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干抽病例的骨髓活检印片和切片读片

合集下载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自我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的原虫是A.溶组织内阿米巴B.疟原虫C.阴道毛滴虫D.杜氏利什曼原虫E.蓝氏贾第鞭毛虫【答案】 B2、从粪便中分离霍乱弧菌用A.巧克力血平板B.碱性琼脂C.麦康凯平板D.伊红-亚甲蓝平板E.克氏双糖铁琼脂【答案】 B3、AML-M3的白血病细胞是()。

A.未分化细胞B.原始细胞C.早幼粒细胞D.中幼粒细胞E.晚幼粒细胞【答案】 C4、骨髓穿刺多次“干抽”,脾明显肿大,外周血象出现幼稚粒细胞和(或)有核红细胞,骨髓活检病理切片显示纤维组织明显增生,提示为A.原发性骨髓纤维化B.恶性淋巴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白血病E.多发性骨髓瘤【答案】 A5、轮状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下列哪一种临床症状()A.便血B.食欲不振C.呕吐D.腹泻E.腹痛【答案】 D6、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A.破坏蛋白质的一级结构B.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C.破坏蛋白质水化膜而改变溶解度D.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E.破坏蛋白质的三级结构【答案】 C7、化脓性链球菌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是()A.氨基糖苷类B.青霉素C.红霉素D.磺胺类E.利福平【答案】 B8、TNF的编码基因位于()A.HLA-Ⅰ区B.HLA-B区C.HLA-Ⅱ区D.HLA-Ⅲ区E.HLA-DR区【答案】 D9、Ⅰ型超敏反应A.由IgE抗体介导B.单核细胞增高C.以细胞溶解和组织损伤为主D.T细胞与抗原结合后导致的炎症反应E.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答案】 A10、患儿,8岁,易倦,紫癜月余,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脾肋下2cm,血红蛋白83g/L,白细胞13.4×10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答案】 B11、对于极微量(ng甚至pg水平)抗原的检测,首先可考虑使用()。

A.反向间接血凝法B.荧光抗体技术C.放射免疫测定D.ELISA法E.胶乳凝集试验【答案】 C12、如果想了解血浆中的蛋白质的全貌,最合适采用的方法为()A.血浆蛋白电泳B.血浆总蛋白定量C.免疫固定电泳KDCD.测定血浆渗透压E.测定总蛋白和清蛋白含量【答案】 A13、尿液外观呈深黄色,此尿液为A.脓尿B.结晶尿C.菌尿D.胆红素尿E.血红蛋白尿【答案】 D14、促进B细胞分化成浆细胞的是A.IL-4B.IL-5C.IL-6D.IL-8E.IL-12【答案】 C15、粪便标本采集时不应选取A.挑取含有黏液、脓血的粪便B.采便管采集标本C.多个部位取粪便D.取黏液最多的粪便E.取新鲜粪便【答案】 D16、正常淋巴结针吸涂片中主要的细胞是A.小淋巴细胞B.原淋巴细胞C.幼淋巴细胞D.网织细胞E.浆细胞【答案】 A17、血钙的参考值为A.2.25~2.75mmol/LB.3.5~5.5mmol/LC.1.9~2.1mmol/LD.2.1~2.3mmol/LE.2.4~2.8mmol/L【答案】 A18、特种蛋白免疫分析仪是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可使溶液浊度改变,再通过浊度检测标本中微量物质的分析方法。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检验科)题库及答案(三)(过关必做)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检验科)题库及答案(三)(过关必做)

