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修改后)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修改后)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教学设计-----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马滩中心校王翠兰【教材简析】《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

”为语言训练目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

课文语言平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并且再现到课文中加深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理解,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感受到“慈母情深”。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的慈祥与善良,感受到“慈母情深”。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多种方式的解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情深”,提高阅读能力。

【预习作业单】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走近文本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8课《慈母情深》。

(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简介母亲)课件13.母爱是平凡的,时刻在我们身边,母爱是伟大的,只要你怀着一颗感恩地心,一定会发现这平凡中的伟大这一点。

再读课题。

4.从课题中你可以读出,作者笔下的“慈母情”是怎样的哪?(题眼:“深”)作者为何用深来表达慈母情?作家笔下的慈母情深在哪儿?(设计意图:学贵有疑。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根据课题质疑,找准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尽快走近文本,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走进文本,感知“情深”(设计意图:在这两个教学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中对母亲语言、外貌等描写的语句,并以补充句子的方式,说说“慈母情深,深在哪儿?”学生在此不仅读出了情,也心领神会感悟到慈母情深,就深在母亲那不曾仔细端详过的外貌中、一句句简单质朴的话语中……在简简单单的学习中,学生抓住重点,读文悟情,并再次了解作者写作方法的精妙。

教学设计方案修改

教学设计方案修改

一、原设计方案概述原设计方案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以“趣味教学,激发兴趣”为原则,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 导入新课:展示小蝌蚪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3. 学习生字:通过图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小蝌蚪、青蛙妈妈、鲤鱼妈妈等角色,表演课文内容。

6. 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修改方案1. 调整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从“激发兴趣”调整为“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 优化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采用多媒体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语气,感受课文情感。

(3)学习生字:采用生字卡片、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提高识字能力。

(4)理解课文: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图片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拓展延伸:结合课文内容,开展相关活动,如绘画、写作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3. 丰富教学手段:(1)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动物图片等,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4. 加强师生互动:(1)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

(3)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三、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方案1. 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语气,感受课文情感。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反思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反思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反思《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修改后教学设计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的全新解读文本解读一、从课文内容上看文内容上看《“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了小男孩巴迪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

当时的巴迪对于母亲的赞扬感到扬扬得意、兴奋不已。

面对父亲的严厉批评则十分伤心,无法理解。

第二部分写了成年后的巴迪成了一位成功的作家,他懂得了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批评与警告则时刻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他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感受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

二、从表现手法上看从表现手法上看课文对人物进行了笔墨较多的细节描写,包含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细节描写中包含着人物的心情、态度,读者可借此揣摩人物的感受、心理活动。

细节描写蕴含的感情有时很明显。

比如“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等几处细节描写中我们能很明显很具体地感受到母亲鼓励的爱。

细节描写蕴含的感情有时很隐蔽。

比如“看了几个小时”“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

‘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

’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岁。

”这些地方我们需要细细品味“不是毫无希望”、“批语”等词语背后的情感,才能体会到其间隐藏着的父亲严厉的深沉的爱。

三、从人文价值上看从人文价值上看课文结尾提到:“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让我们明白了父母无论怎样说,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源于对我们的爱,舐犊之情,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乐观的面对不同的评价与声音,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道理上前进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修改)教学设计(教案)模板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学科知识内容)学生能够运用(技能或方法)1.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活动)的方式,培养(能力或方法)学生能够经历(学习过程),提高(能力或方法)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学生能够形成(情感态度或价值观)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概述简要介绍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内容2.2 教学重点与难点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2.3 教学资源与工具列出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与工具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探究法、小组合作等3.2 教学手段介绍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验、小组讨论等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4.2 新课呈现设计新课呈现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新知识4.3 课堂活动设计课堂活动环节,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实践4.4 总结与反馈设计总结与反馈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设计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5.2 评价方式介绍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策略概述简要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如情境教学、差异化教学等。

6.2 教学策略的应用详细说明教学策略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应用,例如: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情境教学策略,通过(具体的手段或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新课呈现环节中,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具体的学习资源或方法)。

第七章:学生学习支持7.1 学习支持概述简要介绍本节课为学生提供的各类学习支持,如辅导、指导、资源等。

7.2 学习支持的具体措施详细说明学习支持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具体措施,例如:在导入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学习资源或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背景或基础知识)。

在新课呈现环节中,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或建议),引导他们(掌握新知识或技能)。

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修改教学设计方案

一、背景分析原教学设计方案在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对原教学设计方案的修改建议。

二、修改目标1. 优化课程内容,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修改内容1. 课程内容调整- 原方案问题:原教学方案中,部分课程内容安排过于集中,学生难以消化吸收,且缺乏实践环节。

- 修改建议:- 将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包含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易懂。

- 增加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 教学方法改进- 原方案问题:原教学方案过于依赖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

- 修改建议:- 采用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用于学生讨论、实践和展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教学评价体系完善- 原方案问题:原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单一,仅以考试成绩为主,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 修改建议:-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课题研究等。

-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 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课程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准备教学资源。

