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合集下载

2024年虚拟数字人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虚拟数字人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虚拟数字人市场调研报告一、引言虚拟数字人是指基于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技术创建的虚拟人物形象,具有自主意识和行动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数字人市场正逐渐崭露头角。

本报告旨在对虚拟数字人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二、市场现状虚拟数字人市场目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

预计到2025年,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XX亿元。

虚拟数字人市场主要集中在娱乐、教育和商业领域。

在娱乐领域,虚拟数字人可以替代真实演员出演电影、动画等作品,以及进行虚拟现实游戏角色扮演。

在教育领域,虚拟数字人可以扮演教师角色,辅助学生学习,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在商业领域,虚拟数字人可以担任客服、销售代表等工作岗位,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

三、发展趋势虚拟数字人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虚拟数字人的表现力和自主行动能力将不断提升。

未来虚拟数字人可能具备更加逼真的外貌和动作,可以和人类进行更自然、更真实的互动。

2.应用拓展:虚拟数字人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大。

除了娱乐、教育和商业领域外,虚拟数字人还可能用于医疗、安防、军事等领域。

虚拟数字人具备的虚拟性和可控性使其在特定场景中具备更好的应用效果。

3.个性化服务:虚拟数字人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提供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分析用户的喜好、行为等数据,虚拟数字人可以生成与用户兴趣相匹配的内容,并提供个性化推荐。

四、应用前景虚拟数字人市场的应用前景广阔。

虚拟数字人可以在各个领域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服务。

在娱乐领域,虚拟数字人可以替代真实演员出演电影、电视剧等作品,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制作效率。

虚拟数字人还可以成为虚拟现实游戏中的角色,带来更真实、更沉浸式的游戏体验。

在教育领域,虚拟数字人可以扮演教师角色,辅助教学。

虚拟数字人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ppt课件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ppt课件
✓ 按照作者的定义,数字人体的基本含义是借助医学科学、 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及系统科学等多学科 的高度综合和交叉融合,对人体系统的定性描述进行定 量表达,以加深对人体系统的全面认识,改变未来人体 系统的研究内容
➢日本在2001年启动了为期10年的“日本虚拟 人计划”
17
发展策略探讨
• 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集获 取的标准
• 2003年2月和5月,完成并发布了虚拟中国人女性1 号(VCH F-1)和虚拟中国人男性Ⅰ号(VCHⅠ) 两套人体切片数据集的采集工作。
6
6.2 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集的采集
• 数据集采集的基本原理
– 选择符合要求的标本 – 对标本进行CT和MRI人体断层扫描,以获取标
本的CT和MRI图像数据集
15
发展前景及其策略探讨
• 数字化虚拟人的发展趋势是从“虚拟可视人”,向着 “虚拟物理人”和“虚拟生物人”阶段发展。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于1999年10月提出了关于实施虚拟人 体创新计划(The Virtual Human Project Initiative)的报告。
这个计划的主要宗旨是将人类基因组计划、人体机能建模和 VHP计划的研究结果结合起来,完成人体的物理建模,使虚 拟人在外界的刺激下能做出带有科学规律性的反应
4
数字化虚拟人体数据集研究的历程
• 最早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1989年正式提出,具体由科罗拉多 (Colorado)大学组织实施,这就是著名的VHP(Visible Human Project)项目。
• VHP项目的要求,构建这个系统的目标是首先采集人体 CT、MRI和人体切片的组织学图像数据集,然后利用计 算机图像处理技术重新构建出各种虚拟人体器官。

数字人的应用场景

数字人的应用场景

数字人的应用场景数字人是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虚拟人物,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数字人的应用场景。

一、教育领域数字人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比如,在语文课上,可以设计一个数字人来模拟古代文化名人的形象和语言,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文化;在数学课上,可以设计一个数字人来演示数学公式和计算过程,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医疗领域数字人可以用于医疗模拟培训。

比如,在外科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操作数字人来模拟手术过程,并在实际手术前进行练习和调整。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还能减少患者风险。

