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灌的优缺点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微灌技术3

第四章 微灌技术3

一、小管出流田间潜水系统的组成
小管出流田间灌水系统包括支、毛管道及渗 水沟。如图7—15所示。渗水沟可以绕树修筑,也 可以顺树行开挖。前者多用于高大的成龄果树, 并称之为绕树环沟,沟的直径约为树冠直径的 2/ 3;后者则用于密植果树,或葡萄园、蔬菜等,一 般每隔 2—3m 用土埂隔开,故又称划顺行格沟。 渗水沟的作用是把灌水器流出的水均匀分散入渗 到果树周围的土壤中。 目前干、支、毛管和小管采用 PE塑料管,为 了减缓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并方便果园田间管 理,均埋于地表以下,小管灌水器在入渗沟内露 出10—15cm。
4、缝隙式微喷头
缝隙式微喷头如图 6—11所示。水流经 过缝隙喷出,在空气 阻力作用下,裂散成 水滴的微喷头,一般 由两部分组成,下部 是底座,上部是带有 缝隙的盖。
5.3 雾喷灌溉
人造雾系统、自然雾系统的原理基于自然现象,例如水 蒸气、云和雾。雾就是触及地面的云。人造雾系统、自然雾 系统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地生成这样的环境。人造雾系统采用 国际高精尖科技设备,将普通的水经过过滤系统的处理,确 保整个系统在最佳条件下顺利运转,经过高压机组加压后 (压力可达30-220kg),完成系统传输,经由喷头,使水形 成1-15mm左右的自然颗粒,雾化至整个空间,这些微小的人 造雾颗粒能长时间漂浮、悬浮在空气中,单一喷头产生的雾 长可达3-5米。水雾在空气中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气态, 使空间湿度得到增大,并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整个过 程为等焓过程。
式中: L 为 φ 4 小管长度, m ; Hf 为灌水器进口 工作水头,m;q为灌水器流量,L/h。
二、小管潜水器
2、 小管灌水器的结构
小管灌水器有两种结构。一种是 φ 4PE 塑料 与φ 4塑料接头连接插进毛管而成;另一种是用 1 个稳流器与 φ 4 塑料小管连接插入毛管而成。第 一种的价格比第二种便宜,但水力计算较麻烦。 为了满足设计均匀度,必须计算出沿毛管每根小 管的长度。第二种小管长度可以不必计算,只要 满足安装的需要即可。其缺点是目前使用的补偿 器流量偏小,只有 40 L / h 。对于大果树每株树 可以插两个灌水器。

微灌介绍、种类及优缺点

微灌介绍、种类及优缺点

微灌介绍、种类及优缺点微灌是微水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微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尾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滴头、微喷头、渗灌管和微管等),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方法。

微灌的特点是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长,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精确地控制灌水量,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满足作物生长发育之需要。

微灌简介微灌是微水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微灌系统设备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尾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滴头、微喷头、渗灌管和微管等),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使作物根部的土壤经常保持在最佳水、肥、气状态的灌水方法。

微灌的特点是灌水流量小,一次灌水延续时间长,周期短,需要的工作压力较低,能够较精确地控制灌水量,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满足作物生长发育之需要。

微灌的种类微灌可以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所用的设备(主要是灌水设备)及出流的形式不同,主要有滴灌,微喷灌,小管出流灌和渗灌四种。

(一)滴灌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在滴水器流量较大时,形成连续细小水流湿润土壤。

通常将毛管和滴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毛管和滴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40cm。

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

滴灌灌水器的流量为2~12l/h。

(二)微喷灌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射状湿润土壤。

微喷头有固定式和旋转式两种。

前者喷洒范围小,水滴小;后者喷射范围大,水滴也大些,安装的间距也大。

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为20~250l/h。

(三)小管出流灌小管出流灌是利用∮4的小塑料管与毛管连接作为灌水器,以细流(射流)状局部湿润作物的附近的土壤,小管灌水器的流量为80~250l/h。

园林微灌灌溉技术

园林微灌灌溉技术

园林微灌灌溉技术
园林微灌灌溉技术是一种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微喷、滴灌、雾化等方式实现对园林植物的精准浇灌。

相比传统的喷洒灌溉,园林微灌灌溉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节水高效:微灌系统可以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2. 植物生长优良:微灌系统可以将水和养分直接送到植株的根部,大大提高植物的吸水效率,增加植物生长。

3. 土壤保持性好:微灌系统通过细小的水流分布,可以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作用,有助于保护土壤质量。

4. 环境友好:微灌系统可以减少水的喷洒,降低了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的风险,对环境更加友好。

5. 灌溉精准:微灌系统可以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生长状态进行精准灌溉,避免了过量或不足的浇水。

