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骨髓细胞报告单

合集下载

学看骨髓检查报告单

学看骨髓检查报告单

学看骨髓检查报告单
骨髓报告单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骨髓涂片各个系统细胞计数的结果。

第二部分:骨髓涂片典型的镜下图像。

第三部分:文字报告部分,从骨髓的取材情况到各个系统细胞以及异常细胞的形态描述,最后根据各项内容并结合临床表现及病史等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是骨髓报告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人们有可能看懂的部分。

它又由七个部分组成: (1)骨髓取材、涂片和染色情况:主要与临床医生和检验医生的操作有关系。

(2)骨髓的增生程度、粒细胞系和红细胞系的比值(M/E):正常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为3~4∶1。

(3)粒细胞系的增生程度、各个阶段粒细胞的比例和形态:正常骨髓报告显示粒细胞占有核细胞的50%~60%,各阶段粒细胞比例、形态大致正常。

(4)红细胞系的增生程度、各个阶段粒细胞的比例和形态:正常报告显示红细胞系占有核细胞的20%左右,各阶段红细胞比例、形态大致正常,成熟红细胞未见异常。

(5)淋巴系和单核系:正常报告显示未见明显异常。

(6)巨细胞系:全片所见巨核细胞数目、血小板数量及形态特点。

正常时多描述为血小板不少。

(7)寄生虫和特殊细胞:正常应该见不到。

如上所述,一个正常的骨髓报告基本上应该是这样的。

如果您看到的骨髓报告有一部分的描述与上面的数据或者图像描述相比有很大变化的话,可以说明那是一份异常的骨髓报告。

(文章出处:家庭医生报 2005年第40期)。

骨髓穿刺报告单

骨髓穿刺报告单

骨髓穿刺报告单骨髓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诊断一些血液疾病,比如白血病、淋巴瘤等等。

在进行骨髓穿刺之后,医生会通过骨髓穿刺报告单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诊断结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骨髓穿刺报告单吧。

首先,骨髓穿刺报告单中最重要的信息便是骨髓液的细胞学检查结果。

这是通过对骨髓液中的细胞进行形态学和数量分析而得出的结果。

医生可以通过观察骨髓液中细胞的形态、大小、核质比以及核染色质等特征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种疾病。

比如,如果骨髓液中出现了大量的异型细胞,那么就可能是白血病的症状。

其次,骨髓穿刺报告单还包含了骨髓液细胞免疫学检查的结果。

通过对患者骨髓液中具体类型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比例进行检查,医生可以进一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某种血液疾病。

例如,在淋巴瘤的诊断中,医生会通过骨髓穿刺报告单中的淋巴细胞免疫学检查结果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除了细胞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骨髓穿刺报告单中还包含了其他一些重要的信息。

比如,患者的骨髓液色素染色结果、细胞形态学分类、病理诊断、临床诊断等等。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作为患者应该如何看待和理解骨髓穿刺报告单呢?首先,不要因为看到复杂的检查结果而自己去进行猜测和诊断。

其次,应该认真阅读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和建议,并及时咨询医生,了解自己的具体病情。

同时,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和复诊,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病情的变化。

总之,骨髓穿刺报告单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医学文献,其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健康。

因此,患者应该认真对待和理解骨髓穿刺报告单,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骨髓活检报告单怎么看

骨髓活检报告单怎么看

骨髓活检报告单怎么看骨髓活检报告单是指对患者进行骨髓穿刺活检后所得到的报告单。

这份报告单主要反映患者骨髓内的细胞形态、数量、活性和特殊细胞的含量等方面。

对于临床上需要进行骨髓活检检查的患者来说,理解骨髓活检报告单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1. 检查日期和骨髓来源细致的骨髓活检报告单中,首先应明确检查日期和骨髓来源。

这是非常关键的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出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也能够在疗程中监测治疗效果。

2. 骨髓形态及形态学描述骨髓活检报告单中的形态和形态学描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对患者来说,通过这部分的内容可以了解到骨髓内各种细胞的数量、形态、分布等情况。

