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欢迎下载)作者曰期:-----------------------------------------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而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 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部门和岗位。

三、职责分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进行安全检查和指导。

2. 相关部门负责本制度在本部门的落实,确保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

3.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

四、管理制度1. 作业前准备(1)作业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掌握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如防火、防爆、防泄漏等设施是否完好。

(3)检查作业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如熔融金属容器、起重设备、输送设备等。

(4)准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火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面罩等。

2. 作业过程管理(1)严格遵守作业规程,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作业。

(2)严格控制作业温度和压力,防止熔融金属泄漏、喷溅等事故发生。

(3)禁止在作业场所使用水、潮湿物品等可能导致爆炸的物品。

(4)保持作业场所的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积聚。

(5)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3. 作业后清理(1)作业完成后,及时清理作业场所,回收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2)检查设备设施,确认无泄漏、无残留熔融金属后方可离开。

(3)归还使用的防护用品,并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

五、安全培训与教育1. 公司应定期组织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新入职员工必须经过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培训,方可上岗。

3.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知识考核,确保员工掌握相关知识。

六、事故应急预案1. 公司应制定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

2. 定期组织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场所、设备、设施及作业人员。

三、安全管理制度1. 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2)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2. 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在吊运前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无损坏。

(3)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在作业过程中做好驾驶室内降温防护措施。

(4)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人指挥作业,指挥人员站在安全位置,远离起吊地点。

(5)在起吊前要进行试重,确认挂钩、脱钩正常。

(6)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要与邻近设备、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米的净空距离,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7)倾倒熔融金属时周围4米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洒落伤人。

3. 熔融金属作业安全防护(1)作业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如防烫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2)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明确安全操作规程。

(3)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四、安全责任1. 企业领导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确保本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落实。

3.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五、奖惩1. 对严格执行本制度,防止事故发生,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事故或险情的,依法追究责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4.1.3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涉及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所有生产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冶炼、铸造、吊运、浇铸等。

三、职责分工(一)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制定和完善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组织开展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定期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二)生产部门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

2、对所属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三)设备管理部门1、负责高温熔融金属作业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验收,确保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2、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

(四)员工1、严格遵守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作业前的安全准备(一)作业环境检查1、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堆积,通道畅通。

2、检查作业区域的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确保空气流通良好。

(二)设备检查1、对熔炉、吊运设备、浇铸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安全装置有效。

2、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和绝缘情况,防止触电事故。

(三)原材料检查1、对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工艺要求。

2、严禁使用受潮、变质或含有杂质的原材料。

(四)劳动防护用品配备1、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标准的耐高温、防火、防烫伤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防护面罩等。

2、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五、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一)冶炼作业1、严格控制熔炉的温度、压力和加料速度,防止炉内发生爆炸。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高温熔融金属作业是一种危险性很大的作业,要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必须严格实行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为此,制定一套完善的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监测人员等。

三、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方针公司对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的管理一贯严格,它是公司生产的首要任务。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从容应变,安全生产,并为员工提供尽可能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的工作条件。

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下原则:①教育员工增强安全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始终牢记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

②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设备在正常状态下运行,并定期维护设备。

③制定准确、详细的工作程序,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全面、严格的执行。

2. 职责分工(1)公司领导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负总责,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和督促,对安全生产情况定期报告。

(2)工作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本保标准,制定具体的安全生产方案,并指挥现场作业人员执行。

(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安全标准的各项规定,根据工作程式操作、维护设备,完善有关的记录。

(4)监测人员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检测设备或器具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现象。

3. 安全标准(1)在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现场,应设立明显的警告标志,告知人员进入该区域时必须佩戴相关的保护设备。

(2)作业人员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工作鞋和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等。

(3)现场工作人员应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经过培训和考核合格,取得有关的资质证书或执照。

(4)设备运行中必须保持良好的状态,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需及时维护或进行更换。

(5)定期进行设备巡查、测量、检测,出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停机处理。

(6)在作业结束后,应当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现场整洁;必要时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高温熔融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高温熔融作业,包括但不限于钢铁冶炼、铝冶炼、铜冶炼、镁冶炼等。

