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 的诊治

合集下载

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谢谢
4.Johansson分型 根据骨折位置及假体稳定性分为3型
Ⅰ型:骨折线接近假体末端,假体柄仍 然在髓腔内。 Ⅱ型:骨折线从股骨干近端部分延伸至 假体远端以远,假体柄从远端髓腔脱出。 Ⅲ型:骨折线完全位于假体柄末端远端。
5.Cooke改良的Bethea分型 根据骨折位置、粉碎程度、假体及骨折稳定性分为4型
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影像学评价分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 的影像学评价Engh改良 的Gruen分区 A.髋臼侧Delee分区 B.股骨侧Gruen分区
1.髋臼侧Delee分区 髋臼侧Ⅰ~Ⅲ区:以髋臼旋转中心为中点,
分别做骨盆的水平线和垂线,两条线以内的 区域为髋臼Ⅱ区,外侧的区域为髋臼Ⅰ区, 内侧的区域为髋臼Ⅲ区(图A)。
2.AAOS分型 根据骨丢失的位置及程度分为6型
Ⅰ型:节段性骨丢失。 ⅡA型:空腔性骨丢失。 ⅡB型:膨胀性空腔性骨丢失。 Ⅲ型:节段性骨丢失与空腔性骨丢失同时存在。
Ⅳ型:股骨对线不良。 Ⅴ型:股骨硬化。 Ⅵ型:股骨骨折位置及粉碎程度分为3型。
Ⅰ型:骨折位于假体末端。 Ⅱ型:骨折围绕假体呈螺旋状。 Ⅲ型:骨折围绕假体呈粉碎状。
Ⅰ型:假体柄周围粉碎骨折,假体柄松 动,骨折不稳定。 Ⅱ型:假体柄周围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骨折稳定。 Ⅲ型:假体柄尖端横行骨折,骨折不稳 定,假体无松动。 Ⅳ型:骨折线完全位于假体远端。
6.Tower-Beals分型 根据骨折位置、骨折及假体稳定性分为4型
Ⅰ型:骨折累及股骨近端,常伴有大转子或小转子撕脱骨折。 Ⅱ型:骨折累及股骨干但未达假体尖端,假体常可保持骨折稳定。 ⅢA型:骨折累及假体柄尖端,但未向近侧延伸,少于25%的骨-假体界面被破坏。 ⅢB型:骨折累及假体柄尖端并向近侧延伸,大于25%的骨-假体界面被破坏。 ⅢC型:长柄假体尖端的股骨髁上骨折。 Ⅳ型:假体远侧远离假体尖端的股骨髁上骨折。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
Duncan和Masri提出的Vancouve分型[1],根据骨折的部位、对骨骼 自身的质量和假体的稳定性分为A、B、C三型。A型骨折是大小转子的 撕脱骨折(AG型大转子撕脱骨折和AL型小转子撕脱骨折)。B型骨折 骨折 位于 假体 柄周围或下方。B型骨折又分为3 个亚 型:B1型骨折 骨折 位于 假体 柄周围或下方(假体 稳定);B 2 型骨折 骨折 位于 假体 柄周围 或下方(假体 松动、股骨上端完 好);B3型骨折 骨折位于 假体 柄周围或 下方(假体松动、股骨上端缺损)。C型骨折是假体柄以远的骨折。 4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MODERN NURSING 现代护理
CHINA HEALTH INDUSTRY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
黄炳哲 于 涛 高 彬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吉林长春 130033
[摘要] 随着人工关节的不断改进和接受人工关节的病人逐渐增多,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如感染、假体松动、 下沉、骨质疏松、假体脱位、假体周围骨折等。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在临床上较难处理 之一。假体周围骨折可能发生在术中或术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难度较大,特别是股骨假体、股骨骨缺损 及骨折的处理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手术中及术后的重点及难点,也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能合理的处理股骨假 体、股骨骨缺损及骨折的问题,决定了手术的成败。本文仅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方案做一综述,以期对 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骨折;骨缺损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2)10(a)-0049-02
目前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分类有很多种分型方 法,其中Va n c o u ve 分 型 方 法已经 成 为国际上 股 骨 假 体 周围骨 折 分 型 的首选方法,作者认为这种分类对指导治疗和评 估预后是最有帮助 的。Vancouver分类体现了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包括 ①骨折部 位;② 植 入假 体的稳定性;③ 股 骨上端 条 件。这 些因素应与治疗 选 择 相结合。 3 Vancouve分型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治疗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治疗

