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母猪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母猪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在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饲养管理是极为重要的,对于母猪的健康成长、生殖能力和生产性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介绍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

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母猪进入妊娠期后,需要细致的饲养管理,以便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以下是妊娠期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管理在母猪妊娠早期,应将其饲养在富有营养的环境中。

优质饲料能够为胎儿的正常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提高仔猪出生时的存活率。

建议妊娠初期给予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如玉米、豆饼等。

中后期则应逐渐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使母猪在出生前适度肥胖。

疾病预防妊娠中的母猪相对于其他时期更容易患上某些疾病。

因此,饲养管理时应保护母猪免受外界病菌感染。

一些常见的妊娠期疾病包括布鲁氏菌病、猪乳突病、副嗜血鸭蛋白菌病等。

为此,在妊娠期间应定期进行检查,并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空间管理在妊娠期,母猪的身体会出现一些变化。

多数母猪会变得行动不便,因此需要保持一个安静、有活动空间的环境。

哺乳期的饲养管理哺乳期是母猪最为繁忙的生长阶段,此时需要对母猪进行密切的监管和饲养管理,以下是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管理在哺乳期,母猪的能量消耗大幅度增加,因此需要给母猪提供更多的优质饲料。

此时的饲料应以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为主,如豆饼、鱼粉、糯米等。

哺乳初期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母猪需要得到充分的营养以满足乳汁分泌的需要。

疾病预防哺乳期的母猪更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因此应定期进行检查,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

清洁卫生在母猪哺乳期,应保持母猪舒适的居住环境,定期清理猪舍,使其保持干净、卫生。

既要保证空气流通,又要保证温度适宜,以便母猪产后恢复和乳汁分泌。

断奶后的饲养管理在随后的日子里,母猪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以使其身体能迅速适应非哺乳状态,并恢复到合适的食量和生产状态。