医学三基考试(临床检验科)题库及答案(三)题型:共用题干、共用选项、判断题章节练习共用题干★第二章一般检验(1-5题)(共用题干)病历摘要:患者,男,58岁。

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

提示: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1.下列关于尿液标本的留取不正确的是A.首次晨尿标本的特点是浓缩程度高,偏碱性,血细胞形态较完整B.随机尿标本适用于门诊、急诊患者的常规化验C.空腹尿标本适用于测定尿液葡萄糖D.中段尿标本常用于细菌培养E.乳糜尿标本常用于丝虫病的诊断答案:A2.下列关于化学防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苯是作尿液化学检查最好的常用防腐剂B.甲苯防腐剂的用量是每100ml尿液中加入甲苯约2mlC.麝香草酚常用于尿浓缩结核菌检查D.福尔马林适用于尿液Addis计数的防腐E.福尔马林主要适用于尿液化学检查的防腐答案:E3.下列关于尿蛋白定性试验的方法学评价错误的有A.试带法只有在测定清蛋白时得到准确结果B.试带法测定尿蛋白时对清蛋白和球蛋白同样敏感C.磺柳酸法可检测清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氏蛋白D.磺柳酸法灵敏度高,可产生一些假阳性结果E.加热醋酸法的结果可靠,常用于清蛋白、球蛋白的复查答案:B4.试带法测定尿液成分的原理中,错误的是A.白细胞是利用粒细胞中的脂酶间接检测B.红细胞是利用一般隐血试验的原理C.蛋白质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的原理,对尿中的球蛋白敏感D.葡萄糖为特异性的葡萄糖氧化酶法E.尿液pH利用指示剂变色来检测答案:C5.哪些疾病和情况时的尿液pH可呈现酸性A.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大量食用肉食时D.食用大量蔬菜及水果时E.尿液标本室温放置过久时答案:C(6-8题)(共用题干)6.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分类的比例为A.0.1~0.3B.0.2~0.3C.0.3~0.4D.0.5~0.7E.0.7~0.8答案:D7.下列一般不引起白细胞增高的是A.急性心肌梗死B.化脓性细菌感染C.伤寒杆菌感染D.急性失血E.急性溶血答案:C8.该患者血象表示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C.核左移D.核右移E.MDS答案:C(9-11题)(共用题干)9.渗出性积液中蛋白质含量A.<10g/LB.<20g/LC.<25g/LD.>20g/LE.>30g/L答案:E10.漏出液中细胞数为A.B.C.D.E.11.若上述疑伴有心力衰竭,下列指标亦可异常的是A.LDH和溶菌酶增高B.细菌培养找到革兰阳性球菌C.淀粉酶和ALP升高D.CRP>10mg/LE.积液总蛋白/血清总蛋白<0.5答案:E(12-15题)(共用题干)一女性患者,诉3天来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并有外阴瘙痒、灼痛、并伴尿频、尿痛,妇科检查时见阴道黏膜充血,后穹隆见多量白带,欲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

