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药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微生物药—喹诺酮类(动物药理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喹诺酮类(动物药理学课件)
动物药理与毒理
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外,几乎所有的组织的药物浓 度都高于血浆,这有利于全身感染和深部组织感染 的治疗。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主要是脱去乙基而成为 环丙沙星。本品通过肾和非肾方式进行消除,约 15%`50%的药物原形通过尿排泄。
动物药理与毒理
药物作用
为动物专用广谱杀菌药,对支原体有特效,其抗
支原体效力力强于泰乐菌素和泰妙菌素。耐泰乐菌
动物药理与毒理
1、损害负重关节软骨组织,尤其对犬、马,禁 用于幼龄动物和孕畜。
2、使用剂量过大或饮水不足易引起结晶尿,损 伤尿道,肾功能不全动物慎用。
动物药理与毒理
3、胃肠道反应,剂量过大导致动物食欲下降或 废绝,饮欲增加,腹泻等。
4、中枢神经反应,超大剂量易引起犬兴奋不安 ,鸡先兴奋后呆滞或昏迷死亡。患癫痫的犬、肉食 动物慎用。
素、泰妙菌素的支原体亦对其敏感。对大肠杆菌、
克雷伯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嗜
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溶血性巴氏杆菌、金葡
菌、链球菌等都有杀菌效用。
动物药理与毒理
适应症 临床用于牛、猪、禽、猫、犬和水生动物的敏感
菌或支原体所致的消化系统、呼吸系、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支原 体病、巴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链 球菌病、犬的外耳炎、化脓性皮炎等。
动物药理与毒理
不良反应 1、损害负重关节软骨组织,尤其对犬、马,禁
用于幼龄动物和孕畜。 2、使用剂量过大或饮水不足易引起结晶尿,损
伤尿道。
动物药理与毒理
3、胃肠道反应,剂量过大导致动物食欲下降或 废绝,饮欲增加,腹泻等。
4、中枢神经反应,超大剂量易引起犬兴奋不安 ,鸡先兴奋后呆滞或昏迷死亡。
5、肝细胞损害,环丙沙星尤甚。 6、皮肤反应,红斑、瘙痒、荨麻疹、光敏反 应等。

《动物药理与毒理学》课件

《动物药理与毒理学》课件
《动物药理与毒理学》PPT 课件
目录
• 动物药理学概述 • 动物毒理学概述 • 药物与毒物的相互作用 • 动物药理学应用实例 • 动物毒理学应用实例 • 动物药理与毒理学的未来发展
01
动物药理学概述
定义与目的
总结词
动物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体内靶标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其目的是为了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和药动 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02
动物毒理学概述
毒理学定义与目的
毒理学定义
毒理学是一门研究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危害的科学。它主要关注化学物质对生物 体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为预防和减少化学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提供科学 依据。
毒理学目的
毒理学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化学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为制定安全标准、管 理有毒物质和保护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药物分类与作用特点
• 总结词:药物分类是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机制和用途等特征,将药物 进行分类的方法。不同类别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和适应症。
• 详细描述:在动物药理学中,药物的分类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可以将药物分 为抗生素、抗炎药、镇痛药、解热药、抗寄生虫药等不同类别。不同类别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和适应症,因此在 使用时应该根据动物的病情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的药物。此外,同一类药物中的不同药物可能具有相似的药理作用和用 途,但其作用强度、作用时间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时应该根据动物的个体差异和临床反应选 择最合适的药物。
毒物分类与毒性特点
毒物分类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特点,毒物可分为急性毒性、慢性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 致畸性和免疫毒性等类型。
毒性特点
不同类型毒物的毒性作用机制、表现和程度各不相同。例如,急性毒性主要关注 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导致的急性中毒反应;慢性毒性则关注长期低剂量接触导致的 慢性中毒反应。