饲料管理断奶后的母猪食量会有所下降,此时饲料合理搭配非常重要。

应逐渐减少高能量、高蛋白的饲料,增加粗饲料,如禾本科植物等。

养殖技术-分阶段管理妊娠母猪技术要点

养殖技术-分阶段管理妊娠母猪技术要点

养殖技术-分阶段管理妊娠母猪技术要点母猪饲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

俗话说:“出生差一两,断奶差一斤,出栏差十斤。

”可见仔猪的出生素质很重要,而母猪的饲养管理与仔猪的出生素质、窝产仔数及产仔窝数有着直接的关系。

因此,需按阶段饲养好母猪,以增加经济效益。

一、第一阶段(断奶至配种)1.管理目标:促进母猪发情,增加排卵数,增加窝产仔数。

2.短期优饲:饲喂高蛋白、高能量母猪专用饲料。

3.管理要求:后备猪在配种前14天开始短期优饲,经产猪从断奶第二天到配种采用短期优饲饲喂。

注意:对于不发情的母猪尤其是后备母猪可用催情针和药物诱导发情,并饲喂优质的饲料,供给充足的饮水、通风卫生搞好、冬天防止冷应激、加强母猪运动。

引起母猪屡配不孕的病因主要有伪狂犬、猪瘟、蓝耳病、乙脑等疾病。

另外,哺乳期母猪的体重通常下降很大,短期优饲可以增加猪的排卵数,经产母猪宜28天断奶,初产母猪宜25天断奶,这样就不会影响到以后的生产性能。

二、第二阶段(妊娠0-30天)1.管理目标:提高受精卵着床率。

2.饲喂要求:营养均衡的低能量妊娠母猪前期饲料。

配种当天不喂,前三天喂1.3-1.8公斤饲料,以后每头每天2公斤左右,不能多喂。

注意:此时的能量水平过高、采食量过高,能引起肝脏血液流速加快、体内黄体酮清除加快,能导致子宫乳分泌减少,造成早期胚胎死亡。

此时期还要注意妊娠发情和假妊娠。

三、第三阶段(妊娠30-75天)1.管理目标:调整母猪膘情,节约成本。

2.管理程序:可根据母猪的膘情调整饲喂的数量,饲喂妊娠母猪前期营养均衡的低能量饲料。

四、第四阶段(妊娠75-95天)1.管理目标:促进乳腺发育。

2.饲喂要求:使用妊娠母猪前期饲料、营养均衡低能量饲料,以每天每头2公斤为宜。

注意:此阶段是乳腺细胞发育时期,关系着泌乳能力大小。

若此阶段采食量过大,能量过高,母猪易得产后热,易引起仔猪的黄白痢。

另外,此阶段还要做好伪狂犬、蓝耳、口蹄疫、乙脑、大肠杆菌等疫苗的产前免疫接种。

妊娠母猪管理技巧

妊娠母猪管理技巧

妊娠母猪管理技巧1、母猪妊娠判定: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经过一个整体表现发情周期未个股表现发情,基本上表示母猪已妊娠,其外部表现为:“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顺动作稳,食欲增加上膘快,皮毛发亮紧贴身,尾巴下垂很自然,阴户缩成一条线”。

除采行传统方法以外,尚有阴道活组织检查法、诱导发情检查法、X光透视法、超声波测定法、尿中雌激素测定法和血清沉降速度检查法等。

2、母猪的妊娠期:一般为108~120天,平均为114天,为了便于记忆,可用“三、三、三”来表示,即母猪妊娠期为3个月3周零3天。

3、母猪早产初期管理:妊娠初期指妊娠前0~40天,受精卵从输卵管向子宫移行,到达子宫部位大约需要15天,20天左右还不能着床。

受精卵在子宫子宫着床形成胎盘需要30~40天。

在这段时间里,许多原因在于会造成胚胎损失,诸如跌倒、打架、饲养环境的突然变化、发热等。

妊娠初期胎儿发育急速,用不着特意充分考虑考虑胎儿发育的额外饲料,如果过量给料,母猪过肥会引起受精卵或胎儿罹难的死亡,使产仔数减少。

妊娠初期流产的一般征兆是:有的母猪厌食1~2餐,有的一点点精神不振。

4、母猪妊娠中期运营管理:妊娠中期指妊娠后第40到80天,胎儿通过胎盘在母猪阴道牢固的着床生长的时期,流产和死胎很少发生。

这一阶段由于胎儿生长缓慢,不必增加大量饲料,要给予一定的青绿饲料,减轻饥饿感,防止过肥,有利于通便。

饲料青绿饲料掺入丰富的维生素,饲喂青绿饲料,可以提高繁殖率,使仔猪健壮,缩短母猪的使用年限。

5、母猪分娩后期管理:妊娠后期指妊娠其后80~110天,妊娠前半期胎儿发育很快,大体到110胎龄时就完全成熟。

为使母猪在产后迅速恢复体力,同时满足胎儿的生长需要生存以及为泌乳蓄积营养,必须增加饲料的供给量,比平时增多10~15%。

如果日粮商品价格不足,不仅胎儿发育不良、不整齐,仔猪很弱,育成率下降,而且也给母猪带来影响。

在营养方面,要注意钙、磷和维生素的供给。

要给予一些蛋白质饲料。

母猪早期妊娠管理制度

母猪早期妊娠管理制度

母猪早期妊娠管理制度一、概述母猪的早期妊娠管理是猪场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着母猪的产仔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经济效益。

在母猪早期妊娠管理中,应充分发挥繁殖管理的作用,做好饲养管理、环境管理和疾病防控工作,确保母猪的健康生长和胎儿的顺利发育。

二、饲养管理1、饮水管理在母猪早期妊娠时,应给予母猪充足的清洁饮用水。

水的供应应该保持持续性,保证水的新鲜和清洁,以满足母猪们饮水的需要。

同时要定时清理水槽,预防水质污染。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保障母猪的充足用水,以防止母猪因脱水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2、饲料管理母猪在早期妊娠时,应根据身体状况和生理需要,合理配给饲料。

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以满足母猪生长发育的需要。

同时,要防止过度饥饿和饱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粗纤维和蛋白质,以保障母猪营养的均衡摄取。

