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际肝胆胰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第四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纪要

imaging,NBI)内
镜等工作模式,着手论述了Barrett食管的诊断方案和治疗 方式。美国汪建英教授详细阐述了对肠黏膜萎缩起到重要 作用的RNA结合蛋白HuR和微小RNA-29b。美国王永青 教授介绍了采用集成内镜下气囊、导丝、超声探头等诸多辅 助设备,以完成外科术后患者胆道内镜治疗的新方案。香港
万方数据
生堡逍丝盘查;!!!笙i旦蔓i!鲞筮i翅£丛!』堕g!丛!!!!;!!!!∑!!:i!:盟!:i
世界华人消化青年论坛讨论了多个目前临床实践及基
础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消化道肿瘤的诊治进展方面,西京消 化病医院聂勇占教授概述了MG7抗原、基质金属蛋白 酶11、IP038等最新肿瘤标志物及其提取、测定方式。高雄 医学大学附属医院吴宜珍教授介绍了食管癌发生基因及相 关下游分子在动物研究中的作用。北京协和医院李景南教 授着眼于粪便筛查突破结肠肿瘤早期诊断的难题。超声内 镜方面,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李玉棠教授的概述 之后,上海长海医院王东教授对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 刺进行了介绍,台北慈济医院萧宗贤教授则简述了胰腺内分 泌肿瘤的乙醇注射治疗。对于消化道病原学的研究,广州南
在消化道肿瘤方面,西安西京医院吴开春教授介绍了巨
噬细胞和炎性反应因子对肿瘤转移的促进作用。上海仁济
医院房静远教授介绍了胃肠癌的发生与预防的相关信号通 路和表观遗传修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任建林教授结 合三叶因子、JTB、Midin等数个胃肠癌候选标志物以及拉曼 光谱内镜,对胃肠道癌的早诊早治提出了新设想。广州南方 医院姜泊教授则对结直肠平坦型腺瘤的内镜下诊治进行了 介绍。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姒健敏教授对胃肠黏膜抗 损伤药物进行了论述。 H.pylori,特别是对难以根除的H.pylori感染及其与
全球健康与青年家庭医生暨2014年VdGm论坛会议纪要

全球健康与青年家庭医生暨2014年VdGm论坛会议纪要佚名【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4(000)020【摘要】The Vasco da Gama movement(VdGm)是WONCA(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下属的欧洲青年全科医师工作组,VdGm 欧洲理事会是VdGm 的管理机构;WONCA 在欧洲各会员国中均会指派或选举一名代表加入该理事会,这些代表在每年WONCA 欧洲会议期间见面并召开会议。
第一届VdGm 论坛于2014年2月份在巴塞罗那召开,主要面向实习生及初始执业的家庭医生,此次论坛的主题是“One Strong Voice for the Family Doctors of the 21st Century”,特别关注了未来家庭医学、额外服务、职业发展等议题。
论坛开始前,以职业交流的形式,让与会者更多地了解了巴塞罗那的全科/家庭医生诊所及初级卫生保健组织。
本刊将此次论坛的主要议题进行编译报道,与读者共同关注全球健康及未来家庭医学的发展动态。
【总页数】2页(P2295-229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32【相关文献】1.2014年全国临床生化检验学术会议暨中美质谱检验论坛会议纪要 [J], 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2.中国药理学会数学药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理事会暨青年学者论坛会议纪要 [J],3.2014年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暨1984年莫干山会议30周年纪念征文启事 [J], 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组委会秘书处4.2014年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暨1984年莫干山会议30周年纪念征文启事 [J], 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莫干山会议组委会秘书处5.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2014年骨伤科学术年会暨平乐正骨论坛会议纪要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胆胰外科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在肝胆胰外科领域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在此,我要感谢组织给予我这个发言的机会,也感谢领导和同事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与支持。
肝胆胰外科作为一门涉及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我国,肝胆胰外科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肝胆胰外科的认识。
首先,肝胆胰外科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诊疗理念。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应紧跟国际前沿,不断更新诊疗观念,提高诊疗水平。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个体化治疗,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确保医疗安全。
其次,肝胆胰外科的诊疗需要严谨的学术态度。
