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照明设计中眩光的限制

合集下载

眩光限制阈值

眩光限制阈值

眩光限制阈值1. 眩光的定义和影响眩光是指在强光照射下,人眼出现的视觉不适感。

它可能由阳光、灯光或其他强烈而刺眼的光源引起。

眩光对人体健康和视觉有很大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视觉疲劳:长时间暴露在强烈的眩光下会导致眼睛疲劳和不适感。

•视力损伤:过度暴露在高强度的眩光下可能会导致视网膜损伤,进而影响视力。

•雾化效应:当眩光直接射入眼睛时,会引起视觉模糊和雾化效应,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清晰度。

•安全隐患:在驾驶、工作或进行其他活动时,受到突然的强烈眩光干扰可能会造成事故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人们的视觉健康和安全,需要对眩光进行限制。

2. 眩光限制阈值的意义眩光限制阈值是指根据人眼对光的适应能力和视觉舒适度,确定的允许的最大光强度。

超过该阈值的眩光将被认为是不安全和有害的。

设定眩光限制阈值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2.1 保护视觉健康通过限制眩光,可以有效保护人们的视觉健康。

高强度的眩光会导致视网膜损伤和视力下降。

合理设置阈值可以避免过度暴露在刺眼的光线下,减少对视觉系统的损害。

2.2 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环境中,如果存在过强或刺眼的灯光,会使员工感到疲劳、不适,并降低工作效率。

通过限制眩光,可以提供一个更舒适和适宜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的注意力和专注度。

2.3 增加安全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驾驶、操作机械设备等活动中,如果受到突然而强烈的眩光干扰,可能会造成事故。

通过设定眩光限制阈值,可以减少这种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 设定眩光限制阈值的方法设定眩光限制阈值需要综合考虑人眼对光的适应能力、视觉舒适度和安全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3.1 光强度测量法使用专业的光强度测量仪器,对不同场景下的眩光进行实时监测和测量。

通过记录大量数据,结合人眼对不同强度光线的反应和舒适程度,可以得出合理的眩光限制阈值。

3.2 主观评价法通过邀请一批受试者参与实验,在不同强度的光照下进行主观评价。

例如,要求受试者在强烈光线下进行目标识别、视觉任务等,并记录他们感到不适或无法完成任务的情况。

眩光限制阈值

眩光限制阈值

眩光限制阈值
摘要:
一、眩光限制阈值的定义
二、眩光限制阈值的作用
三、眩光限制阈值的应用领域
四、眩光限制阈值的测量方法
五、眩光限制阈值的标准与规范
六、眩光限制阈值的意义和影响
正文:
眩光限制阈值是指人眼在特定波长和亮度条件下,能感知到眩光源的最小亮度值。

它是衡量眩光源对视觉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眩光控制和照明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眩光限制阈值的主要作用是保护人眼免受眩光的伤害。

当环境中的眩光源亮度超过这一阈值时,人眼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眼部不适甚至视力下降等问题。

通过限制眩光的亮度,可以降低眩光对视觉的影响,提高视觉舒适度。

眩光限制阈值广泛应用于照明设计、交通运输、户外广告、显示器等领域。

在照明设计中,合理的眩光限制阈值设置可以提高室内外空间的照明质量,降低能耗,提高生活质量。

在交通运输领域,眩光限制阈值的设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眩目的现象,提高行车安全。

眩光限制阈值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主观测量和客观测量。

主观测量方法是根据人眼对眩光的感知程度进行评价,主观性较强,但能更直接地反映人眼的
实际感受。

客观测量方法是通过测量眩光源的亮度、色度等物理参数来评价眩光,客观性较强,但可能与人眼实际感受存在差异。

为了指导眩光限制阈值的设置和应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眩光限制阈值的标准与规范。

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场所和用途的眩光限制阈值,为眩光控制提供了依据。

总之,眩光限制阈值对于保护人眼视觉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泛光照明中眩光产生有哪些原因及如何防止眩光