此外,饲料的质量要保持稳定,避免引起母猪的厌食情况。

3、疾病防控母猪在早期妊娠时,由于身体的变化,抵抗力会减弱,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害。

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定期给母猪进行疫苗接种,加强疾病的预防,减少疫病的侵害。

同时要保持猪舍的卫生清洁,做好病害的防控工作,预防母猪的生病。

三、环境管理1、温度管理母猪在早期妊娠时,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应保持猪舍内的温度适宜,避免受到寒冷和高温的侵害。

在冬季要加强猪舍的保温,保持舒适的温度,防止母猪因受寒影响胎儿的健康。

在夏季要保持通风良好,降低室内温度,避免热应激,保障母猪的健康。

2、空气质量管理母猪在早期妊娠时,要保持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避免污浊空气对母猪的影响。

要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尿液等有害气体产生的物质,保持猪舍内的卫生清洁,减少有害气体对母猪的影响。

3、照明管理在母猪的早期妊娠时,要保障适宜的光照条件,以促进母猪的生长和胎儿的发育。

在猪舍内要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避免强光和弱光对母猪的影响。

在夜间要保持适宜的光照,以保障母猪的休息和生长。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母猪饲养管理关系到生产性能和肉猪质量,因此母猪在受胎、产仔期、乳养期以及断奶期都应有正确的管理。

一、妊娠期:1、把妊娠期分为开始期、中期及接近产仔期,分别对其进行管理。

2、在受胎后的15-30天内应定期检测胎儿发育情况,以保证胎儿发育良好并保证产仔率。

3、确定母猪妊娠期,饲喂正确的饲料,给予必要的抗菌、营养、预防疾病等福利性管理,确保母猪的身体状况良好,为产仔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

4、应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保证母猪春秋季采用温暖防忧,日间保持正常湿度,夜间保持比日间湿度低10‰,温度保持在10-15℃,切忌不能出现寒冷现象。

二、产仔期:1、在产仔期管理中,应要求母猪分娩前身体独立,以及在壶车移动时保证足够的水量,给予充足的休息、营养,降低生理积极反应的发生,保证最高的安全性。

2、在产仔期前2天开始加餐,饲喂奶猪配合饲料,有助于母猪的健康并降低仔猪抗病能力的降低。

3、产仔期应及时进行耳头拍打,以确定产仔数、性别、生存情况。

4、应立即控制温度、湿度和风速,阻止仔猪体外受凉,保证新生仔猪的健康生长。

5、不宜过早地离开栏位,应协助母猪养育仔猪吃奶,让它们互相认识并增进双方的感情。

三、乳养期:1、乳养期应保证母猪身体的良好状况,科学而有效的控制体重。

2、及时补充均衡的饲料,有助于母猪的繁殖性能,能够有效提高仔猪生长发育以及断奶后母猪复育。

3、要严格控制畜舍温度,防止出现负面反应降低繁殖性能,促进母猪乳养期体内外发育。

4、母猪乳养期仍需进行免疫管理,以预防抗菌病危害,及时给予补液和维生素支持,确保母猪营养摄入充足且合理。

5、定期对母猪筋骨系统进行检查,确保乳养期预防和治疗骨关节病及慢性胃肠炎。

四、断奶期:1、断奶期应适当减少饲料摄食量,断奶后营养改变饮食质量,丰富的营养使母猪弥补胎后消耗的营养和断奶期的改变。

2、断奶期也是进行补液和体内营养补充的重要时期,应尽量补充多个维生素,改善母猪身体状况。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怀孕母猪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具体如下:一、前期(配种~怀孕21天)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胎儿早期死亡的很多,死亡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另一个在配种后的21天左右,所以这一时期通过搞好管理,减少胎儿死亡就显得非常重要。

