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考点跟踪训练17运动和力(二)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考点跟踪训练 运动和力(一)

高中物理 考点跟踪训练 运动和力(一)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物理考点跟踪训练16 运动和力(一)1.(2012)如图所示,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2.(2010)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2011)我们在乘坐观光电梯匀速下降过程中,感到周围建筑物在“上升”,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

4.(2012温州)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

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5.(2012)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B .用橡制作自行车的闸皮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6.(2010)如图(a)、(b)所示,“跳橡筋”和“打陀螺”是老典型的弄堂游戏,其_______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__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以上均选填“(a)”或“(b)”]由于具有________,陀螺可以在地面长时间旋转。

(B组)7.(20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像为下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甲的s-t图一为图线aB.甲的s-t 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为图线c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8.(2012)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9.(2011)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力F的作用,且运动过程中力F始终保持不变,则小球的运动轨迹(用虚线表示)不可能的是( ) 10.(2011、)如图,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时,对水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2021年整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2021年整理)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推荐完整)〉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班级姓名学号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总结与练习8-1、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①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②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③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同一个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初速度相等。

2.惯性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说明:(1)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考点跟踪训练16 运动和力(一)

考点跟踪训练16  运动和力(一)

考点跟踪训练16运动和力(一)A组基础排查练1.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C.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D.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2014常德)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跃进。

说小袋鼠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A.草地B.袋鼠妈妈C.天空D.灌木丛3.(2014厦门)小林骑自行车沿河堤向下游行进,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拂。

此时的风向是()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来4.(2014临沂)如图所示,用F=6N水平向右的拉力匀速拉动物块A时,物块B静止不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物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为()A.4N,向左B.4N,向右C.6N,向右D.6N,向左5.(2013菏泽)如图所示,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组深化突破练6.(2013上海)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甲、v乙,P、Q间的距离为s,则()A.v甲>v乙,s=16米B.v甲>v乙,s=8米C.v甲<v乙,s=16米D.v甲<v乙,s=8米7.(2014柳州)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甲。

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A.向东倾斜B.向南倾斜C.向西倾斜D.向北倾斜8.(2014巴中)如图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弯道上沿曲线滑行的运动员B.吊在天花板下的静止电灯C.路上匀速直线行驶的小车D.空中匀速直线下落的降落伞9.(2014长沙)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

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

解析版-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对点集训-运动和力的关系

解析版-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对点集训-运动和力的关系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对点集训-运动和力的关系一、单选题1.航天员若在轨道舱内长时间停留,需要每天进行锻炼,在轨道舱内,下列运动最能有效锻炼肌肉的力量的是()A.上下举哑铃B.做引体向上C.拉弹簧拉力器D.跳绳【答案】C【解析】在轨道舱内的物体都处于失重状态,没有重力的作用,所以举哑铃、做引体向上和跳绳都不能锻炼身体,只有弹簧靠的是弹簧的弹性形变才有力的作用,所以C正确.2.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C.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物理公式,其结果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答案】D【解析】A、B选项为单位制的一般性描述,是正确描述;在物理计算中,物理公式既确定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又同时确定了其单位关系,故选项D错误,选项C正确.3.由位移和时间求速度时,所用的关系式为v=,如果位移用米作单位,时间用秒作单位,得出的速度单位就是米每秒。

因此,我们说“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的关系”时,也指它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以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国际单位为()A.m/kgB.kg/mC.m/ND.N/m【答案】D【解析】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kx,则可知,k=,则可知k的单位为N/m;故D正确,A、B、C错误。

