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第36章_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合集下载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3篇最后的思考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一、复习题1.是什么因素引起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总需求影响的时滞?这些时滞对积极与消极政策争论的含义是什么?答:货币和财政政策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作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

货币政策通过改变利率而影响总需求。

在利率影响支出,特别是住房支出与企业投资时,由于许多家庭和企业提前确定他们的支出计划,因而利率变动改变总需求需要时间。

财政政策的作用也有时滞,因为政府改变支出与税收要经历漫长的政治过程。

为了做出任何一种财政政策变动,方案必须通过国会各委员会讨论、由众议院与参议院通过,并由总统签署。

提出、通过和实施一项重要的财政政策变动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由于这些长时间的时滞,那些想稳定经济的决策者就要提前知道当他们的行动发生作用时可能存在的经济状况。

但是经济预测是极不准确的,因为在一种政策开始实施到它发生作用之间的时间内,经济状况很容易发生变动。

由于这个原因,稳定经济的决策很可能无形中扩大了经济波动的程度。

2.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为什么减税对GDP的影响要小于相似规模的政府支出增加对GDP的影响?为什么不是相反的情况?答:因为根据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政府购买增加是比减税更有潜力的工具。

减税增加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鼓励他们增加消费支出,而政府购买使直接增加了总需求。

而且政府支出购买物品或劳务,是直接增加了总需求;政府为家庭减税的美元,其中一部分可能用于储蓄而不是支出。

不仅如此,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所以减税对GDP的影响要小于相似规模的政府支出增加对GDP的影响。

3.什么会促使中央银行领导人引起政治性经济周期?政治性经济周期对政策规则争论的含义是什么?答:当政府赋予中央银行领导人以维护经济秩序的权威,而并没有给他们以指导时,中央银行就有可能滥用权力,如利用货币政策来影响大选的结果。

假设现任总统的选票取决于他连选连任时的经济状况,一个对现任总统有好感的中央银行领导就会在大选之前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刺激生产和就业,因为他知道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大选之前还不会表现出来。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

36.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 图稳定经济吗
• 36.1.2反方:决策者不应该试图稳定经济 • 一、反对货币政策的理由如下:
• 1、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利率而影响支出,特别是住房 投资和企业投资来影响总需求。但这两项投资计划,一般 情况下,是家庭和企业提前确定好的,与当下刚刚实施的 货币政策关系不大。 • 2、许多研究也表明,在做出货币政策变动决策的6个月之 内,对总需求的影响很小。也就是说货币政策变动有6个 月左右的时滞。
• 政府支出效果:根据宏观经济模型,到第二年年末,8000亿 一揽子计划会创造或储备300多万个岗位。
36.2 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
• 36.2.2 反方:政府应该减税来反衰退 • 一、理由:
• 1、用税收政策来刺激经济衰退是有长期传统的。
• 约翰逊(减税作为主要经济激励之一)、里根(签署大幅减税的法 律);——两次减税后很快就有了有活力的经济增长。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 论问题
2016.5.14-15
36.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 图稳定经济吗
• 36.1.1 正方: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 • 一、举例:假设911恐怖事件发生后
企业和家庭悲观未来 削减支出 物品与服务总需求减少
真实GDP下降,收入减少
辞退工人,失业增加
生产减少
36.4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 标吗
•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 衡取舍。 • 问题:中央银行愿意忍受的通货膨胀应该是多少? • 争论问题:通货膨胀率的适当目标是否为零?
36.4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 标吗
• 36.4.1 正方: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 • 一、通货膨胀的坏处

