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3G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技术规范书
视频监控前端管理制度内容

视频监控前端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工作应当贯彻按需安装、定时维护、完善后勤保障的原则。
第四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工作应当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管理原则。
第五条经费保障: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和技术改造等工作所需费用,由本单位财务部门列支。
第二章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安装第六条在建筑物的门禁、出入口、重要通道、值班室、仓库等重点区域,应设立视频监控前端设备,以确保相关区域的安全。
第七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安装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安装位置应当合理,能够有效覆盖所需监控区域。
第八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安装应当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严格按照设计、施工、验收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安装后,应当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
第三章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维护保养第十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本单位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设备清洁、性能检测、故障排除等。
第十二条定期维护: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应当按照使用情况定期进行维护工作,包括清洁镜头、检查电源、检查接线等。
第十三条定期保养: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应当定期进行保养工作,包括更换零部件、更新软件、清洁设备内部等。
第十四条维护记录: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当有详细的记录,包括维护保养项目、时间、负责人等。
第十五条故障处理: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当立即通知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并填写故障处理报告。
第四章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后勤保障第十六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后勤保障工作由本单位后勤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七条设备保障: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后勤保障包括设备的存放、运输、维修等工作。
20120417 3G视频监控系统测试要求

3G视频监控系统测试2012.4.18 一、测试前准备工作:由先进视讯厂家和伟业公司共同搭建完整系统构架,全部设备按照实际安装布设:摄像头、双向语音、3G无线视频服务器(带存储)、存储服务器、软件服务器、用户浏览客户端(指挥中心和环卫设施中心)。
此项工作由先进视讯厂家和伟业公司完成,指挥中心技术人员配合。
二、测试步骤,分为流量测试和现场测试两个阶段。
(一)流量测试阶段,主要是确定不同工作模式下每个月的3G流量,要求设备一直在线。
传输模式分为7种:①设备工作状态数据② QCIF数据③ CIF数据④ 2倍CIF数据⑤ D1数据⑥ D1抽帧数据(每秒1帧)⑦根据前6种模式的测试结果,确定传输组合方式。
1、标准室外环境测试和前端功能测试,此项测试由陈瑞鹏负责,李秀明、先进视讯厂家技术人员配合,环卫设施管理中心、指挥中心通过公网参与测试。
主要测试7种模式每月数据流量,每种模式测24小时、取平均值。
每测完一种模式后查询3G卡内流量值并记录。
测试记录见表1。
测试监控头的控制功能、双向对讲功能、开关量报警功能。
2、安装地点现场测试。
此项测试由陈瑞鹏负责,李秀明、先进视讯厂家技术人员配合,环卫设施管理中心提供地点向导和车辆。
将前端设备架设到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拟安装地点,将设备设为⑦模式现场图像双路同时传输10分钟,由环卫设施管理中心、指挥中心测试人员通过公网进行各种操作,控制摄像机、双向对讲三组开关控制等,并记录测试结果。
图像及控制功能完成后,再采取3G网数据上传方式运行5分钟,测量联通、电信3G网络环境的上传速度,信号强度。
记录内容见表2。
视频监控前端管理制度范本

视频监控前端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视频监控前端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指导,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使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安装、维护、申请、使用等方面。
第三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必须遵循“合法、合规、合理、合情”原则,不得违法使用,不得非法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科学管理、规范操作、安全可靠的原则,确保视频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第五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公民个人隐私权,不得非法窃取、传播涉密信息。
