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蜂窝基站宏蜂窝直放站BBU+RRU的区别
移动通信基站类型

移动通信基站类型移动通信基站类型移动通信基站是指用于无线通信的信号覆盖和传输的设备。
根据其覆盖范围、传输技术和功能特点的不同,可以将移动通信基站分为多种类型。
下面就介绍一些常见的移动通信基站类型。
宏基站(Macro Base Station)宏基站是指覆盖范围较大的基站,通常用于城市、乡镇等较广阔的区域。
宏基站具有较高的发射功率和天线高度,可以提供较大的覆盖范围。
宏基站采用广播式传输技术,可以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
微基站(Micro Base Station)微基站是指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通常用于商业区、办公区等较繁忙的地区。
微基站通常安装在建筑物或灯杆等高处,覆盖范围较宏基站更为精确。
微基站采用波分复用等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信号传输速率。
室内基站(Indoor Base Station)室内基站是指专门用于室内信号覆盖的基站,通常安装在商场、酒店、医院等室内场所。
室内基站通过低功率无线信号覆盖室内区域,提供良好的方式信号接收。
室内基站使用小功率重复器等技术,可以提供稳定的室内网络覆盖。
微蜂窝基站(Pico Base Station)微蜂窝基站是指用于提供覆盖范围更小、容量更高的网络的基站,通常用于高密度的建筑群或人群密集的地区。
微蜂窝基站通过增加小区数量,实现对更多用户的服务。
微蜂窝基站采用小区间频率复用等技术,提高频谱利用率。
分布式基站(Distributed Base Station)分布式基站是指将无线传输设备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通过高速传输介质(如光纤)进行连接,并共享信号处理资源的基站。
分布式基站可以灵活地布置在需要覆盖的区域,提供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
其他类型的基站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的移动通信基站类型,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基站,如微波基站、中继基站等。
微波基站主要用于远距离传输,中继基站用于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根据不同的通信需求和技术发展,可能会出现更多新型的移动通信基站类型。
,移动通信基站类型繁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基站类型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服务至关重要。
基站BBU、RRU、AAU

基站BBU、RRU、AAU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那么什么是宏基站、分布式基站、SDR基站、直放站呢?一、宏基站宏基站是指通信运营商的无线信号发射基站,宏基站覆盖距离大,一般在35Km,适用于郊区话务量比较分散的地区,全向覆盖,功率较大,微基站多用于城市内,覆盖距离小,一般1-2km,定向覆盖,微微型基站多用于市区热点补盲覆盖,一般发射功率很小,覆盖距离500m或更小。
宏站的设备功率一般为4-10W,换算成无线信号比值就是36-40dBm,加上基站覆盖天线的增益20dBi就是56-60dBm。
如果就这样的功率照射在人的身上谁都受不了,准保成烤肉。
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范围中有很多的空气、尘埃、各种声音和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可以阻挡掉很多的电磁辐射,所以当大功率的电磁波从基站天线发射出来后到我们的身边的时候已经变得很弱。
二、分布式基站分布式基站是新一代用于完成网络覆盖的现代化产品。
其特点主要是将射频处理单元和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分离的同时又通过光纤连接,分布式基站结构的核心概念就是把传统宏基站基带处理单元(BBU)和射频处理单元(RRU)分离,二者通过光纤相连。
