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2800字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2800字随着金融技术的进步,在世界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中,银行竞争的加剧、市场需求的扩大和金融管制的放松等诸多因素的刺激,极大地推动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其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业务种类不断拓展,成为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三大业务之一。
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理论基础,对现行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做出探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对策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利用技术、信息、机构网络、资金和信誉等方面的优势,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金,以中间人和代理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租赁及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经营活动。
自1996年以来,人民银行已连续8次下调存款利率,使得存款利差急剧缩小,商业银行经营成本持续上涨,银行的盈利空间变小;再加上近年来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人民的投资意识得以加强,储蓄资金分流严重;历史上形成的大量呆、坏账无法收回,造成银行难以医治的“内伤”;无序的社会信用秩序和银行贷款的终身追究责任制,导致银行“惧贷”、“惜贷”现象出现;较为沉重的税收负担和大量的应收利息的存在,进一步恶化了银行的财务状况等。
种种事实都表明,银行业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通过传统的存贷利差给银行带来的利润越来越少,商业银行必须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已把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其转轨时期的战略重点。
各行以服务类中间业务(如结算、代保管、银行卡等)为基础,以代收代付业务为切入点,积极发展其他类型的中间业务。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创新,中间业务收入总额逐年增长。
2007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的手续费以及佣金净收入共计达到了1002.80亿元,占到同年营业收入总额的13%,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对策,不少于1000字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越来越重要。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信贷业务、证券业务、贵金属业务、外汇业务等。
一、现状分析1. 信贷业务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一直是中间业务的主要领域,但在当前金融市场下,这一业务遇到了较大的挑战。
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变化,信贷风险正在增加,银行面临着不良资产的增加、贷款增长速度放缓等问题。
2. 证券业务证券业务也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中间业务之一,但近年来,证券市场经历了多轮波动,影响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收入,加上随着证券监管政策的不断调整,商业银行的证券业务发展遇到了困难。
3. 贵金属业务贵金属业务在我国市场较为成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较稳定的中间业务之一,但受价格波动影响较大,需要银行加强风险控制。
4. 外汇业务外汇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中间业务之一,但由于当前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对外汇交易的管理日益严格,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外汇业务的风险控制与管理。
二、对策建议1. 提高信贷管理和风控水平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严格贷款审批和贷后管理,加强风险评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在业务发展中,要加大对优质资产的投入,防范信贷风险。
2. 推动证券业务转型升级商业银行需要积极推进证券业务的转型升级,加强创新和开发,提供更具有差异化的证券产品和服务,寻找更加稳定的业务增长点。
3. 增强贵金属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要加强对贵金属市场的研究和分析,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落实明确的贵金属交易流程和制度,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防范价格波动和交易风险。
4. 强化外汇业务风险控制与监管商业银行要优化外汇业务风险控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外汇业务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完善风险评估体系,在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提升外汇业务的效益与收益。
综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银行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但近年来面临着多种风险挑战。
科研课题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Q对策

80172 银行管理论文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Q对策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一)经营范围现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范围比较窄,有很多领域是我国法律规定商业银行不能进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收付,信用证等产品,其他领域的所占额则不到40%,高品质,高服务水平的业务提供不足,商业银行自身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在一些高附加值的领域比较匮乏,比如投融资业务类,衍生品交易业务等,未能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的产品服务体系。
对于很多发展层次低的业务领域,产品同质化明显,商业银行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够强,缺乏主动性,导致优质客户流失,盈利来源减少,最终影响经营业绩。
(二)中间业务收入现状根据有关数据,16家上市银行的中间业务总收入要占到市场份额的九成以上,分析其中间业务现状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本文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来进行分析。
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逐年增加,而且增幅明显,20xx年相比于2009年五年间,中间业务增长迅猛。
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增长率为123.07%,中国工商银行增长率为107.18%,中国建设银行增长率为116.99%,中间业务收入五年间成倍增加,2009年,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总收入为2399.33亿元,平均收入达到149.96亿元,20xx 年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总收入达到5754.14亿元,平均收入达到359.63亿元,相比于2009年,五年间16家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总收入增加3354.81亿元,增长率达140%,平均收入增加209.67亿元,增长率达140%,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迅速,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少我国中间业务收入虽是逐年增加,16家上市银行20xx 年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平均比重为18.46%,其中有仅八家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了20%,其中最高的也仅为25.85%,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早在1985年,美国银行业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就已经达到20%以上,此后一直到1995年,比重增长并维持在30%左右,之后到20xx年,比重上升到40%左右,到20xx 年,中间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达到了50%以上,并且仍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中间业务充分发挥了其作用,为美国银行业带来了利润,同时也增加了竞争力,所以对比两国数据可以发现,我国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低,盈利少,发展不充分,跟发达国家差距显著。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与对策

一
,
二、 中间业务不断发展的动因
网络等先进技术的运用远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充分。
3 专 业 人 才 的 不 足 成 为 中间 业 务 发 展 的 一 大瓶 颈 、
上世纪 8 年代 以来 , 方国家 商业银 行的 中间业务 空 前发展 , O 西 一 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收入 占全部收入 的比重 已达 4 %左 右 , 5 有些大
பைடு நூலகம்
【 关键词 】 商业银行 ; 中间业务 ; 现状 ; 对策
一
、
中间业务 的内涵和特点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稳定 、 风险度低 、 本小 , 成 和负 债业 务 、 资
1业务 品种 少、 、 产品同质化 以及低端 竞争严 重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 【 j 膜小, 品种较少是 目前中间业务开办中的主
化的需求。这样 , 、 代理 担保 、 信用证等应运而生 。
在思想认识上, 不少金融 债业务之外的第三大支柱尚存疑虑。侧 哥 中 缺乏中长期发展规划 , 对经营管理和发展趋
,
