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设计的属性
室内设计中空间的属性及其定位

受. 空间 气质 的 塑造 实 际上 通过 这 些实 体要 素 形 的塑造 从 而对 人 的心 理产 生
求 得统 一。
涵 盖 的, 所呈 现 出 的是整 个 设计 的 整体 气质 , 它 具有 丰 富 的 内涵 , 甚至 对 人们 的审美 观念有 一定 的导 向性 。
我 国前 辈建筑 师戴 念慈 先生 也认为 “ 筑设计 的 出发 点和着 眼点 是 内涵 建
重视 整体 、把握 关 系是一 种艺 术创造 的要领 。在室 内设计 中首先 要抓 住
空 间 的灵 魂, 准 空间气 质 的 定位 ,各 个局 部 要服 从 整体 既 定的 风格 和特 色 找
,
的建筑 空 间,把 空 间效 果作 为建筑 艺术 追 求的 目标 ,而界 面 、 门窗是构 成空
间必要 的从 属部 分 。从属 部分 是构 成空 间的 物质 基础 ,并 对 内涵空 间使 用的
间 的形 状将 直 接 影响 到 室 内空 间的造 型 , 内空 间的 造 型又直 接 受到 限 定空 室
间 方式 的影 响, 内空 间的 高低 , 小, 室 大 曲直, 开合 等都 影响 着人 们对 空间 的感
环 境 ,必然 会直 接关 系 到室 内生活 、生 产活 动 的质量 ,关 系 到人们 的安 全 、 健 康 、效率 、舒 适等 等 。人们 对于 室 内环境 除 了有使 用安 排 、冷暖 光照 等物
然 结果 ”
一
门、窗 , 以及墙 面装 饰 ,无论 简单 还是 复杂 ,总 是应 以一个 或 一个主 要 的装
建筑空间构成方法、空间属性和手法

建筑空间构成方法
建筑空间构成是以研究纯粹空间的艺术属性 为基础,探求建筑空间形态创作的基本方法。
一、建筑空间的空间属性 二、建筑空间的构成方式 三、建筑空间的构成手法
——总 结
教学重点: 二、 建筑空间的构成方式 教学难点: 2.1 垂直与水平方向的限定
《建筑设计原理》
由空间构成要素所构成的空间,其形状、 比例、尺度、封闭与开放程度,影响所构成 的空间特征以及人对空间的心理感受。
空间形状
①长方体空间有明显的方向性,水平长方 体有舒展感,垂直长方体有上升感。
空间形状
②三角锥形空间有 强烈上升感
芝加哥水晶大教堂内部(Crystal Cathedral) (约翰逊,1984)
空间形状
⑧ 除了规整的几何形空间外,还有 一些“奇异”或变形的空间形状,在 现代的建筑中应用得也越来越多。
西雅图“实验音乐”博物馆室内奇诞诡异 的空间形状(弗兰克·盖里,1999)
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内部 空间(弗兰克·盖里)
空间比例
空间的比例是 指空间各构成要素 自身、各要素之间、 要素与整体之间在 量度上的关系。
约翰逊制蜡公司总部(赖特)
架起 把被限定的空间
凸起于周围空间,所不同的 是在架起空间的下部包含有 从属的副空间。
架起,相对于下部的副 空间,被架起的空间限定范 围明确肯定。在架起的操作 中,实体形态显得较为积极, 而空间形态往往是其它部位 空间的从属部分。
海牙国立舞剧院 (荷兰,库哈斯1984 - 1987)
空间形状
③圆柱形空间有向心性团聚感
④ 球形空间有内聚性, 有强烈封闭压缩感
秘鲁克瑞迪托银行 (美,阿奎泰克托尼卡,1988)
空间概念设计

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空间的基本概念 (二)空间的基本属性 (三)空间的基本要素 (四)空间的组合关系 (五)空间构成的基本手法 (六)空间形态与结构方式 (七)空间研究的基本理论 (八)概念设计与设计概念 (九)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十)空间的发现与创新
空间的基本概念
I)空间的形成 □
□
2)从空间关系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3)以图式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达,可选择借助平
立剖面简图、速写、现场照片、轴测图等。
成果要求:A3复印纸2-4页
课程练习
课程练习二
无内外空间
“内”和“外”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空间现象,它源于人们对空间限定的日常 体验。而对于无“内”、“外” 空间可能性的尝试,则是对于空间确定性的重新思 考。现要求在10M*20M*6M的空间范围内设置一组构筑物,要求该组构筑物由不少 于四个空间组成(不包括纯粹的交通性空间),每个空间可使用面积需大于40平方 米,并在私密性与开放性方面有所区分。根据题目,这些空间在具有自身相对独立 性的同时,须形成内空间与外空间、空间内与空间外的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转换。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Ⅰ) 空间体验的现场性 □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Ⅱ) 空间的时序性
电影蒙太奇手法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Ⅱ) 空间的时序性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Ⅱ) 空间的时序性
