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家骇人听闻的语录大全
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中有位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

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中有位经济学家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经济只能保住今天,科学只能保住明天,教育才能保住后天。
”简短的一句话,语重心长,让人回味和反思。
怪之一教育成了商业形式的忧患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机制的建立,对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商业化逐步形成,教育也就引入经营模式。
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入了商办教育,中学高中、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各类大学其实就是一个教育企业,有国办的和民办的,这就形成了以教育为主业的教育企业群体,有这样一个群体也就形成之间的竞争,也就是商业竞争,教育商业化时代的确立。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寻求多种办学之路,教育成为遂步商业化也是无可非议,关键如何引导商业办学的路怎么走才符合我国的国情,是不是一昧的追求学校利润、个人利益为目的,还是以民族兴衰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商业化后,教育也弥漫着铜臭味。
学费从幼儿园几百元到大学的几万元,这让大多数家庭背负着沉重的学费包袱。
还有多少人起早贪黑在为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择校费找工作。
这些是教育商业化之伤。
较为突出的一项是择校费,所为择校费,选择我这个学校要你交的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择校除区域性的划分形成之外,更怪的是有行政评定为重点和非重点学校,这本身就给教育划为三、六、九等匪夷所思的做法。
接受教育应是人人平等,好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理所当然,但差的学生不是更要有好的条件来培养吗?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又怎样来实现?这些问题只有在每个人能得平等的教育才能完成。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有没有把教育收费统计到GDP增长中去,教育收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多少?怪之二教育成了个别人名利地位的筹码高考结束,听到谈论最多的是某校考取了多少清华、北大学生,有多少清华、北大生就能代表这个学校的教育水平吗?殊不知考起名校的学生是不是一直是本校培养的学生呢?还是免费从别的学校引进尖子生来撑自已的门面;还是设立几个人的火箭班,清华、北大班,以特别的关照,强化教学来增加清华、北大的书呆子。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经典语录

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经典语录1. "发展是硬道理" - 邓小平这句经典语录来自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人邓小平。
它强调了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和成功的根本。
邓小平认为,中国需要摒弃一切偏见和束缚,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不断改进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他的这一观点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刘世锦刘世锦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被誉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家之一。
他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强调通过优化供给侧结构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他主张通过减少无效产能,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改善供给结构,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 "智能化是中国经济升级的关键" - 朱民朱民是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他提出了智能化是中国经济升级的关键的观点。
他指出,智能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将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他认为,通过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工业升级和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4.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 白重恩白重恩是中国经济学界的知名学者,他提出了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的理念。
他认为,创新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所在。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培育创新型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附加值,可以推动中国经济从传统的资源型经济转变为创新型经济。
5. "开放包容,共享共赢" - 董建华董建华是中国经济学家兼著名企业家,他强调了开放包容和共享共赢的重要性。
他认为,经济发展不应该追求个别国家或地区的利益,而应该致力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共同繁荣。
他主张通过开放的市场和国际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互利共赢。
总结起来,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经典语录体现了他们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他们关注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与实践相结合,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任志强雷人语录

任志强雷人语录
1、楼市新政必然短命。
2、我们只是当丫环的。
3、年轻人就该买不起房。
4、房地产根本没有泡沫。
5、国五条违反十八大精神。
6、胸罩比房地产暴利得多。
7、房价暴跌对民众没好处。
8、买不起房为什么不回农村。
9、未来十年房价估计还会再涨。
10、鱼翅卖得再贵也成不了泡沫。
11、历史证明房价永远都是上涨。
12、严格说来,开发商被强奸了!
13、我从来不认为80后买房难。
14、中国可供开发的土地还有很多。
15、如果重新来,会选择做互联网。
16、中国人太有钱了,房子太便宜了!
17、工资在涨GDP在涨房价不涨就不对。
18、房价降了,房地产开发商有权不盖房。
19、房地产非暴利,农民工也买得起房子。
20、地产商需要囤地,地里有粮心中才不慌。
21、买卖有理、炒房无罪,禁止炒房就是违宪!
22、和工资收入相比,30年来房价等于没涨。
23、我的房价不会降,让外地甚至境外富人来买房。
24、公布开发商成本等于让男人公布老婆的三围数据。
25、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房地产开发商只替富人建房。
26、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房价下跌,而是让房价稳定增长。
27、房地产业并不是暴利行业,“房奴”也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多。
28、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无法建设品牌,因此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
郎咸平经典语录细看经济名人经典语录_名人经典语录

