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合集下载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目录分析
在“谷地之火”这一章中,作者通过对地方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变迁进行深入 的描述和分析,揭示了谷地之火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这些内容为我们理解地 方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目录分析
作者在书中还运用了大量的实证和直觉观察,以及人类学随笔、民族志、访 谈和田野分析等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案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 方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阅读感受
庄孔韶的《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著作。 它不仅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地方社会的文化变迁,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 深入的研究视角。这本书的,无疑是对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目录分析
目录分析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是庄孔韶教授的一部具有深度和广度 的作品,通过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地方社会的历史、文化、社会变 迁以及人类学随笔、民族志、访谈、田野分析等众多方面的内容。
阅读感受
这本书对地方社会的描写非常细致入微。庄孔韶不仅大范围的社会变迁,也 了个体和家庭的变化。他通过对个人的命运和经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变 迁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同时,他也通过对家庭关系和结构的分析,让我们看到了 家庭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阅读感受
这本书也涉及了一些重要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例如,庄孔韶在书中讨论了宗 族与房的理念与行为,以及家族主题变奏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中国地方 社会的特点,也反映了人类文化的一般特征。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庄孔韶让 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普遍性。
目录分析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这本书的目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 而深入的了解中国地方社会的窗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地方社会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以及人类学随笔、民族志、访谈、田野分析等 众多方面的内容。这本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中国的地方 社会和文化。

人类学著作

人类学著作

人类学丛书系列一.华夏出版社“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五种)1.《文化论》(马凌诺斯基)2.《人文类型》(弗思)3.《社会人类学方法》(布朗)4.《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凌诺斯基)5.《努尔人》(普里查德)二.上海人民出版社“萨林斯文化与历史论丛”1.《历史之岛》2.《文化与实践理性》3.《“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三.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人类学田野考察系列”1.《礼物的流动》(阎云翔)2.《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弗里德曼)3.《林圮埔》(庄英章)4.《礼物、人情与宴席》(杨美惠)5.《帝国的隐喻》(王斯福)四.上海人民出版社“格尔兹文化论丛”1.《尼加拉》2.《文化的解释》3.《地方性知识》(上海人民出版社未出,中央编译出版社翻译并出版)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国经验” 系列1.《金翼》(林耀华)2.《义序的宗族研究》(林耀华)3.《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庄孔韶)4.《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项飚)5.《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黄树民)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人类学论丛”1.《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纳日碧力格)2.《中国人类学逸史》(顾定国)3.《西方民族学史》(戴裔煊)三联书店“学术前沿”书系人类学书目《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马尔库斯费彻尔)第一辑《甜蜜的悲哀》(萨林斯)第二辑《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第三辑《甜与权力》(西敏司)第四辑(未出)人类学相关《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第一辑《民族—国家与暴力》同上《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同上《东方学》(爱德华·萨义德)第一辑《文化与帝国主义》同上《知识分子论》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袖珍经典"人类学书目《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马林诺夫斯基)《礼物:古代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马塞尔·莫斯)《图腾制度》(列维·斯特劳斯)《实用人类学》(康德)本书所谓"人类学"并非我们今天的人类学,近类于福柯屡屡提到的广义的人类学《原始分类》(涂尔干莫斯)商务印书馆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人类学书目《原始思维》(列维-布吕尔)《古代法》(梅因)本书可作为古代法律民族志《古代社会》两册(摩尔根)《野性的思维》(列维·斯特劳斯)另:涂尔干等人偏重社会学书目略去及:《普通语言学教程》(索迪南·德·.索绪尔)了解语言学必读重庆人民出版社再版"童恩正学术文集"《人类与文化》(通论类)《南方文明》《古代的巴蜀》三联书店"张光直作品系列"《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中国青铜时代》《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考古人类学随笔》中山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文丛《容观夐人类学民族学文集》《杨成志人类学民族学文集》《黄淑娉人类学民族学文集》《龚佩华人类学民族学文集》概论部分: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

中国影像方志福建古田篇解说词

中国影像方志福建古田篇解说词

中国影像方志福建古田篇解说词古田县位于福建省的东北部,与著名的“古田会议”召开地——上杭县古田镇相距约350千米。

陈靖姑信俗,传承千年在海内外华人心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临水宫祖庙,是仿唐风格的建筑群,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XXXX年,古田临水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陈靖姑的信众都会从海内外赶到这里,纪念他们心中的女神。

