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学第二版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基础物理学上册习题解答和分析第六章习题解答和分析

基础物理学上册习题解答和分析第六章习题解答和分析

习题六6-1频率为Hz 41025.1⨯=ν的平面简谐纵波沿细长的金属棒传播,棒的弹性模量211/1090.1m N E ⨯=,棒的密度33/106.7m Kg ⨯=ρ.求该纵波的波长. 分析 纵波在固体中传播,波速由弹性模量与密度决定。

解:波速ρ/E u =,波长νλ/u = 2/0.4E m λρν==6-2一横波在沿绳子传播时的波方程为:))(5.2cos(04.0SI x t y ππ-=(1)求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及波长;(2)求绳上的质点振动时的最大速度;(3)分别画出t=1s 和t=2s 的波形,并指出波峰和波谷.画出x=1.0m 处的质点的振动曲线并讨论其与波形图的不同.解:(1)用比较法,由)2cos()5.2cos(04.0x t A x t y λπϕωππ-+=-=得0.04A m = ; /2 2.5/2 1.25Hz νωπππ===;2, 2.0m ππλλ== 2.5/u m s λν==(2)0.314/m A m s νω==(3)t=1(s)时波形方程为:)5.2cos(04.01x y ππ-= t=2(s)时波形方程为:)5cos(04.02x y ππ-=x=1(m)处的振动方程为:)5.2cos(04.0ππ-=t y6-3 一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t=T/4时的波形图如题图6-3所示虚线,若各点的振动以余弦函数表示,且各点的振动初相取值区间为(-π,π].求各点的初相.分析 由t=T/4时的波形图(图中虚线)和波的传播方向,作出t=0时的波形图。

依旋转矢量法可求t=0时的各点的相位。

解:由t=T/4时的波形图(图中虚线)和波的传播方向,作出t=0时的波形图(图中实线),依旋转矢量法可知 质点1的初相为π; 质点2的初相为π/2; 质点3的初相为0; 质点4的初相为-π/2.6-4 有一平面谐波在空间传播,如题图6-4所示.已知A 点的振动规律为)t cos(A y ϕ+ω=,就图中给出的四种坐标,分别写出它们波的表达式.并说明这四个表达式中在描写距A 点为b 处的质点的振动规律是否一样? 分析 无论何种情况,只需求出任意点x 与已知点的相位差,同时结合相对坐标的传播方向(只考虑相对于题图题图6-3t=坐标方向的正负关系)即可求解波的表达。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学课后习题答案_含思考题(1)

大学基础物理课后答案主编:习岗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 思考题:<1-4> 解:在上液面下取A 点,设该点压强为A p ,在下液面内取B 点,设该点压强为B p 。

对上液面应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A A R p p γ20=- 对下液面使用拉普拉斯公式,得 BB 02R p p γ=- 又因为 gh p p ρ+=A B 将三式联立求解可得 ⎪⎪⎭⎫ ⎝⎛-=B A 112R R g h ργ<1-5> 答:根据对毛细现象的物理分析可知,由于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越低,毛细水上升的高度越高。

在白天,由于日照的原因,土壤表面的温度较高,土壤表面的水分一方面蒸发加快,另一方面土壤颗粒之间的毛细水会因温度升高而下降,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土壤表层变得干燥。

相反,在夜间,土壤表面的温度较低,而土壤深层的温度变化不大,使得土壤颗粒间的毛细水上升;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水汽也会因为温度下降而凝结,从而使得清晨时土壤表层变得较为湿润。

