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扶贫民情日记随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民情日记三篇真心实意为扶贫尽职尽责做工作2018年9月8日星期六天气晴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为了确保扶贫工作的成效,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分类指导,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
红格图村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为住房不安全,有的是没有劳动能力等,我们根据贫困户们不同的致贫原因,经过逐户研究,制定了各户的帮扶计划,每周我都抽两到三天时间去贫困家中走访,人问候了他的病情、和生活起居。
张忠厚对我们说:“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去年107辍学照顾他。
随后我安慰了冯忠绪,并对张忠厚说:“学尽量别辍学,这样上学的机会不多。
”“感谢党、感谢扶贫工作队,忠绪的日常起居我来照顾,决不能让侄儿念不成书。
”*飞)倾全力2018年8访20174口人,妻子和小儿子条件很艰苦。
妻子也是残疾人,行动不便,坐在炕上看见我们进来冲着我们打招呼,灶台边放了很多木棍,便于妻子生火做饭,家里全凭孙利文每天放牛回来收拾。
孙利文说:他家种了10亩地,养了5头牛,他和妻子享受着农村低保,这就是这家人的全部收入来源。
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小儿子,孩子才3岁,从小就是“斗鸡眼”,走路总是摔跤,又没有时间和门路带孩子看病,家里仅有的几头牛也舍不得卖,自己也没去过大城市,有些担心。
我们劝说道: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千万不能耽误治疗,现在才3岁正是治疗的时期,再等长大了机会就错过了,治疗的效果就不一定好了,作为父母要拿主意,下决心,尽早给孩子治疗,我们驻村工作队会积极帮助联系医院,提供的便利,让孩子尽早接受到最及时的治疗。
妻子听到这,眼中满含泪水,欲言又止,孙利文若有所思,其实我们都能看出来,钱是贫困群众看病的软肋。
我们继续劝说道,孩子的治疗不能再耽搁了,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和完美的人生,现在国家健康扶贫的力度很大,住院治疗的费用报销比例能达到90%,看病花不了几个钱,只是在外地医院看病必须得先期垫付,可是为了孩子也要下定决心啊。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五篇

【导语】“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脱贫标准,异地搬迁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的安居措施,能够让广大贫困户住的安心、能致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我用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庄严。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一这几天扶贫工作到了考核验收的阶段,我带领驻村队员认真总结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对上级来我县督察反馈的问题结合我村的实际进行逐项逐条整改,查漏补缺,完善各项制度和档案。
虽然天寒地冻,但过的充实而又忙碌。
经常性的入户了解调查脱贫情况,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我的手机铃声突然想起,是围子行政村阳坡自然村的贫困户刘小娃。
打来电话询问他低保、煤补、生态补……等一系列的补贴到位情况,说是和他从银行里打出来的对账单不符,要求我过去给看一下。
虽然我知道由于有审批过程,有的款项还没有打到卡上,而且由于村委会工作繁忙,准备在电话里解释,可转念一想,刘小娃已经80多岁了,他长期搭伙的老伴也近80岁,电话里说不清,他们年龄大了又听不清,还是让他们疑虑。
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去老人家里一趟。
所以,先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带上他所有补贴的明细,驱车赶往刘小娃家。
到老人家里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将他们的问题说了一遍,我给他们解释,他们还是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关于他们补贴清册,一项一项给刘小娃老两口解释,他们中间也不时的提问,这样就再解释一遍。
直到他们弄明白才舒展了眉头说,原来是这样!这才缓过神来说“呀!孩子,说了这么多都忘了给你倒口水,抽支烟了。
唉……老了,脑子迟钝了”。
我说:“没事,大爷,我不渴,您弄明白,心里踏实就好”。
“对对对!呵呵呵”我看到他们放心的笑容,虽然确实很渴,但心里感觉他们的笑容要比水解渴的多!出门后关门的一刻隐约的听到刘小娃和老伴说“这两个县里头来的娃娃挺仁义的,都一个一个交代给了,这下知道啦哇”。
