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练习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六单元小数加减法(同步练习)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名师点睛: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小数点对齐。

知识点 小数部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1.直接写得数。

0.2+0.5= 7.8+0.2= 0.54+0.21= 0.25+0.35=0.7+0.8= 2.5+0.3= 0.56+0.41= 0.42+0.18=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3.62+8.49= 14.4-3.5=9 4 .8 2 6 .3 + 验算: 5.3 4 .4 1 - 验算:24.67+4.96= 32.05-0.75=3.文具店中,一支钢笔8.65元,比一本笔记本贵3.91元。

(1)一本笔记本多少元?(2)一支钢笔和一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易错点 计算时没有将相同的数位对齐4.数学小门诊。

(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3 1.54 1 4. 7 - 改正: ( )应用提升练提升点1 解决不同形式的小数加减法5.用小数计算下列各题。

109104+= 3t 45kg -1t 68kg =提升点2 解决生活中小数加减法问题6.李大伯把一根5.17m 长的竹竿竖直插到河底(插入泥中部分忽略不计),露在水面外的部分长0.99m 。

这条河有多深?思维拓展练7.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67 0. 7 . 3 . □□-□□□第2课时 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知识点 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1.直接写得数。

2.1+0.2= 0.33+0.4=3.6+1.26=3.51+0.2= 102+0.3= 12.7+6.09=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3.86= 9.3-4.63=6 8.3 5 .4 + 验算: 36 .4 3.9 - 验算:12.36+0.9 = 7.8-1.78=3.一辆卡车运化肥,上午运走了9.53t ,比下午多运了1.8t ,这辆卡车下午运化肥多少吨?易错点 没有正确掌握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4.下列计算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综合复习练习题(含答案)一、填一填。

(每空3分,共27分)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填“前面”“上面”或“左面”)()()()2.下面三个物体,从()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从()面和()面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填“前”“上”或“左”)3.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填序号)二、判一判。

(每题2分,共10分)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一定是不同的。

()2.从左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

()3.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不可能看到。

()4.是由4个组成的。

()5.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相同。

()三、选一选。

(第1题4分,其余每题2分,共10分)1.观察下面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2.从前面观察下面各物体,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3.给添上一个相同的正方体后,从左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添法。

A.2B.3C.44.用正方体搭一个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搭这样一个物体,最少要用()个正方体。

A.3B.4C.5四、连一连,圈一圈。

(共19分)1.把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摆成下面如图的样子。

右面的图形分别是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6分)2.从上面看这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图形?连一连。

(10分)3.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请把这个物体圈出来。

(3分)五、数一数,填一填,画一画。

(每题9分,共18分)1.下面的物体分别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个()个()个2.观察下面的物体,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

(共16分)1.聪聪和明明分别用5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物体,要求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他们谁搭的物体正确?在正确答案下面的()里画“√”。

(4分)聪聪()明明()2.⁠⁠(1)上面哪些物体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3分)(2)上面哪些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3分)3.(6分)⁠附加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与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与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8单元知识与练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1、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在实际计算中准确地、熟练地运用。

(1)如果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就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就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如果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分析题目中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

比如这道题:王老师要批改48篇作文,已经批改了12篇。

如果每小时批改9篇,还要几小时能批改完?同学们通过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可以得出:要求几小时能批改完,要先求出还剩多少篇作文没有批改,再列出综合算式:(48-12)÷9 解答这道题。

练习1、递等式计算。

175-27+30×2 175-(27+30×2) 175-(27+30)×2 (175-27+30)×2(27-3×9)÷6 246÷41×17-32 16×(520-420÷20) 46+54-46+5421+6×(15-7) 120÷40+(5+12) 46+46-18×2 230-156+128+2812×(300-100÷25) 16+5×8×16 (42-12×0+8)÷5 56-0÷8+14×42、某打字员要在14天内打完一本书稿,已经打了7天,还剩624页,以后平均每天打78页。