三、游戏领域数字人也是游戏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游戏中的NPC(非玩家角色)就是通过数字人技术实现的。

这些NPC具有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等功能,使得游戏变得更加真实、有趣。

四、广告领域数字人可以用于广告宣传中。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数字人来展示某个产品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产品。

此外,数字人还可以作为品牌形象的代言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娱乐领域数字人也是现代娱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在电影中,通过数字人技术可以创造出各种虚拟场景和角色;在音乐演唱会上,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来呈现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

六、金融领域数字人还可以用于金融领域。

比如,在银行业中,可以设计一个数字人来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并进行智能化推荐;在投资领域中,也可以使用数字人来进行风险评估和投资建议。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数字人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虚拟数字人发展的现状、关键与未来

虚拟数字人发展的现状、关键与未来

虚拟数字人发展的现状、关键与未来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突破,虚拟数字人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数字媒介。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虚拟数字人发展的现状、关键技术与未来趋势,以期对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我们将对虚拟数字人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领域进行概述,明确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地位。

接着,我们将分析当前虚拟数字人发展的现状,包括技术成熟度、市场规模、应用案例等方面,以揭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探讨虚拟数字人发展的关键技术,如3D建模技术、动作捕捉技术、语音合成与识别技术、情感表达技术等,分析这些技术在虚拟数字人制作和交互过程中的作用与影响。

我们还将关注虚拟数字人发展中面临的伦理、隐私和安全等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保障其健康发展。

本文将展望虚拟数字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如娱乐、教育、医疗、营销等,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和影响。

通过这一全面的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深入的虚拟数字人发展蓝图,为其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虚拟数字人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视觉、图形渲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数字人已经从科幻电影中的概念逐步走进了现实生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各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技术进步推动发展: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成熟,虚拟数字人已经能够实现高度逼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甚至能进行复杂的语音交互。

同时,3D建模和渲染技术的进步,使得虚拟数字人的形象越来越生动,越来越接近真实人类。

行业应用广泛:虚拟数字人已经深入到了娱乐、教育、医疗、营销等多个行业。

在娱乐领域,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等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在教育领域,虚拟教师、虚拟助教等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医疗领域,虚拟护士、虚拟心理咨询师等正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在营销领域,虚拟代言人、虚拟客服等正在成为企业推广产品和服务的新手段。

2024年虚拟数字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虚拟数字人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虚拟数字人市场发展现状引言虚拟数字人市场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智能和情感的虚拟人物,在社交网络、娱乐产业、教育培训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针对虚拟数字人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虚拟数字人的定义虚拟数字人是由计算机程序生成的具有人类特征、能够模拟人类行为和表达情感的虚拟实体。

它们可以通过三维建模、语音合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虚拟数字人具有以下特点:•智能化:虚拟数字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算法进行学习和进化,增强其智能水平。

•情感表达:虚拟数字人能够根据情境和用户需求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使得交互更加自然和真实。

•交互功能:虚拟数字人可以与用户进行实时交互,回答问题、提供服务等。

•多平台应用:虚拟数字人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应用,如智能手机、智能音箱、虚拟现实设备等。

虚拟数字人市场的应用领域社交网络虚拟数字人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它们可以作为用户的代言人,代表用户在社交平台上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

虚拟数字人的出现增强了社交媒体的趣味性和可玩性,吸引了更多的用户加入。

娱乐产业虚拟数字人在娱乐产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虚拟数字人,用户可以与偶像、明星进行互动,体验到更加真实和身临其境的娱乐体验。

同时,虚拟数字人还可以作为游戏角色或动漫人物的形象出现,为游戏和动漫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教育培训虚拟数字人在教育培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们可以作为教学助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答疑服务。

同时,虚拟数字人还可以模拟真实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性训练,提高学习效果。

人机界面虚拟数字人可以作为人机界面的一种形式,与用户进行交互。

例如,在智能手机、智能音箱上,虚拟数字人可以作为智能助理,为用户提供语音交互和信息查询服务。

虚拟数字人的出现使得人机交互更加自然和友好。

虚拟数字人市场的挑战与前景虚拟数字人市场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方面的挑战。

虚拟数字人的智能和情感表达能力需要不断提升,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人体器官建模及仿真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人体器官建模及仿真研究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人体器官建模及仿真研究近年来,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医学仿真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和医疗行业研究的热点。

