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及规定值
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足表 T0628-1 中规定的精度要求。
表 T0628-1 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精度要求
测定值
精度
测定值
温度
0.1°c
158
52 T0732 沥青混合料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
160
53
T0733 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试验
162
54
T0752 稀浆混合料湿轮磨耗试验
164
1 沥青弯曲蠕变劲度试验 (弯曲梁流变仪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用弯曲梁流变仪测定沥青的弯曲蠕变劲度和 m 值。测 量的弯曲蠕变劲度范围为 20~1OOOMPa。
84
T0620 沥青运动粘度试验(真空减压毛细管
27
87
法)
28
T0624 沥青粘韧性试验
90
T0625 沥青旋转粘度试验(布洛克菲尔德粘
29
93
度计法)
30
T0654 乳化沥青与粗集料粘附试验
95
31
T0657 乳化沥青与水泥拌合试验
97
32
T701 沥青混合料取样法
99
33
T0661 聚合物改性沥青离析试验
2 沥青流变性质试验(动态剪切流变仪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的动态剪切模量和相位角。沥青动态
剪切模量测量值的范围 0.1~lOMPa,相应的温度范围为 5~85℃。
1.2 本方法适用于原样沥青、压力老化后的沥青和薄膜烘箱(或
旋转薄膜烘箱)后的老化沥青。如用于含有颗粒的沥青,本标准试验
图 T0627-2 试件成型示意图(铝板) 1-醋酸盐塑料;2-0 形橡胶圈;3-沥青样品;4-铝模
2.2.7 不锈钢(厚)梁:长 127mm±2.Omm、宽 12.7mm±0.1mm、 厚 6.4mm 土 0.1mm;不锈钢(薄)梁:长 127mm±0.5mm、宽 12.7mm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项目都有什么呢

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项目1、路基: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或环刀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2、基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检查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检查频率: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一次);压实度(检查方法:灌水法、灌砂法;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每压实层抽查3点);基层、底基层试件作7d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检查频率:每2000平方抽检1组(6块));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3、沥青面层:原材料质量检测(沥青:检查方法:查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并进场复验;检查频率: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同一批号进场的沥青(石油沥青每100t为一批,改性沥青每50t为一批)每批次抽检一次;沥青混合料所用的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纤维稳定剂等:检查方法:观察、检查进场检验报告;检查频率:按不同品种产品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确定);沥青混合料:检查方法:测温;检查频率:全数检查);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检查方法:现场取样试验;检查频率:每日、每品种取样一次);压实度(检查方法:马歇尔试验;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抽查1点);面层厚度:(检查方法:钻孔或刨挖;检查频率:每1000平方取抽查1点);道路弯沉(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检查频率:每车道、每20m测1点)。
关于透水砖人行路面质量监督情况的报告透水砖人行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雨后不积水,雪后不打滑,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是取代彩板砖人行路面的新一代市政道路施工工艺。
透水砖是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较大水渗透性能的铺地砖,其边长大小、厚度、颜色可以按照建筑模数和设计要求确定,主要物理性能包括抗压强度、耐磨性、保水性及透水性。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一、引言沥青混合料是公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项目进行介绍。
二、试验检测项目1. 沥青含量试验沥青含量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通过试验可以确定沥青含量的合理范围,以保证混合料的性能稳定和耐久性。
2. 稳定度试验稳定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受力时的抗变形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剪强度,确定混合料的稳定性和抗变形性能。
3. 流度试验流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一定温度下的可塑性。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工作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可铺性和可压实性。
4. 密度试验密度是指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紧实度,确定施工过程中的压实程度和质量控制。
5. 粘结强度试验粘结强度是指沥青混合料与基层或其他层之间的粘结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附着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粘结质量和持久性。
6. 水稳定性试验水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水环境下的抗冲刷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防水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抗水侵蚀能力。
7. 耐久性试验耐久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长期使用后的性能保持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老化和抗裂性能,确定施工后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8. 粒径分析试验粒径分析是指对沥青混合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进行测定。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骨料配合性能,确定施工过程中的骨料搭配比例。
9. 沥青渗透性试验沥青渗透性是指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渗透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渗透性能,确定施工后的排水能力和防水性能。
10. 抗拉强度试验抗拉强度是指沥青混合料在拉伸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
通过试验可以评价混合料的抗拉性能,确定施工后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
三、试验检测方法1. 沥青含量试验方法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法和点燃法。
沥青、沥青混合料性能、现场检测培训