第六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使用必须遵循科学、合理、便民的原则,对监控对象的个人隐私进行有效保护。
第七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第八条监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管理档案,记录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数据安全和完整性。
第二章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安装管理第九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安装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第十条安装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前,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确定安装地点和范围,明确监控的对象和目的,不得越权安装。
第十一条安装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时,必须保证设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符合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不得使用非法设备或非法安装。
第十二条安装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后,必须对设备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得存在安全隐患和故障。
第十三条安装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后,必须进行记录和备案,包括安装时间、地点、目的等信息,建立设备档案,供管理部门查阅和管理。
第三章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维护管理第十四条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维护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必须定期进行巡检、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中国移动视频监控前端规范V1.0.0(报批稿)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中国移动视频监控前端规范 (报批稿) C h i n a M o b i l e V i d e o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V C U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 QB-╳╳-╳╳╳-╳╳╳╳目录前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 VCU概述 (3)4.1. VCU定义 (3)4.2. VCU组成 (3)4.2.1. 各组成功能 (3)5. VCU分类 (4)5.1. DVS视频服务器 (4)5.2. DVR数字视频录像机 (4)5.3. H-DVR混合型网络硬盘录像机 (4)5.4. NVR网络硬盘录像机 (4)5.5. IP Camera 网络摄像机 (5)5.6. 网络球机 (5)5.7. 单兵 (5)6. 音视频编解码要求 (5)6.1. 视频编码要求 (5)6.1.1. AVS Part 2 (5)6.1.2. 码流要求 (6)6.1.3. 视频编码传输优化要求 (6)6.2. 音频编码要求 (6)6.3. 传输格式要求 (6)7. 功能要求 (6)7.1. 设备注册功能 (6)7.2. 音视频参数设置功能 (6)7.3. 报警功能 (7)7.3.1. 报警参数设置 (7)7.3.2. 报警事件控制 (8)7.3.3. 报警联动控制: (8)7.4. RS232/RS485控制功能 (8)7.4.1. 云台/镜头控制 (8)7.5. 录像及回放控制 (9)7.5.1. 多种录像方式控制 (9)7.5.2. 预录功能 (9)7.5.3. 录像文件可采用覆盖式循环记录方式 (9)7.5.4. 远程检索回放功能 (9)7.5.5. 本地检索回放功能 (9)7.6. 网络自适应功能 (10)7.7. 日志管理功能 (10)7.8. 多种网络接入功能 (10)7.9. 双向语音功能 (10)7.10. 运行状态自检与故障恢复功能 (10)7.11. 智能分析功能 (10)7.12. 远程硬盘管理功能 (11)7.13 远程升级 (11)7.14. 视频抓拍功能 (11)7.15. 远程唤醒 (11)7.16. 远程重启 (11)7.17 叠加字幕功能 (11)8. 性能要求 (12)8.1. 图像质量 (12)8.2. 外观 (13)8.3. 电磁兼容性 (13)8.4. 抗雷性 (13)8.5. 结构要求 (13)9. 可靠性要求 (14)9.1. 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 (14)9.2. 辐射抗扰度检测 (14)9.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检测 (14)9.4. 浪涌抗扰度检测 (14)9.5. 传导抗扰度检测 (14)9.6. 电源电压跌落抗扰度检测 (14)9.7. 传导骚扰检测 (15)9.8. 辐射骚扰检测 (15)9.9. 谐波电流与电压闪烁检测 (15)9.10.无故障运行时间 (15)9.11.工作温度 (15)10. 网管要求 (15)10.1 网管系统结构 (15)10.2 网管总体要求 (15)10.3 网管系统功能结构 (16)10.4 网管系统接口 (17)10.4.1 北向接口 (17)10.4.2 南向接口 (17)10.5 网管系统功能 (18)10.5.1 故障管理 (18)10.5.2资源分组管理 (20)10.5.3 性能与状态管理 (21)10.5.4 配置管理 (22)10.5.5日志管理 (24)10.5.6 系统管理 (24)10.5.7安全管理 (25)10.6 网管管理流程 (26)10.7 网管管理流程 (26)10.7.1 注册流程 (26)10.7.2 参数查询流程 (28)10.7.3 参数设置流程 (29)10.7.4 远程重启流程 (30)10.7.5 配置文件导入导出流程 (31)10.7.6 日志导出流程 (32)10.7.7 前端升级流程 (32)10.7.9 NAT穿越管理流程 (34)10.7.10 告警上报流程 (35)10.8 网管性能要求 (36)10.8.1 设备管理容量 (36)10.8.2 告警处理性能 (36)10.8.3 数据保存时间 (36)10.8.4 数据保存容量 (36)10.9 网管安全要求 (36)11. 