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语录》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400字
《倪萍《姥姥语录》有感[大全5篇]》
![《倪萍《姥姥语录》有感[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83096d4eff9aef8941e06dc.png)
《倪萍《姥姥语录》有感[大全5篇]》第一篇:倪萍《姥姥语录》有感倪萍《姥姥语录》有感原创:月巧在书店偶然看见了这本书,再加之《朗读者》节目中的印象,让我忍不住翻了一下。
工作后,很少有时间看书,要看也都是专业书籍,要嘛就是成功学之类的书籍。
这么接地气的书很少看,而且因为缺少对作者的了解,差点以貌取人,觉得是不是主持人附庸风雅,也许并不值得一读。
虽然岁月这把杀猪刀对她太残忍了点儿,但当年我们可都是看着她主持的节目长大的。
不像现在从来没有看过一次完整的春节联欢晚会,但是对作者的了解真的止于电视屏幕。
"她年轻时说的那些话,就像萝卜、白菜一样,不值什么钱,却是最顺口、最对胃的好东西。
下到锅里,就养命······"从荐语就可以看到是多么地接地气,多么地朴实无华。
这一翻不要紧,真的是一口气读完了整本书。
早晨五点多起来就开始忙活,喂着奶都要看看书,老二睡了更是肆无忌惮地阅读,因为缺觉脑袋嗡嗡的都舍不得放下书。
如果让我用一句来说此书的印象那就是"这本书鲜活的诠释了一个好女人成就三代人,乃至四代人,没有姥姥真的也许不会有大家喜爱的优秀的倪萍。
"如果每家都有一个这样的姥姥那么就会出现很多优秀的孩子、幸福的大家庭。
本书不仅让我认识了一个善良、勤劳、能干、宽容、有智慧的姥姥,而且让我重新认识了倪萍。
看了此书完全颠覆了原来的误解,我想说倪萍真不简单,真不是一般人,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女人而且还是一个坚强的母亲(能将自己的孩子在被宣布没救了后,能放弃一切想尽办法去解决,倾其所有无数次跑美国治疗,最终让儿子康复,身为母亲后才理解她这些年为何衰老的如此之快)。
可见文字真是一个好东西,与其苦口婆心地向他人去解释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如用心的把自己的想法都写出来,愿意走近你的人自然会了解,误会自然也会消解。
这估计再一次刷新了我要坚持写作的初衷,将自己的点滴都慢慢记录下来,以后翻看也许会是一种宝贵的记录。
读姥姥语录有感400字五篇

读姥姥语录有感400字五篇读姥姥语录有感一一口气读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之所以一口气读完,放不下,是因为真的像倪萍说的一样,这个老太太是家家都有的老太太,老太太的话每一句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比一些哲学家的话更通俗,更易懂,更能滋养人的灵魂。
更主要的是我们家也有个这样的老太太,也是小脚,也活到了将近100岁,也是一辈子很少生病,她也是我的姥姥,一个满头银发,连睫毛、眉毛都白了的寿星一样的老太。
姥姥说的话,姥姥做的事情,多么智慧,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是智慧真的和学识无关,和心灵有关,更关乎灵魂深处的东西。
“平淡是真,普通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
你去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辈子不后悔,下辈子他还要上山顶。
”姥姥这句话是不是提醒了时下很多人,说这些话的我们是在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找借口不奋斗,找借口不努力!和姥姥相比,一些教育家,一些所谓的读书人,都相形见拙。
“我”偷了公家一篮子麦穗,姥姥知道,但什么都没有说,几天之后,我问怎么还没有吃到麦穗做的馒头,姥姥问我:“你是从哪里捡到的麦穗,怎么发布开,蒸不熟呀?”“我”不敢说,姥姥也不急,过个几天,打开碗柜,那面团已经发黑了,长毛了。
我哭了,说出了真相。
姥姥说:“怪不得蒸不熟,偷的东西是蒸不熟的,不能吃。
”在那个少粮寡食的岁月里,姥姥竟然用那么一大团面来教育一个五岁的孩子,不急于揭穿,不去训斥,不去用过多的语言教育,可是这样的教育多么有成效啊!我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搞教育的又有几个有如此的智慧呢?还有很多……我决定买一本放在床头,因为文中姥姥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朴素,又是那么富含哲理。
这个朴素而深刻的人生哲学支撑着姥姥走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滋养了一个朴素的,大众喜欢的倪萍。
读姥姥语录有感二放假在家,读了倪萍的姥姥语录,心里满是感动,书中回忆了倪萍与姥姥的相伴生活,五十年风雨的守护与关爱使人无不深深的感动与敬佩,感动那山东老人一辈子真实淳朴的人生智慧,感动倪萍与姥姥间那饱满真诚的爱与情。
《姥姥语录》读后感15篇_1

《姥姥语录》读后感15篇《姥姥语录》读后感1倪萍老师说,这就是他们家老太太讲的话,也是所有家里老太太讲的话。
