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与分类》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组成构成》PPT模板课件

《物质的组成构成》PPT模板课件

A.核内有 14 个质子 C.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B.表示阴离子 D.最外层电子数为 4
下列关于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氧气是由氧原子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氯化钙溶液中只含有氯元素和钙元素
元素周期表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镁元素的“身份证”(见右图), 在下图的横线上填写有关铝元素的 6 个信息。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B)
事实
A
在阳光下,湿衣服容易晾干
B
氯化钠固体不导电
C
CO 和 CO2 的化学性质不同
D 10 mL 水和 10 mL 酒精混合,体积小于 20 mL
解释 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氯化钠固体中没有离子 分子构成不同 分子间有间隙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B)
2.分类
元金属元素:如Na,最外层电子数<4 素非 稀金 有属 气体元素 元素:如 :如O,He最、外N层e,电最子外数层>4电子数是8或2
3.分布 (1)地壳中含量居前 5 位的元素为 O、Si、Al、Fe、Ca。 (2)人体中含量居前 4 位的元素是 O、C、H、N。 (3)海水中除了水由 H、O 两种元素组成外,含量较高的元素是 Na 和 Cl,即海水中含量 最高的盐是 NaCl 。 4.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1)区别:元素是宏观概念,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原子是微观概念,描述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微观构成,如: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也描述 分子的构成,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联系: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与总体的关 系。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能力解读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识别:混合物与纯净物,化合物与单质,有机物和无机物,常见的酸、碱、盐和氧化物。

3.懂得:元素的简单分类。

4.知道:物质由元素组成。

知识梳理1.物质分类及典型实例体系总图2.物质的定义⑴ 组成混合物,⑵ 组成纯净物①单质: 的纯净物...。

②化合物: 组成的纯净物...。

ⅰ氧化物: 组成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 ,如 CO2、SO2。

中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能与 ,如:CaO 。

ⅱ酸: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 的化合物...。

⑼有机物:含 元素的化合物...。

ⅲ碱: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 的化合物...。

ⅳ盐:由 和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如:He 、Ne 、Ar 等 金属单质:如Mg 、Al 、Zn 、Fe 、Cu 、Hg 、Ag 等气态:H 2、O 2、N 2、Cl 2 固态:C 、S 、P 、Si 、I 2 物质 纯净物 如:空气、自然界中的水、化石燃料、溶液、合金、盐酸等 单质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如CH 4、C 2H 5OH 、CH 3COOH 、C 6H 12O 6等 如(C 6H 10O 5)n 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万的,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碱 盐:如NaCl (中性)、Na 2CO 3(碱性)、CuSO 4(酸性)等 酸碱性氧化物:如CuO 、MgO 等 酸性氧化物(酸性):如CO 2、NO 2、SO 2、SO 3、等 含氧酸:如H 2SO 4、H 2CO 3、HNO 3等 无氧酸:如HCl 、H 2S 等 可溶:如NaOH 、KOH 等 难溶:如Mg(OH)2、Fe(OH)3、Cu(OH)2等 微溶:Ca(OH)2等 中性氧化物(中性):如H 2O 、CO 等 混合物3.混合物:分散系:的体系,叫分散系。

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1.种类:溶液、胶体、浊液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分散质粒子大小/nm溶液NaCl、蔗糖溶液胶体有浊液泥水2.溶液的配制步骤:3.胶体的性质:4.分离提纯方法:练习1.现有C、H、O、Na、Cu、S六种元素,从中选出相关元素组成下列类别物质的化学式:(每类各写两例)⑴单质⑵酸⑶碱⑷盐⑸氧化物⑹有机物2.下面是物质分类图,请将“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纯净物”、“盐”等名词填写在适当的方框中:3.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编号①②③④⑤名称食醋白酒白糖水石灰水纯碱溶液主要成分CH3COOH C2H5OH C12H22O11Ca(OH)2Na2CO3溶液PH 3 7 7 11 10 试回答:⑴将上表①~⑤中主要成分进行分类(填序号,下同):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课件