作为一名肝胆胰外科医生,我们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再次,肝胆胰外科的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病情,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团队协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
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
此外,肝胆胰外科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学习和交流。
我们要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诊疗技术和发展动态。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诊疗水平。
最后,我想谈谈肝胆胰外科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肝胆胰疾病患者逐年增多,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勇于担当,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为我国肝胆胰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加强肝胆胰外科人才培养,提高整体诊疗水平。
2.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展诊疗领域。
3. 深入开展临床研究,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4.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我国肝胆胰外科的国际影响力。
亲爱的同事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我国肝胆胰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谢谢大家!。
LKB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_黄约翰(PDF)

2013年11月Journal of Hepatopancreatobiliary SurgeryNov. 2013·论著·LKB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黄约翰1,何彬1,李鹏2,黄卡特2,陈桢坤1,郭旭1,钟骏桥1,张启瑜1,余正平1,施红旗1,周蒙滔1,单云峰1(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1.肝胆外科,2.病理科)2013-04-10黄约翰(1988-),男,浙江温州人,硕士生。
单云峰,博士,副主任医师,E-mail:shanyf1975@hotmail.com。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通讯作者]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
在HCC早期,由于缺乏灵敏、有效的筛查指标,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当患者出现典型症状或检测出血清指标异常时,HCC常已经进展、转移,这是预后差的原因之一。
手术治疗仍是HCC首选治疗手段,但是术后复发和转移率很高,目前临床上缺少有效的预后检测指标,是HCC预后差的另一原因。
所以寻找有效的预后检测指标对研究HCC的发病机制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LKB1(liver kinase B1,或称STKII,Serine-Threonine kinaseII)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均发现LKB1基因突变,如肺[摘要]目的探讨LKB1基因在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70例HCC患者肝癌及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肝组织中LKB1蛋白的表达,采用x 2检验分析LKB1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对该组70例患者进行随访,并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预后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结果LKB1蛋白在H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
HCC患者中,LKB1蛋白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门静脉侵袭,TNM分期有关(P<0.05)。
第四届亚太肝胆胰协会学术大会:国际专家齐聚上海探讨肝胆胰领域的前沿

第四届亚太肝胆胰协会学术大会:国际专家齐聚上海探讨肝胆胰领域的前沿亚太肝胆胰协会学术大会作为亚太地区肝胆胰外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今年是首次在中国上海举办。
本次大会的主席为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被尊称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吴孟超院士,大会副主席则由沈锋教授担任。
今年的大会以“求同存异”为主题,汇集了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3名著名学者和1200名专家教授,以及医疗专业人员、决策者、医生等,共同探讨肝胆胰疾病诊疗的新问题,交流关于肝胰胆疾病和移植手术的最新研究和临床议题。
大会上,来自国际肝胆胰协会、亚太肝胆胰协会、美国肝胆胰协会、欧洲肝胆胰协会等国际组织的主席和专家纷纷发表演讲。
研究成果披露:杨晓宇医生引发广泛赞誉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杨晓宇医生的研究成果引起了会议上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作为一位年轻而有为的医生,杨医生自2003年加入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以来,一直致力于肝胆疾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