其中,人体器官建模及仿真研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人体器官建模、仿真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技术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和意义人类对身体器官了解始于自身对健康的关注,而器官仿真技术则在更深层面上解决了医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已经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了医生的临床技能和教学水平,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手术医生的手术风险。

此外,基于器官仿真技术还可以为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发现提供更加精确的方法,进一步推进可穿戴医疗和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发展。

二、现状近年来,国内外小众医学领域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器官仿真软件,如AMModeler、Blaze、DAVIE、ToTAL 和Visulized Anatomy等。

这些软件使用复杂的数学算法和三维图像分析技术,对人体内部器官的形状、大小和结构进行建模,从而实现可视化呈现和真实仿真操作。

此外,还有一些学术机构和医院推出了一些主打人体生理学或病理学研究的人体模型软件,如模拟真实主动脉模型、支气管树模型等。

三、技术应用仿真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例如: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等方面。

通过VR模拟各种病例,使医学生和医生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操作,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和诊疗中的风险,且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器官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病理特征。

同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器官仿真研究还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更直观和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医学科研人员更深入地了解人体机能和疾病发生的机理,为治疗和疾病防治提供便利。

比如,通过对肝脏、肾脏、胃肠道等主要器官的三维仿真,可以在大大降低风险的前提下,对手术操作、药物治疗和病理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

四、未来发展随着VR形状模拟、形态和物理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人体器官建模和仿真研究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虚拟现实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分析

虚拟现实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分析一、引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作为一种能够在数字环境中模拟人类感知和交互的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医疗领域作为其中之一,虚拟现实技术对于疾病治疗、康复训练、医学教育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分析虚拟现实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前景,探讨其潜在的优势、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二、虚拟现实在医疗领域的应用1. 临床诊断与手术规划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基于患者的医学图像和数据,创建出高度逼真的虚拟人体模型,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更精确的诊断和手术规划。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可以实时浏览和操作模拟的人体结构,提高手术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治疗与康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创造沉浸式的体验和交互性学习环境,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方法。

例如,对于疼痛管理,通过将患者置于个性化的虚拟景象中,可以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减少疼痛感知。

3. 医学教育与培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更加逼真的医学教育与培训环境,帮助医学生和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化和可重复的训练。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模拟实际医疗场景,进行手术模拟、急救培训等,提高技能水平和投入感。

三、虚拟现实在医疗领域的优势与问题1. 优势(1)实时互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交互性的体验,患者和医生可以实时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互动,增强沟通和协作效果。

(2)个性化治疗: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康复训练。

(3)安全性: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实际操作前进行模拟和预演,减少医疗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

2. 问题(1)技术成本:虚拟现实技术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开发成本较高,对于一些医疗机构来说可能难以普及。

(2)用户体验:长时间使用虚拟现实设备可能会引起晕眩、眼部疲劳等不适感,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来说可能存在使用限制。

(3)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虚拟现实技术涉及个人病历、医学图像等敏感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如何保障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策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作为一种全新的交互式体验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其中医疗领域是其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与发展策略。

1. 简介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信息,让用户置身于模拟的虚拟环境中,实现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医疗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被用于医学教育、手术模拟、康复训练、心理治疗等多个方面。

2. 医学教育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创建高度逼真的人体模型,帮助医学生进行解剖和手术操作的模拟训练。

通过与虚拟人体进行交互和操作,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手术技能水平。

3. 手术模拟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为医生和外科实习生提供手术模拟平台。

通过与虚拟患者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医生可以实时观察和调整手术方案,在真实手术前进行多次模拟和练习,减少手术风险,并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4. 康复训练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康复患者提供全新的康复训练方式。

例如,在物理治疗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步态训练、平衡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步行能力;在言语治疗中,通过虚拟人物的互动,促进患者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恢复。

