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冲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
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

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一、概述在现代社会,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安全风险的威胁,比如交通事故、火灾、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
这些安全风险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对于个人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立制度及机制、实施试点,完善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建立制度及机制1、制度设计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各种安全风险,特别是意外事故,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机制。
这些制度和机制应该包括:(1)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度针对各个领域的产品、服务、工程项目等,建立识别和评估安全风险的制度。
通过对产品、服务、工程项目等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找出安全风险隐患,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2)安全预警机制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实现对各类安全风险的及时预警。
及时处置针对特定领域的安全预警事件,防范可能引发的事故灾害。
(3)应急预案制度建立应急预案制度,统一规划应急措施,防范和控制因安全风险引发的紧急事件。
(4)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基本适用的安全标准体系,规定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最低安全标准。
(5)责任制度领导干部、生产经营者应该对所属人员从事的工作负有严重责任,构建健全责任体系,亟需建立健全行业责任追究制度。
(如掌舵驾驶总裁可以采取罚款、禁言等措施对管理人员进行追责)2、机制运作在建立制度的同时,配套系统和规范化操作程序的落实执行,建立一个科学、高效、便捷并易于推行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1)全面思考风险管理和控制不应限于规章制度,应强化规划与预设,贯彻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早期风险管理,并将风险管理作为一项早期成本考虑。
(2)科学评估在制定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实施跟踪评估,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对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并探索先进技术,使风险控制得到具体、科学的保障。
(3)有效预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预警系统,对各类危险事件进行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确保事故的及时消除,避免扩大化,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

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学校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
下面是一份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的草案,供参考。
一、风险预防机制1.学校要设立安全风险预防小组,由校领导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工作。
2.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类安全风险排查制度,包括校园环境安全排查、安全设施设备排查、学生行为安全排查等。
3.学校要开展定期的安全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4.学校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包括防火、防爆、防诈骗等方面。
二、风险管控机制1.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包括校园安全巡查制度、安全报告制度、安全隐患整改制度等。
2.学校要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3.学校要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防范和处置风险的能力。
4.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在校内设立安全岗位,负责巡查、报告和处置安全风险。
三、风险处置机制1.学校要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护、警报报警等措施。
2.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信息报告和反馈机制,确保及时掌握安全事件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学校要及时组织力量开展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包括责任追究和事故调查报告的编制。
4.学校要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确保在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时能够及时得到支持和帮助。
四、风险评估机制1.学校要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改进措施。
2.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档案,对学校的安全风险预防控制和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记录和备份。
以上是一份学校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的草案,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学校能够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保障师生员工的安全。
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

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和处置制度和工作机制为贯彻落实“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教育安全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教育实际,制定本制度。
成立学校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指挥部,统指挥和组织学校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XXX、XXX、XXX主要职责一、开展的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和分级、风险控制、风险预警、风险应急处置、监督考核等工作。
二、安全生产风险、按照“全面排查、科学评估、自主分级、分类管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
三、开展风险辨识,应当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查找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因素。
四、结合法律法规、行业、企业标准等,制定风险分级标准,按照风险受控程度及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进行分级,原则上分为A、B、C、D四个等级。
A级:风险在受控范围内,如发生事故,容易造成较小经济损失或人员伤害的;B级:风险在受控范围内,如发生事故,容易造成一般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的;C级:危险因素较多,管控难度较大,如发生事故,容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发生多人伤亡事故的;D级:危险因素多且难以控制,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群死群伤的。
五、学校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安全管理体制,对风险实施分级管控,原则上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岗位职工应当根据风险分级标准,对本岗位的风险进行分级,并将风险分级情况上报学科组;同时,对本岗位的风险实施管控;(二)学科组根据各岗位上报的风险分级情况,对岗位实施风险再分级,并将本教研组风险分级情况上报教务处;同时,对高风险岗位实施管控;(三)教务处根据各学科组上报的风险分级情况,对各教研组实施风险再分级,并将分级情况上报单位分管校长;同时,对高风险学科组实施管控;(四)单位分管校长根据教务处上报的风险分级情况,对教务处进行风险再分级,并将分级情况上报单位领导;同时,对高风险教务处实施管控;(五)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单位风险情况,对高风险的处室实施管控。
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