三、安全职责1. 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本制度,掌握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2. 班组长:负责本班组高温熔融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督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高温熔融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各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4. 生产部门:负责高温熔融作业的生产组织,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四、安全措施1. 作业前的安全检查(1)对作业区域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无积水、无杂物、无安全隐患。

(2)检查设备设施,确保其完好、运行正常。

(3)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1)严格执行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2)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

(3)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禁止在熔融金属附近使用水。

(4)吊运熔融金属时,严格按照吊运规定操作,确保安全。

3. 事故应急处理(1)发生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报警。

(2)按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本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3. 对转岗、复岗、临时工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六、监督检查1. 安全管理部门定期对高温熔融作业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Th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for High XXX ns1.PurposeXXX。

molten iron。

liquid slag。

and related XXX industry。

an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engaged in high temperature molten metal ns。

this system is establish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ns of the company.2.ScopeThis system applies to the management of high temperature molten metal ns.3.XXXXXX。

XXX high temperature metal liquid containers。

XXX high temperature metal liquids。

and the leakage of molten metal.4.Management ContentIn the n process。

steel companies should pay special n to the XXX。

as well as the XXX。

strictly control the n process ns。

strengthen safety management work。

XXX.4.1 n of molten XXX4.1.1 There should be no standing water near the facilities for the n。

disposal。

and storage of molten metal。

n routes。

and adjacent area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有效防止钢铁冶金行业高温熔融金属(包括钢水、铁水、液态炉渣及其相关设备)事故,保障从事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安全,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适用于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管理。

3.术语熔融金属事故主要起因于水汽化爆炸,高温金属液体容器坠落、倾翻、高温金属液体的反应气体喷溅、熔融金属泄漏等。

4.管理内容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冶金设备和冶炼过程的防水、防潮以及起重运输设备的检测、检验,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条件,强化安全管理工作,从以下6个方面采取防范措施防止高温熔融金属伤害事故的发生。

4.1防止熔融金属遇水爆炸4.1.1熔融金属生产、处置和贮存设施附近、运输线路及附近区域不得有积水,正上方不得存在滴、漏水隐患。

4.1.2 对原料、辅助材料严格检查,确保加入炉中的原料、辅助材料干燥无水。

输送、转注熔融金属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在输送、转注前须4.1.3.经充分干燥并保证畅通。

4.2熔融金属的安全吊运要求4.2.1吊运熔融金属应当采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重机,司机室等高温作业岗位应当采取降温防护措施。

冶金铸造起重机每年应定期检测一次(对外报检)。

4.2.2起重机的吊具(钩)、钢丝绳、盛装熔融金属的容器(设备)的耳轴等应定期进行检测,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显变形、耳轴磨损大于直径的10%、机械失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均应报修或报废。

4.2.3起重机应由经专门培训、考核合格的专职人员指挥,同一时刻只应一人指挥,指挥信号应符合要求。

吊运时应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方可通知司机起吊,起吊前应进行试重,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并尽量远离起吊地点。

4.2.4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近设备或建、构筑物保持大于1.5m的净空距离。

倾倒熔融金属时,容器(罐、包)周围4m内不可有非作业人员,防止熔融金属飞溅或洒落伤人。

4.2.5吊运的熔融金属液面应与盛装容器口保持至少300mm的距离。

4.2.6熔融金属吊运线路和运输车辆应当与建(构)筑物和作业人员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不可与其他物体碰撞。

4.3运输熔融金属的车辆安全要求熔融金属地面运输车辆应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并设置安4.3.1.全监控系统。

熔融金属的运输设备应有耐高温、防喷溅的措施,设有完善、可靠的制动措施。

4.3.2装载熔融金属的车辆在厂区道路上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10km/h,在高炉下行驶或倒罐时,不应大于5km/h。

4.3.3装运熔融金属的专用车辆,不得在煤气、氧气、氢气管道下方、电缆通廊下方和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停留。