泛光照明中眩光产生有哪些原因及如何防止眩光

泛光照明中眩光产生有哪些原因及如何防止眩光
一、眩光产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光源的亮度(亮度越高,眩光越显著);
2、光源的位置(越接近视线,眩光越显著);
3、光源的外观大小与数量(表观面积越大,光源数目越多,眩光越显著);
4、周围的环境(环境亮度越暗,眼睛适应亮度越低,眩光也就越显著)。

二、如何防止眩光
1、在泛光照明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周围的照明环境,为了保证具有较好的均匀度,安装在建筑上面的灯具间隔应是托架长度的2.5~3倍,如果间隔太宽的话,则会产生扇形的亮区。

在对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中,可将灯具从下向上照射,这样就不太容易引起眩光。

如果采用侧面照明,要考虑灯具的遮挡,使不需要的光尽可能的减少,而在对建筑物的泛光照明中,基本上是将灯具从下向上照射,这样可最大性的避免眩光。

2、泛光照明同周围环境结合
如果对城市干道两旁的高大建筑物都采用同一种照明方式,那么就会给人一种平淡无味,甚至呆板的感觉。

a、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材料与灯具的光源相结合,建筑物泛光照明照度一般在15~450lx之间,大小取决于周围的照明条件和建筑材料的反射能力;
b、要考虑建筑物的造型与光源的色彩相结合。

根据建筑物的造型可选择彩色照明,在建筑物的正面和侧面之间造成明显的颜色反差,增添一种节日气氛。

/。

室内照明设计中的眩光防治

室内照明设计中的眩光防治

室内照明设计中的眩光防治类别:个人日记评论(0)浏览(46) 2009—12—16 [原创]标签:设计眩光是室内照明设计中易出现又易被忽略的问题,但眩光对室内光环境品质有很大影响.本文结合眩光产生的原因,从直接眩光的防治、反射眩光的防治、灯具的选用和布置、环境亮度比几个方面对眩光的防治进行总结.现阶段中国的室内设计,空间与人的互动感大多体现在空间的设计、界面设计、室内饰品及家具的布置,却很少注意到照明设计的存在。

照明设计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作为家居配饰的一部分,承担着类似于工艺品的装饰作用,照明的作用也只是满足最基本照亮空间的功能。

设计师在室内照明设计中更多的是考虑灯具造型风格、式样、大小、颜色等,而往往忽略了光对人们生活品质的影响.眩光防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眩光是过亮的发光面所引起的视觉上的不适,眩光不仅会影响空间的视看条件,还是导致视力下降和心理不快的重要原因.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会看到不舒适的眩光。

如在正常观察视野中看到高亮度的裸露光源,引起人们视觉上的不适,容易产生刺眼的直接眩光;装修材料和家具表面对高亮度光源反射容易形成反射眩光;以及室内环境亮度反差较大时引起的眩光效应等等。

综上所述,眩光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几种,高亮度的发光面、不合理的灯具选型、错误的灯具安装位置、材料表面对高亮度光源的反射、过大的环境亮度比。

所以照明设计时应该从上述几方面来避免眩光的出现.1 直接眩光的防治我们预防直接眩光,其实就是限制视野内光源或灯具的亮度。

我们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在满足照明要求的前提下,减小灯具的功率,避免高亮度照明。

二是避免裸露光源的高亮度照明。

我们可以在室内照明中多采用间接照明的手法.利用材质对光的漫反射和漫透射的特性对光进行重新分配,产生柔和自然的扩散光的效果。

例如把灯泡外罩上一个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灯罩我们就可以得到柔和的漫射光.减小灯光的发光面积。

这里所说的发光面积,并不是指灯具或光源的大小,而是指同样的光源,随着光源亮度的增加,光源的发光面积会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愈加强烈的眩光。