在网络部署时,将基带处理单元与核心网、无线网络控制设备集中在机房内,通过光纤与规划站点上部署的射频拉远单元进行连接,完成网络覆盖,从而降低建设维护成本、提高效率。
分布式基站把传统的宏基站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两个功能模块,其中把基站的基带、主控、传输、时钟等功能集成在一个称为基带单元BBU(Base Band Unit)的模块上,基带单元体积小、安装位置非常灵活;把收发信机、功放等中射频集成在另外一个称为远端射频模块上,射频单元RRU(Remote Radio Unit)安装在天线端。
射频单元与基带单元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形成全新的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
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

RRU(Radio Remote Unit)技术特点是将基站分成近端机即无线基带控制(Radio Server)和远端机即射频拉远(RRU)两部分,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其接口是基于开放式CPRI或IR接口,可以稳定地与主流厂商的设备进行连接。
近端机可以安装在合适的机房位置,RRU安装在天线端,这样,将以前的基站模块的一部分分离出来,通过将近端机与RRU分离,可以将烦琐的维护工作简化到近端机端,一个RS可以连接几个RRU,既节省空间,又降低设置成本,提高组网效率。
同时,连接二者之间的接口采用光纤,损耗少。
3G网络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
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
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内覆盖。
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
3G网络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
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
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内覆盖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
3G网络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
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
采用BBU+RRU多通道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大型场馆的室内覆盖。
通常大型建筑物内部的层间有楼板,房间有墙壁,室内与室内用户之间有空间分割,BBU+RRU多通道方案就是利用这一特性。
对于超过10万平方米的大型体育场馆,可将看台划分为几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几个通道,每个通道对应一面板状天线。
通常室内分布系统采用电缆的电分布方式,而BBU+RRU方案则采用光纤传输的分布方式。
基带BBU(Building Baseband Unit室内基带处理单元)集中放置在机房,RRU(Remote Radio Unit远端射频模块)可安装至楼层,BBU与RRU之间采用光纤传输,RRU再通过同轴电缆及功分器(耦合器)等连接至天线,即主干采用光纤,支路采用同轴电缆。
宏基站和BBU有什么区别

[求助]中兴的BTS 说的宏基站和BBU有什么区别中兴的BTS 说的宏基站和BBU有什么区别,如果没有什么区别的话,为什么要先考虑用宏基站,而不是BBU,BBU体积小,功耗小,而和宏基站的功能一样,为什么不都用BBU呢???急求助!!!查看完整版本: [求助]中兴的BTS 说的宏基站和BBU有什么区别joesz 2009-3-5 18:06容量:lolgaosss 2009-3-5 20:48BBU没有射频部分,必须配合射频部分使用,一般用于光纤拉远。
宏基站就方便多了,而且容量大,性价比高。
harynell 2009-3-5 21:16BBU中兴基本上是免费送从工程使用中来看,设计是不是有点问题,天馈线下到机柜里面全部从门缝里面,弯曲,怎么在机柜顶上没有预留接头?其次散热和防尘设计是不是也存在隐患?上面的灰尘很容易进去,散热孔很小,通风不畅。