抗微生物药—青霉素(动物药理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青霉素(动物药理学课件)
动物药理与毒理
对青霉素敏感的病原菌主要有:链球菌、葡萄球 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丹毒杆菌、化脓棒状 杆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李氏杆菌、产气荚 膜梭菌、魏氏梭菌、牛放线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
动物药理与毒理
适应症 主要用于对青霉素敏感的病原菌所引起的各种感
染,如马腺疫、链球菌病、猪淋巴结脓肿、葡萄球 菌病,以及乳腺炎、子宫炎、化脓性腹膜炎和创伤 感染;
动物药理与毒理
青霉素类是一类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它们 可由发酵液提取或半合成而制得,各种β-内酰胺 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均相似,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与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结合而阻碍 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 壁的缺损,致使细菌细胞破裂而死亡。
动物药理与毒理
这一过程发生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因此本类药 物为繁殖期杀菌药。主要针对G+菌、G-球菌、螺 旋体、放线菌感染所引发的疾病有良好的疗效。细 菌细胞有细胞壁,而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故 此青霉素类对人体细胞的毒性很低,有效抗菌浓度 的青霉素对人体细胞几乎无任何影响。
主要是过敏反应。在用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过 敏反应,要立即进行对症治疗,严重者可静注肾上 腺素,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等,增强或稳定疗 效。
动物药理与毒理
配伍禁忌 (1)不可与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麦迪霉 素、螺旋霉素等合用。因为红霉素等是快效抑菌剂, 当服用红霉素等药物后,细菌生长受到抑制,使青 霉素无法发挥杀菌作用,从而降低药效。
动物药理与毒理
(8)不可与含醇的药物合用,如氢化可的松、 氯霉素等均以乙醇为溶媒,乙醇能加速β-内酰胺 环水解,而使青霉素降效。
动物药理与毒理
(9)青霉素与酚妥拉明、去甲肾上腺素、阿托 品、扑尔敏、辅酶A、细胞色素C、维生素B6、催 产素、利血平、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嗪等药混 合后,可发生沉淀、混浊或变色,应禁忌混合静滴。

调节新陈代谢的药物(动物药理学课件)

调节新陈代谢的药物(动物药理学课件)

磷酸钙:57.35% 碳酸钙:3.85% 角 质:33.3%
钙、磷缺乏症
1. 佝偻症(软骨症) 2. 骨质疏松症(骨溶症) 3. 钙痉挛、乳热症(乳牛产后麻
痹综合症)
奶牛产后瘫痪
倒地不起
佝偻病
产蛋鸡因钙缺乏,大 腿骨骨折,不能行走,
上腕骨骨折翅下垂。
钙缺乏的幼雏,胸骨和剑状软骨呈S状弯曲。
缺乏症:生长缓慢或停滞,皮炎,脱毛。
参与营养物质代谢;促进 血红蛋白合成; 提高抗体 水平。
缺乏症:猪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炎、神经萎缩、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肝炎等辅助治疗。
维生素C(抗坏血酸)
【应 用】 ➢ 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 解毒。 ➢ 参与体内活性物质和组织代 谢。 ➢ 增强机体抗病原菌能力。
一、钙、磷
【钙的主要作用】 ➢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 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兴奋性 ➢ 参与凝血 ➢ 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 类洋地黄的强心作用 ➢ 对抗血镁过高引起中毒
一、钙、磷
【磷的主要作用】 ➢ 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 细胞膜和磷脂组成物质 ➢ 参与能量代谢 ➢ 参与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 参与体液酸碱平衡的调节
钙、磷过量症
1. 钙过多出现骨质增生、1 甲状腺肿大、骨岩化 症,影响磷、铁等的吸收和利用。
2. 磷过多出现肋骨软化、骨折或跛行、腹泻。
乳牛正常尾椎骨X线影像 病牛尾椎骨被吸收,骨骺膨大变粗,呈竹节状肿、变性
氯化钙、葡 萄糖酸钙
促进骨骼和牙齿钙化,保证骨骼正常发育。 增加毛细血管的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 参与正常凝血过程。 颉颃镁离子的作用。
第二节 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调节药
氯化钠
【作用与用途】 调节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容量; 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 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用于防治各种原因所致的低血

抗微生物药物—抗真菌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抗微生物药物—抗真菌药(动物药理学课件)