<1-6> 答:连续性原理是根据质量守恒原理推出的,连续性原理要求流体的流动是定常流动,并且不可压缩。

伯努利方程是根据功能原理推出的,它的使用条件是不考虑流体的黏滞性和可压缩性,同时,还要求流动是定常流动。

如果流体具有黏滞性,伯努利方程不能使用,需要加以修正。

<1-8> 答:泊肃叶公式适用于圆形管道中的定常流动,并且流体具有黏滞性。

斯托克斯公式适用于球形物体在黏滞流体中运动速度不太大的情况。

练习题:<1-6> 解:设以水坝底部作为高度起点,水坝任一点至底部的距离为h 。

在h 基础上取微元d h ,与之对应的水坝侧面面积元d S (图中阴影面积)应为坡长d m 与坝长l 的乘积。

练习题1-6用图d h d F由图可知 osin60d sin d d hh m ==θ 水坝侧面的面积元d S 为 d d d sin 60hS l m l °== 该面积元上所受的水压力为 0d d d [(5)]sin 60hF p S p ρg h l°==+-水坝所受的总压力为 ()[]N)(103.760sin d 5d 855o0⨯=-+==⎰⎰h l h g p F F ρ(注:若以水坝的上顶点作为高度起点亦可,则新定义的高度5h h ¢=-,高度微元取法不变,即d d h h ¢=,将h ¢与d h ¢带入水坝压力积分公式,同样可解出水坝所受压力大小。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二版第七章习题解答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二版第七章习题解答

习题七7-1 氧气瓶的容积为32L ,瓶内充满氧气时的压强为130atm 。

若每小时需用1atm 氧气体积为400L 。

设使用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问当瓶内压强降到10atm 时,使用了几个小时?解 已知123130atm,10atm,1atm;p p p === 1232L,V V V ===3400L V =。

质量分别为1m ,2m ,3m ,由题意可得:11m pV RT M = 22mp V RT M =233mp V RT M=所以一瓶氧气能用小时数为: ()121233313010329.6(1.0400m m pV p V n m p V -⨯--====⨯h) 7-2 一氦氖气体激光管,工作时管内温度是 27C ︒。

压强是2.4mmHg ,氦气与氖气的压强比是7:1.求管内氦气和氖气的分子数密度.解:依题意, n n n =+氦氖, 52.41.01310Pa 760p p p =+=⨯⨯氦氖;:7:1p p =氦氖 所以552.10.31.01310Pa, 1.01310Pa 760760p p =⨯⨯=⨯⨯氦氖, 根据 p nkT =,得()5223232.1760 1.01310 6.7610(m )1.3810300p n kT --⨯⨯===⨯⨯⨯氦氦 2139.6610(m )P n kT-==⨯氖氖7-3 氢分子的质量为243.310-⨯g 。

如果每秒有2310个氢分子沿着与墙面的法线成︒45角的方向以5110cm s -⋅的速率撞击在面积为22.0cm 的墙面上,如果撞击是完全弹性的,试求这些氢分子作用在墙面上的压强.解:单位时间内作用在墙面上的平均作用力为:2cos 45F N m =︒v所以氢分子作用在墙面上的压强为27522342 3.3101010102cos 4522330(Pa)210F m N p S S---⨯⨯⨯⨯⨯︒====⨯v7-4 一个能量为1210eV 的宇宙射线粒子,射入一氖管中,氖管中含有氦气0.10mol,如果宇宙射线粒子的能量全部被氖气分子所吸收而变为热运动能量,问氖气的温度升高了多少?解: 依题意可得:23121930.1 6.0210 10 1.6102k T -⨯⨯⨯∆=⨯⨯ 氖气的温度升高了771.610 1.2810(K)0.1 6.02 1.5 1.38T --⨯∆==⨯⨯⨯⨯ 7-5 容器内储有1mol 某种气体。

