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5篇文言文试题-(答案)
文言文阅读王思任《世说新语序》练习及答案译文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共19分)读《史记》之后,或难为《汉书》;读《汉书》之后,且不可看他史。
今古风流,惟有晋代,至读其正史,板质冗木,如工作《瀛洲学士图》【1】,面面肥皙,虽略具老少,而.神情意态,十八人不甚分别。
前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专罗晋事,而映带..汉魏间十数人,门户自开,科条另定。
其中顿置不安..,征传未的,吾不能为之.讳;然而小摘短拈,冷提忙点,每奏一语,几欲起王、谢、桓、刘诸人之骨,一一呵活眼前而毫无追憾者。
又说中本一俗语,经之即文;本一浅语,经之即蓄;本一嫩语,经之即辣。
盖.其牙室利灵,笔颠.老秀,得晋人之意于言前,而因得晋人之言于舌外,此小史中之徐夫人也【2】。
嗣后孝标【3】劻注,时或以《经》配《左》,而博赡有功;须溪贡评,亦或以郭解《庄》,而雅韵独妙。
义庆之事,于此乎毕矣。
自弇州伯仲【4】补批以来,欲极玄畅,而续尾渐长,效颦渐失,《新语》遂不能自主。
海阳张远文氏得善本于江陵陈元植家,悉发辰翁之隐,黜陟诸公,拣.披各语,注但.取其疏惑,评则赏其传神,义庆几绝而复寿者,远文之力也。
而《新语》之事,又于此乎毕矣。
嗟乎,兰苕翡翠,虽不似碧海之鲲鲸,然而明脂大肉,食三日定当厌去,若见珍错小品,则啖之惟恐其不继也。
此书泥沙既尽,清味自悠,日以之佐《史》《汉》炙可也。
(取材于王思任《<世说新语>序》) 注释:【1】《瀛洲学士图》:唐代画家阎立本的画作,描绘了盛唐十八学士的形象。
【2】徐夫人:战国时善作匕首的匠人。
【3】本句中:孝标,即南朝梁文学家刘孝标。
须溪,即宋末文学家刘辰翁。
郭,即晋代玄学家郭象。
《经》,指《春秋》;《左》指《左传》;《庄》指《庄子》。
【4】弇州伯仲,即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兄弟。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A. 而映带..左右..汉魏间十数人又有清流激湍,映带B. 其中顿置不安....不患贫而患不安C. 笔颠.老秀颠.沛流离D. 拣.披各语披沙拣.金8.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 而.神情意态,十八人不甚分别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B. 吾不能为之.讳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 盖.其牙室利灵盖.追先帝之殊遇D. 注但.取其疏惑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9.下列对文中语句含义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工作《瀛洲学士图》—形容晋代正史记录人物,像工匠仿画的《瀛洲学士图》,呆板无味,缺少风采。
世说新语5篇文言文试题

《世说新语》课外文言文阅读题2017级9班刘鸿正出题①陈仲举礼贤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 ) (2)登车揽辔( )(3)为豫章太守( ) (4)主薄白(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②投舒丧命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
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
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及睹衰厄,必兴愍恻。
荆州守文..,岂能作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
舒果沉含父子于江。
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
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 ) 荆州守文( ) 意表行事( ) 含不从( )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③许允丑妻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云:“无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一、解释加点字词。
奇丑( ) 允无复入理( ) 故当有意( )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 ) 二、翻译文言文。
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世说新语练习试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练习试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A.陈塞(ShD太傅例何所似(Si)B.柳絮(Xi1)无奕伊)谢道银(yUn)C.雪骤(Zhbu)俄而⑹差可拟(而D.期行(Xmg)王凝之(Mng)尊君在不(哂(正确答案)解析:试题分析:D项,"不"读音应为"f6u"。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俄而A骤(Zhdu)B.未若柳絮因风起(xu)C.即公大兄无奕女(yi)D.白雪纷纷何所似(Shi)(正确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关于字音,:D.白雪纷纷何所似(si13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彳嘛似C.未若制)絮/因风起(正确答案)D.过冲不至,太丘管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
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1C项正确,其余各项改为:A.撒盐空中建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D.过中不至,太丘信去。
4 .下列语句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C.君与家君/期日中(正确答案)D.元方人/门不顾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
朗读包括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等诸多方面,对文言文而言,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语句节奏的划分。
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问题在近年中考中从未间断过,可见这种题型的价值,这是因为停顿是理解、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
对句子内容能正确理解,就能准确的标出朗读节奏(即停顿>C项正确,其余各项改为:A.陈太丘/与友/期行;B.元方/时年七岁;D.元方/入门不顾。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文言文《湖心亭看雪》《世说新语》阅读答案「篇一」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强人所难B.湖中人鸟声俱绝 // 绝巘多生怪柏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是金陵人 //是非曲直【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小题3】本文作者的痴表现他在,的情况下,在时分,划一条小船,去看雪。
(用原文句子或词语回答)(4分)【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及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做铺垫。
B.本文是一篇游记,叙事是行文线索,到亭上及下船,交代了作者的游踪。
C.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与《江雪》一诗独钓寒江雪中的独字表达的情怀是一致的。
D.作者通过追忆一次在西湖诚舟看雪的.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念和感伤的情怀。
答案【小题1】A。
【小题2】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小题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更定独往湖心亭(每句1分)【小题4】C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B中的绝第一个是消失,第二个是极高。
C中的焉第一个是疑问词,第二个是语气词。
D是第一个是代词,第二个与非相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
《世说新语》之机智的孩童(答案版)

译文:
文段一: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和朋友们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一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却唯独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路旁,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围观的人们)一尝,果然是这样。
