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复习题第七章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终版)

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终版)细胞⽣物学复习资料第⼋章:2.何谓信号转到中的分⼦开关蛋⽩?举例说明其作⽤机制。
答:在细胞内⼀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中,必须有正、负两种相辅相成的反馈机制进⾏精确调控。
对每⼀个反应既要求有激活机制还要有失活机制,负责这种正、负调控的蛋⽩称为分⼦开关。
⼀类是通过蛋⽩激酶使之磷酸化⽽激活,通过蛋⽩磷酸酯酶使之去磷酸化⽽失活。
另⼀类是GTPase开关蛋⽩,结合GTP活化,结合GDP失活。
Ras蛋⽩就是⼀个典型的分⼦开关蛋⽩,通过其他蛋⽩质的作⽤使得GTP与其结合⽽处于激活状态。
⼀种GTP酶激活蛋⽩可促进将结合的GTP⽔解为GDP,Ras 的作⽤就类似电路开关。
如果Ras分⼦开关失去控制⼀直处于激活状态,下游MAPK⼀直活跃,将会使细胞有丝分裂失去控制,从⽽导致癌变4.简要⽐较G蛋⽩耦连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异同。
答:G蛋⽩耦联受体是细胞表⾯由单条多肽经7次跨膜形成的受体,胞外结构域识别结合信号分⼦,胞内结构域与G蛋⽩耦联。
该信号通路是指配体-受体复合物与靶蛋⽩的作⽤要通过与G蛋⽩的耦联,在细胞内产⽣第⼆信使,从⽽将胞外信号跨膜传递到细胞内。
G蛋⽩是三联体GTP结合调节蛋⽩,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
由G蛋⽩耦联受体所介导的细胞信号通路,根据产⽣第⼆信使的不同,⼜可分为cAMP信号通路和磷酸酰肌醇信号通路。
cAMP信号通路的主要效应是激活靶细胞和开启基因表达,这是通过蛋⽩激酶A 完成。
该信号途径涉及的反应链可表⽰为激素→G蛋⽩耦联受体→G蛋⽩→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激酶A→基因调控蛋⽩→基因转录磷酸酰肌醇信号通路的最⼤特点是胞外信号被膜受体接受后,同时产⽣两个胞内信使,分别启动两条信号传递途经即IP3/Ca2+和DAG/PKC途,实现细胞对外界信号的应答,因此,这⼀信号系统⼜称为“双信使系统”。
5.概述受体酪氨酸激酶接到的信号通路的组成、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答: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是细胞表⾯⼀⼤类重要受体家族,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导致受体⼆聚化,激活受体的酪氨酸蛋⽩激酶活性,随即引起⼀系列磷酸化级联反应,终⾄细胞⽣理和基因表达的改变。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

细胞生物学第七章-----07园艺生技1班刘小茜200730050616王鑫柔200730050620许欢200730050621一、名词解释1、细胞质基质2、细胞内膜系统3、内质网4、高尔基体5、溶酶体二、填空题1、研究内膜系统的有效技术主要包括:、、。
2、是蛋白质将要被降解的重要标志。
3、在糙面内质网合成并进入内质网腔的蛋白质发生的主要化学修饰作用有、、。
4、内质网中的蛋白质糖基化包括:、;高尔基体中的蛋白质糖基化是。
5.指导分泌性蛋白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决定因素是6.蛋白质分选的两条途径、7. 是高尔基体中间几层扁平膜壤的标志反应。
8.用反应,可辨认出不同形态与大小的溶酶体9.过氧化物酶体中常含有的两种酶、10.溶酶体中所有的酶都有的共同标志是____11. 膜间隙中标志酶为,线粒体的基质为三、判断题1、电镜下识别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特征是尿酸氧化酶等常形成的晶格状结构。
()2、N—连接的糖基化反应起始发生在光面内质网中。
()3、蛋白质在高尔基体中分选及其转运的信息仅存在于编码这个蛋白质的基因本身。
()4. 膜泡运输是蛋白质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5.高尔基体是一种有极性的细胞器()6.在很多细胞中,高尔基体靠近细胞核的一面,膜壤常呈凹面,面向细胞质膜的一面常呈凸面。