4.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力推桌子没有推动时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适用于运动的物体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C.推力小于摩擦力,加速度是负值D.推力、重力、地面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所以原来静止的物体仍静止【答案】D【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F=ma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这里的力指的是合外力,当我们用一个力推桌子时没有推动,因为桌子还受地面的摩擦力,只有当推力大于摩擦力时,桌子才会有加速度,桌子不动,说明合外力为零,即推力等于摩擦力,A、B、C错误,D正确.5.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总结出来的B.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C.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答案】C【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但能接受住实践的检验,B错误;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C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静止的物体可能不受外力作用,也可能所受合力为零,D错误.6.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对B分析,可知墙对B的作用力及A对B的作用力的合力与F及重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A对B的作用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墙对B的作用力F1=(mg+F)tanθ,A对B的作用力等于,故当F增大时,墙对B的作用力和A对B的作用力都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A的压力增大,即F2增大,A、D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受重力、支持力及压力F而处于平衡,即地面对A的支持力F3=F+mg,故当F增大时,F3增大,B错误,C正确.7.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不计,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则A和B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A.B.C.D.【答案】D【解析】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AB=ma=,即A、B间的作用力大小为,选项D正确.8.下列关于物理量,物理量单位,物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物理量B.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焦耳.C.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牛顿D.物理量是标量的,一定没有方向【答案】C【解析】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错误;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米,秒,千克.故B错误;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的力就是1牛顿,C正确;物理量是标量的,不一定没有方向,例如电流强度,有大小和方向,但是属于标量.D错误.9.如图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加速下降B.加速上升C.减速上升D.匀速下降【答案】B【解析】木箱静止时物块对箱顶有压力,则物块受到箱顶向下的压力,当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时,物块受到的合力向上,所以系统应该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物块可能是向上加速,也可能是向下减速,所以B正确.10.如下图所示,一物块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一大小为F、方向如图所示的力去推它,使它以加速度a右运动.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而增大力的大小,则()A.a变大B.a不变C.a变小D.因为物块的质量未知,故不能确定a变化的趋势【答案】A【解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受推力F,重力G和支持力F N,由于桌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将推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故合力等于推力的水平分量,即F合=F cosθ(θ为力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故加速度为a==,故F越大,加速度a越大,A正确.二、多选题11.(多选)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m a=2m b,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在下滑的过程中()A.它们的加速度a=g sinθB.它们的加速度a<g sinθC.细绳的张力为零D.细绳的张力为mg sinθ【答案】AC【解析】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重力、弹力;将重力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进行分析,则支持力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相平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 a+m b)g sinθ=(m a+m b)a,解得:a=g sinθ;A正确,B错误;对b分析,可知b受到的合力F=m b a=m b g sinθ;F=F T+m b g sinθ,故说明细绳的张力F T为零,C正确,D错误.12.(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用压缩的轻质弹簧连接静置于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体上,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甲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B.物体甲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下C.物体乙所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D.水平面对斜面体无摩擦力作用【答案】BD【解析】若压缩的弹簧对甲向上的弹力大小恰好等于m甲g sinθ,则甲只受三个力作用,A 错误;若压缩的弹簧对甲向上的弹力大小大于m甲g sinθ,则甲受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作用,B正确;因弹簧对乙有沿斜面向下的弹力,故乙一定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乙一定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C错误;取甲、乙和斜面为一整体分析受力,由水平方向合力为零可得,水平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为零,D正确.13.(多选)如图(a),物块和木板叠放在实验台上,物块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与固定在实验台上的力传感器相连,细绳水平。

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力的分解(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力的分解(含解析)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课时跟踪训练(十七)力的分解A级—学考达标1.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它们合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C.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就是合力的大小D.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任意大小的两个分力解析:选A 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合力的作用效果一定是相同的,合力可以等效替代两个分力,A正确,B错误;分力与合力的关系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不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分解都是不正确的,C、D错误。

2.要将力F沿虚线分解为两个分力,哪些是能够分解的( )解析:选A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分力与合力构成平行四边形,按这一原则B、C、D中分力与合力不能构成平行四边形,故无法分解。

3.若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F1、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C.物体同时受到F、F1、F2三个力的作用D.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解析:选C 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故A正确;分力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力,F1、F2是两个分力,故B正确;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实际上分力并不存在,故C错误;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与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D正确。

4.如图所示,将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F2两个力,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F1是斜面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下滑的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B.物体受mg、N、F1、F2四个力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和支持力N的作用D.力N、F1、F2三个力的作用效果跟mg的作用效果相同解析:选C 物体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斜面,F1、F2是将重力按作用效果分解所得的两个分力,实际不存在,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

5.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 )解析:选C A项中物体重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G1和沿斜面向下使物体向下滑的分力G2;B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沿两条细绳使细绳张紧的分力G1和G2,A、B 项正确;C项中物体的重力应分解为垂直于两接触面使物体压紧两接触面的分力G1和G2,故C 项错误;D项中物体的重力分解为水平向左使物体压紧墙的分力G1和沿绳向下使绳张紧的分力G2,故D项正确。