宏观经济学中的五个问题

宏观经济学中的五个问题

4. 财政决策者应该减少政府债务吗 (美国 财政决策者应该减少政府债务吗? 1999年国债为3.7万亿美元, 占GDP的44%) •应该 --政府债务把负担加在后代纳税人身上 --预算赤字减少国民储蓄, 提高实际利率,减 少投资, 降低劳动生产率和实际工资,减少产 出
•不应该 --政府债务对年轻一代的税收负担可能被夸大 --预算赢余的用途不光是可以用来减少政府债 务,也可以用来增加教育的投入 --经济活动下降或有战争时政府预算有赤字能 刺激总需求或为战争作物质准备 --只要政府的债务增加慢于国民收入的增加, 政 府就有能力通过税收偿还债务
2.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还是相机抉择 •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 --相机抉择没有限制无能和权利的滥用(政治性 经济周期) --相机抉择引起的通货膨胀会高于合意的水平: 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 使预期的通货膨胀调高, 短 期菲利普曲线上升 --固定增长率, 比如3%增长率
• 相机抉择的优势:
--灵活性 --相机抉择的问题大多为假想的, 比如中央银行 可以通过行为赢得信任 --经济学家对于什么是好的增长率没有共识
3.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 应该为零 --通货膨胀带来的额外成本 (菜单成本,皮鞋成本, 税收负担变动, 财富任意分配等) --降低通货膨胀是一项短期有成本但长期有好处 的政策
•不应该为零 --牺牲率可以高达5% --通货膨胀的成本大小不肯定, 有些成本可以通 过政策来减少(改变税制, 指数化债券) --生活水平取决于生产率而不是货币政策 --降低通货膨胀并不使实际收入增长加快
宏观经济的五个争论问题
1. 货币和财政决策者应该努力稳定经济吗 • 赞成: 赞成 决策者应该努力稳定经济 如果放任不管, 经济就倾向于发生波动(悲观 如果放任不管 经济就倾向于发生波动 悲观 情绪—消减支出 减少总需求—失业上升 消减支出—减少总需求 失业上升— 情绪 消减支出 减少总需求 失业上升 经济下降…) 经济下降 •币与财政政策的作用有很长的时滞 可能扩大经济波动的程度

经济学原理_36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经济学原理_36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间的不同
宏观经济(hónɡ ɡuān jīnɡ jì)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9
精品资料
2.货币政策(huòbìzhènɡ cè)应该按规则制定 还是相机抉择
支持相机抉择:
▪ 相机抉择允许联储灵活应对未预测到的事件 ▪ 政治性经济周期和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只是理论上
的可能性,其在实践中并不重要
▪ 详细说明准确的规则和确定什么是最好的规则是非
膨胀是适当的目标吗?
宏观经济政策(zhèngcè)的五个争论问题
11
精品资料
3.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tōnghuò péngzhàng)作为目标吗?
支持零通货膨胀目标:
▪ 即使是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成本(皮鞋成
本,菜单成本等)也很大
▪ 实现零通货膨胀会有暂时有成本(更高的失业),
但却长期有好处
▪ 更高的储蓄为资本积累提供更多的资金,这会提高
生产率和生活水平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zhēnglùn)问题
19
精品资料
5. 应该为了鼓励(gǔlì)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支持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 另一个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 现在美国的税收体制不鼓励储蓄:
▪ 高边际税率减少了储蓄的收益
27
精品资料
▪ 货币政策规则(guīzé)的支持者认为,相机抉择的政
策会饱受缺乏能力、滥用权力和政策前后不一致性 之苦。货币政策规则(guīzé)的批评者认为,相机抉 择的政策在对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做出反应时较为灵 活
25
精品资料
内容提要(nèi rónɡ tíyào)
▪ 零通货膨胀目标的支持者强调,通货膨胀有许多成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曼昆—宏观经济学》 重点总结

第23章一国收入的衡量—GDP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研究个别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个经济,包括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增长。

一GDP1 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2 组成: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Y = C +I +G +NX3 实际GDP与名义GDP: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衡量的是生产的变动,而不是物价的变动。

4 GDP平减指数:,是经济学家用来检测经济平均物价水平,从而监测通货膨胀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GDP deflator)5 GDP与经济福利:∙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GDP没有包括的另一种东西是环境质量。

∙GDP也没有涉及收入分配。

二衡量收入的其他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

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NNP):是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的消耗。

∙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第24章生活费用的衡量—CPI一CPI1 定义: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2 计算:定义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消费者物价指数=*1003 衡量生活费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替代倾向新产品的引进无法衡量的质量变动。

4 GDP平减指数与消费者物价指数差别1: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而消费物价指数反交映了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价格。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圣才出品】

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一、名词解释1.功能财政思想(Functional Finance)(武汉大学2010研)答: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

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

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即存在通货紧缩缺口)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

反之,当存在通货膨胀缺口时,政府有责任减少支出,增加税收。

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可见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

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2.前后不一致性(time inconsistency)答:前后不一致性准确地说应该是时间不一致性,是指货币政策决策者提前宣布政策以影响私人决策者的预期,然后在这些预期形成并发生作用后又采用不同政策的倾向。