跨越道路上方的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

4.3.4应对熔融金属的运输车辆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检测、维修和保养,发现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

4.4熔融金属作业现场管理4.4.1冶金企业的会议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应当设置在安全地点,不得设在风口平台和出铁场的下部,其门窗应避开铁口、渣口;也不得设置在高温液态金属的吊运影响范围内。

4.4.2熔融金属运行区域内的设备、电线电缆、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应当采取隔热防护措施。

4.4.3承受重荷载和受高温辐射、热渣喷溅等危害的建(构)筑物,应定期进行结构安全鉴定。

4.4.4起重设备进行改造时,应当同时对承重厂房结构进行荷载核定,保证承重结构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4.5熔融金属泄漏处置熔融金属泄漏后,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及时用熔剂或砂4.5.1.土挡住已流出的金属液体,防止熔融金属大面积流淌或流入积水,尤其是半封闭空间环境中的积水。

4.5.2当熔融金属引起可燃物着火时,应使用干燥沙子或其他耐火材料扑救,不得使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剂灭火器灭火。

4.5.3存在高温辐射及熔融金属喷溅危险岗位的作业人员,应当配备阻燃服及其他防护用品。

5.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附件: 6.《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现场检查表》高温熔融金属安全现场检查表被检查单位:检查日期:检查结备类序果检查内容检查标准项目注目号是否是否有本单位各种熔融金属罐体相关管1理制度及规程有无明确不同罐形的熔融金属罐体指2主管部门和专人负责基础资料13是否建立熔融金属罐体一罐一档资料件类管4是否建立熔融金属罐体运行监测记录5是否有对熔融金属罐运行的检查记录6是否制订岗位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记录上岗经过砌包人员是否经过技能培训7践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安全教育2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每年进行安全培训8上岗实际考核,做好记录,并建立特种业人员台帐进厂有对外壳罐体出厂是否有合格证9检查验收记录罐体外壳及附件是否按要求进行检修10维护,查检维护记录金属罐壳体焊缝是否对罐体主要部位如耳轴11是否有探伤检要求每年进行探伤检测罐体外壳报告3附件管凡耳轴出现内裂纹、壳体焊缝开裂、明机械%耳轴磨损大于直径变形112灵、衬砖损坏超过规定,是否已经报修报废是否放在高温熔融金属罐卧放地坪时13热修包是否设作业防用的罐体支座上屏14对耐材质量是否进行了检查检测烘烤及验收有无相关耐火材料的砌筑15罐体耐材标准4收砌对罐永久层砌筑是否按标准进行砌筑16查相关标准及砌筑流透气孔进行清理卡。

.永久层打结完烘烤时间是否按标准进行17 烘烤,并由专人检查确认。

工作层、水口座砖等砌筑、安装是否按标18 准作业,有专人检查确认。

是否对钢包、铁包、中间包等砌筑过程进19 行确认,建立跟踪流程卡。

工作层烘烤时间和温度是否满足规定标20 准。

配包过程中是否对罐体及工作层表面进21 行检查确认。

是否有相关记录中如罐体在使用过程中,罐体工作层22 实记录钢种、包龄、透气砖寿命等相关5烘烤及运行记录使钢包、铁水罐、中间包等使用后,是否23行检查烘烤并确保渣罐使用前是否进行检查24燥25热备用的炉罐包是否烘烤到相应的温度26烘烤器是否装设介质参数检测仪表27烘烤器是否装设熄火检测仪器采用煤气做燃料是否设置低压报警与28动快速切断阀6烘烤29是否设置煤气吹扫装置氧气在燃烧器出口前采用氧气助燃时30与燃料混合是否做到在操作控制上确保先点火后31氧是否对从事高温熔融金属吊运作业的32位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核合格上岗接触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人员是否经331人员的管体检,无妨碍本工种作业的病症34是否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和本工种的教育35是否了解本工种作业的风险36是否了解本工种作业的应急处置方案二、通要应使用带有固定龙门钩的冶金铸造起37机吊运铁水38冶金铸造起重机是否每年定期检测一次钢水或液冶金铸造起重机是否实行厂、车间、班239等高温液三级点检金属的起冶金铸造起重机的操作人员是否具有40作经验丰富的起重工操作41吊运高温熔融金属的起重机司机操作室.和主梁是否设置有效的隔热层。