kurientsage 2009-3-5 21:58你很强~!:loveliness:lnpdit_ycs 2009-3-6 12:57你也先看看资料在问这个问题啊。
两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啊。
厂家的资料上有很清楚的说明啊。
helloth56 2009-3-7 00:47怎么就没用BBU 了?中兴现在主推的就是BBU+RRUqface 2009-3-7 01:54BBU+RRU室分,乡下站用的比较多。
sheolly 2009-3-7 01:56虽然说成本低一些,感觉容量,覆盖,维护什么的都有局限性,纯属鸡肋jxy 2009-3-7 12:10了解一下,:handshakeqiuwenbo 2009-3-7 14:31:lol 路过jiangyouwen 2009-3-8 14:52路过,看看,长长见识!flyover 2009-3-8 19:21在3G建设时期,貌似分布式基站才是建设的主体吧Adam78 2009-3-8 19:38TD因为智能天线的原因,分布式基站目前是唯一形式。
宏蜂窝、微蜂窝、飞蜂窝

在蜂窝式移动电话的建网初期,蜂窝小区的覆盖半径较大,一般在1~2.5千米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0千米以上,因此被称作“宏蜂窝”小区。
宏蜂窝小区的基站的天线尽可能做得很高,基站之间的间距也很大。
因为小区的覆盖面积较大,所以在覆盖区域内往往存在两种特殊的微小区域:盲区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引起的阴影区域,叫做“盲区”。
忙区/热点由于小区内话务分布不均匀,从而形成若干业务特别繁忙的地区,叫做“忙区”或者“热点”。
微蜂窝和微微蜂窝技术为了解决盲区和忙区的问题,就出现了微蜂窝(Microcell)和微微蜂窝( picocell)的技术。
与宏蜂窝相比,微蜂窝主要特征为:1.覆盖范围小,一般100m~1km2.传输功率低,一般10mW~100mW3.一般安装在建筑物上,无线传播受环境影响大。
4.体积小、安装方便灵活。
由于具备上述特点,微蜂窝可以作为宏蜂窝的补充和延伸,微蜂窝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提高覆盖率,应用于一些宏蜂窝很难覆盖到的盲点地区,如地铁、地下室;二是提高容量,主要应用在高话务量地区,如繁华的商业街、购物中心、体育场等。
微蜂窝在作为提高网络容量的应用时一般与宏蜂窝构成多层网。
宏蜂窝进行大面积的覆盖,作为多层网的底层,微蜂窝则小面积连续覆盖叠加在宏蜂窝上,构成多层网的上层,微蜂窝和宏蜂窝在系统配置上是不同的小区,有独立的广播信道。
飞蜂窝使用IP协议,通过用户已有的ADSL、LAN等宽带电路连接,远端由专用网关实现从IP网到移动网的联通。
它的大小与ADSL调制解调器相似,具有安装方便、自动配置、自动网规、即插即用的特点。
飞蜂窝有适用于CDMA、GSM、UMTS等各种标准和支持2G、2.5G、3G的产品,与运营商的其它移动基站同制式、同频段,因此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通用。
它具有1个载波,发射功率为10~100毫瓦(与WiFi的AP差不多),覆盖半径为50~200米,支持4~6个活动用户,允许的最大用户运动速度为10公里/小时。
室内分布光纤直放站微蜂窝与RRU

一、直放站与基站比较 1、工程建设1) 建设周期短 在很多城市,基站建设存在机房选址难,传输、电源、铁塔等配套设施建设难 度大,工程建设周期长等问题。
而无线直放站不需要土建和传输电路的施工, 设备架设方便,利用无线直放站可迅速解决网络覆盖问题;光纤直放站亦不需 要机房选址和机房建设,从而极大缩短了直放站的建设周期。
因此,在 WCDMA 网络建设初期,直放站特别适合用于迅速解决网络覆盖问题。
2) 过程容易控制 直放站工程建设及维护需要技术人员相对较少,各种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要求 也比较简单,如一个室外无线直放站工程建设,从开始施工到站点开通,一般 3 个施工人员和一个工程督导一天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个光纤直放站工程建 设,在光纤资源满足要求情况下,一般 3 个施工人员和 1 个工程督导两天的时 间就可以完成站点施工和开通。