陈靖姑是唐代的一位真实人物,后被称为临水夫人,是闽台两地家喻户晓的民间守护神。

今天,全世界供奉陈靖姑的临水宫有几千座,信众遍及东南亚、北美等地。

XXXX年,“陈靖姑信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吉祥古塔,回望家园古田县城有一座千年古塔,名叫吉祥寺塔。

吉祥寺塔始建于北宋时期,是福建十大名塔之一,高25米,造型古朴,石雕精美,具有很高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建设古田溪水电站,筑坝截流,不得不淹没了古田老县城和周边52个村落。

古田县城迁址重建,吉祥寺塔也被列入迁建名单。

这既是保护珍贵文物,也是为古田人留存一份望得见的乡愁。

XXXX年,历时一年,吉祥寺塔异地复建成功,文物风貌秋毫无损。

凤亭古村传承民俗闽江边的凤亭村,不仅保留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古民居,更完整地传承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是研究中国南方农村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活标本。

在古田人看来,“冬至大如年”,凤亭村完整地传承了“冬至”的风俗。

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搓汤圆。

搓成的汤圆煮熟后,要裹上黄豆粉、花生粉和糖粉,吃起来香甜可口,代表阖家欢乐。

20世纪40年代,林耀华先生以凤亭村为蓝本写成了社会学著作《金翼》,先后在美国和英国出版,引起了西方学术界极大的关注。

多年后,林耀华的学生庄孔韶也将凤亭村作为研究对象,XXXX 年,庄孔韶教授出版了他的人类学专著,特意起名为《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从“金翼”到“银翅”,两代学者潜心研究,鲜活地记录了古田凤亭村近百年的沧桑变化和文化传承,成为人类学家们研究闽东地区乡村社会,祭祖、祈福、节庆等丰富的民俗活动和传统文化的一扇窗口。

乡村人类学参考书目

乡村人类学参考书目

社会学人类学硕士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1、《发现社会之旅》,柯林斯,中华书局,2006.2、《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3、《通过孔子而思》,安乐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商务印书馆.5、《街角社会》,怀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农民的终结》,孟德拉斯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著.8、《论自杀》,涂尔干,商务印书馆,2003.9、《风险社会》,贝克著,译林出版社,2004.10、《现代性的后果》,吉登斯,译林出版社,2011.11、《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吉尔兹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2、《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本尼迪克特著,商务印书馆,1990.13、《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4、《乡土中国》,费孝通著,北大出版社,1998.15、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6、《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庄孔韶著,三联书店,2000.17、《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王铭铭著,三联书店,1997.18、《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19、《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施坚雅著,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20、《文化、权力与国家》,杜赞奇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1、《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弗里德曼著,中译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2、《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弗里曼等著,中译本,2002.23、《国家与社会革命》,斯考切波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24、《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默顿著,译林出版社,200.25、《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吉尔兹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6、《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哈贝马斯著,三联书店,2003.27、《社会与政治动员讲义》,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8、《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侯建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国家的视角》,斯科特著,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0、《社会资本》,林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英文阅读:State and peasa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Jean C. Oi1。

银翅_ppt

银翅_ppt

历史背景
后-张鲁社会大实验
一、通向互助合作之路 二、后-张鲁社会大实验—人民公社、地方进程及其成果 三、人民公社思想渊源:一个关联和扩大的分析
分为上层;上层、基层沟通运作。
革命的思维与行动
一、调整阶段(1961~1965年) 上层;基层
二、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期(1966~1976年) 上层;基层;上层分析;基层分析与农民处事实践
历史背景
一、东林祖先与祭田
田地对于农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一旦因各种因素( 天灾人祸)造成小农生产结构破坏,农人就会开始迁徙。金翼之家就 是通过迁徙来到黄村的。通过勤劳的农业活动,黄氏家人在黄村渐渐 当地立足。 追溯黄村的祖先,总是以初X墓为标志。黄村人知道每人从属的几个墓 号,这样几组就不由不同的房派分散开来祭祀,所以祭祖大概要持续 十多天。 家族实力也决定着祭田的产物数量。家礼原则的实现是无条件的,只 是表现方式不同。
Hale Waihona Puke 历史背景以古今史料与田野观察阐明中国人祭祖的根本原理是理 念而非功利,与财产继承无关。设祭产、写族谱、宗族 形式与组织,乃至伦理教化都是强化宗族血缘团体的措 施。当代中国宗族族群认同及其先在的理念仍超乎功利 的目的,乡村循礼亦总是表现出鲜明的宗族与房的族群 关系原则。
历史背景
社区租佃制度
黄村山谷一带的土地租佃制度有用佃、定期佃与不定期佃,实物地租 与货币地租交叉进行。40年代后,多实行实物租。 其一,永佃在黄村的比例较高,占60%。 其二,定期佃在当地所占比例为15%。 其三,不定期佃对佃户极为不利,对佃户生计无保证,占 25%。 这些租佃方式的共同特点是,由租户负担耕种资本,一切生产资料由 佃户出,业主只管收租。 此外还有包租制。久佃以后会租户逐渐得到田面权。