设备硬件及接口要求 (37)11.1. 音频输入输出接口 (37)11.2. 视频输入输出接口 (37)11.3. LAN/WAN接口 (37)11.4. 无线接口 (37)11.5. RS232/485接口 (37)11.6. 报警输入输出接口 (37)11.7. 按键/指示灯 (38)11.8. 存储接口要求 (38)11.9. 接口要求 (38)11.10.各类型设备的硬件接口指标 (38)12. VCU软件接口 (39)13. 环境要求 (39)14. 编制历史 (40)附录A(各视频压缩标准编码级别) (41)AVS编码级别 (41)附录B前端网管参数树 (42)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视频监控前端设备的各项功能、性能、及相应的接口等方面的详细技术要求。
技术规范书及应答

附件1:技术规范书及应答本《技术规范书及应答》是针对联通乐山市分公司数字化监控系统设备及管理平台项目的技术应答规范,投标单位应逐条的、点对点的答复(满足/部分满足/不能满足),可对不满足或部分满足项和进行详细补充说明,对应答汇总成《技术应答偏离表》。
如投标单位有本《技术应答规范书》之外的建议,可以“建议书”的形式提交,招标单位将会酌情采纳,如有对招标方有利的建议将会影响投标单位的技术排名。
联通乐山市分公司数字化监控系统设备及管理平台项目技术规范书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繁荣,现代化科学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通过使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时、直观的提供各种现场信息,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监控生产及设备运行情况,加强治安保卫,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意外发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企业步入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设依据总体建设以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标准及依据,依据和要求如下:《安全防范”建安网”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视频安防”建安网”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控制协议V1.0》(GA/T647-200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变速球型摄像机》(GA/T645-200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GB/T13702-1992)《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T14085-19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1993)《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15532-1995)《信息处理单命中判定表规范》(GB/T15535-1995)《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15538-1995)《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 102-9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T9386-1988)《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信息处理程序构造极其表示的约定》(GB/T13502-1992)《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17544-1998)OGC相关标准《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包括全部现行有效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其相关的国家标准《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1526-1989)《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8566-1995)《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ISO/IEC9126:1991。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二○一七年八月目录1总则 (3)2环境条件及通用技术条件 (4)3采用标准 (5)4监控对象 (7)5技术原则 (7)6系统配置说明 (9)7系统功能 (11)8工程管理 (22)9附表:设备规范和供货范围表 (26)1总则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湛江供电局仓库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结构、性能、制造、装配、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3投标厂商按本技术规范书提供的产品,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程规定的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定型产品。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投标厂商及提供本技术规范书所列设备的制造厂家,应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1.6对本技术规范书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必须详细说明。