那一刻我感觉群众的认可才是的认可!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二今天我们工作队一行人前往贫困户李世清家走访,李世清原来在大西沟自然村居住。
精准扶贫个人民情日记随记三篇

2018精准扶贫个人民情日记三篇篇一X月X日,今天我们所有都起得特别早。
早上7点,我们吃过早点迎着茫茫细雨驱车前往XX乡XX村入户走访,经过1个多小时后我们来到了XX村,路边辣椒笑盈盈地望着我们,玉米涨红了小脸害羞地低着头偷偷地看我们,五星红旗在XX村的上空迎风飘扬。
居住。
篇二1月7日,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带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乡*村的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
对韩保良、韩大山、韩保新、韩小勇等贫困户、留守户一一带去了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作为过节的礼物,询问了大家的生活难处,鼓励大家要努力生活。
对韩有福等致富户询问了致富经验,赞扬其带头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来到贫困户的住地,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看了他们室内简陋的陈设,***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我们还是不够体贴他不断的这样自责着,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们,他说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群众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
我们不能懈怠。
韩大山的家里是破旧的青砖房,门口大门是两块木板经历了岁月的摩挲已经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两个老仆人,多少年风雨不改的为他的主人守护那小小的庭院。
开门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憨厚,淳朴中洋溢着满脸的微笑。
你们是政府的人?我认得你们。
韩大山,快过年了,准备年货了么?呵呵,呵呵!韩大山乐呵呵的接过***送给他的生活慰问品,挥动着手让大伙进他的屋子。
***仿佛发现了什么,把油从他手里拿了过来。
你的身体可又不好了啊,我来替你拿着吧。
还是收秋落下的毛病?***子着想。
***主任也多次向村里、乡里反应了他的情于现在连笑着把包装袋撕开递给了孩子。
孩子躲在韩大山的怀里,有些胆怯的接了过来。
出去的时候***拿出了爱心卡,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我们要走了,这是我的电话,记住,有什么事你就直接打给我,老韩,你的身体不好,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再一个人扛着了。
民情日记(扶贫)2018.03.05

民情日记国有林场赵明强 (2018.03.05)为了进一步落实就业扶贫及时掌握挂包贫困户务工情况,3月5日早上九点左右,我和单位同事一起来到扎岭村火石村民小组,再一次对挂包贫困户进行外出务工政策宣传,同时为他们带去了烧水壶、保温瓶等生活用品,在所挂包贫困户门头上钉上了林场统一制作的门牌(上面有我单位、姓名、电话号码)。
首先我来到熊瑞香家里,同上次一样,只有他母亲一人在家,儿媳林龙先利用周末回来了两天,办完事又返回县城带孩子去了。
我告诉她昨晚我已到他儿子熊瑞香在县城租住的屋子里详细了解家里的情况,座谈了两个小时。
熊瑞香提出一个问题,林龙先因四个孩子上学不能外出务工,需要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
本来打算与您和儿媳商量的,但我来您儿媳又没在,不过只要征得您的同意就可以了。
希望您们做老人的能够到县城帮他们煮饭、照料一下孩子,这样儿子和媳妇才能安心出来挣钱,解决家里的实际困难。
通过我耐心开导,母亲表态:只要媳妇愿意,她可以照我说的去做,去帮助他们。
随后,我打电话告知熊国勇,一会就到他家里。
他告诉我正在威信县城送儿子熊赟外出务工,地点是去年在那里做过工的浙江诸暨弹簧厂。
条件和工资收入与我向他宣传的广东东莞务工差不多,就决定去那里了。
我问他本人的务工去向,他说正是农忙时节家里没人干活,产业扶贫分到640斤洋芋种,可种两亩地,抓紧时间争取几天干完出去务工。
务工地点大约在贵州方向,同时那边还让他带上几个劳力过去。
我告诉他这次我来家里的目的,他听了很高兴让我放心会照我说的去做,到时自己的务工地点定了通知我。
中午时分,我和申鹏来到熊国兴家里,全家还居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扶贫安居工程所建住房第二层板面刚打完,主体基本完工,下一步准备内外装修。
他家许多人,正准备吃午饭,招呼我们进屋一起吃,我告诉他已经有安排了,我们就在门外聊了起来,我说上次来时没见到你,只有你妻子余腾彩和女儿熊瑞碧在家,我们只通过电话,今天终于见到你们全家了,还这么热闹。
2018年12月扶贫民情日记.doc

2018年12月扶贫民情日记2018年12月扶贫民情日记彝良县法院驻村工作队员马特2018年12月10日阴岁月冉冉,一月又一月,今天是2018年在树林的最后一个月,也是该交答卷的一个月,不知不觉到这里已经一年多了,从刚来的时候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到现在的每个村民小组在那里,挂包的卡户有多少,哪家大概的什么情况,都有了基本的了结。
