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作文
前半生读后感作文

前半生读后感作文前半生读后感作文7篇。
我们在读书时,语文考试中一般都会接触到作文,写作文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和想说的话用文字表达出来。
你一般写作文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呢?作者搜集了“前半生读后感作文”相关主题资料,现在分享给您,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前半生读后感作文【篇1】我的前半生读后感看完《我的前半生》我不得不说,我是真的感慨万千。
一个女人必须要拥有一样别人永远也无法拿走的东西。
被逼离婚的子君令我们同情,但在同情的之余却仍希望子君能够好好反省为何涓生会变心。
同时,由懦弱、依赖、天真慢慢变成坚强、勇敢、女人味的子君,令我们佩服。
若遭遇同样的境况,又能有几个人能做到像子君那样呢?婚姻更多的是需要两个人的维持,信任而非简单的相信,宽容而非被动的容忍,平等而非索要的公平.子君过xx年的小鸟依人的生活,却在一霎那,崩溃.给我们留下的是对爱情和婚姻的思考.钱钟书在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子君在一个人生活的那段日子里,终于透彻。
亦舒说,结婚与恋爱毫无关系,人们老以为恋爱成熟后便自然而然的结婚,却不知结婚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可以结婚,简单得很。
爱情……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生下来的时候都是自由的,只是为了生活,我们把自己束缚在一个囚笼里,时光是洪流,没有人能够抗拒,打破桎梏的最后却是另一片藩篱,没有完全的自由。
我们一直在寻找中。
这个世界有你做不到的,也有你得不到的。
生命本身是寻求一份安定的过程。
里尔克有首诗里说:一切寻找你的人,都在试探你;那些找到你的人,都会束缚你,用图画,用姿势。
爱情只是一瞬间的产物,不可能永葆青春,在某一时间,某一地方,曾经发生过,令人心动、伤神,就是爱情的定义了吧。
所以,子君最后握住的只是婚姻,世人的下场只有结婚与单身,她选择了其中之一,是因为曾有过的不安全感,我想,婚姻是需要维持的东西,她只是愿意为其努力,结果,又何必知道。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我的前半生读后感1将将离婚之时,子君一脸愤然,一肚苦水,一脸愁绪。
亲人的势利数落不必放心上,离婚是自己的事。
却也忍不住朝好友唐晶吐苦水,唐晶却打断她,“每日只准诉苦十分钟。
”她笑,“你不能沉湎在痛苦的海洋中,当做一种享受,朋友的耳朵耐力有限,请原谅。
”这番道理当牢记心上。
“不要为泼洒的牛奶而哭。
”“关于离婚这件事,一般人不外只有两个看法,一个是即时离异,不必犹豫,另一个是决不能离,拖一生一世。
”离婚后的子君可谓脱胎换骨,安而赞道:“妈妈,你变得太年轻,太漂亮了!”“又开朗又活泼!”记得以前她还曾反问子君,“妈妈,你做过什么?”每日就是打打牌逛逛街。
她却自我嘲弄,“失去丈夫,得回美丽,嘿,这算什么买卖?”直到她同翟君约会才叫她找回自信。
事实是,划算的买卖!离婚的阴霾过去许久后,子君做了个萌,梦见自己,细细的过了时的瓜子脸,大眼睛,微凸的鼻子,略肿的嘴巴,脸色憔悴。
她看清楚了自己,像卫斯理一般,看到了自己,并没有痊愈。
看得见自己,是种幸福。
知晓自己的状态才好继续前行。
谁都无法真正放下过去,能做的只有不理,不强迫,也不能想念。
这样,它便就不缠着你了。
如同事情,想通了固然是好,想不通,不去想便也是一种通了。
离婚后,子君生活不坏,可传统上说,女人嫁不到好老公,居然还自认为过得不坏,那就是有毛病,独身女人有什么资格言快乐?装得再自然亦不外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传统真恨死人。
看到这,正巧在听一首名叫《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的歌,人到底是群居动物,离不了伴。
人都一定要有寄托,于女人是依靠,于男人是牵挂。
人们一直说:女人在恋爱中到底不一样。
但书中解释道:这完全与恋爱无关。
子君之所以容光焕发,有一种胜利的快乐感觉所引起:仍有人欣赏我,我不寂寞,我有了寄托。
”此书所言道理倒直白地都写了出来,什么“朋友之交要淡如水才长久”什么“自嘲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之一”又如“世事往往如此,想回头时也已经来不及,即时你肯沦为劣马,不一定有回头草在等着你”又如“活一把年纪,什么叫爱,什么叫恨?”充其量不过一句“有好感”罢了。
季羡林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季羡林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嘿,大家好!最近我读了季羡林先生的《我的前半生》,感触还挺深呢。
书里季老的经历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段往事。
那时候我刚上大学,对啥都新鲜得不行。
我们学校有个特别大的图书馆,我第一次进去的时候,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眼睛都不够使了。
那一排排的书架,满满的书,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知识的海洋。
我记得有一次,为了找一本关于历史的书,我在书架间穿梭。
找着找着,突然发现一个角落里有个老爷爷也在找书。
他戴着一副老花镜,头发花白,但是眼神特别专注。
我好奇地凑过去看他在找啥书,结果一聊起来才知道,老爷爷是学校退休的老教授。