而对于医生来说,则可以通过对骨髓细胞形态学特征以及数量上的分析来确定相应的疾病类型和程度。

3. 骨髓细胞比例骨髓活检报告单中还会提到骨髓细胞比例。

这是指骨髓中不同细胞的数量比例,包括红白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等。

对于医生来说,通过分析骨髓细胞比例可以更加精确地诊断患者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对患者来说,可以了解自己的病情发展,及时治疗。

4. 特殊细胞含量除了一般的骨髓细胞外,骨髓活检报告单中还会提到特殊细胞的含量。

这些特殊细胞包括原始幼稚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等。

特殊细胞的含量在不同的血液病中有着不同的意义。

5.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也是骨髓活检报告单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分析细胞的免疫特性以及基因变异优劣等信息。

与以往检查方法相比,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可以更加精确地诊断疾病类型和程度,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

在与医生或其他医疗机构交谈时,患者最好能全面了解自己的骨髓活检报告单内容,以便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而对于医生来说,对骨髓活检报告单的理解也是精准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骨髓报告怎么看

骨髓报告怎么看

骨髓报告怎么看
骨髓报告是一种医学检查报告,用于评估骨髓中的细胞类型和数量,帮助医生确定和诊断疾病。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骨髓报告的解读方法。

首先,骨髓报告通常包括骨髓细胞的总体调查、骨髓细胞的分类、细胞形态学评估和其他相关信息等部分。

我们可以按照这些部分逐一解读骨髓报告。

1. 骨髓细胞的总体调查:这部分通常包括骨髓细胞的数量和比例。

正常情况下,骨髓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等。

报告中往往会给出各类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以及细胞总量。

如果某一类细胞的数量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则可能暗示存在疾病,如感染、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等。

2. 骨髓细胞的分类:这部分通常根据细胞的来源和发育阶段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等。

报告中会给出各类细胞的比例和数量。

通过观察细胞分类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骨髓中细胞生成的异常类型,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3. 细胞形态学评估:这部分通常对各类细胞的形态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细胞形态,如原始幼稚细胞、异型细胞或肿瘤细胞等。

这对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4. 其他相关信息:这部分通常包括骨髓细胞遗传学、免疫组化
和分子生物学等进一步检查的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提供更具体的信息,以协助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骨髓报告的解读应由专业的医生来完成。

他们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骨髓报告是否正常,以及可能存在的疾病类型。

因此,如果您对骨髓报告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解释,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骨髓细胞正常报告单

骨髓细胞正常报告单

骨髓细胞正常报告单:一窥我们身体的重要指标引言骨髓细胞正常报告单是医生用于评估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它能够提供关于骨髓细胞数量、形态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本文将以一个常见的骨髓细胞正常报告单为例,逐步解读其中的各项指标及其意义,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

标题一、骨髓细胞总数(×10^9/L)骨髓细胞总数是指在每升骨髓中存在的细胞数量。

正常范围通常为2.5-5.0×10^9/L。

过高或过低的骨髓细胞总数可能暗示着潜在的问题,例如感染、骨髓疾病或其他疾病。

二、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起着抵御感染的重要作用。

正常范围通常为50-70%。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暗示免疫功能低下,而高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存在感染或炎症。

三、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是另一种免疫细胞,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范围通常为20-40%。

异常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或感染有关。

四、单核细胞(%)单核细胞也是一种免疫细胞,其功能包括吞噬病原体和产生抗炎反应。

正常范围通常为2-10%。

过高的单核细胞百分比可能暗示感染、炎症或其他疾病存在。

五、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参与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并调节过敏反应。

正常范围通常为1-3%。

异常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可能与过敏、寄生虫感染或其他炎症相关。

六、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是一种罕见的免疫细胞,其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正常范围通常为0-1%。

异常的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可能与特定疾病或炎症有关。

七、红细胞(×10^12/L)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主要组成部分,携带氧气到身体各个组织。

正常范围通常为4.0-5.5 ×10^12/L。

过高或过低的红细胞计数可能暗示贫血、骨髓问题或其他与血液有关的疾病。

八、白细胞(×10^9/L)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抵御感染和其他疾病。

骨髓活检报告单怎么看

骨髓活检报告单怎么看

骨髓活检报告单怎么看
骨髓活检是一种通过穿刺骨髓骨质,然后抽取骨髓组织进行检查的方法。

骨髓
活检报告单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医学文档,它记录了患者的骨髓组织的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骨髓活检报告单呢?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报告单的基本信息。