势认识不足, 直接 向 了中间业务新产品的开发和发展。在内部管理上, 我 2、 银行 同业竞争加剧 随着全球经济、 金融 的不断融合及金融 自由化程度 的提高 , 银行业 国商业银行大多还没有设立自上而下的、 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管理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 知识密集 型业务 , 涉及经 济 、 金融、 易、 贸 法律 、 科技等 实践 经验 丰富 、 懂技 银行已占到一 半以上 , 仍在提高 , 国银行 中间业务收 入大约只 占到 诸 多领域 。中间业务 的发 展需 要大 批知 识面厂 、 而我 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 尤其 需要具 备系统 的银 行、 保险 、 券、 证 外汇 西方国家中间业务收入的 15 l4 /一 /。那么 , 中间业务是如何产生 的 , 为 术、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对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与问题。
本文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1. 中间业务的定义与类型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的除传统贷款、存款外的各类服务,包括信用卡、理财、投资银行、债券承销、基金销售、资产管理等多种形式。
2. 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间业务在商业银行盈利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中间业务不受利率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影响,能为商业银行带来更高的收益。
3. 中间业务发展的成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信用卡、理财等业务规模持续扩大,贡献了大量的利润。
投资银行等高附加值业务也取得较好的成绩。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挑战1.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银行业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加快推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利润空间逐渐收窄,商业银行需要加大中间业务的开发与创新,以弥补利润损失。
2. 金融科技的崛起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新兴业务的兴起,使得传统的中间业务面临着来自科技公司、支付机构等的竞争。
3. 风险管理的挑战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信用卡逾期、理财产品风险等问题时有发生。
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风险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1. 加强创新能力商业银行要加强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与中间业务的深度融合。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中间业务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2. 深化服务理念商业银行应加强客户导向理念,提供差异化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
通过定制化理财方案、全方位的资产管理等方式,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黏性。
3. 加强风险管理商业银行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在发展中间业务的同时,注重风险防控。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对策探析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和对策探析我国的金融市场自2006年11月15日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本土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竞争,在坚守和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发新的业务,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增强银行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
如今,这个重担便落在了中间业务身上。
其原因在于:国外商业银行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发展中间业务是银行尤其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发展还非常滞后;在存贷款利息不断减少、融资证券化对银行生存空间不断挤压、传统业务经营风险日益加大的今天,中间业务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国内外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已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中间业务品种不断增多,中间业务收入总额大幅度增长,中间业务输入比重快速上升。
2002年,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票据、电子银行等服务收益业务增长很快,中间业务收入50.31亿元,比上年多10.93亿元,增长27.25%,占银行全部收入的11.35%。
中国建设银行自1994年向商业银行转轨以来,中间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2%,已形成包括结算、代理、外汇、银行卡、信息咨询、担保承诺、投资银行、基金托管、衍生金融工具交易9大类200多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产品体系。
但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规模小、收入水平低。
目前,就中间业务收益占全部收益比重而言,中国银行约17%,中国建设银行约8%,中国工商银行5%,中国农业银行则低于4%,虽然我国各商业银行开展了约260余个品种的中间业务,但是其中有相当的部分是不收费的,如邮寄对账单、代发工资银证转账、招行一卡通业务都是不收费的,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水平。
从国内外的发展趋势上看,商业银行需要提供经营范围较广和业务品种丰富的中间业务。
西方国家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种类繁多,尤其是在各国纷纷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实行混业经营以来为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日新月异,层出不穷。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这些业务不仅为银行提供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还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产品创新不足、风险管理不到位、市场竞争加剧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结构、技术条件等多个方面。
本文提出了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产品创新、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国际合作等。
希望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动银行业务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为我国金融业的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从业务规模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在总营业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升,但总体比例仍然偏低。
这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在传统存贷款业务上的依赖程度较高,中间业务的发展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从业务结构上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结算与清算、代理收付、咨询顾问等传统业务领域,而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中间业务,如投资银行、资产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等业务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业务结构的不合理,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盈利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人才短缺、技术落后、风险管理不足等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定义、现状、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金融科技应用,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如加强监管、推动科技创新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等。
展望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将在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下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定义、现状、趋势、问题、对策、建议、未来发展、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金融中介和信用中介的功能。
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逐渐成为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之一。
背景介绍作为研究论文的开端,主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简要介绍,帮助读者对主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在我国,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中间业务不仅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丰厚利润,还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对于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发展现状、发展趋势,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对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题目:中国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姓名:冯泳霖学号:2015122232层次:本科专业:金融工程班级:2015级金融工程2班指导教师:苏钰钧独创性声明一、本论文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论文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资格。