荆其敏窑洞图解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Ⅱ) 空间的时序性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Ⅲ) 空间的方向性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Ⅲ) 空间的方向性
空间的基本属性
Ⅲ) 空间的方向性
□
空间的发现与创新
课程练习
课程练习一
边界
1)在现实生活中提取不少于两处(室内、外各一处)被 界定的空间,关注其边界的限定方式 (包括人们进出 和通过其间的方式)。
空间室内设计理念有哪些

空间室内设计理念有哪些
空间室内设计是一门融合艺术、科学和功能性的学科,它不仅关乎美感和审美,更关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舒适度。
在空间室内设计中,有许多理念和原则被广泛应用,以创造出令人惊艳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空间室内设计理念:
1. 功能性,空间室内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设计师需要考
虑到空间的用途和功能,以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实现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例如,在办公室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环境,以创造出一个高效和舒适的工作空间。
2. 美学,空间室内设计也注重美感和审美。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空间的整体风格
和氛围,以确保设计方案能够营造出令人愉悦的视觉体验。
例如,在餐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色彩、材料和灯光等元素,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舒适的就餐环境。
3. 灵活性,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快速变化要求空间室内设计具有灵活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多功能性和可变性,以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
例如,在家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可移动的家具和隔断,创造出一个灵活和多变的居住空间。
4. 可持续性,空间室内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需要
选择环保和可再生的材料,以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商业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运用节能和环保的照明和空调系统,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综上所述,空间室内设计理念涵盖了功能性、美学、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等多个
方面。
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理念和原则,以创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和工作空间的需求和期望。
室内空间的疗愈属性

卷首语室内环境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人性情感的弱化,人的情感需要获得宣泄、释放与满足的渠道。
人们已不满足于室内环境仅仅注重对功能需求的满足,转而更加关注室内环境是否能满足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疗愈系这一概念源自日本的时下流行文化。
“愈す”这个字在日文中有解除痛苦、伤痛复原之意,在日本很流行使用这个词汇,中文可解释成疗伤、疗愈。
疗愈的概念不只是指身体的实体部分,还牵扯到心灵的,疗愈系(愈し系:Healing style)又称治愈系、治疗系、疗伤系。
所谓的“疗伤系”涵义在于能解除内心的痛苦、伤痛之意,但现在的社会所针对的疗伤则使用于压力的层面居多,因此疗伤也有解除内心压力的意涵,任何能够帮助抚慰现代受创心灵的人、事、物,都可以归类成为疗愈系。
其衍生的主要用意在于让人们放松舒缓心情、抚平心灵创伤,帮助生活者调整自身情感的过渡。
疗愈不仅仅指治疗临床疾病,还包括关注身心俱佳的平衡状态,并致力于促使生理健康和情感福祉水平的同时提升。
能够提供有益于身体健康和情感福祉的支持,并起到疗愈作用的物理环境被称作疗愈环境。
“疗愈空间”则应是城市有疗养性质的增补空间,这个空间是灵活多变的,利用城市闲置或废弃空间进行室内设计改造,小到报刊亭、电话亭、集装箱,大到废弃售楼处、沿街商铺的改造,无论何种规模,都能为每个过路的疲惫心灵提供一个治愈充电站。
