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禁火、禁烟是保障生命安全、物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确保组织内的禁火、禁烟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制定本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吸烟条例》三、禁火安全措施1.全面禁止各种形式的明火,包括但不限于火种、明火点燃物、燃爆品等。

2.禁止在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其他明火禁区内使用明火或者电热器具。

3.严禁违规使用煤炭、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物品。

4.禁止在无法灭火或起火时疏散的封闭空间使用明火。

5.建立健全灭火设施,加强灭火器材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使用。

四、禁烟安全措施1.严格禁止在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等区域内吸烟。

2.建立明确的吸烟区域,确保吸烟人员能够合法有序地进行吸烟活动。

3.加强对吸烟区域的管理,定期清洁、通风,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4.设立“禁烟标志”并进行标示,提醒所有人员共同遵守禁烟规定。

5.加强对吸烟者的宣传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安全管理责任1.全体员工应当遵守和执行禁火、禁烟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安全管理部门应当落实相应的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3.单位负责人应当履行安全生产的法定义务,制定相关制度并进行监督和检查。

4.对于违反禁火、禁烟规定的人员,将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六、应急措施1.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疏散和灭火。

2.组织员工进行灭火器材和灭火方法的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建立应急通讯机制,确保及时报警和求助。

4.定期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七、监督检查1.安全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对禁火、禁烟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制度,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追责。

3.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督促,确保他们遵守相关规定。

安全管理制度之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之禁火禁烟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之禁火禁烟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禁火禁烟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火灾和烟草烟雾都是常见的安全隐患,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制定和实施禁火禁烟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1.目的:禁火禁烟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禁止违规火源和烟雾的产生,防范火灾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2.范围:该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所有区域,包括办公区、生产车间、仓储区、设备区等。

三、禁火管理1.火源禁止:在企业内部,禁止任何形式的明火,包括但不限于吸烟、烧烤、明火炉具等。

明火使用需经过专门批准,并在特定场所进行。

2.火灾器械:企业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员工应接受相应的消防知识培训,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材的方法。

3.电器设备:企业应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员工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注意安全,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使用有安全隐患的电器等行为。

4.储存易燃物品:企业的易燃物品储存应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禁止乱堆乱放、过量储存易燃物品,并应定期检查储存区域的安全状况。

5.消防通道:企业应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不得堵塞。

员工在使用消防通道时应注意维护通道的畅通性,不得随意堆放货物。

6.灭火预案: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灭火预案,明确消防组织和沟通流程,以便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灭火和疏散。

四、禁烟管理1.室内禁烟:企业室内所有场所均禁止吸烟,包括办公区、会议室、厕所等。

2.室外吸烟区:企业应设置指定的室外吸烟区域,以满足员工吸烟需求。

吸烟员工应格于专门的吸烟区域内吸烟,并注意烟蒂的处理,确保不引发火灾隐患。

3.禁止吸烟标识:企业应在禁止吸烟的区域内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识,提醒员工遵守规定。

4.吸烟员工教育:企业应定期组织吸烟员工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提供戒烟辅导和帮助。

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一、绪论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项重要制度。

禁火和禁烟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和减少二手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维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二、禁火管理制度1. 公共场所禁止点燃明火公共场所包括商场、影院、剧场、会议中心等。

为了避免明火带来的潜在危险,这些场所应当禁止任何形式的明火活动,如点烛、燃放烟花爆竹等。

禁止明火活动的原则是对公共场所中的人员、设备和财物负责。

2. 禁止在禁火区域吸烟禁火区域是指某些特定场所,如森林、草原、矿山等易燃易爆场所。

在这些禁火区域,吸烟活动会增加发生火灾事故的风险。

因此,吸烟应被严格限制或禁止,以确保禁火区域的安全。

3. 加强对火灾易发场所的监管火灾易发场所包括工厂、仓库、物流中心等。

在这些场所,密集的人员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增加了发生火灾事故的可能性。

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火灾易发场所的监管,确保场所的消防设备齐全,并定期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4. 建立火灾报警系统建立火灾报警系统是防止火灾事故扩大的重要手段。

