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物理实验课件焦耳热功当量
教学:焦耳实验与热功当量

•热功当量的公认值为J=4.18 J∕cal。
•热功当量表示热与功之间是可以转换的。 系统吸收1 cal的热量,相当于外界对系统 作4.18 J(约为4.2 J)的功。
焦耳的热定义
•焦耳确认热是能量的另一种形式,取代了 热质说,并对热重新加以定义: –物体间因温度差或相变而产生的能量转 移,称为热(heat)。
=(1.00×103)×1.00×(21.5-20.0)+500×(21.5-20.0) =4.18(J/cal)
范例1-5
如右图,质量为 1.00 kg 的铁锤,以 50.0 m∕s 的速率敲击放 在地上质量为 400g 的铁块.假设有 40.0% 的力学能变为铁块的 热能,求此铁块的温度增加多少?(铁的比热为
•焦耳将定量的水,置于绝热的容器内,左、 右两重锤缓缓下降,带动转轴转动,并使得 叶片搅拌容器内的水。
•由容器和水的温度变化可计算所吸收的热量
Q,且由两重锤下降的高度可计算位能的减 少,即重力对两重锤所作的功W,焦耳测得W 与Q的比值约等于一个定值。
热功当量
•在1850年,焦耳发表J=W/Q,称之为热功
补充资料 内 能(2/4)
•一个系统的内能(internal energy)则包 含了组成系统内部分子的动能和、以及分 子之间或分子内的位能和。系统在不同的
温度、压力、体积的状态下,其内能U是不
一样的,我们可以说系统的内能是与温度
(T)、压力(P)、体积(V)等状态因素 有关的状态函数U=U(T、P、V)。
•焦耳的创新观念及方法 ,将能量守恒的原理发 挥得淋漓尽致,“能量 ”随后也成为统合物理 学各个分支领域不可或 缺的核心概念。
•善用能量之间的转换, 也大幅提升了人类的生 活质量。
《焦耳定律》电功率 优秀PPT课件3

观察实验
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 1818—1889),英国物理学家。用 近 40 年的时间做了 400 多次实验, 研究热和功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实 验,于 1840 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 焦耳
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
时间的关系。
二、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
典型例题
3. 如图所示的电动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动力机械,从 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它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还有一部分能量在线圈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现有 一台电动机,当电动机两端加220V电压时,通过电动 机线圈的电流为50A。问: (1)每分钟该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已知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Q=I2Rt(其中I 、R和t分别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 时间),若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0.4Ω,则线圈每分 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这台电动机每分钟所做的机械功是多少?
W>Q热
例题
一根 60 Ω 的电阻丝接在 36 V的电源两端,在 5 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
U 36 V I= = = 0.6 A R 60 Ω
Q = I2Rt
=(0.6 A)2×60 W×300 s = 6 480 J
答: 在 5 min 内共产生 6 480 J 热量。
想想议议
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 小,正常工作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越多。可是 按照焦耳定律,电阻越大,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
典型例题
2. 在学了电学知识后,小明与同学合作组装了一个如 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想通过该实验测算小电动机提 升重物的效率。当他闭合开关后,通过调整实验装置 ,使钩码在10s内匀速上升了0.6m,并观察到电压表 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3V和0.2A。已知钩码的质量 为50g,求: ⑴电动机在钩码匀速上升的10s内消耗的电能。 ⑵在钩码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动机提升钩码的效率 为多少?
《焦耳定律》电功率优质课件