设计作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创造性行为,是人类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本能。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浪潮,现代意义上的设计概念应运而生,并且在构建人类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革命以来,设计都是以满足私人需求为主要出发点,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对于精神需求的满足上升到了新的层次。
为适应社会需求的转变,设计从最初满足个人的利益开始转向满足公众的利益,其服务对象从个人上升到集体,开始追求大众的利益、寻找社会的价值、保证环境的可持续等,公共设计开始成为重要的设计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素

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素1.功能性:室内空间的设计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
设计师需要清楚了解空间将被用于什么目的,才能确定合适的布局和家具摆放。
例如,客厅需要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和娱乐场所,厨房需要具备方便的工作流程和储物空间。
2.布局:室内空间的布局是指家具和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好的布局可以优化空间的使用效果,并且使其更加舒适和实用。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交通流线、家具的尺寸和比例等因素,以确保布局的合理性。
3.灯光:灯光是室内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要素,可以改变空间的氛围和感觉。
设计师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如吊灯、壁灯和落地灯等,来打造不同的光影效果。
同时,灯光的位置和亮度也需要根据功能和空间的需求进行调整。
4.色彩和材料:色彩和材料的选择可以影响室内空间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而选材的质地和触感也会影响人们的感觉和体验。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用途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材料。
5.比例和尺寸:比例和尺寸是室内空间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个好的比例可以使空间看起来平衡和谐,而合适的尺寸可以确保家具和装饰物的使用和摆放。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大小和功能,选择合适的家具和装饰品,并将它们安排得合理。
6.温度和通风:温度和通风是影响室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设计师应该考虑到空间的朝向、窗户和通风设备的位置,以确保空间可以获得足够的自然光线和空气流通。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空调、加热系统和通风设备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7.存储空间:合理的存储空间可以帮助保持空间的整洁和有序。
设计师可以利用墙壁、柜子和架子等空间,来提供足够的储物空间,并确保它们与整个空间的风格和设计相协调。
8.细节设计:细节设计是指室内设计中的小元素和装饰品的选择和应用。
这些细节可以增添空间的个性和特色,同时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感官体验。
设计师可以使用窗帘、挂饰、装饰画和花卉等来丰富空间的质感和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室内空间的设计要素包括功能性、布局、灯光、色彩和材料、比例和尺寸、温度和通风、存储空间以及细节设计等。
空间设计总结

空间设计总结空间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建筑、室内设计、景观规划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环境、功能和美学的综合考量,创造出理想的空间体验。
本文将总结空间设计的核心概念、设计原则,并分析了一些具体的设计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空间设计的技巧和方法。
一、核心概念空间设计的核心概念包括功能性、舒适性和美学性。
功能性是指空间设计应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包括工作、居住、休闲等功能。
舒适性是指空间设计应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美学性是指空间设计应注重形式的美感和视觉效果,使人们在空间中能够获得艺术享受。