建筑工程中的照明系统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照明系统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中的照明系统规范要求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照明系统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照明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充足的光线,以确保人们的安全和舒适,还能为建筑物增添美感。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照明系统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以下将详细介绍照明系统各方面的规范要求。

一、照明设计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照明系统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良好的照明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光线的需求,提高视觉效果,同时也能节约能源。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点规范要求:1. 光照强度:根据不同的建筑用途,要求合理的光照强度。

例如,办公室的照明要求一般为500至750勒克斯,而公共场所的照明则需要更高的光照强度。

2. 光照均匀度:照明系统应能够提供均匀的光照,避免明暗差异过大。

为了保证光照均匀度,可以采用合理的灯具布置和调光控制。

3. 色温和色彩还原性:不同场所对于灯光的色温和色彩还原性要求也不同。

一般室内照明色温在3000至5000K之间,而场所对色彩还原性要求较高时,应选择较好的色彩还原指数。

4. 抗眩光:照明系统应避免产生眩光,特别是在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

可以通过合理选用灯具、使用遮光装置或者采用反射光源等方式来减少眩光。

5. 节能性:为了降低能源消耗,照明系统的设计应尽可能采用节能灯具,并结合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控制,根据实际需求自动调节照明亮度。

二、照明设施安装要求在建筑工程中,照明设施的安装也需要符合一些规范要求,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安装要求:1. 线路布置:照明设施的电源线路应保证安全可靠,采用合适的线径、线材和接线盒,并进行良好的接地。

2. 灯具安装:灯具的安装应符合相关规范,安装位置应合理选择,避免阻挡和干扰。

3. 紧固固定:照明设施的固定应牢固可靠,避免发生松动或跌落的情况。

使用固定装置时,应选择适当的数量和位置。

4. 防水防尘:根据实际需要,照明设施应具备一定的防水和防尘性能。

特别是在潮湿或尘埃较多的地方,应选用符合相关标准的防水和防尘等级的设备。

LED灯具眩光介绍

LED灯具眩光介绍

眩光的评价--亮度曲线系统
亮度曲线系统 - - -GBJ 1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推荐的评价室内 照明灯具直接眩光的标准和方法
直接眩光的产生:
注:γ是灯具与眩光评价视点(这里指人眼)的连线和灯具下垂线的夹角; hs是灯具至眼睛的垂直距离; a是灯具至眼睛的水平距离; tanγ=a/ hs。
设计时可通过光学软件模拟出这两个平面的亮度曲线,成品灯具亮度曲 线则可以通过分布式光度计测试得到,
眩光的评价--亮度曲线系统
室内环境中,人感受到的不舒适眩光程度不仅与其视场中的亮度有关, 也与其进行的活动的种类有关,CIE根据要求的亮度控制的程度将作业和 活动分成五类,如下表
该表也可看成照明质量的分级,从A向E,亮度限制的要求逐渐降低, 眩光逐渐增加,照明质量逐渐下降
眩光的控制—Microprism
代表品牌:Castaldi、Reggiani
Castaldi
眩光的控制—Microprism
Castaldi Castaldi
眩光的控制—Microprism
Reggiani
眩光的控制—Microprism
微棱镜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大角度光线全反射,符合出射要求的光线 射出,光线角度变小,大角度光线全反射回灯具内部,在内部经过多次 反射,直至成为符合出射要求的光线射出,所以经过特殊设计的自由曲 面微棱镜能够很好的控制光线在某个特定的角度内,能够减小灯具在人 眼的敏感区的亮度。
眩光的控制—Micro lens
代表品牌:Regent、Panzeri
Regent
Panzeri
灯具表面采用蜂窝状或其它形状微结构,每个微结构相当于一个微小的 平凸透镜,能够将LED成像,人眼看到的就会是很多个亮度降低了的LED, 极大降低了LED的表面发光亮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眩光,但由于内部光 线的无规则漫反射,此结构并不能完全消除高角度光线。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
一、照明质量
照明质量是建筑物照明设计的关键因素,包括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光源色温、显色指数等。

