作指南,确保操作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这一技术提供了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本文主要按照以下的结构组织内容,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规程:1. 引言1.1 概述: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情况。

1.2 文章结构:介绍本文的目录和各部分的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

1.3 目的:阐明本文的写作目的和意图,明确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2. 正文2.1 胃肠减压技术简介:详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定义、原理、分类、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使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 流程及评分标准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胃肠减压技术概述 •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 胃肠减压技术评分标准 •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 胃肠减压技术临床应用案例 • 胃肠减压技术发展趋势及挑战
01
胃肠减压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通过特定装 置降低胃肠道内压力的治疗方法 ,有助于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 相关症状。
在案例二中,李女士接受了胃肠减压治疗。医生通过鼻胃管 将患者胃肠道内的积液和气体排出,显著减轻了患者的腹胀 和呕吐症状。经过治疗,患者的急性胰腺炎得到了有效控制 。
经验教训与启示
胃肠减压技术对于缓解胃肠道疾病患者的症状具有重要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 意操作规范,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在应用胃肠减压技术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减压方式和时间,以达 到最佳治疗效果。
通过抽取胃液或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认胃管已插入胃内。
连接负压吸引器
将负压吸引器连接于胃管末端,打开负压吸引器开关,调 节合适负压进行持续吸引。
术后处理
观察引流情况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和量,及时记录
异流通畅,防止堵塞。
口腔护理
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 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向胃管内注入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诊,如有气过水声,则证明胃管在胃 内;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中,无气泡逸出,如有气泡逸出,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
• 妥善固定胃管,防止其移位或脱出。固定方法可采用蝶形胶布固定法,将蝶形胶布的两片分别贴于患者鼻翼及 面颊部,再将胃管固定于蝶形胶布中间。
案例二
李女士,42岁,因急性胰腺炎入院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严重的腹胀和 呕吐,医生建议采用胃肠减压技术以减轻患者痛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减压术操作流程
用物:鼻试管、(血管钳、治疗碗、治疗巾、弯盘、纱布)、注射器、石蜡油棉球、手电筒、胶布、别针、弯盘、听诊器、水杯、胃管、胃肠减压、压舌板、手套
胃肠减压术操作流程
转抄核对医嘱、洗手、戴口罩、备物

床边核对、解释、取合适体位

评估、清洁鼻腔

戴听诊器、备胶布、整理插胃管用物

铺巾、置弯盘

查胃管通畅并润滑、测量置管长度、指导、插胃管

验证胃管在胃内、妥善固定胃管

接胃肠减压器并固定、贴置管标识、询问病人感受

撤出床上用物、整理床单位、交待注意事项

处理用物、洗手、观察并记录
遵循的原则:查对制度、标准预防、消毒隔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