在查看骨髓活检报告单时,首先要确
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因此需要仔细核对。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骨髓活检的检查结果。

骨髓活检报告单中通常会包括骨髓
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方面的检查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骨髓异常,以及异常的类型和程度。

另外,我们还需要关注骨髓活检的诊断意见。

在报告单中,医生会根据检查结
果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包括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这些诊断意见对于确定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此外,骨髓活检报告单中还会包括其他相关的检查项目,比如血常规、生化指
标等。

这些项目的结果也会对骨髓活检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骨髓活检报告单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医学文档,对于诊断和治疗骨髓
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查看骨髓活检报告单时,我们需要关注基本信息、检查结果、诊断意见以及其他相关的检查项目,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骨髓活检报告单,对于自己或他人的健康问题有所帮助。

骨髓片报告

骨髓片报告

骨髓片报告 - 详细解读骨髓样本的重要指标引言骨髓片报告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用于评估骨髓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数量。

通过仔细解读骨髓片报告,医生可以判断患者的血液状况,进而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以“step by step”的思路,详细介绍骨髓片报告中的重要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检测结果。

步骤一:核形态骨髓片报告的第一个重要指标是核形态。

正常骨髓细胞的核形态呈现多样性,包括红细胞系、白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

在骨髓片中,我们需要关注核的大小、形状、染色质分布以及核仁的数量等特征。

异常的核形态可能提示骨髓细胞发生了变异或异常。

步骤二:细胞分布除了核形态,骨髓片报告中的细胞分布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正常骨髓细胞在骨髓片中的分布应该是均匀的。

但是,某些疾病或异常情况下,骨髓细胞的分布可能出现异常。

例如,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片中可能出现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而其他类型的细胞则明显减少。

步骤三:细胞比例骨髓片报告中的细胞比例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通过计算不同类型细胞的百分比,可以帮助医生判断骨髓细胞系的比例是否正常。

例如,嗜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占总细胞数的40%-70%。

如果某种细胞类型的比例明显偏高或偏低,可能意味着存在某种疾病或异常情况。

步骤四:骨髓造血功能评估骨髓片报告还可以评估骨髓的造血功能。

通过观察骨髓片中幼稚细胞的比例和形态,可以判断骨髓的造血功能是否正常。

正常情况下,骨髓片中的幼稚细胞比例应该较低。

如果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可能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受到了抑制。

结论骨髓片报告是评估骨髓细胞情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仔细解读核形态、细胞分布、细胞比例和骨髓造血功能等指标,医生可以获得关于患者血液状况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因此,在阅读骨髓片报告时,我们应该遵循“step by step”的思路,仔细观察和分析各项指标,确保准确解读骨髓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数量。

正常骨髓象报告单

正常骨髓象报告单

正常骨髓象报告单骨髓象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查,通过对骨髓细胞形态、数量和比例的观察,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鉴别诊断多种疾病。

正常骨髓象报告单是指骨髓象检查结果符合正常生理状态的报告单。

下面将详细介绍正常骨髓象报告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一、骨髓象检查结果。

1. 骨髓细胞形态,骨髓细胞形态正常,包括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等细胞形态符合正常生理状态。

2. 骨髓细胞数量,骨髓细胞数量正常,各类细胞比例协调,无明显增多或减少。

3. 骨髓细胞比例,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的比例符合正常生理状态,无明显异常。

4. 其他相关指标,骨髓象检查中还包括骨髓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组化检测等,这些指标也应符合正常生理状态。

二、临床意义。

正常骨髓象报告单意味着患者的骨髓细胞形态、数量和比例均符合正常生理状态,这对于排除骨髓疾病、判断骨髓功能是否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正常骨髓象报告单也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参考,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注意事项。

1. 骨髓象检查应由专业医生进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骨髓象检查结果应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3. 骨髓象检查结果的解读应慎重,避免片面解读或误诊。

四、结语。

正常骨髓象报告单是指骨髓象检查结果符合正常生理状态的报告单,对于排除骨髓疾病、判断骨髓功能是否正常具有重要意义。

骨髓象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手段,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并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
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
细胞名称 粒细胞系统 原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 骨髓片 血片 ! 参考值
) $ 具体细胞比例改变
增多 减低
! 各型粒细胞白血病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以
粒系 原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 慢性粒细胞白 见于再生障碍 血 病 以 中 性 晚 幼 粒 及 杆 状 核 粒 细 胞 增 多 为 主 &" 性 贫 血 $粒 细 胞 缺 乏 大部分急性炎症和感染性疾病 $ 中性粒细胞性类 症或粒细胞减少症 白血病反应等 % 以中性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增 多为主 见于再生障碍
? $>?

