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为哪几个等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正文:1. 燃烧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定义: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指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行为和火焰蔓延速度。
1.2 重要性:燃烧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火灾扩散和安全性。
2. 燃烧性能分级2.1 级别一:不燃材料2.1.1 定义:不燃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或产生火焰。
2.1.2 示例:岩石、石膏板等。
2.2 级别二:难燃材料2.2.1 定义:难燃材料在火灾中具有一定的抗火性能,不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慢。
2.2.2 示例:玻璃钢、难燃涂料等。
2.3 级别三:可燃材料2.3.1 定义:可燃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较快。
2.3.2 示例:纸张、木材等。
3. 燃烧性能测试标准3.1 GB/T 8624-2012《建筑材料可燃性能分类方法》3.2 GB 8626-2007《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大数据试验规程》4.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GB/T 8624-2012《建筑材料可燃性能分类方法》全文附件2:GB 8626-2007《建筑产品燃烧性能大数据试验规程》全文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燃烧性能:建筑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行为和火焰蔓延速度。
5.2 不燃材料:在火灾中不会燃烧或产生火焰的材料。
5.3 难燃材料:具有一定的抗火性能,不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慢的材料。
5.4 可燃材料:在火灾中容易燃烧,火焰蔓延速度较快的材料。
二: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及分级正文:1.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意义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评估建筑物火灾风险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对于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控制火灾的扩散具有重要作用。
2.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根据燃烧性能的不同,建筑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2.1 不燃材料不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中不燃烧或产生火焰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抗火性能和防火功效。
典型的不燃材料有岩石、石膏板等。
2.2 难燃材料难燃材料指的是在火灾中不易燃烧,具有较好的抗火性能,火焰蔓延速度较慢。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解析

我《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首次颁布)
参考西德标准DIN4102-1:1981《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火 灾特性 第1部分:建筑材料的分级要求和试验》
GB8624-1997《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修改采用EN13501-1:2002《建筑制品和构件的火灾 分级 第1部分:用对火反应试验数据的分级》
• 复合材料、表面涂层材料
1、对定型生产的复合型建筑材料,不论其厚度如何,也不管以何种工艺生产, 均应以定型产品进行燃烧特性检验,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对在现场以喷涂、粘贴或其他方法附加于内装饰基材表面的涂层或其他饰 面层(如壁纸),其厚度≤0.6mm 或单位面积质量≤300g/m2, 可不考虑饰 面层对其基材燃烧特性及分级的影响。若饰面层厚度超过0.6mm 或饰面对 基材燃烧特性有明显影响时, 应将饰面连同基材一并制取成试样进行试验 ,作出整体综合评价。 3、对表面进行防火处理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分级应以处理后的材料进行试验
欧洲 法国 英国 德国 欧盟颁布统一的分级标准前
分为M0、M1、M2、M3、M4和M5六个等级
分为不燃和可燃的0、1、2、3、4级
分为A1、A2、B1、B2和B3五个等级
欧盟颁布统一的分级标准后
GB8624-1997
EN 13501-1:2002 《 建筑制品和构件的火灾分级 第一部分: 用对火反应试验数据的分级 》 GB86242006 材料燃烧性能分为A1、A2、B、C、D、E、和F七个等级 材料燃烧性能分为A(A1,A2) ,B1(B,C),B2(D,E),B3(F)四个等 级——(GB 8624-2012)
第三部分 燃烧性能分级及评判标准
• GB8624-1997 分级及评判标准
• GB8624-2006 分级及评判标准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和记忆方法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和记忆方法在建筑内部装修中,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至关重要,不仅是为了确保建筑的安全,也是为了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和记忆方法:1.墙体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A1级:不燃材料。
例如石膏板、矿棉板等。
-A2级:不燃或难燃材料。
例如金属板材。
-B1级:难燃材料。
例如聚酯玻璃纤维隔离带。
-B2级:可燃材料。
例如聚氨酯泡沫。
-B3级:易燃材料。
例如聚苯乙烯泡沫。
记忆方法:按照燃烧性能从高到低,可以记忆为“愚人喜爱吃巧克力”。
2.地板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高于B1级:例如石材、瓷砖、金属材质。
-B1级:难燃材料。
例如PVC地板。
-B2级:可燃材料。
例如木质地板、强化地板。
-B3级:易燃材料。