园林微灌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包括公共绿地、城市道路绿化、园林景观等。

通过合理设计和管理微灌系统,可以实现园林植物的良好生长和节水灌溉的目标。

微灌技术的看一下研究报告

微灌技术的看一下研究报告

微灌技术的看一下研究报告
抱歉,我无法提供实时的研究报告。

微灌技术是一种持续、精确地提供植物根系所需水分和营养的灌溉方法。

根据一些研究报告,微灌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 节约水资源:微灌技术相对于传统灌溉方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减少了水的浪费。

通过微小的滴水或喷射,可以将水直接送到植物的根系,减少了蒸发和土壤湿度不均匀带来的水分损失。

2. 改善土壤质量:微灌技术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的稳定性,提高土壤质量。

通过合理的灌溉,可以防止土壤表面结皮和盐渍化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3. 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微灌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控制植物所需的水分和营养供应,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根据研究,采用微灌技术的庄稼普遍比传统灌溉的庄稼产量更高。

4. 节约能源和减少土壤侵蚀:微灌技术通过定时、定量的滴灌和喷灌,减少了耗能的泵送水量,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此外,正因为水滴和喷头靠近地面的特点,微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和土壤的流失,减少土壤侵蚀。

总体来说,微灌技术在降低水资源消耗、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潜力。

然而,具体效果还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和作物特点进行研究和实践。

温室大棚微灌系统介绍

温室大棚微灌系统介绍

温室大棚微灌系统介绍作者:李光永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08年第03期一、微灌的种类与优缺点(一)微灌的种类微灌是利用微灌设备组装成微灌系统,将有压水输送分配到田间,通过灌水器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技术。

用于温室大棚的微灌系统主要有滴灌和微喷灌两种。

1.滴灌滴灌是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管)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

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毛管和灌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40厘米。

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

每个灌水器的流量一般为2~12升/小时。

2.微喷灌微喷灌是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通过直径4毫米塑料管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将压力水以喷洒状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技术。

微喷头有折射式和旋转式两种,前者喷射范围小,水滴小,是一种雾化微喷灌;后者喷射范围较大,水滴也大。

微喷头的流量通常一般为20~250升/小时。

(二)微灌的优缺点温室大棚采用微灌与传统地面灌溉(畦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降低室内空气湿度。

由于微灌除了作物根部湿润外,其它地方始终保持干燥,因而大大减小了地面蒸发。

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下降20%左右。

灌水均匀。

微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节省劳力。

微灌是管网供水,操作方便,而且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同时微灌是局部灌溉,大部分地表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的生长,也就减少了用于除草的劳力。

地温降幅很小。

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提高水肥利用率。

微灌可以结合施肥,适时适量地将水和营养成分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了水和肥料利用率。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微灌可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使与湿度有关的病虫害得以大幅度下降。

同时降低了防止病虫害的农药使用量,减少蔬菜农药残留量,提高了蔬菜品质。

浅析微灌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浅析微灌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浅析微灌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及存在问题摘要:根据微灌方法的特点,论述了其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在微灌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节水灌溉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我国微灌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灌;实际应用;优点;存在问题1微灌的概念微灌就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输水管道系统把灌溉水以及营养液从水源输送到灌水器,经过灌水器将水精确地、微量地、均匀地灌到作物根区的土壤表面或根区土层中。

以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

微灌的基本特点是,输水、灌水流量小,系统工作压力低,灌水精确而均匀,输水、灌水设备、管道尺寸小。

微灌包括滴灌、地下滴渗灌、微喷灌和其它输配水管道化的小流量灌水技术,这些灌溉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利用一系列管道系统,将灌溉水从水源输送到田间,准确而均匀地把灌溉水分配到作物根区周围的土壤表面或土壤层中供作物吸收利用。

2微灌系统的组成一个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四大部分组成。

主要包括:水源,加压水泵,过滤器,施肥罐,计量水表,进、排气阀,输水干、支、毛管及管件,控制闸阀,灌水器,冲洗、放空闸阀等。

3微灌系统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3.1微灌系统的优点微灌技术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在全世界得到迅速发展,与其有一些其他灌溉技术并不具备的优点不无关系。

在水的有效利用、作物对这种灌水技术的反应、工程的经济性等方面,只有微灌技术比较全面地使这些因素达到最佳。

3.1.1水的有效利用方面在微灌条件下,灌水时地面不产生径流、积水,地下不发生深层渗漏,大部分微灌法为湿润局部区域的局部灌溉,而且非常容易控制灌水量,且灌水量小。

所以,微灌是所有灌溉方法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方法。

微灌比地面灌溉省水50%以上,水的有效利用率达90%以上。

比喷灌省水25%以上。

3.1.2作物产量效应方面微灌能提高作物产量,而且能改善果实的品质,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许多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所证实。

不同的作物增加产量或提高产品质量的幅度是不一样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得微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

