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导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

张衡《二京赋》内容简介及赏鉴内容简介《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完全模仿《两都赋》,以《西京赋》、《东京赋》构成上下篇。

《西京赋》描写长安的奢华无度,《东京赋》描写洛阳的俭约之德、礼仪之盛,以为对比;歌颂东汉,是要他们汲取西汉的教训,悔而改之。

《西京赋》假托凭虚公子对长安繁盛富丽的称颂,叙长安地势的有利,建都的必然,然后逐次描绘宫室的辉煌、官署宿卫的严整、后宫的侈糜,离宫苑囿,华美壮丽。

纵猎上林苑,水戏昆明池,无不纵情杀戮以为快事。

其间又穿插商贾、游侠、角抵百戏、嫔妃邀宠等方面的描写,展现出一幅繁荣富贵、穷奢极侈的京都景象。

作品中所铺叙的品物之盛,人们对待物质享乐的态度,都在极度夸张的描写中见出其荒谬的方面,见出作者的否定之意。

《东京赋》表现安处先生对西京奢靡生活的否定。

在对东都城市构筑、宫殿建设的描绘中,在对朝会、郊祀、祭庙、亲农、大射、田猎、大傩等上层统治者的盛典礼会的陈述间,使人感受到东汉君主崇尚懿德,修饬礼教,奢未及侈,俭而不陋的礼治成就。

[赏鉴]这两篇赋的体制比班固的赋更宏大、更细致、更有特色。

除了像它以前的事类赋一样,铺写东西南北所有以及宫室、动植物等等外,还写了许多民情风俗,像《西京赋》里写了商贾、游侠、骑士、辩论之士以及角抵百戏杂技幻术等,《东京赋》里写礻良祭驱逐疫鬼的大傩、方相等,都有极其生动、具体、绘声绘色的描写。

班固既写《两都》,张衡又写《二京》,这是思想与文学的竞争。

所以在写作中,逐句琢磨,逐节锻炼,洋洋洒洒,淋漓尽致,比起班固的《两都》,铺陈渲染,更为过之。

所以,在祢衡吊张衡文中,称其“下笔绣辞,扬手文飞〞。

汉赋到了平子,是长篇的极至了。

《二京赋》突出地表现出驰骋想象、体物抒情、铺张扬厉、极尽夸张之能事的特点,篇幅更长,辞藻更华美,内容也更丰富。

如《东京赋》中描写洛阳的宫殿、飞阁、楼榭、湖苑的壮丽宏伟,气魄浩大,真是江山雄峻,城市繁荣,商业发达,物产丰饶,十步一楼,五步一阁,宫阙巍峨,服饰奢丽,湖光山色,奇树异果,描写出极尽奢华艳绝巧夺天工的图景。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原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二京赋》(原文)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张衡《二京赋》(原文)西京赋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以致化,兆人承上教以成俗,化俗之本,有与推移,何以核诸?秦据雍而强,周即豫而弱,高祖都西而泰,光武处东而约,政之兴衰,恒由此作。

先生独不见西京之事欤?请为吾子陈之。

汉氏初都,在渭之涘,秦里其朔,实为咸阳。

左有崤函重险、桃林之塞,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

右有陇坻之隘,隔阂华戎,岐梁汧雍,陈宝鸣鸡在焉。

于前终南太一,隆崛崔萃,隐辚郁律,连冈乎嶓冢,抱杜含户,欱沣吐镐,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

于后则高陵平原,据渭踞泾,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其远则九嵕甘泉,涸阴冱寒,日北至而含冻,此焉清暑。

尔乃广衍沃野,厥田上上,实为地之奥区神皋。

昔者,大帝说秦穆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

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

是时也,并为强国者有六,然而四海同宅西秦,岂不诡哉!自我高祖之始入也,五纬相汁以旅于东井。

娄敬委辂,斡非其议,天启其心,人惎之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只,宜其可定以为天邑。

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天命不滔,畴敢以渝!于是量径轮,考广袤,经城洫,营郭郛,取殊裁于八都,岂启度于往旧。