1.7在签署订货合同之后,买方有权因标准、规范及其它条件发生变化等提出一些补充或修改要求,供方应能满足这些要求。
1.8 厂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核实数量(包括各种设备个数及电缆长度), 如在施工中发现少量情况,由厂方负责增加设备, 不涉及增加费用。
1.9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定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10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环境条件及通用技术条件2.1海拔高度:1200m2.2 环境温度:室外的温度:最高气温:55 ℃最低气温:-10 ℃最大日温差:25 ℃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最高气温:40 ℃最低气温:-10℃月平均湿度(25℃时)不高于80%2.3耐受地震能力:地震烈度:8度地面水平加速度:0.2g地面垂直加速度:0.1g3采用标准本技术规范书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协议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如引用标准条文重新修订时,以最新版本条文为准。
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
电视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万向岙山油品码头及配套设施工程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2上海2009年9月编写:审核:审定:一. 系统功能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设备、监控控制设备、视频传输线路组成。
前端摄像设备有:防爆型一体化彩色摄象机。
监控控制设备有:控制键盘、多画面处理器、液晶监视器等。
视频传输线路有:视频光端机及光缆等。
前端摄像机把现场发生的情况通过传输线路传送到后方库区视频监控系统,1#泊位消防控制楼通过后方库区视频监控系统提供的视频及控制信号对突发事件了解和处理。
所有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需与后方库区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兼容。
二. 系统配置所有设备安装地点、位置及设备清单以施工图为准。
2.1 系统主要设备a.21"液晶监视器:2台b.控制键盘:1台c.四画面处理器:1台d.数字光端机:6对2.2 主要技术要求2.2.1 防爆型一体化彩色摄象机应满足下列要求:2将云台、解码器、防护罩、雨刷、加热器、除霜器、摄像机、镜头集成于一体,室外全天候应用;2信号制式:PAL;2像面尺寸:1/4”CCD;2水平分辨率: >510线(彩色,high模式),480线(彩色,标准模式),570线(黑白模式)2信噪比:>50Db2视频输出:VP-P 75ohms2最低照度:彩色最低1Lux黑白最低0.03Lux2变焦倍数:22X光学变焦(f=3.8-83.4mm),10X数字变焦2聚焦: 自动聚焦/光圈,手动优先2视角: 水平2.6-52.3度垂直2.0-39.9度2水平旋转: 0~355°连续水平旋转2水平转速: 6°/秒,成比例变速转动2垂直旋转: ±60°垂直旋转2垂直转速: 4.5°/秒2供电电源: AC220V 50Hz2功耗: ≤70W2其他: 没有外露连接线,键盘可直接控制雨刷2防护等级: IP652防爆等级: ExIIBT62彩色摄象机防护罩材质:不锈钢 (316级)2环境:海洋盐雾、多雷2.2.2 控制键盘应满足下列要求:2全功能操作键盘2通过RS-232/485/422与数字光端机相连,完成视频切换、控制及其他辅助功能2具有预置位和巡检控制,可调用当前预置位2可以在当前监视器上锁定当前显示的摄像机2人工选择摄像系统、监视器2控制云台、雨刷等,多级变速控制2控制自动光圈镜头和电动光圈镜头切换,并能控制电动光圈2由外部电源提供键盘电源2.2.3 四画面处理器应满足下列要求:2全双工操作,录制和重放可同时同步进行2可有选择地现场播放和重放影格,便于查看2AGC(自动增益控制)视频信号2无论在多画面或单画面、图像或现场情况都可锁定,方便查看2正常和重放模式下全画面显示都具有2倍放大功能2自动转换模式下可自动检测不连通的频道跳过2智能型自动转换可实现对随机序列和接通时间设定2同时对最多四个摄像机进行监控和控制2先进的视频图象处理,包括图像缩放、数字过滤。
视频监控系统实施技术规范
视频监控系统实施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定义视频监控系统的实施技术规范,确保系统在设计、安装和配置方面符合相关要求,能够有效地满足监控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视频监控服务。
2. 系统设计2.1 系统架构视频监控系统应基于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前端设备、网络传输、中心存储和后台管理等组成部分。
2.1.1 前端设备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传感器、开关等,用于采集监控数据并向中心存储发送。
2.1.2 网络传输网络传输层应使用高带宽的局域网或互联网连接前端设备和中心存储,并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1.3 中心存储中心存储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应提供高容量、高可靠性的存储设备,支持数据备份和容灾。
2.1.4 后台管理后台管理包括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调整和维护等功能,应提供友好的管理界面和丰富的管理功能。
2.2 系统配置视频监控系统的配置需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调整,包括视频质量、存储周期、报警设置等。
2.2.1 视频质量视频质量设置应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包括分辨率、帧率、压缩算法等参数,以平衡图像质量和存储空间的需求。
2.2.2 存储周期存储周期设置应根据监控数据的需求和存储设备的容量确定,确保足够长的存储周期以满足取证和回放的要求。