难点解析
掌握焦耳定律的原 理和计算方法;
掌握电功率和热功 率的计算公式。
理解电功率与热功 率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强调
焦耳定律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电功率和热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电路中能量转换的守恒定律。
学生常见错误
将电功率和热功率 混淆;
无法正确地运用焦 耳定律的公式进行 计算。
热量的计算
焦耳定律公式
焦耳定律公式为Q=I^2Rt,其中Q表示热量,I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t表示时间。
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
焦耳定律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路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只需 将电路中的电流、电阻和时间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热量。
03
焦耳定律的实验验证
实验目的和原理
总结
通过焦耳定律实验,学习和掌握电热的基本概念和焦耳定律的具体应用。
04
焦耳定律的应用
电源热效应
电源热效应概念
焦耳定律在电源电路中的表现,电流通过电源内阻时产生的热量。
电源热效应的避免
合理选择电源,减少内阻,避免长时间大电流工作,防止电源过热。
电热器的工作原理
电热器概念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热,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用电器。
电热器工作原理
电流通过电热器内的电阻器件,使其产生热量,实现电能到热能的转换。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根据作业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 导。
教师答疑服务
在线答疑
提供在线答疑服务,学生可以通过邮件、电话或在线聊天等方式联系老师,获得 及时的解题答疑指导。
课堂答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留出一定时间为学生解答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知识内容。
THANKS
热功当量.

熱功當量1.目的:使力學能完全轉換成熱,證實熱是一種能量,且測定功與熱二數量間之關係。
2.實驗裝置:如右圖。
3.步驟及原理:(1) 二質量為m 公斤之重錘由高h 米處緩緩下降。
(2) 重錘下降所損失的位能悉由器內摩擦阻力化成水及容器的熱量,使水和容器的溫度增高。
(3) 若重錘升降n 次後,可使質量'm 克的水及水當量M 克的容器溫度上升T ∆℃,則:重錘下降h ,損失之重力位能U 對水及容器作功:2W mgh n =⨯(焦耳)水及容器獲得的熱量'()H m M T ∆=+(卡1)●絕熱狀態,因此U 全轉成H 。
二、熱功當量:欲產生一單位的熱量所需輸入的功。
由焦耳實驗得:4.187(/)W J J c a l H == J W H ⎧⎪⎨⎪⎩:熱功當量:功:熱例一:焦耳「熱功當量」實驗,若系統有熱傳遞到外界,則測出的熱功當量值應較實際值大或小?(需列式說明)例二:在焦耳實驗中,如兩錘之質量均為10公斤,落下之距離均為20公尺,容器中的水質量為3.8公斤,原來水溫為20℃,實器及翼瓣之總質量為2公斤,其比熱為0.1卡/ 克-℃,實驗後水溫變為20.25℃,則由此實驗得到的功當量為 。
(210/g ms =)練習:於焦耳熱功當量實驗中,容器中原有50克的水,測得溫度為20℃,再加入100克30℃之熱水後,熱平衡時溫度為25℃。
隨即使2個垂錘緩緩下降1.5米,設法使垂錘 回到原高處,再落下一樣之高度,如此重複21次,則最後之水溫為 ℃,容器之 水當量為 克。
(每個重錘4kg ;210/g m s =)例三:在焦耳的實驗裝置中,兩邊之垂錘各25kg ,設210/g m s =,且容器為絕熱,若重錘下落之距離為20米,每次下落攪動水後,設法使垂錘回到原處,再使其下落,如此重複 20次後,已知槽中的水為7kg ,且容器的水當量為3kg 。
(1) 若垂錘下落之速度甚小,則水溫升高 ℃。
(2) 若重錘以20.02/m s 之加速度落下,20秒後再使重錘回到原處,再使其以20.02/m s之加速度落下,如此重複20次後,則水溫升高 ℃。
焦耳与热功当量

2.测出了热功当量(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 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焦耳与热功当量
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微课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创新微课
例题.如图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 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 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创新微课 现在开始
焦耳与热功当量
焦耳与热功当量
焦耳
创新微课
1818年12月24日生于英国曼彻斯 特 ,起初研究电学和磁学。 1840年在 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了电流通过导体产 生热量的定律,即焦耳定律。焦耳测量 了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关系——热功 当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 律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焦耳与热功当量
小结
焦耳 条件-绝热 实验
对系统做机械功 对系统做电功
创新微课
同学,下节再见
做功和内能的改变
实验二:对系统做电功
创新微课
结论:对同一系统,在绝热过程中只要所做的电功相同,系统温度上 升的数值就相同,即系统的状态变化相同。
焦耳与热功当量
创新微课
实验条件 绝热过程:系统只通过对外界做功或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 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实验结论
1.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做功方式无关,仅与做功 数量有关。
焦耳与热功当量
一、焦耳的实验
实验一:对系统做机械功
创新微课
焦耳在做热 功当量实验
重物下落带动轮叶旋转,通过搅拌对绝热容器内 的液体做功,使液体升温,即状态发生变化。
《焦耳定律》电功率PPT课件