()7.高尔基体是一个复杂的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间隔说组成的完整体系()8.日冕病毒的组装发生在TGN上()9.某些“晚期”的蛋白质修饰发生在CGN中()四、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是稳定的蛋白质()A、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LeuB、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MetC、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IleD、N端的第一个氨基酸是Phe2、下列哪一项不是高尔基体标志细胞化学反应()A、嗜锇反应B、TPP酶的细胞化学反应C、NAD酶的细胞化学反应D、NADP酶的细胞化学反应3.下例组装方式中,哪一种不属于生物大分子向复杂的细胞结构及结构体系的组装方式()A.自我组装B.复合组装C.协助组装D.直接组装五、问答题1、细胞质基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哪些作用?2、溶酶体有哪些基本功能?3、例举出三种类型的有被小泡及其主要的运输作用。
医学细胞生物学(7~12章复习大纲)

《医学细胞生物学》(7~12章复习大纲)第七章细胞膜与物质转运(全部都是重点!!!!!!)⏹分类:一)小分子和离子的穿膜运输,分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易化扩散、离子泵、伴随运输。
二)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
第一节穿膜运输⏹一、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二、离子通道扩散⏹电位依赖性电压闸门通道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igand-gated channels ):机械闸门通道三、易化扩散⏹特点:1)与所结合的溶质有专一的结合部位,运输各种有机小分子。
2)细胞膜上特定载体蛋白的数量相对恒定,处于饱和状态时,运输速率最大。
⏹单运输将溶质从膜的一侧转运到膜的另一侧⏹被动运输:物质从浓度高的一侧到浓度低的一侧,不消耗能量⏹简单扩散、离子通道扩散、易化扩散⏹四、离子泵⏹(一)Na –K 泵主动运输⏹(二)Ca 2+泵主动运输(Ca2+ Pump)⏹五、伴随运输⏹共运输(symport):协同运输中,两种物质运输方向相同。
(小肠上皮细胞从肠腔吸收葡萄糖、氨基酸)⏹对运输(antiport):协同运输中,两种物质转运方向相反。
(Na -H 交换体在细胞分裂的时候通过转移H ,提高pH值)⏹特点:1)动物细胞协同运输的能量驱动通常来自Na +的电化学梯度。
2)Na+-K +泵间接驱动着协同运输。
第二节膜泡运输⏹一、胞吞作用⏹(一)吞噬作用(phagocytosis):吞噬细胞通过特异的表面受体识别摄入大的颗粒,形成吞噬泡(phagocytic vesicle)或吞噬体(phagosome)的过程。
⏹二)胞饮作用(pinocytosis) :指细胞摄取液体和溶质的过程。
由细胞膜包裹的液体内陷而形成的小泡,称为胞饮小泡或胞饮体(三)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特定大分子与聚集于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形成受体大分子复合物,通过细胞膜凹陷,该区域形成有被小窝(coated pit),有被小窝从质膜上脱落成为有被小泡(coated vesicle),进入细胞内。
细胞生物学复习总结(有题有答案)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将真核细胞内的结构体系归纳起来可分为三大系统:(1)以脂质及蛋白质成分为基础的生物膜结构系统;(2)以核酸(DNA或RNA)与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遗传信息表达系统;(3)由特异蛋白分子装配构成的细胞骨架系统。
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代表生物细菌、蓝藻和支原体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大小较小(1-10μm) 较大(一般5~100μm)细胞膜有(多功能性) 有核糖体 70S(由50S和30S两个 80S(由60S和40S两个大小大小亚基组成) 亚基组成)细胞器极少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染色体一个细胞只有一条一个细胞有两条以上的染色双链DNA, DNA不与或 DNA与蛋白质联结在一起很少与组蛋白结合DNA 环状,存在于细胞质很长的线状分子,含有很多非编码区,并被核膜所包裹。
细菌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选择性地交换物质:吸收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并且有分泌与运输蛋白质作用。