一般指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政府向公众承诺采取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公众相信了政府的承诺从而降低通货膨胀预期,由于通货膨胀预期降低,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此时政府可能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对付失业,这就造成了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

近几年来,一些学者把新凯恩斯主义模型运用于货币政策中,并提出即使政府没有扩大产出的动机,消除通胀倾向,增进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也会产生更好的政策效果,这无疑推进了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研究。

3.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答: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种政策规则,根据这种规则,中央银行将宣布以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为目标(通常是低的),然后当实际通货膨胀率背离这一目标时调整货币供给。

与名义GDP目标一样,通货膨胀率目标也把经济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分开。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一些情况下预算赤字是合理的
✓为战争举债筹资 ✓在经济活动暂时下降时期允许预算赤字
平衡预算意味着更大的国民储蓄、投资和经 济增长
16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反方:政府不应该平衡其预算
政府债务问题被夸大了 孤立地看待预算赤字的影响会产生误解 仅仅关注预算赤字转移了人们对代际收入再 分配政策的注意力 有远见的父母可以通过留下较多遗产的方式 抵消预算赤字对子女的不利影响 预算赤字可以永远持续下去
正方: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社会中的许多其他政策也减少了对家庭储蓄 的激励 从所得税转向消费税会极大地提高对储蓄的 激励
19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反方:不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提高对储蓄的激励增加了那些承受能力最弱 的人的税负 经济理论对高收益率能否增加储蓄并没有给 出明确的预测 增加国民储蓄还有其他方法
衰退期间的基本问题是总需求不足 应对经济衰退的方法
✓扩张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
当货币政策工具失效时,财政政策特别有用
7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
正方: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来反衰退
政府购买增加是一种比减税更有潜力的工具 决策者主要在三个方面增加政府支出 很难衡量这些刺激的效用到底有多大
通胀使得根据劳动市场的变动调整真实工资 更为容易
通胀令负真实利率成为可能
14
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正方: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
政府税负最直接的影响是加重了子孙后代纳 税人的负担 预算赤字还会降低产量和收入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6章节

宏观经济学学习笔记(曼昆经济学原理)36章节

《经济学原理_宏观经济学》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一、重要摘抄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正方:衰退对社会无益,它代表资源的绝对浪费,社会没有理由要受到经济周期高涨与低落的折磨。

政策行为通过引致一个更稳定的经济,并使每一个人从中受益而使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最好的运用。

反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发生作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

由于长时间的时滞,那些想稳定经济的决策者就要预见在他们的行动发生作用时可能存在的经济状况,但是经济预测是极不准确的。

缺乏可靠了解的干涉只会增大使事情更糟糕的风险。

2.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正方: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分析表明,增加政府购买是一种比减税更有效的工具。

当政府为家庭减税一美元时,其中一部分可能被用于储蓄,而不是支出;而当政府支岀一美元购买物品或服务时,这一美元直接且完全地增加了总需求。

决策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三类支出上:用于“现建现用”项目的支出;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通过失业保障制度增加对失业者的补助。

反方:减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减税增加总需求的同时,它也可以增加总供给。

在衰退期间增加政府支出存在各种问题:首先,消费者明白,高政府支出必然伴随着政府为这种支出融资而必需的政府借债,这很可能引起未来的高税收,这种预期进而会引起消费者削减今天的支出;其次,与其他大多数税收一样,这些未来的税收也会引起各种无谓损失;再次,政府能否明智且迅速地花钱也非常不清楚。

而减税的优点是分散了支出决策,而不是依靠集中的、极不完善的政治过程。

3.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正方:货币政策运用中的相机抉择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对于能力不足及滥用权力没有限制;第二个问题是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会高于合意的水平。

