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12分钟

合集下载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胃肠减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操作,用于减轻和预防胃肠道的气体和液体积聚引起的不适。

本文将介绍胃肠减压技术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操作流程:1. 病人准备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前,医务人员需确保病人在操作前已经得到充分的解释和同意。

同时,需要检查病人的病历和相关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和需要减压的原因。

2. 器材准备准备好必要的器材:胃管、吸引瓶、注射器、生理盐水、消毒剂、手套等。

确保器材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3. 操作步骤(1)洗手并戴上手套,保持操作的卫生。

(2)为病人选择适合的体位,通常是半坐位或左侧卧位,有助于胃肠减压操作的进行。

(3)取出预先准备好的胃管,并将其浸泡在生理盐水中,以润滑并减少病人不适感。

(4)擦拭病人口腔,确保口腔的清洁,并使用生理盐水漱口。

(5)将胃管插入口腔,通过食管进入胃部。

在插入过程中,要注意病人的不适感和反应,适当停止或调整插入速度。

(6)胃管进入胃后,将吸引瓶连接到胃管的一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7)调整吸引瓶的负压,通常设定在-40 cmH2O左右,以便有效吸引胃部积聚的气体和液体。

(8)观察吸引瓶内的气体和液体,确认减压效果。

(9)操作完成后,逐步拔除胃管,并观察病人的反应。

评分标准:在进行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时,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病人的耐受情况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1. 操作准确性:(1)插管是否顺利完成;(2)胃管位置是否正确,即是否成功插入胃内;(3)胃管固定是否牢固,不易脱落;(4)减压效果是否明显,即吸引瓶内是否有气体和液体聚集。

2. 病人耐受情况:(1)病人的不适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2)病人是否有呕吐、咳嗽、窒息等不良反应;(3)病人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是否稳定。

根据以上评分标准,医务人员可以对胃肠减压技术操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操作方法,以提高操作的效果和病人的耐受性。

在胃肠减压技术操作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并根据评分标准进行操作质量的评估。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精品课件)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精品课件)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2、患者鼻腔状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等。

3、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4、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5、患者有无凝血障碍。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盘内盛:一次性杯子(内盛凉开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巾、一次性胃管、一次性20ml注射器、消毒弯盘一套、纱布2块、别针、消毒润滑剂、棉签、胶布、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PE手套、手电筒、快速手消剂、软尺、污物缸、必要时备血管钳。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卧位或仰卧位。

【方法】
处置医嘱→到病房核对、解释→检查鼻腔→手消→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解释→用软尺测量胃管长度→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仰卧位→手消→取棉签清洁鼻腔→颌下铺治疗巾
→打开弯盘→一弯盘置于患者口角处,另一弯盘放于治疗车上→准备润滑剂→打开一次性胃管及20ml注射器放入弯盘内→戴手套→检查胃管并夹闭胃管末端→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0-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插胃管至所测量的长度→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脱手套→妥善固定胃管→连接并固定负压吸引器→取纱布清洁口角→撤去治疗巾→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手消→记录→交代注意事项→推车回治疗室,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

【评价】
1、与患者沟通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3、胃管放置到位、胃肠减压有效。

[感谢您的阅览以及下载,关注我,每天更新]。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
一、目的:
1、减轻胃肠道内压力,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腹胀,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预防术中呕吐、窒息,减少胃肠胀气,利于手术操作。

3、减轻吻合口或伤口的张力,促进伤口愈合。

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二、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置:胃管、治疗碗2个(分别盛纱布、镊子和温开水、吸水管)、压舌板、50ml注射器、治疗巾、液体石蜡、棉签、胶布、别针、橡皮圈、手电筒、听诊器、弯盘、清洁手套、胃肠减压器。