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细胞,直径为0.1~0.3 μm;◆具有细胞质膜,但没有细胞壁;古细菌:古细菌可能是细胞生存的更为原始的类型。
在系统发育上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它们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细胞核膜及细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还具有它们独有的一些特征(如细胞壁的组成,膜脂质的类型),人们称之为古细菌。
真核生物可能是起源于古核生物。
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与真核细胞曾在进化上有过共同历程主要证据。
(1)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相似,而非由含壁酸的肽聚糖构成.(2)DNA与基因结构:古细菌DNA中有重复序列的存在。
多数古核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
(3)有类核小体结构:古细菌具有组蛋白,而且能与DNA构建成类似核小体结构。
(4)有类似真核细胞的核糖体:多数古细菌类的核糖体较真细菌有增大趋势,含有60种以上蛋白,介于真核细胞(70~84)与真细菌(55)之间。
[新版]细胞生物学第七章试题
![[新版]细胞生物学第七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78e1bb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3.png)
第七章细胞骨架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抑制微管解聚的是()A秋水仙素 B 长春花碱 C 紫杉醇 D 鬼笔环肽2 . 骨架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以()纤丝为主的纤维网架体系。
ADNA蛋白质和DACRNAD蛋白质和RNA3研究细胞骨架常用的电子显微镜技术是()。
A冰冻蚀刻电子显微镜 B 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C 暗场电子显微镜技术D 整装细胞电子显微镜技术4.下列哪条能够将所给的句子补充完整且无误,“肌收缩中,钙的作用是()”。
A是肌球蛋白的头与肌动蛋白脱离B 将运动潜力从质膜扩大到收缩肌C 同肌钙蛋白结合,引起原肌球蛋白的移动,结果使肌动蛋白纤维同球蛋白头部接触D 维持肌球蛋白丝的结构5 微丝结合蛋白中,使肌动蛋白单体稳定的蛋白是()A a-辅肌动蛋白B 细丝蛋白C 抑制蛋白D 溶胶蛋白6. 下列有关核基质叙述正确的是()A.是细胞核内的液体成分B.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并有少量RNA和DNAC.是由核纤层蛋白与RNA形成的立体网络结构D.是由核纤层、中间纤维相联系的以蛋白质为主的网架结构。
7. 角蛋白分布于A.肌肉细胞B.表皮细胞C.神经细胞D.神经胶质细胞8. 以下关于中间纤维的描述哪条不正确?A.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B.直径略小于微丝C.具有组织特异性D.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IF9. 中间纤维之所以没有极性是因为其A.单体不具有极性B.二聚体不具有极性C.三聚体不具有极性D.四聚体不具有极性10. 鞭毛的轴丝由A.9+0微管构成B.9+1微管构成C.9+2微管构成D.由微丝构成11. 鞭毛基体和中心粒A.均由三联微管构成B.均由二联微管构成C.前者由二联微管、后者由三联微管构成D.前者由三联微管、后者由二联微管构成12. 微管α球蛋白结合的核苷酸可以是A.GTPB.GDPC.A TPD.ADP13. 以下关于微管的描述那一条不正确?A.微管是由13条原纤维构成的中空管状结构B.紫杉酚(taxol)能抑制微管的装配C.微管和微丝一样具有踏车行为D.微管是细胞器运动的导轨14.细胞骨架是由哪几种物质构成的A.糖类B.脂类C.核酸D.蛋白质15.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由细胞中的微管组成A.鞭毛B.纤毛C.中心粒D.内质网16.关于微管的组装,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微管可随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断的组装与去组装B.