杨医生目前担任该医院特殊特需治疗二科的主治医师,拥有丰富的肝胆外科经验,积累了数十年的宝贵临床经验。
他同时正在攻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母校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充分展现了他在学术领域以及临床的追求和坚持。
此外,杨医生还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患者高度赞誉。
他的患者群涵盖了外国患者、华侨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患者,这充分体现了他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卓越影响力。
他不仅年轻有为,还在复杂的肝癌手术领域积极探索,已经成功完成诸如复杂胆道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等高难度手术,展现出医术上的杰出水平。
此次大会上,杨医生就“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78例病例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征”进行了精彩演讲,展示了他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成果。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简称HAML)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最早于1976年首次被描述。
HAML通常在成年人中发生,女性稍微更容易受影响。
《2014年美国肝胆胰学会共识声明:肝门部胆管癌管理》摘译 范莹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 3 1卷第 1 0期 2 0 1 5年 1 0月㊀JC l i nH e p a t o l , V o l . 3 1N o . 1 0 , O c t . 2 0 1 5
0 1 48DE')FGH56IJ7'RS)MLMNOPQ C2
范㊀莹 译,吴硕东 审校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胆道外科,沈阳 1 1 0 0 0美国肝胆胰学会共识声明: 肝门部胆管癌管理》 摘译
1 5 8 9
P E T ) 诊断由胆管癌引起的肝门部胆道梗阻的敏感性降低。对 于确诊病例, P E T评估局部及远隔病灶情况的敏感性较高, 但 E T 很少可以增加从其他检查中获取的信息。一些研究表明 P 的结果可以改变一小部分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治疗方案, 但是 A 1 9- 9升高时, 当缺乏其他疑似检查结果或无不明原因的 C 这种情况极少发生。 1 . 2 . 2 ㊀ 胆道内镜检查 ㊀ 肝门部胆管癌最典型的表现为黄疸。 许多患者在术前要进行胆道引流。当怀疑由于良性原因( 如 M i r i z z i 综合症、 嗜酸细胞性胆道疾病、 肝内胆管结石、 肝吸虫 等) 造成肝门部胆管梗阻的情况下, 需在手术切除或肝移植前 进行病理确认, 但大多数患者在化疗及放疗前都需要病理确 认。当新辅助治疗可行时, 对于怀疑局部淋巴肿大的患者应该 考虑行超声内镜 ( e n d o s c o p i cu l t r a s o n o g r a p h y ,E U S ) 或腹腔镜 细针穿刺( f i n en e e d l ea s p i r a t i o n ,F N A ) 活组织检查。对于拟行 肝移植的患者不建议行经皮或腹腔镜活组织检查, 以防止癌肿 扩散。一项结合新辅助放化疗及后续肝移植的研究表明, 那些 少数接受经腹膜 F N A确诊为腺癌的患者在手术时出现了极高 的腹膜种植转移的情况。 在胆道支架置入过程中, 可以尝试应用毛刷活组织检查帮 助确诊。由于肿物的纤维特性, 大约 4 0 % 的肝门部胆管癌患 者胆道冲洗或毛刷活组织检查结果为阳性。用荧光原位杂交 ( f l u o r e s e n t i ns i t uh y b r i d i z a t i o n ,F I S H ) 染色标记 3 、 7和 1 7号染 色体的中央区, 可以提高毛刷活组织检查的敏感性。三倍体和 四倍体并不是恶性的确定标准。多倍体诊断恶性的敏感度为 5 0 %, 特异度 > 9 5 %。值得注意的是, 通过临床评估但未应用 F I S H也可以准确的预测出 9 0 %的恶性患者。当评估为肝门部 胆管癌而进行切除手术时, 大约 1 0 % 的病例为良性原因造成 的胆管梗阻。 1 . 2 . 3 ㊀ 分期与分型 ㊀B i s m u t h和 C o r l e t t e 在1 9 7 5年对肝门部 胆管癌进行了分型。这个初步的分型着重于肝总管、 汇合部、 左右肝管被肿瘤浸润的程度。该描述与手术需要将肿物完全 切除并保持胆系连续性的原则保持一致。随后, J a r n a g i n等结 合血管受累、 导致肝叶萎缩以及二级胆管蒂受累进行进一步分 类。这一系统为确定肝门肿物的可切除性提供了有利的框架, 但仅描述了原发性肝门部肿物的特点。梅奥诊所分类系统包 括了诸如原发肿物的大小、 多灶性、 淋巴结或区域外转移等因 素, 以及黄疸及患者的一般状态等临床表现。最终美国癌症分 期联合委员会( A m e r i c a nJ o i n t C o m m i s s i o no nC a n c e r ,A J C C ) 制 订了肝门部胆管癌的 T N M 分期, 并应用于手术患者。最近修 订的第七版 A J C C手册细化了 T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可以更好 地预测生存率。 一致性声明: ( 1 ) 对于疑似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诊断和分期至少应该包括 C A 1 9 - 9的水平以及胸部、 腹部和盆腔的高质量断层成像( 最 好在胆管支架置入之前评估) 。
2014国际肝胆胰外科张家港论坛暨第二十六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征文通知

( 本刊 编辑部 )
・-— —
470 ・ - - — —
.
