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名词解释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也被称为生物肥料、接种剂或菌肥等,是一种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为核心的肥料制品。

与传统的化肥和微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含有活生微生物,而非矿质元素。

这些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包括提高土壤和生产环境中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总量,使植物营养状况得到改善,进而提高产量。

根据其作用方式,微生物肥料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狭义的微生物肥料,其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

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其不仅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拮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农作物病虫害,进而促进作物产量的增加。

这些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木霉菌、枯草杆菌、溶磷菌和放线菌等。

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质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进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增加。

同时,微生物肥料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

菌肥类包括:生物有机肥(菌+有机质/肥)和复 合微生物肥料(菌+无机养分)
第二节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
微生物肥料按作用机理分:

固氮菌类肥料(根瘤菌肥料、自生固氮菌肥、固氮蓝藻等)
• 解磷菌类肥料 • 解钾菌类肥料(硅酸盐细菌)
• 抗生菌肥料

PGPR菌肥 复合微生物肥料
• 堆肥菌剂和发酵菌剂

一、固氮菌肥_根瘤菌肥
K转化为可利用状态,可提高水解N、速效P和速效K的含量。
• 4、促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对纤维素的分界能力, 加强对有机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能;施用后,P提高
60%~70%;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通气性好。
6、 堆 肥 菌 剂 和 发 酵 菌 剂
7、根际促生细菌肥料(PGPR)
是一类产生促进生长物质,产生 促生作用的根际细菌肥料
(1)利用中药渣废弃物生产载体
(2)、利用酒糟生产有机载体
---江苏花厅肥料有限公司
(3)、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载体
---江苏田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4)、利用饼粕固体发酵生产载体
---江苏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
4、固体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生产流程
功能菌发酵液 (≥5×109个/ml)
腐熟有机肥1
料等;

按其制品内组成分:含有单一的微生物肥 料和复合(或复混)微生物肥料。复合(或 复混)微生物肥料又有菌、菌复合,也有
菌和各种添加剂复合的。
在登记管理上划分的微生物肥料种类
• 产品分为两个大类: 微生物菌剂(简称菌剂类产品):9个品种 微生物肥料类(简称菌肥类产品):2个品种 菌剂类包括: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溶磷菌 剂、硅酸盐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 (秸秆、粪便)、促生菌剂、复合菌剂、菌根菌剂 和生物修复菌剂(农药残留降解、克服作物重茬)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效果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效果
技 术版块一 土壤肥料
Ts nu i uak i b a h
微 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效果
文/ 张岩 ( 河 口市解放街道 农业 技术推广站 15 0 ) 梅 0 0 3
[ g 微 生物肥 料 的 自身特 性使 其成 为生产 “ 色食品 ”的理 想肥 料 ,是 一种极 具生产 前景 的肥 摘l ] 绿 料 。本文 全面阐述 了微 生物肥料 的种 类、作 用及使 用效果 。 [ 关键词】 生物肥 料 分类 作 用 效果 微
1 1根瘤菌肥料 .
根 瘤菌肥料 是用 于豆科作物 ,作为豆 科作物结瘤 、固氮 的接种 剂。复合根瘤 菌肥料是 以根瘤菌 为主,加入 少量能促 进结瘤 、固氮作用 的芽胞杆菌 、假单胞细 菌或其他有益 的促 生微生物 根瘤菌 的肥 料 。加入 的促生微生物 必须是对人 畜及
植 物 无 害 的菌 种 。
1 微生物肥料 的分 类与应 用 .
按 微 生 物 肥 料 制 品 中特 定 的微 生 物 种 类 分 为 细 菌 肥 料 ( 瘤菌 肥料 、 固氮 菌肥 料 ) ,放 线 菌 肥料 ( 抗 生菌 根 如 类 ),真菌类肥料 ( 如菌根真菌 )等 ;按 其作用机 理分为根 瘤菌肥 料, 固氮菌肥 料 ,磷细菌 肥料 ,硅 酸盐细菌肥料 ;按 其制 品 内含有 的微 生物种类可 分为单纯微 生物肥料及 复混微
应 用 效 果 试 验 的 报 道 为 主 , 其 中增 产 的 、 占9 % 所 以 微 生 8,
物肥料 的增 产作用是应给予肯定 的。 不 同微 生物 肥料 增 产效 果 不 同。据 文献 综 合分 析 ,各
类 微 生 物 肥 料 的 平 均 增 产 量 在 1 . % 2 . % 间 。 菌 根 菌 20 ~ 2 3 之

