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职)第二章

合集下载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完整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完整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案第一节电路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

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

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

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一、电流的形成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提问)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I =t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3.电流的方向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

(画图说明)第三节电阻一、电阻1.导体对电流所呈现出的阻碍作用。

不仅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2.导体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

例:金属导体,它的电阻由它的长短、粗细、材料的性质和温度决定。

3.电阻定律: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并与导体的材料性质有关。

lR = ρS式中:ρ -导体的电阻率。

它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而与导体材料的性质和导体所处的条件有关(如温度)。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中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项目一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任务一初识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的现象。

(2)了解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目的、内容,对本门课程形成总体认知。

一、电的由来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一般物质不带电,当物质中有多余负电时将带负电,缺少负电时将带正电。

二、电的分类电按照电荷是否可以自由移动分成静电和电流两种。

1.静电:是不能流动的电荷。

2.电流:是可以移动的电荷。

当物体内部的电荷有规则地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电流又分为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两大类。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电流,称为直流电流(用字母“DC”表示);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用字母“AC”表示)。

三、本门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电路的基本概念、直流电路分析、电容、电磁应用技术、正弦交流电路、安全用电等7个项目内容任务二认识实训设备及器材(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电工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及器材。

(2)学会使用电工基本工具。

一、走进电工实训室(结合实训室实景讲解)配合实训室讲解介绍高压、低压交直流电源和各种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表等)。

二、实训设备配合实训室讲解实训设备包括交直流电源、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常用电工仪表与工具等。

1.交流电源实训室能提供220 V、380 V、0~24 V三种交流电源。

2.直流电源实训室能提供0~30 V可变直流电源。

3.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实训室能提供各种低压电器元件,完成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实训。

4.常用电工仪表实训室能提供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偏口钳、螺丝刀等常用电工仪表与工具(图1-11~图1-16),完成各项实训任务。

任务三实训室安全用电(1课时)学习目标掌握实训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学会急救方法,能对紧急状况进行正确处理。

一、实训室操作规程(1)进入实训室时,应穿好工作服、绝缘鞋,不得佩戴手链等金属饰品。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习题(答案)

第二章电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测量2.1电路与电路图填空题1.电路是指 所经过的路径。

最简单的电路是由 、 、 和 组成。

2.画出以下各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1)电灯 ,(2)接地 ,(3)电阻3.电路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状态。

电路中不允许短路。

电流,电源、负载、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通路、断路、短路选择题1、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A 、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B 、为电路提供保护C 、形成电流的通路D 、为电路提供能量D2、电路中安装熔断器,主要是为了( )。

A 、短路保护B 、漏电保护C 、过载保护D 、以上都是A判断题1、 电路在开路状态下,负载可能会损坏。

( )2、 负载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 )××2.2电流及其测量填空题1.习惯上规定 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的大小用电流强度来表示,其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电流强度的公式为I= 。

电流的单位是 。

2.1min 内通过导体的电量是12c ,流过导体的电流是 A ,若导体两端电压是8v ,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3. _____________是一种测量交流电流的专用仪表,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在不断开线路的情况下测量电路的电流。

正,电流;tq ,A0.2,40钳形电流表选择题1、一般家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为()A、100AB、0.3~0.6AC、2µAD、0.01 mA2、以A作单位的物理量是()A、电量B、电场强度C、电流D、电压3、电流的基本单位是()。

A、安秒B、安培C、库仑D、瓦特4.如图所示,直流电流表接线图,正确的是()。

BCBC判断题1、电流是由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2、电流超过额定电流或低于额定电流,用电器具都不能正常工作。

()3、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流的方向一致。

()√√×2.3电压及其测量填空题1.单位换算:150Ω= KΩ 150mA= A , 0.008v= mV2、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之差即UAB= 。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2024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适用对象全日制中职教育层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理论性。

三、参考学时144学时四、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职业知识(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及其参考方向的意义。