郎咸平经典语录细看经济名人经典语录_ 名人经典语录
郎咸平可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济名人,大家请看其经典语录:
1、我最讨厌文过饰非的学者,你以为把事情压着,问题就解决了吗?
2、zg楼市产生泡沫,是zg的投资商环境持续恶化造成的。
3、我认为,真正能赚钱的好项目,应该由我们全体老百姓来做。
4、你敢内幕交易,打官司打到你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未可知。
5、如果没有规则,金融大鳄进来之后,一定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
6、我们被迫将产品大量出口到别的国家,赚取一些必定贬值的美元。
7、你可千万不要以为存储是美德。
因为我们社会保障条件不足,逼得你不得不储蓄。
8、你如果想在香港请法官吃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法官根本不敢跟你去吃饭。
9、为什么美国大学生专业不对口能找到工作,而我们zg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就找不到工作?
10、你知道许三多薪水多少吗?900块。
那他凭什么热爱他的工作呢?
11、美国人纪律性之强是你不可想象的。
12、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民族,不可能是经济上成熟的民族;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企业家,不可能是成熟的企业家;没有经过经济危机洗礼的公民,不可能是市场上成熟的公民。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中国经济学家

——厉以宁
只要抓总量增加。不必管分配。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张维迎
农民大转移很快就可以实现。日本明治维新和台湾地区的历史可以佐证。
——张五常
“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有助于激活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有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农村的消费空间相当大。我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从具体指标看,例如一些消费品等,农村还有相当大的消费空间。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这样才能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不应该有仇富心理。目前我国个税征收有很多漏洞,以至于一些富人并没有按章纳税。因此,我们要完善目前的征税体系,而不是说我们应该用征税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
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厉以宁
历史上没有见过一个不令人反胃的社会福利制度。我们往往感到爱莫能助,不是不愿意出钱,而是拿出钱来不知会落在谁的手里。
——张五常
注:事实上,中国目前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困难群体没有制度化的社会救助,1.4亿老年人和6000多万残疾人以及亿万妇女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
——厉以宁
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刘士余经典语录

Investment&Finance刘士余经典语录执掌中国证监会主席一年多以来,刘士余快意恩仇,“大嘴”经常掀起巨大波澜,也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谈IPO发行和炒壳行为“少几分浪漫,多几分严谨,多几分理智。
”——谈资本市场“惊涛骇浪的资本市场一定是弱肉强食者在操纵。
”“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
”——谈股市违规行为“有些券商分析师语不惊人死不休,预测指数能到个位。
”“全球没有券商经济学家这么预测的,黑嘴又多年没打了。
”“数理化是其本行,毕业论文是计量经济学,都没敢想(预测指数)。
但出差到外地,电视上操着山西话、山东话、江苏话、浙江话的分析师都能预测到个位。
”——批评“黑嘴”“作为证监会主席,我不建议大家买股票,我更不能建议大家卖股票。
”——澄清“希望大家买股票不要卖股票”传言“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在市场流动性枯竭、大面积恐慌的情况下,不出手还得了!”——对2015年救市措施的评价“我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兴风作浪的妖精、不做坑民害民的害人精。
”——对股市上举牌行为的态度“你们赚钱有方,还有守土有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非法期货平台告诫期货公司“严惩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逮鼠打狼,敢于亮剑。
”——在《调研指导稽查执法工作座谈交流会》上发言39投资与理财。
林毅夫语录与介绍_经典语录

林毅夫语录与介绍
军人的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
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
不应该有仇富心理。
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籍贯为台湾省宜兰县;1971年,中国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研究所硕士;1982 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7年,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他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
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
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
他是在国际经济学界受到瞩目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
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郎咸平语录