第一节 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 课件

焦炉气
高炉煤气
石油气
H2、CH4 CO、CO2、 丙烷、 等 N2等 H2等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②液体混合物
氨水
王水
硬水
水玻璃
福尔马 林
汽油
NH3· 含Ca2+、 Na2SiO3、 甲醛、 C5~C11 主要 H2O 盐酸、 2 + Mg 较 H2 O H2O NH 、 成分 硝酸 的烃 3 多的水 H2 O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3.游离态与化合态
4.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3)常见的混合物举例 ①气体混合物
水煤 气 主要 成分 CO、 H2
爆鸣 气 H2、 O2
天然 气 CH4
)
解析: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 单质,A 项正确;漂白粉是 CaCl2 和 Ca(ClO)2 的混合物, 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 Al2O3、CaO、MgO 等杂质,为混合物,B 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 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 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 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 项错误。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物质的组成 考点一 与分类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突破点 一
有关物质组成的5 组概念
2019高考一轮总复习 • 化学
1.元素与核素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 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 的一种原子。 2.单质与化合物 (1)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注意:同一元素可 能有多种核素,如 H元素有1H、2H、 3H 3种核素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课件新人教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2课时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课件新人教版

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1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命题解读►元素周期表常以元素周期表中一格、四格和 部分信息或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考查,命题形式主 要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主要命 题点:①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②元素名称、元素种 类的判断;③相对原子质量及单位。
想一想► 1.元素周期表是按照什么排列的?每一横行(周期)元素的排 列遵循什么规律?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有规律的排列得到的。每一横行从左
到右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递增排列。 2.元素周期表每一纵列(族)的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每一纵行(族)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由上到下 逐渐递增。
考点3 物质的分类
类型2 物质的分类
【例2】[2017·聊城中考]下列对物质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B ) A.糖类、维生素、金刚石都是有机物 B.矿泉水、洁净的空气、海水都是混合物 C.过氧化氢、氧气、氧化铜都是氧化物 D.干冰、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都是纯净物
解析:金刚石属于单质,不属于有机物,A错误;混合物是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矿泉水、洁净的空气、海水都 是混合物,B正确;氧气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C错误;澄 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D错误。
解题方法►根据元素周期表所出的题目,关键是要对元素周期 表中各部分的含义弄清楚,文字是元素名称,字母是元素符号, 名称左上方的数字是原子中的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名称下方 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事项►任何物质都是由相应的元素组成的,在描述物质的 组成成分时,指的是物质中所含的元素而并不是所含的原子或 分子。由于物质中的各种元素往往是相互化合在一起的,并不 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因此,描述物质成分时指的也不是某种单 质。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

专题2.1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优质课件)-2021年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紧跟教材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 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考纲要求】
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混合物)。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要点三 分散系 胶体 1.分散系的概念及分类
2021年高三大一轮复习——物质的组成、分类与性质
要点三 分散系 胶体
2.三种常见分散系的对比
溶液
➢请对常见的酸进行分类。
类别(按性质)
挥发性酸 高沸点酸
强酸 弱酸
物质
H2SO4 HCl HNO3 H2CO3
类别(按组成)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请对常见的碱进行分类。
类别(按性质)
易溶 微溶 难溶 强碱 弱碱
物质
KOH NaOH Ba(OH)2 Ca(OH)2 NH3·H2O
类别(按组成)
➢ 胶体的净水原理
1.常见的净水剂:KAl(SO4)2·12H2O、FeCl3·6H2O 等,其净水原理是 Al3+、Fe3+ 水解分别生成 Al(OH)3 胶体、Fe(OH)3 胶体而起到净化水的目的。 2.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 1~100 nm 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 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 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胶体
浊液

2015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安徽)复习课件:物质的组成与分类(28页)

2015年人教版中考化学(安徽)复习课件:物质的组成与分类(28页)