新编物理基础学(上下册)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王少杰 顾社主编

新编物理基础学(上下册)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王少杰 顾社主编
质量重的人与滑轮的距离:
。此题得证。
2-10.分析:受力分析,由牛顿定律列方程。
解:物体的运动如图2—10(a),
以m1为研究对象,如图(b),有:
以m2为研究对象,如图(c),有:
又有:
则:
2—11.分析:(1)小物体此时受到两个力作用:重力、垂直漏斗壁的支承力,合力为向心力;(2)小物体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垂直漏斗壁的支承力和壁所施的摩擦力。当支承力在竖直方向分量大于重力,小球有沿壁向上的运动趋势,则摩擦力沿壁向下;当重力大于支承力的竖直方向分量,小球有沿壁向下的运动趋势,则摩擦力沿壁向上。这三个力相互平衡时,小物体与漏斗相对静止。
解:设底板、人的质量分别为M,m,
以向上为正方向,如图2-4(a)、(b),
分别以底板、人为研究对象,
则有:
F为人对底板的压力, 为底板对人的弹力。
F=
又:

由牛顿第三定律,人对绳的拉力与 是一对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大小相等,均为245(N)。
2-5.分析:加斜向下方向的力,受力分析,合力为零。
解:如图2—5,建坐标系,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在 与 所在的平面上做力 ,且
分析:要求 可通过积分变量替换 ,积分即可求得。
证:
,
1-3.一质点在xOy平面内运动,运动函数为 。(1)求质点的轨道方程并画出轨道曲线;(2)求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将运动方程x和y的两个分量式消去参数t,便可得到质点的轨道方程。写出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表达式。对运动学方程求一阶导、二阶导得 和 ,把时间代入可得某时刻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
解:取向上为正,如图2-2,分别以M1、M2和m为研究对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

基础物理习题参考-12

基础物理习题参考-12
12-3 一定质量的空气,吸收了 1.71×103 J 的热量,并保持在 1.013×105 Pa 下膨胀,体积从 10−2 m3 增加到 15×10−3 m3,问空气对外做了多少功、它的内能改变了多少? 解:
12-4 1 摩尔的氢,在压强为 1atm,温度为 20℃时,其体积为 V0,今使其经以下两种过程 达到同一状态:
(P0V0 − PV )
γ −1
得证。 12-12 本题图中所示是一定量理想气体的一个循环 过程,由它的 T-V 图给出。其中 CA 为绝热过程,状 态 A(T1, V1)、状态 B(T1, V2) 为已知。 (1)在 AB、BC 两过程中,工作物质是吸热还是放 热? (2)求状态 C 的 P、V、T 三量值(设气体的摩尔数 和γ 为已知) 。 (3)这个循环是不是卡诺循环?在 T−V 图上卡诺循 环应如何表示、 (4)求这个循环的效率。 解:
Q
结果与书后的答案“ 结果与书后的答案“279.9”有差别
T2 280.03 V0 = × 44.8 × 10 −3 = 45.93 × 10 −3 m 3 与书后的答案“ 与书后的答案“45.95”有差别 T0 273.15 M M i (3)V 不变,即为等容过程。有公式 QV = CV ∆T = R∆T , µ µ 2 Q 400 得: ∆T = = ≈ 9.63 K M CV 2 × 5 × 8.31 µ 2 T3 = T0 + ∆T = 273.15 + 9.63 = 282.78 K 与书后的答案“ 与书后的答案“282.6”有差别 T 282.78 P3 = 3 P0 = × 1 = 1.035 atm T0 273.15
5 7 i+2 R , CP = R = R。 2 2 2