文段二:许衡曾经在大热天走路,非常口渴,路旁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争着摘树上的梨子来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梨树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子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摘取卞来吃是不行的。”又有人说:“这棵梨树是没有树主的。”许衡说:“梨树没有主,难道我们心中也没有主吗?”
1.补充(文段一)中的空白句,联系上下文,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雅量,指为人具有宽广的胸怀、淡定的气度、优雅的涵养。《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则故事为什么会编入《世说新语》“雅量”这一篇章?
A.且托寐以观之。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
B.既而,问毓何以拜。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
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
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
2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觉得曹操想出的办法好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说新语练习题含答案

世说新语试题一、填空题(20 分)《世说新语》是中国1、(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2、。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3、(403-444 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4、,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5、、政事、6、、方正、雅量7、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8、到9、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关10、、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二、选择题(30 分)1、关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中第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 .“元方入门不顾”一句的意思是元方奋不顾身的进去了。
C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D .“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关于《陈太丘与友期》一文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则故事中可以得出,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
B. 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挽回元方好感。
C. 元方“入门不顾”表示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
D. 文章用语和人物刻画的主人公是陈太丘。
3、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俄而雪骤译突然间雪下得紧了。
B. 即公大兄无奕女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C. 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 元方入门不顾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 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C. 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 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5、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xù )B. 拟( nǐ )C. 在不( fǒu )D. 韫( yù )雪骤( zhòu )6、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友期行(约定 )B. 去后乃至( 才)C.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D. 下车引文(引领 )7、《咏雪》一文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儿女”一词古今意义相同指儿子和女儿B. 未若柳絮因风起:白雪就像柳絮随风而起。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
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2分)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
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2分)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4分)参考答案:1.(1)称赞,赞许(2)效法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错、漏、多1处均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参考译文: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
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
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
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古文阅读世说新语题目及参考答案「篇二」1、本文选自?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讲论文义()即公大兄无奕女()...俄而()雪骤()欣然()何()所似().......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 课外小古文训练:《世说新语》(试题版) 含答案全国通用

课外小古文训练:《世说新语》(试题版)考点:1.阮籍丧母2.阮籍醉酒3.阮仲容追妾4.刘伶醉酒5.刘伶纵酒6.王子猷雪夜访友7.王子猷盗取毛毯8.张玄与刘遗民9.罗友轶事10.华歆、王朗救人一、阮籍丧母阮籍①遭.()母丧.(sāng),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sāng,重大的丧事,指父母之死)显.(公然地)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流放)之.()海外..(荒漠地方),以.()正.()风教..(风俗教化)。
”文王曰:“嗣宗毁顿②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③!”籍饮啖.(dàn,)不辍.(),神.(神情)色.()自若..()。
【注释】①阮籍:字嗣宗,晋文王司马昭任大将军时,调阮籍任从事中郎,后阮籍求为步兵校尉,放诞不羁,居丧无礼。
②毁顿:毁指因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顿指劳累。
③固丧礼也:按:《礼记·曲礼上》:“居丧之礼……有疾则饮酒食肉,疾止复初。
”可见饮酒食肉并不违反丧礼。
1.加点字解释2.翻译(1)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籍饮啖不辍,神(神情)色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阮籍醉酒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dāng lú,在酒垆前)酤.(gū,)酒。
阮与王安丰常从.(介词,)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
夫始.()殊.()疑.()之.(代词,),伺.(sì)察,终.()无他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陈仲举礼贤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
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
”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
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1)为士则.(准则,标准)(2)登车揽.辔(拿,提)
(3)为.豫章太守(担任) (4)主薄白.(报告,禀报)
二、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
担任豫章太守时,一到南昌就问徐孺子住哪里,要去探望他。
(2)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三、从本文可以看出陈仲举是一个怎样的人?