他跟我讲了好多他年轻时候读书的故事,说那时候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特别珍惜读书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了季羡林先生在书里写的他年轻时求学的经历。
季老那时候也是克服了重重困难,一心扑在学习上。
我就觉得,咱现在条件这么好,更得好好学习呀。
从那以后,我经常去图书馆,每次去都感觉像是在和季老以及那位老爷爷一起对话。
在那些安静的角落里,我仿佛能听到他们的鼓励,让我不断努力。
读完《季羡林我的前半生》,我明白了,不管在啥时候,学习都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
就像我在图书馆的那些经历,虽然很平凡,但是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哎呀,说了这么多,反正这本书真的挺不错的,大家有机会也可以读一读,说不定也能像我一样,从里面找到一些属于自己的感悟呢。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最新范文5篇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最新范文5篇《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范文一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看到了很多历史秘闻。
历史真有意思,其实它很人性,很自然,不象我们学到的历史书写的那么简单,不是黑就是白。
被历史书写成白脸的人未必就没干过坏事,被写成黑脸的也未必没干过好事,并且他做那件事自有他的道理。
了解历史要先了解人性。
复辟大清之业虽然艰难,但浦仪一生都在为之努力。
虽然他的方法没用对,找的人也没找对,还花了不少冤枉钱,但谁又能保证,换另一个人会比浦仪做得好呢复辟大清的路如果采用的是另一种方式,也许会小有成就,但真正要复辟成功在当时那个时代何其之难!没有了财政支持和军队支持的遗老遗少们再努力再不惜一切代价也难以成功,因为在乱世没有军队一切就如同画饼而已!可惜这一点浦仪看不到。
或者,他错误地以为,借助别人的军队能够帮自我实现目的,可是他忘了,每个人都有私欲,既然别人有军队能够统治全国,为什么别人非要让他当最高统治者呢所以,在建立国家方面,军队是无法借的,溥仪用了一生才明白。
前半生忙忙碌碌,自以为大业垂成,却谁知只是白送了别人银子,给别人做了嫁衣;后半生颠沛流离,更有牢狱之困,最终以平民身份完结。
有谁能象溥仪一样,能有这样戏剧性的大起大落的人生想来历代末代之君皆有此感吧可是,溥仪唯一能够感到幸运的是,他没有象有的末代之君那样,被现世之君杀掉。
这是他的运气。
叹哉!前半生如在梦里,以为自我能改写历史;后半生知其不可为,却也不由自我能决定了。
叹哉溥仪一生!《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范文二这本书挺好看的,第一次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三天我就看完了。
本来我是规定自我每一天阅读一个小时,在看这本书期间,我忍不住的就会多看半个小时。
并且在第二天看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种期待。
整个故事很简单,所以看起来很简便,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就主要的几个人物就凑成了一个故事脉络。
子君和涓生是两夫妻,他们大学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了。
涓生是个西医,也算有钱有地位,自从结婚后,子君就变成了家庭主妇,带孩子,逛逛街,打打麻将。
我的前半生溥仪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溥仪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关于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自传体小说,作者是溥仪本人。
这部书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详细地描述了溥仪从出生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经历和感受。
通过这部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溥仪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帝王的孤独和无奈。
在读完《我的前半生》之后,我深受震撼。
溥仪的经历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他
从小就被置于一个特殊的身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
然而,这个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和快乐,相反,他的生活充满了磨难和挣扎。
在他的描述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于自己身份的无奈和痛苦,他渴望自由,渴望摆脱束缚,但却又无能为力。
这种内心的挣扎让我深感同情,也让我对他的人生充满了敬佩。
除了对溥仪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描述,这部书还通过溥仪的视角,展现了中国晚
清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
在他的叙述中,我看到了当时中国的种种问题和困境,以及这些问题对于一个皇帝的影响。
溥仪对于清朝的衰落和国家的动荡,表达了自己深深的忧虑和无奈。