今天,收到一个好消息,我在今年7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组织的审核批准,确定我为今年的发展对象,收到这个消息我真的特别开心。
我在今后更会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学习各位基层党员前辈的工作经验,我相信我一定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回报党和人民的培养。
今天晚间的时候和母亲通了电话,听母亲说了,家里的樱花已经打苞了,想必用不了多久就会花开,樱桃盛开的场景仔细算来已有6年未曾见到,大学四年,毕业工作两年。
回首想想,家里的樱桃树还是我上初中时种的呢,当时的我也未必会想到今后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岁月都在慢慢流逝。
在树林第二个年头了,今天降温了比去年来得晚了些,但还是那么的冷。
说心里话这样的季节还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特别佩服生活在这里的勤劳人民们,对于我自己来说天寒地冻并不可怕,只是不觉间有一股深深地对家的思念,想来自己也是年纪上去了,矫情了些。
但此刻就是想着自己要是什么时候能够回家一趟,见见自己的母亲,吃吃家里的热饭,陪家人唠唠家常,心里也会得到深深的满足。
最近的工作很多、很多,冲刺2018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工作会,以及一户一档到户资料的完善补充,闲时算了一下,我分到的任务,四个村民小组就需要大概3000张A4纸,还有墨粉、人工分类等等。
全村是24个村民小组,我想这个任务真的很艰巨。
在12月4日,又下发了新的标准,不知以前的整理标准可不可以,在我自己来看,老的档案是我们手机拍照打印出来的,效果真的不好,打印机都打坏了,墨粉自己赚了3次,还没有完成全部工作,新的工作又来了,事情真的很多很多,明天开会,也不知道到底要怎么干,只希望可以智慧一点,节省更多的物力人力资源来把事情干在实处。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

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3篇】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篇一立冬过后,天气更冷了。
今天一早,我跟随驻村工作队长和村干部到一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
从村社干部那里我了解到,意外的疾病让他的半边身子几乎瘫痪,家里还有正在上学的儿子和年迈的父亲。
一家人的生活仅靠他做点零工和妻子种田维持。
一进家门,看到的便是新建的宽敞明亮的房子。
他激动地拉着我们的手说:“原来住在老房子是打雷下雨都害怕,现在搬上来了,住着都不怕了,舒服极了,住着很安心,和城市差不多了”。
他家原先居住的地点属于C级危房,住房因山体整体滑动,出现了房屋倾斜及墙体拉裂的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今年上半年,他家享受到了扶贫安居工程项目,在好政策的帮助下,搬离了原先居住的地点,住进了漂亮的“乡村小别墅”。
从我进到家里一直到我离开,他一共说了6个谢谢,即使在我没有给他带去半点帮助的时候他依然心怀感激,更让我惊讶的是他说起未来时那种激情和希望——“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啊!帮我建了新居、建了猪舍,申请了项目入户,让我养了猪,我这个身子喂个猪还可以,猪卖掉就有钱了。
感谢你们对我的帮扶,寻找养殖大户帮带传授,还帮助我儿子申请贫困助学金。
没有党、没有政府、没有你们,我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
”那一刻,看到他行动吃力的身体却还满心斗志,我浑身一下子也充满了干劲。
看到他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干劲,我突然觉得天气再冷,但我的心却是温暖的。
今天的走访让我收获很大,也使我深深地意识到,精准扶贫真的很重要,村民生活的改善确实离不开我们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有时候,我们的一个举措、一次宣传甚至一个建议就有可能改变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上要做的还很多,不能一味的只看、只听,而要把行动落在实处、落在村民看得见的实惠处。
(作者为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南诏镇开南村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精准扶贫民情日记篇二抬头望天空,繁星点点,苍山的轮廓模糊可见,耳边传来滋滋滋建筑机械作业的声音,不由自主,想起了村东头张大姐家危房拆除重建的情景。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

扶贫民情日记精选3篇扶贫民情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而是应该切实地为村民干实事,下面为大家精选扶贫民情日记,欢迎阅读!扶贫民情日记一3月12日星期三晴今年初,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开门搞活动”的原则,要求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普通群众,了解民情民生,开展结对帮扶。