大学物理习题册及解答(第二版)第二章 质点的运动定律

大学物理习题册及解答(第二版)第二章 质点的运动定律

mg ≤ f 摩 = µN = µmRω 2
ω≥
g µR
3. 一单摆挂在木板的小钉上(摆球的质量<<木板的质量), 木板可沿两根竖直且无摩擦的轨道下滑,如图.开始时木板被 支撑物托住,且使单摆摆动.当摆球尚未摆到最高点时,移开 支撑物,木板自由下落,则在下落过程中,摆球相对于板 (A) 作匀速率圆周运动 (C) 仍作周期性摆动 (B) 静止 (D) 作上述情况之外的运动
4 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圆 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ω .试通过小球受到合外力的时间积分计算, 小球在经过(1) 1/4圆周,(2) 1/2圆周,(3) 3/4圆周,(4) 整个圆 周,几个的过程中向心力的冲量,以及由动量定理得出这几个 y 过程中的冲量. ωt O 解:方法1 小球所受合力作为它作圆周运动的向 R x 心力,合力的冲量表示为:
x
y
y
0
x
x
0
7.设作用在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的力F=6t+3(SI). 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 0到2.0 s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 18 N·s I=____________. 8.一人站在质量(连人带船)为m1=300 kg的静止的船 上,他用F=100 N的恒力拉一水平轻绳,绳的另一端系在 岸边的一棵树上,则船开始运动后第三秒末的速率为 1 m/s __________;在这段时间内拉力对船所做的功为 ____________.(水的阻力不计) 150 J 分析:利用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求解
三、计算及证明
1. 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θ的光滑斜劈上,斜劈与 地面的摩擦不计,若使m相对斜面静止,需在斜劈上施加多大的 N θ y 水平外力?木块对斜劈的压力为多少? 解:在 x方向和y方向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基础物理学第七章(电磁感应)课后习题答案

基础物理学第七章(电磁感应)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电磁感应变化电磁场思考题7-1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哪一个更能反映电磁感应现象的本质?答:感应电动势。

7-2 直流电流表中线圈的框架是闭合的铝框架,为什么?灵敏电流计的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通入电流线圈就发生偏转。

切断电流后线圈在回复原来位置前总要来回摆动好多次。

这时如果用导线把线圈的两个接头短路,则摆动会马上停止。

这是什么缘故?答:用导线把线圈的两个接头短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线圈在磁场中受到一力偶矩的作用,阻碍线圈运动,使线圈很快停下来。

7-3让一块磁铁在一根很长的铅直铜管内落下,若不计空气阻力,试描述磁铁的运动情况,并说明理由。

答:当磁铁在金属管中时,金属管内感应感生电流,由楞次定律可知,感生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所激发的磁场去阻止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通量的变化,即:阻碍磁铁相对金属管的运动。

磁铁在金属管内除重力外,受到向上的磁力,向下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相应磁力增大。

当磁力等于重力时,磁铁作匀速向下运动,达到动态平衡。

7-4用金属丝绕制的标准电阻是无自感的,怎样绕制才能达到自感系数为零的目的?答:如果回路周围不存在铁磁质,自感L的数值将与电流无关,仅由回路的几何性质、匝数以及周围磁介质的磁导率所决定。

把一条金属丝接成双线绕制,就能得到自感系数为零的线圈。

做纯电阻用的电阻器都是这样绕制的。

7-5 举例说明磁能是贮藏在磁场中的。

7-6如果电路中通有强电流,当你突然拉开闸刀断电时,就会有火花跳过闸刀。

试解释这一现象。

答:当突然拉开通有强电流电路中的刀闸而断电时,电路中电流迅速减小,电流的变化率很大,因而在电路中会产生很大的自感电动势。

此电动势可以把刀闸两端间的空气击穿,因而在刀闸处会有大的火花跳过。

7-7 变化的电场所产生的磁场,是否一定随时间而变化?变化的磁场所产生的电场,是否也一定随时间而变化?7-8 试比较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

答:位移电流具有磁效应-与传导电流相同。

两者不同之处:产生机理不同,传导电流是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的,位移电流是变化的电场产生的;存在条件不同,传导电流需要导体,位移电流不需要导体,可以存在于真空中、导体中、介质中;位移电流没有热效应,传导电流产生焦耳热。

基础物理学下册【韩可芳】第10章习题答案

基础物理学下册【韩可芳】第10章习题答案

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波动光学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10-1 普通光源中原子发光有何特征?答答答:答:::因为普通光源是大量不同原子在不同时刻发的光,是自然光,因此不满足干涉条件,所以一 般普通光源观察不到干涉现象。

10-2 如何用实验检验一束光是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还是自然光?答答答:答:::拿一块偏振片迎着这束光,转动偏振片,观察透射光。