专题一 力与运动 (2)——2023届高考物理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

专题一 力与运动 (2)——2023届高考物理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

专题一力与运动(2)——2023届高考物理大单元二轮复习练重点【新课标全国卷】1.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一种运动中投掷的游戏,目的是在运动中将手中的球投进离地面3 m高的吊环,他在车上和车一起以2 m/s的速度向吊环运动,小朋友抛球时手离地面1.2 m,当他在离吊环的水平距离为2 m时将球相对于自己竖直上抛,球刚好进入吊环,他将球竖直向上抛出的速度是(g取2)( )10m/sA.1.8 m/sB.3.2 m/sC.6.8 m/sD.3.6 m/s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个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推力F 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2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推力B.0~6 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 NC.2~4 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D.物体的质量为0.5 kg1m/s3.每个人都有一个飞行梦,现在钢铁侠的梦想已能成为现实。

2020年中国深圳光启公司的马丁飞行背包接受预定,交付期一年。

消防员利用马丁飞行背包在某次高楼火灾观测时,从地面开始竖直飞行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防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 mB.消防员在2~6 s内正处于上升阶段C.消防员在8~10 s内处于超重状态D.消防员在8~16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4.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进行下潜试验,从水面开始竖直下潜,最后返回水面,其v 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 min和6~10 min两时间段平均速度大小相等B.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20.025m/sC.3~4 min和6~8 min加速度方向相反D.本次下潜的最大深度为6 m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A球质量为2m B、球质量为m,图甲中A、B两球、两球用轻质杆相连,挡板C与斜面垂直,轻弹簧、轻杆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 B均与斜面平行,在系统静止时,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gθ B.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为0A.图甲中A球的加速度为singθC.图乙中A B、两球的加速度均为sin 、两球的加速度均为0 D.图乙中A B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光滑球放在倾角30θ=︒的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则( )B.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2mg7.如图所示,倾斜固定的长木板A上放置一个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凹槽B,凹槽中放有小球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

运动和力(讲义及答案).

运动和力(讲义)一、考点分析考点一:力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性质:(1) 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施力、受力物体)而存在 (2) 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A 对B 的力与B 对A 的力。

力的三要素: 、_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注:重力属于万有引力,但不是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一般只在 两个质量巨大的物体之间讨论。

6. 弹力的定义:山于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而产生的力。

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弹性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

7. 弹簧测力汁:(1)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 (2) 使用方法:“看” : _______ 、 _______:调令;“测”:所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读”:读数二挂钩所受拉力。

靠近哪条刻度线就读对应的值,不估读。

考点二:运动和力的关系1. 力是 _____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 状态或 _________________ 状态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的性质。

注:惯性是所有物体都具有的一种 _______ , 不是;2. 3. 4.5. 重力的定义:山于 _____ 大小: ________ :方向: _____ 物体的运动状态。

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作用点: __________ O成正比。

±2-34 -52-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 有关;惯性的大小表征了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大小;或者说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

惯性的利用与防范:利用有益惯性,防范有害惯性。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17 运动和力(二)(无答案)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考点跟踪训练17 运动和力(二)(无答案)

考点跟踪训练17 运动和力(二)A组基础排查练1.(2014常州)学校趣味运动会上,体重为600N的张老师沿竖直木杆匀速向上攀爬,此过程中,他受到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A.等于600N,竖直向下 B.等于600N,竖直向上C.大于600N,竖直向下 D.大于600N,竖直向上2.(2013巴中)如图所示,下列四个有关物体运动状态描述的图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 B C D3.(2015黄石)下列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牛顿笫一定律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的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槪括出来的一条重要规律D.牛顿笫一定律认为物体没有惯性4.(2013雅安)用大小不变的水平力,拉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

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对木块的拉力大于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D.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5.(2014南充)奶奶做饭时,小军在旁边仔细观察,联想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了B.把鸡蛋向碗边一撞,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相互作用C.饺子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6.(2013宜昌)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坐在向左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匀速行驶的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静止的鸡蛋。