微管的组装分步进行C.微管的极性对微管的增长有重要意义D.微管两端的组装速度是相同的17.在电镜下可见中心粒的每个短筒状小体A.由9组二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B.由9组单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C.由9组三联微管环状斜向排列D.由9组外围微管和一个中央微管排列18.组成微丝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A.球状肌动蛋白B.纤维状肌动蛋白C.原肌球蛋白D.肌钙蛋白19.能够专一抑制微丝组装的物质是A.秋水仙素B.细胞松弛素BC.长春花碱D.鬼笔环肽20.在非肌细胞中,微丝与哪种运动无关A.支持作用B.吞噬作用C.主动运输D.变形运动二、名词解释1. 微管组织中心MTOC2. 应力纤维(stress fiber)3. 细胞骨架cytoskeletion4.网格蛋白clathrin5. 中心体centriole6. 基体basal body7. 轴突运输axonal transport8. 动力蛋白dynein9. 驱动蛋白kinesins10. 微管结合蛋白(MAP)三简答题1.微丝的化学组成及在细胞中的功能。
第七章细胞质基质与内膜系统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七章一、选择题1、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B )。
A. 溶酶体B. 高尔基体C. 过氧化物酶体D. 线粒体2、能特异显示液泡系分布的显示剂是(B )。
A. 希夫试剂B. 中性红试剂C. 詹姆斯绿D. 苏丹黑试剂3、所有膜蛋白都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性在什么部位中确定(C )?A. 细胞质基质B. 高尔基体C. 内质网D. 质膜4、下列哪种细胞所含的粗面内质网比较丰富(E )?A. 肝细胞B. 脂肪细胞C. 红细胞D. 睾丸间质细胞E. 胰腺细胞5、以下哪种蛋白不属于分子伴侣(D )。
A. HSP70B. 结合蛋白(Bip)C. 蛋白二硫异构酶D. 泛素6、真核细胞合成膜脂的部位(C )。
A. 细胞质基质B. 高尔基体C. 光面内质网D. 粗面内质网7、下列有关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叙述,错误的是(C )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都可以发生蛋白质的糖基化B. O-连接的糖基化发生在高尔基体中C. 糖基化过程中不发生在高尔基体的顺面膜囊中D. 高尔基体糖基化相关酶的活性在其腔面8、糙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不包括( D )A. 向细胞外分泌的蛋白B. 膜整合蛋白C. 内膜系统细胞器中的可溶性驻留蛋白D. 核糖体蛋白9、下列细胞器中,对胞吞大分子物质起分选作用的是(A )A. 胞内体B. 高尔基体C. 光面内质网D. 糙面内质网10、膜蛋白高度糖基化的细胞器是(A )A. 溶酶体B. 高尔基体C. 过氧化物酶体D. 线粒体11、经常接触粉尘的人容易患肺部疾病,如矽粉引起的矽肺,下列哪种细胞器和矽肺的形成有关( D )A. 内质网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12、植物细胞中类似于动物细胞溶酶体的结构是(A)A. 液泡B. 过氧化物酶体C. 消化泡D. 高尔基体13、在细胞代谢过程中,直接需氧的细胞器是(D )A. 核糖体B. 叶绿体C. 溶酶体D. 过氧化物酶体二、填空题1、O-连接的糖基化主要发生在高尔基体,N-连接的糖基化主要发生在糙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完整版)细胞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详解.doc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绪论本章要点:本章重点阐述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发展及目前的现状和前景展望。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当前的研究热点或重点研究领域,重点掌握细胞生物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重大事件及代表人物,了解细胞生物学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 cell biology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3、亚显微结构 submicroscopic structure4、细胞学cytology 5 、分子细胞生物学1859年molecular cell biology确立的;1866年确立的,称为现代生物二、填空题学的三大基石。