例如聚氨酯地板。
记忆方法:按照燃烧性能从高到低,可以记忆为“会唱谢谢小广告”。
3.天花板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A级:不燃材料。
例如石膏板。
-B级:难燃材料。
例如金属天花板、木质天花板。
-C级:可燃材料。
例如石棉板、木纤维板。
-D级:易燃材料。
例如聚苯乙烯泡沫板。
记忆方法:按照燃烧性能从高到低,可以记忆为“阿冰出单”。
4.管道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 管径≤150mm时,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例如铜管、不燃塑料管。
- 管径>150mm时,采用难燃或防火材料。
例如防火沉淀管、难燃塑料管。
记忆方法:按照管径大小,选择相应的材料。
5.室内装饰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A级:不燃材料。
例如石膏板、金属材料。
-B级:难燃材料。
例如硅藻泥、硅酸盐板。
-C级:可燃材料。
例如木质装饰材料、纸质装饰材料。
-D级:易燃材料。
例如聚氨酯泡沫、聚酯纤维。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和记忆方法,具体材料的性能等级还需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加以参考和确定。
当选择装修材料时,应该注意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材料,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持久性。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举例内部装修材料在消防安全方面至关重要,其中燃烧性能等级是评判其火灾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
下面是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的一些举例:1.墙面装饰材料:-雷丝线:根据燃烧性能等级,雷丝线通常划分为A、B1和B2级别。
A级是指非常规简易线材或陪调型塑料制品,常见于室内墙壁装饰。
B1级是指阻燃型线材,即燃烧性能较好,火焰会迅速熄灭。
B2级是指普通型线材,即燃烧性能一般,火焰会持续燃烧。
-墙纸:墙纸的燃烧性能通常划分为A级和B级。
A级墙纸是非常规简易型墙纸,不易燃烧。
B级墙纸是普通型墙纸,可以燃烧,但火焰会迅速熄灭。
2.地板材料:-石材地板:根据燃烧性能等级,石材地板通常划分为A1和A2级别。
A1级是指不燃材料,即完全不燃烧。
A2级是指不燃材料,但在火源较大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少量毒烟。
-木地板:木地板的燃烧性能等级通常划分为A级、B级和C级。
A级是指不燃材料,即完全不燃烧。
B级是指不易燃材料,即燃烧性能较好,火焰会迅速熄灭。
C级是指易燃材料,火焰会持续燃烧。
3.天花板装饰材料:-吸音板:根据燃烧性能等级,吸音板通常划分为A级、B1级和B2级。
A级是指非常规简易型板材,不易燃烧。
B1级是指阻燃型板材,即燃烧性能较好,火焰会迅速熄灭。
B2级是指普通型板材,即燃烧性能一般,火焰会持续燃烧。
-石膏板:石膏板的燃烧性能等级通常划分为A级、B1级和B2级。
A级是指非常规简易型板材,不易燃烧。
B1级是指阻燃型板材,即燃烧性能较好,火焰会迅速熄灭。
B2级是指普通型板材,即燃烧性能一般,火焰会持续燃烧。
以上只是常见的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的一些举例。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建筑业主和设计师在选择装修材料时,应遵循相关的法规和规定,确保建筑内部的消防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

本标准是GB 8624—88的修订版。
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德国标准DIN 4102—81第一部分。
本修订版与GB 8624—88相比,增设了A级复合(夹芯)材料,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加了对特定用途的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和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的具体规定。
上述特定用途的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仍必须按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分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原GB 8624—88即为失效。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建民、马祥林、卢国建。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2月。
标准全文GB 8624—1997目录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不燃类材料(A级)…………………可燃类材料(B级)………………对某些特定用途材料的特别规定………………对复合材料、表面涂层材料等的特别规定………………燃烧,性能分级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代替GB 8624——88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和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4609—84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5454—85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GB/T 5455—85 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GB/T 5464—85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 8332—87 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8333—87 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8625—88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6—88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7—88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 8629—88 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GB/T 11785—89 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GB/T 14402—93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GB/T 14403—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3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见表1。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烟气毒性 产烟特性 且 燃烧滴落物/微粒