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一、小学安全风险预防1.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小学应成立由相关专家和教职工组成的安全风险评估小组,定期对校园内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2.加强安全教育。
小学应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对教职工和家长的安全培训。
3.建立安全风险巡查制度。
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4.制定校园安全管理规定。
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明确学生和教职工的行为规范,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处。
5.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学校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包括门禁系统、监控设备、消防设施等,确保校园内部的安全。
二、小学安全风险管控1.加强校园安保力量。
学校应配备专职的安保人员,确保校园安全。
3.建立应急预案。
学校应制定与学校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应急预案,对火灾、地震、食品中毒等突发事件进行预案演练,并确保预案的及时调整和完善。
4.加强校园安全宣传。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橱窗等途径,向学生和家长传达校园安全信息,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5.严格管理校园进出通道。
学校应设立进出校园的检查点,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确保校园的安全。
三、小学安全风险处置1.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制度。
学校应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制度,任何安全事件发生后,都需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2.建立安全事件处理流程。
学校应制定安全事件处理流程,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行动要求,确保安全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和处置。
3.加强危机处理能力培训。
学校应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危机处理能力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与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学校应与公安、卫生、消防等相关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协同作战,提高安全事件的处理效能。
5.做好安全事件的事后总结工作。
每一起安全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进行事后总结,并对处理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与改进,以提高整体的安全防范水平。
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方案

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安全问题日趋凸显,学校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学校管理、师生教育、校园环境和应急预案四个方面,提出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方案。
二、学校管理1.建立安全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成。
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安全工作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
2.加强学校安全检查和巡视,确保学校环境安全。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3.与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联合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师生教育1.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组织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设置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各学科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安全知识的熏陶。
四、校园环境1.加强校园安全设施建设,保障学生安全。
安装监控设备、安全门禁系统等,加强校园安全监控和管理。
2.改善校园交通状况,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
在学校周边设立交通警示牌、斑马线等交通设施,引导学生安全出行。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健康。
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机制,定期检查学校食堂和供应商的食品安全情况。
五、应急预案1.制定学校安全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明确各部门的应急职责,建立起责任清晰、协调高效的应急机制。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对各类应急情况进行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六、总结小学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需要学校管理、师生教育、校园环境和应急预案等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校园安全风险,为小学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小学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实施方案

小学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实施方案1. 背景小学校园安全是教育事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机制。
2. 目标该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目标是确保小学校园内的各种安全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控制,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
3. 实施方案3.1 风险评估与识别首先,需要对小学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识别。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校园安全巡查和一对一的风险评估来实现。
校园安全巡查可以包括检查各类设施的完好性,了解学生的行为规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风险评估可以包括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3.2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提供紧急救援培训,增加安全监控设备等。
同时,需要明确责任人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确保措施的有效执行。
3.3 紧急处置与救援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事件,需要有相应的紧急处置与救援准备工作。
学校应组织紧急演练,并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紧急事件的处置和救援工作。
同时,需要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和援助。
3.4 监测与改进建立一个持续监测和改进的机制,对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可以通过定期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等方式来获取反馈和改进意见,以不断提高校园安全水平。
4. 总结小学安全风险控制机制的实施方案包括风险评估与识别、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紧急处置与救援准备以及监测与改进等方面。
通过有效地实施这些方案,可以保障小学校园的安全,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
小学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我校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教职工及学校管理、教学、服务等部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安全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风险管理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督和应急处理等。
四、风险识别1. 风险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校园安全隐患:如校舍、设施设备、用电、用火、用气、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
(2)学生活动安全隐患:如体育活动、实验、实习、研学旅行、校园欺凌等。
(3)教职工安全隐患:如心理健康、劳动保护、职业健康等。
2. 风险识别的方法:(1)安全检查: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
(2)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等因素,对风险进行评估。
(3)学生、教职工反映:收集学生、教职工对学校安全的意见和建议。
五、风险评估1. 风险评估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损失程度等因素。
2. 风险评估方法:(1)LEC评价法:根据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的大小和管理需要,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从高到低划分为四级。
(2)其他专业评价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六、风险控制1. 针对识别出的风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控制:(1)消除风险:通过整改、更换设备、完善设施等方式,消除安全隐患。
(2)降低风险: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措施等方式,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
(3)转移风险:通过购买保险、转嫁责任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2. 风险控制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七、监督与检查1. 学校安全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对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八、应急处理1. 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措施等。
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