(2)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及电流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电路中各个电量。

(3)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正弦交流电路基本定律的矢量图,学会分析计算一般的正弦交流电路。

(4)理解功率的概念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5)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性线的作用和三相负裁的正确接法。

2.职业技能:(1)安全用电。

(2)常用电工材料的选择,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及维护。

(3)电阻、电容及电感的识别、检测。

(4)常用电路的识别及连接。

(5)三相交流电源及负载的连接。

3.职业素养:(1)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道德规范。

(2)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培养良好的自主能力和计划能力。

(4)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意识。

(5)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五、编写思路根据地区和学校实际,体现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探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岗位需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适应“项目驱动、任务引领”教学方式实施需要,在教材内容上,依据“教学大纲”对电工技术的专业要求,充分考虑职业岗位需求,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化应用性和实践性,尽力体现“简单、实用、够用、定性为主”的原则,在实施专业教学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教育。

《电阻的测量》说课稿

《电阻的测量》说课稿

《电阻的测量》说课稿王文辉题目:《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二章第六节“电阻的测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依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并参考了有关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编写面成。

其指导思想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积极探索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在讲授专业内容是,注意体现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教育的渗透,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2.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能说出“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测电阻的原理;理解测电阻的误差来源;会用“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测定给定电阻器的阻值。

⑵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二、学生现状分析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学生对“电阻的测量”有一定的基础,对“惠斯通电桥法”测电阻既陌生,又充满好奇,所以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跃跃欲试,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很高。

三、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利用“项目式”教学法,学生分成三个项目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活动约占课时的2/3,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误差分析、实验设计、动手实验等,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从而加深了对“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测电阻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实验器材1.项目一“惠斯通电桥法”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滑动变阻器、定知电阻若干、干电池若干、未知电阻若干、电键、导线若干。

2.项目二、三“伏安法”实验器材: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若干、未知电阻若干电键、导线若干。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第二次修改稿王亚义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2.职业能力: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职业素养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

知识基础模块教学单元教学内容目标与任务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认识实训室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电工实训室的电源配置,认识交、直流电源、基本电工仪器仪表及常用电工工具;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习兴趣安全用电了解电工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电压的规定,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的现场处理措施;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直流电路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会识读简单电路图;识别常用电池的外形、特点,了解其实际应用。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高教版)教案:电路

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高教版)教案:电路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2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电气组
课程
名称
电工电子技术
与技能
所在
年级
一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授课
系部
授课
班级
授课
日期
课题第二节电路
教学目标1.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

2.会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重点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会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教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
设备
干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
教学内容
第二节电路
一、电路
电路是电流流过的路径。

一个完整的电路通常至
少要由电源、负载(即:用电器)和中间环节三部分
组成。

带领学生识别各元
件,并在电路图中找
到对应的符号。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各元件实物及其作用。

