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学案
比热容学案

比热容学案比热容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4、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5、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课前预习学案[温故知新]1、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______热,温度____,低温物体 ____热,温度 _____,热量的单位是 ______。
2、同温度的一壶水和半壶水,要加热到沸腾,__ 吸收的热量多,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把同一杯水加热到50℃比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____,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____有关。
4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5、取相同质量的沙和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使他们升高相同的温度,谁的时间长,需要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吗?[自主预习]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实验方法:2、器材:4、思考:怎样得到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5、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____(相同、不同),这说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二、比热容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际单位:_________ 。
3、符号:。
4、意义:看常见物质比热容表,了解各物质的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2)水的比热容最大,是_____________,它的意义是。
沙石的比热容是,它的意义是,如果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_____________(快、慢)5水比热容大的应用:(1)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用热水来取暖,是因为相同情况下水与其他的物质相比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量_______。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

比热容教案(精选3篇)比热容教案1复习提问:1、什么叫热量?2、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讲授:提出问题: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实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猜想: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的热量谁多?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我们要在什么条件下比较水和炼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在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需要测出哪些量?用什么时候样的器材?怎样测量?记录哪些数据?(进行实验前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液体名称液体质量m/g液体初温t1/℃液体末温t2/℃升高的温度t1-t2/℃通电时间t/min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按照设计方案,分组实验,小组成员合作,注意操作规范。
设计记录表格,准确记录数据。
4分析与论证做好两种物质的数据对比,学会分析数据,探究结论,先小组交流意见,再师生共同交流,最后确定实验结论。
5、评估交流实验的得与失,操作是否规范,实验误差的原因,结论是否恰当,描述是否准确等等。
比热容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如何描述这一不同需要引入物理量——比热容。
引导学生归纳,得出比热容的概念比热容教案2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__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模式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九年级上册《比热容》学案(精选4篇)

九年级上册《比热容》学案(精选4篇)九班级上册《比热容》学案篇1学习目标:1.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2.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用比热容解释简洁的自然现象。
学习重点: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学习难点:用比热容解释简洁的自然现象学习过程:一、欢乐自学1、思索:课本p130“想想议议”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水汲取的热量与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是:水的质量越,水汲取的热量越。
水汲取的热量与水上升的温度之间的关系是:水上升的温度越,水汲取的热量越。
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上升的温度越高,则它汲取的热量越________。
2.请阅读课本p132面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①.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力量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 _______这个物理量。
②.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_______所汲取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
用符号_____表示,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课本132页比热容表后,思索:a、在全部物质中的比热容最大,是,它的意义是。
b、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比热容一般是同的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是的(相同、不同)4.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冬天用热水来取暖,是由于相怜悯况下水与其他的物质相比汲取的热量,放出的热量。
二、合作探究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力量(1)提出问题:物体温度上升,汲取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以水为例:水吸热的多少,与水的质量,水的温度上升有关,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温度上升相同吸热是否相同呢?总结,物体吸热多少与物质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的量有关(3)制定方案与设计试验温馨提示:留意掌握变量法的使用,取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上升相同的温度,看吸热是否相同,(以加热时间的多少来看吸热的多少) 老师简洁介绍器材(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物质种类质量m/kg初温/℃末温t/℃温度变化△t/℃加热时间t/min水煤油(5) 分析与论证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上升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的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上升相同的温度,吸热是的(6)评估、沟通与合作(7)分析误差的缘由三、自我小结:本节课我的收获是比热容:⑴定义:⑵物理意义:⑶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有关,等无关。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模板6篇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模板6篇为大家收集的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三物理比热容教案(篇1)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习上一课的结论,引出比热容。
第一,帮助学生构建比热容的定义、单位、符号、意义。
这个过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练习来巩固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第二,通过举出物质的质量不同,温度不同,来判断物质的比热容,即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会不会改变,总结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第三步,通过查阅比热容表中的数据,对比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的大小,帮助学生强化水的吸热能力是最强的,建立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利用比热容来表示的。
第四步,教师讲授水不仅仅吸收热量,同样会放出热量,同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和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相同的,让学生练习运用这样的定义来表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这一步也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巩固教学任务。
第五步,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同等条件下吸收和放出的热量都是最多的,让学生学会利用比热容,尤其是水的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物理现象。
最后,通过练习判断不同质量和不同变化温度下的物质吸收或者放出热量的多少,总结出计算物质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练习运用公式来解答,通过板演来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第五步在实际教学中不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的估计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所以在设计中害怕学生不能够分析出水的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用教师的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分析了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
由于估计不足,以及害怕学生活动停滞,所以仅接着教师又代替学生进行了下列的活动,即帮助学生分析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室取暖、机器冷却、稻田对稻苗保温,并且帮助学生解释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充分的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是忠实的听众。
总体上这一节课个人感觉还是成功的,大体上一直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尤其是单个学生的提问,几乎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并且最后的板演,很好的发现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提醒学生以下面的练习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效果不错。
比热容_学案