(高考生物)所谓微生物肥料

(高考生物)所谓微生物肥料

(生物科技行业)所谓微生物肥料所谓微生物肥料,就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在农业应用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

微生物肥料所产生的肥料效果是由它们的生命活动造成的。

它的单位面积的用量极少,并不是直接作为植物养料,而是靠微生物在土壤或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营造出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起到促进生长、提供肥料的作用。

因此微生物肥料严格意义上来说应称为菌剂或接种剂。

广义上来说,微生物肥料的功效主要是与营养元素的来源和有效性有关,或与作物吸收营养、水分和抗病有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增进土壤肥力;2.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3.增加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4.效力高。

VA菌根的菌丝除了吸收有益于作物的营养元素,还能增强作物吸收水分的作用,利于植物抗旱能力。

一些放线菌肥料由于其中的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的广谱性,对立枯病菌、猝倒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及多种炭疽病菌等30余种植物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研究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制备及其施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微生物肥料学的主要内容。

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点:1.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和应用的限制性因素的研究;2.微生物肥料中特定微生物的生态学。

微生物肥料是将微生物施入作物根际,在作物根际生长后发挥作用的。

3.微生物肥料菌株的筛选、更新、复壮、诱变和工程菌的构建。

微生物肥料的优劣取决于菌肥微生物的好坏。

4.微生物肥料的产品质量检测。

此外,微生物肥料菌株的发酵培养、种属鉴定等都是微生物肥料学研究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现有的微生物肥料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般意义的微生物肥料,只是指通过其中所含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使作物产量增加,其代表品种是根瘤菌肥。

广义的微生物肥料,指的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仅提高营养元素的供应,还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的吸收功能或拮抗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农作物病虫害,例如植物促生根际细菌(PGPR)。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一种。

微生物肥料对农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改善土壤养分的供应情况,还体现在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抗病、抗逆性等方面。

01微生物肥料的功能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菌种、作物、土壤生态环境之间会发生“菌类与作物共生共荣效应”、“养分协调效应”、“生物固氮效应”等,确保作物的健康生长和稳定的增产效应,其主要的作用机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养分全面,增加土壤肥力;同时,有益微生物菌群中多种高效菌株联合作用,具有解磷、解钾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常规肥料中氮、磷、钾的利用率。

例如,细菌能够逐步分解磷灰石和磷酸三钙以及有机磷化合物,释放出五氧化二磷,供植物的吸收再利用。

(二)改良土壤团粒结构,疏松活化土壤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

胞外多糖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及保持团粒稳定的粘结剂。

根系周围合成多糖的细菌与作物根际的土壤的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微生物肥料含有的有机质,可以提高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疏松活化土壤,减少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气的能力。

(三)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微生物在发酵过程和土壤中的生命活动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与作物根系接触后,能够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肥料含有的有机质和腐植酸,可以调节作物气孔的开放度,这些物质与有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协同作用,能够够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四)减少土传病害施用微生物肥料后,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大量生长繁殖,形成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通过竞争、寄生、占位等关系,抑制和减少了病原菌的繁殖机会,部分微生物还能够产生抗生素、溶菌酶等活性物质,有效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的生长,起到减轻作物土传病害的作用。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功效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功效

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功效微生物肥料的种类及其功效近几年,随着农产品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生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正在快速发展。

业和有机农业正在快速发展。

这就要求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这就要求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这就要求不用或少用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化学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资,学物资,以促进作物增长同时不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以促进作物增长同时不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以促进作物增长同时不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减少环境和土壤污染。

减少环境和土壤污染。

减少环境和土壤污染。

为为满足这一需求,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制品和多种微生物肥料陆续问世。

据悉,截至目前,全国已获得国家批准登记的微生物肥料已达1000多个,但是全国实际上微肥生产厂家已超过全国实际上微肥生产厂家已超过 2000多家。

菌种质量差、肥效低、品种有限,为农民认识和选用微生物肥料这一新型肥料品种形成重重障碍。

微生物肥料都有哪些种类? 微生物肥料是通过特定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的营养或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施用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就是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把微生物肥料中大量有益微生物加入到农作物根际和土壤中,通过它们的活动来提高土壤肥力,刺激作物生长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物的活动。