2. 中期实施: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后期总结:收集学生反馈,分析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五、预期效果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方案修改,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大海中永生》修改后教学设计

《在大海中永生》修改后教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目标】1、认识“垠、澳、舷、撼”四个生字,正确读写“全党、民族、爱戴、崭新、呜咽、篇章、痛悼、海疆、属于、海港、波涛汹涌、奔流不息”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3、在网络资源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借助搜集到的资料,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

扣住一个“情”字,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课文,释放情感蓄积,升华对语言的感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了解学生资料搜集情况。

学生:搜集有关邓小平的资料.一、歌曲导入、切题1、同学们,这节课一开始我想先请大家一起来听一首歌,(点击,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屏幕出现歌词。

)好了,歌曲就先听到这里,你们知道这首歌里的老人是谁吗?生回答:邓小平爷爷。

(点击,课件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课下的时候同学们都搜集了一些资料,现在谁能给我们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邓小平爷爷?2、指名学生介绍。

3、点击邓小平画面出现邓小平的生平介绍,师读材料。

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不管是在20世纪,还是在21世纪,都使中国雄立于世界。

他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澳门如期回归,台湾也必将回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澳门的回归,为全世界国与国之间,和平友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式。

邓爷爷弥留之际再三叮嘱,死后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

这是他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的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遗愿,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的一份珍贵遗产。

好了,资料我们就先了解到这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伟人,一起来学习第13课:在大海中永生(幻灯片显示课题)(指着“永生”字体突出)同学们“永生”是什么意思?人们明知这位伟人已与世长辞,但仍希望他在大海中获得永生。

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一起去回忆一下这段历史吧!二、自读课文请自读课文,要求: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给生字注音,在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通课文。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修改后)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修改后)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比之间的联系后,先让学通过动手操作来感知比与生活的联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猜一猜、尝一尝来进一步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始至终沉浸在游戏中,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学习了并且掌握了比的化简这一教学内容。学生联系到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进行化简。通过学生反馈,发现学生很容易掌握。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分数比,小数比的化简方法还是掌握的不够熟练,应该针对这一部分知识加以练习。有的同学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应该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让学生发现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有的同学化简比时不能化到最简比,应让学生明确当比的前项和后项互质(并且不能为小数和分数时),这个比才是最简比。
难点:能用比或化简比的Fra bibliotek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式与手段:
通过动手配制蜂蜜水的过程感知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再通过先猜一猜,再算一算(化简比)到尝一尝体会到40 :360和2:18是相等的,是同一个比的不同表现形式。再结合除法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来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化简方法。
比的化简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比的化简
姓名
邵统天
学科
数学
学校
泗县屏山镇徐贺小学
年级
六年级
(以下内容、形式供参考,学校可自行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调制蜂蜜水。通过“调制蜂蜜水”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哪一杯更甜”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学会化简比。
13分钟

9.27修改后 B6M3U2教学设计

9.27修改后 B6M3U2教学设计

Module 3Unit 2 What’s your hobby? 教学设计班级姓名小组等级【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句型:Have you got any dolls from Japan ? Yes ,I have./No,I haven’t.2.能够口头运用Have you got any picture books? 询问是否有某物,并能口头运用Yes ,I have . 或No ,I haven’t.回答。

3.自由的谈论自己的爱好或询问他人的爱好,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难点】谈论自己的爱好或询问他人的爱好:What’s your hobby? Flying kites is my hobby.掌握have got 陈述句型的基础上,练习运用have got 的疑问句。

Have you got a\any …? Yes, I have. /No, I haven’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分钟)导入语: T:Collecting stamps is Sam’s hobby. Collecting dolls is Amy’s hobby. What’s your hobby?This class we’ll learn Module 3 Unit 2 What’s your hobby?(领读模块课题)(二)展示目标(1分钟):过渡语:Let’s read the learning goals together.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句型:Have you got any dolls from Japan ? Yes ,I have./ No ,I haven’t.2.能够口头运用Have you got any picture books? 询问是否有某物,并能口头运用Yes ,I have . 或No ,I haven’t.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记住各月及全年的天数。

2. 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合作交流中发现二月份的特殊性。

初步学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记忆,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2-3张年历卡片(10中不同的年份),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
2. 这里有哪几个时间单位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年月日
3. 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在学生回答中课件出示课本插图) 学生说出自己出生的日子(如1999年5月18日)。

学生回答:年、月、日
学生口答。

如: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选择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素材作为引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就在身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年历表进行探索研究
1. 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内容)
2. 独立观察你手中的年历卡,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观察后完成下表。

(课件出示表一)
3. 反馈。

大家通过仔细观察又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增长了知识,习惯上我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

(课件出示)
2、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想一想有没有记住它的好方法?(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反馈:……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闰年二月二十九,
平年二月二十八。