5. 心理治疗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在心理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例如,对于恐高症患者,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高处场景,帮助患者暴露于恐高的环境中,逐渐减少对高处的恐惧感;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造的安全环境,患者可以重温创伤事件,逐步减轻心理压力。

6. 应用前景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虚拟现实技术将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世界的感官体验,让用户无论是在医疗教育还是治疗过程中都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体验。

7. 技术挑战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在医疗领域还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

例如,对于手术模拟,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实时生成逼真的图像和物理效果,对计算和图形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康复训练,虚拟现实技术需要能够精确地捕捉用户的姿态和动作,对传感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学意义及应用前景丘聪;冯焕清;杨基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安徽 合肥 230026)摘要:人体信息的数字化是将医学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前沿性研究课题。

许多国家已建立或正在建立虚拟人体模型。

这种模型以人体断面连续切片为建模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定量模拟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在医学及其它多种学科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位介绍了如下内容:(1)国际上“数字化虚拟人”的研究概况:美国1994年完成了可视人计划数据集;韩国于2000年完成了一例韩国男性可视人数据采集工作。

(2)国内的研究概况:完成了虚拟人体有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任务,并于2003年3月推出“虚拟中国人女1号”。

(3)阐述了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学意义。

(4)简要介绍了数字化虚拟人体的若干关键技术:标本遴选,切片,三维重建等。

(5)“虚拟人”的应用及发展前景展望。

关键词:数字化虚拟人体;可视人计划;虚拟中国人;切片;三维重建Scientific significance and prospective application of digitized virtual humanQiu Cong ;Feng Huanqing ;Yang Jihai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USTC,Anhui Hefei 230026,ChinaAbstract: As a cutting-edge research project, digitization of human anatomical informationcombines conventional medicine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virtualreality technology, Recent years have seen the establishment of, or the ongoing effort to establishvarious virtual models in many countries, on the basis of continuous sections of human body thatare digitized by means of computational medicine incorporating technology to quantitativelysimulate huma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o provide wide prospective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medicine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is article concerning the progress invirtual human model researches as the following: (1)Worldwide survey of research of virtualhuman: American visible human database was completed in 1994, South Korea also finished thedata collection for a male visible Korean human dataset in 2000. (2)The survey of research ofvirtual human in China: Some key techniques have been explored. By now the data-collectionprocess for 4 Chinese virtual human dataset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completed. (3) Scientificsignificance of virtual human studies. (4)Some key techniques: specimen choosing ,sectioning, 3Dsurface reconstruction. (5)Prospective application of digitized virtual hum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ey words: digitized virtual human; visible human project; visible Chinese human;sectioning; 3D surface reconstruction人们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近10年来,从发达国家起步的“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正云集各路大军从不同方向攻关。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预言,生命科学领域的焦点是生物学中的遗传学课题。

可以说,“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是这个焦点中的焦点。

“数字化虚拟人体”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人体结构及机能的可视化,最终达到人体的整体模拟,为医学、生命科学以及后基因组学等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与技术支撑。

“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是一项信息技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综合发展起来的前沿性交叉学科,它是由发达国家发起的一个重大项目,对本世纪科技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对此,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并正在酝酿或启动专项计划,而中国首例女虚拟人已问世]1[。

一、“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研究状况1、国外研究动态1.1美国可视人计划美国1993年开展了“可视人计划”(Visible Human Project,VHP),其研究启动最早,也最先完成.1994.11.02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宣布男性VHP解剖数据集开发成功。

一具男尸切成1 878余片,每片厚度1mm,1998年,又将一具女尸切成5 190多片,每片厚度0.33mm。

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美国当时所获取数据的分辨度和精度都有限,但依托这个数据集为平台,在国际上开发了大量相关的应用软件[1]。

VHP数据集的立项、实施和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它在医学史上属首创,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可视化模式,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虚拟现实进入医学领域开启了大门,使走向成熟的三维重构图像处理技术以空前的速度普及。