此时胎儿还非常小,对营养总量的要求不高,但对饲料质量要求很高。

如果给母猪喂以过酸、过热、过冷、发霉、变质或有毒的饲料,如棉籽粕、菜籽粕、霉菌污染的玉米等都会引起胚胎死亡。

此外,能量过高也能引起胎儿死亡,所以膘情适中或者肥胖的母猪在配种后一定要减料,一般每头猪一天喂妊娠母猪料3-4斤,如果母猪体况较差可不减少喂量。

这一阶段母猪一般在后备圈或者空怀圈饲养,根据母猪体型大小、强弱不同分为不同小群,饲养在一个栏里,每栏4~6头,每头占用面积应在2。

5平方米以上。

在21天左右进行妊娠鉴定,确定怀孕的母猪要即时转入怀孕(妊娠)母猪舍进行饲养。

三、中期(怀孕22~84天)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传统经验,重视怀孕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营养和管理是必须的,但是对怀孕中期的管理也不能放松。

这个阶段胎儿发育较慢,对营养的总量要求不高,所以要抓紧这一时期进行体况的调整。

对于体况正常的母猪,可以在21天前的饲喂量上增加半斤左右。

一般为三斤半到四斤半.如果母猪过肥或过瘦就需要根据前边的评分标准进行加料或减料。

评分1分的母猪一天要增加喂料量1~1。

2斤, 2分的增加半斤,4分的减少半斤,5分水平减少1~1。

2斤。

为了避免母猪减料后饥饿不安和为怀孕后期增加采食量提供胃容量,可以喂一些青饲料或在饲料中增加10-20%的优质草粉,但总量不能太大,以免引起母猪肚大下垂。

怀孕中期母猪应当在单体定位栏内饲养,虽然在定位栏内养猪存在着运动困难,母猪肢蹄病多等不利的一面,但是方便管理、有利于个体观察、单个喂养,能起到有效控制母猪体况,防止争斗引起流产,减少饲养面积等众多好处,所以整体利大于弊,在养殖户中应用比较普及。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策略为确保母猪怀孕后能够顺利生产健康的仔猪,饲养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饲养管理策略:1. 控制饲料摄入在怀孕的前三个月,母猪的食欲不会增加,因此要控制饲料的摄入。

在此期间,每日投喂仅为两到三次,以保持每顿饭的量少且容易消化。

这样可防止母猪在短时间内摄取过多食物,影响它们的健康。

在怀孕的后半段,为了满足母猪日渐增加的能量需求,可逐渐增加投喂次数和饲料的摄入量。

2. 给母猪提供足够的水源怀孕的母猪需要足够的水来保持身体健康。

在饲养管理中要确保它们始终有新鲜的饮用水源。

逐渐适应母猪以喝自来水的方式饮用水,以防止给它们水质或水源环境上出现不同的变化造成紧张和抵抗力减弱。

3. 排他处理十分重要的一点是排除任何可能造成应激或伤害的因素,捆绑或一些其他的不适方式可能导致母猪受伤或对环境变化产生抵触情绪。

避免让其他猪或动物接近母猪以减少紧张情绪。

4. 控制母猪的体重在怀孕期间,母猪的身体活动量会逐渐降低。

因此,要防止母猪的体重增加过快。

过度肥胖会增加分娩的风险和难度。

因此,在怀孕第一阶段应保持较轻身体状态。

5. 提供适宜的放养环境怀孕期母猪排泄物增多,干净的放养环境就尤为重要。

提供干净、卫生、舒适和宽敞放养环境可以减少母猪的抵抗力降低的风险。

6. 排氨除臭母猪排泄出的尿液可以产生强烈的氨气味道,影响猪舍空气环境甚至影响母猪健康状况。

因此,要注意采取除臭措施,定期清理猪舍,让母猪有清新空气环境,提升其健康状况。

7. 观察母猪的生长情况定期观察母猪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身体状态异常的情况。

如果母猪出现不适或健康状况下降的情况,则应及时联系兽医。

只有保证母猪在健康的状态下才能确保其生产出健康的仔猪。

总之,通过上述饲养管理策略,可以保证母猪在怀孕期间健康无忧,生产出健康的仔猪。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方案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方案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案饲养妊娠母猪的任务:一是保证胎儿在母体内顺利着床得到正常发育,防止流产,提高配种分娩率;二是确保每窝都能生产尽可能多的、健壮的、生活力强的、初生重大的仔猪。