大月二月记牢固,
剩下小月见缝插。

大家都会用脑记,你听说过“拳头记法”吗?书上介绍了“拳头记法”。

打开课本48页,自己先学一学,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学,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投影出示“拳头记法” )
还可以编成歌谣帮助记忆:(课件出示歌
谣)
歌谣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4. 二月份的天数究竟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呢?师演示万年历
师演示不同年份的2月份天数,学生观察。

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师:2月份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2月份是29天的年份叫闰年。

5. 那么年和日有关系呢?(一年有多少天?)
同桌合作,算一算,一年有多少天?(平年有几天?闰年一年有几天?)
说说:你们准备怎么合作?你又是怎么算的?
反馈:
6. 那么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呢?
下面是一张1993年到2004年各年二月份的天数统计表。

请参阅课本49页同桌合作完成下表。

(见表二)
完成后思考:这里有什么规律?怎样知道某个年份是不是闰年?
反馈:
师生归纳: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

传说在公元46年,罗马皇帝恺撒在修改历法时,规定每年为十二个月,一、三、五、七、十、十二为大月,每月三十一天;其他月份定为小月,每月三十天。

这样,大小各六个月,使人很容易记住,应用起来也很方便。

但是照这样规定,一年就不是三百六十五天了,而是三百六十六天了,因此得找出一个月扣去一天。

扣哪个月合适呢?那个时候被判处死刑的犯人都在二月份处死,所以人们都希望二月这个月能快点过去。

于是,就把二月扣去了一天。

这样,二月就只剩下二十九天了。

后来,有一个叫奥古斯特的人做了罗马皇帝。

他发现恺撒是七月份生的,七月是大月,而他自己是八月份生的,八月却是小月。

他为了显示自己和前一位皇帝有同样尊严,就蛮横地把八月也定为大月,改为三十一天。

而八月多出的这一天仍然从二月份扣除,这样,二月只剩下二十八天了。

只是每过四年,也就是闰年,二月才是二十九天。

这就是二月份天数少的来历。

7. 小知识;4年当中为什么要有一个闰年呢?
屏幕显示,一边放地球饶太阳转的投影一边说,我们居住的地求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65天多6小时,我们把一年定位365天,叫做平年,这样过了4年就少算了约1天(24小时),
把这一天加在二月份,这一年就有366天。

8. 练习:下面年份是闰年的划。

1840 1900 1949 1997 2000
9. 议论为什么1900年不是闰年?
屏幕显示:因为在设置闰年时,是把5小时48分46秒当作6小时来算的 ,
这样长年类月下来也要造成很大的误差,所以整百年一般不闰,必须是400的倍
数才是闰年。

科学家是用“缺了补,多了减”的方法来调整的。

所以,我们说,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
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10. 练习:下面年份是闰年的划“”
1700 1844 1890 1992 1993 2000 2100 2196 2200 2220 2240 2300
11. 回顾整理小结完成板书,并出示完整歌谣: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整,
二月只有二十八。

平年三百六十五,闰年再把一日加。

学生回答。

学生观察年历表,并完成表格。

(见表一)
学生反馈学习成果。

学生自学书本48页,然后同桌说说“拳头记法”。

全班反馈(观看课件出示“拳
头记法”。

)
学习歌谣记法
观察万年历,找出2月份的天数有什么规律?
学生说出2月份有28天或29天的。

学习2月份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2月份是29天的年份叫闰年。

同桌合作计算得出平年、闰年全年分别有多少天?并准备好汇报。

参阅课本49页同桌合作完成1993年到2004年各年二月份的天数统计表(见
表二),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思考:怎样判断平年、闰年?
学生汇报。

与教师一起归纳。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大屏幕,了解为什么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才是闰年。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大屏幕,了解为什么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
倍数才是闰年。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跟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了解,
更好的把握教学起点。

通过看书自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自学能力也得到
培养。

通过观察万年历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合作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
一问题,计算过程是否简便,有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通过合作培养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闰年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闰年?这些问题是学生急于想知道的问题。


时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练习巩固判断哪些年份是闰年的方法。

巩固闰年判断的方法。

查漏补缺,巩固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三、练习延伸
1、填空:
(1)一年有( )个大月,( )个小月。

(2)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 )天
(3)5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
(4)8月30日的后一天是( )月( )日
(5)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

你知道是哪两个月吗?
我国将在______年举办奥运会,这一年是的2月份有______天,我们称它为_____年。

2、判断
(1)4月、6月、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

( )
(2)凡单数的月都是大月。

( )
(3)二月份只有28天。

( )
(4)7月1日是党的生日,它的前一天是6月30日。

( )
(5)1800年的2月有29天。

( )
3、冬冬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 认真思考后口答。

判断并说理。

思考后说出原因。

练习使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同时也可让教师了解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 12个月 365天
(1、3、5、7、8、10、12)叫大月 31天
(4、6、9、12)叫小月 30天
1996年(闰年) 2月 29天(全年有366天)
1997年(平年) 2月 28天(全年有365天) 表一:
我发现:
1、一年有个月
2、天数是31天的月份有 ,天数是30天的月份有。

3、二月份是天或天。

4、我还发现
表二:
1993-2004年二月天数统计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