乃览秦制,跨周法,狭百堵之侧陋,增九筵之迫胁。

正紫宫于未央,表峣阙于闻阖。

疏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

亘雄虹之长梁,结棼橑以相接。

蔕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

饰华榱与璧珰,流景曜之韡晔。

雕楹玉磶,绣栭云楣。

三阶重轩,镂槛文(媲换木旁)。

右平左域,青琐丹墀。

刊层平堂,设切厓隒。

坻崿鳞眴,栈齴巉嶮。

襄岸夷涂,修路陵险。

重门袭固,奸宄是防。

仰福帝居,阳曜阴藏。

洪钟万钧,猛虡趪趪。

负笋业而余怒,乃奋翅而腾骤。

朝堂承东,温调延北,西有玉台,联以昆德。

嵯峨崨(山业),罔识所则。

若夫长年神仙,宣室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譬众星之环极,叛赫戏以辉煌。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南朝史学家——范晔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南朝史学家——范晔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南朝史学家——X晔X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祖籍顺阳〔今某某省某某市淅川县〕,X家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移居山阴〔今某某某某市〕,X晔是南朝X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史学名著《后汉书》的作者。

士族家世早年经历X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

高祖X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

曾祖X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

祖父X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

父X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

X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

X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

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X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

从此,X泰受到X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

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X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

X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X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X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

X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X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

受到家庭的影响,X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东晋安帝义熙十年〔公元414年〕,X晔十七岁,州刺史征辟他为主簿。

当时,X晔同其父X泰一样,在政治上是支持X裕的,故不肯应辟就职。

六年后即公元420年,X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

这一年,二十三岁的X晔应召到X裕之子彭城王X义恭的府下为冠军参军,后又随府转为右军参军。

此后十余年,他先后担任过尚书外兵郎、荆州别驾从事史、秘书监、新蔡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尚书吏部郎多种职务。

宋文帝元嘉九年〔公元432年〕冬,某某刺史彭城王X义康母亲王太妃去世。

X义康把故僚们召集到府内帮助料理丧事,X晔也到场了。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新蔡太守范晔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汉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新蔡太守范晔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汉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

新蔡太守范晔———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汉书祸福本无兆,惟命归有极。

必至定前期,谁能延一息?在生已可知,来缘画无识。

好丑共一邱,何足异枉直!岂论东陵上,宁辩首山侧,虽无嵇生琴,庶同夏侯邑。

寄言生存子,此路行复即。

南朝宋·范晔《临终诗》一中国有句老话,叫百密必有一疏。

意思是说,从事工作再怎么谨慎也会有疏忽的时候。

撰书修志也不例外。

在天中历史上,历代先贤中的饱学之士,为了把前人的足迹记录下来以济后人,他们孤灯冷坐,穷经皓首,不惜耗尽平生的精力,实在为后人景仰。

但世事沧桑,朝代更迭,自然会疏漏某些人和事,这或许正好给后人一个对历史重新挖掘、整理、补充的时机。

譬如天中史册上一直没有记录过的、曾在南朝宋时期任新蔡太守、以著《后汉书》名载千秋史册的范晔就是一例。

范晔,字尉宗,南朝宋时期顺阳〔今南阳淅川〕人,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后为尚书吏部郎,太子詹事,因谋反而被诛。

范晔少好学,善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善弹琵琶,能为新声,尤以穷览旧籍,删众家而成《后汉书》为最有名。

不过,说起他和驻马店的联系,除了曾任新蔡太守之外,驻马店历史上还有他同宗一脉的两个后人,一个是《神灭论》的作者范缜,一个是范缜的堂弟梁卫将军、当时著名诗人范云。

范晔、范缜、范云有一个共同的先祖范汪,范汪曾任晋安北将军。

范晔的父亲范泰是范汪的孙子。

而范汪又是范缜、范云的六世祖。

因而,范晔应比范缜及范云高出两辈,是他们的叔祖。

史书上记载范汪的后人有两个祖籍地:一是顺阳,二是南乡舞阴〔今泌阳西北〕,随后又各自南迁。

可以这样说,自范汪以下,范氏家族也如汝南应氏一样累世通显,并且在文化的传播上有着独特的奉献。

二范晔生于公元398年,到他谋反被杀时正好活了48岁。

他出生得很有意思,他母亲上厕所时不小心把他“掉〞在了地上,额头被砖块所伤,所以他还有一个小名叫“砖〞。

但不知为何,他出生不久,父母便将他过继给了伯父范弘之。

17岁那年,州辟主簿,范晔不就,后到彭城王义康手下为官,先是任冠军参军,后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更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3课《张衡传》知识竹简和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四单元13课《张衡传》知识竹简和导学案(无答案)

《张衡传》知识竹简一、相关链接——知人论世1.范晔和《后汉书》范晔是一个无神论者,反对天命论、图谶说。

在《李通传》论中,他对李通以"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文鼓动刘秀起事评论说:"天道性命,圣人难言之,况乃臆测微隐,猖狂无妄之福,污灭宗亲,以觖一切之功哉!"他还在《张衡传》中收录了张衡的反图谶疏,表明了赞同的态度。