人类学参考书目

人类学参考书目

人类学参考书目-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斯基《安达曼岛民》拉德克里夫-布朗《努尔人》埃文斯?普里查德《文化的解释》克利福德?格尔兹《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菊与刀》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做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玛格丽特?米德《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玛格丽特?米德《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费孝通《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研究》林耀华《他者的眼睛——人类学入门理论》罗伯特?莱顿《人类的视野》李亦园《文化人类学》马文?哈里斯《人类学经典导读》庄孔韶《田野图像——我的人类学研究生涯》李亦园《漂泊中的永恒——人类学田野调查笔记》乔健《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夏建中《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教程》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阿拉腾《礼物》马塞尔?莫斯《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史宗主编《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E?杜尔干《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西敏司《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朱晓阳《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阎云翔《裸猿》莫里斯?戴斯蒙维《人这动物》《穿裤子的猴子》《传统的发明》《原始文化》《金枝》佛雷泽《黑猩猩在召唤》珍妮?古多尔《文化人类学基础》《语言论》萨皮尔《第二性》《国家与文明的起源》塞维斯《人类学概论》庄孔韶《后现代时代中的文化理论》马文?哈里斯《母权论》巴霍芬《原始婚姻》麦克伦南《古代史研究》麦克伦南《父权制理论》麦克伦南《人家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摩尔根《古代社会》摩尔根《自杀论:社会现象的研究》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杜尔干《新几内亚人儿童的成长》玛格丽特?米德《澳大利亚部落的社会组织》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拉德克利夫—布朗《非洲的亲属制度和婚姻制度》拉德克利夫—布朗《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埃文斯—普里查德《非洲的习俗与冲突》格拉克曼《东南非洲的叛乱仪式》格拉克曼《人类学百年争论》瑟维斯《科学的文化理论》马林诺斯基《文化的进化》怀特《母牛、猪、战争和妖巫:人类文化之谜》马文?哈里斯《初民社会》罗维《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特纳《洁净与危险》玛丽?道格拉斯《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马尔库斯、费彻尔《古人类学》吴汝康《体质人类学》张实《体质人类学》朱弘《欧洲文明之黎明》柴尔德《考古学之研究》泰勒《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宾福德《新中国的考古研究》《垦丁:台湾南端的考古学天然实验室》李光周《考古学对其研究对象之解释》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遣欧使节眼中的西方博物馆》潘守永《考古学是什么》俞伟超《时间与传统》布鲁斯?炊格尔《考古学——关于其若干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再思考》张光直《物与物质文化》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考古人类学随笔》张光直《文化唯物主义》马文?哈里斯《农民社会与文化》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土与中国文化》(“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余英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庄孔韶《当代人类学》WA哈维兰《艺妓》《民族志访谈》詹姆斯?斯普拉德利《语言学纲要》蜚声、徐通锵《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戚雨村《教育人类学导论——文化视点》周德祯《语言与文化》罗常培《语言学概论》胡明扬主编《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勒茨克《文化的透视——汉子论衡》《日本社会》中根千枝《双语对白族命运的影响》杨文辉、王峰《会话策略》约翰?甘柏兹《行为互动》亚当?肯顿《跨文化交际:话语分析法》罗纳德斯考伦、苏珊王斯考伦《日本的智慧:大和民族的乐章》冯伟《普通语言学教程》费尔迪南德索绪尔《人类语言学入门》WAFoley《鄂伦春社会的发展》秋浦《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凯?米尔顿《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尹绍亭《民族学通论》林耀华《绥蒙经济的解剖》贺杨灵《中国的经济文化类型》林耀华、切博克萨罗夫《父系家族公社形态研究》林耀华、庄孔韶《游牧文明史论》吉尔格勒《乡民社会》沃尔夫《农民经济组织》恰亚诺夫《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斯科特《论城市本质》纪晓岚《城市发展史》刘易斯?芒福德《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怀特《美国城市史》李庆余、周桂银《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史论稿》王瑞成《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施坚雅主编《当代文化人类学》基辛《中国社会分层》李培林、李强、孙立平《当代都市人类学》周大鸣《文化的变异》卡恩伯、梅恩伯《中国民族村寨调查?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婚姻家庭的起源》谢苗诺夫《民族志图集》默多克《人类婚姻史》韦斯特马克《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郑振满《家与中国社会结构》麻国庆《亲属与婚姻》Robin Fox《教育人类学》詹栋梁《民族性与教育》庄泽宣、陈学恂《心理人类学》维特?巴诺《宗教、种姓、俱乐部》《人观、意义与社会》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文化与自我》马赛勒等主编《文化与个人》克拉克洪等《民族与民族主义》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于散布》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汪明珂《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菲利克斯?格罗斯《政治人类学:新的挑战、新的目标》马克?阿伯勒《政治人类学》董建辉《宗教人类学导论》鲍伊《宗教社会学》韦伯《宗教人类学——云南少数民族原始宗教考察研究》张桥贵、陈麟书主编《地方性知识》格尔兹《文化与实践理性》萨林斯《太平天国宗教》夏春涛《中国民间基督教》孙山玲《影视民族学》卡尔?海德《文化与灵性》庄孔韶《影视人类学原理》保罗?霍金斯《原始艺术》博阿斯《戏曲人类学初探:仪式、剧场与社群》《忧郁的热带》列维—斯特劳斯《影视人类学概论》张江华、李德军《结构人类学》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与当代世界》基辛《应用人类学》石奕龙《应用人类学》谢剑《人类学与应用》陈国强《应用人类学》基辛《发展人类学》《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李银河、王小波《同性恋亚文化》李银河《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佛林《人类学文化和社会领域中的理论实践》迈克尔?贺茨菲尔德《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人类学理论导论》《人类学历史与理论》。