真正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转变作风,让群众得到实惠,密切感情。
3月12日上午,根据市局党组统一安排,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体乘坐公交汽车赶到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村开展民情大走访和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
恰巧3月12日,也是国家确定的“植树节”,所以在这次走访活动中,局里还专门安排全体党员干部参加**村的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活动。
由于上午要参加有关会议,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的活动我因故未能参加,多少有些遗憾。
会议结束时,已近晌午,我顾不上中饭,急忙驱车赶往村里,与同志们一起汇合。
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快一点多了。
**村村委会对我们这次民情走访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安排村组干部帮助我们联系农户和带路。
在村妇联主任的引领下,我急忙赶到了此次走访活动中的联系对象,困难群众占洪波的家中。
大老远就看到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门前正忙着做家务活,一见到我们,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手不放,连声说着欢迎。
村妇联主任介绍说,这是占红波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老人说,我知道你一会儿要过来。
估计在这之前,与我一起负责联系和结对帮扶这家农户的局水资源科潘金雄同志已经来过这家并进行了走访和慰问。
老人可能是从他那里已经知道我马上要过来的消息。
进屋坐下,房子是一栋三层高的旧楼房,好像正在装修之中。
占洪波的父亲非常热情,给我倒了杯热茶。
老人说,洪波这孩子,卧病在床已经好几年了,至今生活不能自理。
这几年,全靠小儿子,在附近靠做木匠,挣几个钱,把这个家撑起来。
民情日记(扶贫)2018.03.04

民情日记国有林场赵明强 (2018.03.04)因1月4日我到扎岭村火石村民小组熊瑞香家走访时,一家6口都没在家里,只有他母亲帮他看房子,虽然从他母亲嘴里了解到他家的一些基本情况,但由于我参与结对帮扶工作时间短,加之上次的帮扶对象更换。
为了进一步了解帮扶人的情况,我申请加了他的微信,过完春节,通过微信和电话方式联系,终于双方约定好了见面时间。
3月4日晚7:05,我来到熊瑞香家里,他居住在威信县城茶腊园小学附近,房子是租的,有三小间,约50平方米。
听说为了方便子女上学。
一进门,我就看到四个孩子,妻子林龙先没在。
我进行了自我介绍,说明来的目的,他很热情,虽然条件不好,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可以看得出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我们拉起了家常,他介绍说:家中耕地少,四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供养学生费用较高,2017年自己在县城建筑工地务工,妻子林龙先因带孩子上学没有参与务工,自己全年务工收入4万元左右。
在火石老家建房贷款7万元,为了尽快还贷,春节过后就在县城附近的建筑工地务工(搭建钢筋支架)。
每月收入约3000元,等干熟练了每月收入还会增加。
除此之外还抽空打点零工。
我问他,为何不让你母亲来帮煮饭、带孩子,妻子林龙先也出来找点活干,多挣点钱还帐?他说:为了孩子,加之妻子从结婚至今没有真正出来务过工。
听到这些,我说趁你们还年经,妻子现在才31岁,如果不趁早出来干活挣钱,等孩子们都大了需要用钱怎样办,这个年龄正是出力的时候,要多想办法出去学技术挣钱,孩子上学和家里条件才会得到改善。
通过我对国家政策的宣传并耐心开导,积极鼓励,他接受了我的观点,说与母亲和妻子商量,让我再次去到扎岭火石时多做下他母亲工作,争取母亲能过来。
我告诉他,明天我就去。
不知不觉,我们聊了近两个小时,看得出他应该是一个积极向上对家庭很负责的人,也许是妻子的思想、认识问题,自己不便外出务工。
虽然我给他推荐去广东东莞务工,他说为了照顾家庭,加之自己现在已经在本县建筑工地务工了,无论在那里,只要自己肯努力都能挣到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扶贫民情日记三篇
篇一
8月中旬,虽早已立秋,天气依然酷热难当。
我们工作两名成员在大湖口镇党委副书记唐纯国和原岩桥村刘书记
的陪同下,驱车在安乡县大街上来回穿梭,只为能衔接好县政府各部门,尽快落实年初制定的驻村帮扶各项脱贫措施。
中午,我们结束在县城的部门衔接工作计划回到潭子口村,准备下午继续整理扶贫档案资料。
工作的肯定和期盼,体现在热情的出手相助中。
要给岩桥修上水泥路,没有水泥路,“”。
全
村只在去年硬化了一条由焦圻镇进村的公里的
个贫困户,了解每户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引导他们形重要原因。
花需要投入的劳动时间较多,据常德市有关专家测算,棉花作物的效益已经远低于水稻等其它农作物的效益。
