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7首诗词排行榜

37 《桃花庵歌》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桃花庵歌》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伯虎)的经典诗作。
《桃花庵歌》是唐寅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
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
唐寅诗画得力处正在于此,这首诗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代表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

代表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堪称千古绝唱!1.《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
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这诚然与夸张手法不无关系,比如诗中屡用巨额数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等等)表现豪迈诗情,同时,又不给人空洞浮夸感,其根源就在于它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2.《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排行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36首经典国文

这是一篇绝对值得一读的美文,朋友可以在其中享受中国诗词的大餐!本文试图对中国历史上评价最高的诗词排名。
评价最高的诗词,必须得到历代人们或名人的推荐和高度评价,必须有“经典”或“千古绝句”的评语。
36《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登幽州台歌》和《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也是他杰出的代表作。
他是唐诗开创时期在诗歌革新的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功绩的诗人,杜甫称赞他:“千古立忠义,感遇有遗篇。
”白居易赞他:“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
” 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都对他在唐诗发展上的功绩有高度的肯定,也反映了唐代诗人的公论,至于他的《感遇诗》直接启发了张九龄《感遇》和李白《古风》的创作,李白继承他以复古为革新的理论,进一步完成唐诗革新的历史任务,更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这首流传千古的《登幽州台歌》,我们当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35.《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
汉族,由湖北搬到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36首经典古诗词

36首经典古诗词古人诗词流传千年,其中有36首经典之作,深深地触动了世人的心灵。
这些古诗词集中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以下是这36首经典古诗词的简要介绍。
1.《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思乡之情。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自然中的草木更替,抒发了离别和人生无常的哀愁。
3.《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用清晰的意象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渴望。
4.《赋得古原草送别》- 王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并流露出对离别的伤感。
5.《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这首诗以崇高的形象和宏伟的描绘让人产生敬佩和敬畏之情,同时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6.《登高》-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悲剧和人生苦难的思考和抗争。
7.《江雪》-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以带有寓意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孤独和坚持的精神。
8.《登幽州台歌》- 杜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和未来的思索,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对历史的思考。
9.《白日依山尽》- 王勃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抒发追求的豪情,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心态。
10.《鹿柴》- 王之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以幽静的自然景色描绘,表达了寻找宁静和平和的愿望。
11.《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不见北斗星。
中国史上最强33首诗词排行

中国史上最强33首诗词排行中国史上的诗词博大精深,涌现了无数传世佳作。
虽然很难定出一个被所有人认同的“最强33首诗词排行”,因为这类评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品味、文化背景、审美偏好等多种因素,但可以列出一些历代广为流传,且常常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瑰宝的诗词作品。
下面是一份不完全的名单,仅供参考:1. 李白- 《静夜思》2. 杜甫- 《望岳》3. 王之涣- 《登鹳雀楼》4. 孟浩然- 《春晓》5.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6. 李清照- 《如梦令》7. 李煜- 《虞美人》8.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9. 杜牧- 《赤壁》10. 唐婉- 《钗头凤·世情薄》11.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12. 文天祥- 《过零丁洋》13. 范仲淹- 《岳阳楼记》14. 刘禹锡- 《陋室铭》15. 岳飞- 《满江红·和乐天弟茂才》16.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17. 陆游- 《书愤》18. 高适- 《别董大二首》19. 骆宾王- 《咏鹅》20. 李商隐- 《峨眉山月歌》21. 陶渊明- 《归园田居》22. 李清照- 《声声慢》23. 王勃- 《滕王阁序》24. 曹操- 《观沧海》25. 纳兰性德- 《长相思·山一程》26. 杜甫- 《春望》27. 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8. 李白- 《将进酒》29. 刘克庄- 《竹枝词》30. 杜牧- 《清明》31.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32. 李白- 《行路难》33. 冯延巳- 《临江仙·夜归临皋》以上列举的是一些深受喜爱,流传甚广的经典诗词,它们代表了中华文化的高峰,并在不同的时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值得说明的是,这个名单仅为粗略列举,而且因个人偏好和理念不同,每个人心目中的“最强诗词”可能都会有所不同。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下)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36首诗词(下)这是一篇绝对值得一读的美文,网友可以在其中享受中国诗词的大餐!诗词排名从后往前的顺序!18.《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苍凉。
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
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17.《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与北宋婉约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艺术成就上毫不逊色。
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从词调来讲,《青玉案》十分别致,它原是双调,上下阕相同,只是上阕第二句变成三字一断的叠句,跌宕生姿。
下阕则无此断叠,一片三个七字排句,可排比,可变幻,随词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势是一气呵成的,单单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古代词人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辛弃疾的这一首,却没有人认为可有可无,因此也可以称作是豪杰了。
16.《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6首水平最高的诗词

36首水平最高的诗词
1.《静夜思》李白
2.《登高》杜甫
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4.《庐山谣》杨万里
5.《江雪》柳宗元
6.《春夜喜雨》杜甫
7.《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8.《鹿柴》王之涣
9.《登鹳雀楼》王之涣
10.《清平调》李白
11.《长恨歌》白居易
12.《将进酒》李白
13.《乌衣巷》刘禹锡
14.《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15.《望庐山瀑布》李白
16.《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17.《桃花扇·碧油池中馆》唐寅
18.《诗经·关雎》
19.《七步诗》曹植
20.《滕王阁序》王勃
21.《雨霖铃》柳永
22.《饮中八仙歌》陆游
23.《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24.《满江红·登高》辛弃疾
25.《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26.《春望》杜甫
27.《赏画》苏轼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七律·长征》毛泽东
30.《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31.《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3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35.《观书有感》杜甫
3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