承诺人(签名):年月日摘要随着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和中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外资银行纷纷落户中国,商业银行仅依靠存款贷款的利差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重影响,成本低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受到公众的青睐和重视,是商业银行的新增长点。
良好的中间业务可以提高客户对商业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并提高客户忠诚度。
因此,本文对中国银行的中间业务现状、问题作了研究,提出了改善中间业务的对策和建议。
但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尤其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是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该如何转向突出发展中间业务是一个难题,涉及到如何认识中间业务,不同的中间业务风险和收益也不同,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消费环境对发展中间业务会形成哪些制约,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解决哪些问题等。
所以本文先从对中间业务的认识入手,对于中间业务的定义、内涵、业务品种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且通过对比中外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道路的差异,凸现其中的差距。
然后对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的状况、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策略。
发展中间业务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商业银行的重大战略选择,如果面面俱到地进行分析,一是本文可能难以完成,二是也难以突出重点,所以本文选取了四个相对重要的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即中间业务的经营理念,发展中间业务的组织保障,中间业务定价,中间业务的风险防范等,通过讨论上述问题提出一些举措,能使各项操作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中间业务中国银行问题对策和建议ABSTRACTWith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RMB deposit and loan interest rates and the gradual opening of China's financial industry, foreign banks have settled in China. The traditional profit model of commercial banks relying solely on the spread of deposit loans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low-cost and high-yield intermediary business has been affected. The public's favor and attention is a new growth point for commercial banks. A good intermediary business can increase customer satisfaction with commercial banking services and increase customer loyalty. Theref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status quo and problems of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of Bank of China,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there is no clear answer on how to develop. In particular,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have always been based on asset-liability business. How to tur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involving how to understand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different intermediate business risks and benefits are different,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What constraints will the consumer environment ha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services, and what issues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servic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and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connotation and business variety of the intermediate business, and highlights the gap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intermediary busi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banks. The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status and constraints of the bank's intermediary business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pose a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 targeted manne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is a major strategic choice for commercial banks that involves many aspects and needs to consider many factors. If all aspects are analyzed, one may be difficult to complete and the other is difficult to highlight. Therefore, this paper selects four relatively important ones. The aspects have been elaborated, namely, the business philosophy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organization guarantee, the pricing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the risk prevention of intermediary business, etc.,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some measures can be made to make the operations more targeted and feasible. Sex.Keywords: intermediary business; Bank of China; problem;advice and suggest2、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相关概述2.1中间业务的定义及分类按照2001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间业务,实际上就是指广义的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包括:金融服务类业务与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两类;具体是指商业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是指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以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利用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按中国人民银行的参考分类及定义,中间业务可分为九大类别,分别是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代理类、担保类、承诺类、交易类、基金托管类、咨询顾问类和其他类。
①支付结算类中间业务:主要指商业银行利用结算工具如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
②银行卡业务:商业银行向人民群众发行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
③代理中间类业务: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但客户在享受服务的同时财产的所有权并不发生变化。
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国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其他银行银行卡收单业务等。
④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
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
⑤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中⑥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如远期合约、金融期货、互换、期权。
⑦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
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其他基金的托管业务。
⑧咨询顾问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在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记录和分析,并形成系统的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需要的服务活动⑨其他中间类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