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规律的科7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学,是在、和三个不同层次上,以研究为、、、和分子细胞生物学几个时期。
细胞的、、、和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
三、选择题2、年英国学者第一次观察到细胞并命名1、第一个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的是()。
为 cell ;后来第一次真正观察到活细胞a、 Robert Hooke b、Leeuwen Hoek 有机体的科学家是。
c 、Grew d 、Virchow3、1838—1839年,和共同提出:一切植2、细胞学说是由()提出来的。
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a、Robert Hooke 和 Leeuwen Hoek b、切动植物的。
Crick 和 Watson4、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和。
c、Schleiden 和 Schwann d 、Sichold5、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的观和Virchow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3、细胞学的经典时期是指()。
要补充。
a、1665年以后的 25年 b 、1838—1858细6、人们通常将 1838—1839年和确立的;胞学说的建立c、19世纪的最后 25年 d 、20世纪 50年现”。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第七章细胞骨架.docx

第七章细胞骨架-、A 型题1. 细胞骨架的化学成分为A 、蛋白质B 、脂质C 、核酸D 、多糖E 、无机离子 2. 微管不构成下列哪种结构A 、纤毛B 、 纺锤体C 、鞭毛D 、染色体E 、中心粒 3.鞭毛中央有A 、无微管B 、 —根单管C 、 一对单管D 、二联管E 、三联管4.屮心粒亚微结构横切面的壁可见:A 、无微管B 、 -•根单管C 、i 对单管 D 、二联管 E 、三联管5. 微管是中空柱状结构,组成成分为:A 、微管蛋白+微管相关蛋白B 、微管蛋白+结合蛋白C 、微管蛋白+分泌蛋白D 、微管蛋白E 、微球蛋白6. 鞭毛和纤毛轴部横切面结构是 A 、九组单管环列B 、九组二联管环列C 、九组二联管坏列+两条中央管D 、九组三联管坏列E 、九组三联管环列;两条中央管 7. 哪种结构不是由MT 构成 A 、屮心粒 B 、纺锤丝C 、分裂沟D 、鞭毛E 、纤毛8. 下列那种结构不具MTOC 作用: A 、着丝点 B 、中心粒 C 、纤毛基体 D 、核糖体 E 、鞭毛基体9. 鞭毛的轴丝由 A 、9+0微管构成 D 、9+3微管构成 1().鞭毛基体和屮心粒C 、 前者由二联微管、后者由三联微管构成D 、 前者由三联微管、后者由二联微管构成B 、9+1微管构成 E 、由微丝构成C 、9+2微管构成A 、均由三联微管构成B 、均由二联微管构成E、前者由二联微管、后者由单微管构成11.秋水仙素可抑制染色体的分离是因为它能破坏哪一种细胞骨架的功能A、微丝B、微管C、中间纤维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12.以下关于微管的描述那一条不正确A、微管是由13条原纤维构成的屮空管状结构B、紫杉酚(taxol)能抑制微管的装配C、微管和微丝一样具有踏车行为D、微管是细胞器运动的导轨E、微管组装的基本亚单位是a B异二聚体13.构成细胞中微管组织中心的结构是A、动粒微管B、星体微管C、极微管D、中心体E、随体14.由二联管构成的结构是A、纤毛B、纺锤体C、基毛D、微绒毛E、屮心粒15.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分裂停止在A、间期B、分裂前期C、分裂屮期D、分裂后期E、分裂末期16.影响微管组装的因素不包括A、GTP浓度B、ATP浓度C、温度D、pH值E、离子浓度17.组成微丝的基木单-位是A、结合蛋白B、肌球蛋白C、肌动蛋白D、角蛋口E、结蛋白18.可被细胞松弛素B破坏的结构是A、核骨架B、MTC、MFD、IFE、ER19.MF的主要成分是A、微管蛋白B、肌动蛋白C、脂蛋白D、糖蛋白E、载体蛋白20.细胞的变形运动与哪一类骨架成分有关A、微丝B、微管C、屮间纤维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21.