考核人:被考核人:时间:成绩:。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5
5、左手托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延一侧鼻孔轻轻插入,至咽喉部(约14~15cm)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同时迅速将胃管插入。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
10
6、昏迷患者应现将其头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cm),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
7、插管过程中如病人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待病人休息片刻后重插。
8、确定是否在胃内。
(1)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回抽能抽出胃液。
(2)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快速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体逸出。
8
9、证实胃管在胃内,脱手套,用胶布固定于一侧鼻翼及颊部。
5
10、将胃肠减压器排气后连接胃管末端。
5
11、妥善固定于床旁。
5
12、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准分


人员: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
用物:治疗盘内置压舌板、胃管、50ml注射器、纱布2张,液体石蜡,无菌手套、弯盘、胶布、棉签、治疗巾、听诊器、胃肠减压器,治疗碗内盛温开水。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程度、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插管经验,选择合适的胃管。环境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5
操作流程
1、将用物携至患者处,核对,解释,告知患者∕家属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5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颌下铺治疗巾。
5
3、清洁鼻腔,准备胶布。戴手套取胃管。
5
4、测量插管长度(成人45~55cm,按患者的身高体型延长5~10cm;婴幼儿14~18cm,即从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标记胃管刻度,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

胃肠减压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的护理(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评估口腔黏膜、鼻腔及插管周围皮肤情况;了解有无食道静脉曲张。

3.评估胃管的位置、固定情况及负压吸引装置工作情况。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5.评估腹部体征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二)操作要点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清洁鼻腔,测量插管长度(从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处的距离)。

2.润滑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到咽喉部(插入14~15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胃管插入。

3.证实胃管在胃内后,固定。

4.正确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写上日期和时间,负压吸力不可过强,以免堵塞管口和损伤胃黏膜。

5.保持胃管通畅,定时回抽胃液或向胃管内注入10-20m1生理盐水冲管。

6.固定管路,防止牵拉,并保证管路通畅,并贴上管道标识,注明时间。

7.记录24h引流量。

8.口服给药时,先将药片碾碎溶解后注入,并用温水冲洗胃管,夹管30min o9.遵医嘱给予口腔护理一天两次。

10.必要时雾化吸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及通畅。

11.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12.拔管时,先将吸引装置与胃管分离,捏紧胃管末端,嘱患者吸气并屏气,迅速拔出。

(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和配合方法。

2.告知患者及家属防止胃管脱出的措施。

(四)注意事项1.给昏迷患者插胃管时,应先撤去枕头,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2.插管时患者出现恶心,应休息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再插入,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组等情况,立即拔出,休息后重新插入。

3.食管和胃部手术后,冲洗胃管有阻力时不可强行冲洗,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长期胃肠减压者,每月更换胃管1次,从另一侧鼻孔插入。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版)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版)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范(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为患者留置胃管,持续抽出胃内容物,达到减压。

患者能够了解有关知识并配合。

(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告知患者/家属留置胃管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3.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患者鼻腔是否通畅,有无消化道狭窄或食道静脉曲张等,患者是否有以往插管的经验,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胃管。

4.准确测量并标识胃管插入的长度。

5.插管过程中指导患者配合技巧,安全顺利地插入胃管。

6.昏迷患者应先将其头向后仰,插至咽喉部(约15厘米),再用一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插至需要的长度。

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曲在口腔中。

插管过程中如发现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7.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8.调整减压装置,将胃管与负压装置连接,妥善固定于床旁。

9.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

10.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胃管受压、脱出等,保持有效减压状态。

11.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

12.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

13.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14.及时发现并积极预防和处理与引流相关的问题。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动作轻巧,患者配合。

3.确保胃管于胃内,固定稳妥,保持有效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1、用物(1)无菌治疗盘内盛:治疗巾、弯盘、胃管、治疗碗、持物钳 2 把、纱布、小药杯、液状石蜡、20 或50ml 注射器1 个、生理盐水、棉签、胶布、听诊器及安全别针。

(2)负压引流盒或胃肠减压器。

2、步骤(1)护士吸取、戴口罩,衣帽干净,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2)确认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讲解操作目的、过程及协作方法。