火灾报警系统应具备及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警设备应安装在公共场所和火灾易发场所,以便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禁烟管理制度1. 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公共场所包括办公楼、餐厅、车站、机场等。

烟草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对周围的人员造成危害。

因此,公共场所应全面禁止吸烟,保护非吸烟者的健康。

2. 加强对禁烟区域的监管禁烟区域包括学校、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

在这些禁烟区域内,禁止任何形式的吸烟活动,包括吸烟室。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禁烟区域的监管,确保禁烟政策的有效执行。

3. 加强对未成年人吸烟的防控未成年人吸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应采取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吸烟的防控,包括加强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监护,提高未成年人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安全管理之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之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宣传教育
对火源和烟草进行确认,制定控制和管理措施,确保员工不违规使用火源和烟草。
确认火源和烟草
日常检查
建立日常检查机制,对工作场所、员工宿舍等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定期评估
定期对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检查与评估
及时整改
对检查和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火源使用规定
03
对于必须使用火源的场所和设备,应制定火源使用规定,规范使用流程和方法,确保使用安全。
吸烟管控
通过宣传栏、海报等多种形式,宣传禁火和禁烟的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宣传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使员工了解安全知识和技能。
安全培训
定期组织紧急疏散演练,使员工掌握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正确应对方法。
缺乏安全宣传
人员意识不足
制度不完善
有些企业的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漏洞,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监管不到位
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容易流于形式。
制度执行困难
应急预案不足
有些企业在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中没有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
目的和背景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区域和人员,包括外来人员、访客和承包商等。
汇报范围
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概述
02
VS
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规定,禁止在特定区域或场所使用明火或吸烟,以防止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发生的一种安全管理制度。
特点
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具有强制性、预防性和宣传性。强制性指相关规定是必须遵守的,违反者将受到惩罚;预防性指该制度旨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而非事后补救;宣传性指该制度旨在提高员工或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使之自觉遵守规定。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5篇)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5篇)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____公司内严禁烟火。

2上岗人员不准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香烟等物品。

3因设备检修等情况必须动用明火时,要书面报告公司,获得批准后,采取可靠安全的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

4用煤气灶烧水做饭的公司,要有专人对煤气灶进行管理。

5用过炉取暖,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安装,要有专人负责检查管理。

6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变更用火位置和扩大用火范围。

7油站应从严控制危险区域内使用明火,电加温器、电钻、砂轮、风镐、钢锯等非防爆电器,一级进行其他可能产生火花的用火作业。

____公司根据用火场所、部位的危险程度,分为一级用火、二级用火、三级用火。

在油罐罐体、装车机、油(气)管道等储输油设备上的直接用火,为一级用火。

在桶装附油库房、装卸油作业区、装车间、阀组井、管沟等危险场所实施用火作业,为二级用火。

在储存区、作业区和公司站内除一级、二级用火范围以外的用火,为三级用火。

____公司用火作业前,应当根据作业内容确定用火级别,向有关部门提出用火申请,说明用火理由、种类、地点、时间、项目、工作量、施工人员一级防火防护安全措施,填写《公司用火作业审批表》。

10用火作业应当报批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司内用火。

____公司内动火作业严格遵循动火作业“六大禁令”,即动火证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不与生产系统可靠隔绝,禁止动火;不清洗,置换合格,禁止动火;不消除周围易燃物,禁止动火;不按时作动火分析,禁止动火;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____公司用火作业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组织实施:12.1用火作业期间,站领导必须亲自组织,并指定现场用火安全监督员,属于一、二级用火的,请求有关专家赴现场指导用火作业;12.2各类作业人员应当严守岗位,各司其职,严格按照用火作业方案和操作规程实施和监督用火作业,及时掌握用火安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发生事故;12.3收发、测量和加注油料期间,禁止用火;12.4在输油管道、油罐等设备上用火时,必须预先切断油源,并采取腾空、清洗和通风等安全措施,待达到用火条件后方可用火。