Vancouver 分型B1型 假体未松动,未更换假体
Vancouver 分型B1型 术中骨折,假体未松动,石膏固定2个月
Vancouver 分型B2型 考虑行假体翻修术
Vancouver 分型B2型 拟行假体翻修术
Vancouver 分型B2型 术后X线
Vancouver 分型C型 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考虑翻修
病例2 53岁男性 术后3个月骨痂明显生成
病例3 64岁 女性 温哥华B2型骨折
病例3 64岁 女性 行翻修+钢缆+钢板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病例4 76岁 男性 温哥华B2型骨折
病例4 76岁 男性 行翻修+钢缆+钢板系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总结 随着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量的增加,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

A 型:转子部骨折
B 型:假体柄远端周围骨折
C 型:假体柄远端骨折
Vancouver 分型(温哥华分型)图
Vancouver 分型AL型
一般出现在手术中,髋关节假体选择过大, 植入股骨柄时至小转子劈裂
解决办法:假体无松动行钢丝捆绑,如假 体松动需直接翻修
Vancouver 分型AG型 假体稳定,单纯行大转子钢丝捆绑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治疗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三科
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
美国梅奥诊所髋关节置换术登记在册的 数据显示,共 30329 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 换术,有 1249 例患者最终出现了股骨假 体周围的骨折。发病率约等于4.12%。
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
(1)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目前股骨假体 翻修第三常见的因素,约占所有假体翻修 病例的 9.5%。
使用锁定钢板固定,并使用环形钢缆 在股骨假体柄周围进行捆绑

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 ppt课件

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  ppt课件

PPT课件
11
B1型
保守治疗:不推荐,患者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的并 发症,如死亡、肺部感染和褥疮等。非 手术治疗发生骨不连的几率非常高,因 为骨折不够稳定或骨折端存在骨水泥。 所以目前保守治疗只应用于无法耐受手 术患者。
PPT课件
12
手术治疗(ORIF 不翻修)
PPT课件
13
争议
根据瑞典髋关节登记,切开复位内固定B1型骨折有 34%的失败率,如此高的失败率被归因于对股骨柄 的稳定性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一项研究显示, 45 例 放射学诊断为B1 型骨折者,切开、脱位髋关节后发 现有20%的股骨柄却是松动的,需要翻修。因此, 有学者建议采用长柄翻修治疗B1 型骨折,以避免将 B2 型骨折诊断为B1型骨折带来的不良后果。
治疗方法:卧床休息,可早期保护下负重,AG型应 避免主动髋关节外展。平均8周即可痊愈 ,无其他并发症。
PPT课件
9
PPT课件
10
手术治疗
AG型:明显移位的大转子骨折(大于2.5cm)或不 愈合导致疼痛、不稳定或外展肌乏力时要考 虑内固定。
AL型:累及较大的股骨距,使内侧壁缺少支撑影响 假体的稳定,则需要内固定。
PPT课件
5
治疗目标 ★ 骨折愈合,保持良好的力线,获得假体的稳定 ★ 保留或增加骨储备,预防发生其他并发症 ★ 尽早下地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PPT课件
6
Vancouver分型 ★ 骨折位置 ★ 假体稳定情况 ★ 剩余骨质质量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A型( AG:累及大粗隆;AL:累及小粗隆)
保守治疗:假体柄部位于骨折近远端髓腔内,有良好 固定作用,骨折后一般无错位,属于稳定 骨折。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是指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假体周围骨折的一种情况。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因为老年人的骨质较为脆弱,容易发生骨折。

而在年轻人中,这种情况则较为罕见。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分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九区分型法:将髋关节周围分为九个区域,根据骨折的位置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直观,但是不够精细。

2. Vancouver分型法:将髋关节周围分为四个区域,根据骨折的位置和程度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精细,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

3. AO/OTA分型法:将髋关节周围骨折分为A、B、C三类,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全面,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

不同的分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型方法。

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方法也因人而异,一般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包括内固定和再置换两种方法。

内固定是指通过钢板、螺钉等器械将骨折部位固定,使其愈合。

再置换是指将原来的假体取出,重新进行置换手术。

手术治疗的选择需要根据骨折的类型和程度、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非手术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

休息是指减少活动量,避免进一步损伤。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等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

药物治疗包括止痛药、抗炎药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型方法和治疗方法,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守医生的建议,加快康复进程。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问题与思考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问题与思考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问题与思考假体周围骨折中以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最为常见。

导致假体周围骨折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骨质疏松、骨溶解、假体松动、局部应力集中、假体穿透骨皮质等。