她能按时完成任务吗?3、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各12箱,梨每箱14千克,苹果每箱16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4、水果店运来梨和苹果共12箱,其中梨有8箱,每箱14千克,苹果每箱16千克,一共运来多少5、读一本童话书,前5天每天读12页,后3天每天读8页才读完,这本童话书共有多少页?6、兴隆菜社现有蔬菜5600千克,上午2辆汽车一次共运走1600千克。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一单元-3括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一单元-3括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2.括号)(练基础)知识点:乘除法的意义一、填空题1.计算()45270655⨯+÷时,第一步应算( )法,第二步算( )法,第三步算( )法。

2.计算19[(188312)5]⨯+÷时,先算( )法,再算( ),最后算( )法,算式的结果是( )。

二、比一比,算一算3.混合运算。

122084070⨯-÷ 570(357525)÷+÷ 7208926÷⨯-12[162(213)]⨯÷- 580+31×16-390 32×[252÷(48-36)]4.先口述运算顺序,再计算。

940×[128-(154-31)] 209+102÷(52-35)158×[(27+54)÷9] 360÷(70-4×16)✧易错点四、改正并填空5.96÷(19-13)×4 改正:=96÷6×4=96÷24=4警示:第二步运算顺序错误,对于没有括号、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应按()的顺序计算。

(应用提升)◆提升点1:根据指定的运算顺序添加括号五、根据指定的运算顺序添加括号6.如果把算式“108+75÷25-10”的运算顺序改成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那么算式应改为()。

7.要在72÷12+6×9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使其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则算式应变为()。

◆提升点2:列综合算式六、按顺序计算,然后列出综合算式8.(思维拓展)七.在○里填上运算符号,在适当的位置添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

9. 6○6○6○6=16○6○6○6=26○6○6○6=3参考答案1.除 加 乘【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时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此题依此填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期单元练习题(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时间:60 分钟)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直接写得数。

360 ÷20 = 1-73= 52+53= 133 一85 =720 ÷40 = 118 + 72 = 172×6= 130×7 = 28 ÷4×7= 6 十3×9 = 50×(40÷8) = 72一9×8= 14 一6 + 23 = ( 82 + 38 ) ×2 = 56÷7-8= (6 + 8)×8 = 二、填一填。

( 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 )往( )按顺序计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

( 2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

( 3 )计算882-15×(3 + 38)时,先算( )得( ) ,再算 ( ) 得( ) ,最后算( )得( )。

( 4 ) 0 除以一个( )数,还得0。

三、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 ) :( l ) 64÷16×4=64÷(16×4)=1 。

( ) ( 2 )任何数和0相乘不得0 。

( )( 3 ) 275与125的差乘它们的和,积是多少?列式为275-125×(275 + 125)。

( ) ( 4 ) 5+5×2=20 ( ) ( 5 )甲数是120,是乙数的2倍,则甲、乙两数的和是360 。

( ) ( 6 ) (532-255÷5)×41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

( ) 四、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1 )和330÷5×6 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二单元-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二单元-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二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练基础)知识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几何体1.乐乐用4个正方体摆成一个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是,从正面看是。

下面图()是乐乐摆的。

A.B.C.2.从( )面看是,从( )面看是,从( )面看是。

3.用心观察,准确选择。

(1)从左面看是的有( );(2)从左面看是的有( );(3)从上面看是的有( );(4)从上面看是的有( )。

4.操作:在方格纸上画出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易错点5.在符合要求的物体下面的括号里面“√”。

警示:这两个物体从()面看形状相同,从()面看形状不同。

(填“前”或“左”)(应用提升)6.下面这个图形是由8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如果把这个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那么只有1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2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3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4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只有5个面涂红色的有( )个小正方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练基础)知识点:从同一方向观察不同的几何体1.看一看,写一写,画一画。

(1)上面的物体都是由()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2)从左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的是()。