第三节比热容(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教学重点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归纳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理解有关现象自学指导:一、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1、问题探究烧水时,烧开一满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的时间长,说明了在温度升高相同时,水的,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把同样一壶水烧开比烧热所需的时间长,说明同样一壶水,质量和初温相同,将它烧开,水的温度升得高一些,所需时间长,则吸收的热量多。
说明在质量相等时,水的。
由以上讨论可得出初步结论:同一种物质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另一种是煤油,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温度升高的度数也一样,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先做猜想,再做11页实验探究我们发现:(1)若两个杯子用同样火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温度升高的快;(2)若要使杯子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度数,则的杯子需要加热时间长一些以上实验说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热量较多。
如果换用其它物质来做此实验,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这表明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不同,为了表示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引入了的概念。
2、阅读11页第二段完成下列内容。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表示,它的单位是,单位的符号是= 表示的物理意义C水3、概念说明:(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多少,物体温度变化多少无关。
如一桶水与一滴水的比热容相同(2)实验表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且数值都等于它的比热容(3)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并答在书上,可见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常用来做取暖剂或冷却剂,还可以调节气候。
4、观察比热容表,看一看能获取哪些规律?并记在书上5、谈一下本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达标检测】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比热容教学案例

比热容教学案例第一篇:比热容教学案例比热容教学案例(一)教学目的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二)重点: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难点: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三)教具烧杯,电加热器,空气温度计,水,煤油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2、什么是热量? 家里烧水时,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有关? 学生猜想:水的质量越多,升高温度的度数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提问:3、举例说明物体吸热的多少跟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
水和煤油,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 学生猜想:是或不是教师总结: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跟它的质量、变化温度有关,还可能与它本身的特性有关,你用什么方法来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生:实验。
师:该实验怎样设计?用什么器材?实验怎样操作?怎样观察现象,记录数据?(提示:可以参考使用研究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这一段话用投影打出)? 学生讨论后回答二、质疑探究,合作交流:该实验怎样设计?采用控制变量法。
用什么器材?酒精灯,温度计,2个烧杯,2个相同的电加热器,水。
实验怎样操作?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归纳:1.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烧水时,水的质量越多,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质量有关(提醒学生注意前提条件: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控制比热容和温度差。
)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差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烧水时,水温升得越高,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跟温度差有关(提醒学生注意前提条件:水的质量相同;控制比热容和质量。
)3.物质种类不同,如水和煤油,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学生思考)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吸热相同或不同呢?生:做实验.师:好主意!那么如何来设计实验呢?生:(讨论)生A:我们可以取1千克水和1千克煤油,让他们都升高1℃,看看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生B:我们还可以取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各自升温是否一样.师:我们一起按第二个思路设计实验装置.(教师出示酒精灯,温度计,水及煤油.)师:我们的加热源就用常见的酒精灯,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实验怎样做?生:(讨论)生C:把相等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各自的加热时间相同,这样它们吸收的热量便一样,然后看看升高的温度是否相等.师:有道理,但是请看!(教师点燃火焰大小明显不同的酒精灯)师:用这样两只酒精灯加热相同时间,吸热会相等吗?生:不相等.师:看来我们应该用火焰大小相同的酒精灯以保证放热速度相同.那么对用来盛放水和煤油烧杯有何要求呢?生:(思考)……生D:要用完全相同的烧杯!师归纳:我们使用的两组器材应一模一样,以保证水和煤油吸热速度一样.师:我们已保证了相同的质量,相同的酒精灯,相同的烧杯,相同的加热时间及相同的初始温度,这些因素都相同了,液体温度升高的差异情况就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了.下面我们就来演示一下.(教师量取100克水与100克煤油,按上述要求同时加热,几分钟后可见插在煤油中的温度计示数已明显高于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师:可见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相等.那么要使它们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是否相等?生:不相等.师:从实验可知,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哪种物质吸收的热量更多些?生:水.师:若换用其他两种物质做实验,使它们升温相同,发现吸收的热量应也不同.前人都已大量做过实验了,时间关系,我们不演示了.师:综上所述,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可由学生总结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板书)可见不同的物质在这一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如何方便地比较这一区别呢?生:可以用一个概念来表明这种性质.师:对,我们把“相等质量”取为“单位质量”,“升高相同温度”取为“升高1℃”,这样就有了“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板书)师:同样,实验也证明了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跟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都等于它的比热.那么比热的单位是什么呢?(生讨论片刻,教师引导)单位:J/(Kg℃)比热容的符号:C;注意:(1)比热单位的写法与读法,应适当练习一下.(2)教师指导学生会看会用物质的比热容表,引导学生叙述某些数据的物理意义。
比热容教案