第12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变式题[2014•绵阳] 大米中镉超标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镉有剧毒,首先引起肾脏损害,然后破坏人体内的钙,使人患 上无法忍受的骨痛病。结合图示判断,下列关于镉的说法错误 的是( C ) A.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 112.4 C.原子序数和原子核内中子数均 为 48 D.原子核外有 5 个电子层,最外 层有 2 个电子 图 12-4
第12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4)在地壳中的分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最多的 O 金属元素是________ 。 Al 2.元素符号 大写 ,第 2 个字母________ 小写 。 (1)书写:第 1 个字母________ 元素 ; 还 可 以 表 示 这 种 元 素 的 一 个 (2) 意 义 : 表 示 一 种 ________ 原子 ;金属、固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 ________ 物质 。 一种________
[解析] 该元素的名称中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第12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3.[考点 3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 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 A.氧气、碳酸钙、空气 B.氢气、硫酸钠、水 C.甲烷、食盐、冰水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第12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典例分析┃
第12讲┃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2.5 月 23 日—24 日,2014 年中国铝工业年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工 业协会铝业分会二届三次理事会在山东省龙口南山工业园区 召开。图 12-6 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铝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C ) A.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C.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13 D.铝原子核外有 13 个电子 图 12-6

科奥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简单分类》课件

科奥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的简单分类》课件

( C)
A. 干冰、石油
B. 水、啤酒
C. 氢气、氯化钠
D. 水银、石灰水
7.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 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C.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D.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
A
B
C
D
13. 根据物质的组成,小明将部分物质分为甲、乙两类
(如表所示),下列分类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A )
类别
物质

氯化钠、水

氧气、铜
A. 甲为化合物,乙为单质 B. 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 C. 甲为氧化物,乙为金属 D. 甲为金属,乙为氧化物
14. 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推断 正确的是( D ) A.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C.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物质的分类 4.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D) A. 净化后的空气、氧气 B. 氮气、硫 C. 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D. 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5. 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 )
A. 空气属于化合物
B. 水属于氧化物
C. 氮气属于纯净物
D. 液氮属于单质
6. 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化合物的是
(5)属于单质的是 ①④⑩ 。 ⁠
《03》
课堂练习
19. “ ”“ ”“ ”“ ”代表不同原子,现对A、B、 C、D四瓶气体进行如下分类,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①的是 BC ;属于②的是 D ;属于③ 的是 A ;属于稀有气体的可能是 C 。

《物质的组成构成》课件

《物质的组成构成》课件

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而 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中子 决定。
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 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 形成的。
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取 决于其组成的原子和 化学键的类型。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 本单位,许多物质都 是由分子构成的。
离子
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失去或获得电子 形成的。
离子化合物由正离子和负离子结合形 成,熔融或水溶液状态下可以导电。
物质在生活中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它们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 安全。因此,选择符合标准、质量可靠的物质是至关重要的。
物质在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随着人们对生 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物质的质量和性能也在不断改进。
在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在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科学研究和实验的基础。 例如,各种化学物质和试剂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研究的必备品。
环保等领域。
物质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 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 断发展,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不断涌
现,为生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物质在生产中的高效利用,可以降低生 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例如,通过改 进物质的纯度和结晶形态,可以提高产
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生活中的应用
物质在人类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例如,塑料、橡胶、 纤维等物质广泛应用于家居、电器、交通等领域。
单质分子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氧气(O₂)、氢气(H₂)。
化合物分子
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分子, 如水(H₂O)、二氧化碳 (CO₂)。
分子结构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连接方 式,包括共价键、离子键 等。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过氧化物、超氧化物(Na2O2 、KO2) 碱性氧化物(Na2O 、K2O) 两性氧化物(Al2O3 、ZnO) 酸性氧化物(Mn2O7 、SO2、SiO2)
不成盐氧化物(NO、C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或碱 D.酸分子中有几个H原子即为几元酸
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5、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
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
一、物质的组成
由元素组成 由 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原子
分子
化学变化 保持物质化 带电的
中的最小 学性质的一 原子或
概念 微粒
种微粒
原子团
离子
质子数相 同的一类 原子总称
原子的种类、 组成、结构
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
第3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1课时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高考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的含义。 2、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几 种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几
正盐:如Na2CO3 NH4NO3 KH2PO2 Na2HPO3
酸式盐:如NaHSO4 KHSO3 NaHCO3 KHS Ca(H2PO4)2 CaHPO4 NaH2PO3
盐 碱式盐:如Cu2(OH)2CO3 Mg(OH)Cl
复盐:如KAl(SO4)2·12H2O
络盐:如[Fe(SCN)]Cl2 Na3[AlF6]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肯
定合理的是( B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 解质和弱电解质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⑤根据氧化物的组成将所有氧化物分为碱性、两性和酸性氧 化物
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
①原子个数不同,如__O__2_和__O__3_; 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__金__刚__石___和__石__墨__。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 化学性质上,
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属于
物变理化。
化学
(3)由多种同素异形体单质组成的物质属于__混__合__物___。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②大多数共价化合物
(3)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 金属单质、合金