从微生物肥料的管理层面而言,目前将其分为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三类。

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有效菌)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如草炭、蛭石),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

这种菌剂用于拌种或蘸根,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

复合微生物肥料,是指特定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复合而成,能提供、保持或改善植物营养,提高农产品产量或改善农产品品质的活体微生物制品。

根据营养物质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和有机物复合、微生物和有机物质及无机元素复合。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一、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又称菌剂,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我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陈华癸先生在论述菌剂的含义时指出,所谓的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制品均应归入菌剂”。

菌剂在我国已有近50 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剂料→菌剂(微生物肥料),名称的演变已说明我国菌剂逐步发展的过程。

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而且体现在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抗病、抗逆性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及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求,生物菌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施用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而且能够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污染环境的程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国内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利用在微生物肥料中,以根瘤菌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最早和最为广泛。

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根瘤菌剂的商品生产。

3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对白生固氮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推广应用。

70年代中期,巴西及中国学者先后在玉米根系上发现了联合固氮体系。

随后的研究又证明,水稻、甘蔗以及一些热带牧草等作物的根际均有很强的固氮活性,联合固氮作用很普遍。

80年代中期,美国、以色列等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磷钾细菌剂推广应用。

在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较为晚。

1950年开始对根瘤菌、抗生菌等多种菌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从欧美国家引进花生根瘤菌种的同时,筛选出大豆和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菌株。

60年代福建、吉林、江苏等省还就自生固氮菌剂进行多点的肥效研究。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正确的施用方法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正确的施用方法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正确的施用方法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4年第8期周丽娟微生物肥料又叫菌肥,国际上统称为生物肥料。

是指肥料自身含有相当数量的对植物有益的微生物,应用后即可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而在这个效应发生的结果及其发生过程中,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处于关键或主要的地位。

国内外多年试验证明,用根瘤菌接种大豆、花生等豆料作物可提高共生固氮效能,确实有增产效果,合理应用其他菌肥拌种或施用微生物肥料,对非豆科农作物也有增产效果,而且有化肥达不到的效果。

一、微生物菌肥的种类特点按照目前微生物肥料制品的功能可将微生物肥料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元素营养的供应,从而改善植物营养状况而导致增加产量。

其代表品种为各种根瘤菌肥料,主要应用于豆科植物,使其能在豆科植物根、茎叶上形成根瘤,同化空气中的氮素来供应给豆科植物主要氮素营养;二是通过其中所含活的微生物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增产,但关键作用不止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它们本身产生的各类植物生长刺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刺激作用,抵抗某些病原微生物而产生的抑制病害的作用,活化被土壤固定的麟、磷钾等矿物营养,使之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帮助植物根吸收水分及多种微量元素而导致的增产作用,加速作物秸秆腐熟及促进有机废物发酵等作用。

二、微生物肥料的特色作用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是否旺盛是其有效性的基础,而不像其他肥料是以氮磷钾为主要元素的形式和多少位基础。

1、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微生物肥料主要通过各种菌剂促进土壤中难溶性养分的溶解和释放,同时由于菌剂的代谢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无机有机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硅、铝、铁、镁、钼等的释放,有效打破土壤板结,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使被土壤固定的无效肥料转化成有效肥料,改善了土壤中的养分供应情况、通气状况及疏松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肥料知识介绍一、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又称菌剂,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我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华癸先生在论述菌剂的含义时指出,所谓的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产生中,制品中活微生物起关键作用,符合上述定义的制品均应归入菌剂”。

菌剂在我国已有近50 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细菌剂料→菌剂(微生物肥料),名称的演变已说明我国菌剂逐步发展的过程。

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改善土壤养分供应状况,而且体现在对作物生长的促进、抗病、抗逆性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农业及无公害农业的发展要求,生物菌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施用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环境、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供肥能力,而且能够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化肥污染环境的程度,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国外对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利用在微生物肥料中,以根瘤菌剂的研究和应用为最早和最为广泛。

20世纪初,欧美的一些国家开始根瘤菌剂的商品生产。

3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对白生固氮菌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推广应用。