如果列车突然刹车,则桌上的鸡蛋( )A.向甲滚动 B.向乙滚动 C.静止不动 D.在原地转动7.(2015桂林)如图所示,滑板车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人不再用脚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需要力来维持B.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蹬力越大车的惯性越大D.蹬力越小地面对车的摩擦力越小8.(2014潍坊)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间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 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 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9.(2014抚顺)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足球离开脚后还能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B.足球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越远C.飞行的足球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足球在空中飞行轨迹是弧线形,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B组深化突破练10.(2015内江)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则汽车慢慢停下来11.(2014内江)如图所示,两只小船静止在水面上,右边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撑开左边的那一只小船,关于两只小船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右边小船对左边小船的作用力较大B.右边小船的惯性较大C.右边的船向左运动,左边的船向右运动D.左边的船向左运动,右边的船向右运动12.(2014郴州)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跟踪训练17运动和力(二)
(A组)
1.(2010台州)如图,一只蚂蚁用嘴举起一个重为0.005牛的砝码。

当砝码处于静止状态时,蚂蚁对砝码的支持力( )
A.大于0.005牛
B.等于0.005牛
C.小于0.005牛
D.不断增加
2.(2010宁波)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王濛以43秒048夺得冠军,成为蝉联冬奥金牌中国第一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濛踮起后脚尖做起跑姿势时对冰面的压强变小
B.王濛匀速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力与冰面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王濛加速冲刺时运动状态不变
D.王濛冲过终点后继续滑行是因为她具有惯性
3.(2010杭州)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不受任何力的物体才有惯性
B.汽车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汽车只有在紧急刹车时才有惯性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4.(2010义乌)如图,用100牛的力把一个重为10牛的物体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当压力减为50牛时,物体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则物体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5牛B.10牛
C.40牛D.50牛
5.(2010成都)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B.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
C.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2012杭州)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
A.向甲运动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D.在原位置转动
7.(2012杭州)如右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

这时,木箱受到的( )
A.推力小于摩擦力
B.推力和摩擦力大小一定相等
C.推力一定小于重力
D.推力和摩擦力方向相同
8.(2011温州)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9.(2010上海)“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____________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实验时,需要记下
____________的示数。

若实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则物体________处于平衡状态(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10.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组)
11.(2012台州)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
B.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C.拉力F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乙做的功
D.拉力F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乙的功率
12.(2011杭州)在一艘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游轮上,某同学朝各个方向用相同的力进行立定跳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距离最远
B.朝与游轮运动方向相反跳的距离最远
C.朝与游轮运动方向一致跳的距离最近
D.朝各个方向跳的距离都一样远
13.(2011义乌)利用身边的物品可以进行许多科学实验。

小明用饮料罐代替小车,文件夹当成斜面,探究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关于本实验,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饮料罐从相同高度滚下,是为了保证它刚滚到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B.饮料罐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和接触面之间有摩擦
C.饮料罐在水平面上滚动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该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14.(2011绍兴)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
B.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
15.(2010衢州)2010年1月10日,在台金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两车相撞事故,其中一辆小车上一名未系安全带的乘客向前“飞”出,撞穿前挡风玻璃。

汽车碰撞时,乘
客由于具有________,直接从座位上向前“飞”出;汽车行驶的速度越大,汽车具
有的________能越大,危险性就增大,因此汽车行驶要限速。

16.(2012绍兴)A、B是两个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弹簧测力计分别以如图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动物体在同一水平长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5秒通过50厘米,F1=5N,F2=8N。

下面是几位同学对丙图运动时状况的分析:
①A物体受到二个力;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功 6.5焦;③长木板对B物体的支持
力和B物体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丙图弹簧测力计做功的功率大于乙图弹簧
测力计做功的功率;⑤B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二个力。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⑤
17.(2012绍兴)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在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 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
次。

表面材料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从A处下滑从B处下滑从C处下滑
毛巾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实验中,要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小车应从斜面的________
处滑下。

(2)比较实验数据发现,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最慢的是在________表面上。

(3)实验结果能证明________(选填序号)。

A.物体运动需要力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牛顿第一定律
18.(2012嘉兴)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如图是研究二力平衡的实验装置,此时小车保持静止。

若在右盘中再加入一个
较小的砝码,小车理应向右运动,但实际操作时小车往往仍保持静止。

你认为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________。

A.否定相应的理论
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使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