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 4
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复习与整理

你来当小法官 1、8+2-8+2=0 ( ×) 2、在算式中,括号有改变运算顺序 的作用 ( √ ) 3、25×4÷25×4=1 ( ×) 4、72×3+72÷3中,乘、除法可同时 进行运算 ( √ ) 5、( 18×5)+(36÷2)去掉括号后, 结果不变 ( √ )
前进路小学去年有学生1548人, 六年级毕业离校263人,今年又 招一年级新生256人。今年有学 生多少人? 1548-263+25生1541人。
光明灯管厂要生产950根节能灯 管,已经生产了630根,剩下的 如果按2小时生产160根算,还要 几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填空
1、计算带有括号 的四则混合运算时, 括号里面的 ),再算( 括号外面的) 要先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 要先算( 乘除法)再算( 加减法 ) 3、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0 ) 4、0不能做( 除数 ),0除以( 非0的数 )仍得0. 5、要使25×6+30 先算加法,应给原式( 加小括号 ) 算式是(25×(6+30) ),结果是( 900 ) 6、计算(45+5)×3÷5时,先算( 加 )法, 再算( 乘 )法。最后算(除法 )
( √)
闯关练习
第二关:改错
29×20÷29×20 =580÷580 =1 295+5×(400—300÷25) =300×(100÷25) =300×4 =1200 (300+360÷6)-2×30 =(660÷6)—60 =110÷60 =50
闯关练习
第三关:综合练习
25×6+(185-87÷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

⼈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90÷45=167+38=168+338=432-58=84÷6-4=43×30=15×3÷3=8x70=2040-970=60×12=16×2×5=179-68=32×40=8046-195=300÷5÷6=4×70=212÷2=4564+114=30+12×5=39+486=2、计算并验算,⽤加法验算减法,⽤减法验算加法。
325+188=437-292=563+177=7843+299=1000-279=24+975=824-168=378+1844=3、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注意数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括号。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715-683=32×50=1600÷400=240÷4-10=169+366=518-409=460÷5=160+1660×3=368-179=429+571=750÷15=(310+410)÷9=16×60=1800÷45=840÷70=16×40+200=248+319=800-456=25X300=2、计算并验算,其中有2道是有余数的除法。
316×12=221÷17=714÷68=504×37=696÷29=468÷28=430×28=962÷37=3、先填空,再列出综合算式,注意数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括号。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50×20-20=327÷3=160X40=900÷60=80÷20×8=26×6=48×5=760÷4=500÷5-20=10×75= 91÷7=480÷6=15X40÷30=18×4=78÷6=1800×7=600÷20+80=150×40=950÷50=27×30=2、脱式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4小数与单位换算-人教版

4小数与单位换算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48~51的2个例题和练习十二。
本小节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充分了解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将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数;例2的教学是把含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1.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将高级单位的名数与低级单位的名数进行改写。
2.培养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名数互相改写的方法。
【难点】进行名数改写时,小数点的移动规律的应用。
【教师准备】PPT课件、米尺。
【学生准备】米尺。
1.4.53÷100=231÷100=0.65×100=83.5÷1000=6.89×10=8.93×100=7.82×10=43.9÷10=9.8÷100=43.9×100=2.1千米=()米1米=()厘米1千克=()克1平方米=()平方分米【参考答案】1.0.04532.31650.083568.989378.24.390.0984390 2.10001001000100方法一师:四(3)班要选拔四人参加学校舞蹈比赛,他们的身高分别是80 cm,1 m 45 cm,1.32 m,0.95 m,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他们几个排队。
师:仔细观察这四个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生1:这些数据太乱了,怎么比呢?生2:他们的单位不相同。
师:对,要是我们把他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就容易多了。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个问题——小数与单位换算。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入手,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小数与名数的改写,突出这种改写是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改写的必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应用到生活中去。
方法二师: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数?说一说它们表示什么意思?预设生1:身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四则运算课后练习含答案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空题。
(1)一个加数是45,另一个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64,被减数是( )。
(3)减法是( )的逆运算。
(4)两个加数的和是579,其中一个加数是278,另一个加数是( )。
(5)被减数是354,差是79,减数是( )。
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76-168=308 308+( )=476 476-( )=168(2)256+128=384 384-( )=128 384-( )=256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
正确的差是多少?答案提示1. (1) 90 (2) 214 (3) 加法 (4) 301 (5) 2752. (1) 168 308 (2) 256 1283. 解法一:309+27=336 336-72=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解法二:72-27=45 309-45=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第2课时练习一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 )+347=500 27+( )=100573-( )=170 ( )-212=40( )+173=300 ( )-600=200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00-165=235 235+( )=400 400-( )=165(2)256+244=500 500-( )=244 500-( )=2563.计算,并验算。
119-59= 173+169= 257+160= 475-180=4.滨海实验小学举行花式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答案提示:1. 153 73 403 252 127 8002. (1)165 235 (2)256 2443. 60 342 417 295 验算略4. 240+215=455(秒)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用下面的三张数字卡片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完整教材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完整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完整教材在线阅读请点击链接查看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众号【5068教学资料】,关注后对话框回复【4】获取四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四年级英语电子课本资源。
数学四则运算的法则1、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2、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3、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4、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1、加强整数和小数计算练习计算能力要过关。
四年级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必须非常熟练,保证准确率和速度,不然到了五年级就要重点学习分数,整数还不够熟练,到时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建议每天坚持就5道计算题,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年级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好时间,及时养成好的习惯更有利于后期的学习。
具体包括:a、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课前预习,了解所要讲的知识点,带着问题来听课效果会更好。
所有的知识点是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完全掌握住的,家长要督促孩子做好课后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
b、规范孩子的书写。
随着应用题的增多,一定要规范孩子的书写,对步骤过程要到位,对于行程要养成画图的习惯,数论要思路严谨,书写规范。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四则运算练习题