精选微灌工程技术概述

精选微灌工程技术概述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1.微灌2.微灌系统3.微灌在中国
1.微灌
1.1定义: 微灌(microirrigation),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1.2.微灌的优点
1.2.1.省水 由于微灌是局部灌溉,减少了深层渗漏和地面蒸发。一般比地面灌溉省水1/3~1/2,比喷灌省水15%~25%。
目前微灌面积较大的国家有印度、中国、西班牙、美国等。我国的微灌从1974年起步,90年代后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滴灌带和脉冲微灌设备等生产技术,并在引进、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基础卜研制开发了灌水器、过滤设备、施肥装置、控制计量装置等,品种、规格日趋样化和系列化。90年代末,薄壁滴灌带的开发成功使微灌系统的投资成本大幅下降,带动了应用面积的快速增加,微灌技术的发展由零星示范转向规模化推广。
1.3.微灌的局限性
1.3.1.易引起堵塞 灌水器由于出水孔较小,易产生堵塞,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因此,微灌对水质的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时还要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
1.3.2.可能限制根系的发展 由于微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之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这样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
微喷灌
2.2.1.4.涌泉灌溉 涌泉灌溉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泉器形成的小股水流,以涌泉的方式进入土壤的一种灌水形式。
涌泉喷灌
2.2.2.按毛管在田间布置的方式划分
2.2.2.1地面固定式微灌系统 毛管布置在地面,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不移动的系统称为地面固定式系统。其适用于条播作物和果园灌溉。这种系统安装、清洗、拆卸、检查均较方便,但易损坏、老化和影响农业耕作。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

第一章微灌技术第一节概述微灌的定义微灌即是按照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利用专门设备或自然水头加压,再通过低压管道系统末级毛管上的孔口或灌水器,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流或水滴,直接送到作物根区附近,均匀、适量地施于作物根层所在部分土壤的灌水方法。

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等。

微灌是当今世界上用水最省、灌水质量最好的现代灌溉技术。

20世纪70年代初,微灌成为一种完整的灌溉技术,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应用,至1991年全世界微灌面积约18万hm2。

1992年我国微灌面积达3.4万hm2。

微灌主要用于果树、保护地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灌溉。

我国的微灌设备是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的国情研究、发展起来的。

近年来,国产微灌设备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我国的微灌技术将得到更快的发展。

二、微灌的特点、组成与分类(一)微灌的特点(1)局部湿润土壤。

这是与传统地面灌水方法(沟、畦灌等)和喷灌的最大区别。

微灌不是对整个灌水地段实施全面积灌溉,而是通过管道系统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只湿润主根层所在的耕层土壤,不破坏土壤结构,湿润区土壤水、热、气、养分状况良好,减少土壤表面蒸发。

所以微灌又称为“局部灌水方法”。

(2)灌水量小,灌水周期短,属微量精细灌溉范畴。

微灌条件下的作物基本上没有棵间蒸发,作物需水量比较小。

同时,微灌设备可以按照需要准确控制灌水量,既不存在深层渗漏,亦无喷灌条件下的飘移蒸发损失。

在现有的灌水方法中,微灌所需的灌水量最小。

另外,微灌不仅具有以补充降雨不足为目的的灌水功能,同时还特别适合给作物输送液态化肥、除草剂等化学药剂,并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不过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规划设计和安装调试以及对水质的要求都较为精细。

一般滴头的流量为1.5—12L/h,微喷头的流量为50—200L/h。

微灌的灌水时间间隔:蔬菜为l一3d;果树为7一15d。

(3)灌水质量较高。

只要选用质量合格的灌水器,合理进行工程规划设计,使灌水器出水均匀,就能获得较高的灌水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灌的优缺点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微灌的优缺点
(1)省水。

微灌属于局部灌溉,减少了土壤表面的蒸发,比地面灌可省水50%,比喷灌省水20%。

(2)灌水均匀。

微灌灌水均匀度高,一般可达80%-90%。

(3)节能。

比喷灌工作压力低,又比地面灌用水省,利用系数高,因此节省。

(4)节省劳力。

微灌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

(5)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

适应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质地。

(6)地温降幅很小。

微灌的运行方式是采用浅灌勤灌的方式,每次灌水量很小,因而几乎不会引起地温下降。

(7)增产。

土壤水、肥、热、气状况,给作物提供更佳的生存和生长环境,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一般增产幅度达30%。

(8)在微灌系统上附设施肥装置(如施肥罐,文丘里吸肥器,施肥泵等水肥设备),将肥料随着灌溉水一起送到根区附近,不仅节约肥料,而且提高了肥效,节省了施肥用工。

一些用于土壤消毒和从根部施入的农药,也可以通过滴灌施入土壤,从而节约了劳力开支,提高了用药效果。

(9)但是,微灌是利用压力管道输水并需要有过滤设备(常用的过滤器有网式过滤器,离心式过滤器,叠片式过滤器,离心网式过滤器组合。

),其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要考虑作物的经济效益。

粮食作物常采用滴灌带,微喷带,薄壁软管进行灌溉;温室大棚经济作物则应用滴灌管,压力补偿式滴头,微喷头浇灌;果树苗木采用管上式压力补偿滴头或者小管出流滴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