二、常用药物
水杨酸
作用机制
软化皮肤角质层,真菌随之脱落。
抗菌谱
只对浅表性皮肤真菌有效。
临床应用
1%-2%促进表皮生长,10%-20%治疗浅表性真菌感染。
——有机酸类
二、常用药物
苯甲酸钠
——饲料防霉剂
作用机制
干扰真菌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真菌细胞内的呼吸酶系的活性。
抗菌谱
对霉菌、酵母菌、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饲料添加剂,制止饲料霉变。
二、常用药物
灰黄霉素
——其他
作用机制
抑制真菌有丝分裂。
抗菌谱
对癣菌、小孢子菌、毛癣菌等浅表真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表皮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毛癣菌属引起的皮肤真菌感染。
小结
致病性真菌分为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浅表真菌主要引起 各种癣病,反复感染,人畜共患。深部感染,不易治疗, 可危及患畜生命。
一、共性特点
根据药物来源和用途,抗真菌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 主要用于深部真菌感染。 2.咪唑类:克霉唑,酮康唑、咪康唑等。 抗真菌谱广,毒性低,耐药性产生慢。 3.有机酸类:如水杨酸、十一烯酸、甲酸等。 只对浅表真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有效。 4.饲料防霉剂:如丙酸及丙酸盐、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柠檬酸等。 主要用于饲料添加剂,防止饲料发霉。 5.其他:灰黄霉素、米卡芬净、5-氟尿嘧啶(5-FC)等。
抗真菌药物主要多烯类(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等)、 咪唑类(克霉唑,酮康唑等)、有机酸类(水杨酸、十 一烯酸等)、饲料防霉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及 其他类(灰黄霉素、米卡芬净等)。
➢ 致病性浅表真菌为什么会反复
感染?人畜共患?

神经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动物药理学课件)

神经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动物药理学课件)
特拉唑尔、舒泰)、异丙酚、依托咪酯、速眠新等。
一、概述
(四)麻醉方式
麻醉前给药(补救不足,增强效果,减少副作用) 基础麻醉(为深麻打基础) 配合麻醉(局麻药或其他药物配合全麻药) 诱导麻醉(使诱导期缩短) 混合麻醉(氟烷与乙醚,减毒/协同)
一、概述
(五)注意事项
麻醉前检查: 对动物要有全面的了解,体质、呼吸、心脏等,适合与 否?
二、常用药物
哌替啶
作用:比吗啡镇痛作用较弱,对呼吸的抑制作用时间较短,能缓解 平滑肌痉挛。
应用:主要用于猫的镇静和镇痛、马痉挛性疝痛的止痛,犬和猫的 麻醉前给药。
注意事项:能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区,易引起恶心、呕吐。
小结
镇痛药是一类能消除或缓解痛觉的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可选择性地消除或缓解痛觉,但 反复应用易成瘾
常用麻醉性镇痛药物有吗啡、哌替啶等
中枢兴奋药
一、概述
(一)概念
中枢兴奋药是指能选择性的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机 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咖啡因、尼可刹米、士的宁等。
一、概述
(二)分类 大脑皮层兴奋药: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促 进脑细胞代谢,改善大脑机能。如咖啡因等。 延髓兴奋药(呼吸兴奋药): 能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增加呼 吸的频率和呼吸深度。如尼可刹米等。 脊髓兴奋药:能选择性兴奋脊髓的药物。小剂量提高脊髓 反射兴奋性,大剂量导致强直性惊厥。如士的宁等。
降低时,禁用肾上腺素解救,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
二、常用药物
地西泮
作用:小剂量可明显缓解狂躁不安等症状。 较大剂量时可产生镇静、中枢性肌松、抗癫痫作用。
应用:各种动物镇静、催眠、保定、抗惊厥、抗癫痫,如治疗 犬破伤风、士的宁中毒、防止野生动物的攻击等。