(3)按插胃管的方法,将胃管插入胃内。

(4)检查胃肠管是否插入胃内,其方法:①连接注射器于胃管末端进展抽吸,抽出胃液。

②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 10ml 空气,听到气过水声。

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5)确认胃管在胃内后,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颊部。

(6)用注射器抽尽胃内容物,接上负压引流盒。

(7)用安全别针将负压引流盒导管固定于大单、枕旁或病人衣领处。

(8)检查负压引流盒引流无特别后,整理用物。

3、留意事项(1)维持良好的减压吸引作用:①要经常检查减压器的工作状况,避开导管曲折、堵塞、漏气。

②应用电动胃肠减压器时,负压不要超过 6.67kPa,否则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或胃管孔堵塞。

③为防止管腔被内容物堵塞或导管屈曲,每 4 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一次。

(2)病人持续施行减压时,留意口腔卫生的护理,每日赐予雾化吸入以保护口咽部黏膜,削减对咽部的刺激。

(3)应准时倾倒吸出液,每次倾倒前留意观看吸出液的性质、颜色和量并具体记录。

对有上消化道出血史的病人应亲热留意,如觉察有鲜红血液,应暂停吸引,准时报告医生处理。

(4)在胃肠减压过程中,病人应禁食及停顿口服药,如医嘱制定从胃管内注入药物时,须将胃管夹住,暂停减压 1 小时,以免药物被吸出。

(5)拔管时间由医生打算,但一般胃肠手术后 2-3 天,胃蠕动功能恢复正常,并消灭肛门排气,无明显腹胀时,即可拔管。

如系双腔管先将气囊内空气抽尽,但双腔管仍留在肠内以备反复施术,直至腹胀无复发的可能时,方可将胃管拔出。

胃肠减压术的操作流程及护理要点

胃肠减压术的操作流程及护理要点

胃肠减压术的操作流程及护理要点胃肠减压技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胃肠减压术的适应症1治疗作用(1)肠梗阻:减轻肠道压力,减少毒素和细菌对肠道刺激,改善肠道血运。

(2)为十二指肠穿孔的非手术治疗,防止胃内容物的进一步流入腹腔内,促进粘膜愈合。

(3)急性胰腺炎:减少胰泌素分泌,降低胰液外渗。

(4)胃肠道手术:减轻吻合口张力,降低吻合口瘘形成的概率。

2术前准备(1)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术前,术中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胃膨胀,有利于视野的显露和手术操作。

(2)预防全身麻醉时并发吸入性肺炎。

(3)也可用于胃十二指肠瘢痕性幽门梗阻的治疗,术前留置较粗的鼻胃管,每天以温生理盐水洗胃,连续三天,直到洗出澄清液,以减轻胃粘膜水肿。

(4)术后应用有利于腹部手术切口及胃肠吻合口的愈合。

3给药在许多急腹症的非手术治疗或观察过程中,可通过胃肠减压管向胃肠道灌注中药;同时在腹胀严重频繁呕吐时,胃肠减压可促进胃肠排空,有利于内服药物的输注吸收。

胃肠减压术的禁忌症1.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2.严重食管静脉曲张。

3.食管阻塞。

4.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支气管哮喘。

5.极度衰弱者。

6.鼻腔、食管手术后。

7.鼻咽部有癌肿或急性炎症、肿胀。

8.鼻息肉,鼻中隔偏曲。

胃肠减压术的常见并发症1.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胃管可导致病人消化液大量丢失。

2.呼吸道感染:胃管放置后,可干扰通气,影响咳嗽、咳痰,容易引起病人肺部感染。

3.经口呼吸:因鼻孔内有胃管,使一侧鼻腔通道受阻,影响经鼻呼吸,患者不得已经口呼吸,可引起口咽部干燥,并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腮腺炎。

4.鼻孔溃疡及坏死:如果胃管长期置于一侧鼻孔而不改变胃管的位置,可压迫鼻腔粘膜或软骨,从而引起溃疡及坏死。

5.胃内容物及胆汁反流:也会引起食管炎和食管狭窄,导致本身还会引起食管膜的侵蚀和糜烂,甚至出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减压术操作规程
【评估】
(一)病人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胃肠减压的目的。