二、设计原则1.空间分区原则空间分区是指通过界定不同的区域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
在空间设计中,合理的分区能够提升功能性和舒适性。
例如,在居住空间中,将起居区、卧室区、厨房区等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居住者有良好的起居体验和隐私空间。
2.尺度与比例原则尺度与比例是空间设计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合理的尺度和比例能够创造出舒适的空间感觉。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适度的高度、宽度和深度比例能够使空间看起来更加和谐和平衡。
3.色彩与材质原则色彩和材质是空间设计中重要的元素,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知。
在设计中,应选择适合的色彩和材质来营造出所需的氛围和风格。
例如,在办公空间中,选择明亮的色彩和具有良好吸音效果的材质,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三、设计案例分析1.酒店大堂设计该案例位于城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酒店,设计师通过合理的空间分区将大堂划分为接待区、休闲区和工作区。
接待区采用高质感的材质和柔和的色彩,给人一种温馨而奢华的感觉。
休闲区设置舒适的沙发和音响设备,为客人提供放松和交流的空间。
工作区则配备了便捷的电源和高效的网络设施,满足商务旅行者的需求。
2.展览馆空间设计该案例是一个现代艺术展览馆,设计师通过灵活的展布和优秀的照明设计,创造出多样化的展示空间。
空间分区灵活可变,以适应不同大小和形式的艺术品。
室内空间设计的六要素

室内空间设计的六要素功能性是指室内空间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目标。
在设计室内空间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设置和分隔,以及不同活动的需求。
功能性设计要求室内空间能够提供便利和适当的工作、学习、娱乐等环境。
例如,在设计办公室空间时,需要合理设置工作台和储物空间,并提供舒适的工作座椅和光照等。
美学性是指室内空间设计的美观程度和艺术性。
室内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审美观点和文化背景,并通过选材、色彩、光线等元素来营造美感。
美学性设计要求室内空间具有和谐、平衡和统一的整体效果,使人感到愉悦和满足。
例如,在设计客厅时,可以选择适合的家具和装饰品,搭配合适的色彩,以营造温馨和舒适的氛围。
可持续性是指室内空间设计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节约性。
室内设计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耐用性等。
可持续性设计要求室内空间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例如,在设计厨房时,可以选择节能的电器和水龙头,使用环保的材料,并合理设置通风系统,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
舒适性是指室内空间设计的人体工程学和人机工程学。
室内设计应考虑到人类的体感需求,如舒适的温度、适度的湿度、良好的通风等。
舒适性设计要求室内空间能够提供人们所需的舒适感和健康感。
例如,在设计卧室时,可以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
安全性是指室内空间设计的安全和防护性能。
室内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如防止意外伤害、防火、防盗等。
安全性设计要求室内空间能够提供安全保护和紧急逃生的保障。
例如,在设计儿童房时,需要避免尖锐的家具和危险的物品,设置防护栏杆和防滑地板等。
经济性是指室内空间设计的成本效益和可行性。
室内设计应考虑到使用者的经济能力和预算,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
经济性设计要求室内空间能够实现合理的投资回报和维护成本。
例如,在设计商业空间时,需要根据业主的预算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当的材料和装饰方式,以提高商业空间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设计的属性什么是空间设计属性的含量?一个空间完整体系是如何体现空间属性的设计感?空间规划不论你承不承认,不论你用什么方法去表现,也不论是否意识到空间是否有规律性,它始终存在一个最适合客户生活方式的最佳设计形态,就像宇宙中早已存在的太空轨道,而这个运行中的轨道往往像每个人的指纹密码,不经放大解码,人们是无法从空间属性DNA的“血缘关系”中得到彻底的认识的。
我们既然从医学上可以揭开或辨认一个人的DNA,为何不能通过空间的属性——客户需求而揭开空间设计的DNA,如果人们还不能理解掌握空间自身运作的规律,我们可能永远徘徊在空间的门口“望空兴叹”。