烟气毒性 产烟特性 且 燃烧滴落物/微粒
D
烟气毒性 产烟特性 且 燃烧滴落物/微粒
15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及相应测试方法
◇ GB/T 5464 不燃性测试
• 适用范围
• • • • • • • • 用于确定不会燃烧或不会明显燃烧的建筑制品,而不论这些制品的最终应用形 态。 匀质和非匀质建筑制品的主要组分的不燃性能。 炉内温度:750℃±5℃。 试验时间:30min;若未终温平衡应延长试验。 试样要求:Φ 45mm×50mm 5个 炉内温升△T 质量损失率△m 持续燃烧时间tf
在通常采用GB 8624-2012分级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一类建筑 A B1
教学楼、办公楼、科研楼、
B1
B1
B2
B1
B1 14
B1
B1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及相应测试方法
◇ GB 8624-2012
• 装修材料分类:
• • • • • • • • • • • • • 平板状材料 铺地材料 管状绝热材料 窗帘幕布 家具制品装饰用织物 电线电缆套管 电器设备外壳及附件 电器、家具用泡沫塑料 软质家具和硬质家具 A(A1、A2) B1(B、C) B2(D、E) B3(F)
8
建筑材料及制品检验法律法规背景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申请消防验收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建设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二)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三)消防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四)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行业标准的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五)消防设施、电气防火技术检测合格证明文件; (六)施工、工程监理、检测单位的合法身份证明和资质等级证明文件;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标准版)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标准版)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
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
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多次修订,目前,《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以下简称GB8624)已发布实施。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以及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
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
按照GB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表2-3-2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燃烧性能等级名称A不燃材料(制品)B1难燃材料(制品)B2可燃材料(制品)B3易燃材料(制品)(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1)材料。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

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是根据材料的燃烧特性和对火灾扩散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的。
这些等级的划分旨在确保建筑内部使用的装修材料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减小火势,延长疏散时间,降低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以下是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的介绍:1.非可燃材料(不燃材料):这类材料不会燃烧,也不会产生烟雾或有毒气体。
例如岩棉、玻璃棉、硅酸盐板等。
它们具有防火性好、隔音隔热效果好等特点,是建筑内部装修常用的材料之一2.难燃材料:这类材料在遇到火源时虽然会燃烧,但是燃烧速度比较缓慢,且火势不易扩散。
例如石膏板、硅酸钙板等。
这些材料可以有效减缓火势,延长疏散时间,但仍然需要注意火源与材料的距离,以及其他易燃物质的存在。
3.可燃材料:这类材料在遇到火源时会燃烧,并产生烟雾和有毒气体。
例如木材、纤维板等。
这些材料的燃烧速度较快,火势容易扩散,因此在装修时需要注意选择质量良好、符合安全标准的可燃材料,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内装修装饰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标准》(GB8624-2024),常用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如下:1.A级:不燃材料,对应国际标准的A1级。
2.B1级:难燃材料,极低燃烧性能,对应国际标准的A2级。
3.B2级:可燃材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对应国际标准的B1级。
4.B3级:易燃材料,对应国际标准的B2级。
以上等级划分的依据是材料的燃烧温度、燃烧性能、火焰蔓延速度、烟雾产量等参数的综合评估。
根据建筑使用的不同区域和功能,对材料的等级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人员密集区域、逃生通道、电梯井等火灾风险较高的区域,一般要求使用A级或B1级的材料。