/ 肖 r / 自 \ .
2 0 1 4国际n - T , q _ a 胰 外科 张 家港 论坛
暨 第二 十 六届 全 国肝 胆胰 外 科 学术 经 验 交流会 征 文通 知
为全面展示肝胆胰外科 的最新进展 ,由 《 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 ,张家港市第一人 民医院承办 、 上海胆道疾病会诊 中心协 办的 “ 2 0 1 4 国际肝胆胰外科张家港论坛 暨第 二十 六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 交流会 ”将于 2 o 1 4年 5 月在江苏省张 家
研究等 。稿件要求 : 来稿必须是未经公开发表过的论 文 ,全文 5 0 0 0字 以内 ,附中文摘要 。稿件请用 w o r d 格式保存 ,文题用 3 号黑体 ,正文用 5 号宋体 ,1 . 5 倍行距 。投稿方式 : 请用 E - m a i l 投稿 ,投稿邮箱 s c c b d @ h o t m a i l . c o m。在发送 主题注明 :会议 征文 ,论文中注明第一作者的联 系地址 、电话和 E - m a i l 。征文截止 日期 :2 0 1 4年 3月 3 o日。大会组委会将从来稿中选出优 秀 论文 ,在 本次会上进行交流 ,并优先在 《 肝胆胰外科杂志》上发表 。 组委会联 系地址 :上海市东方路 1 6 3 0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 仁济医院 内上海胆道疾病会诊中心,邮编 2 0 0 1 2 7;联系电话 :
港市隆重召开 。
本次会议将邀请美国 、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肝胆胰外科专家 、教授 ,国内的吴孟超 、汤钊猷 、郑树森 、黎介寿 、王学浩院 士 ,以及施维锦 、张启瑜 、蔡端等知 名专家 、教授进行讲座 ,介绍肝胆胰疾病诊治的最新进展及疑难疾病的诊治经验 ,并结 合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全国学术研讨会The5thCongressoft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 es e Chap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Hepato-Pancreato-Biliary Association第六届全国普通外科主任论坛The 6th National forum of Directors of General Surgery 第十五届全国肝脏外科学术会议The 1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ver Surgery第二轮通知The second announcement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全国普通外科主任论坛第十五届全国肝脏外科学术会议时间:2012年3月23~25日会议地点:中国·武汉(第二轮通知)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先后在武汉和上海举办了四届学术研讨会,每届会议均受到国内外专家及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历届参会代表均超过1000位。
按照国际肝胆胰协会的惯例,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
第五届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学术会议定于2012年3月23~25日在武汉举行。
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做专题讲座,其中包括国际肝胆胰协会前任主席刘允怡院士(香港),M Buechler教授(德国)、Y Nimura(日本)教授,现任主席W Pinson教授(美国)及秘书长J Windsor教授(新西兰),美国外科学会前任主席J Fischer教授,英国外科杂志主编D Alderson教授;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院士、黄志强院士、汤钊猷院士、范上达院士(香港)、陈肇隆院士(台湾)、M Makuuchi教授(日本),J Belghiti教授(法国),T Takada(日本)及SG Lee教授(韩国),以及国际著名胰腺外科专家H Beger(德国)、赵玉沛教授和彭淑牖教授等。
针对国际国内肝胆胰外科的进展及近年来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诊治经验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同时通过手术录像及现场手术演示介绍新的手术方法及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最新理念, 提出个体化治疗是胰腺 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强调包括手术、 放疗、 化疗和生物治疗的 综合治疗是提升患者预后的关键措施。个体化与综合治疗 相辅相成,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疾病特点, 多管齐下, 选择 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 还明显减少治疗 过程中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梁廷波教授还介绍了循环肿 c i r c u l a t i n g t u m o u r c e l l , C T C ) 和循环肿瘤 D N A在胰腺 瘤细胞( 癌早期诊断、 转移预防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成果和未来趋 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郑磊教授讲解了胰腺癌多学 科管理, 尤其是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对外科治疗胰腺癌的 补充作用, 特别强调了临界可切除胰腺癌和转移性胰腺癌化 u l i 教授 疗的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美国塞达西纳医学中心 T 从放疗角度提出了对胰腺癌治疗的见解, 认为通过合理选择 患者及合理的放、 化疗方案, 可以使胰腺癌患者获益。 