骨髓穿刺干抽病例的骨髓活检印片和切片读片PPT课件

骨髓穿刺干抽病例的骨髓活检印片和切片读片PPT课件

1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型)。 二、本病例特点:1、骨髓活检印片示骨髓有核细胞增 生重度减低,成熟淋巴细胞占60%,巨核细胞未见,造 血岛未见,偶见浆细胞,印片尾见大量脂肪滴。2、骨 髓活检示骨髓增生重度减退,造血组织明显减少,脂肪 组织明显增多,非造血细胞增多。3、需与PNH、增生减 退型MDS鉴别。 三、结论:骨髓活检能正确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真实 情况,尤其是巨核细胞的数量以及骨髓基质的变化,对 于AA的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体检:T37.5℃,贫血面容,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 肝肋下约6cm,脾达齐下,质硬,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全身 无溶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Hb 67g/L WBC 3.71×109/L PLT 83×109/L;蛋白电泳示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增多,γ球蛋白占 34.5%;IgG29.29g/L IgA明显升高。
Gomori染色(100×)
1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浆细胞骨髓瘤。
二、本病例特点:1、第一次骨髓穿刺浆细胞仅占4.5%, 以成熟浆细胞为主,虽可检出双核、叁核浆细胞,但总体 形态未见明显异常,骨髓细胞学达不到诊断MM的标准;2、 未出现骨的溶骨性损害;3、骨髓活检印片显示浆细胞明 显增多,并可观察浆细胞形态,有助于MM的诊断;3、骨 髓穿刺干抽原因:MM时髓内非赘生性骨髓基质细胞产生 大量黏附分子,从而增强了恶性浆细胞间的相互黏着, 使得抽吸物涂片内肿瘤负荷低,加之赘生性浆细胞四周 病理性网硬蛋白纤维网络的形成,对抽吸能产生明显阻 抗,导致干抽。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个 以上 的原粒 细胞 和早 幼 粒 细胞 聚集 成簇 , 5 3~
个 为小 簇 , 5个 为大 簇 , 于 M S的 组 织病 理 > 属 D 学特征 。 2 2 3巨核 系病 态 造 血 : .. 骨髓 穿刺 涂 片发 现病 态 造 血 13例 ( 2 % ) 可 见 淋 巴样 小 巨 核 细胞 , 3 占 5 ,
于骨髓穿刺 ; 红系病态造血 的检 出率 , 骨髓涂片高于骨髓 活检 ; 免疫酶标染 色法对微 小 巨核细胞 的检 出率 明显
高 于 瑞 氏染 色 法 。结 论 : 髓 活 检 切 片 与骨 髓 穿 刺 涂 片 同 步 分 析 及 联 合 应 用 免 疫 酶 标 染 色 法 检 测 微 小 巨 核 细 骨 胞 , 显 提 高 MD 诊 断 的 准 确 性 。 明 S 关键 词 骨髓 增 生 异 常 综 合 征 骨髓穿刺涂 片 骨 髓 活检 切 片 微 小 巨 核 细 胞
越幼稚 , 与基 质 的粘 附力 越 强 ) 骨髓 纤 维化 或 穿 ,
刺 技术 因素导 致 骨髓 稀 释 , 能显 示 纤 维细 胞增 不
2 2 骨 髓 病 态造 血 .
生状况 。 MD S常 伴 有 过 度 增 生 , 胞 积 蓄 而 致 细 “ 塞 ” 易抽 出 , 片显示有 核细 胞增 生 “ 常” 栓 不 涂 正 或“ 减低 ” 不利 于该 类疾 病 的诊 断 。骨髓 活 检可 ,
院 的骨髓 增 生程度 五级 分类 法判 定 : 级 , 生极 I 增
度低 下 , 血 组 织 面 积 <2 o ;I , 生 低 造 0 V 1 I级 增 %
下, 造血 组 织 面 积 2 V 1 ~ 0 o% ; 0o % 4 V 1 m级 , 生 增
活跃 , 血 组 织 面 积 4 V 1 ~6 V 1 ; 级 , 造 0 o% 0 o% I v 增 生 明显 活跃 , 血组 织 面积 6 V 1 ~ 0 o% ; 造 0 o% 8 V 1 V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操作流程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操作流程

⾻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操作流程⼀、⾻髓的取材⾻髓取材⽅式主要有两种,即⾻髓穿刺术及环钻术,后者⼜称⾻髓活检。

特别适合⽤于“⼲抽”情况下且可看到造⾎组织的天然结构,能判断造⾎组织与脂肪组织的⽐例,有助于对再⽣障碍时病情严重程度的估计,也有助于⾻髓纤维化、⾻髓转移癌及MDS的诊断。