当然,空间是为人服务的,对人的关怀是第一位的,空间如果离开了使用的属性那是没有生命的空间。
那么,围绕如何揭开空间属性的密码?如何揭示鲜为人知的空间规划最高境界?我们有请著名设计师和设计评论家满登先生给我们做一次空间设计属性的报告……一、空间设计的属性:大家都知道空间形态是不可能脱离属性的设计,任何一空间都像个容器,它承载的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是承载一种属性的精神文化。
中国书画大家陈叔同先生就人的本性空间的“内存”将人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原始的物质追求欲望,将物质欲望利益最大化,除有钱之外他什么也没有。
第二境界:发展中的人类社会始终以文明精神和文化追求为已任,不仅知道物质文明的重要性,而且还深深地懂得精神文明对塑造生活空间的必然性。
追求物质空间的财富其实本身也没错,问题是太多的财富欲望很难同精神文明接轨。
如果说物质仅仅能填补自己财富空间满足自己是富人的标签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文明史的发展,精神文化则能使人更崇拜、更亲切、更能让人肃然起敬。
央视“感动中国”节目就有很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当然我们生活的空间不是刻意感动谁,而是空间能否给予我们多一点的精神鼓励和心理抚慰。
第三种境界:灵魂的升华,拯救人的心灵,让人的意念上升到一个“普渡众生”的最高境界。
比如宗教理论的影响,可能会让所有进入到教堂和寺庙的人,不论你是政府官员,还是巨富大款或普通老百姓,都能够立刻安静下来或许愿或祷告或忏悔或反省等。
有些宗教文化信仰不仅成了很多人的精神寄托,还统治了整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有些人就是为宗教活着……其实,空间设计的属性也是如此。
为财富而设计的空间也许要彰显自己财力,这只是一种原始财富欲望的早期宣泄。
按着释加莫尼的说法,这类人也只完成了动物的本能欲望,但它始终走不出动物的本性。
我们不反对空间财富的流露式风格。
但我们更提倡空间的精神和文化设计。
每个人的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层决定了空间构成的层次。
有多远的思想,就能在空间中走多远。
笔者这次赴美国考察也有同感。
美国是世界头号超级大国,收入富的流油,但人家的空间设计都能将投入控制在舒展精神,提升文化、放松心情、拓宽境界、陶冶情操的人文关怀层面,很少看见为财富而设计表现的设计。
因为“家”的概念设计在中国一直是模糊混乱的。
甚至是有悖于中国的国情的。
有些人可以花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买条宠物,却不愿意花钱买设计,这是一种典型的物欲横流挑战文明世界的心态,在中国设计“扫盲”的工作不容乐观,如何提高消费者的精神文化文明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
一百个客户有一百个愿望和一百个不同属性要求。
面对不同层面属性需求的客户,我们能给他什么哩?仅仅给他一种功能上的满足?仅仅给他一种物欲表现的满足么?要是那样的话,对设计师的形象塑造和责任衡量你不觉得太低吗?难怪国际设计界对中国的家装认定不是那么好,他们将中国的家装设计看成是刚走出温饱初级设计阶段。
在美国参观人家的室内设计空间形态和观念的进步和现代文明中深感我们的落后。
美国的空间属性在它的精神文化空间设计中,我们看到了很多富有创造的时代文明却非常低调的设计。
哈佛大学的走廊里用蚂蚁大的字刻着1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几乎要用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这就是美国人的修养。
美国人很喜欢在家中摆放各类鲜花盆栽和个性工艺品,还喜欢摆放他们家族世传的旧照片及绘画作品,他们对中国5000年的古老文化的元素和明清老家具充满了兴趣,他们对新旧之间的历史文脉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
他们对家的文明概念其实就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
美国的文化也只有200多年,但他们对老祖宗的尊重和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始终是不弃不离。
他们能将历史的片段和今天的文明融合在一块,没有历史也就没有今天,新的创造发明是继承对过去文明历史的尊重。
这是他们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二、空间的体量设计:空间不论大小,客户也不论什么层次,其生活方式的输入让空间承载空间的功能性体量是必须要衡量得失的。
当“得”大于“失”时,要以“得”为识“实务”,假如当“失”大于“得”时,恐怕就要反省自己的做法合不合适?尽管有很多毛坯空间的结构设计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但这一切并不构成常规建筑意识领域里合理空间属性的合理规划。
比如说对空间区域过渡或延伸及连续性的空间穿插,这是空间常规的镜头,首先你要搞清楚客户的生活习惯可能要影响你对空间的规划。