三是保持母猪中上等体况,为哺乳期储备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

针对母猪在妊娠不同时期不同的生理特点及对日粮的不同需求,我们通常把母猪分成四个阶段饲养与饲喂。

1.已配待查母猪:指配种1-3周的母猪,此时是受精卵着床期和胚胎器官的形成分化期。

母猪对日粮的营养水平不很高,但对饲粮质量要求很高,母猪要严格控制饲喂量,饲喂不能过多,每天1.8-2.5公斤左右,摄入的能量过高,会增加胚胎的死亡,并且不宜对母猪频繁调圈,影响受精卵着床,也容易产生畸形胎儿。

2.妊娠前期母猪:配种后22天88天,母猪维持期。

此时母猪饲粮每天2--2.5公斤左右,要求保持中等膘情即可。

3.妊娠后期母猪:配种后89107天。

此时是胎儿生长发育最快期,母猪饲粮每天应增加至2.53公斤,保证出生胎儿体大健康。

4.围产期母猪:配种后108产仔。

此时应每天递减饲喂量,降低胃肠道对产道的压力保证母猪顺产。

妊娠母猪对日粮的要求。

要求日粮质高均衡的全价饲料,尤其对氨基酸的要,并且配合青绿饲料最好。

注意饲料的发霉变质,发霉饲料原料应废弃。

妊娠母猪对环境的要求及习惯:猪比较喜好干净卫生的环境。

要求饲养人员首先要抓好母猪的定位工作,让它定点排粪尿,日后母猪会养成很好的卫生习惯,减少疾病的发生。

猪是群居性动物(公猪要单饲),每头猪躺卧占地面积约1.5㎡左右,每个圈舍饲养34头,每头猪要有足够的休息空间。

母猪分群饲养时,要大小分开,强弱分开,病残猪只单独饲养,以避免饲喂时争食、打架,相互咬伤等。

猪喜凉怕热,妊娠母猪适宜的温度1028度。

由于母猪体脂较高,汗腺又不发达,外界温度接近体温时,母猪会忍耐不了,出现腹式呼吸,同时体内胎儿得不到充足的氧,出现流产,死胎、木乃伊增加。

定期通风换气,降低舍内氨气、甲烷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尤其是冬季,通风换气与保温相矛盾,往往忽略了通风换气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孕母猪的阶段管理办法
怀孕母猪分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不同的管理,具体如下:
一、前期(配种~怀孕21天)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胎儿早期死亡的很多,死亡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在配种后的9—13天,另一个在配种后的21天左右,所以这一时期通过搞好管理,减少胎儿死亡就显得非常重要。