1920年至1990年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1920年至1990年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介评《银翅——金翅的本土研究续篇》——1920年至1990年
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作者:周儒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北京 100732
刊名: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EDI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0,21(1)
被引用次数:1次
1.林耀华.庄孔韶.林宗成金翼 1989
2.庄孔韶重访《金翼》黄村 1995
3.庄孔韶教育人类学 1989
4.庄孔韶人类学、民族学面向未来 1995
5.马克斯·韦伯.朱江文社会科学方法论 1992
6.猪口孝.高增杰国家与社会 1989
7.《社会中间层》主题书评 1996
8.号跃进政策执行的研究取向及其争论 1996
9.李锐从“公共食堂”兴衰引发的思考 1997
10.褚孝泉理想、人性与革命--读<顾准文集>
1.徐新二十世纪无锡地区望族的权力实践[学位论文]博士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xjsfdxxb-zxshkxb200001015.aspx
授权使用:内蒙古大学(nmgdxip),授权号:2a465d26-a1a2-46be-90ea-9ea6017235a0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4日。

社会工作推荐书目

社会工作推荐书目

《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费孝通《新乡土中国》贺雪峰
《博弈》《转型与断裂》《失衡》孙立平
《黄河边的中国》曹锦清
《文化、权力与国家》杜赞奇
《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鸿
《论传统》E•希尔斯
《人论》卡希尔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孙隆基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忧郁的热带》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礼物的流动》阎云翔
《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林耀华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庄孔韶
《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项飚
《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黄树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凌诺斯基
《晚学盲言》钱穆
《集体行动的逻辑》曼瑟尔•奥尔森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
《社会契约论》卢梭
《国家的视角》斯科特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
《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自杀论》爱弥尔•涂尔干
《街角社会》威廉•富特•怀特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列文森
《文明的冲突》塞缪尔
《文明的进程》诺贝特•埃利亚斯
《超越左和右:激进政治的未来》吉登斯《实践与反思》布迪厄
《共同体与社会》费迪南•滕尼斯
《货币哲学》格奥尔•西美尔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巴林顿•摩尔《疯癫与文明》米歇尔•福柯
《通往奴役之路》F•A•哈耶克
《流动的现代性》齐格蒙特•鲍曼
《风险社会》贝克
《单向度的人》赫伯特•马尔库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