(⼀)⾻髓穿刺部位1.胸⾻穿刺在第⼆与第三肋⾻之间的胸⾻正中线上穿刺,穿刺针长度固定在1cm以下。

2.脊突穿刺第三、四腰椎脊突为穿刺点,在此处进⾏穿刺。

3.髂前上棘穿刺髂⾻前上棘后约3cm处。

4.髂后上棘穿刺此处⾻质较薄,容易穿刺,⾻髓液较丰富,若作⾻髓培养,须取5ml~10ml⾻髓液。

(⼆)⾻髓穿刺时应注意的问题⾻髓穿刺⼀般由临床医⽣⾃⾏操作,检验⼈员也应了解以下有关问题:1.穿刺前必须向患者作耐⼼的解释,以尽量减少患者的恐惧⼼理。

2.穿刺术必须严格⽆菌操作,盛⾻髓的玻⽚不能接触穿刺针头。

3.⾻髓抽取量不宜过多,⼀般以少于为最好。

抽量过多可导致外周⾎液稀释,失去诊断意义。

穿刺困难时,只要针芯有⼀⼩滴⾻髓即可涂⽚,若需要作细菌培养或其他检查,也应先抽少量涂⽚,然后再抽所需量。

4.⼲抽的意义⼲抽是指多部位多次穿刺均抽不出⾻髓。

可见于⾻髓造⾎细胞异常增⽣,如⽩⾎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更易见⾻髓纤维化症。

肯定⼲抽时可⽤环钻术取活检标本,同时将环钻针内沾有的⾻髓液涂⽚。

5.⾻髓液稀释此情况由于吸取⾻髓液⽤⼒过⼤或穿刺针头刺⼊⾻髓⾎窦所致,可见涂⽚上⾻髓⼩粒及脂肪滴减少,各阶段细胞⽐例失调,中性粒细胞分叶核﹥杆状核,⽆巨核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状细胞等。

6.穿刺部位的差异⾻髓造⾎组织分布不均,且某些病变也可限于局部,因此穿刺部位的不同,其结果可有显着差异。

如再⽣障碍性贫⾎,特别是慢性再障,往往远⼼部位的髂⾻最易⾸先受损,棘突次之,⽽胸⾻则可再⽣良好。

即或是同⼀部位的髂⾻也有灶性增⽣现象,可致两次穿刺结果不相同。

某些疾病诊断阳性率也因穿刺部位⽽异。

50例骨髓活检组织印片的诊断观察

50例骨髓活检组织印片的诊断观察
《海南 医学 》2008 年第 19 卷第 7 期
文章编号: 1003—6350( 2008) 07 —026—02
临床研究
50 例骨髓活检组织印片的诊断观察
周 健强 , 甘若 平, 吴 伟健 ( 广 西梧州 市红 十字 会医 院, 广西 梧州 543002)
摘要 目的 探讨骨髓活检组织印片在骨穿干抽时的 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 50 例骨髓活检 组织印片, 其中 30 例印片同时与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分类计数检查, 骨髓组织切片比较; 20 例骨髓干抽患者, 骨 髓 活检组织印片与组织切片的比较。结果 ① 骨髓组织印片与骨髓细胞学、骨髓组织切片的最后诊断完全符合。② 骨穿干抽患者骨髓组织印片与切片比较, 最后诊断基本符合。结论 印片在骨髓干抽时, 作为观察细胞形态及分 类计数的补救措施, 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表 1 30 例 患 者 骨 髓 细 胞 学 与 骨 髓 细 胞 印 片 、组 织 切 片 比 较 观 察
织, 进 一步缩 短
序号 1~6 例
最后诊断 AA ( 再障)
骨 髓细 胞 诊 断
骨 髓 活检 组 织 印 片
骨髓活检切片
三系 增生低 下非造 血 增生低下, 见非造血 符合再障形态改变
细胞增多
红系增生, 活跃到明显 红系增生
增生活跃
活跃, 余正常
三 少 , 找 到 异 常 组 织 细 组 织 细 胞 增 多≥10% 见 异 型 组 织 细 胞 和 骨
胞、吞噬细胞增多, ≥
髓坏死
印片 有较重 要 的辅助 诊断 价 值 , 值得推 广
29~30 例 转 移 癌 序号 入院诊断
10%以 上 见转移癌细胞
细胞形 态 /分 类计数检 查标本 分别同 时 活检组织印片结合组织化学染色对一些 如观察细胞细微 结构相对较差; 不 能常

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体会

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体会

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体会目的为探讨骨髓活检与涂片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诊断意义。

方法对112例全血细胞减少症进行同步骨髓涂片与活检,涂片用瑞氏染色,骨髓活检石蜡包埋法处理,HE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镜观察。

结果112例中男45例,女67例。

年龄9~82岁。

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AA)4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28例,白血病17例,增生性贫血9例,骨髓纤维化(MF)4例,骨髓转移癌3例,淋巴瘤1例,骨髓坏死1例。

另有3例未见异常。

结论骨髓活检能客观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骨髓涂片结合活检能够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可作为常规检查。

标签:全血细胞减少症; 骨髓活检; 骨髓涂片全血细胞减少症并非独立的疾病,它是多种伴有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减少疾病的临床表现,即外周红细胞男性<4.0×1012/L,女性<3.5×1012/L;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1]。

在疾病早期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往往容易误诊。

确诊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但常因多方面因素导致骨髓“干抽”或稀释,给诊断带来困难。