软化点试验仪
钢球、试样环、定位环
• 四、试验步骤:
•
1、将隔离剂拌合均匀涂于试样底板与钢球定位环外侧,将试样缓缓注
入试样环内至高出环面为止。
•
2、试件在室温中冷却30min,用刮刀刮去环面上的试样,使其与环面齐
平。
•
3、试样软化点小于80℃,将试样环,钢球、定位环等置于5℃±0.5℃
水的恒温槽中至少15min;软化点大于80℃时,将试样环,钢球、定位环等
• 四、计算: •
分计筛余百分率
: Pi
mi m0
100
式中:
Pi 第i级试样的分计筛余量(%); mi 第i级筛上颗粒的质量(g); m0 全部矿料质量(g)。
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
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通过筛分百分率:用100减去该号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
Pa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
同一沥青混合料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两 次试验结果的差值应小于0.3%,当大于0.3%小于0.5%时,应补充一次 试验,三次试验最大值与最小值不得大于0.5%。
沥青混合料的矿质级配检验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以 评定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时使用。 •二、主要仪具与材料:标准筛、摇筛机、天平、烘箱。 •
•
在规定形态的沥青式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
断开的长度,以cm计。延度主要表征沥青的延性。
• 二、标准试验条件:
•
试验温度:25℃、15℃ 、10℃、 5℃;拉伸速度:5cm/min
• 三、主要仪具与材料:延度仪、试模与试模底板、隔离剂。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新)

第五章: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作为高等级道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其表面平整、坚实、无接逢、行车平稳、舒适、噪音小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
为了保证高等级公路在高速、安全、经济和舒适四个方面的功能要求,沥青混合料除了要具备一定的力学强度,还要具备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渗性等各项技术要求。
因此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准确的检测,以确保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
本章简略介绍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技术性能,重点介绍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和技术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同时介绍SMA的设计及检测方法第一节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及其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是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结材料沥青经拌和而成的混合材料,一般我们将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通称为沥青混合料。
一、沥青混合料的分类(一)按结合料分类1.石油沥青混合料:以石油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2.煤沥青混合料:以煤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二)按施工温度分类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与矿料在热态拌和、热态铺筑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以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制、铺筑的混合料。
(三)按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分类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大到小各级粒径都有,按比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中缺少一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沥青混合料称为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混合料密实度分类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小,设计空隙率3%-6%。
2.半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大,设计空隙率6%-12%。
3.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大,设计空隙率大于18%。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方法(新)

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法(新)第五章: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技术作为⾼等级道路路⾯的主要结构形式之⼀,沥青混合料路⾯以其表⾯平整、坚实、⽆接逢、⾏车平稳、舒适、噪⾳⼩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泛的应⽤。
为了保证⾼等级公路在⾼速、安全、经济和舒适四个⽅⾯的功能要求,沥青混合料除了要具备⼀定的⼒学强度,还要具备⾼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抗渗性等各项技术要求。
因此道路⼯程建设过程中,对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准确的检测,以确保沥青路⾯的⼯程质量。
本章简略介绍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技术性能,重点介绍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法和技术性能指标的检测⽅法,同时介绍SMA的设计及检测⽅法第⼀节沥青混合料的分类及其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是由适当⽐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填料组成的矿质混合料与粘结材料沥青经拌和⽽成的混合材料,⼀般我们将沥青混凝⼟和沥青碎⽯通称为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的分类(⼀)按结合料分类1.⽯油沥青混合料:以⽯油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2.煤沥青混合料:以煤沥青为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
(⼆)按施⼯温度分类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简称热拌沥青混合料。
沥青与矿料在热态拌和、热态铺筑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以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与矿料在常温状态下拌制、铺筑的混合料。
(三)按矿质混合料级配类型分类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是按级配原则,从⼤到⼩各级粒径都有,按⽐例相互搭配组成的混合料,称为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中缺少⼀个或两个档次粒径的沥青混合料称为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混合料密实度分类1.密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3%-6%。
2.半开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6%-12%。
3.开级配沥青混凝⼟混合料:按级配原则设计的连续型级配混合料,但其粒径递减系数较⼤,设计空隙率⼤于18%。
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项目要求