以卜•哪一类药物可以抑制胞质分裂A、紫杉酚B、秋水仙索C、长春花碱D、细胞松弛索E、长春新碱22.应力纤维是由哪一类细胞骨架成分构成的A、微丝B、微管C、中间纤维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23.与纤毛运动产生无关的成分是A、动力蛋白B、ATPC、GTPD、辐射丝E、连接蛋白24.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单位是A、微丝B、微管C、肌原纤维D、张力纤维E、肌球蛋白纤维25.完整的屮间纤维横切而可见到蛋白单体数是:A、64B、24C、32D、16E、826.细胞骨架的三种类型中,没右极性的是哪一项A、微丝B、微管C、屮间纤维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27.角蛋口分布于A、肌肉细胞B、表皮细胞C、神经细胞D、神经胶质细胞E、骨骼细胞28.以下关于中间纤维的描述哪条不正确A、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B、直径略小于微丝C、具有组织特异性D、肿瘤细胞转移后仍保留源细胞的IFE、分为头状区、杆状区、尾部区29.卜'列成分中不能构成中间纤维的是A、角蛋白B、结蛋白C、波形蛋白D、绒毛蛋白E、神经丝蛋白30.'I1间纤维组装的动态调节主要以何种方式进行A、聚合B、解聚C、A+BD、磷酸化E、甲基化31.屮间纤维参与的细胞活动是A、肌肉收缩B、维持细胞机械强度C、胞质分裂D、染色体分离E、纺锤体形成32.恶性细胞转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微管聚合B、微管解聚C、微丝增加D、肌动蛋白磷酸化E、中间纤维减少33.细胞质骨架的主要组织者是A、纺锤体B、中心体C、细胞核D、微体E、微粒体A型题答案:1.A2. D3. C4. E5.A6. C7. C8. D9. C 10. A11.B 12. B 13. D 14. A 15.C 16.B 17. C 18. C 19. B 20. A 21.D 22. A 23. C 24. C 25. C 26. C 27. B 28. B 29. D 30. D31. B 32. B 33. B1. 微管组织屮心A 、 是细胞内富含微管的部位B 、 是细胞内装配微管的部位C 、 貝有Y 微管球蛋口D 、 包括中心体和鞭毛基体 E^包括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 2. 肌动蛋口结合的核甘酸可以是A 、ATPB 、ADPC 、GTP 3. 促进微管解聚的因素有: A 、紫杉醇 B 、秋水仙索D 、细胞松驰素BE 、鬼笔环肽X 型题答案:1. BCD2. AB3. BC三、判断题1. 微绒毛是微丝形成的细胞特化结构2. 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可抑制微管和微丝的聚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细胞骨架与细胞的运动1.名词解释:细胞骨架、微管组织中心(MTOC)、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体(γ-TuRC)、中心体、踏车运动、驱动蛋白、动力蛋白。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由3种不同的蛋白纤维结构组成——微管、微丝、中间丝。
※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的聚合从特异性核心形成位点开始,主要是中心体、纤毛的基体。
帮助微管装配的成核。
※γ-微管蛋白环形复合体:可形成10~13个γ-微管蛋白分子的环形结构(螺旋花排列),组成一个开放的环状模板,与围观具有相同直径。
可刺激微管核心形成,包裹微管负端,阻止微管蛋白渗入。
还能影响微管从中心粒上释放。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决定微管形成的一种细胞器,包括中心粒和中心粒旁物质。
两个桶状、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包埋在中心粒旁物质中。
在细胞间期,中心体位于细胞核附近,在有丝分裂期,位于纺锤体的两极。
※踏车运动:微管的聚合与解聚持续进行,经常是一端聚合,为正端;另一端解聚,是负端,这种微管装配方式,称“踏车运动”。
※细胞各细胞器和所有的物质转运都与微管密切相关;微管的物质运输由微管动力蛋白(或马达蛋白)完成,共有几十种,可分为三大家族:驱动蛋白kinesin,动力蛋白dynein和肌球蛋白myosin家族(肌球蛋白以肌动蛋白纤维为运行轨道)驱动蛋白与动力蛋白的两个球状头部是与微管专一结合,具有ATP酶活性,水解ATP供能完成与微管结合、解离、再结合的动作。