本文用112例同步骨髓活检及涂片检查标本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活检及涂片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0月112例患者,男45例,女67例,均以全血细胞减少同步行骨髓活检及涂片检查。

1.2 方法1.2.1 骨髓涂片经髂后上嵴、髂前上嵴、或胸骨进行骨穿制备骨髓涂片,瑞氏染色后常规检查,配合必要的特殊染色及组化染色。

按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2]做出实验室诊断。

1.2.2 骨髓活检于髂后上嵴行局麻,用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产骨髓活检针取骨髓组织,长度0.8~1.0cm,经10%福尔马林固定,5%硝酸脱钙1h,石蜡包埋。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3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30题)1、升高血钙浓度的激素是()。

A.甲状旁腺素B.抗利尿激素C.醛固酮D.甲状腺素E.儿茶酚胺【答案】 A2、诊断RAEB-T时,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应大于或等于A.20%B.10%C.15%D.5%E.1%【答案】 D3、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是A.斜面培养基B.罗琴培养基C.血平板D.巧克力血平板E.吕氏培养基【答案】 B4、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是A.血栓收缩蛋白B.ADP、血栓烷AC.αD.GPⅡb或GPⅠaE.蛋白C.血栓调节蛋白、活化蛋白C抑制物【答案】 C5、耐药性监测中,MRSA是()。