动物药理学 药理实操内容实验动物捉支持法和给药法护理课件

动物药理学 药理实操内容实验动物捉支持法和给药法护理课件

使用夹子或钳子等工具夹住动物,如蛙、 鱼等,注意夹子或钳子的松紧度,避免对 动物造成伤害。
套圈法
网捕法
适用于有较大体型的动物,如狗、猫等, 使用柔软的套圈套住动物的头部或颈部, 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
适用于飞行或跳跃的动物,如鸟类、昆虫 等,使用网具捕捉动物,注意不要伤害动 物和破坏生态平衡。
捉持法的注意事项
识别并处理异常值,确保数据准确性。
对比分析
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和趋势。
实验结果的解读
显著性检验
通过显著性检验,判断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 意义。
效应量分析
分析实验处理对实验动物的效应量,了解处理效果的大小和影响程 度。
因果关系推断
根据实验结果,推断实验处理与实验效应之间的因果关系。
安全第一
在捉持动物时要特别注 意安全,避免被动物咬
伤或抓伤。
轻柔操作
在捉持动物时要轻柔操 作,避免对动物造成不 必要的伤害和应激反应

熟悉动物习性
在捉持动物前要熟悉动 物的习性和行为特点, 以便更好地操作和控制
动物。
尊重生命
在实验过程中要尊重动 物的生命权和福利,尽 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和
牺牲。
捉持法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实验室研究
在实验室中进行药理学、 生理学、病理学等研究时 需要对动物进行捉持和固 定。
教学演示
在教学演示中需要对动物 进行捉持和固定,以便更 好地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
野外调查
在野外调查中需要对野生 动物进行捕捉和固定,以 便进行观察和研究。
02 给药法
CHAPTER
给药法的分类
注射给药法

《动物药理学》课件

《动物药理学》课件
《动物药理学》PPT课件
动物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作用机制和应用的学科。本课程将介绍动 物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研究对象以及在畜牧兽医领域和新药研发中的 应用。
什么是动物药理学?
动物药理学研究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它为了解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 供了重要的依据。
药物动力学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分子药理学
研究药物与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
药理学评价
研究药物对生物体生理和行为的影响。
动物药理学的研究对象
动物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家畜、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等。通过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可以了解药物在不同动物体内 的作用特点。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因素
1 生物利用度
2 组织亲和性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到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影响。
药物对不同组织和器官的选择性分布。
3 酶活性
药物代谢的速度与体内酶的活性有关。
4 肾脏功能
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进行。
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根据动物的体重、生理状况和药物的理化性质等因素,计算出适合的药物剂量。剂量的准确计算对于治疗效果和安 全性至关重要。
动物药物反应的评价与监测
利用临床观察、生理指标和实验室技术等方法,评价和监测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反应,了解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作用过程
1
吸收
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等途径进入动物体内。
2
分布
药物在体内通过血液循环被分布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3
代谢
药物在体内被代谢成代谢产物,通常在肝脏中进行。
4
排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药理
主讲人:胡毅军(高级兽医师) T E L : (0769) 2298597
07.04.2020
绪论
一 动物药理的定义及其内容 动物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包括
病原体)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一方面, 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的规律,阐明药物防治疾 病的机理,称为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 另一方面,研究机体对药物处置(吸收 分布 转化与排泄等)的动态变化规律,称为药物代 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07.04.2020
(四) 注射剂 注射剂是药品的灭菌制剂,从药物性
状看,有溶液型、混悬型和粉剂型,供注 射用。根据使用方法的不同,注射剂分为 四种类型。 1、溶液型安瓿剂 2、混悬型注射液 3、粉剂型安瓿剂 4、大型输液剂
07.04.2020
四、药物的保管与贮存 妥善地保管与贮存药物是防止药
物变质、药效降低、毒性增加和发生 意外的重要环节。 (一)药物的保管 (二)药物的贮存
07.04.2020
二 学习动物药理的目的与任务
三 学习动物药理的方法
四 四 动物药理在本专业的地位及与其他课
程的关系

