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网络工程制图》课程大纲

《网络工程制图》英文课名:Network project charting学时:16学时学分:1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适用专业:网络系统管理、信息安全技术一、总论(一)课程性质网络工程制图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开课目的与任务目的: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业务的不断拓展和网络市场的日益开放,如何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产业竞争力,已经称为网络公司高层决策者们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为培养网络设备生产和产品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在专科教育中增设网络工程制图课程势在必行。
任务:能运用网络工程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在相关网络图纸和资料文献中绘制与读懂相关网络图;.掌握建筑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能正确地绘制和阅读网络工程体的图样;能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并具有一定的绘图速度。
(三)课程教学重点、难点、手段等的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按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要求学生按了解、理解、掌握、熟练掌握四个层次来把握,了解就是让学生知道有这个概念,理解就是正确认识概念,掌握就是学会所给的知识,熟练掌握就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按此对应学生达到四个能力层次:即识记、领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
各章的重点和难点在每章当中进行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概念、特点及行业管理;熟悉网络工程与系统接触的构成、管理及使用方法;掌握网络工程图样的指导地位;熟悉各种相关网络制图软件的使用及网络解决方案的绘图解决办法;了解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技术和标准。
最后学生能够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准确地编写出各种网络工程图样,并能顺利通过图样解决网络解决方案,从而成为各类网络公司、网络监理公司及网络设计单位等需要的合格人才。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相结合,深入浅出,既要突出基础知识与典型应用的结合,又注重基础知识与最新知识的联系。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演示,以加深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的内容,并增强其动手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3.0
48
32
16
2
361100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2。0
32
26
6
2
361100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Introduction to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职业教育(企业学习)、企业认知教育(企业学习)、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培训(企业学习)、工程项目开发(企业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企业学习)
2.3了解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2。3.1具备网络工程技术规范和知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现代通信网络
2.3.2具备网络通信工程技术规范和知识
1.必修课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时数
各学期授课周数、周学时
备
注
总
学
时
其中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授课
上机
实验
实践
13
15。5
15.5
15。5
15。5
14。5
8
公共基础必修课
36110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2.0
32
16
16
2
361100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LTE产品应用技术课程设计(方向II)
LTE Produc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urse Design(DirectionII)
《网络工程》课程大纲

《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学时:40+24 学分:4课程性质:院系必选课选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概要:《计算机网络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介绍网络工程的前期准备,包括网络工程知识的积累,网络工程建设资质的获取以及工程立项后的招、投标等内容;网络工程施工流程,包括理论知识、规划设计方法、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网络集成等内容;网络工程后期的工作,包括网络测试验收和文档的建设等见容,并通过具体实例,详述贯穿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
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工程》张恒杰、蒋高飞曹隽编著大连理工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张云鹏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21 世纪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影响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和经济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校园网、企业网等各种网络成为学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如何科学地规划、设计和实施一个高效的网络系统?如何控制保证或监理网络系统的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如何使网络系统既能满足当前各种不同的应用和技术需求,又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带宽、可伸缩性和可靠性需求,使其符合使用者的业务需要?本课程从探讨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建设网络系统的基本方法出发,讲授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步骤、方法、规律及其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术。
网络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系统论、控制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各个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工程的总体结构,能以工程化的思想深入了解用户的业务需求和管理模式,来规划、设计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施和维护。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目标。
学技术与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计划表

附表1: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123附表2: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计划表表1 通识教育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技术与网络工程类专业课程计划表表2 学科基础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表表3-1 专业领域课程计划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表3-2 专业领域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计划表表4-1 实验教学说明:1.“课程名称”栏只列单独设课的课程;2.“开课学期”栏用1-8表示。
3.“课程类别”栏表示该课程是“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中的某一类。
表5-1 各类实习、实训表6-1 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等表7-1 各类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说明:1.本表中各项目所获学分根据《广西大学创新实践学分实施办法(修订)》(西大教字〔2007〕39号)执行。
2.普通话测试学分为必修学分,但学校不收取该学分的学费。
表8-1 必修课程统计表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计划表表4-2:实验教学说明:1.“课程名称”栏只列单独设课的课程;2.“开课学期”栏用1-8表示。
说明:基本实验占%、提高型实验占%、研究创新型实验占%。
表5-2:各类实习、实训表6-2:毕业设计(论文) 、课程设计等表7-2:各类科技创新与素质拓展活动说明:(1)本表中第1项为必选,经普通话培训和测试达到三级甲等以上的计1学分;经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未达到规定等级的,每培训和测试1次计0.5学分。