一、口算题(共12分)5×3—2= 5×3+2= 52+25-52+25=5×2+3= 5×2—3= 100+100×0=50+90÷(2×3)= (50+90)÷2×3= 50+90÷2×3=(50+90÷2)×3= 72÷9×48÷8= 64÷64×7=二、填空(5+8=13分)1、将你上期期末各科考试成绩填入1中,并回答下列2、3问题.(1).语文( )分、数学( )分、英语( )分.(2).数学比英语高( )分.(3).三科平均( )分.2、把下面几个分步式改写成综合算式.(1)960÷15=64 28=36-64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5×24=1800 1800=7200-9000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10-19=791 791×2=1582 1582+216=1798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 (4)96×5=480 480+20=500 500÷4=125 综合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断(正确的括号中划“√”,错误的在括号中划“×”并改正)(9分)1.720÷(15-3×2) 2.3889-(108-931)×5 3.(800+200÷50)×3=720÷(12×2) =3889-149×5 =(100÷50)×3=720÷24 =3889-745 =20×3=30 =3144 =60( ) ( ) ( )四、计算题(每道小题3分共18分)962÷74-19×96 (59+66)×64-10000 (798-616)-5940÷45 364÷7-15×40 12520÷8×(121÷11) 906×(65+15)-2010五、文字题(每道小题6分共18分)1. 25除175的商加上17与13的积,和是多少?2. 从4000除以25的商里减去13与12的积, 差是多少?3. 6000除以59与35的差, 商是多少?1. 某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310吨,二月份生产400吨,三月份生产490吨化肥,平均每月生产化肥多少吨?2. 一匹马每天吃12千克草, 照这样计算, 25匹马, 一星期可吃多少千克草?(用两种方法计算)3. 工人王师傅和徒弟做机器零件, 王师傅每小时做45个, 徒弟每小时做28个, 王师傅工作6小时, 徒弟工作8小时, 他们共做多少个机器零件?4. 工厂有煤8000千克, 原计划烧25天, 由于改进炉灶, 实际烧了32天, 平均每天比原计划节约多少千克?5. 工地需要1280袋水泥, 用8辆大车4次才全部运来, 一辆大车一次可运多少袋化肥?(用两种方法计算)6. 一个养鸡场四月份卖出12300只鸡, 五月份卖出的比四月份的2倍还少200只, 两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7、听过猫和老鼠的故事吗?一天,猫发现前面20米的地方有只老鼠,立即去追,同时,老鼠也发现了猫,马上就跑。
2065.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课标解读