各家各户都有位老太太吧,或许学历不高,或许身形很小,围着锅碗瓢盆转,拉扯了一帮儿女长大,等大家伙儿回来看一看。
书里说,有学历的不一定没文化,没学历的也不一定没文化。
是啊,家里的老太太,文化水平不高,嘴里蹦出来的词儿,说出来的话儿句句掷地有声儿,像是老家自己蒸的馒头,皮儿黑,却香甜养人,话糙理不糙,更何况有些话,听着特别动人。
任凭再多华丽的辞藻也写不得那样贴切。
看完倪萍老师的姥姥,特别想念奶奶,每次离家,奶奶都在门口送了又送,看了又看,悄悄抹泪,我也偷偷抹泪,奶奶最后悔的事情,是当年选择错了,没做老师,奶奶气质很好,如今年近八十,在我眼里依旧是别人说着当年唱戏的梳大辫子的姑娘,很想念,很想念,倪萍老师用剥瓜子的方式想阻止姥姥变老,我也用过各种方法,想阻止奶奶变老,可惜我太没用了,奶奶老去的速度太快太快,我害怕我还没成材,奶奶变老去了。
所以,等等我,请等等我,我会再努努力,再努努力,变得更好,我想带她享享福。
《姥姥语录》读后感2《姥姥语录》是含着热泪看完的,看了一遍再看一遍。
都说倪萍老师善于煽情,可是写姥姥我想煽情绝对不是有意为之。
倪老师字字真情,她含着泪写完,读者含着泪读完。
姥姥的爱一生养育着倪老师和一大家子的心灵。
姥姥的生活哲学如同储蓄卡,里面储存了善良、宽容、坚持、给予、吃亏、放弃、感恩、豁达、承受……太多太多的、人活着所需要的精神。
姥姥的宽容、良善,不断地修正着孩子们的缺点,改正着孩子们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到她离开之际。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大家子人才辈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倪老师拿着这张姥姥赠与她永远也刷不爆的卡,也像姥姥一般笃行着大爱的人生哲学。
对于姥姥的离开,倪老师始终不能释怀,可是人啊总要经历生离死别,是姥姥先撒手的啊。
但是就像姥姥说的,一家人一个一个的来,一个一个的走,到那边一家人还会团聚。
姥姥语录有感(4篇)

姥姥语录有感(4篇)姥姥语录有感(篇1)看见这本《姥姥语录》,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
正赶上假期,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倪萍通过文字转述着姥姥的话,渗透着她对姥姥的爱。
书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样,但我隐约间感受到一个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她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个个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清澈质朴、真挚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
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讲她的姥姥,让我想起我的姥姥。
今年已经88岁的姥姥,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谁找她,她都热情相迎,姥姥常说:”别人信任咱,咱就得实心实意对人家。
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爷都看着呢“。
虽然姥姥说的话没有倪萍转述姥姥语录的精彩,但是理儿是一样的,都喜欢拿老天爷说事。
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了,她还经常嘱咐我们要多看书多学习,哪怕一天多认一个字,一年还能认识365个字呢。
哈哈!她眼里的学习就是认字,我可爱的姥姥。
这本书,文字间褪去了华丽的修辞,却体现了最简单最质朴的人生哲理,一时间我很难想象这位不识字的老人家能将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彻,并且用非常简单的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出来,字里行间让人读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显而易见的道理。
读了这本书,突然觉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觉得那些一时的不顺都过去了。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
是啊!今天我们如果我们都能以这样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就会发现温暖无处不在。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趁亲人还健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让长辈感觉幸福、满足。
这本书及时提醒自己爱我的亲人。
再多一点!姥姥语录有感(篇2)《姥姥语录》是表姐送给自己的书籍,我们同样深爱外婆,所以关于倪萍的《姥姥语录》最的感动是外婆带给自己的触动,所以都记录的是关于外婆的记忆和感受。