利用这个数据集,可创立虚拟解剖学、横断面解剖学、纵剖面解剖学、斜剖面解剖学以及一系列医学临床、教学和研究的虚拟模拟,可谓信息技术和医学结合的重大创新工程[2]。

1.2“虚拟人体”数字化的发展可视人体项目侧重人体结构的数字化研究以及相关知识库的建立。

1999年10月,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一批著名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向美国国家科学院以及国会正式递交“虚拟人体计划”报告。

国防部非致命武器委员会积极支持该项目。

“虚拟人体”研究将数据、生物物理和其他模型以及高级计算法整合成一个研究环境,然后在这种环境中观察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这项研究的范围已远远超出VHP的解剖可视化范围[2]。

2001年5月,美国科学家联盟提出数字化人体项目,拟建造最完整的数字人体信息库。

“数字化人体”总框架包含VHP数据集和辅助数据集(MRI、CT、PET、常规放射学和解剖学)、虚拟人体的层次、疾病和综合征的临床信息基础、相关的医学学科(胚胎学、人体解剖学、显微和亚显微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不断扩展的工具和产,[2。

品15]美国在“数字化虚拟人体计划”中显露出野心:即将“数字化虚拟人体计划”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结果结合,力图保持未来50年美国在生物学、医学、军事等一系列领域的领先地位。

1.3国外其它国家对“虚拟人”的研究目前,德、英、法等国也已经开始“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但侧重点不同。

英国侧重研究虚拟人模拟药物在人体中的作用机制。

这样做一方面可缩短从实验室到动物到人再到临床应用的时间;另一方面还可取代人体药物初测,避免药物对人体造成的可能性损害。

2001年1月,韩国雄心勃勃地开始了“可视化韩国人计划”。

其目标是完整获取CT、MRI断层扫描及0.2毫米精度的组织切片数据。

该计划准备用5年时间,完成4个人体的测试。

目前该国已经完成一个人体测试,其数据量为210GB。

这是世界上第二例尝试,也是东方第一例有关人种特征的人体数据采集[2]。

2、国内研究概况2001年11月,第174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以“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技问题”为主题,研讨了在新世纪前沿科技邻域中,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的重要课题,并提出我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规划和建设。

在这次研讨会后,“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和“数字化虚拟人体模型构建及海量存储”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揭开了我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序幕。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由中科院计算所、第一军医大学临床解剖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首先完成了虚拟人体有关关键技术的研究任务。

目前,我国上海、重庆和广州等地的解剖学专家已提供了四个数据采集的获取工作,为后续的多学科研究发展提供了中国人特色的数据集。

这四个数据集的切片间距和断面总数分别为:上海(男)1.7mm,断面总数1 058片;上海(女)0.57mm断面总数3 022片;重庆(男)1.0~0.1mm,断面总数2 518片;广州(女)0.2mm,断面总数8 556片。

依据后面的两个数据集,现有香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喉研究所、复旦大学数字医学研究中心、澳门科技大学资讯技术学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厦门大学计算机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解放军总医院神经信息中心等众多科研、教学、医疗单位倡议加强协作,科学数据共享,参与国际科研大协作,跟踪科学研究前沿[3]。

第二例女性虚拟人体——“中国虚拟人女Ⅰ号”于2003年3月初在首都医科大学初现雏形。

与1998年在美国诞生的世界首例女虚拟人相比,“中国女Ⅰ号”更具有人体、特别是女性的各种特征。

但国家863项目“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关键技术研究”总课题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罗述谦表示:尽管研究进展令人兴奋,但目前完成的仅仅是对该虚拟人整体形态的初步三维重建,我国的虚拟人研究其实刚起步[4]。

二、数字化虚拟人体的科学含义数字化虚拟人体是指将人体结构数字化,通过计算机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在电脑屏幕上出现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人体,再进一步将人体功能性的研究成果加以数字化,由信息科学家将其转化为电脑的语言符号,附加到这个人体形态框架上,经过虚拟现实技术的交叉融合,通过操作作者的调控,这个“虚拟人”将能模仿真人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