《四则运算》课标解读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认识中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课标解读1.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的含义数(自然数)是刻画一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的符号,运算(整数四则运算)是刻画多个集合中事物数量信息之间关系的符号(组合)。
从数学发展的逻辑体系来看,加法运算是四则运算的基础,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法的定义:对于规定运算表示在的后面增加个的序数,如果这个序数为,那么,称为与的和。
求和的运算叫做加法,记作:。
显然,加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
乘法的定义:乘法在本质上是一类特殊的加法,乘法是数自相加的缩写。
一般地,对于自然数,规定乘法运算表示个相加。
显然,乘法运算满足封闭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减法是通过加法来定义的。
由于减法将出现负整数,因此,运算的集合需要从自然数集合()扩展到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包含正整数、0、负整数。
对于,如果,则称为减的差,求差的运算叫做减法,记作:。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题训练29套重新整理版

四(下)计算专练四则运算(-)1、口算:11×70= 0×536= 34×5= 84×2= 35×30=180×4= 19×6= 24÷12= 99÷11= 36÷18=96÷6= 60÷12= 91÷13= 85÷17= 51÷17=2、用递等式计算:17+83-25 41×3-76÷28×(54-49)-33 284-27 ×473-6×12+34 81÷(21-12)×13四则运算(二)1、口算: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130×7= 75×2= 25×4= 52÷13= 74÷37=54÷27= 100÷4= 86÷43= 60÷2÷5= 45×2÷9=12÷3×4= 111×40≈208×20≈197×50≈93×21≈2、用递等式计算:145÷5×6 27+(18 -12)×752-18×2+31 125-15÷5(75+25)×(43-36)120÷4-360÷4四则运算(三)1、口算:25×40= 104×4= 200×8= 12×50= 300×20=21×7= 15×6= 13×4= 48÷12= 90÷30= 54÷27= 320÷4= 420÷21= 48÷2÷3= 30×2÷1=12×3÷6= 482×20≈ 751÷3≈ 99×33≈ 604÷60≈2、用递等式计算:6×(4×25) 43×4-65×2960÷5+56×20 69÷3×(85-65)(76+54)÷5 168÷4+17×6四则运算(四)1、口算:15×80= 80×60= 101×40= 48×50= 17×20=130×7= 75×2= 25×4= 52÷13= 74÷37= 54÷27= 100÷4= 86÷43= 60÷2÷5= 45×2÷9=12÷3×4= 111×40≈ 208×20≈ 197×50≈ 93×21≈2、用递等式计算:13×24÷12 (119-8)÷3(32-14)÷(36÷6) 43×4-65×20×54+84÷3 20+30×0-6四则运算(五)1、递等式计算:29×(3+9) 36×13-552÷8125-54÷9 56÷(102-94)+1260×(35÷7)+86 (18-18)÷(18+18)179-4×9÷6 63+24÷8-2×3=752、把合适的数填在□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简便运算
1、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综合运用(改变运算顺序,凑整先算。
88+104+96 25+68+32 72+(56+28)
24+42+76+58 385+537+415 248+309+291
14+(425+186) 75+168+25 245+180+20+155
2、减法的性质。
868-52-48 1500-28-272 415-74-26
525-65-35 528-89-128 528-(150+128) 245-(67+45) 2000-416-284 980-290-390 907-(207+35) 3865-1277-1723 5960-2578-1422
3、添括号、去括号。
327-258+58 634-376+176 725-(369-175) 525+(175-58)
4、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
加数、减数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468+75-168 145-38+55 375-201 250-99
5、乘法简便运算
(1)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综合运用,改变运算顺序、凑整先算
125×(8×40) 35×5×20 25×(4×8) 75×125×8
26×4×5 25×56×4 25×125×4×8 5×17×4
00000
00
00
0
0答
0
00
0
0000000000题
0
000
0
00
0
00
0
00
0
00线00
0
00000
0
0000
0
000
(2)分解因数(把因数分解成积的形式,再凑整计算
12×25 15×16 25×32×125 88×125
35×16 25×44 25×88 125×16
(3)乘法分配律
64×64+36×64 265×105-265×5 99×56+56
25×75-15×75 167×2+167×3+167×5 99×38+38
39×8+6×39-39×4 25×(4+8) 25×(40+4)
分解因数(先把因数分解成和或差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103×12 20×55 24×205 25×204 98×46 99×999 199×101 99×26
5、除法运算定律 330÷5÷2 2000÷125÷8 420÷3÷7 48÷4÷6 300÷(25×3) 4200÷(4×70) 3600÷(6×15)
6、在计算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时,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因数、除数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250÷2×4 27×13÷9 450×1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