姥姥语录读后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汇总】.doc

读书使人成长,读书可以丰富精神,充实生活。
读书的美妙无法用言语完美的诠释。
喜欢读书的人,心境都会非常的舒畅广阔,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姥姥语录读后感个人心得体会【5篇】,希望大家喜欢。
姥姥语录读后感个人心得体会【1】《姥姥语录》是这么饱含作者对姥姥的爱以及对姥姥的孝心的一本书,有那些令人读后潸然泪下的故事,那些让心变得柔软酸楚的话语。
使人心为之动容。
这位99岁的姥姥虽没有文化,但是总会在我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非常巨大的启迪。
让我带大家走进这位99岁姥姥看似平常但使人受用终生的大智慧。
作者倪萍是主持人、演员,她用她真挚感人的文字,描述了她姥姥淳朴,看似平凡却又不凡的一生。
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
倪萍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在困难时刻,姥姥总会用她那大白话点拨着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一个个鸡毛蒜皮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姥姥的宽容,姥姥的良善,不断地修正着我的缺点,改正着我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着我,温暖着我。
使我感到什么叫做人生的大智慧。
不想用华丽的词藻赞美姥姥,因为那不是她的风格。
姥姥平凡质朴才是她最美的特点。
读《姥姥语录》发现,所谓的平凡人,智慧却是非凡的。
姥姥和我们身边很多老人家一样,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却比很多拥有高学历的人士更明白、更善于把握和运用做人的道理。
明白做人的时候,生活的时候,不只是一份高学历,更是要有一颗对热爱生活的心。
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倪萍为了让97岁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每天开心一点,就想了一个点子说欧洲某国家收购瓜子仁,要求必须是手剥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须是完整的,15元一斤,问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剥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开始剥瓜子。
那时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给姥姥发工资,并动员全家偷偷吃掉这将”出口欧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来临走也要让朋友带上些。
姥姥语录读后感_姥姥语录读书心得五篇

姥姥语录读后感_姥姥语录读书心得五篇第一篇:姥姥语录读后感假期里张建平校长推荐了《姥姥语录》这本书,书中的姥姥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她安享九十九岁高龄,她一生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不管处在什么样的境况,都拿得起、放得下,始终保持一种淡泊自守、知足常乐的良好心态。
姥姥说:“平淡是真,普遍是好,这都是懒人说的话,你问问山顶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说实话,他保准说他这一辈子不后悔,下一辈子他还上山顶。
”无限风光在险峰,姥姥的话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
文中,你可以多次看到姥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在帮助别人。
还有姥姥好强的心理,但那并不是争强好胜。
一生平庸的姥姥却贪命。
姥姥活了快一个世纪啦,但她还是不想走。
姥姥的每个精神都值得我去学习。
姥姥用她最朴实、最有文化底蕴的语言让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
第二篇:姥姥语录读后感《姥姥语录》给我的感受很大,我的心中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
姥姥是个农家妇女,可是她却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教育我,让我明白了很多连聪明的人都说不清的道理。
姥姥心中一直有一个结,就是小舅死。
那年作者的小舅为救他的战友牺牲了。
那时姥姥认为天塌了,而姥爷把蚊帐烧了,在那时蚊帐可是大件啊。
姥姥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让姥爷烧了。
