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师夷诗词 《临江仙·悼魏巍》
表爱国情怀的诗句

表爱国情怀的诗句1、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李白《西施》2、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张籍《蓟北旅思》3、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
——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4、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
——秋逢甲《春愁》5、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李商隐《茂陵》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7、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8、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屈原《国殇》9、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张祜《集灵台·其二》1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12、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13、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
——李白《千里思》14、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
——潘希白《大有·九日》15、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16、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李白《清平调·其三》17、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18、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19、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渡湘江》2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21、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
——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22、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顾炎武《海上》23、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
——柳永《送征衣·过韶阳》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杨万里《竹枝词》25、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临江仙·悼金庸

临江仙·悼金庸作者:黄传福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8年第12期【主题导语】论剑华山书豪气,文坛令誉声隆。
今朝含笑永归踪。
昔人墨犹在,万古忆音容。
风云叱咤天涯路,金戈风马胸中。
江湖恩怨瞬间空。
大名留后世,侠义冠西东。
据新华社报道,经金庸身边工作人员确认,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昨晚(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消息甫传,互联网漫天弥漫的尽是缅怀。
不由让人想起金庸给自己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人,在20世纪、21世纪,他写过十几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如今老先生在94高龄时驾鹤西去,在华文世界数亿读者间引起了一阵震荡波。
读书之外的我们缅怀他个我们留下了一个江湖,然而这远不足笼盖金庸先生对文化的雕刻。
金庸武侠挥洒的是才情,可铺陈的故事却每每浇筑了胸中块垒,在上世纪动荡的跌宕岁月里,武侠世界为漂泊者提供了一个暂时的栖居所,在80年代的新时代起航中,又为年轻一代提供了精神食粮。
他让通俗文学重新焕发了光彩,然后在如今穿越时空,成为了数代人无法越过的名字。
【选文一】金庸离开了世界,也留给我们一个世界西坡看到金庸先生去世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又是一个乌龙吧”。
当消息终于得到验证,从我内心涌出的第一道感觉却不是悲伤。
金庸先生享年94岁。
按中国传统说法,这叫喜丧。
即便在医学发达的今天,这也是高龄了。
更何况,这些年传过太多“金庸去世”的假新闻,透支了我们的情感反应。
一个金庸属于他的家人,一个金庸属于整个华人世界。
作为读者,我们大可不必跟前一个金庸套近乎、装熟,因为后一个金庸已足够我们受益终身。
近年来,浮躁的影视圈充斥着IP、宇宙、世界这些大词,但要说谁真正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非金庸莫属。
金庸离开了世界,也留给我们一个世界。
对这个世界最深沉的爱,无过于给它嵌入一个小世界。
人类这个物种,生而孤独,以故事为食。
若没有故事,我们不会理解自己是谁。
谁若能留下一个万人传诵的故事,便相当于在茫茫大地上留下一个脚印了。
悼念的诗词

悼念的诗词悼念的诗词悼念古人,我们要用到的是伤感的诗词,表明我们对故人的怀念。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悼念的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悼念的`诗词篇11、《鹊桥仙·步韵兼致老禾先生》洪山一别,今宵几度,又近清明时候。
依然有梦到诗乡,怕只怕,痴心难就。
樱花揽客,池亭买醉,连日访亲问友。
有心再赴婺源春,思故里,流连江右。
2、《酹清明》千家火冷柳烟轻,道是无晴却有情;陇上昏鸦声不住,人间醉客意难倾;子推割肉三刀立,高祖寻碑一纸成;梦魇红尘方欲醒,春来点豆在清明。
花开三月正阳春,紫燕南来破紫云青草喂鱼鱼欲醉,清明赋句悼亡魂又是一年桃花春,燕剪翠柳风戏云。
鸭试溪水暖正好,踏青莫忘带诗魂。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中漫步乡过村。
借问此时何所思,思念不见欲断魂。
不堪清明雨纷纷,谁让幂纸过小村。
摘得柳花醉入酒,黄土怎掩思念魂。
杜鹃啼血天鸣哀,凄风苦雨泪满腮。
双脚跪拜坟墓地,锦绣难把悲伤揩。
3、《清明》故乡几载远离行,荒草一蓬祭未曾。
再遇清明撒细雨,杳思远念遍插旌。
家山北望虔诚揖,先父西归化羽成。
黑蝶翻飞何处去,依稀天外训儿声。
4、《青玉案·祭父》乡山月冷寒江碧,向谁去、孤单意。
雪落冰封愁两地,萧管咽语,指节翻飞,寥落吹新曲。
问天北斗仍无觅,世事炎凉青衫蔽。
念取浮华趋步急,家山未祭,茫然啜泣,望月时时揖。
5、《踏莎行·清明》泣雨殇魂,鞠躬鹤唳,丝丝细雨心头系。
清明凋落百花枝,茫茫愁绪飘天际。
岁月蹉跎,繁华过隙。
韶光似水无从忆,音容昨日笔难书,浮华一梦青山寂。
6、《老母住院有感》豪楼院舍满愁云,忍掷千金药液熏。
垢雪残冰逢季损,枯枝弱柳死生轮。
祸福今昔难赎定,甘苦明朝自有分。
春风送暖舒人面,又至清明雨洗尘。
清明又致雨纷纷,春红减半野草深。
异乡游子归故土,扫墓燃纸表孝心。
泪泣亲人早亡故,弃儿独自过红尘。
九泉父母可安好?谁伴荒岭一孤坟?人间天国久睽离,又见春风柳线垂。
节近清明怀考妣,谁怜泪眼尽含悲。
7、《清明雨》月隐星稀烛有泪,茶凉酒淡笔无言。
与爱国有关诗