早期治疗的目标是保证骨折愈合、假体稳定的同时维持良好力线,保留或增加骨储备并尽早下地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医师应全面掌握处理此类骨折的原则,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必须对骨折发生之前和之后假体的稳定性以及骨质量有所了解。

01临床病例一患者女,70岁。

因“摔伤后左大腿近端疼痛伴活动受限1小时”入院。

查体左股骨近端肿胀,压痛(+),局部叩痛(+),轴向叩击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踝关节活动尚可,足趾活动自如,左下肢感觉正常,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有力。

影像学检查发现左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骨折移位。

【问题1】根据上述病史特点及影像学结果,可知患者为股骨近端假体周围骨折,临床上如何诊断股骨近端假体骨折?思路1:诊断股骨近端骨折需详细了解病史,仔细查体并通过影像学检查结果帮助诊断。

患者有全髋关节置换史和外伤史,受伤后局部肿痛,提示可能出现髋关节脱位或骨折。

关节脱位通常表现为下肢短缩及内旋或外旋畸形,压痛位于腹股沟水平,大腿压痛轻或不明显,被动活动髋关节受限并疼痛,而骨折压痛和叩击痛均十分明显,轻微的被动活动即导致明显疼痛,据此初步判断发生骨折,摄片可以发现骨折部位和程度。

思路2:明确了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后,应考虑其分型,根据分型治疗指导治疗。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以Vancouver分型最为常用。

该分型综合了骨折部位、假体稳定性和骨溶解程度三个要素,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分型:A型骨折位于假体近端,分大转子(AG)骨折和小转子(A L)骨折。

B型骨折发生在假体柄周围或刚好在其下端,B1型假体固定牢固,无明显骨量丢失;B2型假体松动,但无明显骨量丢失;B3型假体松动并有严重的骨量丢失。

C型骨折发生于距假体尖端较远的部位。

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

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髋关节翻修手术,以及人寿命的延长,发现假体周围骨折的发生率已超过脱位和感染,成为继松动之后的第二大病因,因此类骨折的多发生于老年人,且又有假体的存在致使骨折处理的难度增大。

现就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综述如下。

1原因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很多在术前存在骨质疏松现象,如高龄、类风湿性关节炎、Paget 病、长期口服激素等使局部骨量下降、骨皮质变薄;或骨软化症、骨生成障碍,这些均成为术中发生股骨骨折的高位因素。

局部因素包括股骨干陈旧性骨折、既往有股骨近端截骨矫形手术病史、先天性股骨发育异常,以及假体置换术后发生的骨溶解、骨吸收现象、局部骨质缺损、假体周围感染等。

在手术过程中,假体试模与股骨髓腔不匹配、偏心性扩髓、局部骨皮质穿孔,或翻修过程中髓腔准备不充分、骨水泥取出困难、骨水泥在髓腔内残留等均易导致骨折的发生;截骨平面过高、术前存在关节挛缩、选用长颈的假体在进行关节复位时同于操作不当也可导致股骨的长螺旋形或斜形骨折;假体远端末位于髓腔中央也可使局部的应力升高而成为骨折发生的隐患。

2分型临床上PFFs有很多分型方法,但Masri和Duncan提出的Vancouver分型,目前已得到广泛接受。

Vancouver分型不仅反映了骨折的部位,而且对骨骼自身的质量和假体的稳定性也作了评估,对临床上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Vancouver分型:A型骨折位于假体近端,又分为大小转子骨折(AG型、AL型);B型骨折发生在假体柄周围或刚好在其下端,BI型假体稳定,无明显骨量丢失,B2型假体松动,但无明显骨量丢失,B3型假体松动并有严重的骨量丢失;C型骨折发生于距假体尖端较远的部位。

3治疗方案的选择3.1保守治疗用支具或牵引的保守方法治疗PFFs在20世纪80年代非常盛行,然而这些方法常伴有很高的并发症,如骨折不愈合(高达25%~42%)、畸形愈合(高达45%)。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潘龙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潘龙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现状及进展潘龙影像学检查亦必不可少。

标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人工关节的正侧位 X 线,同时还需要包含股骨干全长的正侧位X 线。

医生不仅需要关注骨折本身,还需要评估髋关节假体与骨折的关系,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髋关节假体周围的骨质、骨缺损(包括皮质骨厚度和有无假体穿出等)和骨溶解情况以及髋关节假体和肢体的力线。