总之,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是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选择和使用具有良好燃烧性能的材料能够有效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1997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4—04批准 1997—10—01实施前言本标准是GB 8624—88的修订版。
在技术内容上非等效采用德国标准DIN 4102—81第一部分。
本修订版与GB 8624—88相比,增设了A级复合(夹芯)材料,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增加了对特定用途的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和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的具体规定。
上述特定用途的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仍必须按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分级。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原GB 8624—88即为失效。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建民、马祥林、卢国建。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年2月。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评定和分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和各种装饰装修材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2406—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氧指数法GB/T 2408—80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4609—84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5454—85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测定氧指数法GB/T 5455—85 纺织织物阻燃性能测定垂直法GB/T 5464—85 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GB/T 8332—87 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燃烧法GB/T 8333—87 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GB/T 8625—88 建筑材料难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6—88 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GB/T 8627—88 建筑材料燃烧或分解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 8629—88 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干燥程序GB/T 11785—89 铺地材料临界辐射通量的测定辐射热源法GB/T14402—93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GB/T 14403—93 建筑材料燃烧释放热量试验方法3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见表1。
表1 燃烧性能的级别和名称44.1 A级匀质材料按GB/T 5464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a)炉内平均温升不超过50℃;b)试样平均持续燃烧时间不超过20s;c)试样平均质量损失率不超过50%。
4.2 A级复合(夹芯)材料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A级。
a)按GB/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35 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20cm),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125℃,试件背面无任何燃烧现象;b)按GB/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15;c)按GB/T 14402和GB/T 14403进行测试,其材料热值≤4.2MJ/kg,且试件单位面积的热释放量≤16.8MJ/m2;d)材料燃烧烟气毒性的全不致死浓度LCo≥25mg/L。
5 可燃类材料(B级)5.1 B1级材料级。
达到下述各项要求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B1a)按GB/T 8626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GB/T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b)按GB/T 8625进行测试,每组试件的平均剩余长度≥15 cm(其中任一试件的剩余长度>0cm),且每次测试的平均烟气温度峰值≤200℃;c)按GB/T 8627进行测试,其烟密度等级(SDR)≤75。
级材料5.2 B2按GB/T 8626进行测试,其燃烧性能应达到GB/T 8626所规定的指标,且不允许有燃烧滴落物引燃滤纸的现象。
级材料5.3 B3不属于B1和B2级的可燃类建筑材料,其燃烧性能定为B3级。
6 对某些特定用途材料的特别规定本标准对于铺地材料、窗帘幕布类纺织物材料、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及用于管道隔热保温的泡沫塑料,根据其使用场合,规定了下述相应的检验方法以确定其燃烧性能的级别。
上述材料若作为墙面或吊顶材料使用时,仍应按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进行检验和分级。
6.1 铺地材料铺地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见表2。
表2 铺地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66.2.1 窗帘幕布类纺织物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见表3。
表3 窗帘幕布类纺织物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应按GB/T 8629所规定的方法对试样进行洗涤和干燥处理。
织物洗涤程序宜用编号为5A的程序,干燥宜用烘箱干燥法。
对该类纺织物的燃烧性能等级应加注标记“可洗涤”。