姥姥还喜欢看书,陈丹青、季老的书,姥姥对季老的母亲表示遗憾。
姥姥也是能人。
干什么都很能,从春天开始,姥姥家的水果、蔬菜就没断过。
冬天也能吃上最脆的大青萝卜,因为能人能;姥姥家的咸鸭蛋是真香,因为能人能。
姥姥是作者50多年的朋友了,而这个好朋友却没见到她最后一面,作者心中一直是个伤疤。
第三篇:姥姥语录读后感在没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姥姥”的理解是像大部分人一样,姥姥只会宠着自己的孩子:会带他去玩,去耍,孩子不高兴了就哄,就逗。
因为我没有姥姥,所以我的理解会这么片面,读过这本书后,我才发现,原来姥姥也会教给孩子影响他一生的话姥姥语录读后感姥姥语录读后感。
2023年《姥姥语录》读后感9篇

2023年《姥姥语录》读后感9篇《姥姥语录》读后感1上周去书店买了一本倪萍写的《姥姥语录》,被姥姥朴实无华且极具哲理的语言所折服,一位衣着朴素又很讲究、勤劳善良的老太太跃然纸上,我陶醉式的阅读着,姥姥的每一句话都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抵达人的灵魂深处。
“理想有时候起步很小,很具体,但最终他有可能变得很伟大,有可能认为自己不自觉地便成为他人,为全人类。
”姥姥说:用心看着人,用心和人说话,别觉着自己比别人高,也别怕自己比别人矮".读到这句话时我想到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件事,遇到的两个人,一次我参加县妇联组织的活动,时任县委副书记的领导为我们颁奖,她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领导,颁奖时她握着我的手说:张老师,你辛苦了!你为全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谢谢你呀!“我很感动,当时真有点受宠若惊,自己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师,人家是那么大的领导,人家居然认识我,我很感动,颁奖后我们从台上下来时,副书记见我穿的是高跟鞋,居然双手扶着我走下台阶,嘱咐我慢点,每每想起这件事,都为那位领导的低调、善解人意折服,难怪人家能走得这么远,主要是人家有一颗胸怀大众的心,没有因为谁是谁的谁就攀附,更没有因为谁不是谁而下看,她对她的人民是公平的,所以她得到了人们的拥戴。
后来又遇到一个人,大约三十来岁,年纪轻轻听说是上了学毕业直接当了某地派出所长,和他在一起开会,听着他说着大话,天南地北,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完全是春风得意马蹄轻,偶尔听身边一个人说起他,原来他爸爸是一名公安局的领导,很明显,就他,估计也是沾了父亲的光。
所以,白岩松说:有些人,有文化没素质。
姥姥说:孩子,山上风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劲了,你这辈子都不后悔。
姥姥还说: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你看谁能帮着你搬着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妈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不是啥坏事,弯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走,去干吗,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了,你干嘛不好好走,好好过呢?姥姥还说:你记住孩子,多穷的人都有脸,能豁上脸要饭,那是肚子实在没法儿了,给人吃点东西先要给人好脸色,不信你试试,张嘴管人家要东西那嘴可沉了,抬都抬不动,张嘴给人送东西可不一样,双唇一碰话就出来了。
姥姥语录读后感范文

姥姥语录读后感姥姥语录读后感范文篇一:姥姥语录读后感朴素、平实的语言,“唠家常”的叙述方式,读完满是感动:感动倪萍对姥姥“想方设法”的孝顺,感动倪姥姥的善良、智慧、宽容。
这就是《姥姥语录》的魅力。
“姥姥”,人世间一个温暖的称谓,而书中的姥姥也不是名人,只是俗世里一个平凡的小老太太,她大字不识,但说出的话句句在理。
她的那些语录是对岁月经验的体悟,也是一个善良人的内心准则。
姥姥说:“念书的人不管长得怎么样,你仔细看都长得好看。
书念得越多,人长得越俊。
没念过书的人眼神是傻的。
”我想姥姥说的不是书的养颜美容效果,而是用朴素的话语说出书对一个人心灵的滋养作用。
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心仪的书,会怡情养性,能让人洞悉世界,通透人生,能使我们内心平和,不再纠结、拧巴,于是心里释然,面容怡然,处世坦然,正所谓相由心生。
姥姥说:“人的手不能轻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来,救命的事儿!”这说的是对自己的隐忍,对他人的相助,这是一个人可贵的人生观和正义感的体现。
姥姥说:“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儿就看惯了。
”这说的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为人处世应辩证地看问题。