判断髋关节假体是否松动对于骨科医生是很大的挑战,切记在做出判断之前需要仔细阅读发生骨折之前的影像学资料,因为这有可能是唯一的线索。

典型的髋关节假体松动表现包括髋关节假体位置改变(下沉和前倾角变化)、髋关节假体周围有透亮线、远端形成基座以及骨水泥层断裂(针对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

即使上述表现都不存在,仍有髋关节假体松动的可能。

因此,任何时候都要做好应对人工髋关节假体松动的准备。

术中髋关节假体周围发生骨折的主要判断依据是肉眼所见和锤击置入假体时发出的声音。

隐匿性术中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很难被发现,单纯正位 X 线敏感度低,可能需要增加斜位 X 线检查来提高敏感度。

2、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1 发病率及危险因素2016 年,Abdel 等对美国梅奥诊所(Mayo Clinic)40 年来诊治的 32644 例初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术中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总发病率约为 1.7%(564/32644),其中非骨水泥型假体占 3.0%(529/17466),骨水泥型假体占 0.2%(35/1517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女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为 2.0%(336/16835),男性为 1.4%(228/1580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 65 岁的患者股骨假体周围骨折发病率为 1.0%(167/16737),年龄< 65 岁的患者为 2.5%(397/1551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骨折部位分布依次为股骨颈内侧和转子下区域 69.7%(372 例),大转子 24.7%(132 例),股骨干 5.6%(30 例);最常发生骨折的术中操作过程是股骨假体置入和股骨髓腔扩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病机制
外伤
轻微创伤是直接原因 因较大创伤所致假体周围折并不多见
假体周围骨折的病因
骨皮质缺损或穿孔 翻修术(骨水泥 骨缺损…) 假体松动-骨溶解 骨质疏松 手术
发病率
➢ 确切的发病率很难统计
• 假体的类型(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 • 假体植入时间的长短 • 初次置换和翻修术
➢ 文献报道总的发病率从0.1%到18%不等
➢ 牵引术 • 并发症多: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短缩、假体松动 • 仅适用于体质差、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 • 皮牵引可用于手术前或石膏固定前的临时固定 • 对于不稳定骨折的长期处理,骨牵引要好于皮牵引
非手术治疗-1
1994年Mont等对文献上26篇文章487个病人 进行总结,A型骨折非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Why
• Primary THA increase • Age (2 P) • Osteoporosis & Bone loss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
7
危害
早期文献
• 高死亡率:11% • 不愈合、再骨折发生率:48% • 再手术率:33% • 康复困难、并发症多
Tips
• Revision: Stem: Long > Short
30
Case 1
• B2, cement
31
Case 2
• B3 cement allograft •
合理选择假体
• 根据假体自身力学特征 • 股骨残余骨量
33
假体翻修
Tips: • 仔细对比、术中核实股骨柄是否松动 • 必要时打开关节核实关节是否松动 • 仔细分析松动原因,注意“臼杯”
中立位(无外翻)的骨折
和假体末端有部分重叠
内固定失败的原因
1.近端与假体柄重叠部分仅采取单皮质螺钉固定导致 抗拔出力不够 cable?双皮质?
2.骨折线区域予以锁定螺钉固定导致坚强固定而影响 骨折愈合,导致钢板断裂
3.骨折端 too much软组织剥离 4.Too short plate
长钢板+ 宽螺距 + 联合固定
—E. Tsiridis,JBJS AM,87::9-102,2006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
Case 1
文献回顾
47
40 years experience from Mayo Clinic
• Abdel MP, et al. Epidemiology of periprosthetic fracture of the femur in 32 644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Bone Joint J. 2016 Apr;98-B(4):461-7.
Vancouver分型
➢ 由Duncan和Masri1991年提出,1995年发表的
—Duncan CP, Masri BA Instr Course Lect. 45:293304,1995.
➢ 综合考虑了骨折部位、假体的稳定性和宿主骨剩余骨量等 因素
➢ 已成为大家所公认的最有助于指导治疗和预后的一种股骨 假体周围骨折分型
24
手术治疗
25
适应征
➢ 除无移位的、假体稳定的Vancouver A型骨折可非 手术治疗外,如无手术禁忌症,均应手术治疗
➢ 强烈适应征包括假体松动或断裂,骨 折明显成角畸形、移位或粉碎性骨折
髓内固定:(一)髓内针 C型骨折