因为直放站是一个同频放大设备,不对信号作 任何数字处理,维护比较容易,一般一个维护工程师一天可以维护 5 个站点左 右,因此,直放站工程从建设到维护的整个过程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3) 适合应急工程 a) 在 1999 年发生的“11.28”烟台海难救灾过程中,京信公司接当地移动运营 商通知, 迅速做出反应, 并于当日在海滩前线救援指挥所安装并开通了直放站, 保障了海难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b) 2003 年 4 月京信公司承担“非典”时期紧急移动通信工程建设,为北京小 汤山“非典”收治医院进行应急信号覆盖工程建设,并在 15 小时内完成,为 “非典”救治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c) 在 2004 年 8 月在云南东北部地区鲁甸县桃源乡发生强烈地震, 京信公司接 当地移动运营商通知后,在 1 小时内准备好车辆、设备和工具,历经 2 个半小 时的路程于深夜赶到事发地, 并于次日清晨在一个半小时内勘测并安装开通直 放站,有效保障了震后救灾工作。
2、网络管理1) 监控技术日益成熟 伴随着直放站设备的应用、日常维护工作的正规化和功能需求的不断提高,直放 站网管系统也在逐步从原有的简单监控阶段发展到成熟的综合网管阶段, 以京信 为代表的一些直放站厂家的综合网管系统已具备了典型的网络结构, 作为一套独 立的系统存在,并采用多种协议统一接入的方式,可实时地远程监控不同厂家、 不同类型的直放站。
BBU-RRU相关说明

上图说明:将BTS换成BBU+RRU,一个BBU最多可带3个RRU射频拉远。
射频拉远是分布式基站的一种实现方式,主要用于无法获取站址或站址空间有限、具备光纤资源的站点,可用作室内覆盖信号源和低话务区域、交通道路的覆盖。
综合室内分布系统信源选取(一)目前CDMA室分信源及有源设备类型主要包括:直放站按其发射功率可分为:小功率(2W以下),中功率(2W、5W)、大功率(10W、20W、30W)。
手机伴侣:10mw。
射频拉远(RRU)一般功率:10W、20W/载波。
宏基站一般功率:20W/载波。
按话务量选取信源类型时可参考表2所示:表2 按话务量选取信源的建议(二)信源的选取应将室外网络和分布系统作为统一的整体来考虑,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室外基站容量,控制干扰并减少软切换开销使网络容量最大化,同时平滑衔接室内覆盖,实现网络覆盖质量的最优化。
(三)保持信源配置在近期内的相对稳定,避免频繁调整,同时与网络优化相结合,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适时优化。
(四)当使用宏蜂窝、微蜂窝或射频拉远作为信源时,EVDO信源可按容量需要配置载波数量(如只配置EVDO第一载波),1X信源使用的载波数量需与室外基站保持一致。
考虑到未来系统扩容需要,CDMA主设备RRU按照5载波(3×1X+2×DO)预留7dB进行覆盖,由于RRU最大输出功率为80W(49dBm),故设计RRU的发射功率应按照不大于16W(42dBm)/载扇设计。
CDMA直放站设备按照5载波(3×1X+2×DO)预留7dB进行覆盖,由于直放站最大输出功率为20W (43dBm),故设计时信源端的发射功率应按照不大于5W(37dBm:实际工程中按照36dBm来设计)/载扇设计。
(五)新建综合室内分布系统应以容量和功率需求为基本依据,同时根据覆盖点对业务和品牌的重要性经济合理地选择信源类型。
(六)分布系统信源选择可参考表3。
表3 信源和分布系统选择建议站址选择(一)选择范围及优先级别综合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根据各楼宇的建筑功能和重要性分为三类,详见表1,各分公司应根据目标建筑的建设优先级视业务发展和投资情况统筹安排分批建设。
室内分布系统基础知识

第 2 页/共 17 页
特点 能新增的话务容量大,扩容方便;输出 功率较高; 室内宏蜂窝 需要传输资源; 对电源要求高,对机房环境要求 高;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 能新增话务容量,容量相对较小; 室内微蜂窝 需要传输光纤资源; 对电 源 要求不 高, 对 机房 环境 要求不 高;
应用场景 适用于高话务量、覆盖区域大、 基站选址容易的高档写字楼、大 型商场、星级酒店等重要场所;
3、 有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中对于较大型的建筑覆盖,需增加干线放大器,以补偿信号 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干线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以 CDMA 为例)