1.1 照度均匀度
照度均匀度是指建筑物内各区域的照度分布是否均匀。

为了确保照度均匀度,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合理选择灯具的布置方式和数量,以及光源的功率和光通量。

1.2 眩光限制
眩光限制是指避免强光直接照射到眼睛,造成视觉不适或眩晕感。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选择灯具和布置方式,以及使用遮光板、反射器等配件,来限制眩光的影响。

1.3 光源色温
光源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和温度,它会影响照明的视觉效果和舒适度。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选择合适的光源色温,以创造出舒适的照明环境。

1.4 显色指数
显色指数是指光源对物体颜色的再现能力。

设计师需要选择显色指数较高的光源,以确保物体颜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照明数量
照明数量是建筑物照明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空间亮度、重点照明、装饰照明等方面。

2.1 空间亮度
空间亮度是指建筑物内各区域的亮度分布和要求。

设计师需要根据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确定合理的空间亮度,以满足视觉舒适度和视觉任务的要求。

2.2 重点照明
重点照明是指对建筑物内的重点部位或重点区域进行加强照明的措施。

设计师需要确定重点照明的部位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灯具和光源,以创造出突出重点的照明效果。

2.3 装饰照明
装饰照明是指通过使用灯具和光源的特殊造型和光色,以增强建筑物的美观和装饰效果的照明。

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风格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装饰照明方案,以增强建筑物的艺术魅力。

建筑照明设计中不舒适眩光的限制

建筑照明设计中不舒适眩光的限制


\.



d气

2 3


。、.


一8 103
(a) 适用于: ①所有发光侧面的灯具; ②有发光侧面的长条形灯具,从纵向看(C16~C17)。
三、照明技术
质量等级
I Ⅱ Ⅲ
B c ..彳BCDE 85 F D G H 2 000 1 000 500 2 000
照度等级Ax
≤300
1 000 2 000 E 500 1 000 F
亮度限制曲线仅在以下情况是行之有效的:①灯具规则排列的一般照明;②视线主要是水平的和向下 的;③顶棚的反射比至少是0.5,墙和家具、设备至少是0.25。这一方法主要用在工作房间的眩光评价, 在门厅、休息厅等公共活动场所,允许较高的灯具亮度。 控制直接眩光.除了可以通过限制灯具的表面亮度和表观面积,通过使灯具有合适的安装位置和悬挂 高度,保证必要的保护角外,还有增加眩光光源的背景亮度或作业照度的方法。因为当周围环境较暗时, 眼睛的适应亮度很低,即使是低亮度的眩光,也会给人明显的感觉。增大背景亮度,眩光作用减少。但当 眩光源亮度很大时,增加背景亮度已不起作用了,它会成为眩光源。因此,为了减少灯具发光表面与邻近 顶棚间的亮度差别,适当降低亮度对比度。建议顶棚面应有较高的反射比,可采用问接照明,使灯具有足 够的上射光通,经过一次反射后使室内亮度均匀,如倒伞形悬挂式灯具。浅色饰面通过多次反射也明显地 提高房间上部表面的照度。
2努力消除直接眩光
控制直接眩光主要是控制光源在7角为45。~90。范围内的亮度(见图1)。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 透光材料减弱眩光;一种是用灯具的保护角加以控制。此两种方法可单独采用,也可共同使用。透光材料 控制法,如采用透明、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格栅或棱镜将光源封闭起来,能控制可见亮度。用保护角可以 控制光源的直射光,做到完全看不见光源,有时也可把灯安装在梁的背后或嵌入建筑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照明设计中眩光的限制
发表时间:2019-03-25T16:32:54.3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作者:张燕琪
[导读] 眩光对视觉有极不利的影响。

它引起眼睛的对比、视力、识别速度等机能下降,严重时可使人晕眩,甚至造成工伤事故或损伤眼睛。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
摘要:各种建筑和室内空间有各自的特点和功能要求,它们对照明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形成眩光的机理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也不尽相同。