姥姥还说:“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
”这说的是人自身生命力的强大。
其实《姥姥语录》中这样的哲思妙语还很多,不过都是用大白话演绎的,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儿,家家都遇上的事儿,”所以才更让人感到自然、亲切,才更容易走进人的内心。
通俗易懂,更令人信服。
煽情也好,催泪也罢,倪萍笔端质朴无华的文字很温暖、很贴心,给人的感觉是塌实与靠谱。
有人说倪萍的《姥姥语录》是“一本感动人心的人生智慧书”,我觉得,作者更愿意与读者分享姥姥的人生态度与朴素的价值观。
这本书像一张储存智慧的银行卡,遇到现实生活中的事儿,就会想起书中那些大白话,并很自然地征引其中的语录,跟别人一说,还真的管用;这本书也像是心口的水窖,它给那些干涸的心灵、躁动的生活带来静谧与清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姥姥语录》读书笔记5篇最新范文400字《姥姥语录》这本书是倪萍所写,介绍了姥姥是个不识字的老太太,但却说了一些很实在很有哲理的话,这些话如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指引你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这些话又如灵丹妙药,不断帮助人解除生活中烦恼,养育着人的心灵。
那么姥姥语录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姥姥语录读书笔记400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姥姥语录》读书笔记范文一
《姥姥语录》这本书是倪萍所写。
书中书写了姥姥和倪萍生活中的点滴生活。
姥姥的话语透露着姥姥眼中的人生哲理。
教育了倪萍在与人相处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姥姥一生都为人着想,为人谦和善良。
倪萍说:”葵花朵朵向太阳,姥姥是我心中的太阳。
姥姥的宽容、善良,不断地修正着倪萍的缺点,改正着错误,姥姥的智慧、像光亮始终照耀着、温暖着倪萍。
姥姥语录,记录了姥姥和倪萍生活的事情。
都记录姥姥的善良,宽容…姥姥就是这样的人。
给予是幸福,欠人家是受罪。
姥姥说﹕“爱越多越好,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因此倪萍在姥姥的影响下养成了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还有一个语录就是快乐你别嫌小,一个小,两个小,三个加起来,你加到一百试试快乐就大了。
你不能老想着一天一百个快乐你一辈子能碰上几个一百个快乐这体现了这位姥姥那种知足常乐精神。
姥姥一辈子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却对做人有深刻的理解。
没读过书的姥姥用平淡话语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导给孩子们。
这些经验是姥姥的智慧结晶。
读完《姥姥语录》这本书们我们应该学习这种乐于助人,为他人着想,宽容,善良的精神。
读姥姥语录更像是一盏明灯,照亮在奋斗的路上。
让人稳步前行,追逐梦想。
《姥姥语录》读书笔记范文二
前几日,妈妈给我买了王校长推荐的四本书,我先一口气看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这里面没有太华丽的语言,也没有波澜曲折的故事情境,但姥姥那朴实、亲切的语言却深深的吸引着我。
姥姥说:“人最值钱的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个分量你往大秤上站站试试?那个秤砣动都不动。
”没想到姥姥也经常做自我反省,认识自己,探究自我,分析自我。
我想我们这些站在工作岗位上的人,更应该多做反思,清楚认识自己,摆放好自己的位置。
姥姥说:“天黑了,谁能拉着太阳不让它下山?你就得躺下。
孩不怕,多黑的天到头了也得亮。
”多么富有自然哲理!换个角度看,姥姥也是个心态极好的人,即便遇到再大的事,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和处理事情。
这些简单的话我们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在生活中我们也许表现的是焦虑和急躁,能做到泰然处之,那也是需要修炼的一个境界。
姥姥有这种良好的心态,所以在面对死亡时,姥姥的认识是“有些事能使使劲,有些事啊就使不上劲了,天黑了,谁也挡不住喽!”并不是说姥姥是个不怕死的人,只是她的认识比较深。
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不缺钱的,城里的老人也都有老保的,有的认为只要给钱了物质丰富就是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现在的老人缺的是这份孝心,缺的是精神上的,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姥姥语录》读书笔记范文三
最近几天在读《姥姥语录》,感到非常亲切,也非常感人。