测试项目 频率范围 标称最大输出功率 0.5W 1W 指标要求 前向:CDMA:870MHz~880MHz 反向:CDMA:825MHz~835MHz
1、 为蜂窝室内分布系统和直放站室内分 布系统: (1)蜂窝室内分布系统是指以室内微蜂窝或附近宏蜂窝作为室内覆盖系 统的信号源,即有线接入方式。蜂窝系统优点是信号稳定、可靠,通信质量好; 缺点是建设周期较长, 一次性投资大, 还需支付传输线路的租赁等其他费用。 通 常是应用在话务量较高的大型写字楼、商场等地区。蜂窝系统又分为宏蜂窝引 入系统和微蜂窝信源系统。 (2)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是指在室外站存在富余容量的情况下,通过直 放站 (Repeater) 将室外信号引入室内的覆盖盲区。 直放站系统优点是节省投资、 安装方便快捷;缺点是通过定向天线难以取得单一纯净的信号(要求是不能低 于-65dBm) ,系统的话音质量相对蜂窝系统较差,且易造成对其他基站的干扰。 直放站对移动网络的影响: — 掉话率增高,特别是质差断线。 — 通话质量差,误码率高,通话时断时续。 — 信噪比降低,出现信号很强却打不了电话的情况。 造成基站 C/I 及附近基站 C/A 下降,有些是严重干扰,情况严重时会造成 基站长期闭塞。 通常使用在话务量较小,且施主小区载波数较少且不采用跳频技术,话务 量不高,面积不大的小型室内覆盖系统。 使用蜂窝作为信源和使用直放站作为信源效果对比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蜂窝、基站、宏蜂窝、直放站、BBU+RRU的区别:一般讲基站包括微蜂窝,宏蜂窝。
基站(BS)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有限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基站是移动通信中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完成移动通信网和移动通信用户之间的通信和管理功能。
微蜂窝(microcell )是在宏蜂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
与宏蜂窝相比,它的发射功率较小,一般在2W 左右;覆盖半径大约为100m ~1km ;基站天线置于相对低的地方,如屋顶下方,高于地面5m ~10m ,无线波束折射、反射、散射于建筑物间或建筑物内,限制在街道内部。
微蜂窝最初被用来加大无线覆盖,消除宏蜂窝中的“盲点”。
同时由于低发射功率的微蜂窝基站允许较小的频率复用距离,每个单元区域的信道数量较多,因此业务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长,将它安置在宏蜂窝的“热点”上,可满足该微小区域质量与容量两方面的要求。
宏蜂窝式移动电话的建网初期,蜂窝小区的覆盖半径较大,一般在1~2.5千米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0千米以上,因此被称作“宏蜂窝”小区。
直放站(中继器)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指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
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
直放站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通过带通滤波器对带通外的信号进行极好的隔离,将滤波的信号经功放放大后再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
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信号传递。
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
RRU(Radio Remote Unit)技术特点是将基站分成近端机即无线基带控制(Radio Server)和远端机即射频拉远(RRU)两部分,二者之间通过光纤连接,其接口是基于开放式CPRI或IR接口,可以稳定地与主流厂商的设备进行连接。
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e)室内基带处理单元微蜂窝有容量说法。