《焦耳定律》电功率PPT课件《焦耳定律》电功率PPT课件学习目标知道电流的热效应知道焦耳定律,会用焦耳定律进行计算能用焦耳定律解释简单的现象一、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会发热,电能转化为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点亮的灯泡过一会儿会烫手,说明什么?导线和电熨斗串联,为什么电熨斗很热而导线并不很热?说明什么?实验探究实验目的: 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实验原理: 当电流通过电阻丝时,电流产生的热量就使瓶中的空气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导管里面原来一样高的液柱就会逐渐上升.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液面就会上升得越高.我们可以通过管中液面上升的高度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 ... ...电流的热效应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1.可能与电阻有关。
电阻越大,电流热效应越大2.可能与电流有关。
电流越大,电流热效应越大3.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
通电时间越长,电流热效应越大[设计实验]讨论1.当一个物理量被猜测与多个因素有关,应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答:控制变量法讨论2.用什么方法和器材去观察那些不可见的物理量?答:转换法电热—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观察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中,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判断产生热量的多少,... ... ...实验结论:1、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I与t相同,R越大,Q越多)2、在通电时间、电阻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R与t相同,I越大,Q越多)3、在电阻、电流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R与I相同,t越大,Q越多)二、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我们学习了焦耳定律,怎样回答前面的问题?导线和电炉丝串联,为什么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几乎不发热呢?答:电炉通过导线接到电路中,导线中的电流跟电炉丝中的电流相等,但电炉丝的电阻比连接电炉丝的导线电阻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Q=I2Rt知,电流相等时,电阻大的,相同时间里放出的热较多,所以电炉丝很热,而导线却不热。
热功当量试验

热功当量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1.测量机械功转变为热能的能量守恒定律,并测量热功当量。
2.掌握热力学实验结果的曲线校正方法.二、仪器设备:J-FR3型热功当量实验仪、天平(50mg)及附件、烧杯、温度计(0.1C0)、秒表、砝码、钢卷尺.三、实验原理:J-FR3型热功当量实验仪的主要部分为两个黄铜制成密切相合的圆锥体。
外圆锥体直立于转轴上,可由摇轮通过皮带传动使其转动。
并有记转器与转轴相联。
内圆锥体系空心铜杯,可盛放水,上置大圆盘,沿圆盘外周用软线通过一小滑轮悬挂砝码,使产生一力矩,以阻止内圆锥体随同外圆锥体转动。
若此力矩与内圆锥体间的摩擦力矩相等且作用方向相反Array时,内锥体将停留不转动,砝码亦悬空。
此种情况下,相当于外锥体转动一样。
砝码下落所作的功则完全消耗在克服内外锥体间的摩擦,故若圆盘半径为R外锥体转动n转相当于砝码下落π2nR假定砝码质量为m则砝码下落所作之功,亦即消耗在内外锥体间的摩擦功为:π2nRmg此项摩擦消耗的功全部转变为热能。
其热量可由内外锥体及杯内所盛水的温度变化量予以求算。
四、实验步骤:1.熟悉仪器:先将大圆盘及内外两锥体取下,可看到外锥体底座有一缺口,安装时可将锥体转动位置待缺口对准轴上的销子,锥体即座落在轴上,扶正锥体并稍微向下压紧即可。
装上大圆盘处于近水平位置。
悬挂砝码钩的线一端固定在圆盘边上将线在盘周槽内套一圈再跨过小滑轮,并使悬线与圆盘成正切。
摇动摇轮,并一手拉住砝码钩,阻止圆盘及内锥体随同外锥体转动。
试摇数转后可加约100-200克砝码,使在外锥体静止时,能拖动圆盘带动内锥体转动。
再徐徐摇动摇轮,控制摇转的速度,将能使砝码悬挂在空中不动。
适当调节砝码重量,至摇轮每分钟约60转较为适宜。
2.记录数据:室温:由温度计读出;圆盘周长:用圆盘上的线绕圆盘一周,用钢卷尺测量细线的长度;搅拌棒的质量,内、外圆锥体的质量:由天平测出,记转器初始值:注意左边的计数盘每格为一转,而左边的计数盘每格为100转.壱弐用烧杯取大约100ml的水(注意:水的温度应低于室温大约10度为宜,可用温度计测量). 放于天平上称出烧杯连同水的总质量,然后取下热功当量实验仪的大圆盘,将水加入到小圆锥体的小杯中,至杯口12~15mm为宜.然后称出剩余水及烧杯的总质量.并记录两次称量的结果,他们的差值即为我们实验中注入水的质量。
《焦耳定律》电功率PPT优质课件