驱动蛋白:由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组成。
一对与微管结合的球状头部——ATP水解酶,水解ATP产生能量进行运动;将货物由负端运输向正端。
动力蛋白:目前已知的最大的、最快的分子运输蛋白。
由两条重链和几种中等链、轻链组成,头部具有ATP水解酶活性。
沿着微管的正端向负端移动。
为物质运输,也为纤毛运动提供动力。
在分裂间期,参与细胞器的定位和转运。
2.三种骨架蛋白的分布如何?微丝: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的侧。
微管:主要分布在核周围,并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
中间纤维:分布在整个细胞中。
3.微管由哪三种微管蛋白组成?各有什么结构功能特点?α管蛋白,β管蛋白,γ管蛋白。
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各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α-微管蛋白的GTP不进行水解也不进行交换;β-微管蛋白的GTP 可水解呈GDP,而此GDP也可换成GTP,这一变换对微管的动态性有重要作用。
γ管蛋白定位于微管组织中心,对微管的形成、数量、位置、极性、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
4.哪一种微管蛋白有GTP酶活性?β-微管蛋白。
5.微管结合蛋白有几种?分布和功能如何?微管结合蛋白(MAP):MAP1、MAP2、MAP4和tau。
分布:MAP1-2和tau只存在于脑组织;MAP4在哺乳动物非神经元、神经元细胞中,在进化上具有保守性。
Tau只存在于轴突;MAP2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
功能:(1)使微管相互交联成束,使微管同其他细胞结构交联,如质膜、微丝和中间丝等;(2)与微管成核点的作用,促进微管的聚合;(3)与微管壁的结合,提高微管的稳定性。
6.为什么说微管具有动态不稳定性?增长的微管末端有微管蛋白-GTP帽,在微管组装期间或组装后GTP 被水解成GDP,从而使GDP-微管蛋白成为微管的主要部分。
微管蛋白-GTP帽及短小的微管原纤维从微管末端脱落则使微管解聚。
7.微管的装配分为哪三个时期?(1)成核期:α-β异二聚体,首尾相接和侧面相连,当片状带加宽到13根原纤维,合拢成一段微管;是微管聚合的开始,速度较慢——限速过程。
(2)聚合期:高浓度游离的微管蛋白聚合速度大于解聚速度,新的二聚体不断加到微管正端,微管延长,直至游离微管蛋白浓度降低。
(3)稳定期:胞质中游离微管蛋白达到临界浓度,微管的聚合与解聚速度相等。
8.微管的体外装配需要哪些条件?微管蛋白异二聚体达到一定的临界浓度(约为1mg/ml),加入Mg2+、GTP和EDTA(Ca2+的螯合剂,去除Ca2+的抑制聚合作用)、适当的pH (pH6.9)和温度(37°C)的缓冲液。
9.微管的体装配是怎样的?在细胞微管形成时,γ-TuRC存在于微管组织中心,成为α-β异二聚体结合上去的核心,微管从此生长、延长。
由于γ-TuRC像帽子一样戴在微管的负端而使微管负端稳定。
γ-TuRC组织微管形成的能力受细胞周期的调节。
间期此能力被关闭,G2期到M期,受细胞周期调节激酶作用,磷酸化γ-TuRC成分,开放微管组织能力。
10.温度、压力、紫杉醇、秋水仙素、花碱对微管的稳定性如何影响的?紫杉醇:只结合到聚合的微管上,维持了微管的稳定。
秋水仙素:结合并稳定游离的微管蛋白,抑制微管的聚合。
新碱:能结合微管蛋白异二聚体,抑制它们的结合作用。
温度:低温中微管解聚。
温度升高时,微管聚合。
11.微管的功能有哪些?(1)微管构成细胞的网状支架,支持和维持细胞形态。
微管本身不能收缩,有一点的强度,抗压力、抗弯曲,为细胞提供机械支持力。
微管对细胞突起部分,如纤毛、鞭毛、轴突形成和维持起重要作用。
(2)微管参与中心粒、纤毛和鞭毛的形成。
中心粒是9组三联体微管围成的圆筒状结构。
纤毛、鞭毛是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在来源和结构上基本相同。
两者主干部分都是9组二联管构成,中央是两条微管——中央微管。
(3)微管参与细胞物质运输。
细胞各细胞器和所有的物质转运都与微管密切相关;微管的物质运输由微管动力蛋白完成。
(4)微管维持细胞细胞器的定位和分布。
微管及其相关马达蛋白在膜性细胞器的定位上起着重要作用。
(5)微管参与染色体的运动,调节细胞分裂。
微管是有丝分裂器的主要成分,有丝分裂前期微管聚合,核膜崩解时侵入核区,结合动粒;姊妹染色单体的动粒分别与来自两极的微管结合,被拉到细胞两极。
(6)微管参与细胞信号传导。
已证明微管参与hedgehog、JNK、Wnt、ERK、PAK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信号分子直接或通过马达蛋白、支架蛋白等与微管作用,调节包括微管的稳定/不稳定、微管方向性、微管组织中心位置、细胞极化等。