宏蜂窝比微蜂窝容量更大不过造价及建设周期更大!直放站不能单独使用,他只是把信号放大而已。
BBU+RRU 是一种射频拉远技术!1,宏基站,直白点,铁塔站,比较大的那种,一个站覆盖几十公里。
2,2,微基站,在楼宇中或密集区安装的小型基站,覆盖小,用户量低。
3,3,直放站,将基站信号放大,发射至基站覆盖不到的地方。
4,4,BBU+RRU,3G网络大量使用分布式基站架构,RRU(射频拉远模块)和BBU(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需要用光纤连接。
一个BBU可以支持多个RRU。
5,5,原理及区别:基站都有自己的频点,频率范围,有用户数,网络好,便于规划,当然费用也较高;直放站是借用基站的资源,它的下挂用户数是占用基站资源的,它的价格便宜,便于覆盖,但网络不好,规划困难,信号如果泄露到基站覆盖范围会对其造成影响。
1、宏蜂窝一般是指机柜,一个小区配置可达到12载波,发射功率也比较大,比如47db,适合城区或者郊区的广覆盖或者正常覆盖,需要建立机房;2、微蜂窝大小有如一个热水器,一般只有2个载波配置,当然有的可以级联数个微蜂窝增大配置,但功率较小,一般33db,适于城区补点,室内覆盖等,可以不用机房,吊在弱电井就可以搞定;3、由于城区宏站建设趋于饱和,而覆盖向纵深的发展对微蜂窝和直放站的需求越来越多;微蜂窝将在室内覆盖占据很大市场地位.目前城市高楼多而密,屏蔽多,室外信号无法很好的渗透到室内.需要在大楼内增加覆盖.现在全国各地都在陆续建设室内覆盖,市场还是比较大的.宏蜂窝和微蜂窝的区别在于无线资源(载频)配置的高低,前者大于后者基站是宏蜂窝,直放站用于企业、大楼、商场内,接收宏蜂窝的无线信号——放大——再覆盖楼内,微蜂窝也用于大楼、商场直放站与微蜂窝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信号源在远处的基站,它负责接收和放大,它并不增加容量,后者本身就是一个信号源,增加容量1800比900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多6DB,而且绕射能力较差,但是建筑物贯穿损耗两者差别不大,1800稍好。
所以宏站方面通常双频网是900保证覆盖,1800吸收话务传统的蜂窝式网络由宏蜂窝小区(macrocell)构成,每小区的覆盖半径大多为1km~25km,基站天线尽可能做得很高。
在实际的macrocell内,通常存在着两种特殊的微小区域。
一是“盲点”,由于电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而造成的阴影区域,该区域通信质量严重低劣;二是“热点”,由于空间业务负荷的不均匀分布而形成的业务繁忙区域,它支持macrocell中的大部分业务。
以上两“点”问题的解决,往往依靠设置直放站、分裂小区等办法。
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从原理上讲,这两种方法也不能无限制地使用,因为扩大了系统覆盖,通信质量要下降;提高了通信质量,往往又要牺牲容量。
近年来,随着业务需求的剧增,这些方法更显捉襟见时,这样便产生了微蜂窝技术。
——微蜂窝小区(microcell)的覆盖半径为30m~300m,基站天线低于屋顶高度,传播主要沿着街道的视线进行,信号在楼顶的泄露小。
因此,microcell最初被用来加大无线电覆盖,消除macrocell中的“盲点”。
由于低发射功率的microcell基站允许较小的频率复用距离,每个单元区域的信道数量较多,因此业务密度得到了巨大的增长,且RF干扰很低,将它安置在macrocell的“热点”上,可满足该微小区域质量与容量两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microcell主要安置在macrocell内的“热点”地区。
不同尽寸的小区重叠起来,不同发射功率的基站紧邻并同时存在,使得整个通信网络呈现出多层次的结构。
相邻microcell的切换都回到所在的macrocell上,macrocell的广域大功率覆盖可看成是宏蜂窝上层网络,并作为移动用户在两个microcell区间移动时的“安全网”,而大量的microcell则构成微蜂窝下层网络。
随着容量需求的进一步增长,运营者可按同一规则安装第三或第四个microcell层。
一个多层次网络,往往是由一个上层宏蜂窝网络和数个下层微蜂窝网络组成的多元蜂窝系统。
——智能蜂窝是指基站采用具有高分辨阵列信号处理能力的自适应天线系统,智能地监测移动台所处的位置,并以一定的方式将确定的信号功率传递给移动台的蜂窝小区。