1 动物药理在本专业的地位

2 动物药理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五 动物药理的发展简史
07.04.2020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药物的一般知识
一 药物的概念 药物是指用于治疗 预防或诊断疾病的各种化 学物质。应用于动物的统称为兽药。
发挥作用 5、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而发挥作用 6、通过影响体内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而
发挥作用
07.04.2020
五、药物的构效关系 六、药物的量效关系 1、剂量的概念 2、量效曲线 3、药物的效价和效能
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在药物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产 生效应的同时,动物的组织器官也不断地 作用于药物,使药物发生变化。药动学是 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科学
1 普通药 2 毒药 3 据药 4 麻醉药品 5 毒物 二 药物的来源 三 1 天然药物 2 人工合成和半合成药物
07.04.2020
三 药物制剂与剂型
药物原料来自植物 动物 矿物 微生物 化学合成 , 为了使用的安全 有效,便于保存 运输,原料药在使 用前要加工成一定形态和规格的药品,称为制剂。经 加工后药物的各种物理形态,即称为剂型。
五、药物管理的一般知识
07.04.2020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在药物的影响下,机体发生的生理、 生化机能或形态的变化称为药物的作用或 效应。这是药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也是 应用药物防治疾病的依据。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对机体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机能活动的 加强和减弱两个方面。凡使机能活动加强 的称为兴奋作用,如苯甲酸钠咖啡因。 使机能活动减弱的称为抑制作用,如巴比 妥类药
07.04.2020
一、药物的转运与生物膜的结构 药物到达作用部位前必须通过生物膜。生物
膜是细胞外表的胞浆膜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膜, 包括核膜、线粒膜、内质网膜和溶酶体膜的总 称。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有被动转运与特 殊转运两大类 二、药物的吸收 指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1、消化道吸收 2、皮下或肌肉组织吸收 3、肺泡及皮肤黏膜的吸收 4、乳管内注入
临床常用的剂型有:
(一)液体剂型 从外观上看呈液体状态。根据溶媒的种类 溶质的分
散情况以及使用方法不同,可分为: 1 溶液济 为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少数为挥发性
药物)。溶媒大多为水。主要作内服饮用,也有作洗 涤 点眼 灌肠等,如硫酸镁溶液 维生素A油溶液 地 克珠利溶液等。
07.04.2020
2 合剂 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的澄明溶液 或均匀混悬液,如胃蛋白酶合剂。服用时 必须振荡均匀。
07.04.2020
三、药物的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以下 几种: 1 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力 2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3 药物的理化特性和局部组织的血流 量 4 体内屏障(是不是还有别的阿?) (1)血脑屏障 (2)胎盘屏障
07.04.2020
四、药物的转化 又称药物代谢。药物在体内的
代谢方式主要有氧化、还原、水解、 结合等。主要在肝内进行。 五、药物的排泄 1 经肾脏排泄 2 经胆汁排泄 其它排泄途径有呼吸道、生殖道、 乳腺、汗液等
3 乳剂 是指两种以上不相混合的液体,以 乳化剂制成乳状悬浊液。如双甲脒乳液。
4 醑剂 是指挥发性药物溶于醇的溶液。 5 擦剂 6 酊剂 7、流浸膏剂 8、煎剂和浸剂
07.04.2020
(二) 半固体剂型 从外观上看呈半固体状态。
1、软膏剂 2、糊剂 3、浸膏剂 4、添剂 (三) 固体剂型 1、散剂 2、片剂 3、丸剂 4、胶囊剂 5、微囊剂 6、气雾剂
07.04.2020
第五节 处方
一、处方的意义 处方是指兽医师给病畜开的药方。
二、处方的结构
三、处方的类型及举例
四、处方开写的注意事项
07.04.2020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物
第一节 防腐消毒药 消毒药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 防腐药是指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或繁殖 的药物。 两者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一般总称为 防腐消毒药。
07.04.2020
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07.04.2020
一、药物方面
1 药物的理化性质 2 剂量与剂型 3 给药途径 4 重复用药与联合用药
07.04.2020
二、动物方面
1 种属差异 2 生理差异 3 个体差异 4 病理因素
07.04.2020
三、环境和其他方面
1 饲养管理 2 环境生态条件
药物的兴奋和抑制作用是可以转化 的。
07.04.2020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1、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2、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防治作用 2、不良反应 一般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
应等
07.04.2020
四、药物作用的机理
1、通过受体产生作用 2、通过改变机体的理化性质而发挥作用 3、通过改变酶的活性而发挥作用 4、通过参与或影响细胞的物质代谢过程而
07.04.2020
二、防腐消毒药的作用机理
1、使蛋白质凝固或变性 2、改变胞浆膜的通透性 3、干扰病原体的酶系统
07.04.2020
三、影响消毒防腐药作用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