2.2.3 报警设置报警设置包括运动检测、区域入侵等功能,应根据实际场景和需求进行配置,并确保报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系统安装3.1 前端设备安装前端设备安装应根据监控需求和布置方案进行,包括选址、固定、连接和调整等步骤,确保摄像头视野覆盖目标区域。
3.2 网络传输设置网络传输设置包括网络连接、路由配置、端口映射等,应保证网络通畅和数据传输的稳定。
3.3 中心存储安装中心存储设备应选择合适的机柜或机架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固定稳定,并满足散热和电源供应的需求。
3.4 系统联调和测试系统联调和测试包括前端设备与中心存储设备的连接测试、图像质量测试、报警功能测试等,以确保整个系统正常工作。
【发文】3G视频监控前端设备技术规范书
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电系统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招标文件谈判采购文件(技术规范书)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通信中心河北华瑞电力物资有限公司2020年8月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和供货一览表1、工程概况本工程购置60台基于河北电信公司3G“全球眼”监控平台的移动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分配到石家庄17个直管县供电公司,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使用场景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现场监控、变电站检修现场监控、突发事件应急视频调度监控、35kV及以上电压电力线路的巡检监控等2、供货一览表第二部分技术规范一、总则1.投标方提供的本工程的3G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必须是经过现场运行验证的设备类型,应在五个以上类似规模工程有一年以上成功运行经验,且具有良好的运行业绩并能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2.投标方应仔细阅读本技术规范书的全部条款,所供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服务内容要符合或优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3.投标方对本文件的要求必须逐条做出明确的答复,并列出具体数据和指标,不得以“理解”、“满足”等词语代替。
4.投标方为本工程提供的全部设备、材料及备品备件必须是全新的。
5.投标方应具有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资格证书。
6.投标方应分别列出所供设备、软件、服务的单价、总价(均为到施工现场的人民币价)。
7.投标方必须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
同时,应保证系统设备及配件配置的完整性。
8.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共同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9.投标文件应包括对本规范书的答复、报价、工程建议书和其它相关资料,其中报价需另行封装。
二、技术要求2.1总的技术要求●IP65及以上等级的防尘防水设计,整机使用环境温度:-20~60℃,湿度:5~95%,可应用于恶劣的野外环境●经过EMI/EMC测试,在恶劣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例如:变电站等野外强电磁干扰场合●H.264超低码流视频压缩技术、独特的信道动态适配技术,针对无线信道设计的准可靠传输纠错,保证高品质的图像(352×288或704×576)和流畅性的视频(最高可达25帧/s)●采用数据流加密技术,保证网络通信安全●大容量电池,续航能力8小时,电池寿命高5年以上●支持中国电信3G双卡无线数据传输,可拓宽带宽,优先3G网络传输,3G网络环境不佳时可自动切换至电信2G网络,可在野外使用,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及质量●远程实时监控,双向语音对讲● 2.5"SATA硬盘,500G,并可支持SD卡存储,实时存储录像文件●支持电脑浏览,手机浏览,监控中心电视墙浏览多种观看方式●嵌入式模块化设计,内置硬件看门狗,可确保设备长时间可靠工作●支持分级用户权限管理●GPS卫星定位功能,实时定位终端位置●设备采用便携箱式,内置球形摄像机2.2 3G视频前端设备性能要求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主机部分(集成键盘、液晶屏于一体)。
技术规范书及应答
附件1:技术规范书及应答本《技术规范书及应答》是针对联通乐山市分公司数字化监控系统设备及管理平台项目的技术应答规范,投标单位应逐条的、点对点的答复(满足/部分满足/不能满足),可对不满足或部分满足项和进行详细补充说明,对应答汇总成《技术应答偏离表》。
如投标单位有本《技术应答规范书》之外的建议,可以“建议书”的形式提交,招标单位将会酌情采纳,如有对招标方有利的建议将会影响投标单位的技术排名。
联通乐山市分公司数字化监控系统设备及管理平台项目技术规范书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的繁荣,现代化科学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通过使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实时、直观的提供各种现场信息,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监控生产及设备运行情况,加强治安保卫,消除事故隐患,防止意外发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企业步入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设依据总体建设以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为设计标准及依据,依据和要求如下:《安全防范”建安网”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视频安防”建安网”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控制协议V