(1)视场中光强有变化且有消光现象 的为线偏振光;(2)光强有变化但无消光现象的为部分偏振光;(3)光强无变化的为自然光。

10-3 自然光可以用两个独立的、相互垂直的、振幅相等的光振动表示。

那么线偏振光是否也可以用两个相互垂直的光振动表示?如果可以,则这两个相互垂直的光振动之间关系如 何?10-4 如何用实验测定不透明媒质的折射率?答答答:答:::光线入射到不透明的媒介上,改变入射角i ,并同时用偏振片测定反射光线的偏振化程度。

当反射光线为完全偏振光时,此时入射角i0 即为布儒斯特角,满足tan 可求得不透明介质的折射率n 。

10-5 如图(a)所示,一束自然光入射在方解石晶体的表面上,入射光线与光轴成一定角度;问将有几条光线从方解石透射 出来?如果把方解石切割成等厚的A 、B 两块,并平行地移 开很短一段距离,如图(b)所示,此时光线通过这两块方解石后有多少条光线射出来?如果把B 块沿沿沿沿光线转过一个角度, 此时将有几条光线从B 块射出来?为什么?i 0n ,测得 i0 即考思考思考思考题题题题10-5图图图图10-6 从普通光源获得两束相干光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在光的干涉中决定相遇点产生明纹或暗纹的因素是什么?答答答:答:::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

波源的相位差和波源到相遇点的光程差决定相遇点产生明纹或暗纹。

10-7 如图所示,设光线a 、b 从周相相同的A 、B 点传至P 点,试讨论:(1)在图中的三种情况下,光线a 、b 在相遇处P 是 否存在光程差?为什么?(2)若a 、b 为相干光,那么在相遇处的干涉情况怎 样?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 10-7 图图图图10-8 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当作如下调节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要说明理由)(1)使两缝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2)保持双缝的间距不变,使双缝与屏幕的距离逐渐减小;(3)如图所示,把双缝中的一条狭缝遮住,并在两缝的垂直平分线上放置一块平面反射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物理学第二版习题解答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习题二 2-1.两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 ≠的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水平力F 作用在物体m 上,使两物体一起向右运动,如题图2-1所示,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若水平力F 作用在M 上,使两物体一起向左运动,则两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解:以m 、M 整体为研究对象, 有()F m M a =+…①以m 为研究对象,如解图2-1(a ),有Mm F F ma -=…②由①、②两式,得相互作用力大小若F 作用在M 上,以m 为研究对象,如题图2-1(b )有Mm F ma =…………③由①、③两式,得相互作用力大小Mm mFF m M=+ 发生变化。

2-2. 在一条跨过轻滑轮的细绳的两端各系一物体,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 ,在M 2上再放一质量为m 的小物体,如题图2-2所示,若M 1=M 2= 4m ,求m 和M 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若M 1=5m ,M 2=3m ,则m 与M 2之间的作用力是否发生变化解: 受力图如解图2-2,分别以M 1、M 2和m 为研究对象,有 111T M g M a -= 又 12T T =,则2M m F =1122M mgM M m++当124M M m ==时 当125,3M m M m ==时2109M mmg F=,发生变化。

2-3.质量为M 的气球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上升,突然一只质量为m 的小鸟飞到气球上,并停留在气球上。

若气球仍能向上加速,求气球的加速度减少了多少题图2-题图2-解图2-解图2-解:设f为空气对气球的浮力,取向上为正。

分别由解图2-3(a)、(b)可得由此解得2-4.如题图2-4所示,人的质量为60kg,底板的质量为40kg。

人若想站在底板上静止不动,则必须以多大的力拉住绳子解:设底板和人的质量分别为M,m,以向上为正方向,受力图如解图2-4(a)、(b)所示,分别以底板、人为研究对象,则有3'0T F mg+-=F为人对底板的压力,'F为底板对人的弹力。

