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总结6篇

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总结6篇第1篇示例: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总结一、工作回顾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过去一年,我们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在公司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紧密围绕公司经营发展的整体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和公司内部控制要求,在全公司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公司固定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也为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主要工作1.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准确登记和备案工作,严格执行资产报废、调拨、转让等程序,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符合公司政策规定。
2. 加强固定资产清查。
我们组织开展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对公司各部门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和登记,确保了资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资产的使用状况进行了全面了解,为资产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强化日常监管。
我们建立了健全的日常监管机制,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程序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监督,确保固定资产的合规管理。
加强了对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提高了资产的使用寿命。
4. 加强固定资产使用效益评估。
我们对各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分析了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益,提出了合理的改进措施,为公司的管理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持。
5. 推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我们积极推动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引进了先进的资产管理系统,提高了资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资产使用管理不够规范、信息化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评估的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对资产使用管理的规范。
建立健全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资产使用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延长使用寿命。
2. 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工作。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4篇】

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4篇】【导语】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4篇优秀的企业固定企业管理制度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七)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固定资产的管理,明确部门及员工的职责,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固定资产标准。
固定资产是指公司生产经营中使用期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
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质资产,列入低值易耗品管理。
第三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1、设置固定资产实物台账及卡片;2、设专人负责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编号、购建、验收、保管、调拨、出售、报废、定期盘点等有关事项;3、对每项固定资产的使用落实到人,并订立相关的使用、交接,丢失、损坏赔偿规定。
第四条固定资产核算部门的职责:1、财务部门为公司固定资产的核算部门;财务部门设置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分类账,负责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2、财务部门协助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至少每年一次),做到账实相符。
3、固定资产取得后,即归管理部门管理,并会同财务部门依其类别及会计科目统驭关系,予以分类编号并贴粘样签。
第五条固定资产的购置、转移、调拨:固定资产增加应办理的相关手续。
1、外购增加的固定资产。
应由供应部门会同归口管理部门对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交接,并编制固定资产交接入库凭证。
财务部门根据供货单位发票及包装费、运输费、保险费、安装成本等及固定资产验收交接入库凭证,登记入账,并根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会同归口管理部门签章的领料单,登记固定资产账册及登记簿。
2、自营建造增加的固定资产。
由管理和使用该固定资产的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自营完工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交接。
财务部门根据验收交接凭证,按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登记固定资产账册和登记簿。
财政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财政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财政部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结合财政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财政部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活动。
二、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一)固定资产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1、房屋及建筑物,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职工宿舍等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2、专用设备,指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如办公设备、通讯设备、交通工具等。
3、通用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
4、文物和陈列品,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档案,指图书馆、档案馆等收藏的图书、期刊、资料、档案等。
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三、固定资产的购置(一)购置计划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资产配置标准,编制年度固定资产购置计划,经审核批准后执行。
购置计划应包括购置资产的名称、数量、预算金额、用途等内容。
(二)购置审批购置固定资产应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重大固定资产购置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并实行集体决策。
(三)购置方式固定资产的购置可以采取政府采购、自行采购等方式。
政府采购应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自行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质优价廉的产品。
四、固定资产的验收和登记(一)验收固定资产购置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验收。
验收工作应由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等共同参与,验收内容包括资产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技术性能等是否符合购置合同的要求。
(二)登记验收合格的固定资产,应及时进行登记入账。
资产管理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购置日期、使用部门、使用人、存放地点等信息,并按照规定进行资产编号。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通用15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生产资料,是企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及生产活动的主要手段。
其数量、功能、配置结构、技术状况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竞争能力。
为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一、固定资产的界定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件价值在元以上的资产为固定资产。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列入固定资产。
1、生产机械、电器设备、工艺管线、地下电缆、仪表、房屋、建筑物、工器具、专用设备以及非生产用设备等。
2、凡属在设备内部或外部随机安装的电机、工艺仪表,不论规格大小、价值多少,均随主机列入固定资产。
3、独立使用或备用的电机,功率在7KW以上者列入固定资产。
4、有些设备、工具、器具等专用设备,生产的主要设备,使用年限又较长、数量较多,虽然价值不足规定金额,也可列入固定资产。
5、由基建完工交付使用的;由专用资金购进的;由专项贷款购进的;由外单位有偿(无偿)拨入的.;经批准盘盈估价的。
6、未使用(备用或暂时不用),不需要的,封存的也应列为固定资产。
(二)有下列性质之一者不列入固定资产:1、使用年限较短、数量较多、更换又比较频繁的。
如:玻璃器具、工具性质的仪表,为生产购置或自制的专用工具、模具和卡具。
2、同一规格、型号的低值易耗品,虽单价达到固定资产标准,也不能列为固定资产,可按低值易耗品处理。
3、机械内部和外部原装置的7KW以下电机、工艺仪表、需更新或新安装的不再增减固定资产原值,可按低值易耗品处理。
4、新建交付使用的设备中,包括在设备价值内的一次性使用的各种填充物。
如:包括塑料填料、分子筛、树脂、木材制品、触媒、催化剂、液压油、润滑油、变压器油等。
应从设备价值中扣除,作流动资金管理。
二、固定资产管理职责的划分机动部、财务部和各单位应明确职责,共同管理和维护好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账册、固定资产卡片,各存一份。
(一)机动部职责:1、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贯彻实施。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精选4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其次条本制度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三条各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并节省、有效使用固定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保障固定资产的平安和完整。
第四条各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统一政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的原则。
第五条财政所负责对各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对纳入政府选购范围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购置。
各单位要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详细负责本单位固定资产的产权界定、配备、清查、变动处置,以及资产使用、维护过程中的监督任务。
第六条各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产的配置、登记、统计、维护、保管等,并对所管资产的平安完整负有责任。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相对稳定,工作调动时必需办理交接手续。
其次章固定资产的范围、分类与计价第七条符合下列标准的列为固定资产(一)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一般设备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的物质形态的资产。
(二)单位价值虽不足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学校的课桌椅、图书等,均要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三)各单位认定的需要根据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其它物资或耐用品。
第八条固定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分为六大类:第一类土地、房屋和建筑物1.土地:指单位具有使用权的土地(含陆地和水面)。
2.建筑物和附属物:指单位掌握、全部和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其中房屋包括办公用房、教育用房、仓库、宿舍、食堂用房、锅炉房等;建筑物包括道路、围墙、操场、长廊、亭子、假山、桥、雕塑、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包括房屋、建筑物内的电梯、通讯线路、输电线路、水气管道等。
固定资产管理概念