(填序号)(3)分别画出物体③和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

2.选一选。

(1)从上面看形状是的有________。

(2)从侧面看形状是的有________。

(3)③号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________。

✧易错点3.改正并填空和从左面看形状相同。

改正:()警示:这两个物体从前面看形状相同,从左面看形状()(应用提升)◆提升点:观察复杂的几何体4.观察下面三个物体,完成下面的问题。

(1)上面的物体中,从左面看是的是()号物体;从左面看是的是()号物体。

(2)从上面看是的是()号物体。

(3)从前面看是的是()号物体。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一单元-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一单元-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第一单元四则运算——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练基础)◆知识点:乘除法的意义一、填一填1.求5个12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是(),列乘法算式是()。

比较两种方法,用()法计算比较简便。

2.根据36×14=504,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和()。

3.24×5表示的意义是()。

4.140÷70表示的意义是()。

◆知识点: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5.根据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二.算一算6.列竖式计算,并利用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43×8=2550÷25=◆知识点:有关0的运算三、连一连7.算一算,连一连298+0= 一个数减0还得原数275-275=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134-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65×0= 一个数加上0得原数0÷45=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易错点四、改正并填空8.25乘一个数得200,这个数是多少?解:25×200=5000 答:这个数是5000改正:()警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不是用乘法,而是用()法。

(应用提升)五、解答题◆提升点1:运用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9.阳光学校四年级共280人去春游。

每40人坐一辆车,每辆车租金500元。

租车费共需多少钱?提升点2: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解题10.一学校有女教职工110人,男教职工人数比女教职工人数的2倍还多15人,男女教职工一共有多少人?(思维拓展)11.两数相除商是5,没有余数,已知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59。

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参考答案1.12+12+12+12+12=60 12×5=60 乘2.504÷36=14 504÷14=36【分析】根据在乘法里,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即可把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0+(a)=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0=(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a=(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0=(0);(0)×a=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a=(0)⑥0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6、租船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第一部分计算(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请你口算
2、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3、口算
二、第二部基础题(每题8分共56分)
1、填空
2007年我国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

首先它以每秒7.9千米的速度飞行,然后逐渐加速,以每秒十一点二千米的速度进入轨道。

7.9这个数读作(),十一点二写作()。

2、我会按要求改句子。

3、我能在正确的一组词语后面打“√”。

4、精挑细选,正确选择。

1、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能组成()
(1)锐角(2)直角(3)钝角
2、在可以放大4倍的放大镜中看50°的角,你看到的角的度数是()。

(1)50°(2)100°(3)200°
3、计算a×b×c=b×(a×c)运用的定律是()
(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3)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4、10.020的计数单位是()
(1)0.1 (2)0.01 (3)0.001
5、如果a÷b=0那么()
(1)a一定是0 (2)b一定是0 (3)a和b都是0
5、认真审题,只列算式(不求结果)。

6、文字题
(1)304除以19的商.加上16的5倍,和是多少?
(2)870与840的差去除1530与840的和,商是多少?
(3)1350减去24与18的积,再加上541,得多少?
(4)72与39的差乘45与35的和,积是多少?
(5)48与142的和除以54减去35的差,商是多少?
(6)45与54的积,减去214与86的和,差是多少?
7、填空题
1、2014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2498000人,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2、0.5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就是最小的整数计数单位。

3、由4个十、8个一、5个十分之一、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小数是()。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6°,它的另一个锐角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它的一个底角是()。

5、0.06扩大到原数的()倍是6,37缩小到原数的()是0.37。

6、按照“四舍五入法”,近似数2.4的最大两位小数是(),最小两位小数是()。

三、第三部解决问题(共20分)
1、应用题
1.一袋米吃去32.18千克,还有17.82千克,这袋米原有多少千克?
2.一个足球48.36元,一个篮球54.27元,王老师用150元买足球,篮球各一个,应找回多少元?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54米,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4.两根电线,第一根长48.3米,比第二根长6.5米,第一根用去9.4米后,比第二根少多少米?
5.一把椅子35.4元,比一张桌子便宜16.2元,学校买了100 套桌椅,共用多少元?
6.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第二、三段长41.6米,第一、三段长39.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7.甲仓有粮58.4吨,乙仓有粮44吨,从甲仓运走多少吨粮以后,乙仓存粮是甲仓的2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