12.哪些结构是9组三联管、9组二联管结构?每个中心粒由9组三联管组成。
纤毛、鞭毛的主干部分都是9组二联管构成。
13.微管马达蛋白主要有哪两个家族?有何共同特点?驱动蛋白、动力蛋白。
两者都有两个球状头部,是与微管专一结合,具有ATP酶活性,水解ATP供能完成与微管结合、解离、再结合的动作。
14.驱动蛋白与动力蛋白在微管上的运动方向如何?驱动蛋白:由负端运输向正端。
动力蛋白:由正端向负端移动。
15.微丝又称什么?占肌肉细胞与非肌肉细胞各多少百分比?肌动蛋白丝。
占肌肉细胞总蛋白的10%,非肌肉细胞的1~5%。
16.肌动蛋白丝直径多少?是由什么组成的什么样的结构?约8nm;由肌动蛋白单体组成双股螺旋纤维。
17.肌动蛋白的保守性如何?在不同真核生物间相似性如何?很保守;不同种类的生物间有90%的相似性。
18.什么是微丝的正端、负端?它们又名什么?正端:相对生长快的一端;又称秃端。
负端:相对生长慢的一端;又称指向端。
19.微丝结合蛋白共约多少种?书上介绍了哪些种?各有什么作用?100多种。
单体隔离蛋白:没有单体隔离蛋白,肌动蛋白都将组装成纤维,这些蛋白的活性和浓度,决定了肌动蛋白趋向聚合还是解聚。
交联蛋白:改变细胞肌动蛋白纤维的三维结构。
末端阻断蛋白:与肌动蛋白纤维的一端或两端结合,调节或维持肌动蛋白纤维的长度。
结合肌动蛋白末端,相当于加上了帽子,抑制微丝生长,导致胞出现较多短的微丝。
纤维切割蛋白:与肌动蛋白纤维结合并切断它;由于能控制肌动蛋白丝的长度,可大大降低细胞中的黏度。
切割产生的新末端可作为生长点,促进肌动蛋白装配。
切割蛋白也可作为帽子封住肌动蛋白纤维的末端。
肌动蛋白纤维解聚蛋白:存在于肌动蛋白丝骨架快速变化的部位,结合肌动蛋白丝,并引起肌动蛋白丝的快速解聚。
膜结合蛋白:是非肌细胞质膜下方产生收缩的机器。
在剧烈活动时,由收缩蛋白作用于质膜产生的力引起质膜向或向外移动。
这种运动是由肌动蛋白纤维直接或间接与质膜相结合后所形成的。
20.何种交联蛋白能使微丝成有弹性网络?杆状交联蛋白21.微丝组装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成核期(延迟期):成核作用发生在质膜下,由ARP2/3复合物催化,是微丝组装的限速过程。
聚合期(生长期):微丝两端的组装速度有差异,快速增长的一端是正端,缓慢增长的一端是负端,正端添加单体的速率是负端的10倍以上。
平衡期:肌动蛋白聚合微丝的速度与其解离微丝的速度达到平衡,微丝长度不变,仍进行着聚合、解聚活动。
22.为什么说微丝有踏车行为?在微丝装配时,当肌动蛋白分子添加到肌动蛋白丝上的速率正好等于肌动蛋白分子从肌动蛋白丝上解离的速率时,微丝净长度没改变,这种过程称“踏车行为”。
23.微丝装配的成核发生在哪里?质膜24.哪些离子、药物因素能影响微丝的组装?Mg2+存在,微丝聚合;Ca2+存在,微丝解聚。
细胞松弛素B:从霉菌中提取,与微丝正端结合,抑制微丝的聚合。
鬼笔环肽:从有毒蘑菇中提取,结合聚合型微丝,稳定微丝抑制解聚。
25.微丝的功能有哪些?(1)微丝构成细胞的支架并维持细胞的形态:微丝在细胞构成网络或成束才能发挥作用。
而应力纤维是在细胞膜下方由微丝束构成的纤维状结构,常与细胞的长轴平行,往往一端与细胞膜连接,另一端插入胞质,或与中间丝结合,应力纤维赋予细胞韧性和强度。
(2)微丝参与细胞运动:许多动物细胞位置移动时采用变形运动;这些细胞含有丰富的微丝,通过肌动蛋白和微丝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变形运动。
(3)微丝参与细胞分裂:有丝分裂的核分裂完成后,两个即将形成的子细胞间,在赤道面膜下,肌动蛋白微丝与肌球蛋白II组装成瞬时性收缩束——收缩环,收缩产生动力,将质膜向拉,完成一分为二后解体。
(4)微丝参与肌肉收缩:许多微丝结合蛋白都是在肌细胞中发现;肌细胞由数百个肌原纤维组成;每根肌原纤维由细肌丝和粗肌丝重叠而形成;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肌小节,由肌原纤维组成。
(5)微丝参与细胞物质运输:微丝也介导一些靠近细胞膜的远端物质运输,肌球蛋白I从微丝负端向正端运输货物;肌球蛋白I尾部同质膜结合,利用其头部,可将微丝从一个部位运向另一个部位。
(6)微丝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在收到外界信号作用时,可触发膜下肌动蛋白结构变化,启动细胞激酶变化的信号传导。
26.参与有丝分裂胞质收缩环形成的是哪种肌球蛋白?肌球蛋白II27.组成肌肉粗肌丝的是哪种肌球蛋白?肌球蛋白II28.微丝马达蛋白是哪种肌球蛋白?运动方向如何?肌球蛋白-1;沿微丝的负端向正端移动。
29.中间纤维的直径?结构?类型?直径:10nm;结构:中间纤维是丝状蛋白多聚体,是一种坚韧持久的蛋白质纤维。
中间纤维单体(亚基)是蛋白质纤维分子,具有共同的结构域:一个α-螺旋的中间去,两侧是球形的N端和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