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合集下载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条件:土壤质量、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是农业
区位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地貌则会影响农业活动的实施和效
率。

2.气候条件:气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降水、温度、
日照、风速等。

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
适宜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3.水资源:水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影响农业的灌溉、养殖、
种植等活动。

农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可获得性和
利用效率。

4.劳动力与人口因素:农业的区位还与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和
人口密度有关。

足够的劳动力和适宜的农村人口分布对农
业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5.市场与交通因素:农业区位与市场的接近程度和交通条件
密切相关。

如果农产品远离市场或交通不便利,会增加运
输成本和时间,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

6.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也
是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方面。

有差异的政策措施和农村基
础设施的建设会对农业生产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对农业生产的产量、品
质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农业区域规划和发展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在学习影响农业区位因素时,之前也基本掌握 了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和植被等地理自然环境要素 间关系。因此学生通过读图、讨论和思考,应该能很好 学生学习能 地掌握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但在社会经济因素的学习 力分析 仍有难度。(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 况、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 认知障碍等)
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课堂有效甚至高效)
环节一:导入新课
运用视频导入法,通过分享关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农
业生产的视频,导入今天的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农业的概念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展示我国农业景观图
片,提问学生。
【问题】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
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特点:地域性。
【教师补充】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并进行补充,除了地域性
之外,还有季节性、周期性。
【过渡】展示课本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和澳
大利亚牧场图片,得出农业在不同地方的不同选择,是
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进而引出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区位因素
【教师活动】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城市区位因素的分 析方法,类比这个方法想一想农业区位因素从大的方面 有哪些
个地区的农业类型不同。(地形) 4.杭州市周围形成大规模的蔬菜、乳、肉、蛋的农
业生产基地。(市场) 5.公路边的乳肉畜牧业、园艺业。(交通) 6.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有计划地建立了一批
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政策) 【教师总结】要学会利用知识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
地理现象,达到学以致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先总结,教师后总结。 作业:预习下一部分《农业地域的形成》。 (请您选择本课中最关注的一个学生学习活动,详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上课用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上课用

(2009江苏卷)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 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6、m、n两地均盛产 葡萄。两地相比,m地 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 技术条件好
(2009江苏卷)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 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混合农
澳大利亚 墨累---达
优越的
业 令盆地 自然条件
地广人稀、 政府支持
劳动效率高、生 产经营灵活性强、 农事安排合理
(2008全国文综卷Ⅰ)张某承包了O.5公顷耕地. 种植结构变化如图1。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 ~2题。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人口相对较密集 但还是地广人稀
东南部 气温较温和
墨累达 令盆地
东南部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
区位因素
自然 因素
地形 水源
区位优势
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社会 经济 因素
交通 市场 科技 政策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交通
注意:主导区位因素与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如影响南疆长 绒棉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水源,而有利条件是光热充足。
(高考真题)
5.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
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4.“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0、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二)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因素

主 要 区 位 因 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 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 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 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 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 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 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 场、交通等
主 导 因 素
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 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 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 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 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 形,而是地形平坦,当地的 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 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 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 业。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 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基础梳理: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热量 ②光照 ③地形 ④土地资源 ⑤水分
(2)社会经济因素 :
①市场:决定着农产品的 ②交通运输 ③政府决策
(3)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①劳动力需求 ②技术装备 ③生产技术 )
.
④种植方式
⑤耕作制度(又称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 响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 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 度、土壤的质地等都对农业生产 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宜种 有影响 甜菜、沙棘、枸杞)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 农业布局在有河湖水、地下水、 产的决定性因素 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A
C
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相对不变的
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2)题。
(1)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A.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以水资源为例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以水资源为例

¸+¹º» ¼———以水资源为例◇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 张海潮地理学科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水源、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因素和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法规等人文地理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众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农业区位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近两年出现了这样一种试题,以水资源为线索,融合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生产活动,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这种试题综合性强,同学们需要结合农业区位因素知识进行解答。

一、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因素+水资源的作用。

(1)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征。

区域气候、地形、劳动力和市场等因素存在差异,就会导致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

这些影响因素被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农业生产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交70··通的日益发达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容易储存,扩大了销售范围;优良的育种技术提高了产量,扩大了种植范围;等等。

(2)水资源的作用。

水是发展农业的前提条件,农业活动与水资源关系密切。

水源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必需。

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农作物的收成就有保证;缺乏水源的地方,农作物生长受限,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讲,不宜种植农作物。

二、试题例析【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流经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一个课外学习小组对右图所示的?河流域局部地区开展研究活动。

(1)活动1:探访?河发源地山楂产业兴隆县是?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的“山楂之乡”,具有悠久的山楂栽培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楂文化。

山楂的用途广泛,既可以入药,也能够制作各种食品。

兴隆县一直致力于山楂产业的发展,并建立山楂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相关专家开发有关山楂产品,改良种植技术,举办“中国71兴隆山楂”产品发布会。

农业区位条件

农业区位条件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1)气候。

包括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的均匀与否、热量的多少、光照的强弱以及热量和水分的配合程度等。

(2)水源。

水源的多少对于干旱地区显得特别重要。

(3)地形。

其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

地形的高度。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会使得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类型。

地形的坡度。

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地,不适于发展耕作业,而应该植树种草发展林业等。

山脉的坡向。

迎风坡的背风坡,向阳坡和背阴坡的不同,水热条件也不同,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4)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成分、土壤质地、土壤层的深度以及土壤肥力的差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种类。

2、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经营规模扩大;反之,则规模缩小。

(2)交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显著。

(3)政策。

国家政策和措施,如鼓励性措施(提供农业补贴、免征农业税、提高产品价格)或限制性措施等都会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4)科技。

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科技往往是通过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来影响农业区位的。

通过科技改造自然因素。

如:宁夏平原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等。

通过科技改变社会经济因素。

(5)工业基础。

(6)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7)风俗习惯。

比如亚洲水稻种植业就是跟此有关。

、农业1)、农业区位选择: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②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机械化、良种、水利、电气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

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

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

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 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1. 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 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提
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3、距海远,地处内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1、交通落后
2、交通快捷,有X交通2、交通不发达,对外联系不便
3、水陆交通便利,有X交通3、地处内陆,交通闭塞
4、沿海地区,海运便利,对外联系方便4、交通不便阻碍经济的发展
人口、城市、市场
1、人口密集,城镇众多,消费市场广阔1、人口稀少、城市少,消费市场狭小
2、城市化水平高,消费市场大2、城市化水平低,消费市场小
3、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大
三、农业区位(一)、农业类型或农作物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三)我国主要农业区的区位条件
(四)我国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