6.3 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见表4。
同种材质而厚度不同的电线电缆套管类材料,若其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材料的燃烧性能同时满足表4中某一等级的要求,则其中间厚度的材料也可确认为该等级。
不能同时满足时,则应以最不利的数值作为分级的依据。
表4 电线电缆套管类塑料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对表面有保护层的泡沫塑料制品,其燃烧性能应按第5章的要求进行判定。
对表面无保护层的泡沫塑料制品,其燃烧性能的分级见表5。
同种材质而厚度不同的泡沫塑料制品,若其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的材料的燃烧性能同时满足表5中某一等级的要求,则其中间厚度的材料也可确认为该等级。
不能同时满足时,则应以最不利的数值作为分级的依据。
表5 管道隔热保温用泡沫塑料燃烧性能的分级7.1 对定型生产的复合型建筑材料,不论其厚度如何,也不管以何种工艺生产,均应以定型产品进行燃烧特性检验,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7.2 对在现场以喷涂、粘贴或其他方法附加于内装饰基材表面的涂层或其他饰面层(如壁纸),其厚度≤0.6mm或单位面积质量≤300g/m2,可不考虑饰面层对其基材燃烧特性及分级的影响。
若饰面层厚度超过0.6mm或饰面对基材燃烧特性有明显影响时,应将饰面连同基材一并制取成试样进行试验,作出整体综合评价。
7.3 对表面进行防火处理的材料,其燃烧性能分级应以处理后的材料进行试验和评定。
对防火涂料以及阻燃剂的性能,可依照其相关标准进行试验和评价。
这种试验和评价不是本分级标准的基础和依据,但可以作为其燃烧特性分级综合评价的参考。
8 燃烧性能分级标志8.1 依照本标准进行检验并符合其规定和要求的建筑材料,可根据其相应的燃烧性能级别冠以下列标志:GB 8624 AGB 8624 B1GB 8624 B2GB 8624 B38.2 对于按第6章特别规定进行燃烧性能分级的材料,应在其标志级别之后,在括号内注明其材料名称。
如GB 8624 B1级(铺地材料)、GB 8624 B2级(热塑性塑料)等。
绝缘强度 dielectric strength通常,电力设备的绝缘强度用击穿电压表示;而绝缘材料的绝缘强度则用平均击穿电场强度,简称击穿场强来表示。
击穿场强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发生击穿的电压除以施加电压的两电极之间的距离。
绝缘强度通常以试验来确定。
绝缘强度随绝缘的种类不同而有本质上的差别。
内绝缘电力设备内部的绝缘。
包括固体介质、液体介质或气体介质的绝缘以及由不同介质构成的组合绝缘。
外部大气条件对内绝缘基本没有影响。
但材料的老化、高温、连续加热以及受潮等因素对内绝缘的绝缘强度有不利的影响。
内绝缘若发生击穿,一般说来,它的绝缘强度是不能自行恢复的。
外绝缘在直接与大气相接触的条件下工作的电工设备的各种不同形式的绝缘。
包括空气间隙和电力设备固体绝缘的外露表面。
外绝缘在放电停止后,其绝缘强度通常能迅速地完全恢复并与重复放电的次数无关。
外绝缘的绝缘强度与外部大气条件密切相关。
绝缘强度在固体绝缘和空气的交界面上的沿面放电发展成贯穿性的空气击穿称闪络。
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使外绝缘表面刚好发生闪络所需的电压值称临界闪络强度。
伏秒特性是指在冲击电压波形一定的前提下,绝缘的冲击放电电压与相应的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
它由试验确定。
工程中用以表示绝缘在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特性。
外绝缘的绝缘强度和外部大气条件密切相关,受大气温度、压力、湿度等气象条件和脏污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标准大气状态为:气压1013毫巴(1巴=105帕),温度20℃,绝对湿度11克/米3,并规定了大气状态不同时外绝缘放电电压相互间的换算方法。
非标准大气状态下的实测电压值,应换算到标准大气状态下的电压值;反之,应用标准大气状态下的电压值时,应换算到试验或运行中大气状态下的电压值。
临界闪络强度在固体绝缘和空气的交界面上的沿面放电发展成贯穿性的空气击穿称闪络。
在一定的试验条件下,使外绝缘表面刚好发生闪络所需的电压值称临界闪络强度。
有时闪络强度用平均闪络场强来表示。
它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用发生闪络的电压除以沿两种介质交界面的泄漏距离或两电极间的垂直距离所得的商。
试验条件分为干燥状态、淋雨状态和脏污状态等几类。
在这几种状态下得到的临界闪络强度分别简称为干闪强度、湿闪强度和污闪强度。
由于介质分界面上的电压分布不均匀,沿面闪络电压比气体或固体单独存在时的击穿电压都低。
淋雨状态比干燥状态时的闪络电压低,在潮湿脏污的条件下沿面闪络电压会更明显降低。
伏秒特性电工设备绝缘除承受长期工作电压的作用外,还承受暂态过电压的作用。
过电压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于设备遭受雷击造成的或在设备附近发生雷击而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另一类是由于电力系统中的操作或发生事故或发生谐振而引起的过电压。
过电压的作用时间很短,但过电压的数值却大大超过正常工作电压。
放电的发展需一定时间,在持续电压作用下,放电时延对放电电压没有影响;但对于作用时间很短的冲击电压,放电时延的影响则不能忽略。
工程中用伏秒特性来表示绝缘在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特性。
伏秒特性是指在冲击电压波形一定的前提下,绝缘的冲击放电电压与相应的放电时间的关系曲线。
伏秒特性由试验确定,其方法为:保持冲击电压波形不变,逐级升高电压。
电压较低时,击穿发生在波尾;电压甚高时,放电时间减至很小,击穿可发生在波头。
在波尾击穿时,以冲击电压的幅值作为纵坐标,放电时间作为横坐标。
在波头击穿时,还以放电时间为横坐标,但以击穿时的电压为纵坐标。
在电压较高时完成放电所需时间较短,在电压较低时完成放电所需时间较长。
典型的伏秒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细线代表冲击电压波形,粗线代表伏秒特性曲线。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指其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分A、E、B、F、H级。
允许温升是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相比升高的限度。
绝缘的温度等级 A级 E级 B级 F级 H级最高允许温度(℃) 105 120 130 155 180绕组温升限值(K) 60 75 80 100 125性能参考温度(℃) 80 95 100 120 145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中,绝缘材料是最为薄弱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