姥姥是个不识字的老太太,但却说了一些很实在很有哲理的话,这些话如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盏明灯,指引你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这些话又如灵丹妙药,不断帮助人解除生活中烦恼,养育着人的心灵。
下面就摘几段语录,和大家共享。
1、姥姥说:“麻烦别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帮助别人自己心里是甜的。
给人一座金山是帮,给人一碗水喝也是帮。
你帮了别人,早晚人家也会帮你,不信你试试?这一辈子你试不出来,下一辈子你孩子也能试出来。
”
2、姥姥说:“心眼不好的人一辈子不知道什么是甜什么是香,一辈子不知道什么是满什么是足,就像吃了一把盐老得喝水,肚子里帐的全是气,气多了人能好受吗?你看老想害别人的那个人,脸都倒挂着,他不快乐啊。
害别人最后都害了自己,帮别人最后都帮了自己,不信你去试试。
坏人都是傻子,一辈子活得不快乐。
”
3、姥姥说:“明了理儿不照着去做就是个傻子,你和天对抗试试?天下雨了,你用多少盆儿、多少桶也接不住那些个水,房子淹了,你就得等着它自己退下去。
谁有个本事不让天下雪?毛主席也不行。
”
多么朴实的语言,讲得都是真理儿。
这真是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没有学历的人不一定没有文化。
这本书成了我的致爱,真的感谢倪萍。
《姥姥语录》读书笔记范文四
其实在张校长发这条信息之前,我们的杜老师就已经让我们阅读《姥姥语录》了。
这是一本充满爱和善的书,字里行间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
事情:包包子,捡麦穗,聊闲话……但却在作者的笔下生动了起来,如果没有对姥姥那份无微不至的爱,对生活的感触深厚,怎么会写出那么生动,那么活跃,那么活跃;更激活了心中对爱的理解,对孝的理解,对人和生命的理解。
这本书启发了我两点: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语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其中,就有这么一句:
“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这叫别人帮你。
”我一开始对后半句很奇怪,给别人盛饭,怎么能叫别人帮你呢?后来想了想,正因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锅米自己吃不了”,这句话才能让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为了能让97岁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让姥姥剥瓜子来挣钱,作者是想让姥姥快乐地过完一辈子;为了能让姥姥补补身体,补品从几元一斤买到几千一斤,为了能让姥姥开心,作者真是费尽心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着家人还健在,只要让长辈感到满足,幸福,这即是孝了。
《姥姥语录》读书笔记范文五
今天,我读了倪萍的《姥姥语录》,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语言,书中的姥姥,不是遥不可及的伟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灵,她就是我们身边可亲可近的普通老人,但就是这样的一个朴素老人,她就像一杆称,让我遇事在上面称一称,便明白了几斤几两,让我心中有数。
这本书中,有一句话最让我受益匪浅:‘眼要是吃不饱,人就想个傻子。
’姥姥爱看花,用这种廉价的方式,陶冶了心灵。
到了晚年虽然大字不识一个,但让‘我’给她读书,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习惯了抬头赶路的我们总会忘了停
下脚步,低头品味书中的智慧。
姥姥不就是学无止境的模范吗?
这位老人有一个长寿秘方,常说‘糖稀越滚糖越厚,苦菜越洗水越少。
’姥姥用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有这样的一个老人,好像一张刷不爆的银行卡,告诉了我们无穷的人生道理,让我品尝了姥姥至始到终的善良,也慷慨地给我们一笔又一笔精神财富,让我懂得了无限风光在险峰,让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达到顶峰,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们以积极、自信的心态去面对,更需要我们拥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
读完这本书,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读书,学无止境;让我明白了路漫漫而修远,坚定了勇攀高峰的信念;让我知道了保持自我,知足常乐,享受当下美好生活的重要;聚集身边的小幸福,品味生活的大快乐。
《姥姥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