《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比热容的概念, 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会查比热容表, 了解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3. 会进行物体吸热、放热的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 建立比热容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有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比热容概念和应用, 以及热量的计算。
难点: 比热容概念的建立。
三、教学过程。
《比热容(第一课时)》教案

《比热容(第一课时)》教案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冷却剂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2.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单位:J/(kg·℃)]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将4 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J/(kg·℃);初温为30 ℃、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4.美丽的柳叶湖是常德市的一颗明珠,她不仅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们流连忘返,更是盛夏避暑的好去处。
柳叶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沙石的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沙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人们在柳叶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5.在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1)取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如图所示)。
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受热。
(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热1 min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两组数据。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①相同质量的水或者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的;②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的。
(3)由(2)中①、②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不同,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
(4)春城云南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其中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热容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2.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3.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4.记住水的比热容.
5.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实例.
6.会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重点]
组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归纳理解比热容的概念,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并能理解有关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自主学习】
一、思考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处.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吸收的热量与水升高的温度之间的关系
是:______ ____________.
结论: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越大,升高的温度越多,则它吸收的热量越
________.
问题:对于不同的物质,例如一种是水,一种是沙子,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的度数也相同,那么它们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
你认为下列哪个猜想正确( )
A.水吸收的热量多
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
C.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二、探究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如果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同,那么它们升高的温度哪个多( )
A 水
B 食用油
C 一样多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猜想:_______(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较强.
需要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前需考虑的问题:
(1)怎样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是不是还需要其它的器材?
(2)怎样保证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3)测量温度时应注意些什么?
结论:不同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的,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是________的. (填“相同”或“不同”)
2.请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为了表示不同物质在吸热能力上的差别,物理学里引入了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⑴比热容的定义: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_______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
⑵它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
⑶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我国北方楼房中都装有“暖气”,用水做介质,把热量带到房中取暖,用水做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和生产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试举例.
三、试计算下列物质吸收的热量.
已知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J,那么
1.质量是5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3.质量为5kg的水,温度升高10℃所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小结:如果用Q代表物体吸收的热量,c代表物质的比热容,m代表物体的质和t分别是加热前后物体的温度,通过以上计算,可以总结出一个计算热量量,t
的公式:Q=_______________
如果要计算物体降温时放出的热量,那么公式又应是Q=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有关。
3、一块铝的比热容为,其物理意义是从中间一分为二,其比热容之比为
4、夏天在海边玩耍,感觉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的,这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填“大”或“小”),在受到同样的太阳光照射时,的温度升高得更多。
5、培育秧苗时,夜间多灌一些水,是利用水的的特性,使秧苗的温度不致起到了保护秧苗的作用。
汽车散热器内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相同的条件下水能吸收热量,冷却效果好。
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是()
A、一块铁的比热容比一个铁钉的比热容大
B、50℃的水的比热容比100℃水的比热容小
C、把一桶水由地球移到月球上去比热容会改
变
D、物质的比热容跟质量和温度无关
7、“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民谚反映了我国新疆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而沿海地区不像内陆地区昼夜气温变化那么大。
其主要原因是砂石比水具有较小的()
A、热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
8、丁萌同学学习了比热容知识后,联想到热水袋,设计了一种水暖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暖胸背,他的设计原理是()
A、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强
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
C、水资源比较丰富
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服
【课后练习】
1、在城市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周围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水的大,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的缘故。
2、甲、乙两种不同物质做成的实心体,质量之比为3:1,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
3、初温相同的铁块,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使它们分别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立即接触,则()
A、热从甲传到乙
B、热从乙传到甲
C、甲乙间无热传递发生
D、温度由甲传到乙
4、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C,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C,要放出热量?
5、装有50kg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C上升到50°C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6、小刚在家拿一个金属球玩耍时,突然想这可能是什么金属呢?现已测出该金属球的质量为100g,当它温度升高了50℃时需吸收2.3×103 J的热量,你能否帮小刚得出这种金属的比热容是多少?通过查表可知是哪种金属?
7、小红家有一只质量为500g的铝壶,若壶能装下2.5kg温度为20°C的水,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这壶水烧开至少需吸收多少热量?实际需要的热量比计算值多还是少?为什么?(铝的比热容为0.88×103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