固定资产管理概念固定资产管理概念一、概述固定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拥有并控制的物质财产,如房屋、设备、机器等。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对其固定资产进行规划、采购、使用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资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同时,它还可以保证企业的财务稳健和合法合规。
本文将从固定资产管理的定义、目的、流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定义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对企业拥有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规划、采购、使用和处置的全过程管理。
它包括以下内容:1. 固定资产登记: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建立完整的档案信息。
2. 固定资产评估: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评估,确定其价值。
3. 固定资产采购:根据企业需要和预算计划,选择适当的供应商采购所需固定资产。
4. 固定资产验收:对所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5. 固定资产使用:对所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规范的使用和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6. 固定资产处置:对已经报废或不再需要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如出售、报废等。
三、目的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 资源优化: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固定资产,使企业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2. 成本控制:通过合理采购、使用和维护固定资产,降低企业成本。
3. 资产保值:通过规范使用和维护固定资产,保证其质量和价值不断提高。
4. 合法合规: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要求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确保企业合法合规运营。
四、流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规划阶段:确定企业需要哪些固定资产,并制订相应的预算计划。
2. 采购阶段:根据预算计划选择适当的供应商采购所需固定资产,并对采购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
3. 使用阶段:对所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规范的使用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4. 处置阶段:对已经报废或不再需要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如出售、报废等。
五、方法固定资产管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度。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
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固定资产登记和标识:对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和标识,包括资产名称、型号、规格、数量、购入日期、购买价格等信息。
通过标识,可以跟踪和辨识每一项固定资产。
2. 固定资产分类与归档:将固定资产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并建立归档系统,便于管理和查找。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资产种类、用途、价值等进行分类。
3. 固定资产清查与盘点: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和盘点,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可以通过核对固定资产登记台账和实地检查的方式进行清查。
4. 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折旧方法,计算每年的固定资产折旧并计提折旧费用。
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折旧法、年限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5. 固定资产维修与保养:制定固定资产的维修和保养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固定资产,延长资产的使用寿命,提高资产的效益和价值。
6.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定期评估固定资产,并根据资产的使用情况和价值变动
情况,决定是否对资产进行处置。
处置方式包括报废、捐赠、出售等,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程序和记录。
7. 固定资产保险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保险管理,确保在资产发生损失或灾害时能够获得相应的赔偿。
8. 固定资产审计和监控: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审计和监控,确保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符合规定和要求,防止资产损失和浪费。
综上所述,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涉及到登记标识、分类归档、清查盘点、折旧计提、维修保养、处置管理、保险管理以及审计和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固定资产管理细则(通用5篇)

固定资产管理细则(通用5篇)固定资产管理细则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益,保护公有财产安全,促进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的开展,根据国家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和各专业公司(不包括有独立人事管理权的专业公司,下同),其它所属企业可参照执行或另行制订管理办法并报总公司财务本部备案。
第二章固定资产及其分类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xx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
总公司财务本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固定资产目录。
第四条固定资产分类按国家相关行业财务制度规定执行。
第三章固定资产的计价第五条固定资产计价的原则和方法:(一)购人的固定资产,以其购人价加由公司负担的运输、装卸、安装调试、运输途中保险费及其他附加费用计价,国外购人的还应包括进口税金;(二)自制、自建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的实际支出计价;(三)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按固定资产原值,加上改建扩建发生的实际支出计价。
(四)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按评估确认或按、协议约定的价格计价。
(五)接受捐赠、从境外调人或引进的固定资产,以所附单据确定的金额加上由公司负担的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缴纳的税金等计价;无所附单据的,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现行市场价格计算;(六)盘盈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重置完全价值计价;公司购建固定资产交纳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耕地占用税计人固定资产的价值。
公司可依法对固定资产进行有偿转让、出租、变卖、抵押借款、对外投资,企业兼并、投资、变卖、租赁、清算时,应依法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
第四章固定资产析旧第六条公司固定资产提取折旧的范围和折旧年限按国家规定范围执行。
第七条公司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法(下称直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