以下是与爱国有关的诗50首,供您参考赏析:1.《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陆游其一: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病起书怀》——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5.《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8.《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0.《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1.《凉州词二首·其一》——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

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中国古代十大悼念诗词【另注】潘安以前,中国古代文学并无‘悼亡’一说,正是潘安所做《悼亡》三首,开中国悼亡诗歌之先河。
《辞源》对“悼亡”的解释:“晋潘岳妻死,赋《悼亡》诗三首,后因称丧妻为悼亡。
”该辞典也收“潘岳”条,其释文中有:“工诗赋,辞藻艳丽,长于哀诔之体,《悼亡》诗三首最著名”的内容。
4、第四首——南朝·沈约《悼亡诗》之: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悼亡诗——沈约·南朝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屏筵空有设,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作者】沈约(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学家。
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武康镇)人。
历仕宋、齐二代,后助梁武帝登位,官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仕至尚书令,卒谥隐。
政治上主张严格区分士族与庶族,维护封建门阀制度。
诗风浮靡,着意雕饰,与谢朓、王融等皆注重声律,时号“永明体”。
所创“四声八病”之说,在声律方面为诗歌创作做了许多规定,对五言古体诗向律诗的转变有一定影响。
曾据何承天、徐爰等宋史旧本,稍加更益,撰成《宋书》。
所著有《四声谱》、《齐纪》、《沈约集》等,已佚。
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背景】这首诗是沈约为悼念亡妻而作。
沈约诗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清怨’,这首诗集中体现了沈约的清怨之风。
诗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来反衬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哀;后半将悲伤的情感同凄凉的环境融为一处,情状交现,悲怆靡加。
沈约的这首悼亡诗对后世以离别哀亡的为题材的诗词作品有较大影响。
把南朝之前类似作品的哀而不伤(如潘安《悼亡诗》)的境界真正推向哀伤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沈腰’之说。
《梁书·沉约传》载:沉约与徐勉素善,遂以书陈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以此推算,岂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为腰围瘦减的代称。
《临江仙》诗词原文及译文

《临江仙》诗词原文及译文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江仙》诗词原文及译文,希望大家喜欢。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译文] 长恨此身不归我有,何时能忘却逐利争名。
[出自] 北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①,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②,何时忘却营营③。
夜阑风静縠纹平④。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⑤。
[注释]①东坡:地名,在黄州。
苏轼曾盖房舍“雪堂”等五间在此居住因此地名“东坡”,苏轼遂自号“东坡居士”。
②此身非我有:报怨不能按自己的理想去生活。
③营营:来往匆忙,频繁的样子。
这里指为私利奔走操劳。
《庄子庚桑楚》:“无使汝思虑营营。
”④夜阑:夜深。
縠(hú)纹:形容水中细小的纹。
是一种绉纹的纱。
⑤江海寄馀生:指以后要隐居江湖。
【译文】夜间在东坡饮酒,醉后睡下,醒后又继续饮酒,直到大醉酩酊。
归来时时间已到三更。
家童酣然睡去,呼噜声大得象打雷。
怎么敲门也无人答应,只好拄着手仗,走到江边,静听长江奔流的壮阔声。
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夜色渐渐深浓,江风渐渐消停,终于恢复平静。
我将驾着小舟悄然引退,度过余生。
【译文二】夜饮在东坡醒了又醉,归来时好像已是三更。
家童的鼾声有如雷鸣,反复敲门也没有回应,只好拄杖听那江水涛声。
长恨这身子不是我自己所有,何时才能忘却追逐功名!夜深风静波光粼粼。
真想乘上小船从此消逝,在江河湖海了却余生。
【评点】本篇为词人谪居黄州醉酒抒怀之作,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词的上片写夜饮醉归情景,“夜饮东坡醒复醉”点明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自然就回家很晚了。
“归来仿佛三更”传神地勾勒词人醉眼蒙眬的醉态,表现纵饮的豪兴与诗人豪放旷达的心境。
末三句写的是词人到达家门口的情景,家童早已睡着,敲门不应,只能“倚杖听江声”。
2021年高考语文二轮考点强化古代诗歌专项复习--专题02 古代诗歌阅读体裁:词(解析版)

