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比热容导学案

合集下载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3比热容》导学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3.3比热容》导学案

《13.3比热容》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具:多媒体、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热得快、沙子、水、煤油、天平、温度计、秒表、细线、烧杯等教学方法:探究式法、反馈法、综合法、分析法、归纳法、比较法导学过程一、预习指导活动一:思考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1.在水的质量一定时,水升高的温度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

在水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的质量越大,水吸收的热量越_____;结论:水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有关,对于同一种物质,越大,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________.二、新课导入: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食用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____,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食用油吸收的热量多C.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一样多三、导学活动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1页实验)3.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猜想: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2)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可以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来获取。

(4)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5)实验及分析论证实验数据结论:1.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_______,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 的. (填“相同”或“不同”)活动三、请阅读课本P12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5.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比热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比热容》导学案

13.3 比热容(一)设计:陈铭祯审核:崔玉攀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生产、生活现象。

3.经历探究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必要性。

预习案1、比热容的定义: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用符号表示。

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3、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

4、水的比热容是,它的物理意义。

探究案一、物体的吸热能力1.交流讨论:水的吸热与哪些因素有关?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你是怎样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

你是通过保持不变,改变。

比较。

一壶水烧开和烧成温水,哪个需要的热量多?你是通过保持不变,改变。

比较。

交流结果:对同种物质的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与、有关。

2.科学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与假设:。

(依据是什么?)设计实验、进行实验:(1)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

(2)实验设计采用什么方法?,(3)分组探究:①比较加热时间的多少:保持不变,改变。

合作探究:分别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使它们升高的相同,比较。

通过实验发现,加热时间的多。

②比较温度变化的多少:保持不变,改变。

合作探究:分别取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同样的酒精灯加热,使它们加热的相同,比较。

通过实验发现,温度变化的多。

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物体吸热量的多少与、、。

【中考链接】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铁屑C.水凝固成冰 D.10℃的水变成15℃的水检测案1.我市在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时,大量增加水面面积,是利用水的大的特性,且水在蒸发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重庆”的舒适环境。

2.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较大。

“奋进”号航天飞机用氢作燃料,这是因为氢的__________较大。

3.初春培育水稻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正确的做法是()A.早晨多灌水,傍晚多排水 B.早晨多排水,傍晚多灌水C.早晨和傍晚都要多灌水 D.早晨和傍晚都要多排水4.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最新导学案--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最新导学案--比热容

学科:物理(九上)编写:严军13.3《比热容》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4、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二、导学(一)、知识回顾1、下面现象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现象是( )A、两决块相互摩擦,冰块熔化B、水蒸汽推动活塞做功C、压缩气体,温度升高D、用太阳灶烧水2、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正确的是( )A.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B.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一定减小C.对物体做功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少D.物体放热时,物体内能一定增加(二)、情境导入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

这是为什么呢?(三)、自主学习1、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阅读课本P131内容)(1)、同种物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质量越大,温度升高得越高,吸收的热量_________。

)(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相同的度数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

2、比热容(c)(1)、定义: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______所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用符号______表示。

(2)、单位:___________。

(3)、意义:<阅读课本P132“小资料”>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_________的。

②.c=________________。

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4)、应用:由于水的比热容________,吸收或放热的本领很大,因此常被用作取暖、制冷的循环物质。

3、热量的计算例:把质量为2kg,温度为300C的铝块加热到1000C,铝块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推导:查表可知,铝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导学案新版新人教

九年级物理全册13.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导学案新版新人教

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小组问题探讨:暖气片为什么用水作传热介质?炒花生和板栗为什么用沙子?认识比热容,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注意使两个装置的热源相同且较稳定.)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实验装置上图同样适用).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备课笔记思想方法: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经常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进行探究.规律总结: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大小有两种方法:相同质量升温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时间越长,吸热越多,吸热本领就越强;相同质量吸热相同的不同物质,升温越快,吸热本领就越弱.水的比热容备课笔记特别提醒:1.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地少一些,若是选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2.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特别提醒:对于同一种物质,不同物态时比热容是不一样的,如水和冰就有不同的比热容.备课笔记由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可知,冰化水后质量不变;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根据冰和水吸收1 min因为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状态无关,.加热相同的时间(第1分钟和第5分钟)因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小的物质比热容大,所以水温度的变化小,比热容大.备课笔记课外拓展:炒栗子时要放一些沙子,有两点原因:一是让栗子受热均匀;二是沙子容易加热(沙子的比热容小).如果把栗子直接放在锅里炒,会因受热不均匀,而造成“外焦里不熟”的结果.但是,用沙子炒就不一样了,滚烫的沙子包裹着栗子,使栗子受热均匀,很快栗子就熟透了,而且还不会焦.另外,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既能为栗子提供较高的加热温度,又能缩短加热时间,节省燃料.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备课笔记。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3 比热容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

九年级物理上册 13.3 比热容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

13.3比热容目标导学:1、经历探究过程,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了解引入比热容概念的重要性。

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探究实验的设计实施,进一步理解控制变量等物理研究方法。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使用比热容表,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

生产。

生活的现象自主学习:问题1: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烧过水,一壶水容易烧开还是半壶水容易烧开?将一壶水烧开与烧热,哪个需要时间长?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一下。

讨论结果:结论:问题2: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说明: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请你参看桌上的实验器材,边讨论边合作设计实验方案。

并让学生口头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

2.符号:3.单位:设置问题:1.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或水和煤油)2.怎样测出它们的温度?3.怎样确定它们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学生结合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把观察到现象记录到表格中:水沙子升高的温度℃①等质量的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结论:问题:如果让水也升高和沙子同样的温度,改如何做?把实验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里。