另外,青壮年劳动力大多都外出务工了,而从事农业劳动的村民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他们从事农业劳动只是为了维持基
本生活水平,而无心从事更为精细的产业化高效农业。
为尽快帮助村里脱贫,市联点领导王孝山主任、李娥皇校长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后盾单位负责人到村里开现场
办公会议,组长单位科技局领导也多次到村里走访调研,指导工作队制定扶贫帮扶措施,积极推动有关项目落到实处。
为提高农民的农业效益,一方面,工作队主动回应村民的诉求,将基础设施建设,如公路硬化、沟渠疏通、机埠的维修加固并新建一座排积机埠等项目作为优先推进的重要工作之一。
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全村7条沟渠近12公里的疏通工程,今年雨季渍浑涝灾情大为缓解。
另一方面,邀请科技特派员下乡,指导村民的种养殖技术,并向村民推广高效益的农业产业。
如今年在科技特派员彭友林教授的推荐下,由长安蔬菜公司提供“包供种、包供肥、包技术管理培训、包收购、包加工、报销售”*产业化服务,岩桥村大户刘连生和李平安共种植了黄秋葵23亩,预计每亩产值可以达到5000元以上,摘花摘果期间,每天都需要请5个以上劳动力,预计需要投入劳动力3.6万元以上,据李平安介绍,预计有14户贫困户参与劳动,预计每户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
另外还有马永春教授的食用菌种植项目和由市扶贫办推荐的光伏发电项目也正在全力推进之中。
在逐户走访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贫困户的房屋破旧,有的墙体已经开裂,屋顶漏雨、门窗破损,危房的情况较多,经过仔细清查,全村有56户贫困户的住房需要改造。
联点市领导非常关心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情况,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工作队督促乡、村两级政府尽快落实贫困户危房改造的申请审批程序,已经有5户贫困户按照住建部门危房改造项目的要求开始动工。
近日,工作队到安乡县住建局了解今年下半年住建局针对贫困村的危房改造计划,在向相关
早日脱贫。
篇二
9月2418时45分,我们一行6人终于完成了每人12户扶贫对象的调查摸底
营头、团山自然村,走进贫困农户家中完成昨天未走访完的任务。
走在滑溜溜、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上,坚定的脚印浅一脚深两脚的通向远方的家。
走进村民家中,老乡们把我们视亲人般递水让座。
我们同乡亲们拉着家常、讲解扶贫政策,用笔记录生产、生活困难情况,用相机见证一瓦一房一家人的境况。
秋雨也不一直下了,汗水也不一股脑流了,大家心里都暖暖的。
那天大的困难也一下子让微笑着的精气神赶跑了。
中午,我们走访到双河村监督委员赵德芳老人家。
75高龄的赵老也是团山自然村老社长,一位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老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精神矍铄的赵老告诉我们,他当了32年的社长,为村民们发展生产、生活做了一些力所能尽的事,获得了一些荣誉。
看着墙上的荣誉牌,赵老喜滋滋告诉我们,这是2013年12月天星镇党委、政府首届“十佳道德模范”评选给他的“敬业奉献模范”先进个人奖牌。
同行的蒋贵强村支书介绍说:老社长没读过两天书,也不是*员,但他思想先进、
热爱集体、爱学习,处事公道、为人正派,敢说敢想敢做,乡亲们都佩服他、敬重他。
村里大小事都听他的意见和安排。
前年,团山公路有一段路被山洪冲毁,急需要恢复,村委会帮助解决了5吨水泥,老社长硬是发动了100余名村民,花了两天时间,自力更生把近100米的损毁路面打成了水泥路,这段路至今都保持了顺畅通车。
蒋支书还给我们介绍说:今年,老社长动员发展了村里有志青年罗国文成为团山社的第一个养殖大户。
我们随后走访进入罗国文家,参观了他今年新修的养猪场。
罗国文介绍说:他年初投入了50余万元资金,喂养了100余头猪,长势良好,猪价也
看好。
在谈到今后打算时,他期盼帮扶资金支持,通过联户经营、群众入股、订单收购等方式带动周围乡里乡亲发展生猪养殖,逐步壮大养殖规模,为大家脱贫致富尽一份力。
下午,我们来到在9月17日被近300方危石阻断村组公路的排危作业现场(该路断位于双河村委会老街安置点去榨房自然村20余米入口处),因下雨路滑推车溅了一身泥的蒋支书指着工人正在破碎的石头对我们说:9月14日,我们接到村民险情报告,当天就组织人员安全转移了涉及危险威
胁的5户18
安全得到了保障。
篇三
163
户451人,按照镇上的工作安排,要在8月10日前完成>及
各自负责完成20
50多岁,低保贫困户,独身一人,常年患病,
5只鸡在家中,与人同住,生活贫
“”。
*二人,还带着一个五岁的小外孙女,老俩口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低保贫
6点,吃过晚饭后,汤丹镇纪委书记刘发俊带着扶贫
“一户一策”脱贫计划表,对在家中的童安发、杨马平、袁
开群进行访谈。
访谈中了解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愿望……回到村上已经10:30分了,还要继续不辞辛苦地完善表内信息。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已经到了晚上的12点多了,队员们感觉到很疲倦,但为了贫困群众能早日脱贫,心中都觉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