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临时工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禁止在规定的区域内吸烟和进行火源活动,倡导绿色、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目标是:确保员工遵守禁烟和禁火规定,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危害。

第二章禁烟规定第五条所有区域内禁止吸烟,包括室内和封闭区域、办公区域、会议室、消防通道、厕所等。

第六条允许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吸烟,但在离开吸烟区域后,要将香烟熄灭后扔进专用烟蒂收集器中。

第七条各部门要设立明显的“禁烟区”标志,提醒员工遵守禁烟规定。

第八条禁止在办公室内存放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

第九条禁止将烟蒂等可燃物乱扔,要将其投入封闭的烟蒂收集器中。

第十条禁止将未熄灭的烟蒂抛掷在窗外或在厨房、厕所等易燃区域。

第十一条禁止员工在上班期间外出吸烟。

第三章禁火规定第十二条除了已经获得许可外,所有区域禁止进行火源活动,包括点燃蜡烛、焚烧废纸、使用明火等。

第十三条禁止在办公室中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液化气等。

第十四条禁止在办公室内使用导电性、易发热和易爆炸的设备和工具。

第十五条禁止在办公室里私拉乱接电线,如发现电线老化、破损等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

第十六条禁止违法操作电线和电气设备,如私拉乱接电线、私改动电器设备等。

第十七条禁止未经许可在外来物品中进行电焊、切割等火源活动。

第四章管理措施第十八条各部门要负责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明确负责人和责任部门,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督促。

第十九条全体员工要认真学习和遵守本制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得故意违反本制度的规定。

第二十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将依据公司相关管理规定进行纪律处分。

第二十一条对于发生的火灾事故或安全隐患,要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1. 引言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的安全,有效防备火灾事故和烟草危害,订立的一系列禁止火源和烟草使用的管理规定。

该制度的目的是保护人员的健康和财产安全,削减火灾和烟草危害带来的损失,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适用范围本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以下场所和单位:•公共场所:商场、酒店、餐厅、娱乐场所、机关、学校、医院等;•工作场所:工厂、建筑工地、加油站、仓库等;•居住环境:室内房间、公寓、住宅小区等。

3. 禁火管理规定3.1 火源禁止禁止在以上场所和单位内显现以下火源:•明火:包括但不限于燃烧物、明火烛炉、香炉、煮饭炉等;•暗火:包括但不限于点燃的烟草、未熄灭的蜡烛等。

3.2 烟花爆竹禁放•在公共场所、居住环境以及离工作场所肯定距离范围内禁止放放烟花爆竹;•在特定场所如烟花表演场地举办活动时,应依据规定实行相应措施确保安全。

3.3 火灾隐患排查•定期组织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发觉问题适时整改;•对电气设备、用电线路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使用。

3.4 灭火设备配备•依据场所和单位的实在情况,合理配备灭火器、灭火器材等消防设备;•定期对灭火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灭火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禁烟管理规定4.1 公共场所禁烟•公共场所的楼梯间、电梯间、过道、走廊、大厅等禁止吸烟;•公共场所应设立明显的禁烟标识,提示人员遵守禁烟规定。

4.2 工作场所禁烟•在工作场所的办公区域、生产车间等室内区域内禁止吸烟;•工作场所应设立禁烟区域和吸烟区域,保障吸烟人员和非吸烟人员的权益。

4.3 居住环境禁烟•室内房间、公寓、住宅小区等居住环境内禁止吸烟;•住宅小区应设立禁烟标识,提示居民遵守禁烟规定。

4.4 禁烟宣扬教育•定期组织禁烟宣扬活动,提高公众对禁烟的认得和意识;•向人员发放禁烟宣扬资料,加强禁烟学问的普及和宣扬。

5. 监督和惩罚5.1 监督•建立禁火、禁烟安全管理制度的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负责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各场所和单位进行检查,发觉问题适时处理。