②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煤油(沙子)加热的时(min)结论:可见,物体吸收热量得多少,不仅与物体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有关,海与物体的种类有关。

为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物理上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做比热容。

二.比热容1.定义:叫做比热容。

达标运用:方法指导:方法指导:4.意义:描述1千克某种物质升高1℃吸收热的多少。

描述物质的一种吸热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观察比热容表,你能总结哪些比热容的特点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不遂质量、形状、温度而改变。

②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与有关,如③的比热容最大,说明的吸热能力和放热能力最强④大多数液体的比热容比固体的比热容大6、解释现象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水的这一属性?2.在自然现象中,有哪些现象可用水的这一属性解释?问题探究:结合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讨论交流反馈提升:小组进行展示,教师结合展示情况进行补充和点评1.水的比热容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设计: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设计:第十三章-第3节-比热容
五、课后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
反思:
审批意见:审批签字:年月日
2.热量的计算
(1)吸收热量:Q吸=cm(t-t0)
(2)放出热量:Q放=cm(t0-t)
(3)通用公式:Q =cmΔt
其中c表示比热容,m表示质量,t0表示初温,t表示末温,Δt表示温度变化量。
4、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
(一)想一想,填一填(4分×10=40分)
内容
学习注解
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吸=cm(t-t0),其中,c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__,m表示___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t0表示_______,单位是_______,t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放= ____________,吸放热的通用公式是Q= ____________。
8.将质量为250 g温度为20 ℃的袋装牛奶(袋的质量不计)放入热水中,使牛奶的温度升到40 ℃,则牛奶在此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多少?(c牛奶=2.5×103J/(kg·℃)
9.一个质量为250g的钢刀,加热到560℃,然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室温为20℃,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多少热量?若把这些热量给30℃,0.5 kg的水加热,水温可以上升多少度?升高到多少度?
10.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为什么?
内容
学习注解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所学内容。
(1)
叫做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符号是。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2)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的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固体的比热容一般液体的比热容;物质的比热容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同时还与物质的有关,如水的比热容与冰的比热容就不相等。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导学案

(8)比热容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2×103 J/(kg · ℃)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1.关于比热容,下面几种认识正确的是()
A.1 kg沙石,温度升高1 ℃,大概要吸收920 J的热量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一种物质,比热容是相同的
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A.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B.物质放热越多,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D.物质的比热容与质量和温度无关
知识运用:
(1)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夏季吐鲁番火焰山温差很大”的原因。

(2)运用比热容知识理解“我们省城昆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与滇池的密切关系”。

(3)解释“海滩的海水与沙滩的温度差异”的原因。

练一练:
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有很大关系的是()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C.夏天洒水降温 D.滩涂湿地温差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13.3比热容(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同步备课13.3比热容(导学案)【学生版+解析】

第3节比热容(导学案)【学习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通过比热容的实验,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实验中的作用。

3.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 会进行简单的吸、放热计算。

【学习重点】1. 比热容的概念和应用。

2. 热量的计算。

【学习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不相同”)。

2.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我们用到了转换法:①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长短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②加热的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3. 比热容:①比热容是用来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②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③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4.影响吸放热的因素:物质的、、。

计算物质吸热的公式:Q吸=;计算物质放热的公式:Q放=.【合作探究】探究一、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思考】以烧水为例,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哪些因素有关?有哪些事例支持你的猜想?【猜想与假设】(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水的有关。

例如把水烧开时,水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

(2)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有关。

例如烧水时,水的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

(3)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物质的 有关。

例如加热质量相等的水与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的时间不等。

【思考】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水、沙子、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怎样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呢?【设计实验】(1)实验方法:该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进行探究①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质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时,应该控制两个量不变,每次实验只能改变一个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学习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预习检测】
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
【共同探究】
★学生活动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和有关,我们要探究热量的
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相同,这种方法叫。

2、器材:你认为要验证你的猜想,需要哪些器材,思考并交流以下几个问题:
(1)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器材?并说出你的理由
(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你通过什么知道它的多少?。

(3)数据记录表格中的加热时间代表哪个物理量?
3、进行实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后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格中,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⑴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⑸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论:(1)交流实验数据,说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相同、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学生活动二:阅读132页比热容,回答下面问题.
1、定义:由于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特
性,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

物理学中规定: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每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为该物质的,它的国际单位是符号
2、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
般,(相同、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沙石的比热容为,它的意义是,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要(快、慢)。

3、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象:
(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你能解释这样做的原因吗?
(2)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你能解释这种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吗?
(3)你能再举一例吗?
(4)如果把这杯水倒去一半,所剩部分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 J/(Kg℃)。

★学生活动三:探究热量的计算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 J;
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小结: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
Q = ________。

请利用公式计算:
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归纳整理】
比热容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比热容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的比热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_________
【拓展练习】
1.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②
(2)实验中小明猜想;沙子吸热升温比水快。

如果他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J,这是用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3.由Q =cm(t- to)可得。

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我国许多城市中建有大型绿地,绿地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

若某一人工湖湖水吸收一定热量,水温升高2℃。

若这些热量被同等质量的砂石吸收(c砂石<c水),则砂石升高的温度将2℃。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液体
质量
/克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

1 水300 20 30 12
2 水150 20 30 6
3 煤油300 20 30 6
4 煤油300 20 2
5 3
(1)分析比较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两烧杯的实验记录,结合(1)中的结论,然后综合归纳可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系.
6.(2010北京西城模拟)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A.2∶3
B.3∶2
C.6∶1
D.1∶6
7.(2010北京顺义模拟,50)一个温度是40 ℃的铁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90 ℃,求铁球的质量。

〔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
质疑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