我有一个特性是其他教授没有的,我不怕死。
一个教授如果不怕死,是非常可怕的。
我这个人优点不多,但是我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我自己有多笨。
去年下半年我讲了中国经济的八大危机,我就把今年中国经济如何发生危机的路径写的非常清楚,可是我这个人命不好,这个文章有一亿次的点击,这是我一生悲惨的写照,只会被人看到,从来不会被人重视。
虽然我讲的是对的,我们的学者怎么评价我呢?他说郎教授这个人争议大,偏激,不懂中国国情,这个是对我的评语。
原因只有一个,我看的比别人早,这也是人生的悲剧。
我说过很多话,我对媒体的报道从来不怀疑,媒体只要尽责任报道就行,即使有改变也是媒体根据自己的判断做的改变。
我每次都讲对,很不容易,像其他的学者每次都讲错更不容易。
在我们内地当经济学家是很容易的,胡说八道就可以了。
我们的政府没有斩断工商链条。
为什么没有斩断呢?专家学者所误导,为什么他们误导呢,他们根本不懂,农耕时代培养出来的学者,没办法,都是错的。
这些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不懂中国的经济,中国90%的制造业根本不可能转型,要转型就是破产,做陶瓷做肉干什么的怎么可能转型,不在于转型而在于六加一。
06年开始的股价大涨根本就不是尚福林说的股改,他胡说八道,他什么也没有搞懂,这点我都有点同情他,什么也没有搞懂,还搞这么多东西。
让你知道如何坚持自己的偏见叫博士。
什么叫强者?一个知道积累自己人生经验的人就叫强者。
中国的传统文化恰恰太强调所谓“智谋”的作用,于是整个中华文化圈有了一个神一般的诸葛亮,而最重要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实力。
如果诸葛亮手中有百万精锐,曹操还敢来赤壁吗?司马有胆量到城下听一曲吗?在压倒性的实力面前,智谋的作用还值得我们如此推崇吗?因为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省市的发展,一个公司的发展,一把手思维太重要了,你们不管什么商学院啊,财务会计营销什么都有,你只要一把手做做决定啊,其他什么学科都是帮不上忙的,锦上添花而已。
领导的思维太重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学家骇人听闻的语录大全中国经济学家们怎么说都行,但最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房地产是否有泡沫?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
房价涨得快是正常现象,说明居民的收入多了。
以前投资的房产升值了,是好事。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如果有机会向总理建言,我一定要说“三个不要轻言”,不要轻言经济过热,不要轻言房地产泡沫,也不要轻言人民币升值。
中国现代化的标志是北大教授拥有轿车和别墅。
——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保守地说,今后10年,中国的大城市,无论是上海、北京还是南京,房价要涨3倍;大胆地说,10年房价要涨5倍以上。
——王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研究员、常务副秘书长)说房地产炒过头,那是胡话。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注:欧美的百姓用收入的30%购买房产,中国百姓却要付出70%。
整个2004年,内地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4.4%,涨幅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5.2%。
萧灼基并没有别墅,王建、李扬说此话时是2005年1月,不到半年,房价应声而落。
国有资产怎样改制?在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必然的,不必大惊小怪。
只要把企业财产经营权改为“法人财产权”,国有企业的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
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应该用就业促进就业,因为有一批人就业了,赚了钱他马上会花掉,另外的人就有了赚钱的机会。
——厉以宁许多国有资产是冰棍,不用也会自然消失的,只有运作起来才会产生效益。
管理层收购国企,实现了产权和管理权合一的效果。
即使是“零价格”甚至负价格转让,国家也不一定吃亏,因为很多国企都有很多的负债和职工负担,这就好比你带着女儿改嫁和你单身一个人改嫁时的谈判能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张维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国有企业迟早要卖。
既然如此,得先卖效益好的,不然,以后效益不好就没人要了。
——樊纲(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京城四少”之一)不妨把这些公共财产看成无主之物,谁先把它拿来卖,这公共财产的产权就算他的。
你如果正好当一家国有企业的厂长,就可以和主管部门合伙把这家工厂卖给有钱人,产权就变成私有了。
——盛洪(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第一,应将属于政府或者国有企业集团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平均分发给中国的人民。
这些股票大约价值每人4000元人民币。
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这些钱相当于三年的收入。
第二,大型国有企业(比如银行、铁路、电讯、水利和采矿公司)应该尽快上市。
尤其是那些拥有采矿权的公司上市时应该包含采矿权,并且地方政府不应该把这些采矿权出让给新的公司。
上市后,这些公司可能价值每人1500元人民币。
这是一个标准的农村家庭又一年的收入。
——谢国忠(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注:按照张、厉、樊、盛等人的“靓女先嫁论”、“冰棍论”、“烂苹果论”、“吐唾沫论”和“社会财富向精英倾斜论”,20多年来有数以万亿元计的国有资产流失,即全国男女老少平均每人至少被剥削去7000多元,3000万出生于1940-1950年代的工人下岗。
很短时间内,将近90%的中小国企实现了私有化,或者说,流进了私人腰包。
而谢国忠将国有资产全民平分的做法全世界绝无先例,也不可能有。
腐败是否有理?既然掌握公共权力进行公益决策的人不肯轻易放弃和交出他们的权力,而改革又不能从其手中强夺,就只能通过腐败与贿赂的钱权交易的方法进行购买。
改革要利用腐败和贿赂,以便减少权力转移和再分配的障碍。
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成本费。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在公有制下,官员索取剩余可能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因为它有利于降低监督成本,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私人产品腐败的存在,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即使不是最好的,也是次优的。
第二好的。
反腐败力度在把握适当、要非常适度,如果力度把握不适当,间接带来的负效应也非常大。
——张维迎以资产换特权,促进私有化。
我曾对中央政府说,最好干脆给这些人一大笔钱,把这些权力买下来,叫他们以后再不要利用这些权力了。
中国最上层没有什么贪污腐化,下面却有数不尽的贪污腐化。