通过他的叙述,我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了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总的来说,读完《我的前半生》,我对于溥仪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帝王的孤独和无奈,也让我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书不仅仅是一个帝王的自传,更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生动描绘,让人们可以通过一个历史人物的视角,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我相信,这部书将会对于每一个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对于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篇)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3篇)《我的前半生》观后感篇一唐晶是一个知性、魅力、聪慧的好女孩。
作为一个性子稳、学历高、智慧达、能力强、实力大的高级白领,在同事、朋友、爱人眼中,唐晶一直都是一个气质高贵、美丽迷人的女神,所以大家都很倾慕她、崇拜她、敬重她。
尤其是对电视前的观众来说,唐晶就是所有有志青年的一个奋斗目标、努力对象和效仿模范,就连我也忍不住都在默默学习,学习她的优雅和从容,学习她的优秀和卓越。
唐晶是一个善良、温柔、诚挚、可靠的女子。
作为一个任劳任怨的好闺蜜,不管罗子君有什么样的烦恼和挫折,她都会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为朋友两肋插刀,丝毫不会有一句的推卸之词,也没有半分的抱怨之语。
还记得在罗子君离婚的那段生涯里,一直都是唐晶在旁边忙前忙后,她不仅要时刻劝慰开导消沉颓废、一蹶不振的罗大小姐,还得竭尽所能、无怨无悔地帮罗子君照顾孩子、安抚家人,她这样随传随到、不求回报的模样真真是美丽到了极点,也可心到了极点。
唐晶是一个不折不扣、魄力十足的女强人。
为了成为一个人人眼红的公司高管,唐晶必定是沿着一条荆棘之路而来的,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为了拼业绩、拢客户、赶工作,唐晶可以做到不吃不喝、彻夜通宵,她也可以做到在宿醉过后按时按点、按时按量的完成工作,她更可以做到在病痛折磨、胃病肆虐的时候加班加点地忙碌,她这样拼命努力、奋力拼搏的精神很是让人觉得感动和心疼。
其实,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出类拔萃、耀眼夺目的人,唐晶一直都在自强不息、无惧无畏的砥砺前行着,尤其是在阴谋诡计、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商场上,她更是勇敢的举起了自强不息、杀伐果断、不离不弃、不折不挠的宝剑,以此让自己完成了华丽的逆袭,然后彻底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精明果断的女斗士。
我很喜欢唐晶,因为为了朋友和爱人,她可以变得那么耐心和贴心;我很佩服唐晶,因为为了成功和梦想,她可以变得那么勇敢和坚强;我很仰慕唐晶,因为为了事业和责任,她可以变得那么自律和自强。
但我也十分心疼唐晶,因为她用艰苦和血泪让自己成为了一个看起来不需要很努力就可以过上好生活的人,也因为她将温情和鼓励都给了别人,却偏偏对她自己那么残忍、那么冷漠。
我的前半生溥仪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溥仪读后感《我的前半生》是一部关于溥仪生平的传记,通过作者对溥仪的深入研究和描写,展现了这位末代皇帝的一生经历和内心世界。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溥仪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也对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溥仪作为清朝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
他在年幼时被立为皇帝,却又在短短几年内亲眼目睹了满清王朝的覆灭,自己也被迫宣布退位。
在这一过程中,他经历了身份的巨大转变,从皇帝到普通百姓,这种身份的变迁对他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伤害。
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仅失去了皇帝的尊严和权力,更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
这种身份的变迁和心灵的伤害,使得溥仪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在书中,作者对溥仪的内心世界进行了深入的描写,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在被废黜后,溥仪曾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在外国生活,也曾在国内被软禁。
这种生活的变迁和不确定性,让他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他对自己的身份和命运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迷茫,这种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让人们更加感同身受。