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安全风险是指可能对组织和员工的人身、财产和声誉造成损害的事件或行为。
为了保障组织的安全,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
以下是建立这样的制度和机制的一些建议。
1.安全风险评估:建立一套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定期对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
评估结果可以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和依据。
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例如,建立安全制度,明确安全目标、责任和措施,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3.建立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面对安全风险时的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应急预案、安全意识培养、危险源识别和应对措施等方面。
4.建立应急预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流程和相关人员的职责。
定期进行演练和模拟演习,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质量。
5.加强监督和检查:建立安全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各级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
6.科技手段应用: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风险的预测和防范能力。
例如,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风险。
7.加强信息安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组织的核心信息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
包括防火墙设置、加密技术应用、网络访问控制等。
总之,建立安全风险预防管控制度和工作机制是组织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评估、制度建立、培训、应急预案、监督检查、科技应用、信息安全和演练等措施的共同实施,可以提高组织的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保护组织和员工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冲小学安全风险预防、管控与处置制度
一、学校安全风险预防(人防)。
1.防触电
⑴不触摸插座,不碰裸露电线;
⑵严禁将充电物品带入寝室。
2.防火灾
⑴不准在寝室使用取暖器;
⑵不准将火柴、打火机带入寝室;
⑶不准在寝室点蜡烛、烧蚊香、烧酒精炉;
⑷学会使用灭火器,遇火灾不惊慌、沉着冷静,有序疏散撤离现场并拨打“119”报警。
3.防溺水
⑴严禁私自下河塘游泳,防止溺水事件发生;
⑵遇有恶劣天气,注意出行安全,涨水时不趟水过河;
⑶游泳前做好准备活动,防止抽筋等意外事故发生;
⑷学会溺水救急常识,如人工呼吸等。
4.防地震
⑴了解地震知识、掌握防震避震常识;
⑵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果断、,迅速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⑶如正在上课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⑷如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5.防突发事件
⑴遇突发事件,第一要稳定情绪,第二要沉着冷静,防止引起大面积恐慌;
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报警(火警119、匪警110、急救120);
⑶安全有序疏散,不要盲自地跟从人流相互拥挤,下楼梯时应靠右紧握扶手,以防被推到踩伤。
6.防交通安全
⑴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英雄车,不攀高弄险;
⑵不乘坐不安全车辆。
7.防偷盗、防丢失
⑴自己的生活物品、衣服、鞋袜要存放有序,晾晒的衣服、鞋袜如被风吹下,应及时到窗台下寻找,衣柜、抽屉要锁好;
⑵如带有现金,超过50元的应交生活老师或班主任保管;
⑶同学之间,借用物品要征得别人同意,未经允许不得乱拿,严禁偷盗别人钱物;
⑷严禁带校外人员在寝室住宿。
8.防外来侵害
⑴外来人员(学生家长)不得将车辆开进校园,车辆一律停放在校大门外停车场;
⑵家长须凭有效证件并与班主任(或授课教师)取得联系后,方可进入校园;
⑶上课期间,学生一律不准外出,确需外出的必须由家长(或监护人)
带领,并由家长(或监护人)在准出证上签字。
若学生晚上回家的,准出证必须由家长、生活老师、班主任共同签字,且顺序不能改变;
⑷双休日学生离校,必须由家长到校办理出入手续,若家长因事不能来校,托付邻、友代接的,需由家长电话告之班主任,由代接人员在准出证上签字;
⑸学生出校或返校均要在门卫室处登记(周末除外)
⑹双休返校,必须统一穿校服、带校园卡,否则不准进入校园;
⑺不与陌生人交往,不擅自会网友,提高警惕,拒绝诱惑,防止外来侵害;
⑻严禁在雷电、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走出户外,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二、学生安全事故调解。
1.学校建立安全事故调解委员会:
⑴调解主任由法制副校长担任;
⑵常务副主任由负责安全的王校长担任;
⑶副主任由年级家委会主任担任;
⑷成员由家委会委员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社区代表组成。
2.调解一般程序:
⑴伤害司法鉴定(等级);
⑵伤害损失确定;
⑶当事方责任划分;
⑷当事方协商赔付损失;
⑸司法调解仲裁;
⑹校园方保险责任赔付。
三板桥小学教育集团保冲小学
201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