这里分别论述各种民用建筑及其室内空间在照明条件下产生眩光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照明设计;直接眩光;反射眩光;光幕反射
1 引言
眩光对视觉有极不利的影响。

它引起眼睛的对比、视力、识别速度等机能下降,严重时可使人晕眩,甚至造成工伤事故或损伤眼睛。

眩光对于心理也有明显影响,使人情绪烦燥、反应迟钝。

有时,眩光的出现不一定妨碍视觉功能,但会引起不舒适感觉,尤其是当视野内的光源很大很亮而背景又较暗时更甚。

眩光程度主要与灯具发光面大小、发光面亮度、背景亮度、房间尺寸、视野方向和位置等因素有关,还与眼睛的适应能力有关。

2 眩光的限制
眩光与发光体的亮度、视角、出现的位置和眼睛的亮度适应水平有关,所以眩光的限制应分别从光源、灯具、照明方式等方面进行。

2.1光源方面
在光源方面,选用不同的类型,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眩光效应。

光源的亮度是产生眩光的主要原因之一。

周围暗,眼睛适应越暗,眩光越显著;光源亮度越高,眩光越显著;光源越接近视线,眩光越显著;光源面积越大,距离眼睛越近,眩光越显著。

光源的眩光限制,应该从光源本身的制造及工艺上入手。

一般措施有:
(1)在灯泡的反光、透光部份增加漫反射;
(2)用乳白色玻璃等材料作透光层;
(3)在灯管内壁涂以荧光材料;
(4)加大光源的发光面积等。

2.2灯具方面
灯具产生眩光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

在进行室内光环境设计时,应该全面考虑灯具的各种特性。

比如将带有格栅的嵌入式灯具布置成发光带,可限制眩光,并且获得感官上的舒适。

同样,为了防止直接眩光,可选用装有漫射玻璃的灯具;为防止反射眩光,可选用有漫射照明装置的灯具。

此外,灯具保护角也可起到限制眩光的作用,在选取中也应加以考虑。

所以,我们应结合视觉工作特点、环境因素及经济因素来选择灯具,这对提高光环境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说,在灯具方面可从灯具的材料、数量、位置及方向等因素入手:
(1)灯具的材料:可以利用它的化学性质来降低表面亮度,常用磨砂玻璃、乳白玻璃、塑料等材料;
(2)灯具的构造:可做遮光罩或格栅,并具有一定的保护角;
(3)灯具的数量:灯具数量越多,则造成眩光的可能性也越大;
(4)灯具的位置:灯具位置越高,则眩光的可能性就小。

间接型灯具是用不透光材料作成,几乎全部光线都射向上半球。

由于光线是经顶棚反射到工作面,因此扩散性很好,光线柔和而均匀,并且完全避免了灯具的眩光作用。

采用半透明材料如磨砂或乳白玻璃、塑料、纸、乔其纱等制成各种形式的灯具遮蔽光源,降低灯具的表面亮度。

当然,限制眩光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灯具有一定的保护角,并配合适当的安装位置和悬挂高度,或限制灯具的表面亮度。

灯罩或灯具下设置的格栅要特别注意其保护角(即光源下端和灯具下缘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一般要求在15°~45°之间时才能有效地限制或消除眩光。

此外,也可以尽量选择光线较均匀扩散或有部分光线射向顶棚的灯具,以减少室内空间的亮度差,做到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眩光。

选择恰当的透光材料和控制保护角这两种办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选用灯具时,应按限制眩光的要求来选用灯具的型式和功率。