有又因为则人对绳的拉力为245N。

题图2-解图2-2-5.一质量为m 的物体静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系数为μ。

试问:至少要用多大的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它运动并指出该力的方向。

解:如解图2-5建立坐标系,设x 方向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

在mg 与N 所在的平面上加一外力F ,且02πα≤≤(若2παπ<≤,此时F 偏大)则解出要求F 最小,则分母sin cos μαα+取极大值,所以sin cos μαα+对α求导为零cos sin μαα-=0 得 tan αμ= 带入上式则即 min 2(cos sin )1mg F μθθμ-=+此时2-6. 一木块恰好能在倾角θ的斜面上以匀速下滑,现在使它以初速率0v 沿这一斜面上滑,问它在斜面上停止前,可向上滑动多少距离当它停止滑动时,是否能再从斜面上向下滑动 解:匀速下滑时 则tan μθ= ① 向上滑动时sin cos mg mg ma θμθ--= ②2002aS -=v ③联立求解得当它停止滑动时,会静止,不再下滑.2-7. 5kg 的物体放在地面上,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至少要多大的力才能拉动该物体解:受力分析如解图2-7所示 则要求F 最小,则分母cos sin θμθ+取极大值所以 cos sin θμθ+ 对θ求导为零,类似题2-5解得tan θμ= 带入F 公式,则解图2-2-8. 两个圆锥摆,悬挂点在同一高度,具有不同的悬线长度,若使它们运动时两个摆球离开地板的高度相同,试证这两个摆的周期相等.证 如解图2-7所示,设两个摆的摆线长度分别为1l 和2l ,摆线与竖直轴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θ和2θ,摆线中的张力分别为1F 和2F ,则 0cos 111=-g m F θ ①2111111sin sin m F l θθ=v ②解得1111sin cos gl θθ=v第一只摆的周期为同理可得第二只摆的周期由已知条件知所以这两个摆的周期相等2-9. 质量分别为M 和M +m 的两个人,分别拉住定滑轮两边的绳子往上爬,开始时两人与滑轮的距离都是h 。

设滑轮和绳子的质量以及定滑轮轴承处的摩擦力均可忽略不计,绳长不变。

试证明,如果质量轻的人在t 秒末爬到滑轮,这时质量重的人与滑轮的距离为212m h gt M m ⎛⎫+⎪+⎝⎭(假定人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力是恒定的)证明:如解图2-9(b )、(c ),分别以M 、M+m 为研究对象,设M 、M+m 对地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 (方向向上)、2a (方向向下),则对M ,有 则对M+m ,有 而 则则质量重的人与滑轮的距离2221122m h h a t h gt M m ⎛⎫'=+=+⎪+⎝⎭此题得证。

2-10.质量为110kg m =和220kg m =的两物体,用轻弹簧连接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以200N F =的力沿弹簧方向作用于2m ,使1m 得到加速度21120cm s a -=⋅,求2m 获得的加速度大小。

(b ) (c)解图2- mm题2-8解图2-解:物体的运动如解图2-10( a ),以m 1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解图(b )所示,有以m 2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解图(c )所示,有'122F F m a -=因为 则2-11. 在一水平的直路上,一辆汽车以v = 108 km·h 1的速度运行, 刹车后经 s =35m距离而停止.如果路面相同,但有1∶15的下降坡度,那么这辆汽车若仍以原有速度运行,则刹车后经多少距离而停止。

解: 11108km h 36m s --=⋅=⋅v 在水平的直路上刹车,摩擦力 刹车距离在斜坡上,对汽车有 由此得 刹车距离2-12. 如题图2-12所示,已知两物体A 、B 的质量均为 3.0kg m =,物体A 以加速度21.0m s -⋅运动,求物体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