01 课前活动
02 引入新课
03 进行新课
04 课堂总结
(4)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通过导体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5)为保证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总是相等,电阻串联;同时保证了它们的通电 时间也相等,导体中产生的热量就只与电阻有关了,为此采用控制变量法;煤油 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反映的,这是采取的转换法。
哪根电阻丝产生 的热量多?
在相等时间内,哪根电 阻丝消耗的电能多?
演示器中哪边的液柱上 升得快?
进行新课
01 课前活动
02 引入新课
03 进03行新课 进行新课
04 课堂总结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 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 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 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进行新课
01 课前活动
02 引入新课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2.焦耳定律
内 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 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 电阻 成正比,跟 通电时间 成正比。
A
通电,观察演示器中液柱上升的快慢。液柱上升的快慢说明了什么?
进行新课
01 课前活动
02 引入新课
03 进03行新课 进行新课
04 课堂总结
演示器中哪边的液柱上 升得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W
Q
VIt Cm(θθ0
)
散热修正:
若系统孤立,温度变化率为:ddθt
VI JCm
若系统与环境之间有热交换,根据牛顿
冷却定律,温度变化率为:
dθ dt
K(
θθ环
)
由以上两式得到系统温度实际变化率:
dθ
dt
VI JCm
K ( θθ环 )
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可以计算热功当量。
实验仪器介绍
选做实验
利用本实验装置及现场提供的其 它器件和提示,自组数字温度计,实 验方案自拟。
三用表有自动关机功能。工作约15分钟, 进行关机-开机操作。
三用表的插孔位置和量程选择。
5.数据处理:
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热功当量,并与
理论值对比,计算它们的相对误差。
课堂思考
1.由于热量和功采用统一的单位焦 耳,水和铜的比热容等于多大?
2.归纳一下本实验的操作步骤(注 意操作的顺序和连续性及有些参 数的复测)。
电量热法和焦耳热功当量
电量热法和焦耳热功当量
实验及应用背景介绍 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介绍 课堂思考 选做实验
实验及应用背景介绍
焦耳热功当量实验是证明能量守 恒和转换定律的基础性实验。
焦耳从1840年起,花费了几十年 的时间做了大量实验,论证了传热和 作功一样,是能量传递的一种形式。 热功当量是一个普适常数,与作功方 式无关。从而为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 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和教学要求
研究电热法中的作功与传热关系。 了解热学实验的安排和仪器的使用。 学习用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散热修正。
实阻通电t秒电场力 作功W=VIt。
若功全部转化为热 量,使盛水的量热器系 统由初温θ 0升到θ , 系统吸收热量为Q,根 据焦耳定律Q=JW,则热 功当量:
量热器 电子天平 温度计(-50.0~150.0℃) 数字三用表 水桶,停表,干拭布等。
实验内容
1.称量各种质量。
2.测量时间-温度关系。 升温30分钟,每分钟读取1个温度值。
3.测量加热器的电功率。 在读数始末,用三用表测出加热器两端 的电压。
4. 注意事项:
升温时不断搅拌以保证温度均匀。监视电 源电压,防止因搅拌引起电源接触不良。