A.耐青霉素葡萄球菌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D.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E.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 B6、正常脑脊液蛋白质定性实验为()A.阳性B.弱阳性C.阴性或弱阳性D.中度阳性【答案】 C7、关于丝虫生活史的描述,错误的是A.成虫寄生于淋巴系统B.微丝蚴具有夜现周期性的特点C.微丝蚴在蚊体内经发育和繁殖后传播给人体D.蚊是中间宿主E.微丝蚴不是丝虫病的感染期【答案】 C8、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骨髓B.淋巴结C.脾脏D.黏膜伴随淋巴组织E.扁桃体【答案】 A9、免疫荧光法检测ANA有多种核型,不正确的是A.周边型B.均质性C.颗粒型D.原生质型【答案】 D10、正常血细胞PAS反应,下列不正确的是A.幼红细胞和红细胞均呈阳性反应B.原粒细胞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后阶段阳性逐渐增强C.大多数淋巴细胞为阴性反应,少数淋巴细胞呈阳性反应D.巨核细胞和血小板均呈阳性反应E.以上都不正确【答案】 A11、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A.酮症酸中毒B.非酮症高渗性昏迷C.糖尿病伴发肾病D.糖尿病伴发心血管病E.糖尿病伴发神经病变【答案】 D12、母婴血型不合时羊水呈A.黄绿色B.脓性浑浊C.金黄色D.无色透明【答案】 C13、下列对于血小板无力症的描述,正确的是A.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B.基本缺陷是血小板膜GP Ⅰ b/Ⅸ数量减少或缺乏C.患者的血小板对ADP无聚集反应D.可出现GP Ⅰ a/Ⅱa基因缺陷E.患者的血小板对ADP有聚集反应【答案】 C14、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抗生素B.色素C.毒素D.侵袭性酶E.维生素【答案】 B15、环卵沉淀试验是检查A.循环的血吸虫特异性免疫复合物B.血清中的血吸虫抗原C.循环的抗血吸虫抗体D.粪便中的虫卵E.以上都有【答案】 C16、βA.淋巴细胞B.成熟红细胞C.胎盘滋养层细胞D.上皮细胞E.神经细胞【答案】 A17、关于血细胞计数板的盖玻片要求,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用一般盖玻片可以取代B.盖玻片可以不用清洁C.要求玻璃表面平滑D.厚度应为0.8mm±0.2mmE.可以被细胞悬液所抬浮【答案】 C18、男性,62岁,全身骨痛半年,十年前曾做过全胃切除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right-Giemsa染色(100×)M
Wright-Giemsa染色(100×)M
Wright-Giemsa染色(100×)M
19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HGF染色(20×) HGF染色(20×)
HGF染色(40×)
HGF染色(20×)
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2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临床资料 (病例五)
一般情况:患者,女,59岁,间断发热,自发皮肤淤斑半年, 发热无明确诱因,为中、高度,持续1-3天,伴畏寒。1月前 在当地卫生院检查发现全血细胞减少,反复自发皮肤淤斑, 无鼻衄、龈血。后转入当地一三甲医院治疗,骨髓穿刺三次 失败,在我院门诊就诊,骨穿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均干抽, 入院后行骨髓活检检查。 体检:神志清楚,双腿可见散在淤斑,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口腔粘膜无溃疡及出血。B超示脾肿大。 血常规检查: Hb 82g/L WBC 1.5×109/L PLT 38×109/L 白细胞分类:原粒 2% 早幼粒3% 中性中幼粒 10% 中性晚幼 粒9% 中性杆状核 47% 中性分叶核 17% 淋巴细胞 10% 单 核细胞2% 有核红细胞4个/100WBC
HGF染色(100×)
HGF染色(100×)
Gomori染色(100×) 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 二、本病例特点:1、骨髓印片示增生减低,可见红系 和粒系病态造血,但未见巨核细胞;2、骨髓切片示骨 髓增生极度活跃,幼稚细胞增多,ALIP(+),巨核细 胞增生,可检出发育异常,网硬蛋白明显增加。3、本 病例系因骨髓造血细胞“塞实”性增生伴网硬蛋白纤维 增加致骨穿干抽。 三、结论:骨髓活检能了解骨髓的全面增生度,细胞 密度及分布,还能观察骨髓基质的改变,结合骨髓涂片 和印片的形态学观察,可以对MDS作出客观的诊断和分 型。
Gomori染色(1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浆细胞骨髓瘤。
二、本病例特点:1、第一次骨髓穿刺浆细胞仅占4.5%, 以成熟浆细胞为主,虽可检出双核、叁核浆细胞,但总体 形态未见明显异常,骨髓细胞学达不到诊断MM的标准;2、 未出现骨的溶骨性损害;3、骨髓活检印片显示浆细胞明 显增多,并可观察浆细胞形态,有助于MM的诊断;3、骨 髓穿刺干抽原因:MM时髓内非赘生性骨髓基质细胞产生 大量黏附分子,从而增强了恶性浆细胞间的相互黏着, 使得抽吸物涂片内肿瘤负荷低,加之赘生性浆细胞四周 病理性网硬蛋白纤维网络的形成,对抽吸能产生明显阻 抗,导致干抽。
1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临床资料 (病例四)
一般情况:患者,男,41岁,20天前开始出现发热、 乏力、纳差,食欲不振;既往有10年饮酒史,5-7两/ 日;在外院B超示脾肿大,副脾,肝功能谷丙转氨酶 152U/L 。以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酒精肝?)收 入我院消化内科; 体检:T38℃,神志清楚,心律齐,肝、脾肋下可及。 腹部CT平扫示:肝脾大,脂肪肝,右侧胸腔少量积液。 血常规检查: Hb 77g/L WBC 4.3×109/L PLT 20×109/L
Wright-Giemsa染色(100×)印片
Wright-Giemsa染色(100×)印片
Wright-Giemsa染色(40×)印片
Wright-Giemsa染色(100×)印片
1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HGF染色(20×)
HGF染色(40×)