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
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D
A.NaOH
含氧酸
酸根是否含氧
无氧酸
一元酸
可电离出H+个数 二元酸
三元酸
强酸
是否完全电离
弱酸

氧化性酸
酸的氧化还原性
还原性酸
难挥发性酸
按挥发性分
易挥发性酸
稳பைடு நூலகம்性酸
对热稳定性
不稳定性酸
一元碱 可电离出OH-分
多元碱 可溶性碱 碱 溶解性
难溶性碱 强碱
是否完全电离 弱碱
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HAlO2]
即 时
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



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易用物理性质

区别的是( )
A.苯和四氯化碳
B.酒精和汽油
C.氯化铵和硝酸铵晶体
D.碘和高锰酸钾固体
3.化学反应的分类
质子数中子
如何区数共同决定
个数及结合方 及电荷数共 式共同决定 同决定
分 均有大小、质量,不停运动,微粒间有间
距、存在相互作用,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质子数 决定
相同点 分子 分解 结合
原子(或原子团)
±ne-
±ne- 离子
相互联
如何判断物质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
(1)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 离子化合物(绝大多数盐、强碱、金属氧化物)
三、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1.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
特征 无新物质生成

质无
新化学键的形成 大小、形状、
现 象 状态改变
有新物质生成
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发光、发热、变色、 析出沉淀
实例
常见物理变化: ⑴升华 ⑵萃取 ⑶分液 ⑷蒸馏(分馏) ⑸吸附 ⑹渗析 ⑺盐析 ⑻金属导电 ⑼焰色反应 ⑽电离等
常见化学变化: ⑴风化 ⑵裂化(裂解) ⑶硫化 ⑷歧化、 ⑸炭化 ⑹干馏 ⑺脱水 ⑻蛋白质变性 ⑼水解 ⑽钝化 (11)同素异形体互变 (12)电解 (13)水泥硬化等
氢化(硬化)、皂化、老化、硫化、酯化、硝化(磺化)
2.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如色、态、味、熔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 导电、导热、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如热稳定性、金属活动性、非金属活动性、氧化性、 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化学变化中___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___有化学变化
B.SiO2
C.Fe
D.C3H8
H、D、T、H+可以表示 D
A.四种不同元素 B.化学性质不同的氢原子 C.氢元素的四种同位素 D.氢元素的四种不同微粒
同一元素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原子存在—— 同位素 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 同素异形体
同素异形体
(1)由同种元素形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二、物质的分类
单 质 纯 净 物





混 合 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酸





酸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烃的衍生物
二、物质的分类
请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并指出分类依据。
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C)
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跟另一种元素的阴离 子构成的物质

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

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 )

A.NaF、MgO、Al2O3均由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作用
形成,都是离子化合物
B.HCl、H2SO4、HNO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C.Na2O、HCl、BaSO4、SO2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能
导电,都是电解质
D.H2O、HCOOH、CuSO4中均含有氧,都是氧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