提供5min时间为学生课上识记,5min后进行提问和默写。

针对电路元件图识记可布置课堂作业,加深巩固。





教后札记。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职)第二章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中职)第二章
叠加定理指出,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于 该支路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在进行电路分析时,可以利用叠加定理简化问题,提高计算效率 。
03
磁场与电磁感应
磁场的基本概念
磁场
磁感应强度
是存在于磁体或电流周围的一种特殊 物质,对处于其中的磁体或电流产生 力的作用。
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用符号B表 示,单位是特斯拉(T)。
磁感应线
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分布,人们设想 了一系列假想的闭合曲线,这些曲线 就是磁感应线,它们具有方向性。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01
02
03
安培力
当电流在磁场中受到磁场 的作用力时,这个力被称 为安培力,其方向可用左 手定则判断。
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到的 磁场作用力被称为洛伦兹 力,其方向可用左手定则 判断。
用于升高或降低电压,主要由 铁芯、绕组、油箱等组成。
电源变压器
用于电子设备和仪器中,提供 各种电压等级的电源。
自耦变压器
具有抽头,可以通过改变抽头 的位置来改变输出电压。
互感器
用于测量高电压和大电流,分 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变压器利用磁场和导线的相互 作用实现电能从原边传递到副 边的过程。
电路的基本组成
总结词
掌握电路的基本元件和连接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详细描述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基本元件组成。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 为电能的装置;负载是利用电能进行工作的设备;导线用于传输电流;开关用于 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流、电压及其测量
总结词
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4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为了方便判别,引入关联和非关联参考方向。 如图2-20(a)所示,选择元件两端电压U与流过 元件电流I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如图2-20(b)所示,选择元件两端电压U与流过 元件电流I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 向。
55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28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29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活动二 电压 电压又称为电位差,是衡量电场力做功能力 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如图2-10所示,若电场力把 正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为WAB,则功 与电荷q的比值就称做AB两点间的电压:
30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48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49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例2-3】如图2-18所示,已知电动势E=3V, 试写出电压U的数值。
50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解:图2-18(a)中,电压与电动势规定正 方向相反时,U=E=3V;图2-18(b)中,电压与 电动势规定正方向相同时,U=-E=-3V。
51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活动五 电功率 图2-19点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电路的功能之一 就是传输电能,分析电路时经常用到有关电功率 的计算。
52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53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V;电流的 单位是A;电功率的单位是W(瓦[特],简称 瓦)。常用的单位还有kW(千瓦)、mW(毫瓦),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活动一 电流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的多少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即电流强度,简称电 流。若用Δ q表示在Δ 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电量,则电流的大小可以表示为
23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如果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 称之为恒定电流。这时电流的大小可表示为
24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65
任务三 电阻
金属导体的电阻还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一 般金属导体随温度升高,电阻增加。也有少数合 金的电阻几乎不受温度影响,还有一些金属在温 度接近绝对零度时会出现超导现象,电阻突然变 为0 。 电工学上用温度系数表示这种现象,即温度 每升高1℃时,电阻所变动的数值与原来电阻值 的比值,用字母α 表示,单位为1/℃。
45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46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图2-16所示为电动势常用的两种表示方法。
47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在分析和计算时,对电动势也常选取参考方 向。当电动势的真实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同时,电 动势为正值;当电动势的真实方向和参考方向相 反时,电动势为负值。如图2-17所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秒), 电量的单位是C(库[仑]),电流的单位是A (安[培])。 此外,电流常用的单位还有kA(千安)、mA (毫安)和μ A(微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25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电流不仅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在电工学 中,一般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在金属导体中,由于移动的是自由电子,因而其 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如图2-8所示。
如图2-25(a)所示是几种常见的电阻实物, 图2-25(b)所示是图形符号。
63
任务三 电阻
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在材料确定的情况下, 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可表示为
64
任务三 电阻
式中,ρ 为导体的电阻率,单位为Ω ·m;L 为导体的长度,单位为m;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 单位为m2。
68
任务三 电阻
如图2-26所示为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 通常所说的电阻都是指线性电阻。
69
任务三 电阻
活动三 电阻器的识别与测试 一、电阻器的三种标称方法 1. 直标法 如图2-27所示,电阻值用数字与文字直接标 出。
70
任务三 电阻
71
任务三 电阻
2.文字符号法 用文字、数字和数字符号有规律地组合在一 起标识在产品表面,表示电阻值。阻值标志单位 符号有:Ω (欧[姆])、kΩ (千欧)、MΩ (兆欧)、GΩ (吉欧)、TΩ (太欧)。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活动一 电路的组成 概括地说,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按一定方式 连接起来组成的总体。如手电筒电路可以简单地 用图2-1表示。
7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8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1)电源。它的作用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 为电能,如图2-1中所示的干电池,将化学能转 化为电能。 (2)负载。负载又称为用电器,即将电能转 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确切地说,就是消耗电 能的装置,如图2-1中所示的灯泡。
31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J(焦 [耳]),电量的单位是C(库[仑]),电压 的单位是V(伏[特])。若电场力将1C的电荷 从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是1J,则AB两点间的电压 就是1V。 电压常用的单位还有kV(千伏)、mV(毫伏) 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32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11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活动二 电路模型 考虑到实际元器件多种电磁特性在强弱程度 上的不同,可以将组成电路的实际元器件加以近 似化、理想化,保留它的一个主要性质,忽略其 次要性质,并用一个足以反映其主要性质的模型 来表示,人们习惯上称这个模型为理想元件。
12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如果用理想电路元件表示和代替实际电路元 件,按照实际电路的逻辑规律连接,就形成了一 种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称之为电路模型。今 后书中分析的都是电路模型,并且用图形符号和 文字符号表示,称为电路图,简称电路。这样, 图2-1所示的电路就可以用图2-2来表示了。
26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27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设流过导体的电流是0.5A,在图2-9(a)中, 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Iab=0.5A;在图2-9 (b)中,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Iab=-0.5A。 这说明同一个电流,选择的参考方向不同,则有 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13
任务一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活动三 电路状态 1.通路(负载工作状态) 通路就是电源与负载接成闭合回路,如图24所示电路中开关S合上时的工作状态。
15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16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2.断路(开路状态) 断路就是电源与负载没有接成闭合回路,如 图2-5所示电路中的开关S断开时的状态。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对于一个电源来说,既存在电动势,又存在 端电压。电动势只存在于电源内部,端电压存在 于电源加在外电路的两端,由电源正极指向负极。 当外电路开路时,端电压在数值上与电动势相等。 电动势与电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都可 以用来表示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位差。在图2-15 所示的电路中,E和UAB的参考方向刚好相反,
58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59