1.0》(GA/T647-2006)《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电视视频通道测试方法》(GB3659-8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变速球型摄像机》(GA/T645-2006)《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1-2006《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公安交通电视监视系统验收规范》(GA/T509)《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0)《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GB/T13702-1992)《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GB/T14085-1993)《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14394-1993)《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GB/T15532-1995)《信息处理单命中判定表规范》(GB/T15535-1995)《软件工程标准分类法》(GB/T15538-1995)《软件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准则》(GJB/Z 102-97)《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GB/T8567-1988)《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GB/T9385-198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指南》(GB/T9386-1988)《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1990)《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GB/T12505-1990)《工业控制用软件评定准则》(GB/T13423-1992)《信息处理程序构造极其表示的约定》(GB/T13502-1992)《软件文档管理指南》(GB/T16680-1996)《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GB/T17544-1998)OGC相关标准《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国家标准汇编2000》包括全部现行有效的计算机软件工程规范及其相关的国家标准《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制符号及约定》(GB/T1526-1989)《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GB/T8566-1995)《信息技术软件产品评价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GB/T 16260-1996)《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ISO/IEC9126:19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电力公司
农电系统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招标文件
谈判采购文件
(技术规范书)
河北省电力公司农电工作部、通信中心
河北华瑞电力物资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和供货一览表
1、工程概况
本工程购置60台基于河北电信公司3G“全球眼”监控平台的移动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分配到石家庄17个直管县供电公司,前端视频采集设备的使用场景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现场监控、变电站检修现场监控、突发事件应急视频调度监控、35kV及以上电压电力线路的巡检监控等
2、供货一览表
第二部分技术规范
一、总则
1.投标方提供的本工程的3G视频监控前端设备必须是经过现场运行验证的设备类型,应在五个以上类似规模工程有一年以上成功运行经验,且具有良好的运行业绩并能保证系统的完整性。
2.投标方应仔细阅读本技术规范书的全部条款,所供设备的技术规范和服务内容要符合或优于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3.投标方对本文件的要求必须逐条做出明确的答复,并列出具体数据和指标,不得以“理解”、“满足”等词语代替。
4.投标方为本工程提供的全部设备、材料及备品备件必须是全新的。
5.投标方应具有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资格证书。
6.投标方应分别列出所供设备、软件、服务的单价、总价(均为到施工现场的人民币价)。
7.投标方必须保证系统的整体性能指标。
同时,应保证系统设备及配件配置的完整性。
8.本规范书经供、需双方共同确认后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9.投标文件应包括对本规范书的答复、报价、工程建议书和其它相关资料,其中报价需另行封装。
二、技术要求
2.1总的技术要求
●IP65及以上等级的防尘防水设计,整机使用环境温度:-20~60℃,湿度:5~95%,
可应用于恶劣的野外环境
●经过EMI/EMC测试,在恶劣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例如:变电站等野外强电磁干
扰场合
●H.264超低码流视频压缩技术、独特的信道动态适配技术,针对无线信道设计的准
可靠传输纠错,保证高品质的图像(352×288或704×576)和流畅性的视频(最高可
达25帧/s)
●采用数据流加密技术,保证网络通信安全
●大容量电池,续航能力8小时,电池寿命高5年以上
●支持中国电信3G双卡无线数据传输,可拓宽带宽,优先3G网络传输,3G网络环
境不佳时可自动切换至电信2G网络,可在野外使用,保证数据传输的速度及质量
●远程实时监控,双向语音对讲
● 2.5"SATA硬盘,500G,并可支持SD卡存储,实时存储录像文件
●支持电脑浏览,手机浏览,监控中心电视墙浏览多种观看方式