对于上行链路而言,采用自适应天线阵接收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多址干扰,增加系统容量;对于下行链路而言,则可以将信号的有效区域控制在移动台附近半径为100~200 波长的范围内,使同道干扰大小为减小。
智能蜂窝小区既可以是macrocell,也可以是microcell。
利用智能蜂窝小区的概念进行组网设计,能够显著地提高系统容量,改善系统性能。
室内分布:是覆盖室内的分布系统,应该含信源和天馈系统;信源包括宏站、微蜂窝直放站等宏蜂窝:宏站,就是一般说的基站,容量相对最大微蜂窝:相对宏蜂窝而言的,容量和覆盖范围较小直放站:本质是放大器,不具有基站的功能,只是把基站小区的信号放大,是基站信号的延伸~容量取决于施主小区微蜂窝不能扩容(2载频),宏蜂窝可根据需要扩容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源有以下几种接入方式:(1) 宏蜂窝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2) 微蜂窝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3) 直放站作信源接入信号分布系统。
室内分布中的微基站,微蜂窝,光纤直放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都是什么意思~!所谓的微基站应该是指室内站,室内基站有的是从宏站直接耦合信号,有的则是直接在机房里添加基站,只作室内分布用,而微蜂窝则可以对比宏蜂窝来理解,它的功能和宏站差不多,只是它的功率较小,覆盖范围要小,覆盖距离在100m-1Km之间,它可以增加系统容量,一般结合宏基站使用,安装在话务量密集的地方,可以增加系统容量和质量,它的针对性是用户密度,像北国商城和北国先天下,因用户较多,话务量密集就是安装的微蜂窝来解决的问题,而对于直放站则可理解为信号中继器,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直放站可以把宏站或微蜂窝的信号拉到弱覆盖区,增加基站信号的利用率,但它不能增加系统容量,因此话务密集的地方不可采用直放站,直放站有很多中,有同频直放站,移频直放站,而光纤直放站是随着光纤技术的成熟而产生的!光纤直放站由近端和远端组成,近端一般安装于机房内,而远端则根据设计需要安装于需要覆盖的区域,采用光纤直放站的好处有,传输距离大但损耗小,比采用同频直放站和馈线损耗要小的多!而且光纤直放站可以采用一拖多的方式,安装灵活,不许增加其他有源器件,因此对系统的干扰要小很多。
但效果很好。
室内分布系统有很多种:1、微蜂窝直接覆盖2、微蜂窝+干放覆盖方式3、微蜂窝+光纤直放站覆盖方式4、宏基站直接覆盖5、宏基站+干放直接覆盖6、宏基站+光纤直放站覆盖方式耦合器与合路器作用正好相反。
耦合器用于接收端,合路器用于发射端。
耦合器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分为几路给不同的接收机,合路器则将几路从不同发射机过来的射频信号合为一路到天线发射。
耦合器和基站合路器是不同的。
耦合器是需要对输入信号进行不等份分配,输出端包括一个耦合端,一个直通端。
输入端只有一个,输出端有两个。
基站合路器是将基站的两路输入信号合为一路,或者将两路信号混合再输出两路,需要的是大功率,低插损。
输入端为两个,输出端口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
电桥是同频合路器件,和耦合器的实现原理也不同。
功分器和合路器的区别1.功分器和合路器使用区别1、功分器是实现信号分配的器件。
2、合路器是将同频段及不同频段的信号进行合路。
3、将合路器作为功分器使用没有问题4、将功分器作为合路器用时需注意其输入的信号要求是等幅。
5、但要注意二者在使用时都要注意功率容量及频段范围。
2.功分器和合路器原理区别双工器和合路器在我看来是不一样的,双工器一般用在设备的输出和输入端,用来隔离不同的频段的信号。
比如:移动通信的上下行信号。
合路器在硬件电路中一般用在功率合成方面的。
比如:要得到一个40dbm的信号,就可以用两个输出功率为20dbm的功率放大器进行合路。
他们内部的结构原理也应该不一样的,双工器的内部应该是滤波腔体(大的双工器),合路器内部应该是一个偶合电路。
3.功分器和合路器词语区别“合路器“这个名词已经被用在两个地方,是要区别一下一个就是异频合路器,也叫天线共用器,简单来说就是几个滤波器共用一个端口,节省天线数量。
另外一个场合也叫合路器,我更想叫它功率合成器,把功分器”倒“过来用就是功率合成器了吧?请高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