起重机械的大修改造和重要维修的技术42 档案是否齐全。

43 起重吊运是否有专人指挥。

吊运钢包是否检查确认挂钩、脱钩可靠,44 方可通知司机起吊。

吊运装有铁吊运装有铁水、钢水、液渣的罐,应与邻水、钢水、45 1.5m近设备或建、构筑物是否保持大于3液渣的罐或的净空距离。

红热电极操龙门钩挂重铁水罐时是否有专人对两边作46 进行检查确认的。

吊起的铁水罐在等待往转炉兑铁水期间47是否做到不提前挂上倾翻铁水罐的小钩尽头铁路外部运输使用铁路线运输的48末端,是否设车挡与车挡指示器不应与其他交铁水运输是否使用专线49工具混行铁水运输混行是否制定严格安全措施50案厂外公路铁水运输的安全措施方案是51报当地有关部门备案《工业企业铁路道口平交道口是否符52)的规定GB 638全标准》进出炼钢生产厂房的铁路出入口或道53是否按规定设置报警装置在煤气附近的操作室或有人员作业的541.所是否安装煤气报警器(安装高米之间)2.4外部运在煤气释放点(阀门、水封等)附近是55米左右)安装煤气报警器(高度15铁路线室内车挡6、露天车挡56范围内,是否设置建筑物与设备罐内液采用抱罐汽车运输液体渣罐时57与罐沿是否保持安全距离抱罐汽车司机室的顶部与背面是否加58防护装置载运炽热外部运输使用柴油车运输的59其油箱应采体是否使用专用的柴油车隔热措施锭坯车、铁水罐车、钢水罐车、渣罐车60废钢料篮车及其他料车是否有运渣车关人员乘坐煤气或氧气管道、电缆通廊、管架等下61是否有停留运输炽热物体的车辆。

.铁路运输重罐车的行驶速度,是否大于62是否大;在高炉下行驶或倒罐时,10km/h 。

于5km/h 高炉炉下、铁水倒罐坑、道口等行走液体63 保持金属的铁路线是否进行不定期清理,铁路上无杂物。

铁水钢水运输线上是否设置了紧急停靠64 避难线。

熔融金属吊运和生产区域是否未设置会65 议室、员工休息室等。

是否设置安全通道,设置警示标志,防止66 无关人员进入熔融金属吊运和生产区域铁水倒罐坑和铁水接受坑内是否保持67燥正常生产和吊运时铁水倒罐坑和铁水68受坑内是否有人易受高温辐射、液渣喷溅危害的建,构69物,是否有防护措施是易受钢水与液渣喷溅的平台工作面70耐火采用铸铁板或钢板贴面混凝土铺设渣罐等高温物品的过跨车运载铁水罐熔融金属5载物的外表面距楼板和厂房(平台)柱行生产区71米,且楼0.外表面的距离是否不小和柱应有绝热保护炼钢炉、钢水与液渣运输线、钢水吊运是道与浇注区及其附近的地表与地下72、电缆等未设置水专用渗水管除线所有与钢水、铁水、液渣接触的罐、槽73工具及其作业区域,是否有冰雪、积水或堆放潮湿物品和其他易燃、易爆物品以废钢配料间应部分是否有房屋遮盖74雨、雪天配料熔融金属作业和通行地坪是否保持干燥75无有水或潮湿物品76熔融金属生产时是否有防喷溅措施的77供电应是否有两路独立的高压电源另一路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或检修时78源是否能保证车间正常生产的用电负荷炼钢炼铁6产是一级供电与电气设备使用的电缆不应架设力负79热力与燃气管道上,是否远离高温、火与液渣喷溅区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