@ ? $>? > $>? @ > $>? @ >? $@ > $? $>?
抗 AB 抗 体 % 如 果 再 次 输 入 AB 阳 性 血 液 % 即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 # ’ $ 新生儿溶血症 # AB 阴 性 孕 妇 的 胎 儿 为 AB 阳 性 % 母 体 受 胎 儿 抗 原 刺 激 产生抗体 % 第一胎时抗体效价较低 % 一 般 可 安 全 分 娩 # 但 若 第 二 胎 仍 为 AB 阳 性% 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会 引 起 新 生 儿 溶 血 症 # AB 阴 性 母 亲 在 孕 前 如 曾 接 受 AB 阳 性 者 血 液 输 入 % 则 第 一 胎 就 可 引 起 AB 阳 性 的 新 生 儿 溶 血 症# ) $ AB 血型系统是红细胞 血 型 中 最 复杂的一个系统% 其重要性仅次于 >?@ 血 型 系 统 # 人 类 红 细 胞 表 面 的 AB 抗原 主 要 有 7 $ C $ 9 $ D $ E 等 % 其 中 7 抗原抗原性最强 # 一般医院只 能 做 7 抗 原的鉴定 % 受检者与抗 7 血清 发 生 凝 集 为阳性 % 反之为阴性 #
! 正常骨髓像 & " 粒 $ 红两系细胞平行增多或减少 % 前者如红白血病 % 后者如再生障碍 性贫血 & # 粒 $ 红两系基本不变化的造血系统疾病 % 如多发性骨髓瘤 $ 骨髓转移癌 $ 特
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由 粒 系 增 多 或 红 系 减 少 所 致 % 常 见 于 ( !急 性 或 慢 性 粒 细 胞 白 血 病 & "急 性 化 脓 菌 感 染 $ 中性粒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 & #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由粒系减少 % 或红系增多所致 # 常见于 ( ! 粒细胞系减少 % 如粒细胞缺乏症 & " 红细 胞系增多 % 如各种增生性贫血 $ 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 (%& $-%, $’%&
$,%’
$%,
)’ 个 . 片 "%,
红系核分裂细胞 粒系核分裂细胞 粒细胞幼红细胞 骨髓计数有核细胞 一 ! 参考值 骨髓中各系列细胞及其各发育阶 段细胞的比值一般符合下列参考值的 大致认为正常骨髓像 # $ $ 粒 细 胞 系 占 有 核 细 胞 的 )"" # +"" % 其 中 原 始 粒 细 胞 $ 早 幼 粒 细 胞 二 ! 临床意义 $ $ 根据骨髓增生程度来辨别 有核细胞 成熟红细胞 增生极度活跃 增生明显活跃 增生活跃 增生减低 增生明显减低 ’$ $ ’ $" $ 有核细胞占全部细胞 百分率 !! "
胞为主 # ,$ 巨 核 细 胞 系 # 全 片 巨 核 细 胞 数多在 -#)+ 个之间 #
> $?
父母血型与子女血型的关系
父母血型 双方都为 > 双方分别为 > $? 双方分别为 > $>? 双方分别为 > $@ 子女可能有的血型 子女不可能有的血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型 " 血清都不凝集 # >? 型 ( 红 细 胞 上 具 有 > $ ? 两 种 抗 原 % 与 标 准 抗 >$ 抗 ? ! ? 型 $ > 型 " 血清都凝集 # 二 $ AB 血型检查 参 考 值 ( 中 国 人 AB 阳 性 $**! % 阴性 %$! # 结果判定 ( $ $ 溶血性输血反应 # AB 阴 性 者 接 受 AB 阳 性 者 血 液 % 因 AB 阳 性 血 液 中 的 抗 原 刺 激 AB 阴 性 % 人 体 内 产 生
浆系
)$%"
)%"
! 多发性骨髓瘤 $ 浆细胞白血病 $ 巨球蛋白血 症 $ 重 链 病 等 &" 反 应 性 浆 细 胞 增 多 % 如 慢 性 炎 症 及 感 染 性 疾 病 $风 湿 性 疾 病 $恶 性 肿 瘤 $过 敏 性 疾 病等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粒细胞缺乏症等 ! 特 发 性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 癜 $9:;<= 综 合 征 &
> ? @ >?
> ?