同时,溥仪在书中展现出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反省。
在他的一生中,他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和挫折,这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他思考自己的身份和命运,也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
在书中,他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己的反省,让人们更加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观。
通过阅读《我的前半生》,我对溥仪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他的一生经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和磨难,这让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人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也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通过对这位历史人物的了解,我也对人生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了解了一个历史人物,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

我的前半生读后感我的前半生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前半生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很喜爱的两位作家一位是亦舒,另一位是辛夷坞。
大学时候把她们的读到音乐作品读了又读。
既然撰写开始写影评和书评的文章,只不过要从自己最熟悉、最喜欢的作家的作品进阶。
今天想分享的书是亦舒的《我的前半生》。
女主是罗子君,一位美好又好运的女性。
大学毕业后就可以选择结婚,男友是学医的史涓生。
子君从学校出来后工作过一段时间,先是做了小学老师觉得小孩子实在是太顽劣,然后又做了一段时间书记员,觉得要仰人鼻息未必习惯。
最后在涓生建议下,干脆不组织工作做了全职太太。
医生的福利很好,入职就有还算宽敞的宿舍,收入也能供的起一家开销。
子君婚后孕育了两个可爱的小孩,老大史安儿是一位漂亮有活力的女孩子,老二史平儿二哥一个是纯真憨萌的女孩。
涓生后来自己开了一家诊所,随着运营管理逐步进入正轨,他们也成为了中产阶级,住宅宽敞,生活富足,家里有两个保姆,一个专职司机。
此时的家庭主妇罗子君每天的生活就是买买买。
她以为日子就讥笑能这样一直下去,从没有想过生活中还会有意外发生。
某个平凡的一天,涓生突然告诉她他要和她离婚。
自此,罗子君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医生太太步入了职业女性的道路。
重新进入社会,体验职业女性的劳苦忧伤,学习职场正直之道,选房报名各类兴趣班打发孤单时光,同时生命又因改变而焕发生机。
罗子君运气很好,她的道路其实比道路其他妇女要顺利很多。
十三年的婚姻,史涓生给了她富足的生活,使她免遭职场磨砺。
离婚之后,作为职场精英的闺蜜唐晶又忙前忙后帮她搞定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罗子君毕竟受过正规教育,智力和情商也是不差的,机构编制那份行政类的工作她很快便适应了。
组织工作得心应手之后,开始报名了很多特长班来驱赶孤独寂寞的时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前半生》读书笔记
用了大概个星期的时间将《我的前半生》这本书读完!《我的前半生》作者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当我看到这书中的字、图片时,多多少少有种心跳的感觉。
因为我读的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语言。
似乎我已经到了那个年代,已经身处辉煌的宫殿和沧桑的历史中。
那些泛黄的老北京照片触动我的心,那是怎样一个动荡的时期?我想现实生活在世纪的人根本无法想象。
《我的前半生》在年出版过,只是当时由于社会背景复杂,将稿本一些内容删掉了。
而我所看到的《我的前半生》是年第一次印刷,与年出版的相比,这次的全本内容更为完整,史实更丰富。
我能买的这全本,我很是激动。
对于我这个非常喜欢历史的人来说,无疑是得无价之宝!这本《我的前半生》从爱新觉罗·溥仪的家世开始说起,到入宫、登极、二次登极,再到去天津、东北、苏联,又后来的认罪,最后的特赦认认真真的将它们读下来,心情是沉重的。
我把自己当作作者,像是自己在经历漫漫人生!原来,我认为爱新觉罗·溥仪是中国历史上的罪人、不值得同情。
但是看到这书中的坎坷,我渐渐理解了他,并为他感到可惜,因为他生在帝王之家,他所受到的伤害于孤独、伤心。
溥仪的人生大起大落、磕磕绊绊的,他无法感觉到爱,只是满心的害怕、伤心、仇恨。
他高高在上,却没有百姓快乐。
他博学、有文采,却不能理解亲情。
他性格倔强,却在关键时刻唯唯诺诺。
他的人生像个悲剧,好在特赦后,他总所过上几天好日子,最后又被病魔困扰。
我突然感到,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平平静静、安安稳稳、健健康康就是福吧!至于我们有困难了,也要让心灵主动快乐,不要让糟糕的事毁坏我们美好的生活,人生不易,快乐、自由是多么重要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买年印刷的《我的前半生》读一读,那绝对是一种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