4 . 2 . 2 胰腺囊性病变: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医院 S c h u l i c k 教授审视了胰腺囊性病变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问题。他介 绍了胰腺囊性病变良性 恶性前期 恶性的发展谱系, 认为手 术切除与恶变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关, 但同时也潜在地改善了 患者生命质量, 观察则可能导致可治愈的疾病发展成不可治 愈。S c h u l i c k 教授还探讨了胰腺囊性病变手术适应证的若干 参考因素。 4 . 2 . 3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 i n t r a d u c t a l p a p i l l a r ym u c i n o u s n e o p l a s m , I P M N )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Wo l f g a n g 教授介绍了胰腺 I P M N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他 认为胰腺 I P M N与胰腺癌的关系类似结肠息肉与结肠癌的 关系, 胰腺良性 I P M N部分切除有很大风险发生恶变。胰腺 P M N往往呈现多克隆, 依据 G N A S和 K R A S基因突变 多腔 I 状态可识别; 胰腺 I P M N相关胰腺癌与 G N A S基因突变高度 相关, G N A S 基因明确了一条胰腺 I P M N向胰腺癌发展的特 异性途径。 4 . 2 . 4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胰 腺中心 D o n a h u e 教授探讨了无功能局灶性胰腺神经内分泌 肿瘤的手术切除指征, 认为对于直径 < 2c m的无功能局灶性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在高危人群中可进行观察, 如需手术, 可考虑胰腺实质保留术。 5 微创外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秀军教授和第三军 医大学西南医院郑树国教授分别介绍了腹腔镜肝切除术经 验, 展示了微创技术在肝脏外科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前景。浙 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方河清教授通过回顾30 0 0例行 R F A的肝癌患者临床资料, 认为小肝癌可通过 R F A实现根 治性治疗, 其远期预后优于 T A C E , 同时对不同部位的 R F A 技巧和体会进行了细致的讲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 夫医院牟一平教授介绍了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右 半肝切除 术 的 手 术 指 征 和 方 法。美 国 科 罗 拉 多 州 立 大 学 E d i l 副教授介绍了腹腔镜在胰腺手术中的进展, 认为其不但 可明显降低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还可能对患者生命质量 有较好的改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吴硕东教授介
作者单位: 3 1 0 0 0 9杭州,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 外科
可进行手术切除如肝部分切除联合癌 Ⅱ型预后较好的患者, 可通过放疗降期后 栓取出术; 对于Ⅲ、 Ⅳ型预后较差的患者, 行手术切除。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杨甲梅教授 探讨了完全占据肝 Ⅷ 段肿瘤的手术难点和技巧。第二军医 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周伟平教授以手术视频演示了中央 入路肝尾状叶肿瘤切除术。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戴朝 六教授介绍了紧贴肝门部特大血管瘤手术切除的技术要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蔡建强教授介绍了肝癌个体 化综合治疗策略。在规范化治疗前提下, 通过回顾中国医学 科学院肿瘤医院 1 0年收治的 5 7 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个体 化综合治疗实践, 蔡建强教授提出了肝癌手术计划、 围手术 期管理、 辅助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个体化, 特别强调了多学科 诊断与治疗团队是施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保障。此外, 广州 军区武汉总医院卢绮萍教授和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仇毓 东教授分别对肝胆手术术后感染的耐药菌分析和抗生素应 用及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中国 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毛一雷教授介绍了一套三维定量 的新型肝功能影像学评估体系。 