HGF染色(100×)
1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型)。 二、本病例特点:1、骨髓活检印片示骨髓有核细胞增 生重度减低,成熟淋巴细胞占60%,巨核细胞未见,造 血岛未见,偶见浆细胞,印片尾见大量脂肪滴。2、骨 髓活检示骨髓增生重度减退,造血组织明显减少,脂肪 组织明显增多,非造血细胞增多。3、需与PNH、增生减 退型MDS鉴别。 三、结论:骨髓活检能正确反映骨髓造血组织的真实 情况,尤其是巨核细胞的数量以及骨髓基质的变化,对 于AA的确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临床资料 (病例二)
一般情况:患者,女,57岁,反复发热、头昏,体温最高 时达38.5℃,以夜间为甚,活动后伴双下肢水肿,于晨起消 失。曾于4个月前在我院住院治疗,骨髓细胞学检查浆细胞 占4.5%,可见双核和叁核浆细胞;本次入院检查骨髓穿刺干 抽。
Gomori染色(40×)
3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慢性细胞白血病(粒-巨型)。 二、本病例特点:1、第一次骨髓穿刺干抽,骨髓活检亦 干抽;2、骨髓印片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系极度增生 占92.5%,原粒占5%,中晚幼粒细胞比分增多占38%,嗜酸、 硷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明显减少,ALP(-)积0分;3、 bcr/abl2.85×106(+);4、骨髓活检示粒系极度增生,以 成熟阶段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明显增多并发育。 三、结论:骨髓活检可对慢粒进行诊断与分型,特别是对 于不典型慢粒的诊断,同时对于慢粒的预后观察如急变等 优于涂片,具有重要价值。
2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HGF染色(40×)
HGF染色(40×)
Gomori染色(40×)
Gomori染色(100×) 26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原发性骨髓纤维化(MF期)。 二、本病例特点:1、患者全血细胞减少,外周血出现幼红、 幼粒细胞、泪滴形红细胞,同时伴巨脾。2、本病例干抽5次, 骨髓活检示纤维组织弥漫增生,粒、红二系减少,巨核细胞 明显增多,巨大巨核细胞等多形性改变常见,可成簇出现。 3、网状纤维明显增加,Gomori(+++)。3、因骨髓内纤维 组织的明显增生,极易干抽。 三、结论: 骨髓活检是本病确诊的重要依据。
Wright-Giemsa染色(20×)印片
Wright-Giemsa染色(40×)印片
Wright-Giemsa染色(100×)印片
Wright-Giemsa染色(100×)印片 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HGF染色(20×)
HGF染色(40×)
HGF染色(40×)
1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Wright-Giemsa染色(100×)B Wright-Giemsa染色(100×)B 18 Wright-Giemsa染色(100×)B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Wright-Giemsa染色(20×)M
2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HGF染色(20×)
HGF染色(40×)
HGF染色(40×)
HGF染色(40×) 24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HGF染色(20×)
HGF染色(40×)
HGF染色(20×)
HGF染色(40×)
2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Wright-Giemsa染色(20×)B
Wright-Giemsa染色(100×)B
Wright-Giemsa染色(100×)B
Wright-Giemsa染色(100×)B 29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HGF染色(100×)
HGF染色(100×)
HGF染色(100×)
Gomori染色(100×)
2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病例分析
一、最后诊断: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 二、本病例特点:1、患者开始是以肝硬化,肝功能异常收 住消化内科,后发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转入血液内科,骨髓 细胞学检查,二次取材均欠佳,第一次分类异常细胞占8%, 第二次分类异常细胞占23%;虽行骨髓活组织检查。2、骨髓 活检发现淋巴瘤细胞的弥漫浸润得以确定诊断。 三、结论: 1、骨髓活检判断恶性淋瘤的阳性率高于涂片; 2、骨髓活检可确定细胞类型、瘤细胞的生长方式及肿瘤负 荷;3、结合免疫细胞化学可提高阳性率。
骨髓穿刺干抽病例的骨髓活检印片和切片读片
荆州市中心医院 张万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临床资料 (病例一)
一般情况: 患者,男,41岁,头晕,心慌二十余天, 体检: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肝、脾不肿大,全身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双肺 可闻及双相干啰音。
2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湖北省 荆 州市中 心 医 院
临床资料 (病例六)
一般情况:患者,男,31岁,于2月前因呕血到某县医院就 诊,发现脾肿大,行“脾切除术”,术后发现白细胞增高, 在当地口服降白细胞药物后降至正常,停药后又明显升高; 现在我院门诊行骨髓穿刺干抽。 体检:神志清楚,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口腔粘膜无溃疡及 出血,腹部可见长约13cm的手术疤痕。 血常规检查: Hb 93g/L WBC 66.0×109/L PLT 533×109/L 白细胞分类:原粒3% 早幼粒1% 中性中幼粒34% 中性晚幼 粒20% 中性杆状核15% 中性分叶核15% 嗜酸粒5% 嗜硷粒3% 淋巴细胞2% 单核细胞1% 有核红细胞2个/100W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