●嵌入式模块化设计,内置硬件看门狗,可确保设备长时间可靠工作
●支持分级用户权限管理
●GPS卫星定位功能,实时定位终端位置
●设备采用便携箱式,内置球形摄像机
2.2 3G视频前端设备性能要求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主机部分(集成键盘、液晶屏于一体)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部分
三脚架技术参数
●三维云台,纵横任何位置的摄影都能顺利操作的标准型3节三脚架三向云台。
●可卸式快速快装片
●防倾斜弹簧
●手摇杆控制升降
●可调铁尖橡胶垫
●最大伸展高度:1460MM
●折合高度:480MM
●颜色:黑色
三、技术文件
3.1技术文件种类
供方应提供全套的技术文件包括:系统文件、硬件设备技术文件、软件系统技术文件、安装和测试技术文件、维护操作文件以及供方认为必须提供的相关文件。
3.2投标方提供的投标文件
投标方提供的投标文件应为中文版,不少于3套,并提供1份投标文件的电子文档。
设备的说明应包括:详细的技术性能、参数、功耗,安装尺寸、重量等。
设备的可靠性:包括MTBF或故障率数据表、计算依据和方法。
投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宜。
3.3中标方应提供的技术文件
3.3.1 总的要求
供方应对其所提供全部图纸的准确性、完整性负一切责任,因其对设备的制造、供货、交货、安装、投产运行和维护是必须的。
3.3.2 资料和图纸
投标方在签技术协议时提供ACAD版的全部正式图纸和资料,并作为技术协议的一部分。
a、全部设备的详细技术文件和安装手册,包括安装说明、方框图、设备尺寸、重量和安装图。
b、全部订购设备的清单,应给出型号、技术特点和性能参数。
c、所有主要部件和连接电缆的材料规格。
d、电气设备和机柜的布置和联线图。
3.3.3 说明手册及其它
说明手册应活页装订,并具有硬质封面。
说明手册应由制造厂提供,并注明就近服务的授权机构。
说明手册应包括所有设备的描述、技术参数、装配、运行、检验、维修、零件清单、推荐的备件以及设备型号等方面的说明。
说明手册应有帐单式卡片以便查找。
四、质量保证体系
4.1 总的要求
投标方应按ISO 9000系列标准要求进行系统质量管理。
投标方应在履行合同的全过程(从开始供货到最终验收),保证并负责所有供货和服务的质量,即要保证所有这些供货和服务的质量符合合同中有关技术、交付、验收和价格所规定的要求。
4.2 质量保证体系和要求
投标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
4.2.1 投标方的质量保证体系,应由国际认可的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机构正式承认,系统质量符合ISO 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并提供与该确认有关的所有评估和访问报告的副本。
4.2.2 投标方应提交公司质量手册、厂方的相关质量保证体系以及针对本合同的质量保证计划。
4.2.3 针对本合同质量保证计划的第一份文件,应在签定合同前由投标方和招标方共同认可,该质量保证计划经认可后将作为合同文件的一部分,以后未经招标方同意不得修改。
五、现场安装、测试、调试、试运行、验收
5.1 现场安装调试
5.1.1 现场安装调试期间供方应根据工程工期要求派遣现场安装的指导人员和调试的负责人员,投标方在报价中列出现场服务费用,这部分费用将包括在投标价格中。
5.1.2 供方的现场代表(SSR)
供方在工程现场的安装指导人员和调试负责人员称为供方的现场代表(以下简称SSR)。
在设备现场安装调试拟定日期前10天,供方应提供SSR的名单、资历供需方认可。
SSR应具有充分的资格和经验去指导安装,负责调试,投运等其它各个方面,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现场安装调试及验收期间,至少应有一名SSR留在现场。
在需方认为SSR的服务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可取消对其SSR资格的认可,供方应及时提出替代的SSR供需方认可,供方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费用。
5.1.3 安装
需方在SSR指导下负责全部的设备安装。
5.1.4 调试
供方负责与电信公司“全球眼”平台的接口调试,保证设备的开通及各种功能的实现,负责需方派技术人员参加调试。
供方应指导需方技术人员有关调试的知识,如调试项目、方法、指标、调试中的注意事项等。
5.2 试运行
试运行期为设备安装调试后三个月。
5.3 验收
5.3.1 需方负责验收,在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进行验收。
⑴安装、调试、试运行工作圆满完成。
⑵设备和系统的性能,技术指标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⑶需方得到合同规定的全部工程资料后。
5.3.2 验收证书包括:
⑴验收的工程范围。
⑵验收完成的日期。
⑶工程质量的评价。
5.3.3 当验收令人满意地完成和所有工程遗留问题解决后,需方立即签发验收证书,双方代表签字并一式四份,双方各持两份。
六、质量保证及管理
1. 卖方应保证其所提供的产品及附件等所有设备都是全新的,未使用过的,且按最佳方式进行设计和制造。
2. 卖方应保证产品及附件等设备经过正确安装、正常操作和保养,在其寿命期内运行良好。
由于卖方设计、材料或工艺的原因所造成的缺陷或故障,在合理的运行寿命期限内卖方应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设备及其附件。
3. 质量保证期应为设备投运验收后12个月。
4. 在质量保证期内由于卖方产品的质量问题而造成本系统停运,卖方应在接到买方通知后24小时内负责处理缺陷或更换有损坏的部件,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系统的质保期将延
长,延长时间为系统重新投运后的12个月。
5. 卖方应对合同设备的设计、材料和零部件选购、加工、制造、试验等过程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合同的整个制造过程中严格按其执行。
卖方提供的所有设备均应附有制造商发出的,有卖方签字的检查记录、质量保证书和试验报告。
6. 卖方从其他厂商采购的设备,一切质量问题应由卖方负责。
7. 在质量保证期后,由于卖方设备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停运,卖方应在接到买方通知后的48小时内负责协助买方处理缺陷或更换有损坏的部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