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

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

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的不断加添,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得到提高。

但是,这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健康问题等等。

其中,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是特别紧要的。

本文就认真介绍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

一、禁烟安全管理制度1、概述禁烟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进行管控和监督的一种制度。

目的是削减吸烟对健康的影响,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2、管控范围禁烟安全管理制度适用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教学楼、医院、商场、酒店、剧院、公园、餐馆等。

3、实施措施(1)防备措施公共场所内应设置禁烟标识,并明确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

公共场所内划分吸烟区与非吸烟区。

(2)监督措施公共场所设置专人进行巡查监督,发觉违规吸烟适时进行处理。

(3)惩罚措施对于违规吸烟行为,应进行严厉的惩罚,包括罚款、行政拘留等惩罚。

4、禁烟效果禁烟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地掌控了吸烟行为,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内的吸烟行为,为除去二手烟的危害做出了贡献。

二、禁火安全管理制度1、概述禁火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火源进行管控和监督的一种制度。

目的是削减火灾的发生,保障公众身体安全。

2、管控范围禁火安全管理制度适用公共场所和个人家庭,包括但不限于:工厂、物流仓库、建筑工地、民居等。

3、实施措施(1)防备措施公共场所应设立火警报警器,适时发觉火源并进行处理。

个人家庭应当配备灭火器、察看是否存在火源。

(2)监督措施公共场所应有专人进行巡查监督,并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演练,提高防火安全意识。

(3)惩罚措施对于违规放火行为,应进行严厉的惩罚,包括罚款、行政拘留等惩罚。

4、禁火效果禁火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有效地防备了火灾的发生,保障了公众身体安全,经济损失得到了极大的降低。

总之,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是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特别紧要的制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繁华进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火和禁烟安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禁火、禁烟管理,防范各种火灾事故发生,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生产稳定、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和所有承包商、供应商及相关作业及非作业人员。

公司所有生产区域皆为禁烟/禁火区。

3 相关文件及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第70号令)
《危险化学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安全作业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10.22-20xx)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10.17-20xx)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10.12-20xx)
《关键装置与重要部位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10.19-20xx)
《防火与防爆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G/****10.15-20xx)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xx)
4 职责
4.1安环质监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4.2公司各级防火负责人对所管辖的区域负责。

4.3相关方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本制度。

5 管理内容和要求
5.1禁火管理
5.1.1公司机修工段为固定动火区,其他场所一律为禁火区。

在禁火区域必须设置
醒目的禁火标志。

5.1.2生产区内禁止用电炉、煤气炉取暖、热饭。

5.1.3中心化验室除工作需要可以不经许可使用电炉,但必须做好防火的相关工作,严禁使用电炉取暖、煮、热饭菜。

5.1.2在禁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风镐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必须申请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

5.1.3禁止产生明火的机动车辆进入易燃物质储罐等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进入时必须加阻火器。

5.2禁烟管理
5.2.1公司所有场所为禁烟区域(包括食堂、厕所),在禁烟区域必须设置醒目的标志。

5.2.2进入本公司大门所有人员严禁吸烟。

5.2.3公司接待部门人员在接待领导、访客和相关外单位业务人员时,必须向上述人员说明公司禁烟的相关规定。

5.3奖罚规定
5.3.1公司员工违反上述规定公司对违反者罚款200元;
5.3.2公司接待人员未向访客和相关外单位业务人员(包括外来作业人员、驾驶员、押运员)说明公司禁火、禁烟规定的,造成其违反规定的,扣接待人员月度奖50元。

5.3.2外来人员违反上述规定公司对违反者视情况罚款100~500元;
5.3.3对举报者奖励200元。

6 记录
6.1《违纪通报》
6.2《安全生产奖惩台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