专题02 古代诗歌阅读体裁:词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表达了自己对孙权的仰慕,同时暗含朝廷“无人可御外侮”之意。
B.作者用刘义隆草草出兵结果惨败的典故,是对当时的执政者急功近利、急于出兵而不做充分准备的警告。
C.作者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仍能为国效力的满腔豪情,同时蕴含着报国无门的悲愤慨叹。
D.作者将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进行对比,表达对国家暂时安定的欣慰。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表达对国家暂时安定的欣慰”错误,这处对比,是将当年沦陷区的人民与异族统治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烽烟四起,和如今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的现实进行对比,表达诗人的悲痛和愤懑。
故选D。
二、古代诗歌阅读永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颜老矣,尚能饭否?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下列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怀念名将,与“但使龙城飞将在”用意相同,作者痛感时无英雄,致使中原沦陷,故土难收。
B.表白决心,自己和廉颇当年服侍赵国样一样忠心耿耿,只要朝廷起用,随时奔赴疆场,抗金杀敌。
C.显示能力,自己虽然年老,但仍然和当年的廉颇一样,老当益壮,勇武不减当年,可以充任北伐主帅,D.抒写忧愤,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自己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临江仙(原创)

临江仙(原创)《临江仙·秋思》作者:上善若水霞影疏枝斜映,清风寒水晴柔。
归鸿书字剪双眸。
岸边芦雪舞,竟惹几分愁。
长记经年画面,潮平白鹭声悠。
酒醒人静倚兰舟。
浮云天际远,烟柳月如钩。
《临江仙·无题》作者:见素抱朴庭院春回才几许,桃枝蕊破微妍。
霁云今日雨潺潺。
路人心落寞,青帝意阑珊。
岁岁花发嗟远别,况今风骤天寒。
东征西走已忘年。
雪霜当自保,穷达惜机缘。
《临江仙·无题》作者:在水一方黄鹤楼前江水寞,楚荆风物难安。
疫情到处乱云烟。
悬壶来济世,使命救轩辕。
待到花开尘暗淡,刁虫百计都歼。
天涯与共克时艰。
东君终带笑,四海贺春天。
《临江仙·短笛春风杨柳岸》作者:落雪纷飞短笛春风杨柳岸,落花飞絮悠悠。
重重锦绣满芳洲。
碧波明如染,鸥鸟似含羞。
十里青山云抹翠,斜阳芳草江头。
诗成兴尽晚归舟。
依依衔落日,泛泛水东流。
《临江仙·春雪》作者:晓汶玉雪遍天飘逸落,潇潇飞洒人间。
远观岭上裹新棉。
踏山人不老,溪水润良田。
大地冰雪消解漫,苍生归返真颜。
柳丝几缕做琴弦。
多情唱颂曲,鸟雀唤春兰。
《临江仙·无题》作者:冷面包公春风料峭寒潮至,晨来雨雪纷纷。
飘飘洒洒落红尘。
御寒衣数裏,雪落地湿洇。
傲骨松竹枝青翠,冰霜方显忠贞。
老翁年迈愈八旬,心中有大爱,独作逆行人。
《临江仙·自消遣》作者:顺其自然岁月沧桑多半过,耆龄皓首苍颜。
黄牛奋步驾犁田。
鸟飞常恐后,鱼跃好争先。
宋雨唐风欣沐浴,对词斟句联篇。
闲情逸致度流年。
不期人点赞,唯愿自消遣。
《临江仙·春雨》作者:南京老树玉笛银箫吹卧柳,烟芜烟草流萤。
残云绕树湿黄莺。
千山宿雾,四野雨霖铃。
昨夜梦花飘白絮,晨珠滚滚红英。
江痕潜上绿丝萦。
飞觞曲水,斑竹刻浮名。
《临江仙·山村》作者:ZZ可爱山村尘不染,小桥流水人家。
绿杨阴里紫藤花。
鸡鸣屋脊上,犬吠竹篱笆。
晴日朝霞庭院外,池塘戏水青蛙。
田间处处铁犁耙。
鞭儿云里响,归影日边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