范晔在临刑前,仍然坚持自己的无神论主张,对那些相信佛教并对他投石下井的同僚进行了不妥协的抗争,他说:“天下决无佛鬼。

若有灵,自当相报。

”《后汉书》记事上起汉光武帝刘秀建武元年(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囊括东汉一代196年的历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八志自司马彪《续汉书》补入)。

2.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星”。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瑞轮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张衡瑞轮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X衡瑞轮荚更是一件前所未有的机械装置。

所谓荚是一种神话中的植物。

据说长在尧帝的居室阶下。

随着新月的出现,1天长1个荚,到满月时长到15个荚。

过了月圆之后,就一天掉1个荚。

这样,数一数荚的荚数就可以知道今天是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哪一天和这天的月相了。

这个神话曲折地反映了尧帝时天文历法的进步。

X衡的机械装置就是在这个神话的启发下发明的。

听谓“随月盈虚,依历开落〞,其作用就相当于现今钟表中的日期显示。

遗憾的是关于X衡浑天仪中的动力和传动装置的具体情况史书没有留下记载。

X衡写的有关浑天仪的文章也只留存片断。

这片断中也没有提及动力和传动装置问题。

近几十年来,人们曾运用现代机械科技知识对这个装置作了一些探讨。

最初,人们曾认为是由一个水轮带动一组齿轮系统构成。

但因有记载明言浑天仪是“以漏水转之〞,而又有记载明言这漏水又是流入一把承水壶中以计量时间的。

因此,就不能把这漏水再用来推动原动水轮。

所以,原动水轮加齿轮传动系统的方案近年来受到了怀疑。

最近有人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设计。

他们把漏壶中的浮子用绳索绕过天球极轴,和一个平衡重锤相连。

当漏壶受水时壶中水量增加,浮子上升,绳索另一头的平衡锤下降。

这时绳索牵动天球极轴,产生转动。

此种结构比水轮带动齿轮系的结构较为合理。

因为(i)X衡时代的齿轮构造尚相当粗糙,难以满足X衡浑天仪的精度要求。

(ii)这个齿轮系必含有相当数量的齿轮,而齿轮越多,带动齿轮旋转的动力就必须越大。

漏壶细小缓慢的水流量就越难以驱动这个系统。

(iii)更关键的是前面已提到的漏壶流水无法既推动仪器,又用于显示时刻。

而浮子控制的绳索传动就可避开上述三大困难。

人们已就此设想做过小型的模拟实验。

用一个直径为6.5厘米,高3.5厘米的圆柱形浮子和一块27克重的平衡重锤,就可通过绳索带动质量为1040克的旋转轴体作比较均匀的转动。

其不均匀的跃动在一昼夜中不过数次,且跃动X围多在2°以下,这种误差在古代的条件下是可以允许的。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范晔和《后汉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高中语文 4.13《张衡传》范晔和《后汉书》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中必修4语文素材

X晔和《后汉书》《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X晔撰。

X晔字蔚宗,顺阳人。

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

他的祖父X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

《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

他的父亲X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X 裕的得力助手。

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

所以X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

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432年〕,X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X义康,被贬为某某太守,X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X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

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X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主要的有东汉X 珍等奉命官修的《东观汉记》、三国时吴国人谢承的《后汉书》、晋司马彪的《续汉书》、华峤的《后汉书》、谢沈的《后汉书》、袁山松的《后汉书》,还有薛莹的《后汉记》,X莹的《后汉南记》、X璠的《后汉记》、袁宏的《后汉记》等。

八家《后汉书》谢承《后汉书》,一百三十卷。

谢书纪、志、传诸体俱全,且有所创新。

如《兵志》、《风教传》为其所独有。

从佚文推断,《独行》、《方术》、《逸民》、《列女》诸传当创始于谢书,并为X晔所吸取。

谢书表彰忠义隐逸,不以名位为限。

且谢书中所述江南名士甚多,为X 书及其他诸家后汉书所不及。

现存谢书佚文数量较多,其中又半为X书所失载。

但此书地方色彩较浓,京洛事缺于三吴,不能全面反映东汉一代历史。

薛莹《后汉记》,一百卷。

此书佚文所存数量甚少,仅光武、明、章、安、桓、灵六帝纪论及少数人物传散句。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张衡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1)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张衡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1)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张衡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1)13.张衡传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将小行星1802命名为“张衡小行星”。