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担当!且有独特的施政方针,就是敬贤礼士。
②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既亡,王应欲投世儒,世儒为.江州;王含欲投王舒,舒为荆州。
含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
,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及睹衰厄,必兴愍恻。
荆州守文
..岂能作意表
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
舒果沉含父子于江。
彬闻应当来,密具..
船以待之。
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为.(担任)荆州守文
(谨守成法)
..
行事(意料之外)从.(听从)
意表
..
二、翻译下列文言文。
1.大将军平素与江州云何,而汝欲归之?
大将军平时和江州关系如何,你却要投奔他?"
2.江州当人强盛时,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
江州在别人强大的时候,能坚持自己的主张,和别人强制他的想法抗争,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从短文来分析,王应是个怎样的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怎样的启发?
王应是个有敏锐的洞察力,但是却不能坚持主见的人。
启发:为人处世要善于分析自己身处的环境、背景,在关键时刻要,能够权衡利弊,善于抉择。
③许允丑妻。
交礼竟,允无复入理.,家人深以为忧。
许允妇是阮卫尉女、德如妹,奇丑
..
会允有客至,妇令婢视之,还答曰:“是桓郎。
”桓郎者,桓范也。
妇云:“无
有意,卿宜察之。
”忧,桓必劝入。
”桓果语许云:“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
..
许便回入内,既见妇,即欲出。
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
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新妇所乏唯容尔。
然士有百行,君有几?”许云:“皆备。
”妇曰:“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允有惭色,遂相敬重。
一、解释加点字词。
(容貌特别丑陋)允无复入理.(意愿)
奇丑
..
有意(必定,自然)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料想)故当
..
二、翻译文言文。
阮家既嫁丑女与卿,故当有意,卿宜察之。
阮家既然嫁丑女于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
夫百行以德为首,君好色不好德,何谓皆备?
百行德为首,您好色不好德(你看重容貌而不看重品德),怎能说俱备呢?
三、你认为许允是个怎样的人?
④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选自《世说新语》,有删减)【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孰:熟。
⑥从:纵。
一、根据《辞海》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⑴屏.人论事( C )
A.当门的小墙 B.忍住 C.退避 D.除去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D )
A.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 B.与“阴”相对 C.外露的 D.通“佯”
二、下列句中加点词“之”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大将军甚爱之
A.怅恨久之 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C.小大之狱 D.宋何罪之有
三、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
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为此感到大惊。
四、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2分)
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
⑤
林道人①诣谢公②。
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
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⑤令还,而太傅留之。
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因流涕抱儿以归。
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⑥见!”
【注】①林道人:指晋代和尚支遁,世称林道人、林公。
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
③东阳:谢朗,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
其父谢据早亡,下文“家难”即指此事。
④总角:儿童头结发成小髻,常用以指代儿童。
⑤信:传信的人。
⑥朝士:朝廷官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东阳时始.总角(才)(2)再遣.信令还(派)
(3)而太傅留之.(他,代东阳(或谢朗))
(4)谢公语.同坐曰(告诉或“对……说”)
二、根据文意,用“/”把文中画线部分断成三个短句。
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
新妇少遭家难/ 一生所寄/ 唯在此儿。
三、王夫人为什么坚持要“流涕抱儿以归”?(用原文回答)
⑴新病起;⑵一生所寄,唯在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