前者可能导致政治性经济周期,后者可能导致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

反方:虽然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可能有一些缺点,但它也有一个重要的优点:灵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
固定的货币增长率 通货膨胀目标: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低于目标通货膨胀,联储 增加货币供给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高于目标通货膨胀,联储 减少货币供给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9
2.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
货币政策不应该相机抉择:
如果中央银行领导人缺乏能力,允许他们相机抉择 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害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5
主动学习 1
积极稳定经济的政策 当工资,物价水平和预期对经济状况的变动 反应很快时,你会支持积极稳定的政策吗? 如果反应很慢,你仍会支持积极稳定的政策 吗?
6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如果工资,物价水平和预期调整缓慢,经济 需要更多时间才能回到自然产量率与自然失 业率 在这种情况下,扩张性政策能及时减缓经济 的衰退程度,而不是把经济推向通胀性繁荣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12
3.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第一章中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中央银行愿意忍受的通货膨胀应该是多少? 零通货膨胀是适当的目标吗?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13
3.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4
1.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积极稳定政策的批评者: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发生作用有一个相当长
的时滞,因此政策必须在经济状况改变之前 执行 但引起经济波动的冲击是无法预测的,而且 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是极不准确的 如果政策发生作用太迟,它可能会加剧波动 因此,经济应该靠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恢复
16
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
A. 如果支付给大学行政管理员的实际的真实工资 保持不变,这会出现什么结果? 当实际的真实工资超过均衡的实际工资时,会 存在劳动力过剩,这代表资源的浪费 当工资降低时,这会鼓励一些行政管理员转向 大学的教学岗位或私人部门
17பைடு நூலகம்
主动学习 2
参考答案
B. 如果要降低3%的实际工资,通货膨胀率是0%还 是4%时会更容易?为什么? 为维持零通货膨胀条件下的劳动市场均衡,行 政管理人员需要接受名义工资下降3% 在4%通货膨胀条件下,他们只需要接受名义工 资增长1% 第二种情形更可行,因为很多人会有“货币幻 觉”,只关注名义变量,而不是实际变量
7
14.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 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14.2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 相机抉择 14.3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 为目标吗 14.4 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14.5 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吗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8
2.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
美联储几乎完全采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一些人认为美联储应该遵循一个规则,比
支持零通货膨胀目标: 即使是温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成本
(皮鞋成本,菜单成本等)也很大 实现零通货膨胀会有暂时有成本(更高的失
业),但却长期有好处
如果零通货膨胀的承诺是可信的,这便会降低 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实现零通货膨胀的成本 也会降低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14
3.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C H A P T E R 36
经济学原理
N. 格里高利·曼昆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 争论问题
本章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于下列问题,争论的双方分别持什么观点? 决策者应该稳定经济吗?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吗?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为目标吗? 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吗?
支持相机抉择: 相机抉择允许联储灵活应对未预测到的事件 政治性经济周期和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只是
理论上的可能性,其在实践中并不重要 详细说明准确的规则和确定什么是最好的规
则是非常困难的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11
14.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 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14.2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 相机抉择 14.3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 为目标吗 14.4 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14.5 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吗
相机抉择含有滥用权力的可能性 例如:中央银行领导人使用货币政策来影响选 举结果,引起的经济波动称为 “政治性经济周 期”
当经济发生衰退时,承诺物价水平稳定的中央银行 领导人可能会背信:
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实际政策与已宣布政策 之间的不同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10
2.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相机抉择
可以通过指数化来减少通货膨胀的一些成本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15
主动学习 2
零通货膨胀率 如果一种结构性改变减少了对大学行政管理 人员的需求,使他们的均衡工资减少了3%
A. 如果支付给大学行政管理员的实际的真实工资 保持不变,这会出现什么结果?
B. 如果要降低3%的实际工资,通货膨胀率是0% 还是4%时会更容易?为什么?
这最后一章讨论五个宏观经济政策的经典问 题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3
1. 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积极稳定政策的支持者: 如果放任不管,经济就倾向于发生波动
例如:当家庭与企业变得悲观时,他们就削 减支出,这就减少了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 引起经济衰退 决策者能“逆风向行事”—使用货币政策与 财政政策来稳定总需求,产出与就业 每个人都能从一个更加稳定的经济中受益
1
14.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应 该试图稳定经济吗 14.2 货币政策应该按规则制定还是 相机抉择 14.3 中央银行应该把零通货膨胀作 为目标吗 14.4 政府应该平衡其预算吗 14.5 应该为了鼓励储蓄而修改税法 吗
宏观经济政策的五个争论问题
2
介绍
本课程介绍了经济学家用来分析整体经济行 为和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工具
反对零通货膨胀目标:
与温和通货膨胀相比,零通货膨胀的好处并 不大,然而实现零通货膨胀的成本是很大的
估算:减少1%的通货膨胀要求放弃一年 GDP的 5%
反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衰退在经济中会潜在留下持 久性的印记:
投资减少,未来资本存量也减少
当工人们在衰退成为失业者时,他们失去了 有价值的工作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