郭沫若对张衡的评价是:“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后世称张衡为“科圣”。

■徐应佩周明\《张衡传》鉴赏《张衡传》以张衡“善属文”“善机巧”“善理政”为纲组织全文,显示了张衡作为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的才干与成就。

范晔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等人关于史传文写作的传统,并因人取事,因事敷文,形成了自己记写人物传记的特色。

张衡一生行事众多,成就卓著,品格高尚,如何取其精又不失于偏,虑及全又不流于繁,写其形又得其神,确要费一番匠心。

叙学习,显示其成就的基础。

张衡的朋友崔瑗曾称赞他说:“道德漫流,文章云浮。

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

瑰辞丽说,奇技伟艺,磊落炳焕,与神合契。

”张衡多才多艺,德高品洁,是和他的学习、实践分不开的。

范晔写他的学习,说他“少善属文”,自幼聪颖明慧,而更突出了他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张衡系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而游学到“三辅”之地,并进入京城洛阳太学参观、学习。

当时学界盛行的是“章句之学”,完全是一套陈腐的死学问,张衡涉足社会,不惜远游,目标远大,直入太学,这就使他达到“通五经,贯六艺”的地步。

把五经、六艺都融会贯通了,他不是食而不化,也非固步自封,不仅读书本而且看实际,不只钻典籍而且研技艺,不单捧册页而且知世情。

张衡贯古通今,知书识世,明道谙理,可是“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谦虚谨慎,既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条件,也是为人处世的美德。

作者仅用了三十四个字,就概及张衡学习的各个方面:内容、方法、精神、成就。

这真可谓用墨精当得能收海于勺,缩龙成寸。

作者先叙张衡的学习,为下文叙述他的善为人、善作文、善机巧、善理政奠定了基础。

叙品行,显示其高尚的节操。

张衡对为官作宦,“从容淡静”;对贪官酷吏,嫉恶如仇;对科学技术,不遗余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衡传》导学案(二)每日一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哲理】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第一课时课前自主学习导学案一、知人论世(5分钟)1.介绍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史学家。

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

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

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刘知几称赞《后汉书》“简而且周,疏而不漏”(《史通·补注》),王应麟则说“史裁如范,千古能有几人?”《后汉书》为“前四史”之一。

2.介绍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了一座巍巍丰碑。

在地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地动仪”(公元132年),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比欧洲早1700多年。

在天文学方面,他发明创造了“浑天仪”(公元117年),是世界上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著有《浑天仪图注》和《灵宪》等书,画出了完备的星象图,提出了“月光生于日之所照”的科学论断。

在文学方面,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星。

名著《东京赋》和《西京赋》,合称《二京赋》,描写了东汉时期长安和洛阳的繁华景象,讽刺了官僚贵族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

《南都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南阳郡的社会面貌、人民生活和民间风俗。

此外还著有《定情赋》《同声歌》《思玄赋》《归田赋》《四愁诗》等30余篇。

在地理学方面,他绘制有完备的地形图,并研制出了“记里鼓车”“指南针”等。

在数学方面,他著有《算罔论》,并计算出圆周率的值在3.1466和3.1622之间。

这和今天大家知道的圆周率虽稍有误差,但在1800多年前就能有这样精确的计算,不能不使人们感到惊叹。

他的这一成果比欧洲早1300多年;在气象学方面,他制造出了“候风仪”,是一种预测风力、风向的仪器,比西方的风信鸡早1000多年;在机械学方面,他制造的“独飞木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行器,还制造有土圭(日影器)、活动日历等;在艺术方面,他居东汉时期著名的六大画家之首。

张衡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留给整个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张衡不愧是世界上光彩夺目的科学和文学的双子星。

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曾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

”3.关于人物传记:(1)传记的特点: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

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2)传记的种类: 自传、传、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二、自学发现(25分钟)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标注拼音。

衡少善属文 ( ) 辟公府()逾侈()璇机()累召不应()五载复还()乞骸骨()篆文()辄积年不徙()蟾蜍()帷幄()骄奢() 2.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

(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因入京师,观太学。

(3)遂通五经,贯六艺。

(4)虽才高于世(5)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6)精思附会(7)累召不应(8)大将军邓骘奇其才(9)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10)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11)衡不慕当世(12)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13)牙机巧制(14)又多豪右(15)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16)员径八尺(17)公车特征拜郎中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18)精思傅会,十年乃成以精铜铸成(19)游于三辅虽才高于世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20)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作《二京赋》,因以讽谏3.列出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并解释。