若此二者还不能满足限制眩光的要求,可以改变灯具的挂高,使之处于眩光危害较小区域。

灯具的最低悬挂高度是根据在中等眩光区至微弱眩光区(27°~45°)内,以及活动范围在6~12m之内决定的。

还要考虑防止碰撞和触电等电气安全的要求。

一般来讲,表面亮度大的或保护角小的灯具应挂得高一些,一般灯具的悬挂高度为2.4~4.0m。

总之,灯具应符合限制眩光要求的最低悬挂高度(可查阅相关资料)。

2.3照明方式方面
在照明方式的选取上,通过隐蔽光源或降低光源的亮度可以减少眩光的危害。

在室内装修时,亦可调节室内环境的亮度,以减少眩光的危害。

可设法增加室内各表面的亮度,或减少光源及其周围的亮度对比,以取得合适的亮度平衡。

住宅室内应采取适宜的环境亮度分布,控制视觉工作的环境亮度比。

一般情况下理想的亮度比为1/5~5,最低允许亮度比为1/10~10。

因此要尽量避免选用有光泽或大面积反光的材料,以免出现眩光。

这就要求选取合适的墙面、顶棚和地面材料的颜色和反光系数。

如墙面,宜采用白色或淡色的粉刷、壁纸、石膏板等,通过光的多次反射来限制环境亮度。

反光系数宜在0.3~0.5之间,不能过高,否则会产生反射眩光。

为保持环境亮度的平衡,还要考虑照度和反光系数的关系。

表面受到的照度高时,可采用低反光系数的材料;反之,若表面照度低,可采用高反光系数的材料。

室内有光泽的表面很容易产生镜面反射,产生反射眩光。

为此,各种装修或家具表面不宜采用有光泽的材料或涂料,还要调整有玻璃的家具物品与光源的相对位置,防止它们产生反射眩光。

一般照明中忌讳亮度对比过大,但在艺术照明中往往利用一定的亮度对比来达到强调的目的。

一个美丽动人的艺术灯具,常是引人注目的观赏对象。

为了取得华丽、生动的闪烁效果,艺术灯具上常使用一些有光泽的材料,如晶体玻璃、镀金铁件等,使其产生高亮度。

视觉上虽受到了一点影响,观赏心理上却得到了满足。

但仍然应注意亮度对比不能过大,否则将产生眩光而影响观赏。

3 实例
我们知道,反射眩光是由明亮光源的光线经光泽表面反射刺激人眼所造成的眩光感觉。

它有可能使人产生轻度的精神焕散,并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舒适感。

由视看物体上产生的反射现象又叫光幕反射,严重时光幕反射会使书本上的字迹不能识别。

这就需要合理选择看书的位置,或
调整一下光源,视看物体和人眼三者的角度来消除光幕反射。

比如在悬吊式灯下看书,当书出现光幕反射而使字迹模糊不清时,只要移动一下位置,或改变一下姿势就可见效。

用台灯照明时,最好将台灯放在左角上,同时要使书本与台灯有适当距离。

如有光幕反射现象,将台灯稍移动一下就可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用铅笔写的字,因颜色浅,而且石墨有金属光泽,在灯光下识别较困难。

因此学生们在灯光下写字直用钢笔或圆珠笔,不宜用铅笔。

又比如,看电视视觉高度集中且时间长,如果室内环境过暗,会因电视亮度对比过大而产生相当严重的眩光,因此看电视时周围环境应保持有适当照明,也可是调光灯具,适当增减照度。

结束语
应按照限制眩光的要求来选择灯具的型式和功率,考虑到它在空间的效果及舒适感,使灯具有一定的保护角,并选择适当的安装位置和悬挂高度,限制其表面亮度。

同时,把光引向所需的方向,而在可能引起不舒适眩光的方向则减少光线。

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如平面线度小于灯具安装高度两倍的房间、人员只作短暂停留的房间等可不着重考虑限制眩光。

我们要创造一个适应建筑功能要求的照明空间,使人们有一个舒适的视觉环境。

参考文献
[1]邵晓萍,王敏,周群.体育场所照明灯具眩光的研究[J].光学仪器.2017(06).
[2]乔正珺,季亮.绿色建筑新国标体系下的眩光分析标准化研究[J].绿色建筑.2015(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