➢ 逆行髓内针可用来处理发生 在假体尖端以远的骨折 • Rush氏钉和Ender氏钉
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 周围骨折
王晖 上海新华医院 骨科
2016年5月6日
20th Century
3
假体翻修
• 医、患、假体
• 发生率:逐年上升
• 2005 ~ 2030 髋关节翻修需求增长约 167% 约572,000例
Steven Kurtz, et al. JBJS.Am,2007;89(4):780-785.
Impaction grafting technique
Vancouver—C
• Unstable implant
• 假体可不翻
Cable Screws Plate (overlap the zone of the stem ) • Avoid stress riser effect!
58
温哥华(Vancouver)分型处理
股骨分成三个区域:
A型:转子周围 B型:股骨近端至假体尖端 C型:假体尖端远端
治疗
14
非手术治疗
适应征:
➢ 绝对适应征很少
➢ 相对适应征:
假体稳定、没有移位的骨折 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
非手术治疗
➢ 密切观察或保护下负重(6-8W) • 术中或术后早期发现的发生在股骨近端的不完全裂缝 骨折
髓外固定:(三)异体皮质骨板
—Chandler HP,JBJS Am 199
髓外固定:(三)同种异体皮质骨板
➢ Emerson:在8.4个月时异体骨板和宿主骨愈合,愈合率 96.6%
—Emerson RH Jr,et al Clin Orthop. 285:35-44,1992.
➢ Haddad: 2002年,对40例假体固定良好的股骨假体周围 骨折使用了异体骨板固定,骨折98%愈合,而且在术后 第一年内有典型的宿主骨异体骨愈合发生
翻修原因
关节不稳 > 脱位 > 假体松动 > 感染 > 股骨假 体周围骨折 >…
Hao MH, et al. JBJS Am.2005,94(181):172I-1727.
假体松动 >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FF)> 感染>假 体脱位>…
AJ, Hart et al.JBJS, 2015, 94 (4):317-325.
34
翻修术
术中发现: 大粗隆osteolysis
分析原因: 感染? 柄磨损? 内衬磨损介导溶骨反应?
髓外固定:(一)环扎固定
机械力量差,单独使用的情况很少, 一般联合钢板螺丝钉、异体骨板或翻修假体使用
环扎固定
环扎固定
髓外固定:(二)钢板螺丝钉
髓外固定:(二)钢板螺丝钉
➢ 适用于假体无松动、假体 ➢ 成功的关键在于钢板必须
PFF n Revision THA
• 术中骨折发生率:uncemented:cemented=3:1 • 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术中 ≈术后 • Intra-operative fractures occur most in:
旧假体移除 >试模 > 植入新假体
生物力学研究
• 尸体骨研究: • Vancouver B1 fracture • Locked or unlocked screw • no difference
—Mont MA, Maar DC J Arthroplasty 9:511-519, 1994.
Vancouver分型
A型:大小粗隆 骨折
AG:Great trochanter AL:Less trochanter
稳定—保守治疗?
非手术治疗-2
1 year later
非手术治疗-3
M 68 yrs
PFF in 32644 THA
• 术中骨折多见于65岁以上老年女性 • 术中骨折发生率:uncemented:cemented=14:1 • 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术中 ≈术后
• The most common post-operative fracture type was a Vancouver AG , with 67% occurring after a fall.
1 year later
非手术治疗-4
F 58 yrs
Before
After
Nowdays ?
22
Treatment principles
AG型骨折通常为稳定骨折 • 移位小于2 cm ,保守 (牵、外展)
• 移位超过2.5 cm / 碎 /nonunion / Pain/ 外
展受限——ORIF
—Haddad FS, et al J Bone Joint Surg Am. 84:945950,2002.
For:Vancouver type-B2 and type-B3 fractures: 骨愈合率:长柄联合异体骨板> 长柄无异体骨板 (odds ratio
= 4.07, 95% CI 1.10 to 15.0; p = 0.035).
• Tips:带锁髓内针:在假 体和髓内针之间不要留有 空隙,防止应力集中
髓内固定:(二)假体翻修
➢ 适应征:假体松动的骨折 (B2-B3型)
➢ 原则: • 尽可能保留骨量 • 尽可能使假体与完整的宿主骨之间获得牢固固定
假体翻修
假体的选择 ➢ 多孔广泛涂层非骨水泥柄 (Wagner S-L)
➢ 远端锥形,组配式生物 (MP,Depuy S-rom)
• Abdel MP, et al. Epidemiology of 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s in 5417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Bone Joint J. 2016 Apr;98-B(4):468-74.
• 1969 ~ 2014
AL型骨折涉及股骨距,不稳定 • 钢缆环扎 • 假体翻修
However A型…
• Intraoperation (5.6%) • Unstable,subsidence
Cable Claw plate
• Postoperation (2.7%) • 晚负重 • 卧床制动 • ORI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