4、解释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a、常从容淡静古义:今义:b、举孝廉不行古义:今义:C、公车特征拜郎中古义:今义: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古义:今义:e、覆盖周密无际古义:今义:f、寻其方面古义:今义:g、衡下车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⑴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⑵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⑶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⑷验之以事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果地震陇西6、你还找到哪些重要词语或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写在下面。

7.《张衡传》全文的重点在哪里?作者这样安排合适吗?8、根据你的阅读感受和文本的体裁特征预测本课的学习目标。

9、针对预测目标设计一个你认为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尝试回答。

三、自我检测(15分钟)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属文(zhǔ)左冯(píng)征辟(bì)B.逾侈(yú)邓骘(zhì)不徙(xǐ)C.都柱(dōu )合契(q ì)陇西(lǒng)D.骸骨(hài)肃然(sù)收禽(qín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A.不好交接俗人(与……交往)B.连辟公府不就(征召)C.辄积年不徙(调动官职)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看、视察)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虽才高于世青,取之于蓝B.以精铜铸成验之以事C.因入京师,观太学伺者因此觉知D.十年乃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C.果地震陇西B.方与将军会猎于吴D.未之有也5、翻译句子。

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②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③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④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第二课时课堂展示发现导学案一、成果展示(5分钟)二、文本探究(20分钟)目标生成各小组展示自学成果,师生共同确定最佳学习目标。

重点探究各小组展示预设问题,师生共同整合形成最佳设问,并共同研讨解答。

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学有所得1、学过这篇文章,你在阅读和鉴赏文章方面有什么收获?2、学过这篇文章,你在素材积累和写作技法方面有什么收获?参考题: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何以见得“才高于世”?2、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特点是什么?精讲精练(20分钟)一、阅读课文第一段,做练习。

(15分钟)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A.中有都柱B.合契若神2、翻译下列句子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3.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的?二、(5分钟)下面是海滨市和崧山市春节期间的天气预报表,请据此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简要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并为市民出行提出建议。

要求:用语亲切、自然,60字左右。

城市名称天气状况温度风力风向空气状况海滨晴转多云 16ºC—21C 南风2—3级较差崧山中到大雪 -27ºC— -10ºC 北风6—8级良第三课时课外拓展延伸导学案一、新视窗(一)读文章,按要求做题。

(10分钟)祖冲之传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

曾祖台之,晋侍中。

祖昌,宋大匠卿。

父朔之,奉朝请。

冲之稽古,有机思,宋孝武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

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

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

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

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

初,宋武平关中,得姚兴指南车,有外形而无机杼,每行,使人于内转之。

升明中,齐高帝辅政,使冲之追修古法。

冲之改造铜机,圆转不穷,而司方如一,马钧以来未之有也。

时有北人索驭驎者亦云能造指南车,高帝使与冲之各造,使于乐游苑对共校试,而颇有差僻,乃毁而焚之。

晋时杜预有巧思,造欹器,三改不成。

永明中,竟陵王子良好古,冲之造欹器献之,与周庙不异。

文惠太子在东宫,见冲之历法,启武帝施行。

文惠寻薨又寝。

转长水校尉,领本职。

冲之造《安边论》,欲开屯田,广农殖。

建武中,明帝欲使冲之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会连有军事,事竟不行。

冲之解钟律博塞,当时独绝,莫能对者。

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馀里。

于乐游苑造水碓磨,武帝亲自临视。

又特善算。

永元二年卒,年七十二。

1、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使人于内转之转长水校尉B.博塞当时独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圆转不穷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出为娄县令出为河间相2、祖冲之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回答。

(二)相关阅读(10分钟)张衡地动仪千年之谜破解打破只能看的纯概念神话成功还原科学仪器“复原模型”课题取得重大进展———1700多年前,地动仪神秘消失,它的模样和工作原理成为千古谜团。

去年8月,河南博物院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组成课题组,联合研究张衡地动仪新的复原模型。

目前,这项课题取得重大进展,课题组用“悬垂摆原理”取代了传统的“直立杆原理”。

4月16日,这一科研成果得到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震局等单位的地震学和考古学专家的肯定。

专家们认为:这台复原地动仪首次把概念模型还原成了科学仪器,使之真正有了验震功能。

验收复原模型把概念模型复原成了科学仪器4月16日上午,河南博物院《天地经纬》专题陈列厅,由地震学、考古学、机械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的验收委员会,开始用挑剔的眼光注视着地动仪复原模型。

当日下午,验收组的7位专家经过讨论,最终认为:新模型首次把概念模型复原成了具有验震功能的科学仪器,迈出了复原研究的历史性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