2 . 2 肝移植 广州军区总医院霍枫教授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 水军教授总结了我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的现状、 挑战 与发展。近年来, 我国肝移植发展迅速, 逐渐形成了北京、 上 海、 广东、 天津和浙江 5个肝移植中心, 国内标准心脏死亡器 官捐献肝移植的比例不断增高。他们对肝移植供体、 器官捐 献及国内外差距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并分别介绍了广东和河 南的相关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夏强教 授比较了活体肝移植和尸体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上的差异。 由于肝脏再生促进肿瘤生长、 需保留较多组织等原因, 活体 肝移植并无并发症发生率、 生存率和肿瘤复发率方面的优势。 3 胆道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邹声泉教授分 析了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现状、 手术相关问题和面临的 挑战。邹声泉教授带领的团队从胆汁及血清中筛选胆管癌 标志物, 发现胆汁中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对肝外胆管癌具有 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为了进一步改善胆管癌患者 预后, 邹声泉教授带领的团队还致力于开发利用纳米生物高 靶向性磁性胆道支架实现局部化疗, 并与德国机构合作研究 了基因诊断芯片, 实现肝外胆管癌快速、 低成本检测。安徽 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耿小平教授探讨了肝内胆管囊腺瘤 和囊腺癌的治疗, 认为根治性切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术后放、 化疗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 0 1 4年 8月第 1 3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期 C h i nJ D i g S u r g ,A u g u s t 2 0 1 4 , V o l . 1 3 , N o . 8
·学术动态·
2 0 1 4国际肝胆胰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梁廷波 白雪莉 章琦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省抗癌协会主 办,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中华外科杂 志》 《 中华医学杂志》 ( 中英文版) 《 器官移植杂志》 编辑部共 2 0 1 4国际肝胆胰高峰论坛” 于 6月 6 - 8日在浙江 同协办的“ 杭州成功举行。大会聘请赵玉沛院士、 郑树森院士和彭淑牖 教授为名誉主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 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兼 肝胆胰外科主任梁廷波教授、 普通外科主任吴育连教授和美 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 Wo l f g a n g 教授担任 大会共同执行主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 加州大 学洛杉矶分校、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医院及塞达西纳医学中心 等多家世界顶尖医疗机构以及国内的肝胆胰外科医师和科 0 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在西子湖畔进行中西 研人员共计 8 方对话, 探讨肝胆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热点和难点。 1 “ 蓝色护航” 肝切除术围术期管理大赛全国总决赛 由《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主办的“ 蓝色护航” 1 2名来 肝切除术围术期管理大赛全国总决赛拉开大会帷幕, 自全国 6大赛区的冠军和网络复活赛人气选手在杭州一决 高下。无观看死角的四方大屏幕让现场所有观众仿佛置身 手术室。来自全国各家医院的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和麻醉 科专家通过知识问答、 手术视频、 专家提问等环节全方位地 考核参赛选手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技能。 2 肝脏外科 2 . 1 肝肿瘤切除术 解放军总医院董家鸿教授介绍了精准肝脏外科的理念、 体系和方法。精准肝脏外科是近年来被大力推崇的肝脏外 科理念, 在尽可能减少肿瘤残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留剩 余肝组织, 寻求肝癌清除和肝功能保护之间的平衡。复旦大 学中山医院周俭教授介绍了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 二步肝切除术( a s s o c i a t i n g l i v e r p a r t i t i o na n dp o r t a l v e i nl i g a t i o n f o r s t a g e dh e p a t e c t o m y , A L P P S ) 在不可切除肝癌治疗中的地 位。2 0 1 3年 4月周俭教授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施行了亚洲 首例 A L P P S 。周俭教授详细介绍了 A L P P S的原理和手术技 巧, 同时指出其远期临床疗效仍有待观察。第二军医大学东 方肝胆外科医院程树群教授介绍了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外 科治疗进展。程树群教授根据门静脉癌栓位置及侵犯程度 对其进行了分型, 该分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预后。对于 Ⅰ、