(2)本表中第2~6项中注意:1~5学期应完成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不少于:(98.5 + 学科基础选修14+通识选修10+实践和实验8)=130.5学分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信息安全专业2008级课程计划表表8-3 必修课程统计表。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网络规划与建设、网络应用与开发、网络安全与管理的专门知识,能够在IT行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的研究、规划、设计、集成、应用开发、管理维护、安全保障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网络工程相关的应用背景,学习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接受网络规划与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的基本训练,以适应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等工作的需要。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要求如下:1.知识1.1 基础性知识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规范、严谨的逻辑思维,熟练掌握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
1.2 专业性知识掌握网络工程中的研究、分析、管理、维护等基本知识,掌握网络工程项目中的网络规划、设计、集成、应用开发等基本方法,掌握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现的等专业知识。
1.3 通识性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2.能力2.1 知识获取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能够把握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
2.2 知识应用能力具有规划、设计、集成、管理维护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具有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研究、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2.3 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3.素质3.1 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公民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3.2 专业素质主动了解网络工程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网络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网络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及应用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工程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3 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最终稿)

信息技术学院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面向社会对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网络工程技术与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网络工程与技术实践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开发、维护和管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网络工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2.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即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外语综合运用能力。
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具有勇于开拓、创新和团队合作精神。
3.掌握网络工程相关技术及其理论知识,具备网络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能独立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工程实际问题。
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实施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资料获取能力。
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新技术成果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5.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专业核心课程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数据通信、网络互联技术、组网工程、网络协议分析与网络编程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六、学分要求总学分:171。
七、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八、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列(见附表1)九、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见附表2-7)十、相关说明1.本方案制定依据《洛阳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安排的通知》和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903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计划(080903)(Network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立足辽宁,面向全国,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具备基本人文素养、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网络工程意识,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相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学习合作沟通能力,能在信息技术企业和其他行业相关部门的网络通信系统、网络应用服务等专业领域,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实现、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网络应用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综合应用网络工程基础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对复杂的网络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2)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及网络工程专业知识,设计、开发多种类型的网络应用服务,部署、搭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网络通信系统;(3)具备健康的身心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4)拥有团队精神,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5)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毕业要求经过4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网络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网络安全、网络应用服务开发等专业技能,能够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
1-1 掌握网络工程专业必需的数学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表述网络工程问题;1-2 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能够选择恰当的模型用于分析复杂网络工程问题;1-3 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网络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网络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网络工程专业(2011版培养方案)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网络工程本科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网络工程高级技术人才。
学生将系统掌握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机通信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能力、较强的计算机网络维护与管理能力、开发计算机网络软件的能力和外语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网络工程的组织及实施;网络运行管理和分析;网络应用开发以及网络教学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1)系统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
(2)对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技术有较好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开发能力。