70年代中期,巴西及中国学者先后在玉米根系上发现了联合固氮体系。

随后的研究又证明,水稻、甘蔗以及一些热带牧草等作物的根际均有很强的固氮活性,联合固氮作用很普遍。

80年代中期,美国、以色列等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进行了研究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磷钾细菌剂推广应用。

在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较为晚。

1950年开始对根瘤菌、抗生菌等多种菌剂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应用。

从欧美国家引进花生根瘤菌种的同时,筛选出大豆和根瘤菌和紫云英根瘤菌菌株。

60年代、、等省还就自生固氮菌剂进行多点的肥效研究。

70年代开始小麦等作物根际联合固氮菌的农业应用效果研究。

在农业大学、农科院,经过微生物肥料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试验,表明微生物肥料能使土壤供肥能力提高。

结论如下:(1)微生物肥料能够对根系吸收能力产生影响。

微生物肥料对作物次生根的增加和次生根的增长均有显著作用,并使次生根的活力具有较大的增加,结果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增强。

(2)微生物肥料对作物营养的影响。

在施用菌剂后供试作物中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均有显著增加。

(3)微生物肥料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供试作物的叶绿素含量与叶面积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光能利用率提高,以及提高作物产量。

(4)微生物肥料对呼吸强度的影响。

供试作物呼吸作用均比对照有所降低,约在10%至23%,表明供试作物营养消耗减少,产量增加。

(5)生长刺激作用。

试验表明,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促进生长的物质,能够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四、微生物应用肥料的种类微生物菌剂主要包括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钾细菌剂(硅酸盐菌剂)、抗生菌剂料和复合菌剂等。

在我国农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是根瘤菌剂,其次是抗生菌剂料和固氮菌剂。

近年来磷细菌剂和钾细菌剂应用也日趋广泛,出现以解磷、解钾为主的硅酸盐菌剂(生物钾肥)和复合菌剂等代表性的菌剂。

五、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其特殊作用微生物肥料具有很独特的特点,其特点如下:(1)使用量少。

作为微生物肥料,一般每公顷用量4~8kg。

如果用量是这个值的10~100倍才产生肥效,则不是微生物肥料,而是普通肥料了。

(2)含菌量高。

国外菌剂含菌量一般在108~1010个/g。

我国农业部颁布标准NY-227-94规定:有效菌数对液体菌剂应为5~15×108个/g,固体菌剂应为1~3×108个/g。

(3)具有特定生理功能。

微生物肥料的关键是依靠特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表现特定的生理功能,例如固氮、解磷、解钾等,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营养成分,或促进植物吸收营养,抑制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从而起到增产效果。

微生物肥料是依靠添加的N、P、K来起到增产效果的。

六、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微生物肥料施入土壤后,菌种、作物、土壤生态环境之间的“菌类与作物共生共荣效应”、“养分协调效应”、“生物固氮效应”、“激素刺激效应”等作用,确保了作物茁壮生长和稳定的增产效果,其作用机理如下:(1)提高土壤肥力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8%,这些氮气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

事实上,每年大约有17500万吨氮气通过固氮微生物作用转化成氮,约占全球氮素供应70%,微生物肥料中的固氮微生物能将空气中的自由态氮转化为作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态氮,增进了作物根际的固氮作用。

我国大部分土壤速效磷、钾普遍偏低,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的生长需要。

但是,我国土壤中磷、钾矿物蕴藏却十分丰富,每公斤土壤约含全磷400~1200mg,作物只能直接利用其中的5%,人工施入土壤中的磷肥大部分也被土壤固定,转化成磷酸三钙。

细菌能够逐步分解磷灰石和磷酸三钙以及有机磷化合物,释放出五氧化二磷。

同样,土壤中钾的蕴藏量也是相当高的,20cm耕作层中每亩约含有1500~4500kg,但这些钾绝大部分存在于长石、云母类原生矿物中,不能被作物直接利用。

菌剂中的钾细菌能够分解此类矿物并释放可溶性钾到土壤溶液中被作物所利用。

而且微生物还能减少化肥流失,提高化化肥利用率。

有益微生物菌群中多种高效菌株联合作用,具有固氮、解磷、解钾的作用,同时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常规肥料中氮、磷、钾的有效利用率。