·Ⅲ·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 0 1 4年 8月第 1 3卷第 8期 C h i nJ D i g S u r g ,A u g u s t 2 0 1 4 , V o l . 1 3 , N o . 8
院殷晓煜教授详细介绍了胆囊癌手术特别是术中意外发现 胆囊癌的处理, 以及胆囊癌扩大根治术的价值与意义。浙江 d d i 括约肌松 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白雪莉教授介绍了 O 弛在肝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 提出 O d d i 括约肌松弛是肝 d d i 括约肌单向阀门作 胆管结石发病的重要原因, 并发现 O 用消失导致的胆肠反流、 细菌分泌 β 葡萄糖醛酸苷酶引起的 间接胆红素析出是肝胆管结石发生的关键机制。她认为针 对O d d i 括约肌松弛的肝胆管结石患者, 避免胆囊切除、 施行 胆肠内引流可能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4 胰腺外科 4 . 1 重症胰腺炎 黎介寿院士根据 5年来收治的 10 3 9例重症胰腺炎患 者报告了重症胰腺炎诊断与治疗的经验和最新理念, 通过 研究确定了重症胰腺炎感染的病因主要是肠道黏膜屏障破 坏引起的细菌移位, 并发现变性凝胶电泳技术比血培养有 更高的敏感性, 提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肠道功 能的重要性。 4 . 2 胰腺肿瘤 4 . 2 . 1 胰腺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 C a m e r o n教授 是胰腺外科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 在他的行医生涯中完 成了近 30 0 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他详细介绍了胰十二指 肠切除术的发展史和自己的深入理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 念医院陈汝福教授介绍了胰腺癌根治性神经清扫术。胰腺 癌的嗜神经特性可能是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陈汝福教授 详细介绍了胰腺癌神经侵犯的病理送检方法以及胰周神经 丛侵犯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在发现了胰周后腹膜神经浸润是 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 联合全国多家单位开展 了胰周后腹膜神经清扫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并汇报了目前 进展。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刘颖斌教授探讨了胰头 癌全系膜切除的手术理念, 即实现对包括胰腺及胰周淋巴脂 肪组织层在内的整块切除, 达到腹膜后切缘阴性, 介绍了胰 头癌全系膜切除的范围和评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 5年施行的 1 3 2例近端胰腺非浸 医院吴育连教授介绍了其 1 润性肿瘤的精准外科治疗中的剜除术和胰腺、 主胰管原位重 建技术。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吕毅教授报告了磁压 榨胆肠、 胰肠吻合术的临床研究, 利用铷铁硼磁性材料作为 磁压榨手术器械,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证实其在胆肠、 胰肠吻合术中具有安全、 微创、 有效、 恢复快的特点, 具有较 好的发展前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别平教授报告了联 合腹腔干和肝总动脉切除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胰体尾癌, 结合 精彩的手术视频演示分析了其手术技巧。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胰腺中心 R e b e r 教授讲授了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长程新辅助疗法的降期作用。他比较了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安德森癌症中心和纪念斯隆 凯 8个月的长疗程 特琳癌症中心的新辅助治疗方案, 认为 6~ 新辅助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相比全身化疗, 放疗可能 并非十分必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梁廷波教授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胰腺癌热点难点问题和前沿进展, 传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