任务三 电阻
60
任务三 电阻
61
任务三 电阻
活动一 电阻和电阻定律 导体对电流有或大或小的阻碍作用,人们称 之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 用符号Ω 表示,除欧姆外,常用的单位还有kΩ (千欧)、MΩ (兆欧),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62
任务三 电阻
72
任务三 电阻
73
任务三 电阻
3.色标法 用电阻上不同颜色环来表示不同标称阻值和 允许偏差,如图2-29所示。
74
任务三 电阻
4.如何选用电阻器和电位器 (1) 按用途选用合适的型号。对于一般用途, 可选择通用型电阻器。对于特殊用途,应选用专 用型电阻器。例如,对精密的电子设备,应选用 误差小、精度高的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线绕 电阻。对用于湿度高的地方,应选用防潮被釉线 绕电阻。
9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3)控制和保护装置。它的作用是接通或断 开电路,使电路或保护电路不被损坏等,如图21中所示的开关。 (4)连接导线。即连接电源、负载及保护控 制装置,它的作用主要是形成传输电能的通道。
10
任务一
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
通常所说的电路,是指电流通过的路径,它 有两个作用:一是传输和转换电能,例如照明电 路、电动机电路和电力传输系统等;二是传递和 处理信号,例如电视机电路、计算机电路以及各 种自动控制电路等。
39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例2-2】如图2-14所示,试分析分别以A, B,C这3个点为参考点时的VA,VB和VC以及UAB, UBC 和UAC。
40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解:以A为参考点时,则
41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同理,当以B为参考点时,则
当以C为参考点时,则
电压的方向在电路中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 用“+” 、“-”号表示,如图2-11(a)所示;另 一种是用箭头表示,如图2-11(b)所示。
33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例2-1】如图2-13所示,若U1=5V,U2=-5V, 试说明电流I的正负。
34
任务二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
解:在图(a)中,U1=5V,是正值,说明参 考方向同实际方向相同,电流的实际方向是从右 端流向左端,与参考方向相同,故而I取正值。 在图(b)中,U2=-5V,是负值,说明电压 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压的实际方向应 是由右指向左,电流的实际方向也应由右指向左, 与参考方向相反,故而I取负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