及中幼粒细胞之和占粒细胞总数的 $ # +& 晚 幼 粒 细 胞 $ 杆 状 核 细 胞 及 分 叶 核细胞占 ( # + # ’$ 红 细 胞 系 约 占 有 核 细 胞 的 ’"" # )$ 淋 巴 细 胞 约 占 有 核 细 胞 的
’"" % 幼儿可达 ("" # ( $ 单核细胞系0("%为成熟单核细胞 + $ 浆 细 胞 系 0’" % 以 成 熟 浆 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个
’%"
! 淋巴细胞绝对性增多 & 见于急性和慢性淋 巴细胞白血病 $ 恶性淋巴瘤 $ 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 症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 其他病毒性感染 $ 淋 淋巴系 巴细胞性类白血病反应等 & " 淋巴细胞相对性增 多 &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 粒细胞缺乏症或粒细胞 减少症 ! 血 液 系 统 疾 病 如 急 性 单 核 细 胞 白 血 病 23+ 型 4 $ 急性粒 5 单 核 细 胞 白 血 病 63( 型 4 $ 骨 髓 增 生 异 常 综 合 征 63784 $ 恶 性 组 织 细 胞 病 $ 淋 巴 瘤 等 & " 单核系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 $ 布氏杆菌病 $ 原虫感染 如 疟 疾 $ 黑 热 病 $ 感 染 性 内 膜 炎 等 &# 风 湿 性 疾 病 如 系 统 红 斑 狼 疮 $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 其 他 % 如 恶 性肿瘤 $ 肝硬化 $ 药物反应等
双方都为 ? 双方分别为 ? $>? 双方分别为 ? $@ 双方分别为 >? 双方分别为 >? $@ 双方都为 @ 结果判定 "
1+" 1$" $#$" "%+#$ 0"%+
$’ ’" $’ +"
’ ’"" $
’$ 根据各系列细胞比例改变来判别
粒红比例
粒 (红 正常 意 义
>型 ( 红 细 胞 上 具 有>抗 原 % 与 标准抗 > !? 型 " 血清凝集 # ?型 ( 红 细 胞 上 具 有?抗 原 % 与 标准抗 ? !> 型 " 血清凝集 # @ 型 ( 红 细 胞 上 不 具 有 >$ ? 两 种 抗 原 % 与 标 准 抗 >$ 抗 ? !? 型 $ >
! $%’ (%& *%’ $,%( $’%(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中幼 晚幼 杆状核 分叶核 中幼 晚幼 杆状核 分叶核 中幼 晚幼 杆状核 分叶核
$%"
红细胞系统
淋巴细胞系统
单核细胞系统
浆细胞系统
其他细胞
原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原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原单核细胞 幼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原浆细胞 幼浆细胞 浆细胞 巨核细胞 网状细胞 内皮细胞 吞噬细胞 组织嗜碱细胞 组织嗜酸细胞 脂肪细胞 分类不明细胞
’ $" 增高 !$+
’ $" 减低 !%’!"# 东南商报
医疗指南
!""#年 $月 !日 编辑 %马蝶翼 !"#$%&’()*+,-./01234#
怎样看懂化验单!七"
上期本刊介绍了出凝血的检验 ! 本期接着介绍骨髓细胞形态学及血型的检验 " 骨髓检验对白血病 # 贫血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 鉴别诊断及疗效观 察有重要意义 ! 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是一种最基本的骨髓检验方法 ! 因此 ! 其检验质量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血型检验则在急救输血中有重 要意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