(3)了解最新网络技术研究的进展,培养较强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4)注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性学习,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5)掌握一门外语,要求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三、课程体系学时与学分四、学科基础课程本学科的学科基础课为七门:1.计算机导论(1学分,16学时)2.程序设计基础(4学分,64学时)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学分,48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4.离散数学(3学分,48学时)5.电子技术基础(5学分,80学时)6.通信原理(2学分,32学时)7.计算机组成原理(4学分,64学时)五、专业主干课程本学科的专业主干课为七门:1.数据结构(4学分,64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2.计算机网络(3学分,48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3.操作系统(4学分,64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4.数据库系统(3学分,48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5.TCP/IP协议(2学分,32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6.网络工程(2学分,32学时)+课程设计(1学分,1周)7.编译原理(3学分,48学时)六、专业方向课程网络应用开发方向:网络编程技术,网络性能评价与测试,无线网络(双语),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存储技术网络安全应用方向:信息安全概论,网络安全技术,密码学基础,安全编程技术,移动网络安全七、核心课程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高等数学Ⅰ,高等数学Ⅱ,电子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通信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TCP/IP协议,网络工程八、气象特色课程(除大气科学概论以外)气象信息与网络技术,气象仪器,气象信息系统工程,气象业务自动化九、修业年限: 四年十、授予学位:(理、工、文、管、经、法、农等)工学学士十一、辅修专业说明(不开设)十二、课程体系关联图(附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关联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0.0 1920 1678 242 164
19.5 18.5
表二 网络工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配表
课内学时 类 别 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 实 授课 验 时 24 16 4 16 32 16 128 236 48 48 48 48 48 48 16 16 16 16 160 396 108 32 32 32 40 48 40 12 12 12 12 124 232 8 4 4 4 4 36 36 0 36 0 1 20 0 1 26 0 0 0 0 0 2.5 6 9 19 0 16 16 16 8 3 3 3 2 2 2 2 5 5 13 0 0 0 36 1 1 0 0 2.5 3 3 3 3 0 0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24 16 4 16 32 16 8 12 0.25 8 1 2 1 图书馆 材料学院 就业中心 人文社科部 课 外 学 时 8 1 人文社科部 创新教育 文献检索 冶金概论 就业与创业指导 1.0 1.5 2.0 1.5 8.0 17.0 3.0 3.0 3.0 3.0 3.0 3.0 1.0 1.0 1.0 1.0 10.0 27.0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一 16 二 16 三 15 四 16 五 16 1.5 六 15 七 15 八 0 工商学院 开课单位
x11300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x113002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x11300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x1130041 “三个代表”重 要 思 想 概 论 x1130068 形势与政策 公 x1110014 体育 共 基 x1440011 军事理论 础 课 x1100014 *大学外语Ⅰ x1100141 外语技能训练
专 业 选 修 课 小 计 选 修 课 合 计 所 有 课 程 合 计
157.0 2316 1910 278 200
19.5 18.5 22.5
备注:双语课程:嵌入式系统编程、网络安全与检测技术 科研促进教学短学时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无线传感器技术、 组件技术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表三 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计划
表一 网络工程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课内学时 类 别 课程 课程名称 学分 总 学 实 授课 验 时 3.0 3.0 2.0 6.0 2.0 8.0 2.0 16.0 2.0 12.0 5.0 3.0 64.0 2.0 4 2.0 3.0 8.0 4 4 3.0 4.0 3.0 4.0 4.0 45.0 4.0 3.0 4.0 3.0 4.0 3.0 21.0 30 30 24 60 8 128 8 256 16 176 80 48 864 32 64 32 48 128 64 64 48 64 48 64 64 720 64 48 64 48 64 48 336 800 32 50 32 48 96 64 50 38 48 48 48 64 618 102 64 32 56 36 40 32 260 16 8 12 24 16 76 0 0 19 0 25 0 0 3 7 20 6 10 8 8 0 0 3 4 0 6 8 10 10 16 14 10 16 4 3 4 4 11 4 3 4 0 0 0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32 4 4 4 4 3 14 176 80 48 64 164 13 2 4 2 3 30 30 24 60 8 128 8 256 16 16 16 5.5 5.5 3 1.5 17 2 1.5 9.5 8.5 2 4 0 0 计算机学院 电信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计算机学院 理学院 电信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 28 课 外 学 时 18 18 8 36 24 1 2 0.5 4 4 4 4 1 1 2 1 2 1 2 1 1.5 4 1 1 1 体育部 武装部 外语系 外语系 理学院 理学院 理学院 按学期周学时分配 一 16 1 二 16 1 2 人文社科部 三 15 四 16 五 16 六 15 七 15 八 0 开课单位
各学期实践教学周数 序号 1 2 3 4 5 6 编码 x5000001 入学教育 x4000001 军 训 x2301202 新技术专题 公益劳动 x2105101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计 x1500001 金工实习Ⅲ x1105101 认识实习 7 8 9 x2105102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x2105201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x2105202 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 网络包采集与分析 10 11 12 13 14 15 x2105203 网络编程课程设计 x2105204 综合组网课程设计 x1405201 毕业实习 x2205201 *毕业设计(论文) x5000002 毕业教育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实 践 环 节 合 计 实践教学 学分 周数 一 0.5 2.0 3.0 0.0 1.0 1.0 1.0 1.0 2.0 1.0 1.0 2.0 2.0 3.0 13.0 0.0 2.0 35.5 36 3 2 3 2 2 3 3 18 1 2 3 1 1 1 1 1 2 1 1 2 2 3 1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3 13 1 校内、集中 分散执行 1 2 1 1 1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集中16天完成 校内分散 教学内容及形式
x4060011 x4130021 公 共 x4130011 限 公 选 x4440011 共 课 选 修 x4010001 课 x4440021
现代企业管理 健康教育
2.0 1.0
公共任选课 见公共选修课表 公 共 选 修 课 小 计 x4050041 JAVA程序设计 方 向 x4050021 一 x4050171 x4050181 方 向 x4050191 专 二 业 x4050210 选 修 课 两 个 方 向 任 选 一 门 嵌入式系统编程 网页编程 接入网技术 组网技术 网络安全与检测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 无线传感器技术 组件技术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x1080122 *高等数学Ⅰ x1080042 *大学物理Ⅱ x1080062 *物理实验 公 共 基 础 课 小 计 x2050031 计算机科学引论
x2020041 模拟电子技术 x2080031 *线性代数 必 修 课 x208004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x2050042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专 x2080201 *离散数学 业 基 x2020051 数字电子技术 础 课 x2050091 汇编语言 x2050101 *数据结构 x2050161 数据通信基础
x2050131 *计算机原理 x2050171 *TCP/IP体系结构 专 业 基 础 课 小 计 *操作系统 x3050061 网络系统管理
x3050021 *数据库原理 专 业 x3050071 *网络编程 课 x3050081 *路由交换技术 x3050051 嵌入式系统与接口技术 专 业 课 小 计 必 修 课 合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