(2)产生植物激素,促进作物生长微生物在其发酵过程中和土壤的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赤霉素和细胞激素等植物激素类物质,这些物质在与作物根系接触后,会刺激作物生长,调节作物新代谢,使养分供应均衡平稳,防止作物徒长和早衰。

微生物肥料能延缓作物的衰老,延长作物的采收期,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起到了增产的效果。

(3)营养全面,肥效持久微生物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一定量的速效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养分比较全面。

其中有机质通过微生物活动,可以不断释放出作物生长中所需要营养元素和激素,因而肥效持久。

农作物施用此种肥料后,在肥效上速效与长效相结合,无机元素与植物激素相结合,因而比施用单一化肥的肥效更为全面持久。

(4)改良土壤结构,松土保肥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

胞外多糖是形成土壤团粒结构及保持团粒稳定的粘结剂。

根系周围合成多糖的细菌和根系周围土壤的团聚体的稳定性是联系在一起的。

生土熟化过程中离不开这类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活动。

而且,微生物肥料中富含的有机物质,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生态平衡。

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活化土壤,减少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气能力,也能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和抗重等能力,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5)增强农作物抗病、抗旱能力施用微生物肥料后,由于微生物在农作物根部大量生长、繁殖,成为作物根际的优势菌,除了它们自身的作用外,还由于它们的生长、繁殖,抑制和减少了病原菌的繁殖机会,有的还具有拮抗病原菌的作用,起到减轻作物病害的功效。

微生物肥料富含有机质和腐殖酸,可调节作物气孔开放度,这些物质与有益微生物的的代谢产物(酶)协同作用,能够提高作物的综合抗逆能力,从而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

(6)改善作物品质,降低硝酸盐及重金属含量硝酸盐污染是世界各国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环境公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由蔬菜摄入的硝酸盐含量高达81.2%,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施肥最为关键。

有试验证明,施用微生物肥料后,可明显降低蔬菜体硝酸盐含量。

生菜试验中,微生物肥料处理的硝酸盐含量为342.6mg/kg,比空白相对降低3.5%,比化肥降低23.35 %。

施用微生物肥料还可提高蔬菜体的Vc和还原糖含量。

生菜试验,还原糖含量微生物肥料处理的为1.3%,比空白相对增加30.77%,比化肥相对增加15.38%。

Vc含量,微生物肥料处理为58.3 mg/kg,比化肥处理增加9.12 mg/kg。

(7)分解消除土壤中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的残留。

微生物肥料中有益菌在土壤量繁殖,能够抑制有害病菌的生长传播,并能分解化肥、农药的残留物质,有效预防各种病害。

七、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的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soil microbial biomass)是土壤微生物活体的总量,是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C、N、P、S等转化和循环的动力,并参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土壤养分的转化循环等各个生化过程,在土壤物质和能量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和环境关系密切,各种环境因素诸如温度、湿度、酸碱度、光照对微生物有显著的影响,微生物量能灵敏地反映环境因子的变化,它又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成为近年来土壤学界研究的热点。

我国北方大部分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比较缺乏,在此前提下研究适于微生物肥料施用的最佳水分条件,提高微生物肥料的利用效率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关于土壤水分对微生物肥料影响的深入研究极少。

通过云玲等的玉米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微生物肥料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围在9%~20%时,施用生物微生物肥料对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有显著效果;不同的水分条件下微生物肥料发挥的肥效不同,土壤含水量为13%~16%时,微生物肥料对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最大,且玉米的生长状况良好。

碱解氮是土壤中能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能反映近期氮素供应状况,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或有效磷、钾的含量,或将土壤中一些作物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转换成可被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或提高作物的生产刺激物质,或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作物产量。

八、微生物肥料的施用在施用微生物肥料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剂,因为硫肥会杀死生物菌。

对于翻浆的水田,一般不宜撒施,用喷雾的方法效果更明显。

(2)施用微生物肥料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或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

对高温、低温、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宜施用。

另外,有的还要掌握湿度,例如,固氮菌最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是60%~70%。

(3)不能将微生物肥料与杀微生物肥料、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

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应先施微生物肥料,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

(4)对于多年来施用化肥的田块,施用生物微生物肥料时不能大量减施化肥和鸡粪,因为农作物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用生物微生物肥料取代化肥不能很快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