(滑轮与绳子的质量不计)解:受力分析如解图2-12所示,以A 为研究对象,其中L F 、R F 分别为滑轮左右两边绳子的拉力。

有且 L R F F =以B 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上,有L B B F f m a '-=又L L F F '=,2B A A 2, 1.0m s a a a -==⋅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2-13.一质量为m 的小球最初位于如题图2-13所示的A 点,然后沿半径为r 的光滑圆轨道解图2-(a )(b )题图2-ADCB 下滑,试求小球到达C 点时的角速度和对圆轨道的作用力.解:小球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21cos 2mgr m α=v …………① 又,r r ωω=⨯=v v 此时,………② 由①、②可得 法向2cos N mg m rα-=v ……③由①、③可得2-14 摩托快艇以速率v 0行驶,它受到的摩擦阻力与速率平方成正比,可表示为F =kv 2(k 为正常数)。

设摩托快艇的质量为m ,当摩托快艇发动机关闭后,(1) 求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

(2) 求速度v 与路程x 之间的关系。

解 (1)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2d d k ma m t-==v v ①分离变量并积分,有(2) 将d d d d d d d d x tt xx=⋅v v v =v 代入①式中得2d d k m x-=v v v② 分离变量并积分,有 得2-15.如题图2-15所示,A 为定滑轮,B 为动滑轮,三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1200g m =,2100g m =,350g m =. (1)求每个物体的加速度(2)求两根绳中的张力T1F 和T2F (滑轮和绳子质量不计,绳子的伸长和摩擦力可略)。

解图2-题图2-解:如解图2-15(a)、(b)、(c),分别是123m m m 、、的受力图。

设123B a a a a 、、、分别是123m m m 、、、B 对地的加速度;23B B a a 、分别是23m m 、对B 的加速度,以向上为正方向,可分别得出下列各式'1111m g T m a -+=…………… ①'2222m g T m a -+=………… ②3233m g T m a -+=………… ③又: 且则2312,,B B a a a a a +==-且则2312a a a +=-…………④ 又''1122T T T T ==+ …………⑤ '22T T =…………⑥则由①②③④⑤⑥,可得 (2)将a 3的值代入③式,可得2-16.桌面上有一质量 1.50kg M =的板,板上放一质量为2.45kg m =的另一物体,设物体与板、板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均为. 要将板从物体下面抽出,至少需要多大的水平力解: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如题图2-16(c ),以m 为研究对象,''11,N f 分别为M 给m 的支持力、摩擦力。

则有又因为则M m a a ≥可化为 解出2-17.已知一个倾斜度可以变化但底边长L 不变的斜面:(1)求石块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地滑到底所需时间与斜面倾角α之间的关系,设石块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2)若斜面倾角为006045和时石块下滑的时间相同,问滑动摩擦系数μ为多大 解:(1)石块其沿斜面向下的加速度为 又解图2-解图2-21cos 2L s at a ==,则: (2)当60α=︒时12cos60(sin 60cos60)Lt g μ=︒︒-︒,当45α=︒时 根据题意 解出2-18,如题图2-18所示,用一穿过光滑桌面上小孔的轻绳,将放在桌面上的质点m 与悬挂着的质点M 连接起来,m 在桌面上作匀速率圆周运动,问m 在桌面上圆周运动的速率v 和圆周半径r 满足什么关系时,才能使M 静止不动解:如题图2-18,以M 为研究对象,有'Mg T =………………①以m 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有2n T ma m r==v ……②又有'T T =………………③ 由①、②、③可得2-19.一质量为0.15kg 的棒球以-1040m s =⋅v 的水平速度飞来,被棒打击后,速度仍沿水平方向,但与原来方向成1350角,大小为-150m s =⋅v 。

如果棒与球的接触时间为0.02s ,求棒对球的平均打击力大小及方向。

解:在初速度方向上,由动量定理有10cos135F t m m -=︒-v v①在和初速度垂直的方向上,由动量定理有2cos 45F t m =︒v ②平均打击力2212F F F =+ ③由①②③带入数据得arctan ︒=⎪⎪⎭⎫⎝⎛-15512F F 题图2-2-20. 高空作业时系安全带是非常必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