此时胎儿还非常小,对营养总量的要求不高,但对饲料质量要求很高。

如果给母猪喂以过酸、过热、过冷、发霉、变质或有毒的饲料,如棉籽粕、菜籽粕、霉菌污染的玉米等都会引起胚胎死亡。

此外,能量过高也能引起胎儿死亡,所以膘情适中或者肥胖的母猪在配种后一定要减料,一般每头猪一天喂妊娠母猪料3—4斤,如果母猪体况较差可不减少喂量。

这一阶段母猪一般在后备圈或者空怀圈饲养,根据母猪体型大小、强弱不同分为不同小群,饲养在一个栏里,每栏4~6头,每头占用面积应在2.5平方米以上。

在21天左右进行妊娠鉴定,确定怀孕的母猪要即时转入怀孕(妊娠)母猪舍进行饲养。

三、中期(怀孕22~84天)我国群众养猪有“母猪怀孕抓两头”的传统经验,重视怀孕第一个月和最后一个月的营养和管理是必须的,但是对怀孕中期的管理也不能放松。

这个阶段胎儿发育较慢,对营养的总量要求不高,所以要抓
紧这一时期进行体况的调整。

对于体况正常的母猪,可以在21天前的饲喂量上增加半斤左右。

一般为三斤半到四斤半。

如果母猪过肥或过瘦就需要根据前边的评分标准进行加料或减料。

评分1分的母猪一天要增加喂料量1~1.2斤, 2分的增加半斤,4分的减少半斤,5分水平减少1~1.2斤。

为了避免母猪减料后饥饿不安和为怀孕后期增加采食量提供胃容量,可以喂一些青饲料或在饲料中增加10—20%的优质草粉,但总量不能太大,以免引起母猪肚大下垂。

怀孕中期母猪应当在单体定位栏内饲养,虽然在定位栏内养猪存在着运动困难,母猪肢蹄病多等不利的一面,但是方便管理、有利于个体观察、单个喂养,能起到有效控制母猪体况,防止争斗引起流产,减少饲养面积等众多好处,所以整体利大于弊,在养殖户中应用比较普及。

在饲养量较大的猪场,一定要加强管理,坚决防止饲养员不负责任,喂猪时图省事,不管体况随意倒料的做法。

有条件可以安装自动送料和定量喂料相关配套设备,只要设置好喂量,可以彻底防止人工随意喂料造成的差错,保证通过控制猪的采食来准确的控制母猪体况。

同时,这一阶段应随时观察母猪的健康情况,每天检查母猪采食、精神、粪便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迅速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三、后期(85天~产仔)这一阶段胎儿生长发育很快,新生仔猪体重的2/3左右都要在这一阶段长成。

因为母猪是
多胎动物,按每胎12头仔猪计算,这一阶段仅胎儿体重就要增加近20斤,所以母猪需要的营养物质会大量增加,在管理上要开始增加喂料量,并逐渐减少最终停止饲喂草粉。

一般每头母猪喂料在怀孕95天以前增加到5斤左右,95天以后不限量,母猪能吃多少吃多少。

怀孕母猪从85天改为哺乳母猪料,因为怀孕后期母猪还要为产仔后泌乳贮备一定的营养,改为哺乳母猪料会促使母猪的乳腺发育,增加泌乳期的产奶量。

一般怀孕后期增重越多,那么哺乳期减重也越多,也就是说怀孕母猪体内积攒的营养物质是为泌乳而准备的,通过转化为乳汁可以迅速被利用掉。

所以凡怀孕期增重较快,哺乳期体重又很快减少的母猪都是好母猪。

怀孕母猪预产期一定要算准,并提前10天开始每天进行一次检查,发现有快要产仔分娩变化的母猪就及时送入产房(分娩舍),正常猪在产前七天要赶上产床,上产床前要对母猪进行清洗消毒。

在产前三天每头母猪喂料量减少到4—5斤/天,产仔当天不喂料,否则很多母猪会因为产仔时体质虚,在产仔当天吃饱后,产仔后就会出现积食、消化不良等症状。

四、怀孕母猪管理的注意事项
1、注意饲料品质。

怀孕期母猪饲料品质要优良,不能喂发霉、腐败、变质、冰冻、有毒或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饲料,否则会引起弱仔、死胎、流产。

饲料的营养一定要全面,
原料也不要经常变换,并保证饮水充足,干净卫生。

2、怀孕母猪转群。

根据母猪体质、体重和怀孕阶段对妊娠母猪转群,先后从空怀舍转入怀孕舍,最后转入产房,以便更好地进行护理。

转群时不要驱赶得太急,不能打猪、惊吓猪,防止造成流产。

3、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按程序进行各种传染病的防疫注射和预防保健,要注意不能随意使用药物,防止危害胎儿。

注射疫苗时要尽量减少应激,防止机械性流产。

对猪舍内外及饲养场地,每周定期进行清扫与消毒,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4、沐浴消毒。

母猪怀孕107天左右,就要由妊娠猪舍转到产仔(分娩)舍,进入产床内饲养。

进入产房前,对母猪身体特别是乳房及外阴部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冲洗猪体时要用温水,不可用凉水冲洗,以免造成母猪感冒,引起泌乳力下降,分娩不顺利。

5、精心管理。

妊娠前期母猪可合群饲养,但不可拥挤,应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怀孕后期应单圈(栏)饲养,临产前应停止运动。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不要过热过冷。

怀孕母猪平时不要驱赶,严禁鞭打,防止拥挤、惊吓和滑倒引起流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