——张五常(香港大学教授)改革初始,只有权力没有市场……前半部分:权力创造市场……金融资本阶段在性质上是资本发展的最后阶段,只差一个国际化没有完成。
至此中国体制转轨的任务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前半段──以权力创造市场;中国旧体制下积累的财富基本转移完毕,中央政府直接能够控制的资源不多了……后半部分:权力退出市场;中国改革的前一半任务就算基本完成,应该开始后一半:权力退出市场,健全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
——杨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注:根据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教授的2002年的一篇论文统计(1999~2001年):党政机关一把手们每年从国库里盗走GDP的14.2%~14.9%,9875亿—12570亿元之间,是我国4亿多农民一年的纯收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 ,是2002年全国财政教育事业费支出2640亿元的近4倍!而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专家表示,普遍存在的严重腐败正成为中国社会不满的一个重要源头。
中国的贫富差距大吗?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
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
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
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
杀富济不了贫,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
将基尼系数农村城市分开计算,这样中国贫富分化就不严重了。
农民有望进入社会中产者阶层。
中国农民不要害怕当中产阶级。
——厉以宁只要抓总量增加。
不必管分配。
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张维迎农民大转移很快就可以实现。
日本明治维新和台湾地区的历史可以佐证。
——张五常“十一五”期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有助于激活潜力巨大的农村消费,有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问题。
农村的消费空间相当大。
我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而它的消费水平却远远低于城市的消费水平。
从具体指标看,例如一些消费品等,农村还有相当大的消费空间。
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这样才能缩小贫富差距,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
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
不应该有仇富心理。
目前我国个税征收有很多漏洞,以至于一些富人并没有按章纳税。
因此,我们要完善目前的征税体系,而不是说我们应该用征税的方式缩小贫富差距。
——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虽然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但发生社会动荡的可能性甚微。
——萧灼基注:过去20多年年均经济增长9.5%的中国,也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最快的国家,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5(国际公认的基尼系数警戒线是0.4),接近“社会动乱的边缘”。
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厉以宁历史上没有见过一个不令人反胃的社会福利制度。
我们往往感到爱莫能助,不是不愿意出钱,而是拿出钱来不知会落在谁的手里。
——张五常注:事实上,中国目前80%以上的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没有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困难群体没有制度化的社会救助,1.4亿老年人和6000多万残疾人以及亿万妇女儿童缺乏必要的社会福利。
中国股市健康吗?中国股市很健康,早晚冲上三千点。
——厉以宁我不相信股市会永远低迷,上半年不涨,下半年也会涨,今年不涨,明年也会涨。
——萧灼基中国股市的历程犹如18世纪的英国股市一样,如果在没有信托责任的社会环境下,不如关闭算了。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注:事实上,股指2005年1月份很不幸地跌到了1200点下,考虑03/04年的大盘股上市,实际跌破700点。
经济学家应为谁说话?企业的生存环境包括商业环境、政治环境以及舆论环境。
前两种环境越来越好,而舆论环境已经到了1992年以来最不好的时候。
最近在社会上、舆论界兴起了一股妖魔化、丑化整个中国企业家队伍之风。
在这个网络时代,学者能独立于大众舆论才是最不容易的事。
对一个真正的学者来讲,最难做到的不是你骂政府、骂企业家,而是你敢不敢站在大众舆论的对立面,坚持自己的观点。
——张维迎经济学家要有勇气顶住两方面的压力:??力。
——厉以宁我希望我的言论能够改变国家的改革方向。
如果我失败的话,这不是我个人的失败,这是我们国家的失败。
我是个伟大的思想家。
我这一次一定要成功,如果我失败的话,那会给中国社会带来一个多么大的危害。
——郎咸平(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樊纲注:有人把中国经济学家分十类:决策圈经济学人、“议会”经济学人、方案经济学人、讲坛经济学人、课题经济学人、绿卡经济学人、公司经济学人、民间经济学人、诸侯经济学人、报章经济学人。
教育及医疗是否应产业化?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
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我可以收费高,但我花80%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
比如,让穷人一年出4000元,他也出不起。
——张维迎注:从上世纪90年代医疗产业化后,中国医院收费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高于同期居民收入增加速度4倍以上。
中国消费者协会2003年的一份统计报告指出,中国大概有50%的人生了病不敢去医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药品价格过高。
而根据官方统计,中国10年教育乱收费已达2000亿元人民币!其他不管外汇储备的多或少,只要经济搞得头头是道,外汇储备是可有可无的。
有谁提及美国的外汇储备是多少?只有像香港、台湾那样的小经济,或那些不成气候的大经济,才要论什么外汇储备的。
要记住,一个经济搞得强劲,自己发行的钞票就是储备;搞得一塌糊涂,什么储备也保不了。
关于金融方面,应该是不需要数学的,这是制度的问题。
制度跟数学没有关系。
你看看香港起飞的时候,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那时银行家、金融家满街都是,没一个懂得数学的。
——张五常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