(二)病人的鼻腔情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粘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活动性义齿等。

(三)患者有无人工气道。

(四)患者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

(五)患者有无凝血障碍。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 治疗盘内盛:一次性杯子(内盛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治疗巾、一次性胃管、50ml注射器、消毒弯盘一套、纱布2块、别针、消毒润滑剂、棉签、胶布、
压舌板、听诊器、胃肠减压器、薄膜手套、手电筒、手消液、软尺、污物缸、血管钳、胃肠解压导管标识。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昏迷的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后仰。

【方法】
接到医嘱,转抄医嘱→携用物至床旁→对床号、姓名、手腕带→解释(目的、方法)→评估(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检查鼻腔吹气,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黏膜有无炎症、肿胀、有无息肉、有无人工气道、有无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有无凝血障碍)→评估环境→手消→回治疗室→洗手、戴口罩→准备并检查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测量胃管长度→协助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手消→清洁鼻腔→颌下垫治疗巾→弯盘置颌下→打开一次性胃管、注射器、润滑剂放入弯盘→戴手套→检查胃管并夹闭末端→润滑胃管前端→左手托住胃管→右手持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轻轻插入10—15cm (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如为昏迷患者则操作者用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插胃至所测量的长度→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脱手套→固定胃管→贴胃管标识→收弯盘、治疗巾→连接胃肠减压器→固定胃肠减压器→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手消→交待注意事项(不要让胃管滑脱、扭曲、活动中注意保护、打喷嚏时用手保护)→回治疗室整理用物→洗手、脱口罩→记录(日期、时间、引流液量、色性质)
【评价】
(一)和患者沟通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二)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三)胃管放置到位。

(四)胃肠减压有效
【注意事项】
1.近期有上消化道出血史、食管阻塞及极度衰弱患者应慎用。

2.患者安放胃肠减压后,应停止口服药物和饮食。

如必须口服药物时,需将药物
研碎,溶于水后注入导管,注药后夹闭导管1-2小时。

3.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
影响减压效果。

4.使用胃肠减压患者应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应密切观察病情、引
流物的量和性质,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做好记录。

5.胃肠减压患者应加强口腔护理和清洁鼻腔。

【理论提问】
1 、胃肠减压的目的是什么?
答:①利用负压作用,将胃肠道中聚集的气体、液体吸出、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②用于消化道及腹部手术,减轻胃肠胀气,增加手术安全性;
③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协助诊断。

2、为昏迷患者做胃肠减压时应注意什么?
答:为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约15cm左右),
左手托起其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
至所需长度。

如插入不畅,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腔中。

3、插胃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情况时如何处理?
答: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重插。

4、测量胃管置入长度的方法有哪些?
答: (l)鼻尖到耳垂及剑突的距离。

(2)前额发际到剑突的距离(成人45 -55cm ,儿童14-18cm)。

胃肠减压技术操作规程评分标准
项目技术操作要求分

扣分
原因


准备质量标准20分评估:1、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胃肠减压的目的
2、病人的鼻腔情况、是否有人工气道、
食道及胃肠梗阻或术后情况、有无
凝血障碍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备齐物品,放置合理
环境:清洁、安静、光线适宜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5
5
3
3
2
2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1、核对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方法
2、测量胃管插入长度
3、协助患者取正确体位
4、清洁鼻腔
4、打开、检查、润滑胃管方法正确
5、插入胃管方法正确,插入长度准确
6、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7、妥善固定胃管
8、正确连接胃肠减压器,妥善固定
9、观察胃肠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10、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元,手

11、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
12、处理用物,洗手
13、记录
5
5
3
3
4
8
5
3
5
5
3
5
3
3
终末质量标准1、和患者沟通交流语言文明、态度和蔼
2、动作轻柔、准确、操作规范
3、胃管放置到位
4、胃肠减压有效
5
5
5
5
20分
总分100 1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