测定值用于调整施工配料单
必要时检测
掺料
掺合料仓
称量误差
工业产品应符合相应质量标准或设计要求
随时检测
混合料
拌和站计算机
配合比偏差
满足本标准5.2.4条要求
每盘记录,并整理分析
拌和站出机口或摊铺现场
密度和孔隙率
检验方法见DL/T5362中9.3~9.4节,满足设计要求
每个工作日检查1次
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
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项目要求
工艺过程
检验对象
取样场所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取样频次
原材料
沥青
沥青桶或沥青罐车
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蜡含量
闪点
溶解度
密度
薄膜加热后质量变化
薄膜加热后残留针入度比
薄膜加热后残留延度
满足本标准附录A或设计要求
同厂家、同标号的沥青,每批到货检测1次
粗骨料
冷料仓或成品料堆
超、逊径率
针片状颗粒含量
满足本标准3.2.6条要求
每5个工作日检查1次
表观密度
吸水率
含泥量
压碎率
坚固性
与沥青的黏附性
每50个工作日检查1次
每次更换料源或开采地点检测1次
(续)
工艺过程
检验对象
取样场所
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取样频次
原材料
细骨料
冷料仓或成品料堆
超径率
表观密度
吸水率
含泥量
坚固性
有机质含量
水稳定等级
满足本标准3.2.7条要求
沥青
热沥青储存罐
针入度
软化点
满足本标准附录A或设计要求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完整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2 术语2.1.1 沥青的密度沥青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以g/cm3计。
2.1.2 沥青的相对密度在同一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的水质量之比值,无量纲。
2.1.3 针人度在规定鍵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入沥的深度,以0.1mm计。
2.1.4 针人度指数沥青结合料的温度感应性指标,反映针入度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由不同温度的针入度按规定方法计算得到,无量纲。
2.1.5 延度规定形态的沥青试样,在规定温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断开时的长度,以cm计。
2.1.6 软化点(环球法)沥青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质量的钢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规定的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规定距离时的温度,以℃计。
2.1.7 沥青的溶解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溶剂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质量百分率表示。
2.1.8 蒸发损失沥青试样在163℃温度条件下加热并保持5h后质量的损失,以百分率表示。
2.1.9 闪点沥青试样在规定的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焰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的火焰时的温度,以℃计。
盛样器对黏稠沥青是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对液体沥青是泰格开口杯(简称TOC)。
2.1.10 弗拉斯脆点涂于金属片上的沥青薄膜在规定条件下,因冷却和弯曲而出现裂纹时的温度,以℃计。
2.1.11沥青的组分分析按规定方法将沥青试样分离成若干个组成成分的化学分析方法。
2.1.12 沥青的黏度沥青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流动时形成的抵抗力或内部阻力的度量,也称黏滞度。
2.1.13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压实沥青混合料常温条件下单位体积的干燥质量,以g/cm3计。
2.1.14枥青混合料的相对密度同一温度条件下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无量纲。
2.1.15浙青混合料的理大密度假设压实沥青混合料试件全部为矿料(包括矿料自身内部的孔隙)及沥青所占有、空隙率为零的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密度,以g/cm3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定值
≥2.50
<0.8
<4
≤1.0
55
矿粉
消石灰
//ຫໍສະໝຸດ 4、沥青要求及检测结果检测项目
针入度
(25℃,100g,5s)
软化点(℃)
5℃延度(cm)
密度(g/cm3)
质量变化(%)
残留针入度比(%)
5℃残留延度(cm)
规定值
60~80(0.1mm)
≥70
≥35
/
±1.0
≥65
20
有效钙镁含量(%)
规定值
≥2.50
<0.8
<4
≤1.0
55
矿粉
消石灰
/
/
4、沥青要求及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针入度
(25℃,100g,5s)
软化点(℃)
10℃延度(cm)
密度(g/cm3)
质量变化(%)
残留针入度比(%)
10℃残留延度(cm)
规定值
60~80(0.1mm)
≥46
≥20
/
±0.8
≥61
6
A-70#
公路路面工程试验检测项目一览表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中面层)
1、粗集料要求及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毛体积相对密度(g/cm3)
表观相对密度(g/cm3)
吸水率(%)
针片状(%)
<0.075mm颗粒含量(%)
压碎值(%)
粘附性
规定值
/
≥2.50
≤3.0
≤15
≤1.0
≤28
≥4
19~26.5mm
/
/
9.5~19mm
4.75~9.5mm
/
/
2.36~4.75mm
/
/
/
2、细集料要求及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毛体积相对密度(g/cm3)
表观相对密度(g/cm3)
<0.075mm颗粒含量(%)
棱角性(s)
规定值
/
≥2.50
≤1.0
≥30
机制砂
天然砂
/
3、填料要求及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表观密度(g/cm3)
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含水量(%)
4.75~9.5mm
/
/
2.36~4.75mm
/
/
/
2、细集料要求及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毛体积相对密度(g/cm3)
表观相对密度(g/cm3)
<0.075mm颗粒含量(%)
棱角性(s)
规定值
/
≥2.50
≤1.0
≥30
机制砂
天然砂
/
3、填料要求及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表观密度(g/cm3)
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含水量(%)
公路路面工程试验检测项目一览表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上面层)
1、粗集料要求及检测结果
检测项目
毛体积相对密度(g/cm3)
表观相对密度(g/cm3)
吸水率(%)
针片状(%)
<0.075mm颗粒含量(%)
压碎值(%)
粘附性
规定值
/
≥2.50
≤3.0
≤15
≤1.0
≤28
≥4
19~31.5mm
/
/
9.5~19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