比如爱阅读上网或喜欢品茶的客户,他可能要需要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这个空间的体量比例与其相关相联的过渡性空间的形态控制就必须尊重其内在规律,你不能无视这个体量空间的过大或过小。
大了浪费资源,小了不符合心理需求。
这个空间必须是抚慰情绪和调整精神的一个重要空间,它和现行房型中的大客厅、中卧室,小卫生间的常规比例是显然不同的。
如果说比例是空间的尺度,那么体量则是空间的实质,假如将空间的尺度和实质运用得恰到好处是衡量设计师的硬件水平的话,那么能够控制掌握空间属性的软件系统则是设计师的最高设计境界。
空间的体量说白了就像你通常有多大的胃口,就吃多大的东西,空间胃口当然也是根据自己的健康指标而控制的,吃得过饱,大脑显然缺氧,吃的过少,很难满足身体热量的供求关系。
因此,吃的七分饱的古训是健康的基本标准。
我注意到愈是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空间,愈是在设计的体量规划和谐调上愈困难,因为建筑构件一间一间浇灌好的混凝土盒子的封闭,无疑是约束了空间属性的自由,张扬和奔放,可能还会影响亲情的交流和沟通,再加上不准动承重墙的规定,让空间的体量的并不合理的空间却得到管理的制约,在这种物业明文规定下,也只能顺其在空间体量以外的软装设计中弥补设计体量上的不足。
很多人不知道建筑结构师在设计空间原则是遵循建筑法则而规划空间的,这与以人文关怀的室内真正需求还相差甚远,而国内的体制又让室内设计师在充满钢筋混凝土的空间中“开膛破肚”搞的面目全非。
而在国外恰恰是不允许这样糟蹋纳税人的钱,也就是说在土建规划初期设计中,建筑规划师就有室内规划的含量要求,而且早已立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看欧美设计中的空间总比中国精彩的原因,很多空间构想的前期阶段就和空间的终端产品形成了一条理性构思硬性指标的构建体系,也就是在空间的体量层次中较好保留了建筑的构成美,比如说空间层次构成形态的结构预留,很好的体现了建筑规划的语言在室内运动的方向。
这与中国目前建筑规划设计体制中的各自为政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情况在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因此,空间的体量设计是调整目前不合理建筑空间结构的手段之一。
三、空间构成的设计含量:看一个空间好不好?有没有设计构成的要素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梁志天之所以在中国设计界这么受追捧,原因是他比较了解和精通空间密码的构成要素。
人们发现他营造构想的简约空间,隐藏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其空间6个界面关系就处理的很和谐、很干净和舒服。
这种感觉来自于他对空间的认识程度远超出我们目前对空间的理解,我曾和他探讨过有关空间构成的控制观点,一般的设计师在驾驭空间走向时偏重于过度表现,对“取舍”的哲学观点而言,顶多就能看见空间的两至三步。
但梁志天他能看到6步,甚至有灵感时可以控制在7步以外。
也就是说他在规划平面走向时就能见了空间6个面的相互关系上所产生的运动能量,并能够按照各自的运动能量去释放各个空间的设计亮点,既有功能上的也有审美上的,既有造型上的也有选材上的个性,既有家具上的订做设计又有灯光上的创新,既有空间通透上延伸又有美化空间上的摆设。
同时他眼观六路,耳闻八方控制或约束空间构成的多年养成的定向思维又让他在运作空间构成的走向时,将可多可少的多余东西果断给踢出空间。
将空间控制整合的更加纯静简约,通常这种控制整合能力是一个设计师内在修炼不凡的硬功夫。
当然,能够练就这样功力的人并非很难,我注意到很多人都在“克隆”梁志天,表面上很像,但“形”像而“神”不像的感觉让我感到悲哀……难的是设计空间的软修养,也就是设计师的艺术境界和思想体系。
我们通常说意大利设计的工业产品是全世界最棒的,殊不知意大利人是全世界最充满浪漫细胞的人。
同样一个家用吸尘器产品他可以让这玩意充满了人的智慧情趣,一边发出悦耳动听的音乐,一边工作,一边还会绕过障碍物,甚至而且还能爬在墙面上清洁。
什么叫设计构成?它不但能给你带来快乐和精神上的享受,也能给你带来效益,所谓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这就是设计构成。
其实,在我们设计的空间领域里,我一直在反思,同样一个空间设计的资源,为什么到我们手里就显得那么笨拙简单,甚至有惊人雷同的一面?为何我们的设计就缺少空间构成的创意?难道我们的智商就比人家低吗?我并不认为我们比起欧美设计我们相差有多远,问题是我们的设计观念总是比人家慢几拍,当人家完成环境生态保护时,我们却以牺牲环境生态代价去构筑我们的居住空间;当人家提倡完善空间设计的精神文化构筑系统时,我们还刚刚走出温饱时代的设计。
我们欠缺的不仅仅是一个民族设计的修养,恐怕还会影响一个振兴国家历史文化的完整体系的重建,同时还有我们生存环境,大多数设计师都是处于身陷工作压力的边缘,生存的环境规划也不如人家,他们必须先生存,再谈发展。
他们生存状况可能会影响我们整个国家的设计实力。
翻开我国主要城市的现代建筑史,垄断我国城市地标建筑的无一例外都是欧美建筑师留下的杰作,我国城乡住宅级别最高最漂亮的别墅和公寓也无一例外是境外设计师囊中之物,设计取费也是最高的……当然,这样的局面不会持续很久,中国有不少优秀的设计师他们正在悄悄的跟随国际最先进的设计潮流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